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198727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198727B
TW198727B TW080100733A TW80100733A TW198727B TW 198727 B TW198727 B TW 198727B TW 080100733 A TW080100733 A TW 080100733A TW 80100733 A TW80100733 A TW 80100733A TW 198727 B TW198727 B TW 1987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solid
solid product
ratio
titan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0100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Petrochem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Petrochem Kk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Petrochem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198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1987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4/00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 C08F4/42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 C08F4/44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 C08F4/60Metals; Metal hydrides; Metallo-organic compounds; Use thereof as catalyst precursors selected from light metals, zinc, cadmium, mercury, copper, silver, gold, boron, gallium, indium, thallium, rare earths or actinides together with refractory metals, iron group metals, platinum group metals, manganese, rhenium technet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2Refractory metals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4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C08F4/65Pretreating the metal or compound covered by group C08F4/64 before the final contacting with the metal or compound covered by group C08F4/44
    • C08F4/652Pretreating with metals or metal-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F4/654Pretreating with metals or metal-containing compounds with magnesi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18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 B01J2219/18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he reactor vertic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Description

A6 B 6 l 發明説明(3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傜關於烯烴聚合用之觸媒成分及聚烯烴之製造 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被稱作戚格勒型觸媒之烯烴聚合用觸媒,通常偽 由過渡金屬化合物成分與有機金屬化合物成分構成。該等 二成分之中,於調製前者之過渡金屬化合物成分時使用以 氣化《或二烷氣基化_為担體原料之技術較傳統者更廣泛 的被實施著,此外正存在著極多與其有關的技術。 經濟部中央標箏局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然而,使用此等之鎂化物作為烯烴聚合用觸媒之担體 原料時,為提高觸媒之活性及生成聚合體之粒徑,則有採 用最適粒徑者之必要,若亦有僅粉碎鎂化物作為担體原料 之情形時,於以酯類等處理未粉碎的轉化合物之際,雖亦 有採取所謂其粉碎之形態的情形,然而不論如何,機械性 粉碎等處理均為不可欠缺的操作。至於採用以未經前述粉 碎處理者為担體原料時,由於聚合活性低,過渡金屬(例 如鈦)本身之担持量較低,致每單位觸媒之生産性較低, 由而引起聚合體中之殘留氣量較多等問題乃産生出。甚且 ,所得的聚合體粒子之fe狀或粒徑分布方面亦有問題,亦 成為在製造聚烯烴之際的製程上之故障(例如,由於頻生 的撒粉狀聚合體以致阻塞移送管件)的産生原因。因此, 粉碎工程被認為非常的重要者,卽使以其中一個機械性粉 碎之條件設定(所謂濕式或乾式之粉碎方式,對粉碎品之 形狀有影礬之粉碎機,粉碎強度,粉碎時間 > 等工程予以 甲4 (2丨0X297公釐) 3 A 6 B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198*72« -發明説明i 4 ) 觀察,在在均屬耗費相當的勞力、成本者。 此外,以生成聚合體之粒徑、形狀等,亦即所諝形態 改良為目的,已知有會令鎂担持於二氧化矽等無機氣化物 上之方法(日本待開昭61-291604,待開昭61-291105,特 開昭6 2 - 1 1 9 2 0 3 ,或特開昭6 2 - 1 1 9 2 0 4號各公報)或採用將 «化物暫時溶於乙醇類溶劑後,再予析出者之方法(特開 昭56-811號公報),惟在此等方法中,粉碎I程可予省略 ,而担持處理或溶解、析出處理乃成為必須,以致在工程 上變成極其煩複,而有所謂欠缺觸媒之性能安定性的缺點。 有鑑於上述的現狀,本發明人等經鋭意檢討之結果, 令金屬鎂、醇類及特定量之鹵素反應而得的生成物,其粒 徑分布狹窄,即使不施行粉體處理等之最適粒徑整理,亦 可以之一成不變的使用作烯烴聚合用觸媒之担體原料,同 時發現該種情形,與傳統習用者具有同等以上之鈦担持量 ,聚合活性,立體規則性,於生成的聚合體方面,其形態 亦顯現出著實令人吃驚的格外優越的事實。進而若適當選 擇金颳鎂、醇類及鹵素之反應條件時,亦發現所生成之聚 合體的形態可予自由控制。 然而,令與本發明有關之金屬纟I、醇類及待定量的鹵 素反應而得之生成物,傷與習知的任何纟I条担體原料均完 全不同的物質。事實上自長久以來即已知令金屬鎂與醇類 反應之際投入少量之之碘素或原甲酸乙酯等(日本待公昭 46-7093號公報,美國專利第4, 412, 132號說明書),惟於 此等之反應中,碘素等僅係單之被用作反應引發劑而已,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甲 4 (210X297公釐) 4 198727 A 6 B 6 發明説明( 較成 遠生 量之 素關 鹵有 之明 用發 所本 明與 發知 本得 , 可 比 且 相, 其多 與為 , 量 量之 撤劑 其發 極引 亦應 量反 用作 其 用 用及 合物 聚成 烴組 烯媒 穎觸 新體 的 固 有之 。 未物 者全該 同完用 不知使 全習供 完供提 者提以 示係且 所明 , 術發料 技本原 知 ,體 習即担 與亦之 像 媒 物 觸 者 的 巨 為 法 方 造 製 之 烴 烯 聚 示 掲 之 明 發 觸 體 固 用 合 聚 烴 烯 調 於 而 的 巨 述 上 成 逹 為 偽 明 發 本 屬生 金體 對固 及的 類得 醇而 、 應 S 反 屬素 金鹵 合 之 供量 提上 » 以 物子 成原 生克 體01 ] ο 固 ο 之 ο 用有 所耳 分莫 成 1 媒鎂 物 成 令 供 提 傲 明 發 本 外 此 屬 金 對 及 類 醇 i-7 參 屬 金 物 生 體 固 的 得 而 應 反 素 鹵 之 量 上 以 子 原(C 克與 ο 物 00合 ο化 有鈦 耳 2 Μ( 1 及 而 物 合 化 性 與 供 子 電 的 用 使 而 的 意 合 用 使 供 〇 提 物像 成明 組發 媒本 row 體且 固甚 之 得 對 43 及 類 淳 趣 ίι 屬 金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鎂成 颶生 金體 有 耳 奠 物 及 固與 的供 得子 而 電 應的 反用 素使 鹵 而 之的 量意 上 合 以 C 子與 物 1 合 00化 ο鈦 及 物 合 化 屬 金 機 有 法 方 造 製 «3 的 烴 烯 聚 之 物 U 合 與化 分性 成與 媒供 觸子 體電 固的 之用 得使 而而 物的 合 意 化合 性C)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時 此 為 < 度 P 形為 球P) /[V 之數 (1分 式徑 下粒 以之 為 示 a)所 ( ) 物(2 成式 生下 體以 固 且 述 , 上60
佳 較 時 ο 5 V 甲 4 (210X297公釐) 5
19872V A 6 B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 發明説明(6 ϊ S = (El/ E2) 2 .............................. (1 ) (式内,E 1表示粒子之投影的輪廓長,E 2表示相當於粒子 之投影面積的圓之周長。) P = D90/ D 1 0 .............................. (2 ) (式内,D90表示對應於累積重量分率之粒子徑,D10表示 對應於累積重量分率之粒子徑。) 此外,以上述式(1 )所示之球形度(S )為 S < 1 . 6 0 ,且 以上述式(2)所示之粒徑分布指數(P)為P< 5.0之固體生成 物,若至少像為令金屬鎂、乙醇反應而得者時,則顯示出 當作觸媒之担體原料的良好性質。 甚且,固體生成物,於以C u K c(線測定的X線繞射光譜 中於散射角5〜2 0 〇之範圍内會出現3根強烈尖峰而且此等 之尖峰依由低散射角方面之順序成為尖峰a,尖峰b及尖峰 c之情形,以尖峰強度比b / c為0 . 4以上者為佳。 此外,若依本發明之聚烯烴的製造方法,則可得以下 式(1 )所示之球形度(S )為S < 1 . 6 0,且以下式(2 )所示之粒 徑分布指數(P)為P<5.0之聚烯烴粉末。 [圖面之簡單說明] 第1圖為表示本發明製造方法之一例的流程圖。 [為實施發明之最佳的形態] 以下,更詳細的說明本發明。 於本發明所用之固體生成物(a)係由金屬鎂、鹵素及 乙醇而得。 此時,金屬鎂之形狀等並未予特別的限定。因此,任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甲 4 (210X297公釐) 6 經濟部中央標竿局印製 198727 A6 —____B_6_ c 發明説明(7 ) 意粒徑之金屬鎂,例如頼粒狀、帶狀、粉末狀等之金屬鎂 均可予使用。此外,金屬鎂之表面狀態亦未予特別的限定 ,惟以表面上未生成有氣化鎂等之被膜者為佳。 另外,雖可使用任意者當作醇類,然而以採用碩原子 數1〜6之低级醇者較佳。尤其若採用乙醇因可得觸媒性 能被發現顯著的提高之固體生成物為佳。此外,醇類之純 度及含水量亦不受限制,惟若使用含水量較多之醇類時, 因於金屬鎂表面上會生成氫氧化鎂[M g ( Ο Η ) 2 ], 故以採用 含水量1〆以下,尤指2 Ο Ο Ο ρ p m以下之醇類者為佳。甚且, 為製得具有更良好的形態之固體生成物(a ),以水分愈少 愈佳,一般而言,以2 0 0 ppm以下為佳。 至於鹵素之種類雖然並無特別的限制,然而以氣,溴 ,或碘被使用著,尤以碘為最適當。此等之狀態、形狀、 粒度等並未予特別限定,任意者均可,例如可使用醇条溶 劑(例如乙醇)中之溶液形式。 至於醇類之用量雖不予計較,然而對金屬鎂1莫耳而 言以2〜1 0 0莫耳為佳,其中尤以5〜5 0莫Μ為最佳,醇量 若過多時,則形態良好的固體生成物(a )之産率則有降低 顧慮,若過少時,則有在反應槽内之攪拌無法順暢進行的 顧慮。然而,此並非用以限定其莫耳比。 至於鹵素之使用量方面,對金屬鎂1莫耳而言,以採 用0 . 0 0 0 1克原子以上,以0 . 0 0 5克原子以上為佳,尤以 0.001克原子以上為更佳。若未滿0.0001克原子之情形, 與使用鹵素作為反應引發劑之量並無大差異,而所得的固 甲 4 (210X297公釐) 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19S72? A 6 B 6 發明説Hf] (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立因 發較 體 法約而作熱予滴’溶 、以量形。之加 ' 〇 本擇 。固 方 ί} 碘加後並 j 機類予全情佳氣批 性良 於選内制 知 下時用以液時(#f有醇 ,以之 較氫分 活不 。惟當圍控 公流小 採予溶 同體性 .内予 此為於 , ,為 # ,適範的 與迴30以後醇之氣惰鎂槽類如言由濺 量成缺定内之由 以在 ~如其之液性用屬應醇成而止飛 持均欠規圍滿自 可素20例 ,碘溶惰採金反將作面防沫 担面可的範未可 ,鹵約出碘入醇在以於入先 。全可泡 在方不別的子 , 身與 ,舉態滴 、需 ,至投最法安亦之 , 有為持得原量 本類常可固中鎂均異 ,量 ,方由 ,素 形所成予所克用 應醇通 ,入類屬法而佳全為之 ,且鹵 情等乃未在06使 反及.(言投醇金方形較將態入生甚或 之態理並能0.之 之鎂¾it而中、熱一情I)'自形投發。類 碎形 限以在素 間颶 ,¾ 體類II加任依 — 個的 S 量化醇 ® 煙 粉之 上}擇鹵 素金 具醇屬在。,卩初佳靨大型的 以體粉之 U 選擇 鹵令 。 、金或等下 U 最最金的小起 予合 b 量物被選 與, 法鎂於,法之之自其將然予引 需聚(a用成偽當10類即 ί 方屬 ,法方罩 ¥ 需尤次突可所 座 再 等 無成物使生 ,適 醇亦? 之金法方之籠冑無。數之亦生 } 生成素體言由 及。 物於方之液} ,可分氣槽發 (a,生鹵固而 ,)^鎂施0成,之流溶氣正入亦後氫應量 物性體於之般外 U 屬實反生時流迴醇氬如投入其此反大 成則固至謂一此物金的} 體素迴熱之 、j 之投 ,防 ,的 生規, 所。 成 樣 P 固鹵予加碘氣 5 素批人可外然 體體此. 明佳 生 同79得為並以下氮劑鹵分投 ,此突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甲 4 (210X297公釐) 8 A 6 B 6 198727 \ 發明説明I 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入之次數可斟酌反應槽之規模予以決定,尤其不予計較, 惟若考量操作之煩雜性時,則通常以5〜10次為最適當。 此外,反應本身亦可為分批式,連鑛式之任-者。甚 且,自最初全量投入的醇類中先少量投入金靥鎂,於其他 槽内分離由反應而生成的生成物並予去除後,再少量投入 金屬鎂之操作,亦可予重複進行。 若將如此而得的固體生成物用於下一固體觸媒組成物 之合成時,使用被乾燥者亦可,且亦可使用濾別後以庚烷 等不活性溶劑洗淨者。不論在任一情形,所得的固體生成 物(a)可不經粉碎或為勻齊粒度分布而作的分級操作即可 採用以下之工程。 此外,固體生成物(a )為接近球狀,且粒徑分布較狹 窄,甚且,即使取個自的粒子予以觀察,球形度之分散性 亦非常小。此時,以上式(1 )表示之球形度(S )為未滿 1.60,且以上式(2)表示之粒徑分布指數(P)為未滿5.0者 為佳。在此,D90係指對應於重量累積分率90 %之粒子徑 。亦即較以D90表示的粒子徑為小之粒子群的重量和占有 全粒子總重量和之90涔。D10亦相同的。 經濟部中央標苹局印製 進而,以上式U )表示之球形度(S )為S < 1 . 6 0,且以 上式(2)表示之粒徑分布指數(P)為P< 5.0之固體生成物, 若為至少由金屬鎂或以R M s R ’( R , R ’為烷基,兩者可為相 同或不同的)表示的«化合物與醇類而得者,則較適於使 用作觸媒担體。 在本發明,可使用任意的鈦化合物作為鈦化合物(b ) 甲 4 (210X297公釐) A 6 B 6 198727 發明説明(1 〇 。該等之鈦化合物,可為例如以一般式 TiXn(OR)4-n (式内,素原子,尤指氣原子,R為磺原子1〜10之烴 基,尤指直連或支鍵之烷基,R基若以多數存在時,該等 之間可為相同或不同的,η為0〜4之整數。)表示之鈦化物 ,具體而言,可列舉出 Ti(0-i-C3H7)4, Ti(0-C4H9)4,
TiCl(0-C2H5)3,TiCl(0-i-C3H7)3, Tm(0-C4H9)3,
TiCl2(0-C4H9)2, TiCl2(0-i-C3H7)2, TiCl4等。 本發明之固體觸媒成分必要時可使用任意的電子供與 性化合物(c),該等之電子供與性化合物(c)為通常含有氧 ...................................................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竿局印製 > 氮 , 磷 或 硫 之 有 機 化 合 物 f 具 體 而 -V- * 可 列 舉 出 胺 類 、 醯 胺 類 酮 類 睛 類 、 膝 類 甲 醛 rr-fc· 醯 胺 酷 類 m 類 、 硫 醚 類 醇 類 硫 酷 類 酸 酐 類 > 酸 鹵 化 物 • m 類 - 有 機 酸 類 具 有 Si -0 -C 鍵 結 之 有 機 矽 化 合 物 * 含 有 烷 氣 基 之 有 機 矽 化 合 物 等 > 更 具 體 而 言 可 列 舉 出 下 述 者 0 芳 香 族 羰 酸 9 例 如 安 息 香 酸 1 對 氣 基 安 息 香 酸 > 酸 酐 t 例 如 琥 珀 酸 酐 安 息 香 酸 酐 » 對 苯 乙 酸 酐 t C3 •"'w Ci 5之酮類, 例如丙酮, 甲乙基_ , 甲異丁基酮, 苯乙酮, 二 苯 基 酮 > 苯 醌 9 C 2 Cl 5之薛類, 例如乙醛, 丙醛, 辛 m 9 苯 m } 萘 m * C 2 Ci 8之酯類, 例如甲酸甲酯, 甲酸 乙 酯 t 乙 酸 甲 酯 > 乙 酸 乙 酯 9 乙 酸 丙 m > 乙 酸 丙 酯 i 乙 酸 辛 酯 t 乙 酸 環 己 酯 » 丙 酸 乙 酷 t 酪 酸 甲 酯 * 酪 酸 乙 酷 > 吉 草 酸 酸 乙 酯 * 氣 乙 酸 甲 酯 二 氣 乙 酸 乙 酯 9 甲 基 丙 烯 酸 甲 酸 t 順 -2 -丁烯酸乙酸, 三甲基乙酸乙酯(et h y 1 甲 4 (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19872? A6 —____B_6_ 1 發明說明(11 P i v a 1 a t e ),順丁烯二酸二甲酯,環己烷羰酸乙酯,安息 香酸甲酯,安息香酸乙酯,安息酸丙酯,安息香酸丁酯, 安息香酸辛酯,安息香酸環己酯,安息香酸苯酯,安息香 酸苄酯,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甲酸戊酯,乙基安息 香酸乙酯,對甲氧基苯甲酸甲酯(anisic acid mether ester),對甲氧基苯甲酸乙酯,乙氧基苯甲酸乙酯,對丁 氧基苯甲酸乙酯,鄰-氨苯甲酸乙酯,萘甲酸乙7-丁 内酮(7 -butyrolactone), δ -戊内酮,草素( coumarin),酞(phthalide),硪酸伸乙酯;芳香族二羰酸 之單酯及二酯;例如以鄰苯二甲酸之單酷及二酯為佳,例 如,鄰苯二甲酸單甲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對苯二甲酸 單甲酯,對苯二甲酸二甲酯,鄰苯二甲酸單乙酯,鄰苯二 甲酸二乙酯,對苯二甲酸單乙酯,對苯二甲酸二乙酯,鄰 苯二甲酸單丙酯,鄰苯二甲酸二丙酯,鄰苯二甲酸單丁酯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對苯二甲酸單丁酯,對苯二甲酸二 丁酯,鄰苯二甲酸單異丁酯,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鄰苯 二甲酸單戊酯,鄰苯二甲酸二戊酯,鄰苯二甲酸單異戊酯 ,鄰苯二甲酸二異戊酯,鄰苯二甲酸乙丁酷,鄰苯二甲酸 乙異丁酯,鄰苯二甲酸乙丙酯。 C 2〜C 2 0之酸鹵化物類,作為此酸鹵化物之酸部分(乙 醯基部分)以由C 2〜C 2 〇之脂肪族(亦含有脂環族等之環者) 条之單鹽基性,二鹽基性或三鹽基性酸去除値自的羥基之 1價〜3價之乙醯基或C7〜C20之芳香族,亦含有烷芳基型 或芳烷基型者)条之單鹽基性,二鹽基性或三鹽基性酸去 甲 4 (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198727 A 6 B 6 經濟部中央標箏局印製 .·,發明説明(12 除個自的羥基之1價〜3價之乙醯基等為佳。此外,當作前 述酸鹵化物中之齒素原子,以氣原子,溴原子等為佳,其 中尤以氣原子更佳。於本發明,可當作最適用之酸鹵化物 ,可列舉出例如有乙醯氯,乙醯溴,丙醯氣,丁醯氣,異 丁醯氯,2 -甲基丙醯氣,戊醯氱,異戊醯氣,己醯氣,甲 基己醯氯,2 -乙基己醯氯,辛醯氯,癸醯氣,十一醯氯, 十六醯氱,十八醯氛,苄基羰醯氣,璟己烷羰醯氣,丙二 醯氱,丁二醯二氣,戊烷二醯二氱,己烷二醯二氮,環己 烷二羰基二氣,苯甲醯氣,苯甲醯溴,甲基苯甲醯氣,鄰 苯二甲醯氯,間苯二甲醯氛,對苯二甲醯氱,苯-1,2,4-三羰醯氣等。在此等之中,尤以鄰苯二甲醯氣,間苯二甲 醯氣,對苯二甲醯氣等為佳,尤以鄰苯二甲醯氣為最佳, 且此等之酸鹵化物,可一種單獨使用,亦可二種以上合併 使用。 至於C2〜C2〇之醚類,可列舉出例如甲醚、乙醚、異 丙醚、正丁 _、戊醚、四氫呋喃、甲氣苯、二苯基醚、乙 二醇丁基醚;酸醯胺,例如乙酸醯胺,安息香醯胺,甲酸 醯胺;胺類,例如三丁基胺,Ν,Ν -二甲基六氫吡畊,三苄 基胺、苯胺、吡啶、皮酪林(pyr「〇line)、四甲基乙二胺; 腈類,例如乙腈,苯氰,苯乙腈(tolunitrile);四甲(基 )脲,硝基苯,丁酸鋰;具有Si-0-C鍵結之有機矽化合物, 例如三甲基甲氣矽烷,三甲基乙氧矽烷,二甲基二甲氧矽 烷,二甲基二乙氧矽烷,二苯基二甲氧矽烷,甲苯基二甲 氣矽烷,二苯基二乙氣基矽烷,苯基三甲氣矽烷,γ-氛 甲 4 (210X297公贊) 1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Ν. 198727 A 6 B 6 乙 烷 矽 氣 乙 三 基 乙 烷 矽 氣 乙 三 基 甲 烷 矽 13氣 ^甲 m三 I基 丙 院 i 醋 二 Μ 氧 ,酸 乙一一矽 ,1氦 三 、 *院㉟ ΤΒ 砂 院m乙^ Η Η 氧 ξ 基^ ^ 0 三丙乙 基 *胺、 烯-rl烷 苯 烷 矽 氧 三 匸基SI 三 丁 乙 基 酸 7 矽 氧 丙 異 三 基 乙 苯 基 甲 三 烷 、式 矽烷般 氣矽 一 烯氧以 丙乙用 三 三 使 基基可 甲烯亦 、 乙 且 烷 、甚 矽烷 氧矽 基 氣 乙 氧 甲 1 /1\ 蓥 基 烯 乙 等 烷 氧 矽 二 氣 乙 四 基 甲 3 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之 中 式為 或 的 同 不 或 同 相 為 可 等 此 基 殘 烴 為 3 R 及 2 物 合 化 矽 機 有 之 示 表 列基 可香 基 芳 枝之 分類 , 基 宜 苯 較代 基取 殘基 烴甲 狀或 鍵 , 枝基 分苯 以或 R , 之基 式烷 般環 一 或 述基 上烷 出 舉 三 立 T 上 α 接 以 子 即原 亦碩 ,一 子 此 原 自 磺以 的尤 鄰 , 相宜 子為 原者 。 矽级佳 與 三 最 為或為 R 級者 該二造 , 為構 外子之 此原基 。 磺烷 等之値 該 且 甚 為 數 磺 之 4 以 尤 佳 為 者 圍 範 之 1 且 0 數 ,佳 磺宜為 為為基 R2基烴 之烴族 式族肪 般肪脂 一 脂狀 述的鏈 上狀 鏈 直 之 4 以 尤 或數 狀磺 枝以 分尤 之 , 10基 ~ 烴 族 肪 脂 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舉 列 可 則 例 匾 0MDM 具 的 物 合 化 矽 機 有 0 之者 示 示 表表 式式 般造 一 構 此列 以下 以 出 甲 4 (210X297公釐) 3 11
i9S7£^V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A6 B 6 疗明説叫(14 ) CH3 (Cll3)3C-Si(〇Cll3)2 、 (Cll3)3C \ 、 Si(0Cll3)2 (Cll3)3C\ \ si(oc2iis)2 <Cll3)3C / Cll(Cll3)2 1 (Cll3)3C-Si (OCH3)2 (Cll3)3C / CII3 CII3 __ 1 1 (Cll3)3C-Si(0C2ll5)2 CII3 .1 (C2l!5)3C-Si (OCIl3)2 <^〇Vc-Si(0C2ll6)3 C»3 CII3 CII3 C2II5 . 1 二 Cll-si_3)2 C1I3 <^)-C-Si(0C2ll5)3 Cll3 CII3 Cil3 ^ 、 ( CIICII?)2Si(0CH3)2 <〇y'c-Si(0CU3)3 ch3 cn3 / 1 CII3 Cll3 CI13 /-V 1 1 C2II5-C— Si(0C2ll5)2 〈H〉-C-Si(0C丨丨3)3 1 CII3 CII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裝·_ 甲 4 (210X297公釐) 198727 發明説明 A6 B 6
Cll3 CII.3 I I C2H5-C— si(〇C2ib)2 I Cll3(CII3)3C-Si(0Clb)3(CII3)3C-Si(0C2R5)3 (C2ll5)3C-Si(0C2ll5)3 C2H5 CII3 CII-Si(0CII3)3 CII3 I C2H5-C-Si(0C2l丨 5)3
Cll3
Cll3 I C2ll5-C-Si(0C 丨丨 3)3 I CII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於此等之中,以酯類、醚類,_類、酸酐類等為佳。 固體觸媒成分(A)為由前述之固體生成物(a)及鈦化合 物,與視必要時使用電子供給性化合物(c),可以習知之 公知方法予以調製。例如以令固體生成物(a)與電子供給 性化合物(c)接觸後,令其與鈦化物(b)接觸為佳。 於令固體生成物(a)與電子供給性化合物(c)接觸之際 的條件並無特別的限制,若能以因應各種情況而予適當規 定即可。通常,以鎂原子換算而言,宜為加入0 . 5〜5莫耳 ,在0〜2001C, 5分鐘〜10小時之條件下,以能在30〜 150 °C, 30分鐘〜3小時之條件下進行接觸反應為宜。且,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不 等 烷 辛 或 烷 庚 烷 己 烷 戊 入 可 亦。 , 劑 中溶 糸為 應作 反類 一 烴 此性 在活 中 鎂 (b之 物中 合物 化成 鈦生 與對 (a使常 物 ,通 成中惟 生物 , 體成制 固生限 於觸的 接別 之特 (C無入 物並加 合件以 化條 , 性 的言 給際而 供之耳 子觸IM 電接I 與 b /fv 其 於 或 甲 4 (210X297公釐) A 6 B 6 198727 v '發明説明ί 16 鈦化合物(b)l〜50莫耳,以2〜20莫耳之範圍較佳。在0〜 200Ό5分鐘〜10小時,以在30〜150 °C下反應30分鐘〜5小 時為佳。 與鈦化合物(b)之接觸方面,液狀鈦化合物(例如四氣 化鈦)本身可予單獨,除此以外之鈦化合物可於令其溶解 於任意的不活性磺氫溶劑(例如己烷,庚烷,灯油)的狀態 下施行之。此外,於前述之固體生成物(a)與鈦化合物(b) ,視必要時電子供給性化合物(c)與前述者接觸之前,例 如亦可使鹵化烴,含鹵矽化合物,鹵素氣體,氱化氫,碘 化氫等與固體生成物U)接觸。 且,反應完畢後,以使用不活性烴類(例如正己烷, 正庚烷)洗淨生成物為佳。 固體觸媒成分以使用細孔容積0 . 4 c in 3 / s以上,比表面 積300m2/g以上者為宜,細孔容積或比表面積之任一者若 超越上述範圍時,觸媒活性即會降低。且細孔容積及比表 面積,例如依BET法,可由被吸附的氮氣體積求取[參考「 Journal of Auerican Chemical Society第 60卷,第 309 頁(1 983年)」]。 在本發明製造方法,可使用含有周期表第1族〜第3族 之金屬的任意有機化合物作為有機金屬化合物(B ),至於 此一周期表第1族〜第3族之金屬,可列舉出鋰,鈉、鉀、 鋅、鎘、鋁等,尤以鋁為佳。若表示出有機金屬化合物( B)之具體例,則有烷基鋰,例如甲基鋰,乙基鋰,丙基鋰 或丁基鋰;有二烷基鋅,例如二甲基鋅、二乙基鋅、二丙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甲 4 (210X297公釐) Γ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19872?____L6_ .發明説明(1 7 基鋅或二丁基鋅等。 此外,有機鋁化合物,則以一般式 A I R4mX23-m (式中,R4為磺數1〜〜10之烷基,環烷基或芳香基,m為 1〜3之整數,X2為鹵素原子,例如氣原子或溴原子)表示 之化合物被廣為採用。具體而言,可列舉出三烷基鋁化合 物,例如三甲基鋁,三乙基鋁,三異丙基鋁,三異丁基鋁 或三辛基鋁;或,二烷基鋁單鹵化合物,例如,二乙基鋁 單氣化合物,二丙基鋁單氣化合物或二辛基鋁單氛化合物 等。 於本發明製造方法,視必要時亦可合用電子供給性化 合物(C )。 此時,可使用與調製前述之固體觸媒成分(A )之際所 用的電子供給性化合物(C)相同者作為電子供給性化合物( C)。此時,電子供給性化合物(C)可為與調製前述固體觸 媒成分(A)之際所用的電子供給性化合物(C)相同者,亦可 為不相同者。 本發明方法可聚合之烯烴,為通常以一般式 R3-CH = CH2 (式内R3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20之烷基或環烷基)表示 之化合物,例如直鏈單烯烴類,諸如乙烯,丙烯,丁烯-1,己烯-1,或辛烯-1;分枝單烯烴類,例如4 -甲基-戊烯 -1 ;或二烯類,例如丁二烯等。本發明方法為可有效的利 用於此等之均聚合,或各種烯烴相互間之共聚合。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裝·- •訂. •線· 甲 4 (210X297公釐) ΤΫ 19S727 A 6 B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 '發明説明i 1 8 聚合條件亦可採用與習知方法相同的條件,例如在較 大氣壓為高的烯烴之分壓下,在-80 1C〜+ 15(TC之溫度 下,依情況而異,在不活性烴稀釋劑之存在下,可在液相 或氣相中進行。如此而得的聚烯烴粉末為接近球狀,甚且 粒徑分布亦較狹窄。亦即前述之球形度(S)為未滿1.60, 且粒徑分布指數(P)為未滿5.0。 本發明方法,由前述説明可顯而得知,於採用所謂戚 格勒觸媒之聚烯烴的製造方法中,當作觸媒調製用担體原 料,偽以使用令金屬鎂與醇類及待定量之鹵素反應而生成 的固體生成物(a)為特擻者,因此其固體生成物(a)以外之 構成成分,亦即關於鈦化合物(b),有機金屬化合物(B)及 其他所需成分(例如電子供給性化合物),與固體觸媒成分 (A )之調製方法,或烯烴之聚合條件等方面,可保持原狀 的適用習知的技術。該等之習知方法,例如曰本待公昭 46-34098號、待開昭52-98076號、特開昭53-2580號、特 開昭5 3 - 4 3 0 9 4號、待開昭6 1 - 1 8 1 8 0 7號,待開昭6 2 -127305號、特開昭60-63207號、特開昭60-139706號各公 報所記載者。 以下,利用實施例更具體的説明本發明,惟並非以此 等限定本發明之範圍。 且,於以下之實施例,採用下述之試藥。 乙 醇:和光純藥株式会社製造,試藥特级。 碘 :和光純_株式会社製诰,試藥特级。 金屬美:顆粒狀(平均粒度3 5 0 w ra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甲 4 (210X297公釐) 18 A 6 B 6 198727 ·':.發明説明(19 此外,X線繞射測定偽如下所述般予以實施。 將固定生成物粉碎成平均粒徑10wm。在常溫真空乾 燥粉碎物,將所得的乾燥粉體在不活性氣體之籠罩下,將 之填充於瑪拉(Mylar)薄膜製光路板(cell)内。瑪拉薄膜 之厚度為m,瑪拉薄膜與乾燥粉體之合併光路板厚度為 lmrn。將此板安裝於粉末X線繞射裝置(理學電氣工業株式 会社製造]上,利用透過法測定X線繞射光譜。對陰極使 用銅(Cu),採用電壓50kv,電流120mA及波長(Aka) 1 . 5 43 Α之條件。 窨掄例1 (1) 固體生成物(a)之諝製 以氮氣充分取代附有攪拌機之玻璃製反應器(内容積 約6_β),於其中投人乙醇約2430g,碘16g及金靨鎂160g, 邊予攪拌,邊在迴流條件下加熱下令其反應直至集内不再 發生氫氣為止,而得固體狀反應生成物。利用在減壓下使 含有此一固體狀生成物之反應液乾燥以得固體生成物(a)。 對於此一固體生成物(a )採用C U k ot線進行X線繞射分 析時,於2Θ = 5〜20^之範圍内會出現3根繞射尖峰。此等 尖峰若依低角側之順序成為尖峰a ,尖峰b及尖峰c之情形, 尖峰強度此b/c為0.75。 (2) 固體觸媒成分(A)之調製 於以氮氣充分取代之玻璃製三口燒瓶(内容積500ml) 内,加入前述固體生成物U)(未予粉碎者)16g,精製辛烷 80ml,四氯化矽2.4ml,及鄰苯二甲酸二乙_2.3ml。保持 19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甲4 (2丨0X297公釐) A 6 B 6 198727 t '發明說π ( 2 0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条内於901,邊予攪拌邊投入四氣化鈦77ml,且令其在 110 °C反應2小時後,分離固體成分並以80 °C之精製庚烷予 以洗淨。進而,加入四氯化鈦1 2 2 m 1,在1 1 0 C反應2小時 後,以精製庚烷充分洗淨,以得固體觸媒成分(A)。此一 固體觸媒成分之比表面積為413m2/g,細孔容積為0.56 cm3/ g〇 (3 )聚合 於不锈鋼製壓力釜(内容積約1 Jl )内,添加入精製庚 院400ml,三乙基ISliBinole,二苯基二甲氣基砂院0.25 mmole及以鈦原子換算為0.005mmole之前述固體觸媒成分( △),加氫氣至0.51^/〇1112為止,在全壓81^/(:1112,701下進 行丙烯之聚合2小時。其結果如表1所示。 且,表中之立體規則性係指以沸騰庚烷萃取6小時後 之不溶分。 此外,球形度(S )偽依如下所示予以測定。 1 .固體生成物(a )之情形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將乾燥後之固體生成物(a)之試樣,置於描瞄型電子 顯徹鏡(日本電子株式会社製JSM-25SBI ),以加速電壓5KV ,150倍予以攝影而得負片。其次,以透過法對此一負片 作影像解析處理,影像解析處理偽利用影像解析裝置( nexus公司製)切割成20畫點(以1耋點為1.389w X 1.389公 )以下的粒子,就殘餘的粒子約2 0 0 0個予以處理,,利用影 像解析處理,求取其輪廊長E 1及相等於粒子之投影面積的 圓上周長E 2,並以前述(1 )式予以算出。 甲 4 (210X297公釐) 2〇 A 6 B 6 J98727___ 气發明説明(2} 2.聚烯烴粉末之情形 對聚烯烴粉末之試樣,以直接反射法作影像解析處理 。影像解析處理像對一盡點作成0.0813mmX 0.0813mm以外 ,與固體生成物(a )同法施行,並以前述(1 )式予以算出。 同法,粒徑分布指數(P),傜於篩上求取粒子之粒度 分布,且與其分布予以描繪至對數分布紙上,求取90谇粒 子徑(D 9 0 )及1 0涔粒子徑(D 1 0 ),並以前述(2 )式予以算出 〇 以下之實施例,比較例均為相同的。 m 2 重複實施例1 ( 1 )所記載之方法,惟由乙醇約2 4 3 0 g , 碘1.6s及金屬鎂160g調製固體生成物(a),採用此一固體 生成物(a ),以與實施例,(2 )及(3 )同法調製固體觸媒成 分U ),進而進行聚合反應。其結果如表1所示。 窨倫例3 重複實施例1 ( 1 )所記載之方法,惟由乙醇約2 4 3 0 g , 碘32g及金屬«160g調製固體生成物(a)。採用此一固體生 成物(a),以與實施例1(2)及(3)同法諏製固體觸媒成分( A ),進而進行聚合反應。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審旆例4 重複實施例1 ( 1 )所載之方法以調製固體生成物(a )。 其後繼纊重複實施例1 ( 2 )所記載之方法,惟採用鄰苯二甲 酸二甲酯1.0ml以取代鄰苯二甲酸二乙酯,以調製固體觸 媒成分(A)。採用此一固體觸媒成分(A),以與實施例1(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甲 4 (210X297公贊〉 21 發明説明(2各 相同方法進行聚合反應,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審掄例5 重複實施例1所記載之方法,惟於進行聚合之際,採 用三異丁基鋁lmmale作為有機金屬化合物(B)。其結果如 表1所示。 奮旃例ft (1) 固體生成物(a)之調製 重複實施例3所記載之方法,以調製固體生成物(a )。 (2) 固體觸媒成分(A)之調製 於以氮氣充分取代的玻璃製三頸燒瓶(内容積500nl) 内加入前記之固體生成物(a)(未予粉碎者)16g,精製庚院 6 0 m 1 ,四氣化矽2 . 5 m 1 ,及鄰苯二甲酸二乙酯2 . 4 m 1。保持 糸内於90C ,邊予攆拌邊投入四氣化鈦308ml並在1101令 其反應2小時後,分離固體成分並以精製庚烷予以洗淨, 以得固體觸媒成分(A)。 (3 )聚合 重複實施例1 ( 3 )所記載之方法並實施聚合反應。其結 果如表1所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0 g 容60 rt 1 ( 3S 器屬 應金 反及 象 6 0 玻 之 8 機30 伴 2 攪約 有醇 附乙 代入 取投 分中 充其 氣於 氮’ 以i) nx 6 約 碘 再固 不 一 内此 糸 有 至含 直濾 應過om 反。50 其物用 令成則 F 生渣 熱應殘 加反其 下狀 , 件體液 條固應 流得反 迴而之 在 ,物 邊止成 , 為生 拌氣應 攪氫反 予生狀 邊發體 βΓ 0 洗 烷 庚 次 甲 4 (210X297公釐) 22 A 6 B 6 198727 匕e明説明(23 。如此而得之固體生成物(a)不予乾燥使成庚院派漿。 (2)固體觸媒成分(A)之調製、(3)聚合均以與實施例 1同法施行。 窗旆例8 重複實施例7(1)所記載之方法,惟由乙醇約2430g, 碘1.6g及金屬鎂160g以調製固體生成物(a)。採用此一固 體生成物(a ),以與實施例7 ( 2 )及(3 )同法諏製固體觸媒成 分U),進而進行聚合反應。其結果如表1所示。 奮旃例9 重複實施例7 U )所記載之方法,惟由乙醇約2 4 3 0 g , 碘3 2 g及金屬鎂1 6 0 g以調製固體生成物(a )。採用此一固體 生成物(a),以與實施例7(2)及(3)同法調製固體觸媒成分 (A),進而進行聚合反應。其結果如表1所示。 富施例1 0 (1) 固體生成物(a)之調製 以氮氣充分取代附有攪拌機之玻璃製反應器(内容積 約6£),於其中投人乙醇約2430g,碘16g及金腸鎂160g, 邊予攪拌,邊在迴流條件下加熱F令其反應直至糸内不再 發生氫氣為止,而得固體狀反應生成物。 (2) 固體觸媒成分(A)之調製 於附有攪拌機之玻璃製反應器(内容積500ml)内取得 前述之固體生成物(a) 15g,投入正己烷200ml,四氯化矽 3.7ml,異丙基醇57ml並在701C加熱2小時,攪拌後,投入 四氣化鈦3 2 m 1並在迴流下加熱6小時下予以攪拌。所得的 甲 4 (210X297公釐) 23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A 6 B 6 19S727 二t發明説明|_ 2 4 固體生成物在常溫下以正己烷充分洗淨,以得固體觸媒成 分(A ) 〇 (3)聚合 於不綉鋼製壓力釜(内容積約1£)内,添加入精製正 己烷400ml,二乙基鋁鹵化物1.5mm〇le與以鈦原子換算為 0 . 0 1 m m ο 1 e之前述固體觸媒成分(A )後,在氫氣壓1 . 5 kg/cm2及乙烯氣壓1.5kg/cm2壓力下,於80P進行聚合1小 時。 固體生成物(a)之含碘量,固體觸媒成分(A)之鈦担持 量、聚合體之産率、觸媒活性.聚合體之粒徑分布,甚且 於調製固體生成物(a)之際的醇類/金屬鎂之莫耳比,碘對 金屬鎂之莫耳私,均如表3所示。 bh較例1 重複實施例1 ( 1 )所記載之方法,惟不使用碘以調製固 體生成物,對此固體生成物以ΙΑ不綉鋼製球磨機予以粉 碎24小時。 使用此一經粉碎的固體生成物,以與實施例1(2)及( 3)同法調製固體觸媒成分,進而進行聚合反應。其結果如 表2所示。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體 g,固 301 24此 約用 醇採 乙 , 由物 惟成 , 生 法體 方固 之製 載調 記以 8 所 ο ) 6 11 11 /-'· 1 ® 例画 施金 實及 σο 複 2 一gl 3 ο ο 碘 分 成 媒 觸 體 固 製 〇 調一不 法所 同 2 丨表 (3如 及 果 2 結 /IV 1 其 例 , 施應 實反 與合 以聚 ΙΊ » y/1 物進 成而 生進 甲 4 (210X297公釐)
792879 MX
A B ηπ CT e Π 分 成 媒 觸 體 固 製 例以 較用 比使表 與下如 以狀果例 原結較 持其hh 示 所 法 同 保 且 碎 粉 予 不 在 物 成 生 匿 固 list 惟 應 反 合 聚 一了 進 而 進 η 此 10用 例採 施 , 實物 複成 Will 豊 耱 固 製 調 以 碘 用 使 不 »fct 法 方 之 截 Tier 記 所 例 施 實 與 以 物 成 生 體 固 及 如 果 結 其 ο 應 反 合 聚 :了 進 而 進 分 成 媒 觸 體 固 製 調 法 同 示 所 3 表 例 較 Mm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重複實施例10(1)所記載之方法,惟由乙醇約2430g,碘 0.042g及金屬鎂160g以調製固體生成物,採用此一固體生 成物,以與實施例10(2)及(3)同法調製固體觸媒成分,進 而進行聚合反應。其結果如表3所示。 線 經濟部中央標導局印製 甲 4 (210X297公釐〉 25 19S727 A6 B6 五、發明説明(26 ) 表1 mmi 势_ 势細3 mm 4 1^5 実施_ 碘/金屬Mg (g原子/ 莫耳) 0.019 0.0019 0.038 0.019 0.019 0.038 固体生成物(a)之 平均粒柽) 62 41 80 62 62 80 固体《Ma)之球形度 1.21 1.32 1.19 1.21 1.21 1.19 固体生成物⑷之 布指数 ; t 1.7 2.8 2.0 1.7 1.7 2.0 固休触/如扮(Λ)之 Ti担持最(mgTVg-麵) 27 25 32 29 27 41 齡結果 161.3 147.5 167.7 157.8 172.8 167.7 齡体產量 (g) 歸义活性 (KgPlVg.Ti.2hr) 673.5 615.9 700.2 658.9 721.5 700.2 立休Jt_性(丨.0 (¾) 98.8 98.5 99.1 98.6 98.1 98.0 粉末假密度(g/c.C) 0.45 0.42 0.43 (Μϋ 0.46 0.42 粉末;》抱 250 μ·in 以下 (¾) 3.5 4.3 3.2 2.6 1.9. 魯 .3.9 283ϋμ·αι 以上 (¾) 0.3 1.8 0.4 0.8 ϋ.5 0.5 粉末形伏 職 職 mk 職 職 職 粉末之球开咐 1.25 1.30 1.21 1.27 1.23 1.27 賴未之_分布指數 1.9 2.7 2.3 1.8 2.2 2.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竞事項再填寫本页) •裝. •打· •線. 甲 4 (210X297 公簷) 26 A6 B6 198727 五、發明説明(27 ) m2 mi&mi 離細 mm 9 比剛1 比議2 比1綱3 碘/錢Mg (8原子/莫耳) 0.019 0.0019 0.038 0 0.00005 0 固体生成物⑸之 平均粒径(从D)) 59 41 84 560 62 560 固体生成物(a)之街钐度 1.20 1.35 1.17 1.87 1.69 1.87 固体生成物⑷之 粒径分布指数 1.7 2.7 1.9 7.6 6.4 7.6 固体触/M3KA)之 Ti 担持量 30 23 28 18 20 15 聚合結果 聚合体產量 170.4 154.2 158.0 132.4 96.7 35.9 (telWg.Ti.2hr)’ 711.5 643.8 659.7 552.8 403.7 149.9 立休加1丨胜(1.丨)0;) 98. B 98.1 98.8 97.2 97.2 9Ί.7 粉末假密度(g/Cc ) ϋ.44 ϋ.Ί2 0.45 0.33 0.40 0.25 • 粉末觀. 250 μ_ω以下⑴ 3.2 4.1 3.0 11.6 10.3 .7.8 283ϋ μ·ΐη 以上α) 0.5 1.9 0.4 2.2 3.5 15.8 粉末形狀 馳 職 職 不定^ 不定^ 不定J钐 粉末之娜度 1.28 1.33 1.25 1.76 1.75 1.84 粉末之粒徑分布指數 2.1 2.6 2.1 6.7 6.9 14.1 R....................................t..............................0 (請先聞績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甲 4(210Χ 297 公沒) 27 五、發明説明(28 )
A B 霁3 実施例10 比較例4 比較例5 碘y金屬Mg (g原子/莫耳) 0.019 0 0.00005 固体生成物(a)之 平均粒径(μ m ) 62 560 62 固体生成物(a)之球形度 1.21 1.87 1.69 固体生成物(a)之 粒径分布指数 1.7 7.6 6.4 固体触媒成分(Λ)之 Ti担持量UgTi/g-触媒) $ 73.6 61.7 65.8 聚合結果 齡體產量 (g) 75.3 42.1 17.3 触奴活性 (KgPE/gTi.hr.atm) 104.8 58.6 24.1 粉末ΊΜ 25ϋ /tin 以下 (¾) 3.5 « 10.3 8.3 283ϋμιιι 以上 U) 1.7 5.1 Ιϋ.5 . 粉末形狀 珐状 不定形 不定形 粉末之球形度 1.32 1.88 1.80 粉末之粒淫分布指數 2.9 . 9.2 8.3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線. 甲 4(210X 297公潑) 28 198727 c 發明説明(29 之 施 實 由 入 加 内 瓶 燒 Ρ 三 製 璃 玻 A -( 之 分代 成取 媒分 觸充 體氣 固氮 } 以 (1於 i(物 T 化 e,氯 ο 二 ^ 0 30甲 a)二 ./IV 5 苯 物 戎鄰 -yl\ 生物 體化 固氣 的酸 得 甲 製 二 1)苯 1(鄰 例及 令 在 1 其在
入 加 再 後 時 小 1X 應 反 1C 溫 升 以 予
以 部 相 固 的 得 所 ο 時 小 2 拌 攪 V wtL. 0 洗 烷 庚 熱 之 後 次 入 加 後 0, 完 β 0 相 11固 在淨 , 洗 ml分 00充 1烷 14庚 1C製 卩精 以
應 反 予 再 V 應觸 反 體 。 固 時的 小需 所 得 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分 成 媒 合 聚 之 烯 丙 烷 庚 製 精 入 加 内 釜 壓 製 鋼 綉 不 之 JI ΊΧ 積 容 内 於 烷 矽 氣 甲 三 基 甲 去 •訂· Γ ο η η Γ ο e X ο 算 換 於 當 相 及 子 原 鈦 成 分 成 媒 觸 體 固 的 得 而 製 調 述 上 以 之 力 2 壓 合 對聚 絶行 2(進 cm0C / ο 8 7 2k在 o . 至止 氣為 0 ^ 給 0 供 f 對 ),絶 至 氣 烯 丙 表 如 0K, 結 其 .線· 示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例 施 實 與 鈦 外 值 之 示 所 值 之 示 所 4 表 如 量 用 使 之 物 化 氣二 醯 甲二 苯 鄰 變 改 除 甲 4 (210X297公釐) 29 1987^7__ 發明説明(3(0 外,餘與實施例1 1相同並予實施。 示 所 4 表 如 ml/ 結 其例 施 奮 及 餘 外 值 之 示 所 4 表 如 量 用 使 之 ο U施 物實 成予 生並 體同 固相 變11 改例 除施 實 frry 與 示 所 4 表 如 果 結 其 同 相 11 1X 例 施 實 與 餘 外 物 化 氛二 0 甲二 苯 鄰 用 fee 〇 不施 除實 予 並 示 所 4 表 如 — 結 其
例 施 實 與 餘 外 a /V 物 成 生 體 固 代 取 示 所 4 表 如 I 結 其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_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甲 4 (210X297公釐) 30 五、發明説明(31 ) A6B6 ilM 7 ibl 獅 6 1^117 mmis mmn ^MH13 剪綱12 mm\\ CO r>j tn c*» cn w 固 [(a)細 (ranol) CJ GP 1 CO o ro cn r° g w c-> -J cn c*> C-J 〇 c-> o 酸鹵化物 [(c)成分] (mmol) Ο S 1 • o >—· 0.086 0.083 0.Q93 C3 s o b cn o h-* 〇 »—* C3 h-- 〇 (c)/(a) (raolii) ►—* g H-* g »—» g >—· g »—· g H-· g >—* g ►—· g >—* to g »—* g 敵鈦 化合物 [(b) _ (mmol) s t ο s ( o r〇 « o tn ►—* S » C3 €Ti σ * o s « s ♦ o cn CD C3 s a s o (b)/(a) (mol 比) 会 CD g •£w g g C3 o 含 会 o ◦ C3 έ 〇 有機鋁 化合物/固 体触 (tool it) S s s s g s s s s s s ?pi S ►—· »—· t—>» g Η-» S 1—* g H— s >—· (分) ►—l a cn CO cn cn cn CO cn CO **»4 C7> c-n ΓΌ ίΝ3 ►—1 cn ho a 聚合体產量 (kg/g-Ti) m s CO C〇 CO U3 CO CO CO 00 CO Co CO CO LO CO —- ^ — Sw"· · 咖 1 r〇 CO ►—» ro tNi H-* » Ni ho h—· • tjO »—· tN» CO (—* tNi f-O >—* tN3 ►—» r〇 r〇 ►— ro 粉末雜K (S) 1 1 r〇 ro cn fN3 u> ro r° ro tv〇 CJ r〇 CJ r〇 粉対姬 知布指& (P) (請先閑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页) 甲 4(210X 297公沒) 31 19S72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 發明説明(32 窗旃例20 (1)固體生成物(a)之調製 與實施例1同法施行。 (2 )固體觸媒成分U )之謳製 於以氮氣充分取代之玻璃製500ml三口燒瓶内,加入 由前述Π)製得的固體生成物(a)(未予粉碎者)16g,精製 庚烷80ml,四氣化矽2.4ml及鄰苯二甲酸二乙酯2. 5ml,保 持条内在90C ,邊予攢拌邊投入四氣化鈦77ml並在110 °C 令其反應2小時後,分離出固體成分並以801C之精製庚烷 予以洗淨。再加入四氛化鈦77ml,在11〇1〇令其反應2小時 後,以精製庚烷充分洗淨,製得固體觸媒成分U)。 (3)丙烯之聚合 於内容積1 Λ之不銹鋼製壓力釜内加入精製庚烷4 0 0 m 1 ,三乙基鋁2.0mmole,二苯基二甲氧基矽烷0.05inmole, 鄰苯二甲酸環己酯0.2mn〇le及前述(2)所得的固體觸媒成 分U)(以鈦原子換算為0.005Dtmole),加氫氣至1.5kg/ cm2· G及丙烯氣至0.2kg/cm2· G為止,在總壓力8kg/cm2, 7 0 °C進行丙烯之聚合2小時。其結果如表5所示。 奮施例21 於調製實施例20之(2)的固體觸媒成分(A)時,除採用 安息香酸:ΓΘΙ 3.5ml以取代鄰苯二甲酸二乙_外,餘與實 施例20相同並予實施,其結果如表5所示。 窨施例22 於調製實施例20之(2)的固體觸媒成分(A)時,除採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_訂· •線· 甲 4 (210X297公釐) 3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 t -發明説明(3 3 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2.5ml以取代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外, 餘皆與實施例20相同並予實施。其結果如表5所示。 例23 於實施例2 0之(3 ),除採用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0 . 2 mmole以取代鄰苯二甲酸環己酯外,餘與實施例20相同並 予實施,其結果如表5所示。 例24 於實施例20之(3),除採用二正丁基二甲氣矽烷0.05 m m ο 1 e以取代二苯基二甲氧矽烷外,餘與實施例2 0柑同並 予實施,其結果如表5所示。 例25 於調製實施例2 0 ( 1 )之固體生成物(a )時,再加入碘 1 6 g並使反應,與實施例2 0同法實施,其結果如表5所示。 [•h較例8 於實施例20之(3),除不採用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 且二苯基二甲氧矽烷之量變成0.25mm〇le以外,餘與實施 例20相同並予實施,其結果如表5所示。 Μ......9 於實施例20之(3),除不採用二苯基二甲氣矽烷,且 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之量變成0.25mra〇|e以外,餘與實施 例20相同並予實施,其結果如表5所示。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裝· .線· 甲 4 (210X297公釐) 3 3
19872V A6 B6 五、發明説明(34 ) 粒径分布指数(P) 球形度(s) 聚合体 性状. 蝕媒活性· (kgPP/g*Ti *2hr) 鈦担持量 (mgTi+/g 触媒) mm分率 ΓΌ ΓΌ CO »—* CD C-O CO to CO cn fs3 cn CO 実施例20 « CO CD o CO c〇 CO CO cn »—* CD CO 実施例21 ro Η-» CD C-O CO CO CO CO cn CO C3 CJ 実施例22 » CO ►—· « CO ho C3 〇 t£3 CO to cn N5 CD CO o 実施例23 tv3 CO μ—· • tN5 cn C3 CO CO to CO C7^ cn CD CO 実施例24 V—· ΓΌ CD *—» to CO ,· r〇 CD to tN5 実施例25 hO t CD »—* 1 CO NJ O CO c〇 to CO cn C-3 <-n ◦ CO 比較例8 hO »—» • to o • CJ to « cn H-· g CO 比較例9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琪寫本页) •線. 甲 4(210X 297公沒) 34 198727 A 6 B 6 用 利 可 之 上 業 産 素 鹵 與 hi 屬 金 由 用 採 於 由 媒 觸 用 烴 烯 聚 明 發 本 依 若 性 活 媒 。 ),觸體 (a高合 物現聚 成發之 生可態 體亦形 固 ,末 之理粉 得處的 而製好 類調良 醇 徑得 及.粒可 之 等 碎 粉 予 施 不 其 對 使 即 且 性 則 規 體 立 高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印製 甲 4 (210X297公釐)
如實施例1之方法,但於以氮氣充分取代之配有攪拌 器之玻璃製反應瓶(内容積約0·7β )中,加入乙醇24 3卩後, 在常溫攪拌下,於10分鐘内吹入Cl2氣150cc,接箸邊予機 拌,邊在迴流條件下加入金屬鎂16g,加熱令其反應直至条 内不再發生氫氣為止,結果示於表6。 奮旆例27 進行實施例1之相同步驟,但於以氮氣充分取代之配 有攢拌器之玻璃製反應瓶(内容積約0.7A)中,加入乙醇 243g,和光純藥(株)製之特级溴l.lg及金屬||i6g,邊予Μ 拌,邊在迴流條件下加熱令其反應,直至条内不再發生氫 氣為止,結果示於表6。 宣 J. ....Μ 2 δ 以實施例1之相同步驟,進行聚合用之固體觸媒成份 A(a)之調製,於以氮氣充份取代之配有攪拌器之玻璃製反 應瓶(内容積約0.7β)中,加入乙醇250g,碘0.8g,在攪拌 下,在不超過5 ο υ之反應條件下於1小時内加入正-丁基乙 基鎂(以正丁基乙基鎂換算為1 9 . 2 W t %之庚烷溶液)7 3 . 3 g , 在8 0 t之加熱反應條件下攪拌4小時,得到固體狀反應生 成物,過濾含有固體狀生成物之反應液並乾燥之,得到固 體生成物(a),結果如表6所示。 甲4(210X297公嫌)80. 5· 5,000張(H) 1 198727
表 6 實施例26 實施例2 7 實施例2 8 鹵素/Mg (g原子/莫耳) 0.020 0.021 0.0095 固體生成物(a )之 平均粒徑(// m) 59 6 1 50 (a )之球形度 1 .29 1.21 1.38 (a)之粒徑分布指數 2 . 4 1 . 7 2.2 固體觸媒成分(A) 之Τ ί担持量(m g T i / g觸媒) 28 30 35 聚合結果聚合體産量(g) 170.6 168.1 143.4 觸媒活性 (kgPP/g.Ti.2hr) 712.3 701.9 596.7 (I · I) ( % ) 98.6 98.5 97 . 9 粉末密度(g / c c ) 0.44 0.46 0.40 粉末粒徑 2 5 0 w m 以下(% ) 2830W m以下(% ) 4.4 1.9 1.5 0.3 5.1 0 . 1 粉末形狀 球狀 球狀i球狀 粉末球形度 1.30 1.23 1.34 粉末粒徑分布指數 2.5 (- 1 . 8 1 2 . 3 2 甲4(210X297公嫌)80. 5· 5,000張(Η)

Claims (1)

198727
乂100733號專利申請案 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81年12月16日 1. 一種在調製烯烴聚合用固ϋ觸媒成分時所用的固趙生成 物,係由金羼鎂,具有1至6個碳原子之酵類及對金屬 鎂1莫耳有〇 . 〇 〇 1〜〇 . 〇 6克原子量之鹵素經予反應而得 者;且該固體生成物係以下式(1)表示之球形度(S)為S < 1.60且以下式(2)表示之粒徑分布指數(Ρ)為Ρ< 5.0者 * S = (Ε1/Ε2) 2 ....................................... (1 ) (式內,Ε1為粒子之投影的輪郵長,Ε2為與粒子之投影面 積相等的圓之周長) P = D90/D10 ....................................... (2) (式内,090為累積重量分率對應於90%之粒子徑,010 為累積重量分率對應於10〆之粒子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固體生成物,其中之鹵素係碘 0 3. —種用Μ調製烯烴聚合用固體觸媒成份之固體生成物, 係將MRMsR’( R, R’為烷基,可為相同或不同的)表示 之鎂化合物與具有1至6個碳原子之酵類反應而得,其 係具下式(1) S = (E1/E2) 2 -....................................⑴ 表示之球形度(S)為S< 1.60,且Μ下式(2) P = D90/D10 ....................................... (2) 表示之粒徑分布指數(Ρ)為Ρ< 5.0者。 Τ 肀4(210Χ 297乂'爱)80· 5· 5,000張(Η) l9Sr^^ H3 4 ·—種 固體觸媒組成 物, 係使用下列(a) (b)兩成分製得者 (a )如申 請專利範圃 第 1〜3項中 之任 一 項 之固 體生成 物, 與 (b)以下 式 T i Xn (OR) 4-n 所 代表之紋化合 物 (式中: X為鹵0 頁子 9 R為C 1 - 5院基, R 為複數時可為互 相 相同或不相同 ;η 為0〜 4之整數) 9 而 該固體生成物 (a) 中 之鎂 fftt AI 與钛 化合 物 (b )之組成比( 莫 耳 比)為 1 :2〜20或固體生成物(a)與 鈦 化 合物 (b )之組成 比 (萁耳 比)為1 : 2〜 20 者。 5 . — 種固體觸媒組 成物, 係使用下列( a ) (b) (c) 三成分 製 得 者: (a)如申 請專利範圍 第 1〜3項中 之任 — 項 之固 體生成 物; 與 (b) K 下 式 TiXn (OR)4-n 所 代表之鈦化合 物 (式中: X為鹵原 子, R為C 1 -5烷 基, R為複數時可為互相 相 同或不相同; η為 0〜4之 整數 );以及 (C)自: 胺類,醢胺 類 »萌 類, 腈類 9 膦 類, 甲醛醢 胺 類. 酯類,醚類 f 硫醚 類, 酵類 9 硫 酯類 ,酸酐 類, 酸鹵 化物類, 醛 類 ,有 櫬酸 類, 具 有 S i -0 -C鍵结 合 之有 機矽化合物 , Μ及 含有 焼氧 基 之 有櫬 矽化合 物 甲4(210X 297公殚)80. 5t 5,000張(Η) 2 198727 H3 所選出之電子 供給性化合物; 其中, 該固體 生成物(a) 中 之 鎂與钛 化合物 (b)組 成 比(莫 耳比 )為 1 : 2〜 20 9 而 該 固體生 成物(a), 钛 化 合物(b)與 電子供給 性 化 合 物 (c )之組成 比( 莫 耳比) 為1 : 2 〜20 :0 . 05〜5者 〇 6 .如 申請專 利範 圍第4項 或 第 5 項 之固體 觸媒組 成 物, 其 细 孔容積 為0 . 4cm 3 / g以 上 > 且 比 表面積 為 3 0 0 m 2 / g K 上 0 7 . 一 種聚烯 烴的 製造方法 9 包 括 使 用下列 (A) (B) 二 成分為 特 徵者: (Α)使用下述之(a )(b)所製得之固體觸媒成 分: (a )如 申請 專利範圍 第 1 至 3 項中之 任- -項 之 固體生 成 物; 及 (b )以 下式 T i Xn (0R) 4 -η 所代表之钛化 合物 (式中 :X為鹵 原子, R為 Ci -5 烷基, R為 複數時可 為 互相相同或不 相同; η 為 0〜4 之整數 ), 而該固體 生 成物(a )中 之鎂與钛 化 合 物 (b )之組成比 (莫 耳 比) 為 1 : 2〜 20 ; (B)從烷基鋰, 二 烷基鋅, 以及由下式 A lR4m X23 -m (式中,R 4為C 1-1 0烷基 9 環 烷 基 或芳_ 基, m 為 1〜 3之 整 數,X2 為鹵 素原子)所示之化合物所選出 之有機金 属· 化 合物; 甲4(210X297乂超)80. 5· 5,000張(Η) 3 i98rW H3 其 中,該 固 體 An 觸 媒 成 分 (Α)中之钛與有櫬金屬化合物(Β) 之 组成比 (莫耳比) 為 1 : 50〜 1000 者 〇 8 . ' 種聚烯 烴 之 製 造 方 法 ,包 括 使 用 下 列 (A)( B) (C)三成 分 為特徵 者 • • (A)使用下述之( a ) (b)( C)所 製 得 之 固 體 觸媒 成 分 * (a )如 申 請 專 利 範 圍 第1 至 3 項 中 之 任一 項 之 固 體生 成 物 與 (b) Μ 下 式 T i Xn (OR) 4 _ η 所代表之鈦化合物 (式中 X為鹵原子, R為 Ci -5 燒 基 9 R為複數時可為 互相相同或不相同; η為 〇〜4 之 整 數 );以及 (c )自 : 胺 類 t 醢 胺 類, m 類 > 腈 類 ,膦 類 9 甲 醛醢 胺 類 ) m 類 ) m 類, 硫 醚 類 9 酵 類, 硫 酯 類 ,酸 酐 類 9 酸 鹵 化 物 類, 醛 類 $ 有 機 酸類 > 具 有 S i -0 -C 鍵 结 合 之 有 機 矽化 合 物 » 及 含有 烷 氧 基 之有 機 矽 化 合 物 所 選 出之 電 子 供 給 性 化合 物 而 得 之固 體 ffvm 觸 媒 成 分 » 而 該固 體 生 成 物 (a )中之鎂與钛化 合 物 (b )之組成比(莫 耳 比 )為1 :2 〜20 f 該 固 體生 成 物 (a ), 鈦化合物( b) 與 電 子 供 給性 化 合 物 (C) 之 ή 成 比 (莫耳比)為 1 : 2 〜20 : 0 . 0 5〜 5 ; (B)從烷基鋰, 二烷基鋅,Μ及由下式 A 1 R 4m X2 3 - m (式中,R 4為C 1 - 10 燒 基 ,環 焼 基 或 芳 香 基, m為1 3之 整 數,X2 為 鹵 素 原 子 )η 〒示之化合物所選出之有櫬金屬 甲4(210X 297父楚)80. 5. 5,000»(H) 4 H3 化合物; Μ及 (C)自 • 胺 類, 醢 胺 類 > 嗣 類 9 腈類, 膦 類 ,甲 醛 豳 胺 類 9 酯 類, 醚 類 » 硫 醚 類 t 醇類, 硫 酯 箱 酸 酐 類, 酸 鹵 化 物類 9 醛 類 9 有 機 酸 類,具 有 Si -0 - C 鍵 结 合 之 有 機 矽化 合 物 » 及 含 有 烷氧基 之 有 機矽 化 合 物 所 選 出 之電 子 供 給 性 化 合 物 ;其中 f 該 固體 觸 媒 成 份 (Α)中之鈦, 有機金屬化合物(B)M 及 電子 供 給 性 化 合 物 (C )之組成比(莫 耳 比 )為 1 : 50〜1 0 0 0 : 0 . 5〜 3 0 0 # 〇 9 . 一種聚 烯 烴 之製 造 法 9 包 括 使 用 • • (A)使 用 下 述之 (a )( b) (c )所製得之固體觸媒成分: (a)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至3 項中之任- -項之固體生 成物;與 (b) Μ下式 Τ iXn (OR)4 —η 所 代 表 之钛 化 合 物 (式中: X為 鹵 原 子 » R為C 1 - 5烧基, R為 複數 時 可 為 互 相 相 同或 不 相 同 π為0 4之整數) 以及 (C)自 : 胺 類, 醚 肢 類 9 嗣 類 t 腈類, 膦 類 ,甲 醛 醢 胺 類 > 酯 類, 醚 類 t 硫 醚 類 > 酵類, 硫 酯 類, 酸 酐 類, 酸 鹵 化 物類 » 醛 類 t 有 機 酸 類,具 有 si _ 0 C 鍵 结 合 之 有 機 矽化 合 物 t 及 含 有 烷氧基 之 有 機矽 化 合 物 所 選 出 之電 子 供 給 性 化 合 物 而得之 固 體 觸媒 成 分 » 而 該 固 體生 成 物 (a)中之鎂與钛化合物(b)之 組 成 比( 莫 耳 比 )為1 :2 20 ; 該 固 體 生成j物 (a), 钛化合物(b 甲4(210X 297公尨)80. 5· 5,000張(Η) 5 Η3 )與電子供給性化合物(c)之組成比(莫耳比)為1:2〜 2 0:0.05 〜5 ; (B) 從烷基鋰,二烷基鋅,Μ及由下式 A 1R4«X23 -« (式中,R4為Ci-io烷基,環烷基或芳香基,m為1〜3之整 數,X2為鹵素原子)所示之化合物所選出之有機金羼化合 物; (C) 選自芳香族二羰酸單或二酯之至少一種;Μ及 (D) 具有Si-0-C_结合之化合物; 而其中: 該固體觸媒成分(A)中之钛,有機金靥化合物(B), 化合物(C)以及化合物(D)之姐成比(其耳比)為1:50〜 1000:1〜500 :0.5〜300者 〇 10. —種聚烯烴之製造方法,包括使用: (A)使用下述之U)(b)(c)所製得之固體觭媒成分: (a)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之任一項之固體生 成物;與 (b) 以下式 T i Xn (OR )4-n 所代表之钛化合物 (式中:X為鹵原子,R為C 1 - 5烷基,R為複數時可為 互相相同或不相η為0〜4之整數);以及 (c)自:胺類,醢胺類,酮類,腈類,膦類,甲醛醢胺 類,酷類,醚類,硫醚類,酵類,硫酯類,酸酐類, 酸鹵化物類,醛類,有櫬酸類,具有Si-0-C鍵结合 6 甲4(210X297公楚)80. 5· 5,000張(Η) __H3 之有 櫬 矽刊 3合物,私 (及含有烷 氧 基之有櫬矽 化 合物 所選 出 之電子供給性化合物而 得 之固體觸媒 成 分, 而該 固 體生成物(a) 中之鎂與钛化合 物 (b)之 組 成比( 莫耳 比 )為 1 : 2〜20 ; 該固體生 成 物( a),钛化合物(b )與電子供 給性 化合 物(C)之組 成 比( 莫 耳比) 為 1 : 2〜 20:0 .0 5〜 5 ; (B)從烷基 鋰 ,二烷基鋅, Μ及由下 式 A 1 R4 «X2 3 — m (式中,R4 為 Ci- 1 0焼 基, 環烷基或芳香基 > is為1〜3 之整 數 ,X2為齒素原 子)所示之化合物所 選 出之有櫬金 羼 化合 物 • (C)選自芳 香 族二羰酸單或二酯之至 少 一種; K及 (D)K R :R2 3 - nS 1 (0R3 )η代 表之有機; 珍化合 物 * (式中, R 1 R2及 R3分 別為烴殘基 該 R 1 ,R2 及 R 3可為 相同或 不 相同); 其中, 該 固體 觸媒 成分(Α)中 之 钛, 有櫬金 靥 化合 物(B), 化合 物(C ) Μ及化合物( D) 之組 成 比(莫 耳 比)為 1 : 50 〜 1 00 0 : 1 〜5 0 0 : 0 .5〜3 0 0者 0 11. 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 8項 之聚烯烴 的 製造 方 法,其中於(A )固體觸 媒 成分中, (c) 成分係由 芳 香族 二 羰酸單或二酯 選出的至少一 種。 12. 一種聚烯烴之 製造 法, 包括使用 下 列(A ) ( B ) ( C ) 三 成分 為特擞者: (A)使用 下 述之(a ) (b) (C)所製得 之 固體 觸 媒成分; (a )如申請 專利 範圍 第1至3 項 中之 任 一項 之固體生 甲 4(210X 297乂趑)80.5_ 5,000張〇1) 7 H3 成物;與 (b)以下式 TiXn (OR)4-n 所代表之钛化合物 (式中:X為鹵原子,R為Ci-5烷基,R為複數時可為 互相相同或不相同;η為0〜4之整數); Μ及(c)酸鹵化物;其中之該固體生成物(a)中之鎂 與鈦化合物(b)之組成比(莫耳比)為1:2〜20,而該 固體生成物(a ),钛化合物(b )及酸> 鹵化物(c )之組成 比(莫耳比)為1:2〜20:0.05〜5。 (B) 從烷基鋰,二烷基鋅,Μ及由下式 AlR4mX23-m (式中,R4為Ci-10烷基,環烷基或芳香基,m為1〜3之整 數,X2為鹵素原子)所示之化合物所選出之有機金属化合 物;K及 (C) 含有烷氧基之有機矽化合物; 其中:該固體觸媒成分(A)中之鈦,有機金靥化合 物(B)及有機矽化合物(C)之組成比(莫耳比)為1:50〜 1 0 0 0 : 0 . 5 〜3 0 0者 〇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聚烯烴之製造方法,所得的聚 烯烴粉末具有K前述式(1)所示之球形度(S)為S< 1.60, 且Μ前述式(2)所示之粒徑分布指數(P)為P< 5.0。 甲4(210X 297公寿)80. 5. 5,000»(Η) 8
TW080100733A 1989-12-28 1991-01-30 TW198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334089 1989-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198727B true TW198727B (zh) 1993-01-21

Family

ID=1836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0100733A TW198727B (zh) 1989-12-28 1991-01-30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0461268B1 (zh)
KR (1) KR970007238B1 (zh)
AU (1) AU648534B2 (zh)
CA (1) CA2050338C (zh)
DE (1) DE69032347T2 (zh)
TW (1) TW198727B (zh)
WO (1) WO19910098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4688B2 (ja) * 1991-06-25 2001-09-04 出光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US5556820A (en) * 1989-12-28 1996-09-17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Catalyst componen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olefins
KR0139218B1 (ko) * 1991-06-17 1998-05-01 혼고우 무쓰미 올레핀중합용 촉매성분 및 폴리올레핀의 제조방법
KR100531543B1 (ko) 2001-03-30 2005-11-28 도호 캐털리스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올레핀 중합용 고체 촉매 성분 및 촉매, 및 프로필렌 블록공중합체
US20060116280A1 (en) * 2003-01-22 2006-06-01 Nobuhiro Yabunouchi Catalysts for polymerizing olefin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lefin polymer
DE10352138A1 (de) 2003-11-04 2005-06-16 Degussa Ag Sphärische Partikel
KR100874089B1 (ko) * 2007-04-25 2008-12-16 삼성토탈 주식회사 프로필렌 중합용 촉매의 제조방법
EP2593488B1 (en) 2010-07-12 2023-08-16 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 Attrition resistant catalyst system for manufacture of polyolefi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55205A (en) * 1980-05-02 1981-12-01 Shindaikiyouwa Sekiyu Kagaku Kk Production of polyolefin
JPS57205406A (en) * 1981-06-11 1982-12-16 Toyo Sutoufuaa Chem:Kk Catalytic component for alpha-olefin polymerization and homopolymerization or copolymerization of alpha-olefin
JPS5841832A (ja) * 1981-09-07 1983-03-11 Idemitsu Kosan Co Ltd マグネシウムジアルコキシドの製造方法
GB2183244B (en) * 1985-11-26 1989-11-15 Toho Titanium Co Ltd Olefin-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and component therefor
EP0297076A3 (en) * 1987-06-25 1990-01-24 Lithium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ydrocarbon soluble and insoluble organo magnesium chloride complexes, processes and uses
FI95278C (fi) * 1987-12-07 1996-01-10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Menetelmä olefiinipolymeerin valmistamiseksi
US4970186A (en) * 1987-12-26 1990-11-13 Toho Titanium Co., Ltd. Solid catalyst componen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and an olefin polymerization catalyst
FI83332C (fi) * 1989-02-16 1991-06-25 Neste Oy Nytt foerfarande foer framstaellning av en polymeriseringskatalysatorkomponent foer olefiner.
IT1230134B (it) * 1989-04-28 1991-10-14 Himont Inc Componenti e catalizzatori per la polimerizzazione di olefine.
JP2940684B2 (ja) * 1989-12-29 1999-08-2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固体状触媒成分およびこの触媒成分を用いたオレフィンの重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1009887A1 (fr) 1991-07-11
DE69032347T2 (de) 1998-09-24
KR920701269A (ko) 1992-08-11
EP0461268B1 (en) 1998-05-27
AU648534B2 (en) 1994-04-28
DE69032347D1 (de) 1998-07-02
EP0461268A1 (en) 1991-12-18
KR970007238B1 (ko) 1997-05-07
EP0461268A4 (en) 1993-03-10
CA2050338C (en) 1998-05-19
AU7032691A (en) 1991-07-24
CA2050338A1 (en) 199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61886B2 (ja) マグネシウム化合物、固体触媒成分、エチレン系重合触媒、及びエチレン系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5968412B (zh) 二茂铁改性三元类水滑石阻燃抑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8512542A (ja) オレフイン重合触媒用球形担体の製造方法
JPS5920308A (ja) α−オレフイン重合用触媒成分の製造方法
TW198727B (zh)
JPS6411651B2 (zh)
JPS62104810A (ja) オレフイ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WO2013081080A1 (ja) 複数の種類の遷移金属触媒を用いるオレフィンブロックポリマーの製造方法
JP2678947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WO1993000371A1 (en) Solid catalyst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of polyolefin
JP2010538105A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用球形担体の製造方法
JP5171954B2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用球形担体の製造方法
TWI297285B (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solid titanium catalyst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
JPH04227707A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233878A (ja) マグネシウム化合物、オレフィン重合触媒及び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05117316A (ja) ポリオレフインの製造方法
JP3306679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H03234714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の製造方法
WO1996028484A1 (fr) Resine poreuse contenant des fonctions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ette resine
JP2537221B2 (ja) オレフィン重合用触媒成分の製造方法
JP3273216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2714991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2537220B2 (ja) オレフインの重合方法
JP3055079B2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の製造方法
JPH0550523B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