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00415A -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ng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reflecting film,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ng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reflecting film,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00415A
TW200400415A TW092107772A TW92107772A TW200400415A TW 200400415 A TW200400415 A TW 200400415A TW 092107772 A TW092107772 A TW 092107772A TW 92107772 A TW92107772 A TW 92107772A TW 200400415 A TW200400415 A TW 2004004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strate
reflecting film
display devic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7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575785B (en
Inventor
Toshihiro Otake
Mutsumi Matsuo
Tadashi Tsuyuki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00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0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75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757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200400415 Π) 玖、發明說明 【發明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光罩,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光反射膜 之製造方法,及光學顯示裝置,以及電子機器,而更爲詳 細係有關爲了製造干涉斑紋之產生少之光反射膜的光罩, 採用此而成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光反射膜之製造方法 ’及具備干涉斑紋之產生少之光反射膜的光學裝置,以及 具備干涉斑紋之產生少之光反射膜的電子機器。 【先前技術】 如同周知地從謀求薄型化及省電化等之情況來看,作 爲針對各種電子機器之顯示裝置,液晶顯示裝置則被廣泛 使用著,而像這樣的液晶顯示裝置係將液晶封入於一對玻 璃基板等之間的狀態下,再根據封合材來貼合周圍之構成 爲一般的構成,並且,搭載像這樣的液晶顯示裝置之電子 機器係於從外部的衝擊上等來看應該保護液晶顯示裝置之 該液晶顯示裝置之觀察側,即,辨識顯示之觀察者側,採 用配置保護板之構成,而關於保護板係通常具有光透過性 之材料,例如,由透明壓克力等而成之板狀構件。 但,將與針對如此之保護板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對向面 作爲完全的平滑面之情況係爲困難,並存在細微凹凸之情 況很多,並且,將如此之保護板配置於液晶顯示裝置之情 況,因表面之細微凹凸的原因而有著顯示品質顯著降低的 問題。 -6 - (2) (2)200400415 如此,作爲顯示品質降低其中一個原因,可舉出針對 在液晶顯示裝置之觀察側的基版與保護板之間隔因應存在 於保護板表面之凹凸產生紛散,即,因應如此之間隔之紛 散,當從液晶顯示裝置的射出光透過保護版時,產生干擾 ,其結果將產生千涉斑紋,並且,根據產生之干涉斑紋與 顯示畫面重疊之情況,預測將會引起顯示品質之降低。 另外,對於日本特開平6-2748 1號公報係如圖27所示 揭示有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400,並於日本特開平1 1-281972號公報係如圖28所示揭示有反射透過兩用型500, 並設置使各自干涉斑紋的產生降低之高度不同之複數凹凸 構造404a,404b(504a,504b),再於其上方形成高分子樹 酯膜405 (5 05 ),又於其上方更加形成連續波狀之反射電極 409(509) 〇 另外,揭示有具有關於反射電極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 造工程,例如:揭示在圖29,首先,如圖29(a)所示,於 玻璃基板600上全面形成光阻劑膜602,接著如圖29(b)所 示,藉由由直徑不同之複數的圓而成之圖案6 04來進行曝 光,之後如圖29(c)所示進行顯像,再設置有高度不同之 複數之角的凸部或凹部606a,6 06b,另又如圖29(d)所示 進行加熱來使凸部或凹部的角部軟化,然後形成去角之凸 部或凹部606a,606b,並且,如圖29(e)所示,塡充規定 量之高分子樹酯620於有關凹凸構造之間610來進行具有波 狀表面之連續重疊之後,再於高分子樹酯膜620之上方, 根據噴射法等堆積手段來形成連續之波狀的反射電極624 (3) (3)200400415 【發明內容】 [欲解決發明之課題] 但,在日本特開平6· 2 74 8 1號公報所揭示之反射型液 晶顯示裝置及反射透過兩用型之液晶顯示裝置係採用直徑 不同之複數的圓等配列成規則性或一部份不規則之光罩圖 案,並利用紫外線曝光及顯像來設置高度不同之複數凹凸 構造,但卻因有塗抹厚度不均等情況,爲有效防止光干擾 而嚴密地調整高度之情況係爲困難,另外,根據於高度不 同之複數凹凸構造上形成有反射電極來看,亦浮現出斷線 ,以及容易短路等之問題,另外,所揭示之光反射膜之製 造方法係亦浮現出工程數多,管理項目多之製造上的問題 〇 隨之’在日本特開平6-2748 1號公報所揭示之光反射 膜係不止有效的防止干涉斑紋之情況困難且在安定下並有 效率地製造有關之光反射膜之情況也是困難。 因此可考慮作成任意配列光透過部或光部透過部之光 罩圖案,並利用此來做成光反射膜,並再製造具備如此光 反射膜之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及反射透過兩用型之液晶顯 示裝置之情況,但認爲會發生接下來之問題。 由於針對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任意配列的設計複 雜,光罩圖案的設計並不容易。 於針對光罩圖案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理想的任 -8- (4) (4)200400415 意配列程度不明。 缺乏對於針對重複設計情況之光罩圖案的反射特性之 再現性,另一方面,近年來,液晶顯示裝置等之顯示尺寸 係往大畫面前進,具有30吋〜40吋之顯示範圍的量產製品 持續被開發,對於未來具有縱橫比16 : 9之寬畫面之60吋 壁掛式之顯示裝置也欲將被開發,而針對如此之大型顯示 設計之情況係漸漸要求干涉斑紋少之反射膜,另一方面關 於作成此時之光罩圖案的設計之容易度及迅速度亦有被要 求之狀況。 隨之,本發明之發明者們係銳意檢討以上問題之結果 ,根據隨機函數分配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再由採用任 意配列此於平面方向的光罩圖案之情況,將不只可容意設 計光罩圖案,對於採用在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亦可發現可 容易得到干涉斑紋產生少之光反射膜之構成。 即,本發明的目的爲作爲設計容易,並對於採用在液 晶顯示裝置之情況,提供得到干涉斑紋之產生少之附有光 反射膜之基板的光罩,如此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如此 之光反射膜之製造方法,及設置如此光反射膜之光學顯示 裝置,以及具有如此之光反射膜的電子機器之情況。 [爲解決課題之手段] 如根據本發明,爲爲了製造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之光 罩,其特徵爲提供根據隨機函數分配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 部,再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任意配列在平面方向之情 -9- (5) (5)200400415 況的光罩,並可解決上述之問題。 即,由根據隨機函數分配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情 況,即使具有複雜的任意圖案之情況亦可容易且短時間內 進行設計,又,作爲所使用之隨機函數係在數學上使任意 數字機率產生之函數即可,如後述所述,例如使其因應 RGB點距來產生0〜1之任意數字,並以其數字爲基礎可使 規定之光罩圖案作爲因應之情況即可。 另外,如根據本發明之光罩,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 則根據隨機函數決定位置之後,從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之 情況,對於製造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的情況,將發揮再現 性良好優越之光散亂效果,並可有效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〇 又,控制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平面形狀之理由係 對於構成附光反射膜基板之感光性樹酯,根據有被透過光 透過部的光所照射之地方進行光分解,然後對顯像劑可溶 化之正像型與,被透過光透過部的光所照射之地方進行感 光,然後對顯像劑不溶化之負片型之情況。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罩時,根據隨機函數,使 〇〜1之任意數字產生,並將其數字作爲基礎對於全點距分 配1〜η (η係2〜1 00 0之任意自然數)之數字之同時,根據使預 先作成放置之η種類之任意圖案因應於所分配之數字之情 況,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之情況 係爲理想。 根據從如此簡易之隨機函數來進行分配之情況,將可 -10- (6) (6)200400415 容易且短時間設計具有理想反射特性之光罩,另外,雖然 必須事先作成η種類之任意圖案,但與不使用隨機函數之 情況來做比較,從由各自小面積之任意圖案之設計即可完 成來看設計上可容易且在短時間完成,又,根據適宜地變 更η種類之任意圖案之情況將可容易且在短時間搜索具有 理想反射特性之任意圖案。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罩時,RGB 點距 100〜2 0 00或畫面全體,即,將採用光趙來形成之附有反射 膜基板全體作爲一單位,來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任意 配列在平面方向之情況則爲理想。 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任意配列在平面方向之情況 ,將所得到的光反射膜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時,雖發現 有不定型之沾染模樣之情況’但如爲將如此之畫素數作爲 一單位之任意圖案,將可有效地使如此之不定型之沾染模 樣之發現降低。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罩時,將光透過部或光不 透過部形成帶狀任意圖案於橫一列方向或縱一列方向,並 針對在複數列重複該帶狀任意圖案之情況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由少許之資訊量來作爲全體可容 易且短時間地設計具有理想反射特性之任意圖案,另外, 因於橫方向或縱方向重複進行規定單位之任意圖案,故可 作爲全體得到再現性良好之具有理想反射特性之任意圖案 〇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罩時,將光透過部或光不 -11 - (7) (7)200400415 透過部之口徑作爲3〜1 5之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之構成,將可有效地製造干涉斑紋之產生少 之光反射膜,即,製造光反射膜時,如具有如此之口徑爲 凸部或凹部’可將其平面形狀及配置圖案採用曝光處理來 正確地控制’隨之,針對所得到的光反射膜因可使光安定 地散亂,故可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的產生。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罩時,將光透過部或光不 透過部之口徑作爲不同,設置2〜10種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 部之情況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之構成,更可有效地製造干涉斑紋之產生少 之光反射膜,即,製造光反射膜時,根據存在有口徑不同 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情況而更分散複數之凸部或凹部之配 列,隨之,針對在所得到之光反射膜因可使光作適當的散 亂,故可更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又,如此使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作爲不同之 情況,至少將一個口徑作爲5 以上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 ,而相反地,如都爲達5 的圓或多角形時,在製造光反 射膜時,過度使光散亂之情況將會變多,而會造成根據光 反射膜之反射光量顯著下降之情況。 另外,本發明之其他樣式係爲包含基材與反射層之附 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其特徵爲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形成在 該基材表面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位置,並將該複數凸部或 凹部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 如此根據任意進行複數凸部或凹部之平面方向的配置 -12- (8) (8)200400415 情況,將可有效地防止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情況之干涉斑 紋之產生。 另外,複數凸部或凹部則從根據隨機函數來配置之情 況來看,將凸部或凹部之平面形狀及配置圖案,根據曝光 處理將可正確地控制。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反射膜時,將RGB點距 (1畫素)1〇〇〜2 000或畫面全體作爲一單位來將複數凸部或 凹部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之情況則爲理想。 當將具有任意圖案之光反射膜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 時,雖發現有不定型之沾染模樣之情況,但如爲將如此之 複數RGB點距作爲一單位之任意圖案之光反射膜,將可 有效地使有關之不定型之沾染模樣之發現降低。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反射膜時,將複數凸部或 凹部任意配列於橫一列方向或縱一列方向,並將此進行重 複複數列之情況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之構成,可由少許之資訊量來作爲全體得到 具有理想反射特性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另外,因於橫 方向或縱方向重複進行規定單位之任意圖案,故可作爲全 體得到再現性良好之具有理想反射特性之任意圖案。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反射膜時,將光透過部或 光不透過部之口徑作爲3〜1 5 之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爲理 想。 根據如此之構成,採用凸部或凹部之平面形狀及配置 圖案將可正確地控制之同時,因可適度地使光散亂,故可 -13- (9) (9)200400415 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反射膜時,將複數凸部或 凹部之口徑作爲不同,設置2〜1 0種凸部或凹部之情況則爲 理想。 根據如此之構成,對於採用在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 更分散複數凸部或凹部之配置而可使光作適當地散亂,故 更可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反射膜時,基材則從下方 依序包含地1基材及地2基材,並於該第1基材設置有複數 凸部或凹部,另於爲連續層之第2基材設置反射層之情況 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之構成,因可藉由爲連續層之第2基材來將 反射層作爲平坦部少,比較來說圓滑之曲面之情況,故對 於採用在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更可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 之產生。 另外,本發明之其他型態係爲包含基材及反射層之光 反射膜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爲根據隨機函數分配光透過部 或光不透過部的位置,並使用任意配列該光透過部或光不 透過部於平面方向之光罩,然後對於所塗抹之感光性樹酯 ,根據曝光處理來形成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且具有複數 凸部或凹部之第1基材之工程與,對於該第1基材表面塗抹 感光性樹酯’再根據曝光處理來形成具有連續之複數凸部 或凹部之第2基材之工程與,對於該第2基材表面形成反射 層之工程之光反射膜之製造方法。 -14- (10) (10)200400415 當如此實施時,藉由由複數凸部或凹部而成之第1基 材,及其上方之連續層的第2基材,可將反射層作爲比較 來說圓滑之曲面,因此,將容易製造,且對於採用在液晶 顯示裝置之情況,將可有效提供干涉斑紋之產生少之光反 射膜。 另外,本發明之另外其他型態係爲具備夾合在基板間 的光學元件,設置在與該光學元件觀察側相反側之基板的 光反射膜之光學顯示裝置,其特徵爲該光反射膜由基材及 · 反射層而成,並根據隨機函數分配複數凸部或凹部之位置 ,再任意配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向之光學顯示裝 置。 根據如此之構成,光反射膜則適度地使光散亂產生, 並針對在光學顯示裝置將可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另外,如爲具備如此之光反射膜之光學顯示裝置,比較來 說表面爲平坦,即使更組合光散亂膜或保護板之情況亦可 淸楚辨識。 φ 當如此構成本發明之光學顯示裝置時,於光學元件之 觀察側之基板設置光散亂膜之情況則爲理想。 將針對在光反射膜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任意配列於平面 方向之情況,有視覺上不定型之沾染模樣之情況,但根據 如此與光散亂膜組合使用光反射膜之情況,將可有效的控 制有關之不定型沾染模樣之視覺。 當如此構成本發明之光學顯示裝置時,於光學顯示裝 置之觀察側設置保護板之情況則爲理想。 - 15- (11) (11)I 200400415 根據如此之構成,將可提升光學顯示裝置之機械性強 渡的同時亦可淸楚辨識光學顯示裝置。 另外,本發明之又另外其他型態係爲包含具備光反射 膜之光學顯示裝置的電子機器,其特徵爲光反射膜包含基 材及反射層,並根據隨機函數分配形成於該基材之複數凸 部或凹部之位置,再任意配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 向之電子機器。 根據如此之構成,光反射膜則適度地使光散亂產生, 並針對在電子機器將可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另外 ’如爲具備如此之光反射膜之電子機器,比較來說表面爲 平坦’即使更組合光散亂膜或保護板之情況亦可清楚辨識 [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面,關於本實施型態來進行說明,又, 當然以下所示之實施型態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型態之構成並 不限定本發明之任何構成,可在本發明之技術思考上之範 圍內作任意之變更。 [第1實施型態] 第1實施型態係爲例如爲製造如圖2所示之光反射膜的 光罩20’其特徵爲根據隨機函數分配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 部22之位置,,再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22任意配列在 平面方向之情況的光罩。 -16 - (12) (12)200400415 1.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 (1) 形狀 將光罩的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作爲如圖丨(a)所示之 獨立的圓(包含橢圓,以下爲相同)及多角形,或者任何一 方之平形狀或,如圖1(b)所示之重疊圓(包含橢圓,以下 爲相同)及重合之多角形,或者任何一方之平形狀之情況 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根據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平面形狀作 爲如此圓或多角形之情況,在爲了製造光反射膜施以曝光 處理時可將樹酯之凹凸配置作爲複雜化,另外,如此圓或 多角形係作爲理想之多角形,可舉出四角形,五角形,六 角形,八角形。 (2) 口徑及間隔 另外,將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 作爲3〜1 5 範圍內的値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未達3 時 ’在製造光反射膜時即使採用曝光處理,有著正確地控制 凸部或凹部之平面形狀及配置圖案之困難情況,另外,當 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未達3 時,在製造光罩本 身亦有困難的狀況。 另一方面,當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超過15 時’針對在所得到之光反射膜,使光適度地散亂之情況將 (13) (13)200400415 變爲困難,散亂特性將會降低而成爲暗反射之狀況。 隨之,將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作爲 3-15 範圍內的値則爲理想,而作爲6〜1 2 範圍內的値則 更爲理想。 另外,將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至少 一個的口徑作爲3〜1 5 範圍內的値則爲理想,即,對於有 不同口徑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情況,將針對至少一 個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的口徑作爲5 以上的値,而 對於口徑不同之其他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係即使其口徑 未達5 的値也可以。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平面形狀 都未達5 之圓或多角形時,針對所得到之光反射膜,將 造成使光過度散亂的情況而成爲暗反射之情況,但,當光 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過大時,將會增加鏡面反射率 的另一方面亦成爲暗反射之情況。 另外,使將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獨立 而存在之情況,將其間隔作爲3 . 5〜3 0 範圍內的値之情況 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間隔未達 3.5 的値時,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的獨立性將會降低 ,另一方面,當有關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間隔超過 3 0 的値時,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的配置牲將會降低、 隨之,將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間隔 作爲5〜20 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而將針對光罩之 -18- (14) (14)200400415 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間隔作爲7〜1 5 範圍內的値之情 況則更爲理想。 又,有關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間隔係爲從鄰接 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中心至中心的距離,爲1 0個以 上之平均値。 另外,使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重合之 情況係設定爲比上述數値還低 數値。 (3)種類 另外,使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徑 作爲不同,並設定2〜1 0種類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情況 則爲理想,例如,如圖7所示,將具有不同口徑之光透過 部或光不透過部設置在一個任意圖案內的構成。 此理由係如此根據存在有不同口徑之光透過部或光不 透過部之情況,更可有效地製造干涉斑紋之產生少之# S 射膜,即,在採用如此光罩來製造光反射膜時,所得到之 凸部或凹部之配列更爲分散,而可使光作適當的散亂,隨 之’對於使用如此光反射膜於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H «gj 有效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又,作爲由針對在光罩之口徑不同之光透過部^%;^ 透過部而成之圖案的組合,可舉出下列的例子 1) 7.5 之六角形圖案與,9 之六角形圖案之組合 2) 5 之六角形圖案與,7.5 之六角形圖案與,9 t六角形圖案之組合 -19- (15) (15)200400415 3)4·5 之正方形圖案與,5 之正方形圖案與,7.5 之六角形圖案與,9 之六角形圖案與11 之六角形圖 案之組合之情況則爲理想。 (4)面積比率 另外’將光罩的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面積比率對 於全體面積作爲10〜60 %範圍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面積比率爲達1 0%的値時,在製造 光反射膜時,有著複數凸部或凹部之佔有面積則將變小, 平坦部則增加,光散亂效果則明顯降低之情況,另一方面 ’即使有關之面積比率超過60%也會有,平坦部則增加, 光散亂效果則明顯降低之情況。 隨之,將光罩的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面積比率對 於全體面積作爲1 5〜5 0%範圍的値之情況則最爲理想,而 作爲20〜4 0 %範圍的値之情況則更爲理想。 又,作爲構成基材的感光性樹酯,對於使用正像型之 情況係從透過光透過部的光所照射的地方進行光分解,然 後對顯像劑進行溶化之情況,光罩之光不透過部之面積比 率將成爲問題,而對於使用負片型之情況係從透過光透過 部的光所照射的地方則硬化,然後對顯像劑不溶化之情況 ,光罩之光不透過部之面積比率將成爲問題。 2.任意配列 (1)任意配列1 -20- (16) (16)200400415 在第1實施型態之特徵中係例如如圖1 (a)及(b)所示’ 根據任意函數之分配將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 部任意配列在平面方向之情況。 即,根據使用由如此任意函數的分配完全不是任意之 光罩之情況,將可得到接下來之優點。 任意配列之設計上某種程度爲自動的’故光罩圖案的 設計則容易且短時間完成。 針對在光罩圖案之理想任意配列程度之檢索則爲容易 〇 因任意配列之設計並不是隨意的,故對於針對在重複 設計之情況的光罩圖案之反射特性之再現性優越。 又,任意配列,直接來說係指無秩序地配列光透過部 或光不透過部的意思,但更正確的來說係指在每個單位面 積切分光罩,對於重疊這些光罩之情況,即使各個圖案完 全不同或有部份重疊的地方都不會完全一致之狀態的意思 (2)任意配列2 另外,對於構成本發明之光罩時’根據隨機函數,使 〇〜1之任意數字產生,並將其數字作爲基礎對於全點距分 配1〜η (η係2〜1 0 00之任意自然數)之數字之同時,根據使預 先作成放置之η種類之任意圖案因應於所分配之數字之情 況,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之情況 係爲理想。 -21 - (17) (17)200400415 根據如此設計,使0〜1之任意數字產生並採用簡易之 函數而不是隨意的,將可容易且短時間設計具有理想反射 特性之光罩圖案。 另外,根據從如此設計之情況’雖然必須事先作成n 種類之任意圖案’但與不使用隨機函數之情況來做比較’ 因由各自小面積之任意圖案之設計即可完成,故光罩圖案 設計本身可容易且在短時間完成,例如即使爲1 7吋LCD 面板用之光罩,根據適當變更1 2種類程度之任意圖案之情 況亦可作成具有理想反射特性之任意圖案。 (3)任意配列3 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 過部時,針對使用所形成之光反射膜的液晶顯示裝置等之 畫素電極,即,將RGB點距作爲基準任意配列於平面方 向之情況則爲理想。 即,將針對使用光反射膜之液晶顯示裝置等之RGB 點距1 0 0 0〜2 0 0 0作爲一單位,然後將此重複進行來任意配 列於平面方向之情況則爲理想。 例如如圖2〜圖4所示,將1畫素(RGB : 3點距),2畫素 (RGB : 6點距),或4畫素(RGB : 12點距)作爲一單位之情 況亦爲理想,但如圖5所示,將324畫素(RGB : 9 7 2點距) 作爲一單位來重複由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而成之任意圖 案之情況則更爲理想。 此理由係如將如此之幾個RGB點距之整合作爲基本 -22- (18) (18)200400415 單位之光罩,針對從此所得到之光反射膜之複數凸部或凹 部則使光作適當的散亂,將可有效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當將只有任意圖案之光反射膜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 時,會發現有不定型之沾然模樣之情況,但如爲具有將如 此畫素數作爲一單位之任意圖案之光反射膜,將可有效的 使不定型之沾染模樣的發現降低,另外,因將如此之幾個 RGB點距之整合作爲基本單位來進行圖案化,故可將圖 案之資訊量減少。 (4)任意配列4 另外,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針對在光罩之光透過部或 光不透過部時,如圖6所示,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任 意配列在橫一方向或縱一方向之情況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構成,針對在橫一方向或縱一方向即使只進 行任意圖案之配列亦可防止由光反射膜所起因之干涉斑紋 ’另一方面根據少量的資訊量可作爲全體容易且短時間地 設計具有理想之反射特性之任意圖案,例如將〗7吋L C D 面板用之光罩1/η(η係2〜1 000範圍之自然數)均等地分割在 橫方向,並針對在其中橫一方向之光罩圖案,根據隨機函 數來分配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在η次重複進行此就相 當足夠。 另外,根據對於如此橫方向或縱方向重複進行規定單 位之任意圖案之情況,可作爲全體得到再現性良好之具有 理想反射特性之任意圖案。 - 23- (19) (19)200400415 [第2實施型態] 第2實施型態係如圖8所示,作爲一例表示有採用負片 型感光性樹酯之情況,但爲包含基材7 7及反射層72之附有 光反射膜之基板70,其特徵爲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形成在 該基材77之複數凸部76之位置,並任意配列在平面方向之 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70。 1.基材 作爲基材的構成,如圖8所示,從下方依序包含第1基 材76及第2基材79,而該第.1基材76爲獨立,或由一部份重 疊之複數凸不構成著,而第2基材79爲連續層之情況則爲 理想。 根據如此構成,因可藉由爲連續層之第2基材7 9來將 反射層作爲平坦部少,比較來說圓滑之曲面之情況,故對 於採用在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可有效地防止千涉斑紋之 產生,另外,有說到形成在基材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情況 ’對於基材包含第1基材及第2基材時係通常指構成第1基 材之複數凸部或凹部的意思。 以下作爲適合例子,如圖8所示,將從下方由第1基材 76及第2基材7 9構成基材77之情況舉例說明。 (1)弟1基材 將針對在第1基材之複數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作 -24 - (20) (20)200400415 爲0 · 5〜5 範圍內的値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未達0.5 的値時,有著藉由第2基材來設置具有適當曲面之反射 層困難之情況,另一方面,當有關之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 深度超過5 的値時,反射層之凹凸變大,容易造成使光 過度散亂或容易斷線之情況。 隨之,將針對在第1基材之複數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 深度作爲〇 · 8〜4 範圍內的値則最爲理想,而作爲1〜3 範 圍內的値則更爲理想。 (2)第2基材 將針對在第2基材之複數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作 爲(K 1〜3 範圍內的値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未達0. 1 的値時,有著對於其上方設置具有適當曲面之反射層困 難之情況,另一方面,當有關之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 超過3 的値時,形成在其上方之反射層之凹凸變大,容 易造成使光過度散亂或容易斷線之情況。 隨之,將針對在第2基材之複數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 深度作爲〇 . 1〜2 範圍內的値則最爲理想,而作爲〇 . 3〜2 範圍內的値則更爲理想。 (3)複數凸部或凹部 凸部或凹部之平面形狀 -25- (21) (21)200400415 另外,關於形成在基材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平面形狀 ,作爲獨立之緣型及多角形,或者重合之圓型及多角形, 或任合一方之平面形狀之情況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根據作爲獨立之緣型及多角形,或者重合之 圓型及多角形,或任合一方之平面形狀之情況,將複數凸 部或凹部之平面形狀,採用曝光處理,將可正確地控制, 另外,如爲如此之平面形狀之凸部或凹部,將可使光散亂 ,進而可有效地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 另外,作爲凸部之的平面形狀的適合例,可舉出如圖 9 (a)所示之偏移的橢圓形(水滴形狀)或圖9(b)所示之偏移 之四角形(錐形),或是作爲凹部之的平面形狀的適合例, 可舉出如圖1 9〜圖2 3所示之橢圓之蛋形狀或長圓之但形狀 等。 此理由係,根據將複數凸部或凹部之平面形狀作爲如 此之平面形狀之情況,與高度方向的斜面相結合,如圖1 0 所示,維持著規定光散亂而提升光指向性,圖1 0中,一點 虛線a則對於如圖9(a)所示之偏移的橢圓形之情況,表示 著所辨識之光量,而實線b則對於無偏移之均等之圓型的 情況,表示著所辨識之光量,隨之,根據作爲如此之平面 形狀之情況,從一定方向識別之情況,例如針對在角度 + 1 5 °之位置射入眼睛之光量將便多,而在其位置係可辨 識明亮之畫像。 凸部或凹部的口徑 -26- (22) (22)200400415 另外,關於形成在基板之複數凸部或凹部,將複數凸 部或凹部之口徑作爲3〜1 5 範圍內的値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如爲具有有關範圍口徑之複數凸部或凹部, 採用曝光處理將可正確地控制平面形狀及位置圖案之同時 ,使光作適度的散亂作有效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另外, 如爲具有有關範圍口徑之複數凸部或凹部觀察到不定型沾 染模樣之情況將會變少。 隨之,將複數凸部或凹部之口徑作爲3〜15 範圍內的 値則爲理想,而作爲6〜1 2 範圍內的値則更爲理想。 另外,使複數凸部或凹部之口徑作爲不同口徑,例如 設置2〜1 0種類之凸部或凹部之情況則爲理想,而根據如此 構成將可進行由1種類之凸部或凹部所無法得到之複雜的 光反射,並更能使光分散進行散亂,隨之,根據設置口徑 不同之複數凸部或凹部的情況,將可更有效地防止干涉斑 紋之產生。 凸部之高度或凹部之深度 另外,關於形成在基板之複數凸部或凹部,將其凸部 之高度或凹部之深度作爲0 · 1〜1 0 範圍內的値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凸部之高度或凹部之深度未達0.1 的値時,即使採用曝光處理凹凸也會變小而有散亂特性 降低之情況’另一方面,當有關之凸部之高度或凹部之深 度超過10 時,反射層之凹凸變大,容易造成使光過度散 亂或容易斷線之情況。 -27* (23) (23)200400415 隨之,將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作爲0.2〜3 範圍 內的値則最爲理想,而作爲0 · 3〜2 範圍內的値則更爲理 想。 任意配列1 其特徵爲形成在基材表面之複數凸部或凹部,特別是 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構成第1基材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位 置,並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之情況。 此理由係,當相反地規則性地配置複數凸部或凹部時 ,對於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將產生干涉斑紋,而 畫像品質則顯著降低。 另外,根據隨機函數來任意配列係指複數凸部或凹部 之配列謀種程度上將自動設計,且理想任意配列的程度之 檢索則變爲容易,另外,即使有著重複設計之情況亦有優 越之反射特性之再現性。 另外,將有關之複數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作爲實 質均等知情抗則爲理想,此理由係,相反地,如日本特開 平6-2 74 8 1號公報及日本特開平1卜2 8 1 9 72號公報所記載, 將複數凸部的高度或凹部的深度作爲不同時,製造上將變 爲困難,且無法安定控制干涉斑紋之產生。 任意配列2 另外,將複數凸部或凹部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時,將 針對使用光反射膜之液晶顯示裝置等之 RGB點距 (24) (24)200400415 1 0 00〜20 00作爲一單位,然後進行來任意配列之情況則爲 理想。 此理由係即使爲將如此之幾個RGB點距作爲單位之 複數凸部或凹部,複數凸部或凹部亦可使光作適當的散亂 來有效防止干涉斑紋之產生,另外,當將只具有任意圖案 之光反射膜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時,會發現有不定型之 沾然模樣之情況,但如爲具有將如此畫素數作爲一單位之 任意圖案之光反射膜,將可有效的使不定型之沾染模樣的 發現降低,另外,因將RGB點距作爲基本單位來進行圖 案化,故可將圖案之資訊量減少,進而在製造光反射膜時 之圖案位置之配合等將變爲容易。 任意配列3 另外,將複數凸部或凹部全體性地任意配列於平面方 向時,將複數凸部或凹部任意配列在橫一方向或縱一方向 ,並重複此之情況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構成,根據少量的資訊量可作爲全體容易且 短時間地設計具有理想之反射特性之由複數凸部或凹部而 成之任意圖案,例如將17吋LCD面板用之光反射膜i/n (n 係2〜1 000範圍之自然數)均等地分割在橫方向,並針對在 其中橫一方向之光反射膜,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由複數凸 部或凹部而成之任意圖案,再η次重複進行此就相當足夠 〇 另外,根據對於如此橫方向或縱方向重複進行由複數 *29- (25) (25)200400415 凸部或凹部而成之任意圖案之情況,可作爲全體得到再現 性良好之具有理想反射特性之光反射膜。 (4)開口部 針對光反射膜’設置有爲使光作部份通過之開口部之 情況則爲理想’根據如此構成將可使用於反射透過兩用型 之液晶顯示裝置。 即,如圖1 1所示,根據設置開口部1 02於光反射膜1 0 0 之一部份的情況,將可由光反射膜1 00來將從外部的光作 有效之反射的同時,關於從內部所發射的光,亦可通過開 口部1 02對外部作有效的射出。 又,開口部的大小並無特別的限制,而根據光反射膜 之用途來決定之情況則爲理想,但,如將光反射膜之全體 面積作爲1 〇 〇 %時,作爲5〜8 0 %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 ,而作爲1 〇〜7 0°/。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最爲理想,又作爲 2 0〜6 0%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更爲理想。 2.反射層 (1)厚度 將針對在光反射膜之反射層之厚度作爲〇 · 〇 5〜5 範 圍內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反射層之厚度未達0·05 的値時, 將顯著缺乏反射效果,另一方面’當有關之反射層之厚度 超過5的値時,將會造成所得到之光反射膜之韌性降低及 •30- (26) (26)200400415 製造時間過長之情況。 隨之,反射層之厚度作爲〇 · 〇 7〜1 範圍內的値之情 況則最爲理想’而作爲0 · 1〜〇 · 3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更 爲理想。 (2)種類 另外’反射層之構成材料係無特別限制,例如作爲對 於鋁(A1),銀(Ag),銅(Cu),金(Au),鉻(Cr),鉅(w),及 鎳(Ni)等導電性及光反射性優越之金屬材料之情況則爲理 想。 另外對於上述反射層之上方希望使用氧化銦錫(IT〇) 及氧化銦,或氧化錫等之透明導電材料之情況。 但,在採用如此之金屬材料及透明導電材料時,對於 有溶入於液晶之情況係設置電絕緣膜於由該金屬材料而成 之反射膜表面,或與金屬材料等同時將電絕緣膜進行濺射 等之情況則爲理想。 (3)基底層 另外,將反射層形成於第2基板之上方時,使密著力 提升之同時,爲將反射層作圓滑曲面,設置厚度0.01〜2 之基底層之情況則爲理想。 又,作爲如此之基底層之構成材料,可舉出有機矽烷 偶合劑,鈦偶合劑,鋁偶合劑,鋁鎂合金,鋁矽烷合金, 銘銅合金’銘猛合金5銘金合金等之一種阜獨或兩種以上 -31 - (27) (27)200400415 之組合。 (4)鏡面反射率 另外,將針對在反射層之鏡面反射率作爲5〜5 0 %範圍 內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 此理由係當有關之鏡面反射率未達5。/。時,對於使用 在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所得到之顯示畫像之亮度將會有 顯著下降之情況,另一方面,當有關之鏡面反射率超過 5 〇°/。時,散亂性則會降低,並有背景的射入及外部光過度 地鏡面反射之情況。 隨之,將針對在反射層之鏡面反射率作爲1 〇〜4 0 %範 圍內的値之情況則最爲理想,而作爲1 0〜4 0 °/。範圍內的値 之情況則更爲理想。 3 .與其他構成構件之組合 將上述之光反射膜,與其他構件,例如如圖1 5及圖1 6 所示,彩色濾鏡1 5 0,遮光層1 5 1,外敷層1 5 7,複數之透 明電極1 54,配向膜等組合之情況則爲理想。 根據如此構成,將可有效提供干涉斑紋產生少之彩色 液晶顯示裝置等之構件,例如根據組合由RGB (紅,綠, 藍)3色之顏色要素構成之條紋配列,馬賽克配獵或三角配 獵等之彩色濾鏡1 5 0,將可容易謀求彩色化,又根據與遮 光層1 5 1來作組合之情況,將可得到對比優越之畫像,另 外光反射膜亦可作爲反射電極來使用,但根據設置其他電 極,例如透明電極1 5 4之情況,將可防止光吸收,還可排 -32- (28) (28)200400415 除由複數凸部或凹部而成之反射膜的影響。 另外又,根據由 Y M C(黃,)而成之3色之顏色要素來 構成彩色濾鏡之情況亦爲理想,而作爲對於光透過性優越 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來使用之情況,更能得到明亮之顯示 [第3實施型態] 第3實施型態係爲包含基材及反射層之光反射膜之製 造方法’其特徵爲包含採用根據隨機函數分配光透過部或 光不透過部’再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任意配列在平面 方向之情況的光罩,然後對於所塗抹之感光性樹酯根據曝 光處理來形成具有任意配列在平面方向之複數凸部或凹部 之第1基材之工程與,塗抹感光性樹酯於該第1基材表面, 根據曝光處理來形成具有連續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第2基 材之工程與’形成反射層於該第2基材表面之工程之光反 射膜之製造方法。 以下適宜地參照圖1 2及圖1 3,並將形成凹部於第1基 材表面之情況作爲例子來具體說明光反射膜(附有光反射 膜基板)之製造方法,又,圖i 2係將光反射膜之製造工程 作爲圖示化之構成,而圖〗3係其流程圖。 1 ·形成第1基材之工程; 將對於平面方向任意且獨立所配置之複數凸部或凹部 ’利用在第]實施型態說明過之光罩,根據曝光處理由感 -33- (29) (29)200400415 光樹酯形成之情況則爲理想。 即,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作爲獨立或一部份重疊 圓及多角形,或者任合一方之平面形狀,並採用根據隨機 函數配列於平面方向之光罩來將配列在平面方向之複數凸 部或凹部,根據曝光處理,然後由感光性樹酯,例如正像 型感光性樹酯構成之情況則爲理想。 (1) 感光性樹酯 構成第1基材之感光性樹酯種類係無特別限制,但可 舉出例如:丙烯基樹酯,環氧樹酯,矽樹酯,苯酚乙醛樹 酯,氧雜環丁烷樹酯等之單獨一種或二種以上之組合,另 外,欲可作爲精確度優良之規定之圓型或多角形情況地, 於感光性樹酯添加二氧化矽粒子,氧化鈦,氧化鈷,氧化 鋁等無機塡充物之情況亦爲理想。 又’如上述,作爲構成第1基材之感光性樹酯係可適 當地使用被透過光透過部的光所照射的地方,進行光分解 ’對於顯像劑可溶解之正像型與,被透過光透過部的光所 照射的地方,進行硬化,對於顯像劑不可溶解之負片型之 構成的任合一種。 (2) 曝光處理 如圖12(a)及圖13之工程P3〗所示,在形成第1基材} 12 時,採用旋轉塗佈來均勻塗抹構成第1基材之感光性樹酯 於之稱部1 1 4,然後形成第丨層之情況則爲理想。 -34 - (30) (30)200400415 而此情況,作爲旋轉塗佈的條件,例如以 6 0 0〜2 0 0 0 r p m的旋轉數,進行5〜2 0秒之情況則爲理想。 接著,爲使解像度提升,如圖13之工程P3 1所示地, 將第1層1 1 〇進行預燒之情況則爲理想,此情況,例如採用 乾熱板80〜12 0°C進行1〜10分之加熱情況則爲理想。 接著,如圖12(b)及圖13之工程P33所示,使用第1實 施型態之光罩1 1 9,載置第1實施型態之光罩1 1 9在由均勻 塗抹之感光性樹酯而成之地1層1 1 〇之上方後,將i線等進 行曝光之情況則爲理想,而此情況,將i線等之曝光量例 如作爲50〜3 00m J/ 之範圍値內之情況則爲理想。 接著,如圖12(c)及圖13之工程P34所示,根據顯像劑 ,例如由將透過光罩1 1 9之光透過部1 1 7之部份進行正像顯 像之情況,將可任意配列在平面方向而形成獨立或一部份 重疊之由複數凸部或凹部而成之地1基材之情況。 又,在形成第2基材113之前,如圖13之工程P35及圖 36所示,作爲一例,根據欲將曝光量成爲3 00mJ/ 地進行 全面性的曝光後,以200 °C .50分的條件下進行加熱情況來 進行後烘乾而將第1基材1 1 2作爲更堅固之情況亦爲理想。 2.形成第2基材之工程 第2基材之工程係根據樹酯塗佈等來於第1基材上,即 ,任意配列在平面方向之複數凹部上形成作爲連續層之第 2基材之構成。 -35- (31) (31)200400415 (1)感光性樹酯 構成第2基材之感光性樹酯種類係無特別限制,但可 舉出例如:丙烯基樹酯,環氧樹酯,矽樹酯,苯酚乙醒樹 酯等。 另外,爲了提升第1基材及第2基材之間的密著力,將 構成第1基材之感光性樹酯與構成第2基材之感光性樹醋作 爲同一種之構成則爲理想。 另外,爲了提升第1基材及第2基材之間的密著力,於 第1基材的表面施以有機矽烷偶合劑之處理則爲理想。 (2)曝光處理 如圖12(d)及圖13之工程P37〜P40所示,在形成第1基 材1 1 2時係在塗抹構成第2基材1 1 3之感光性樹酯後,將i 線等進行曝光於面板顯示範圍週邊的實裝範圍,並去除樹 酯層之情況則爲理想,而此情況亦與使第1基材1 1 2曝光之 情況相同地將i線等之曝光量例如作爲50〜3 00mJ/ 之範 圍値內之情況則爲理想。 更加地如圖13之工程P41〜P42所示,於形成第2基材 1 13後,作爲一例,根據欲將曝光量成爲3 00mJ/ 地進行 全面性的曝光後,以2 0 0 °C . 5 0分的條件下進行加熱情況來 進行後烘乾而將第1基材Π2及第2基材1 13,各自作爲更堅 固之情況亦爲理想。 3 ·形成反射層之工程 -36- (32) 200400415 形成反射層之工程係如圖12(e)及圖13之工程P43〜 P 4 4所示,於第2基材1 1 3的表面,與作適度之光散亂地形 成具有圓滑曲面之反射層116之工程。 (1)反射層材料 _ 作爲反射層材料係如在地2實施型態說明過地作爲對 於鋁(A1)及銀(Ag)等光反射性優越之金屬材料之情況則爲 理想。 · (2 )形成方法 採用濺射等手法來形成反射層之情況則爲理想’另外 所望地方以外之反射層材料係可利用微縮術等之手法來去 除。 另外,因於第2基材1 13的表面有著凹凸,故反射層材 料有著無均勻厚度之堆積之情況,但在這樣的情況係採用 旋轉蒸鍍法或旋轉濺射法之情況則爲理想。 # 又,另外,形成反射層之同時將該反射層對於 TFT (Thin Film Tr an s i s t o r)或,ΜIΜ (M e t al Insulating Metal)等之端子,進行電接續之情況則爲理想。 [第4實施型態] 第4實施型態係爲作爲有源元件採甩2端子型之能動元 件之TFD(Thin Film Diode)之有源矩陣方式之液晶顯示裝 置,其特徵係具備有夾合在基板間的液晶元件與,設置在 - 37- (33) (33)200400415 與該液晶元件觀察側相反側之基板的附有光反射膜基板’ 而該附有光反射膜基板則由基板及反射層而成,並根據隨 機函數來分配形成在該基材表面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位置 ,並將該複數凸部或凹部任意配列於平面方向之液晶顯示 _ 裝置。 以下參照圖24〜圖26來作具體之說明,但將可以以選 擇性的進行採用外部光之反射顯示與採用照明裝置之透過 顯示方式之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裝置舉例來說明。 φ 首先,針對本實施型態,液晶裝置23 0亦如圖24所示 ,由根據封合材來貼合第1基板231a與第2基板231b,另 又於根據封合材來包圍第1基板2 3 1 a,第2基板2 3 1 b之間 隙,即,元件間隙,封入液晶之情況所形成,又,於另一 方之基板231b的表面,例如根據COG(Chip on glass)方式 直接實裝液晶驅動1C(無圖示)之情況則爲理想。 並且,針對圖24表示構成液晶裝置23 0之顯示領域之 複數顯示點距之中,放大數個之剖面構造,而圖2 5係表示 f 1個顯示點距部份之剖面構造。 在此,如圖24所示,對於根據第2基板23 lb之封合材 所包圍之內部範圍係有關行方向XX及列方向YY由點距 矩陣狀支配列來形成複數之畫素電極,另外,對於根據第 1基板23 1 a之封合材所包圍之內部範圍係形成條紋狀之電 極,並對於第2基板23 1 b側之複數電極來配置其條紋狀之 電極。 另外,由第1基板2 3 1 a上之條紋狀電極與,第2基板 -38- (34) (34)200400415 2 3 1 b上之1個畫素電極來夾合液晶之部份則形成1個顯示 點距,並此顯示點距之複數個則在由封合材所包圍之內部 範圍根據配列爲點距矩陣狀之情況來形成顯示範圍,另外 ,液晶驅動用I C係根據選擇性地施加掃描信號及資料信 號於複數顯示點距內之對向電極間之情況,於每個顯示點 距控制液晶的配向,即,根據液晶之配向控制調製通過該 液晶的光來顯示文字,數字等之影像於顯示範圍內。 另外,針對圖25,第1基板231a係具有由玻璃,壓克 力等所形成之基材23 6a與,形成在其基材23 6a之內側表 面的光反射膜231與,形成在其光反射膜231上之彩色濾鏡 242,而對於其條紋狀電極243之上方係形成有配向膜241a ,對於此配向膜24 1 a,施以作爲配向處理之包覆處理,而 條紋狀電極243係由例如ITO(Indium Tin Oxide)等之透明 導電材料所形成。 另外對向於第1基板231a之第2基板231b係具有由玻 璃’壓克力等所形成之基材236b與,作爲形成在其基材 23 6b之內側表面之作爲切換元件來發揮功能之有源元件 之 TFD(Thin Film Diode)247 與,接續在其 TFD247 之畫素 電極23 9,對於TFD247及畫素電極2 3 9之上方係形成配向 膜24 lb ’對於此配向膜241b,施以作爲配向處理之包覆處 理,-而畫素電極23 9係由例如ITO(Indium Tin Oxide)等之 透明導電材料所形成。 另外,屬於第1基板231a之彩色濾鏡242係於對向在 第2基板23 lb側之畫素電極23 9之位置,具有R(紅),G(綠 -39- (35) (35)200400415 ),B(藍)或者是Y(黃),Μ(洋紅),C(紫紅)之各色之任何 顏色之濾波元件242a,並在無對向於畫素電極23 9之位置 具有黑色光罩242b之情況則爲理想。 另外,如圖25所示,第1基板23 1 a與第2基板23 lb之 間的間隔,即,元件間隔係由分散在任何一方之基板表面 之球狀襯墼3 04來維持尺寸,並將液晶封入於其元件間隔 〇 在此,TFD247係如圖25所示,由第1金屬層244與, 形成在其第1金屬層244表面之絕緣層246與,形成在其絕 緣層246上方之第2金屬層248所構成,如此,TFD247係由 第1金屬層/絕緣層/第2金屬層而成之堆積構造,所謂由 MIM(Metal Insulating Metal)構造所構成著。 另外,第1金屬層244係例如由鉅單體,鉬合金等所形 成,而作爲第1金屬層244對於採用鉬合金之情況係在主成 份的鉅添加例如針對鎢,鉻,鉬,銶,釔,鑭,鏑等週期 表屬於第6〜第8之元素。 另外,第1金屬層244係與綫路配線249之第1層249a 所一體成形,而此綫路配線249係將畫素電極23 9夾合於其 間形成爲條紋狀,並作爲爲了供給掃描信號於之掃描線或 爲了供給資料信號於畫素電極23 9之資料線來發揮作用。 另外,絕緣層246係根據由例如陽極氧化法氧化第1金 屬層2M表面之情況所形成之氧化鉬(Ta205)所構成,又, 對於將第1金屬層244進行陽極氧化時係綫路配線249之第1 層2 4 9 a表面也同時被氧化來形成同樣由氧化鉬而成之第2 -40- (36) (36)200400415 層 2 4 9 b 〇 另外,第2金屬層24 8係例如由Cr等之導電材所形成 ’而畫素電極23 9係其一部份重疊於第2金屬層24 8前端地 形成於基材2 3 6 b表面,又對於基材2 3 6 b表面係形成第1金 屬層244即綫路配線之第丨層249a之前根據氧化鉅來形成 基底層’此係根據第2金屬層248之堆積後之熱處理來防止 第1金屬層244從基底剝離及防止不純物擴散至第]金屬層 244 〇 並且’形成在第1基板231a之光反射膜231係根據例 如鋁等光反射性金屬所形成,並在因應屬於第2基板2 3 1 b 之畫素電極2 3 9之位置,即,因應各顯示點距之位置形成 光透過用之開口 24 1,另外,對於光反射膜23 1之液晶側表 面係例如由如圖8及圖1 9〜圖2 3所示之長圓形狀形成蛋形狀 之谷部或山部80,84,180,190,200,210,220之情況 則爲理想,即,有關之谷部或山部8 0,8 4,1 8 0,1 9 0, 200,210,22 0係將綫路配線之延伸方向之X軸線方向作 爲長軸,而與此之直角的Y軸線方向則配列成短軸之情 況則爲理想,另外,谷部或山部8 0,8 4,1 8 0,1 9 0,2 0 0 ,210,220之長軸方向X係對於延伸於基材之XX方向之 端邊來設定爲平行,而短軸方向 Y係對於延伸於基材之 YY方向之端邊來設定爲平行之情況則爲理想。 第4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2 3 0係因由以上方式所構 成,故該液晶顯示裝置230在進行反射型顯示之情況係針 對圖25,從觀察者即第2基板231b,射入至液晶顯示裝置 -41 - (37) (37)200400415 2 3 0內部的外部光係通過液晶來到達至光反射膜2 3 1,再由 該光反射膜2 3 1反射再供給至液晶(參照圖2 5之箭頭F 1), 而液晶係根據施加於畫素電極23 9與條紋狀之對向電極243 之間的電壓,即,掃描信號及資料信號來對於每個顯示點 距控制其配向,由此,供給至液晶的反射光係對於每個顯 示點距進行調製,而由此對觀察者顯示文字,數字等之影 另一方,對於液晶顯示裝置230再進行透過型顯示之 情況係配置在第1基板2 3 1 a之照明裝置(無圖示),即背照 光進彳了發光,而此發光則在通過偏光板2 3 3 a,相位差板 2 3 2a,基材2 3 6a,光反射膜231之開口 241,彩色濾色鏡 242,電極243及配向膜241a之後供給到液晶(參照圖25之 箭頭F2),之後,與反射型顯示之情況相同地進行顯示。 並且,在第4實施型態之中係在從針對附有光反射膜 基板之基材上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凸部或凹部之同時,任 意配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向之情況,將可減少干 涉斑紋之產生。 另外,針對第4實施型態,如上述所述,對於使沿著 針對在複數凸部或凹部之X軸線的立體形狀與沿著Y軸 線之立體形狀作爲相互不同之情況係在控制減低對於一定 視野角方向之反射光量之後,將可使對於其他之特定視野 角方向之反射光量增加,其結果,觀察者係在採用光反射 膜所進行之反射形顯示時,在有關特定視野角方向可觀察 到非常明亮顯示顯示在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範圍內之影像 -42- (38) (38)200400415 第5實施型態係爲具備有夾合在基板間的液晶元件與 ’設置在與該液晶元件觀察側相反側之基板的光反射膜之 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爲該光反射膜係由基材即反射層而 成’並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形成在該基材之複數凸部或凹 部之同時,任意配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向之情況 之液晶顯示裝置。 以下適當地邊參照圖1 5邊將針對在第5實施型態之無 源矩陣方式之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來作具體說明,又,針 對以下所示之各圖係爲將各層及各構件可在圖面上來作辨 識程度之大小,故對於每個各層及各構件有著不同比例大 小之情況。 1.如圖15所示,此液晶顯示裝置140係相互對向之第1 基板141與第2基板142則藉由封合材158所貼合,並於兩基 板之間封入液晶1 44之構成,又,對於此液晶顯示裝置1 4 1 之觀察側係配置有具有光透過性之保護板1 45,而此保護 板145係爲了保護該液晶顯示裝置140從外部所傳來之衝擊 等之板狀構件,例如設置在搭載液晶顯示裝置1 40之框體 ,另外,保護板145係接近於針對在液晶顯示裝置140之第 1基板1 4 1 (觀察側之基板)之基版面地來配置,又,針對在 本實施型態係想定使由壓克力板而成之保護板1 45接合在 第1基板1 4 1之構成要素之中最接近觀察側位置之偏光板 14 6表面之情況,如此由壓克力構成保護板1C之情況,則 有著成形容易且可低成本製造之優點,另一方面於其表面 •43- (39) (39)200400415 將容易形成微細之凹凸。 另一方面,液晶顯示裝置140之第1基板141及第2基板 1 42係爲具有玻璃或石英,壓克力等之光透過性之板狀構 件,其中,對於位置在觀察側之第1基板1 4 1內側(液晶1 44 側)表面係形成有延伸在規定方向之複數透明電極1 43,而 各透明電極143係爲由ITO(Indium Tin Oxide)等之透明導 電材料所形成之帶狀電極,更加地,形成這些透明電極 143之第1基板141表面係由配向膜(略圖示)所包覆著,而 此配向膜係爲聚 亞胺等有機薄膜,並施以爲了規定無施 加電壓時之液晶1 44之配向方向的平磨處理。 2 .光散亂膜 對於第1基板141外側(與液晶144相反側)係設置有使 射入光偏光於規定方向之偏光板1 46與,界在於第1基板 1 4 1與偏光板1 4 6之間的散亂層1 4 7,而其散亂層1 4 7係爲爲 了使透過該散亂層1 4 7的光進行散亂的層,並具有爲了貼 著偏光板146於第1基板141之接著劑148a與,分散在該接 著劑148a中的多數微粒子148b,作爲此散亂層147係可採 用使由二氧化砂而成之微粒子1 4 8 b分散之構成之情況, 並且,接著劑148a之折射率與微粒子148b之折射率係爲 不同,並射入至該散亂層147的光係針對在接著劑148a與 接著劑1 4 8b之邊界,呈欲進行折射,其結果將可使對於 散亂層1 4 7之射入光在適度散亂之狀態下進行射出。 更加地,針對第5實施型態之散亂層1 4 7係其霧度値 (40) (40)200400415 Η欲成爲10〜60%範圍內的値地選定分散在接著劑148a之 微粒子148b的數量或二者之折射率等,在此霧度値Η係 指表示對於某個構件之射入光透過該構件時進行散亂的程 度値,而根據以下的式子所定義。 霧度値 H = (Td/Tt)*l〇〇〇/0 在此,Tt係爲全光線透過率(%),而Td係爲散亂光 透過率(%),全光線透過率Tt係表示對於成爲霧度値Η之 測定對象之試料的射入光量之中透過該試料光量的比例値 ,另一方面,散亂光透過率Td係對於試料從規定方向照 射光之情況,表示透過該試料光量之中射出於上述規定方 向以外方向之光量(即,散亂光量)之比例値,也就是,將 從試料之射出光量之中對於與射入光平行的方向之射出光 量的比例作爲平行光透過率Tp(%)時,上述散亂光透過率 Td係根據上述全光線透過率Tt與平行光透過率Τρ的差 (Td = Tt-Tp)所表示,而如從上述了解到,霧度値Η越高越 可將散亂程度變大(即,佔透過光量之散亂光量的比例變 大),相反的,霧度値Η越低越可將散亂程度變小(即,佔 透過光量之散亂光量的比例變小),又,關於上述霧度値( 雲價)Η 係在 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K6714-1 977有詳述。 3.反射層(光反射膜) -45- (41) (41)200400415 另一方面,對於第2基板1 42內側(液晶1 44側)表面係 形成有反射層1 4 9,而此反射層1 4 9係爲爲了從觀察側使射 入的光反射至液晶顯示裝置1 4 0的層,並根據例如鋁或銀 之具有光反射性之金屬所形成。 在此,如圖1 5所示地第2基板1 4 2內側表面之中由反射 層1 4 9所覆蓋的範圍係成爲形成多數細微之突起及凹陷之 粗面,而更具體係爲包含基材與反射層之光反射膜,然後 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形成在該基材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之位 置,並任意配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向之反射層 149 ° 因此,反射層1 4 9的表面係成爲反映第2基板1 4 2表面 之突起及凹陷之粗面,即,反射層1 4 9係具有使針對在該 表面的反射光做適度散亂來爲了實現廣視角之散亂構造, 而更具體來說係反射層149被形成在由複數凸部或凹部而 成之基材上,並且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形成在基材之複數 凸部或凹部之位置,並任意配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 方向之構造。 4 .其他構成 更加地,對於覆蓋第2基板142之反射層149的面上係 形成有彩色濾片150與,遮光層151與,爲了將由彩色濾片 1 5 0及遮光層1 5 1所形成之凹凸進行平坦畫之外敷層1 5 7與 ,複數之透明電極154與,配向膜(略圖示)。 各透明電極1 5 4係爲延伸在與第1基板1 4 1上之透明電 -46 - (42) (42)200400415 極143延伸方向交差之方向(針對圖15之紙面左右方向)之 帶狀電極。 有關之構成下,液晶144係因應施加於透明電極142與 透明電極1 5 4之間的電壓,其配向方向則進行變化,即, 透明電極1 4 3與透明電極1 5 4交差之範圍作爲畫素(副畫素) 來發揮功能,而彩色濾片1 5 0係爲因應這些各個畫素所設 置之樹酯層,並根據染料或顏料著色爲R.G.B之任何一個 〇 另外’遮先層1 5 1係爲爲了將各畫素之間隙部份進行 遮光之格子狀層,並例如由分散黑碳之黑色樹酯材料等所 形成。 5 .動作 根據以上說明之構成來實現反射型顯示,即,太陽光 或室內照明光等外光係透過保護板1 45射入至液晶顯示裝 置140,再由反射層149來反射。 此反射光係透過液晶144及第1基板141,並在散亂層 14 7做適度的散亂後透過偏光板146來射出於液晶顯示裝置 140之觀察側,並且由液晶顯示裝置140之射出光係透過保 護板145,然後被觀察者所辨識。 在此,如以上所述,作爲保護板1 4 5之材料採用壓克 力之情況,將其表面作爲完全平面之狀況係爲困難’而容 易形成複數細微之凹凸,如此,將形成細微凹凸之保護板 145接近於液晶顯示裝置140之第1基板141地配置之情況, (43) (43)200400415 從液晶顯示裝置140之射出光在透過保護板145時干擾的結 果,因應該凹凸之干涉斑紋將重疊於顯示畫像而招致顯示 品質下降。 但,根據本發明者之試驗結果,如上述實施型態所示 ,對於使透過液晶144至保護板145的光,根據散亂層147 來做散亂之情況係可實現高品質之顯示。 另外,針對圖1 5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構成,從控制 干涉斑紋發生之觀點係希望有高散亂層1 4 7之霧度値Η, 也就是高散亂程度之情況,但,將此霧度値Η作爲過高 値(例如70 %以上的値)之情況,從液晶顯示裝置140至保護 板1 45的光過度散亂,顯示畫像之對比則降低,即,產生 顯示畫像模糊之新的問題,另一方面,將散亂層1 47之霧 度値Η作爲過低的情況,例如作爲1 0%以下的値之情況, 將容易看見因凹凸所造成之沾染。 根據本發明者之試驗的結果,對於針對在由1點距或2 點距所定義之一單位內,不規則地配置由凸部或凹部所形 成之圖案之情況係將散亂層147之霧度値 Η設定爲 4 0%〜6 0 %範圍內的値之情況則爲理想,並可持續規避顯示 畫像之對比顯著降低而有效控制因保護板1 45之凹凸所造 成之顯示品質下降,並可確保良好的顯示品質。 另外,對於針對在由3點距以上所定義之一單位內’ 不規則地配置由凸部或凹部所形成之圖案之情況係由將散 亂層147之霧度値Η設定爲10%〜40%範圍內的値之情況’ 將可提高對比之設定。 -48- (44) (44)200400415 如第5實施型態所示,採用使微粒子1 4 8 b分散於接著 劑1 4 8 a中之散亂層]4 7之情況,例如可根據調節微粒子 14 8b之添加量來任意選定霧度値Η。 即,如增加分散於接著劑148a中之微粒子148b之添 加量,因將可將對於該散亂層1 4 7之射入光更作散亂,故 可提高該散亂層1 4 7之霧度値Η,相反的如減少微粒子 1 4 8 b之添加量,將可降低該散亂層1 4 7之霧度値Η之情況 〇 另外,根據第5實施型態,有著對於廣泛範圍將可容 易選定從液晶顯示裝置140射出之光的散亂程度之優點, 即’針對不具有上述散亂層147之液晶顯示裝置,對於爲 了調節從液晶顯示裝置1 40射出之光的散亂程度係有必要 調節反射層1 4 9表面之形狀,例如,凸部的高度及凹部的 深度’或鄰接之凸部(或者凹部)間的距離等。 但’如此將反射層1 4 9表面正確地行程爲所希望之形 狀係指考慮形成所希望之凹凸於第2基板142上之製造技術 上之情況未必容易,又指根據調節反射層1 4 9表面形狀之 情況係可調節從液晶顯示裝置1 4 0射出之光的散亂程度的 幅度將被限定於極小範圍。 對此’如根據本實施型態,即使不將反射層1 49表面 形狀作大幅變更,亦可根據變更散亂層1 4 7之霧度値Η之 情況’由適度調節分散於接著劑1 4 8 a中之微粒子1 4 8 b之 $加量的情況’有著對於廣泛範圍將可容易調節從液晶顯 示裝置1 4 0射出之光的散亂程度之優點。 (45) (45)200400415 [第6實施型態] 第6實施型態係爲爲具備有夾合在基板間的液晶元件 與,設置在與該液晶元件觀察側相反側之基板的光反射膜 之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爲該光反射膜係由基材即反射層 而成,並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複數凸部或凹部,並任意配 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向之情況之無源矩陣方式之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 在此,參照圖1 6就有關第6實施型態之無源矩陣方式 之半透過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來做具體說明。 1 .基本構成 如圖16所示,針對第6實施型態係於液晶顯示裝置160 背面(與觀察側相反側)配置有背照光單元1 5 3,而此背照 光單元153係具有作爲光源來發揮功能之複數LED 15(針對 圖16係只圖示一個 LED 15)與,引導從射入於側端面之 LED的光至針對在液晶顯示裝置160之第2基板142全面之 導光板152與,使根據此導光板152所引導的光對於液晶顯 示裝置1 6 0進行一樣擴散之擴散板1 5 5與,使從導光板1 5 2 射出於與液晶顯示裝置1 6 0相反側的光反射至液晶顯示裝 置160之反射板156。 在此,LED 1 5並非時常開啓,而對於外光幾乎沒有之 環境所使用之情況,因應使用者之指示或感應器之檢測信 號來啓動。 -50- (46) (46)200400415 更加地,針對有關第6實施型態之液晶顯示裝置1 6 0係 於反射層149之中因應各畫素之中央部附近之範圍形成有 開口部159,另外,對於第2基板142外側(與液晶144相反 側)係貼著另一對之偏光板,但’針對圖1 6係有關其偏光 板係省略圖示。 2.動作 如根據有關構成之液晶顯示裝置1 6 0 ’加上於針對上 述第5實施型態所示之反射型顯示將可實現透過型顯示’ 即,從背照光單元1 5 3照射至液晶顯示裝置1 6 0的光係通過 反射層1 4 9之開口部1 5 9,而此光係透過液晶1 4 4及第1基板 1 4 1,並在散亂層1 4 7進行散亂後透過偏光板1 4 6來射出至 液晶顯示裝置1 6 0之觀察側’並且’此射出光根據透過保 護板145來射出至觀察側之情況,實現透過型顯不。 隨之,即使針對在本實施型態亦與上述之第5實施型 態相同,即使爲接近於液晶顯示裝置1 6 0來設置形成細微 凹凸於表面之保護板1 45之情況亦可控制因該凹凸所造成 之顯示品質之下降。 [第7實施型態] 第7實施型態係爲爲具備有夾合在基板間的液晶元件 與,設置在與該液晶元件觀察側相反側之基板的光反射膜 之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爲該光反射膜係由基材即反射層 而成,並根據隨機函數來分配複數凸部或凹部,並任意配 -51 - (47) (47)200400415 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向之情況之液晶顯示裝置之 變形例。 (1 )變形例1 針對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係將散亂層147作爲設置於第1 基板1 4 1與偏光板1 4 6之間,但散亂層1 4 7的位置並不限定 此構成,例如,將爲了補償干擾色之相位差板設置在偏光 板146與第1基板141之間之情況,亦可介插散亂層147於該 相位差板與第1基板1 4 1之間’或可介插散亂層1 4 7於該相 位差板與偏光板1 4 6之間,主要,將散亂層1 4 7對於液晶 144設置在保護板M5側之構成即可。 另外,針對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係採用使多數微粒子 1 4 8 b分散至接著劑1 4 8 a中之構成的散亂層1 4 7,但散亂層 1 4 7的構成不限定此構成,而如爲可使射入光進行散亂的 層,任何構成都可以,另對於採用包含接著劑1 4 8 a之散 亂層1 4 7之情況係夾合該散亂層1 4 7之構件(例如:從根據 該接著劑1 4 8 a可接著針對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之第1基板 1 4 1與偏光板1 4 6之情況,比較於採用沒包含接著劑1 4 8 a 之散亂層1 4 7之情況,將有可謀求製造成本降低及製造工 程簡素化之優點)° (2)變形例2 針對在上述第5實施型態係例示過反射型液晶顯示裝 置,而針對在第6實施型態例示過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 -52- (48) (48)200400415 ,但對於只進行無具有反射層1 4 9之透過型顯示之透過型 液晶顯示裝置亦可適用本發明,即,針對透過型液晶顯示 裝置係圖16所示之半透過型液晶顯示裝置之中作爲除去反 射層1 4 9之構成即可。 另外針對上述第4實施型態係根據具有開口部1 5 9之反 射層149來作爲實現反射型顯示與透過型顯示之雙方的構 成,但,取代於有關之反射層,對於使所照射的光之中的 一部份進行透過來使其他一部份反射,所謂採用半透明鏡 之半透過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當然亦可適用本發明。 (3)變形例3 針對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係作爲保護板145例示過採用 壓克力之板狀構件之情況,而爲了在有關之保護板1 4 5表 面容易形成凹凸,根據適用本發明之情況特別得到顯著之 效果,但保護板1 4 5的材料並不限於此構成,而其他各式 各樣的材料之板狀構材也可作爲保護板1 4 5來使用。 (4 )變形例4 另外,針對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係例示過形成彩色濾片 1 5 0或遮光層1 5 1於第2基板1 4 2之情況,但對於形成這些要 素於第1基板1 4 1之構成的液晶顯示裝置及,無具備彩色濾 片150或遮光層151之液晶顯示裝置當然也可適用本發明, 如此,如爲接近於觀察側來配置保護板1 45之構成的液晶 顯示裝置1 6 0,不管其他要素之型態爲如何都可適用本發 -53- (49) (49)200400415 明。 (5 )變形例5 針對在上述第4實施型態係作爲有源元件例示過採用2 端子型能動元件之TFD之有源矩陣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 ,但如圖1 3所示,作爲有源元件亦可採用3端子型能動元 件之TFD之有源矩陣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而對於此情 況係如圖1 3所示,設置TFT元件於遮光範圍之情況則爲 理想。 [第8實施型態] 第8實施型態係爲包含具備光反射膜之液晶顯示裝置 之電子機器,其特徵爲光反射膜包含基材及反射層,並根 據隨機函數來任意配列該複數凸部或凹部於平面方向之情 況之電子機器。 (1)小型電腦 首先,關於將有關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適用在可搬 型電腦(所謂筆記型電腦)之顯示部的例子來進行說明,圖 1 7係表示此小型電腦的構成斜視圖,如同圖所示,小型電 腦1 6 1係具備有具有鍵盤! 62之主體部} 63與,採用有關本 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略圖示)之顯示部164,而顯示部164 係於因應窗部1 6 5配置壓克力之保護板1 4 5之框體4 6 6收納 有有關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160之構成,而更爲詳細則 是液晶顯示裝置1 6 0係其觀察側之基版面則接近於保護板 (50) (50)200400415 1 4 5地收納於框體1 6 6,又,針對有關之小型電腦1 6 1係即 使無充分外光之情況也應確保顯示之辨識性,如上述第6 實施型態所示地,希望採用具備背照光單元1 5 3於背面側 之半透過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之情況。 (2)行動電話 接著,關於將有關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適用在行動 電話之顯示部的例子來進行說明,圖1 8係表示此行動電話 的構成斜視圖,如同圖所示,行動電話1 7 0係具備有受話 器172,送話器173之同時亦具備有採用有關本發明之液晶 顯示裝置(略圖示)之顯示部1 7 4,而針對在此行動電話1 7 〇 係因應窗.部1 7 4 b配置壓克力之保護板} 7 5之框體1 7 6收納 有有關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構成,又,針對在行動電 話1 70亦與上述小型電腦相同,液晶顯示裝置係其觀察側 之基版面則接近於保護板1 7 5地收納於框體1 7 6。 又,作爲可適用有關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之電子機 器係除了圖1 7所示之小型電腦及圖1 8所示之行動電話還可 舉出液晶電視,取景型·監視直視型之錄影機,汽車導航 裝置,peizy a,電子辭典,電子計算機,文書處理機,工 作站,視訊電話,P 0 S終端,具備觸控面板之機器等。 如上述所述,如根據有關本發明之液晶顯示裝置,即 使爲將具有細微凹凸於表面之保護板接近於該液晶顯示裝 置之基板面地來配置之情況,亦可控制因該凹凸所造成之 顯示品質之下降,隨之,可不損及顯示品質,根據將保護 -55- (51) (51)200400415 板接近於液晶顯示裝置來配置之情況來謀求電子機器之薄 型化乃至小型化。 [發明之效果] 如以上所說明,如根據本發明之光罩及由此所得到之 光反射膜,各自採用隨機函數將可容易製造,其結果,於 具有複數凸部或凹部之基材上具有平滑之反射層,並對於 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之情況係可有效控制干涉斑紋之產 生,另外,如根據本發明之光罩,不但針對小型液晶顯示 裝置對於大型液晶顯示裝置亦可將得到干涉斑紋產生少之 光反射膜之光罩作容易且迅速之設計。 另外,如根據設置本發明之光反射膜之液晶顯示裝置 及具有光反射膜之電子機器,干涉斑紋產生少之同時,關 於製造及設計上也變爲容易,另外,如根據設置本發明之 光反射膜之液晶顯示裝置及具有光反射膜之電子機器,根 據與光散亂膜組合之情況,或進行特定之設計之情況,關 於在將針對在光反射膜之複數凸部或凹部作爲任意圖案之 情況所產生之不定型沾染模樣亦可有效的控制。 更加地,如根據設置本發明之光反射膜之液晶顯示裝 置,以及具有光反射膜之電子機器,即使爲將具有微細凹 凸於表面之保護板作爲接近來配置之情況,亦可控制因該 凹凸所造成之顯示品質之下降。 又’本發明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及光學顯示裝置 ,以及電子機器係對於在實施型態說明過之液晶顯示裝置 -56- (52) (52)200400415 等其他,利用電游動之顯示裝置亦可適當地適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爲了說明本發明之光罩所提供之平面圖。 [圖2]爲了說明將1畫素(RGB ;3點距)作爲一單位來任 意配列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於平面方向之光罩之平面圖 〇 [圖3]爲了說明將2畫素(RGB;6點距)作爲一單位來任 意配列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於平面方向之光罩之平面圖 〇 [圖4]爲了說明將3畫素(RGB;1 2點距)作爲一單位來任 意配列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於平面方向之光罩之平面圖 〇 [圖5 ]爲了說明將3 2 4畫素(RG B ; 9 7 2點距)作爲一單位 來任意配列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於平面方向之光罩之平 面圖。 [圖6 ]爲了說明將橫一列作爲一單位來任意配列光透 過部或光不透過部於平面方向之光罩之平面圖。 [圖7]爲了說明不同之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 的光罩之平面圖。 [圖8]爲包含第〗基板及第2基板之光反射膜的剖面圖 〇 [圖9 ]由實質上非對稱水滴型凸部而成之光反射膜之 平面圖及剖面圖。 -57- (53) 200400415 [圖10]表示視覺上之光量 [圖1 1 ]具有開口部之光反 [圖12]光反射膜之製造工 [圖13]光反射膜之製造工 [圖14]爲了說明電接續於 之剖面圖。 [圖15]爲表示無源矩陣方 面圖。 [圖16]爲表示其他之液晶 [圖17]爲表示作爲電子機 斜視圖。 [圖18]爲作爲電子機器一 圖。 [圖19]爲由實質上圓錐形 基板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20]由實質上非對稱水 膜基板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2 1 ]由實質上非對角錐 膜基板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22]由實質上水平剖面 垂直剖面比其曲率半徑還大抛 膜基板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圖23]實質上水平剖面爲 狀之凹部而成之附有光反射膜 與所辨識之角度關係圖。 射膜之剖面圖。 程圖。 程之流程圖。 TFT元件之光反射膜所提供 式之液晶顯示裝置之構成剖 顯示裝置之構成剖面圖。 器一例之小型電腦之構成之 例之行動電話之構成之斜視 之凹部而成之附有光反射膜 滴型凹部而成之附有光反射 狀之凹部而成之附有光反射 在小曲率半徑之拋物線,由 物線凹部而成之附有光反射 長方型,於垂直方向由角錐 基板之平面圖及剖面圖。 -58- (54) (54)20 細 0415 [圖24] TFD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分解圖。 [圖2 5 ]TFD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之部份剖面圖。 [圖2 6] TFD方式之液晶顯示裝置之部份斜視圖。 [圖27]表不以往之液晶顯不裝置之構成剖面圖。 [圖2 8]表示以往之液晶顯示裝置之其他構成剖面圖 [圖29]以往之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工程圖。 [符號說明] ]〇, 15, 20, 30, 40, 50, 230, 240 :光罩 7 0,1 0 0 :光反射膜 7 2,1 1 6 :反射層 76,1 12 :第1基材 7 9,1 1 3 :第2基材 1〇2 :開口部 140 :液晶顯示裝置 1 4 1 :第1基板(觀察側之基板) 142 :第2基板 143 :透明電極 1 4 4 :液晶 145 :保護板 1 4 6 :偏光板 1 4 7 :散亂層 1 4 8 a :接著劑 1 4 8 b :微粒子 (55)2004P0415
1 4 9 :反射層 1 5 0 :彩色濾片 1 5 1 :遮光板 1 5 2 :導光板 1 5 3 :背照光單元 1 5 4 :透明電極 1 5 5 :擴散板 1 5 6 :反射板 1 5 7 :外敷層 1 5 8 :封合材 1 5 9 :開口部 1 6 0 :液晶顯示裝置 161 :小型電腦(電子機器) 170 :行動電話(電子機器)
2 3 0 :液晶顯示裝置 247 : TFD -60-

Claims (1)

  1. (1) 200400415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光罩,屬於爲製造附有光反射膜之基 ,其特徵係將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位置,經 數所分割,將該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向平面方 以排列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罩,其中,經 數函數,產生〇〜1之任意數字,該據該數字,對 點,分配1〜n(n係2〜1 000之任意自然數)之數字的 預先製作之η種之隨機圖案,經由對於分配之數 應,將前述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向平面方向 排列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光罩, 100〜2000點或畫面整體做爲一單位,將前述光透 不透過部,向平面方向隨機加以排列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光罩,其 述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向橫一列方向或縱— 形成帶狀之隨機圖案,將該帶狀之隨機圖案於複 以重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光罩,其 述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成爲3〜15μπι之 値。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光罩,其 述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之口徑各不相同,設置 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 板的光罩 由亂數函 向隨機加 由BU述亂 於所有的 同時,將 字加以對 隨機加以 其中,將 過部或光 中,將前 列方向, 數列中加 中,將前 範圍內之 中,使前 2〜1 0種之 (2) (2)200400415 7 . —種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屬於包含基材,和反射 層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其特徵係將形成於該基材之表 面的複數之凸部或凹部之位置,經由亂數函數加以分配, 將前述光透過部或光不透過部,向平面方向隨機加以排列 者。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板,其 中’令前述複數之凸部或凹部,將1〇〇〜20 00點或畫面整體 做爲一單位’向平面方向隨機加以排列者。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之附有光反射膜之基 板,其中,令前述複數之凸部或凹部,排列成橫一列方向 或縱一列方向’形成帶狀之隨機圖案,將該帶狀之隨機圖 案於複數列中加以重覆。 1 0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之附有光反射膜之 基板’其中’將前述複數之凸部或凹部之口徑成爲 3〜15μιη之範圍內之値。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之附有光反射膜之 基板,其中,使前述複數之凸部或凹部之口徑各不相同, 設置2〜10種之凸部或凹部。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之附有光反射膜之 基板’其中’前述基材由下方順序包含第1之基材及第2之 基材,該第1之基材則由複數之凸部或凹部所構成,由連 續第2之基材之複數之凸部或凹部所構成者。 1 . 種光反射膜之製造方法,屬於包含基材及反射 層之光反射膜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使用將光透過部或光 >62- (3) (3)200400415 不透過部之位置,經由亂數函數加以分配,將該光透過部 或光不透過部,向平面方向隨機地加以排列的光罩,對於 塗佈之感光性樹脂,經由曝光步驟,向平面方向隨機地加 以排列,且形成具有複數之凸部或凹部之第1之基材的工 程, 和於該第1之基材之表面,塗佈感光性樹脂,經由曝 光步驟,形成具有連續之複數之凸部或凹部的第2之基材 的工程, 和於該第2之基材之表面,形成反射層之工程。 1 4. 一種光學顯示裝置,屬於具備挾持於基板間之光 學元件,和設於與該光學元件之觀察側相反側之基板的光 反射膜的光學顯示裝置中,其特徵係該光反射膜係由基材 及反射層所成,形成於該基材之複數之凸部或凹部之位置 ,經由亂數函數加以分配,該複數之凸部或凹部向平面方 向隨機地加以排列。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光學顯示裝置,其中, 於光學顯示裝置之觀察側之基板,設置光散亂膜。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或第1 5項之光學顯示裝置 ’其中,於光學顯示裝置之觀察側之基板,設置保護板。 1 7 . —種電子機器,屬於包含具備光反射膜之光學顯 示裝置之電子機器,其特徵係前述光反射膜包含基材及反 射層,形成於該基材之複數之凸部或凹部之位置,則經由 隨機函數所分配,該複數之凸部或凹部向平面方向隨機地 加以排列。
TW92107772A 2002-04-10 2003-04-04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ng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reflecting film,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57578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08528A JP3733923B2 (ja) 2002-04-10 2002-04-10 マスク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0415A true TW200400415A (en) 2004-01-01
TW575785B TW575785B (en) 2004-02-11

Family

ID=28786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2107772A TW575785B (en) 2002-04-10 2003-04-04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ng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reflecting film,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85196B2 (zh)
JP (1) JP3733923B2 (zh)
KR (1) KR20030081089A (zh)
CN (1) CN1291268C (zh)
TW (1) TW5757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2742A (ja) * 2002-04-10 2003-10-24 Seiko Epson Corp マスク、光反射膜付き基板、光反射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3823961B2 (ja) 2002-10-11 2006-09-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反射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241265B2 (ja) 2003-08-25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157272A (ja) 2003-11-04 2005-06-1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5140954A (ja) * 2003-11-06 2005-06-02 Alps Electric Co Ltd 半透過反射膜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480599B2 (ja) * 2005-02-14 2010-06-16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反射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648223B1 (ko) * 2005-05-11 2006-11-24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반투과형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1292466A (zh) * 2005-10-17 2008-10-2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结合的传感器和显示器的集成物理不可复制功能件(puf)
KR101253046B1 (ko) * 2006-06-30 2013-04-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투과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670726B2 (en) * 2006-07-20 2010-03-02 Zhijian Lu Optical diffusers, photomasks and their methods of fabrication
KR100923295B1 (ko) * 2006-10-20 2009-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영역을 가지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7589808B2 (en) * 2007-06-15 2009-09-15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Wide viewing angle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FR2958425B1 (fr) * 2010-03-31 2012-06-0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Interface homme-machine a surface superieure lisse
US8693087B2 (en) 2011-06-30 2014-04-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Passive matrix quantum dot display
KR101927055B1 (ko) 2012-05-09 2018-1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시트를 구비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시트를 구비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657770B1 (ko) 2014-09-04 2016-09-2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롤 표면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6567078B2 (ja) 2015-01-12 2019-08-28 ドルビー ラボラトリーズ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画素タイル構造およびレイアウ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36898B1 (en) * 1991-09-10 1997-07-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eflec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793076B2 (ja) 1992-05-20 1998-09-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72815A (ja) * 1992-12-15 1995-03-17 Koito Mfg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948736B2 (ja) 1994-09-28 1999-09-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768313B2 (ja) * 1995-06-13 1998-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213242B2 (ja) * 1996-10-23 2001-10-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板、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43638B2 (ja) * 1996-11-05 2000-05-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284187B2 (ja) 1998-01-29 2002-05-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33399A (ja) * 1997-10-27 1999-05-21 Hitachi Ltd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37623A (ja) 1998-02-20 1999-08-31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407641B2 (ja) 1998-02-24 2003-05-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204642B2 (ja) 1998-05-29 2001-09-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凹凸散乱反射電極の凹部または凸部の配置位置決定方法
JP4223094B2 (ja) * 1998-06-12 2009-02-1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気光学表示装置
JP2000075132A (ja) 1998-08-27 2000-03-14 Nitto Denko Corp 散乱型楕円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180833A (ja) 1998-12-14 2000-06-30 Sumitomo Che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120731B2 (ja) 1998-12-25 2008-07-16 ブリヂストン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ボール
JP3471246B2 (ja) 1999-03-29 2003-1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858519B2 (ja) 1999-06-21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160592C (zh) 1999-11-24 2004-08-04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1154371A (ja) 1999-11-30 2001-06-08 Nikon Corp 回路デバイスや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大型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JP2001194662A (ja) 2000-01-14 2001-07-19 Nec Corp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26652B2 (ja) * 2000-01-21 2005-03-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61628B2 (ja) 2000-02-02 2011-08-3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14211A (ja) 2000-04-24 2002-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反射板、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表示板、並びに波動部材
JP2002072184A (ja) 2000-08-24 2002-03-12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892715B2 (ja) 2000-12-26 2007-03-14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JP3990141B2 (ja) 2001-11-08 2007-10-10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302742A (ja) * 2002-04-10 2003-10-24 Seiko Epson Corp マスク、光反射膜付き基板、光反射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75785B (en) 2004-02-11
JP2003302741A (ja) 2003-10-24
CN1291268C (zh) 2006-12-20
US20030210484A1 (en) 2003-11-13
JP3733923B2 (ja) 2006-01-11
US6985196B2 (en) 2006-01-10
CN1450393A (zh) 2003-10-22
KR20030081089A (ko) 200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5036B2 (en)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light 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594202B (en)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ng film, method for forming light reflecting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575785B (en)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ng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reflecting film,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594250B (en) Mask, substrate with light reflective film,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reflective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230273B (en) Reflection board, reflect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optical member, display unit, illuminating device, display board, and undulatory member
US7973887B2 (en) Color filter for transflective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O2012118137A1 (ja) 光拡散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WO2013146353A1 (ja) 光制御フィルム、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制御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594238B (en) Color filter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12015040B (zh) 投影屏幕
TW200416427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JP2003315515A (ja) マスク、光反射膜付き基板、光反射膜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375372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302633A (ja) マスク、光反射膜付き基板、光反射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3315514A (ja) マスク、光反射膜付基板、光反射膜の形成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JP2005099267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