TW200406906A - Electronic circuit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 Google Patents

Electronic circuit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6906A
TW200406906A TW092117289A TW92117289A TW200406906A TW 200406906 A TW200406906 A TW 200406906A TW 092117289 A TW092117289 A TW 092117289A TW 92117289 A TW92117289 A TW 92117289A TW 200406906 A TW200406906 A TW 2004069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electronic circuit
input
output interfac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7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oto Sasaki
Teruo Hirayama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06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6906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4/10, H01L24/18, H01L24/26, H01L24/34, H01L24/42, H01L24/50, H01L24/63, H01L24/71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6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 H01L25/065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7/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0Bump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15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16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bump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161Disposition
    • H01L2224/1613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16145Disposition the bump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06Carbon [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33Arsenic [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57Lanthanum [L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76Osmium [O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02Material of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bodies
    • H01L2924/1025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924/10251Elemental semiconductors, i.e. Group IV
    • H01L2924/10253Silicon [Si]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4Integra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Description

200406906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相關於一電子電路裝置,尤其相關於所謂多晶片 模組技術的電子電路裝置,該模組適用於組裝複數個單元 電路裝置,諸如半導體晶片(作為—電子裝置),及其中使用 的積體電路裝置。 【先前技術】 隨著數位網路資訊階層的演t,數位家電用品已演化為 夕種夕‘目旦衣且,並大舉開發由可攜式資訊終端代表的小 型電子裝置。結果,增加對更具智慧且更先進的大型積體 私i‘(LSI)的要求’並著重在一晶片上安裝複雜系統功能的 晶片上系統(SOC)。 曰Θ片上系統係在一矽LSI晶片上實作一系統,該系統習慣 藉由一安裝有大量獨立元件之基板加以實現,並具有低耗 能、高效能及減少安裝面積等大優點。 准近來開發晶片上系統耗時較長,及用於一晶片上整合 多樣系統功能的開發風險已成為關注議題,注意力並已拉 向一封裝系統(SIP),其潛在能藉由較短時間及低成本實現 相當於晶片上系統的功能。 封裝系統已藉由在單一封裝上安裝複數個LSI而實現一 系統,其為一種多晶片模組,該封裝系統最後目標係以低 成本供應相當於晶片上系統的功能。 在相關技藝的多晶片模組(諸如封裝系統等)中,安裝於一 基板的個別半導體晶片的最外緣部分具有複數個連接塾, 85021 200406906 用以連接其他半導體晶片。在各個半導體晶片上,在該複 數個連接墊與整合於該晶片上用以實現該系統功能的電子 電路間’設置複數個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用於電匹配(例如 在该半導體晶片與連接至該模組外部的—電子裝置間的電 壓位準調整)。該複數個半導體晶片間的電連接係藉由複數 個半導體晶片的連接塾而達成,該複數個半導體晶片則藉 由接線接合或焊球等而互相連接。 、、在2001年丨導體科技討論會的第九會期中,彳關封裝的 …鼻中才曰出在使用標準晶片作為待安裝半導體晶片以減 、相關技衣的封裝系統成本時,4吏用標準介面電路會引起 I度耗把,足是由於存在輸入/輸出介面而使信號路徑中的 =容量增加的緣故。此演講中亦建議在_半導體晶片上 :複放個具低負載容量的輸人/輸出介面電路用於多晶 片模、’且而與標準輸入/輸出介面電路區隔。 么、惟’在安裝複數個半導體晶片的多晶片模組(諸如封裝系 )中。°半導體晶片的複數個墊不僅包括用於該晶片中複 數個電子電路之間與該模組外界連接㈣,亦包括用於複 數個半導體晶片内部互相連接的墊。 人因此、’、&#面積在提供所有塾與電子電路間的輸入/輸出 :面:辰:許多面積,此外亦導致對信號路徑添加負載容 :”无電/放電亦增加耗能,俾使設置所有塾的輸入/輸出 1面電路時,整體而言會過度消耗電力。 乂疋以 Ma wf- j-.. 、 . 本未經審查專利申請案Η7-1 53902所揭示 的技術包& ’提供單由-邏輯電路的核心部分所構成的半
8502 I 200406906 寸a日曰片’及提供一半導體晶片,其中只在該封裝系統的 外緣部分形成一輸入/輸出介面電路,以便不使用一輸入/ 輸出介面電路而在複數個單由核心部分構成的半導體晶片 間連接。 惟’為能利用低耗能實現高速率封裝系統,重點在於不 應用如相關技藝中使用標準半導體晶片的方法,亦非如日 本未經審查專利申請案H7-1 53902所述的一致性製造具分 開功能的半導體晶片,而是設計一佈局,其中使個別半導 晋杳曰 I» κ曰曰 上形成的塾及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等的配置成為最 佳配置’以便考量用於實現期望功能的複數個待安裝半導 體晶片間的配置及連接關係,而在個別半導體晶片間取得 最短距離連接。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藉由最佳化複數個半導體晶片其他裝 置間的連接端子、外接端子及輸入/輸出介面電路,及其中 使用的積體電路裝置之間的配置,而提供一電子電路裝置 ’能實現耗能抑制及較短信號傳輸時間。 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供一電子電路裝置,其 中將複數個各具一電子電路的單元電路裝置互相鄰近地安 I毛基板上,該複數個單元電路裝置並互相電連接,其 中各單元電路裝置包括一輸入/輸出介面電路;複數個裝置 連接端子,其配置於鄰近其他單元電路裝置的一側,並藉 由未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而分別連接至該電 子電路;及複數個外接端子,其配置於未鄭近該其他單元 85021 200406906 電路裝置的一侧,並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 而分別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積體電路裝置,其 包括一電子電路,將該複數個電子電路互鄰地安裝於一模 組上’並電連接該等電子電路’該積體電路裝置包括一輸 入/輸出介面電路;複數個裝置連接端子,其安裝於一模組 時係配置於鄰近其他積體電路裝置之一侧,並藉由未透過 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之互連而分別連接至該電子電路;及 複數個外接端子,其配置於未鄰近該其他積體電路裝置之 一侧,並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之互連而分別連接 至該電子電路。 在本發明中,較好該單元電路裝置包括複數個測試端子 ,用於未鄰近該其他電路裝置的一侧所設置電子電路之測 試;該測試端子並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而 分別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在本發明中,較好該單元電路裝置具有複數個測試端子 ,用於鄰近該其他電路裝置的一侧所設置的電子電路上及 該裝置連接端子内之測試;該測試端子並藉由透過該輸入/ 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而分別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在本發明中,較好該外接端子當作與該電子電路裝置外 界連接的連接端子,並亦當作該電子電路上的測試所用的 連接端子。 在本發明的電子電路裝置中,將複數個分別藉由未透過 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而連接至該電子電路的裝置 85021 200406906 連接端子設置於裝 ' 〜%吩尽且《Μ — 1則,路腹 置連接端子須在個別显^ ^ ^ U力」早TL電路裝置中加以連接。在 , 4ετ 击六 4人 ϋτ rii士 职、丄. 數個裝 ,〜兒略衮直γ加以連接。在 此情形中,相較於將該裝置逵 曰 > 且連接端子設置於任何側又非總 是相鄰的情形,須加以連接的苐— 死接的早7L電路裝置的複數個裝置 連接端子間的距離變短,並且了 不用經過輸入/輸出介面而將 信號在個別單元電路裝置的電子電路間傳輸。 【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電 贫 、 叉Θ %卞電路裝置的多個f例。 第一實例 八 圖1根據本發明以平面圖說明 謂的多晶片模組技術。 —電子電路裝置,其應用所 撐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巾,由碎等製成的支 基板1〇〇(稱為插入板)上安裝兩半導體晶片丨及2。 第-半導體日日日片1包括-電子電㈣(諸如—邏輯電路或 -記憶體電路),其中用以連接第二半導體晶片2的複數個 連接塾3設置於鄰近第二半導體晶片2的一侧±,例如沿著 鄰近第二半導體晶片2的—侧。連接塾3小於稍後將說明的 測試墊6及測試/連接墊7,大小例如為3〇 μΐΏχ3〇 更小。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1/〇電路)的互連 (未示)電連接至電子電路1 a,由於如此,第一半導體晶片1 可不透過该I/O電路而將一信號從電子電路丨&直接傳送至 第二半導體晶片2,同時為取得連接墊3的這般配置,較好 的設計係在構成第一半導體晶片的電子電路丨a的數個電路 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二半導體晶片2一起執行信號傳輪的 85021 -10 - 200406906 數個電路區塊配置於第-主i# _ , 示一+導體晶片2側。 此外,在第一半導體晶於7七 卜 、, 片1中,在電子電路h外面未鄭、斤 第二半導體晶片2的一彳“ i 4 、 U(例如,沿著未鄭近第二半 曰 片2的三侧)配置複數個用以 曰曰 、接私于私路1 a的輸入/輸出 面電路5。 & 71 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具有大體上匹配信號電壓位準的功 能,孩信號將在-外部裝置與該半導體晶片間加以處理, 例如該輸入/輸出介面係用以偵測來自半導體晶片外面传 號㈣入緩衝器1以將—信號驅動至該晶片外㈣輸^ 緩衝器,及一匯流排型雙向緩衝器等。 連接塾7對應至本發明的"外接端子"實例。 測試墊6及測試/連接墊7藉由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 互連(未示)而連接至電子電路la,由於如此,在該測試及執 行多個信號的使用及電傳輸期間,在外部裝置往返傳輸的 仏號上執行匹配(諸如匹配電壓位準等)。 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外面配置複數個測試墊6,在電子 電路1a上執行功能測試及其他測試時用以使接觸一探:等 ,及複數個測試/連接#7,用以在該測試期間使接觸一探 針等,並在Μ測試後用以連接該支撐基板。請注意,測試/ 第半彳肖豆日日片2包括一電子電路2 a (諸如一邏輯電路或 —圮憶體電路等),其中用以連接第一半導體晶片1的複數 個連接塾3沿著鄰近第一半導體晶片1的一側設置。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未示)直 接€連接土電子電路1 a,同時為取得連接蟄3的這般配置, 85021 200406906 較好的設計係、在構成第二半導體晶片的電子電❹的數個 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半導體晶片卜起執行信號傳 輸的數個電路區塊配置於第一半導體晶片丨侧。 此外在第丨導體晶片2中,在電子電路外面未鄭近 第-半導體晶片1的-側(例如,沿著未鄰近第—半導體晶 配置複數個用以連接電子電路23的輸入/輸出介 面電路5。 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外面配置複數個測試墊6及測試/ 連接墊7,藉由同於第一半導體晶片!中的方式,透過輸入/ 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未示)而連接至電子電路u。 、'、σ果,上述第一半導體晶片〗及第二半導體晶片2的連接 墊3藉由連接接線4互相連接,第一半導體晶片丨及第二半導 體晶片2則以電連接。 根據本實例的電子電路裝置配置如圖丨所示,假設半導體 晶片1及2為一群組時,則在半導體丨及2的群組外緣部分的 四周配置複數個介面電路5、測試墊ό及外接墊7,該電子電 路裝置並具有接近系統LSI的配置,其中大體上在一晶片上 形成電子電路la及2a。 第一半導體晶片1及2藉由連接接線4的連接,其實作範例 如下: 圖2以示意剖面圖說明半導體晶片1與2之間電連接的方 法範例,及在支撐基板100上的安裝狀態。 例如,如圖2所示,半導體晶片1及2的連接墊3藉由一形 成連接接線4的連接半導體晶片11 〇加以連接。 85021 -12 - 200406906 意即,預備正形成連接接線4(如圖丨所示)的連接半導體晶 片1 1 0使正形成連接半導體晶片11 〇的連接接線4的一表面 面向弟及第一半導體晶片1及2,藉由凸起ill電連接連接 半導體晶片110的連接接線4及半導體晶片丨及2的連接墊) ,亚將連接半導體晶片11〇安裝在半導體晶片1及2上。 結果,透過安裝在半導體晶片丨及2上的連接半導體晶片 π 0的連接接線4,電連接第一半導體晶片丨的連接墊3及第 一半導體晶片2的連接塾3。 應用上述連接方法時,使—表面面向用於安裝的支撐基 板100’該表面在形成半導體晶片1A2的電子電路以以的 表面的相反侧上,半導體晶片丨及2的複數個測試/連接墊7 與在支撐基板100上形成的未示出接線則藉由接合引線1〇2 加以連接。請注意,該未示出接㈣分別連接至在四周形 成的複數個外接塾1 0 1。 如上述配置的電子電路裝置中,在未形成接合引線— 而安裝連接半導體晶片11〇的狀態中,藉由使該探針接觸半 導體晶片1及2的測試墊6及測試/連接墊7而進行一測試。. 當藉由該測試判定該電子電路裝置良好時,半導體晶片} 及2的複數個測試/連接塾7盘委撞其4 、 、授土 ,、叉知基板丨⑽間的接線則藉由 接合引線1 0 2加以連接,左去声其1 Λ Λ 、,、、 k按在支彳牙基板10〇上形成的外接墊101 並進一步連接至一未示裝·Akin、/« 木女衣基板寺的禝數個墊,並供以 在該狀態中使用。 除了上述方法外,亦藉由應用圖3所示方法而電連接半導 體晶片1及2。 8502 i -13 - 200406906 圖3以示意剖面圖說明半導體晶片丨與2之間電連接的另 一方法範例,及在支撐基板100上的安裝狀能。 例如,如圖3所示,將個別半導體晶片】及2安裝在支撐基 板100上,支撐基板100上藉由使形成半導體晶片1及2的連 接墊3的表面面對支撐基板100,而形成連接接線4。同時, 亦透過凸起1 1 1製成支撐基板〗00的連接接線4及個別半導 體晶片1及2的連接墊3。 除了連接接線4以外,支撐基板100上亦形成用以連接半 導體晶片1及2的測試墊6及測試/連接墊7的接線,同時在測 試墊6及測試/連接墊7與接線間亦藉由凸起ln電連接。請 >王意,該接線係連接至支撐基板100四周形成的各連接墊 101 〇 ^ 如上述配置的電子電路裝置中,藉由使該探針接觸外接 墊101而進行一測試,外接墊101則藉由接線而電連接半導 體晶片1及2的測試塾6及測試/連接墊7。 當藉由該測試判定該電子電路裝置良好時,藉由接線而 電連接半導體晶片1及2的測試/連接墊7的外接墊1〇1,藉由 接a引線而電連接至一未示出安裝基板的複數個塾,並供 以在該狀態中使用。 如上述根據本實例配置的電子電路裝置中,僅將複數個 連接墊3加以分配而配置於沿著半導體晶片1及2互相鄰近 的一側,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測試墊6及外接墊7則沿著 其他二側加以配置。此外,複數個連接墊3及電子電路1 &及 2a亦配且成藉由未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而直接 85021 -14 - 加以連接。 如上述’藉由將複數個連 置 14接塾增沿著互相鄰近側加以配 丨精由/口考取接近另_ … S£ t ^ rb 、、接半導體晶片的一侧加以 配I,猎由連接接線4而 ,亦 取I距雄的連接成為可能,此外 亦了使仏號傳輸時間變短。 同時’由於半導體晶片十 1及2的电子電路la及2a係藉由互 k (而非藉由繞道至輸入/輪 , 輛出介面電路5)加以連接,因此壓 抑耗能,並因省略輸入/輪 ^ 時間變短。 電路5的量而使信號傳輸 制外’在本實例中,完成半導體1與2間的電連接正如預 晶圓過程中所用的相同方<,並非藉由使用接合引線, 而是藉由連接半導體晶片UG或支㈣板⑽上形成的連接 接線4,可使接線密度成為高的,並藉由減少信號延遲量而 ,南速操作成為可能。由於可使連接接線4的密度成為如此 高,即使集攏小連接塾3以沿著半導體晶片⑴的一側加以 配置的情形’在個別連接塾3間仍可穩當地加以連接。 差二實例 圖4根據本實例以平面圖說明一電子電路裝置,在本實例 上應用所明的多晶片模組技術。 如圖4所示,根據本實例的電子裝置中,由矽等所製的支 撐基板ιοο(稱為插入板)上安裝三個半導體晶片n、12及13 ,請注意,圖中相同的參照數字對照至圖】所示相同的零件 ,其說明將不再贅述。 第一半導體晶片1 1包括一電子電路u a(諸如一邏輯電路 85021 -15 - 200406906 或一記憶體電路等),其中複數個用以連接第二半導體晶片 1 2及第三半導體晶片丨3的連接墊3,配置於鄰近第二及第三 半導體晶片12及13的該侧,例如,在沿著鄰近半導體晶片 1 2及1 3的兩側的位置。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未示)而 電連接至電子電路11a,同時,為取得連接塾3的這般配置 ’較好設計成在構成第一半導體晶片1 1的電子電路丨la的複 數個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二及第三半導體晶片12及 1 3 —起執行信號傳輸的複數個電路區塊配置在第二及第三 半導體晶片1 2及1 3側。 此外,將第一半導體晶片11配置成在未鄰近第二及第三 半導體晶片12及13的該侧(例如,沿著與第二及第三半導體 晶片12及13鄰近的該側之外的兩侧),複數個輸入/輸出介面 電路5在電子電路11&外面與電子電路ila連接。 在複數個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外部配置複數個測試塾 6及測4 /連接塾7 ’其藉由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 (未示)而與電子電路1 la連接。 第一半導體晶片1 2包括一電子電路丨2a(諸如一邏輯電路 或一記憶體電路等),其中複數個用以連接第一半導體晶片 11及第二半導體晶片丨3的連接墊3,配置於鄰近第一及第三 半導體晶片1 1及1 3的兩侧的位置。 連接墊〇藉由未透過輸入/輪出介面電路的互連(未示)而 弘連接土電子電路12a,同時,為取得連接墊3的這般配置 ,較好汉叶成在構成第二半導體晶片12的電子電路12&的複 85021 -16- 200406906 數個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一及第三半導體晶片1 1及 1 3 —起執行信號傳輸的複數個電路區塊配置在第一及第三 半導體晶片11及13側。 此外’將第二半導體晶片1 2配置成在未鄰近第一及第三 半導體晶片1 1及1 3的該侧(例如,沿著與第一及第三半導體 晶片1 1及1 3鄭近的該側之外的兩侧),複數個輸入/輸出介面 電路5用以在電子電路〗2a外面與電子電路I2a連接。 在複數個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外部配置複數個測試墊 6及測試/連接墊7,其藉由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 (未示)而與電子電路12a連接。 第一半導體晶片1 3包括一電子電路13 a(諸如一邏輯電路 或一記憶體電路等),其中複數個用以連接第一半導體晶片 配置於鄰近第一及第二 在沿著鄰近半導體晶片 11及弟一半導體晶片12的連接塾3, 半導體晶片11及12的該侧,例如, 11及12的兩側的位置。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任何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而電 連接至電子電路13a,同時,為取得連接墊3的這般配置, 較好設計成在構成第三半導體晶片13的電予電路…的複 數個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及第二半導體晶片"及 12-起執行信號傳輸的複數個電路區塊配置在第—及第二 半導體晶片11及12侧。 此外,將第三半導體晶片13配置成在未鄰近第—及第二 半導體晶片11及12的該側(例如,沿著與第-及第二半道 晶片11及12鄰近的該側之外的三側),複數個輸人/輸出介面 85021 -17 - 200406906 電路5與電子電路1 3 a在電子電路1 3 a外面連接。 在複數個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外部配置複數個測試塾 6及測試/連接蟄7,其藉由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 (未示)而與電子電路13a連接。 結果,在第一半導體晶片11的連接塾3與第二半導體晶片 12之間,及在第一及第二半導體晶片丨丨及〗]的連接塾3與第 三半導體晶片1 3之間,藉由連接接線4而互相連接,而完成 複數個個別半導體晶片間的電連接。 根據本貫例的電子電路裝置配置如圖4所示,假設該三個 半導體晶片11、12及1 3為一群組時,則以如同第一實例的 方式’將複數個介面電路5、測試塾6及外接塾7環繞半導體 曰曰片Π、1 2及1 3群組的邊緣邵分而配置,並具有近似系統 LSI的配置,其中電子電路〗]^、i2a&13a大體上形成於一 晶片上。 個別半導體晶片11、12及13間的連接及在支撐基板1〇〇 上的安裝可使用如同第一實例(如圖2及圖3所示)的方式加 以執行。 上逑根據本實例配置的電子電路裝置中(同第一實例的 方式),可藉由連接接線4以最短距離而在半導體晶片11、 12及13間連接,同時亦由於半導體晶片Π、12及π的電子 電路1U、12a及13a間係藉由互連加以連接,而非藉由繞道 至複數個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可使信號傳輸時間變短, 並可壓抑耗能。 此外,半導體晶片η、12及13間的電連接非藉由使用接 85021 -18 - 200406906 合引線而完成,而如同預製晶圓過程的方式,藉由使用連 ί半導體晶片110或支撐基板1〇〇上形成的連接接線4加以 :成,而使接線密度變高,並藉由減少信號延遲量而可能 得到高速操作。 JLlf 例 圖5根據本貫例以平面圖說明一電子電路裝置,在本實例 上應用所謂的多晶片模組技術。 如圖5所示,根據本實例的電予裝置中,在由石夕等製成稱 j插入板的支撐基板丨⑽上安裝兩半導體晶片21及22,請注 意,相同的參照數字與圖}中相同者參照至相同零件,並將 略去其說明。 第-半導體晶片21包括-電子電路21a(諸如_邏輯電路 或一記憶體電路等),其中在電子電路21a外面,沿著第一 半導體晶片21的四側配置複數個與電子電路2U連接的輸 入/輸出介面電路5。 在第一半導體晶片21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外面 ,鄰近第二半導體晶片22的該侧(例如沿著鄰近第二半導體 晶片22的一侧)配置複數個與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連接的測 試墊6,及尚在複數個測試墊6外面配置複數個用以連接第 二半導體晶片22的連接墊3。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任何輪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未 不)而電連接至電子電路21a,同時,為取得連接墊3的這般 配且,根據需求較好設計成在構成第一半導體晶片2 1的電 子電路2 1 a的複數個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二半導體晶 85021 -19 - 200406906 片2 2 —起執行信號傳輸的複數個電路區塊配置於第二半事 體晶片22側。 此外’在第一半導體晶片21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5夕卜面,在未鄰近第二半導體晶片22的該侧(例如沿著鄰近 第二半導體晶片22的該侧之外的三侧)配置複數個連接至 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測試/連接塾7。 第二半導體晶片22包括一電子電路22a(諸如一邏輯電路 或一冗憶體電路等),其中在電子電路22a外面,沿著第一 半導體晶片22的四侧配置複數個連接至電子電路22&的輸 入/輸出介面電路5。 在第二半導體晶片22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外面 ,岫近第一半導體晶片21的該侧(例如沿著鄰近第一半導髀 晶片21的一侧)配置複數個連接至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測 試墊6,及尚在複數個測試墊6外面配置複數個用以連接第 一半導體晶片2 1的連接塾3。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未示)而 電連接至電子電路22a,同時,為取得連接墊3的這般Γ配置 ,根據需求較好設計成在構成第二半導體晶片22的電子電 路22a的複數個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半導體:片二 一起執行信號傳輸的複數個電路區塊配置於第—半導俨曰 片2 1側。 寸把日日 此外’在第二半導體晶片22中’亦在輸入/輪出介面電路 5外面’在未鄰近第-半導體晶片21的該側(例如沿著鄰近 第二半導體晶片22的該側之外的三側)配置複數個連接至 85021 • 20 - 200406906 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測試/連接塾7。 上述第一半導體晶片1及第二半導體晶片2的複數個連接 塾j藉由連接接線4而互相連接,俾電連接第一半導體晶片 21及第二半導體晶片22。 第一及第二半導體晶片2丨及22間藉由連接接線4的連接 及在支撐基板100上的安裝,可使用如同第一實例(如圖2及 圖3所示)的方式加以完成。 以上根據本實例配置的電子電路裝置中,與第一實例不 同之處在於,除了連接墊3之外,介面電路5及測試電路6皆 配置於半導體晶片21及22互鄰的該侧,介面電路5及測試電 路6並形成於連接墊3與電子電路2U及22a間的一區域上, 並將連接墊3配置於最外侧。 並如同第一實例的方式,將連接墊3及電子電路21a及22& 配置成藉由非透過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未示)而直 接連接。 因此,即使由於半導體晶片佈局設計的限制而無法取得 第一實例中說明的複數個墊配置的情況,以最短距離連接 可藉由連接接線4而成為可能,並藉由將連接墊3設置於沿 耆最外圍區域中互鄰侧的位置,而可使信號傳輸時間變短。 同時,由於半導體晶片21及22的電子電路2:la&22a係藉 由互連(未7F),而非藉由繞道至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而連接 口此可壓抑耗能,並因省去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量而 使k號傳輸時間變短。 夕卜由於完成半導體2 1與2 2間的電連接如同預製晶圓 85021 200406906 過程中的万式’並非藉由使用接合引線,而是藉由連接半 導體晶片110或支撐基板100上形成的連接接線4,而可使接 線始、度變南’並藉由減少信號延遲量而使高速操作成為可 能。 蓋四實例 圖6根據本實例以平面圖說明一電子電路裝置,在本實例 上應用所謂的多晶片模組技術。 如圖6所7F,根據本實例的電子裝置中,在由矽等製成稱 為插入板的支撐基板100上安裝三個半導體晶片31、32及33 。印主思’相同的參照數字與圖1中相同者參照至相同零件 ,並將略去其說明。 第一半導體晶片3 1包括一電子電路3〗a(諸如一邏輯電路 或一1己憶體電路等),其中在電子電路3丨a外面,沿著第一 半導體晶片3 1的四側配置連接至電子電路3 la的複數個輸 入/輸出介面電路5。 在第一半導體晶片31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外面 ,鄰近第二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2及33的該側(例如沿著鄰近 第一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2及33的兩侧)配置連接至輸入/輸 出介面電路5的複數個測試整6,及尚在複數個測試塾6外面 配置用以連接第二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 2及3 3的複數個連接 墊3。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任何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未 示)而電連接至電子電路3 1 a,同時,為取得連接墊3的這般 配置’根據需求較好設计成在構成第一半導體晶片3 1的電 85021 -22 - 200406906 子電路31a的複數個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二及第三半 導體晶片32及33 —起執行信號傳輸的«個t路g㈣置 於第一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 2及3 3側。 此外,在半導體晶片31中,亦在輸人/輸出介面電路 5外面’在未鄰近第二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2幻3的該侧(例 如沿著鄰近第二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2及33的該侧之外的兩 側)配置複數個連接至輸人/輸出介面電路5的測試/連接塾7。 、第二半導體晶片32包括_電子電路仏(諸如—邏輯電路 或-記憶體電路等)’其中在電予電路32a外面,严著第二 半導體晶片32的四侧配置複數個連接至電子電路^的輸 入/輸出介面電路5。 在第二半導體晶片32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外面 4近第及第二半導體晶片3 i及33的該侧(例如沿著鄰近 第-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 i及33的兩側)配置複數個連接至 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測試塾6,及尚在複數個測試塾㈣ 面配置複數則以連接第―及第三何體晶片31及33的連 接墊3。 連接墊3藉由未透過任何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未 π )而電連接至電子電路32a,同時,為取得連接塾3的這般 配置,根據需求較好設計成在構成第:半導體晶片32的電 子電路32a的複數個電路區塊中間,將用以與第一及第三半 導體晶片31及33-起執行信號傳輸的複數個電路區塊配置 於第一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1及33側。 此外’在第二半導體晶片”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85021 -23 - 200406906 5外面,在未鄰近第一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丨及33的該側(例 如沿著鄰近第一及第三半導體晶片3 1及33的該側之外的兩 侧)配置複數個連接至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測試/連接墊7。 第二半導體晶片33包括一電子電路33a(諸如一邏輯電路 或一記憶體電路等),其中在電子電路33a外面,沿著第三 半導體晶片33的四侧配置複數個連接至電子電路3“的輸 入/輸出介面電路5。 在第二半導體晶片33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外面 0 ,鄰近第一及第二半導體晶片3 1及32的該侧(例如沿著鄰近 第一及第一半導體晶片3丨及32的一側的位置)配置複數個 連接土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測試墊6,及尚在複數個測試 1 6外面配置複數個用以連接第一及第二半導體晶片3 1及 32的連接墊3。 連接塾3藉由未透過任何輸入/輸出介面電路5的互連( 示)而電連接至電子電路33a,同時,為取得連接塾3的這
配置,根據需求較好設計成在構成第三半導體晶片训 子電路3 3 a的複數個兩p %丄 … 個兒路Ε塊中間,將用以與第一及第二 片及〇2起執行信號傳輸的複數個電路區塊配 於第一及第二半導體晶片31及32側。 此外’在弟三半導㈣曰
Mb日日片33中,亦在輸入/輸出介面電 5外面,在未鄰近第_爲贫 , 及弟一半導體晶片3丨及32的該側( 如沿著鄰近第一及筮_ 一 導岐晶片3 1及3 2的該側之外的 側)配置複數個連接至鈐 ^ 則出介面電路5的測試/連接蟄7 結果,在第一半道細曰 寸隨日9片31與第二半導體晶片32的複 85021 -24- 200406906 個連接墊3之間,及在第一及第二半導體晶片31及32的複數 個連接墊3與第三半導體晶片33之間,係藉由連接接線4而 互相連接,以完成複數個個別半導體晶片間的電連接。 個別半導體晶片3卜32及33間藉由連接接線4的連接,及 支撐基板100上的安裝可使用如同圖2及圖3所示第一實例 的方式加以完成。 以上根據本實例配置的電子電路裝置(如同第三實例的 万式)’除了連接墊3以外,介面電路5及測試電路6皆配置 於半導體晶片31、32及33互相鄰近的該侧位置,介面電路5 及測試電路6並形成於連接墊3與電子電路3:u、32&及33&間 的一區域上,並將連接墊3配置於最外侧。 並如同第一實例的方式,將連接墊3及電子電路3ia、3h 及33a配置成藉由非透過任何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的互連( 未示)而直接連接。 Q此’即使由於半導體晶片佈局設計的限制而無法取得 第1例中說明的複數個塾配置的情況,以最短距離連接 #可藉由連接接線4而成為可能,並藉由將連接⑸設置於 互鄰的位置及最外圍區域,而可使信號傳輸時間變短。 同時’由於半導體晶片31、32及33的電子電路31a、仏 及33a係藉由互連(未示),而非藉由繞道至輸入/輸出介面電 路5而連接’因此可壓抑耗能,並因省去輸入/輸出介面電 路)的量而使信號傳輸時間變短。 此外’由衫成半導體31與32間的電連接如同預製晶圓 過程中的方式,並非藉由使用接合引線,而是藉由連接半
cS5()2 I -25 - 200406906 導體晶片11 0或支撐基板1 00上形成的連接接線4,因此可使 接線货度變高,並藉由減少信號延遲量而使高速操作成為 可能。 本發明的電子電路裝置並未侷限於上述實例。 例如’稱為插入板的支撐基板丨〇()的配置並未特別限制, 亦可應用具有如本貫例中在支撐基板丨〇 〇上環繞半導體晶 片的安裝表面設置複數個外接墊的配置,及在支撐基板J00 的背面上配置複數個凸起的配置。 同時’亦以範例說明藉由利用使連接半導體晶片π 0形成 連接接線4及在支撐基板1〇〇上形成連接接線4,而電連接複 數個個別半導體晶片的連接墊3,但並不特別侷限於此方 法。 例如,在支撐基板100上的安裝之後,可藉由形成覆蓋該 個別半導體晶片的絕緣膜、在該絕緣膜上形成可接觸連接 孔的複數個接觸孔,並埋藏該接觸孔,而形成用以連接複 數個個別連接墊3的連接接線4。 除開上述’在本發明範疇内亦可作多種不同的修改。 根據本發明的電子電路裝置,藉由在複數個個別單元電 路I且、外接端子與輸入/輸出介面電路間,使該裝置連接 端子的配置最適化,可實現耗能的壓抑及較短的信號傳輸 時間。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根據一第一實例以平面圖說明一電子電路裝置範例; 圖2根據一第—實例以示意剖面圖說明在該電子電路裝 85021 -26 - 200406906 置中複數個半導體晶片間電連接的方法範例,及在一支撐 基板上的安裝狀態; 圖3根據一第一實例以示意剖面圖說明在該電子電路裝 且中複數個半導體晶片間電連接的另一方法範例,及在一 支撐基板上的安裝狀態; 圖4根據一第二實例以平面圖說明一電子電路裝置範例; 圖5根據一第三實例以平面圖說明一電子電路裝置範例 ,·及 圖6根據一第四實例以平面圖說明一電子電路裝置範例。 【圖式代表符號說明】 1, 2, 115 12, 13, 21, 22, 半導體晶片 31,32, 33 la,2a,11a,12a,13a, 電子電路 21 a,22a,3 1 a5 32a,33a 3 連接墊 4 連接接線 5 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6 測試墊 7 測試/連接 100 支撐基板 101 外接墊 102 接合引線 110 連接半導體晶片 111 凸起 -27 85021

Claims (1)

  1. 200406906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電子電路裝置,其中複數個各具有一電子電路之單 元電路裝置互鄰地安裝於一基板上,及該複數個單元電 路裝置互相電連接,其中 各該單元電路裝置包括: 一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複數個裝置連接端子,其配置在鄰近該其他單元電 路裝置之一侧,並分別藉由非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 電路之互連,而連接至該電子電路;及 複數個外接端子,其配置在未鄰近該其他單元電路 裝置之一侧,並分別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之互連,而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電路裝置,其中
    該單元電路裝置包括複數個測試端子,用於該電子電 路上之測試,該電子電路配置於未鄰近該其他單元電路 裝置之一側;及 分別將該複數個測試端子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 電路之互連而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電路裝置,其中 該單元電路裝置具有複數個測試端子,用於該電子電 路上之測試,其配置於鄰近該其他單元電路裝置之一側 ,並在該裝置連接端子之内;及 該複數個測試端子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之 互連分別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85021 200406906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子電路裝置,其中 該外接端子作用為連接端子,用於與電子電路裝置外 界連接,亦作用為在該電子電路上測試之連接端子。 5. —種積體電路裝置,其包括一電子電路,複數個電子電 路互鄰地安裝於一模組上,該等電子電路並以電連接, 該積體電路裝置包括: 一輸入/輸出介面電路;
    複數個裝置連接端子,其安裝於一模組時配置於鄰近 其他積體電路裝置之一侧,並分別藉由未透過該輸入/ 輸出介面電路之互連而連接至該電子電路;及 複數個外接端子,其配置於未鄰近該其他積體電路裝 置之一侧,並分別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之互 連而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積體電路裝置,其中
    該單元電路裝置具有複數個測試端子,用於該電子電 路上之測試,其配置於未鄰近該其他單元電路裝置之一 侧;及 該複數個測試端子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之 互連分別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積體電路裝置,其中 該單元電路裝置具有複數個測試端子,用於該電子電 路上之測試,其配置於鄰近該其他單元電路裝置之一側 ,並在該裝置連接端子之内;及 該複數個測試端子藉由透過該輸入/輸出介面電路之 85021 200406906 互連分別連接至該電子電路。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積體電路裝置,其中 該外接端子作用為與電子電路裝置外界連接之連接 端子,亦作用為於該電子電路上測試之連接端子。
    85021
TW092117289A 2002-06-28 2003-06-25 Electronic circuit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TW200406906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91064A JP2004039689A (ja) 2002-06-28 2002-06-28 電子回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6906A true TW200406906A (en) 2004-05-01

Family

ID=31700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7289A TW200406906A (en) 2002-06-28 2003-06-25 Electronic circuit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11844B2 (zh)
JP (1) JP2004039689A (zh)
KR (1) KR20040002701A (zh)
TW (1) TW2004069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9485B2 (ja) 2004-03-31 2010-06-23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半導体装置
JP5164533B2 (ja) * 2007-11-14 2013-03-21 オン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トレーディング・リミテッド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164532B2 (ja) * 2007-11-14 2013-03-21 オン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トレーディング・リミテッド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094371B2 (ja) * 2007-12-25 2012-12-12 オン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トレーディング・リミテッド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282005B2 (ja) * 2009-10-16 2013-09-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ルチチップモジュール
US8601306B1 (en) 2010-06-22 2013-12-03 Xilinx, Inc. Decryption of configuration data for multi-die integrated circuits
US8058897B1 (en) * 2010-06-28 2011-11-15 Xilinx, Inc. Configuration of a multi-die integrated circuit
US9091727B1 (en) 2012-10-16 2015-07-28 Xilinx, Inc. Configuration and testing of multiple-die integrated circuits
WO2014122882A1 (ja) * 2013-02-05 2014-08-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KR20160121293A (ko) 2015-04-10 2016-10-19 주식회사 제이아이바이오신약 아토피 피부 개선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87976B1 (ko) 2018-02-06 2023-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패키지
ES2942209T3 (es) * 2019-04-08 2023-05-30 Airbus Defence & Space Sau Sistema y método para monitorizar el estado de degradación de mangueras de repostaje
US11620900B2 (en) * 2020-06-26 2023-04-04 Intel Corporation Object tracking technology based on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 location in sp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8214B2 (ja) * 1987-02-06 1995-03-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2902016B2 (ja) * 1989-11-21 1999-06-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回路
EP1564947B1 (en) * 1993-11-29 2006-12-27 Fujitsu Limited Electronic system for terminating bus l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02701A (ko) 2004-01-07
JP2004039689A (ja) 2004-02-05
US6911844B2 (en) 2005-06-28
US20040080341A1 (en) 2004-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36764B2 (ja) チップ・オン・チップ・モジュール構造
TW571420B (en) Stack semiconductor chip package and lead frame suitable for such a stack package
TW461065B (en) Design and assembly of high-performance sub-system
JPH08504060A (ja) Ic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用で、構造的にic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に組み合わされたicメモリー積層を含むモジュール
TW200406906A (en) Electronic circuit apparatu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JP2007529894A (ja) ダイ素子が積層された再構成可能なプロセッサモジュール
TW200409333A (e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986532B2 (en) Split thin film capacitor for multiple voltages
TW201106453A (en) Package substrate having embedded semiconductor chip
KR20140024594A (ko) 멀티 칩 반도체 장치
TWI243471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868439B2 (en) Chip package and substrate thereof
TW200810055A (en) Direct power delivery into an electronic package
TW501254B (en) Integrated circuits packaging system and method
JPS58154254A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2228725A (ja) 半導体チップ,マルチチップ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接続テスト方法
JPH05243482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TWI387085B (zh) 晶片堆疊的硬線式切換器及硬線式切換器的操作方法
WO2023276125A1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TW490776B (en) Ball grid array package for providing constant internal voltage via a PCB substrate routing
JP3718370B2 (ja) マルチチップ型半導体装置
JP4098976B2 (ja) マルチチップ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チップ間接続テスト方法
TW202407945A (zh) 用於邏輯電路的佈線連接的系統以及積體電路及其製造方法
KR20230154743A (ko) 후면 전력 분배 네트워크을 이용한 시스템 및 집적 회로의 제조 방법
JPH04107964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