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6106155A - 一种连续拉伸生面团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拉伸生面团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86106155A
CN86106155A CN198686106155A CN86106155A CN86106155A CN 86106155 A CN86106155 A CN 86106155A CN 198686106155 A CN198686106155 A CN 198686106155A CN 86106155 A CN86106155 A CN 86106155A CN 86106155 A CN86106155 A CN 86106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er belt
dough
equipment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198686106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86106155B (zh
Inventor
林虎彦
平林孝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86106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6155A/zh
Publication of CN86106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86106155B/zh
Expir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3/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batches of dough before subdivision
    • A21C3/02Dough-sheeters; Rolling-machines; Rolling-p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3/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batches of dough before subdivision
    • A21C3/02Dough-sheeters; Rolling-machines; Rolling-pins
    • A21C3/025Dough-sheeters; Rolling-machines; Rolling-pins with one or more rollers moving perpendicularly to its rotation axis, e.g. reciprocally
    • A21C3/027Dough-sheeters; Rolling-machines; Rolling-pins with one or more rollers moving perpendicularly to its rotation axis, e.g. reciprocally with multiple rollers moving in a closed loop, e.g. in an orbital path; Planetary roller syste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 Bake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续拉伸点心面团、面包面团等的设备。该设备由传送机构和辊子机构组成。传送机构包括入侧、中间、出侧传送带,辊子机构与传送机构配合用来辗平面片。根据面团厚度和特点的改变,入侧、中间传送带的上表面与辊子机构直线部分间的角度可调整。第一套可调速驱动装置带动入侧传送带。第二套可调速驱动装置带动中间和出侧传送带。根据喂入设备的面团厚度和产量的变化,控制装置调节上述两套驱动装置间的速比。

Description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拉伸生面团,如制点心的面团,制面包的面团或类似食品的面团,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以不同厚度喂入的生面团拉伸成为薄面片的连续拉伸生面团的设备。
美国专利说明书第4,113,819号公开了一种由三个串列布置的传送带及在传送带之上布置的环形辊子机构所组成的拉面机。
尽管在这一已有技术中,拉面机的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对环形辊子机构的下部直线部分的角度是相适应的,但是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与环形辊子机构的下部直线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因此,不可能保持一特定区域,在该区域中上表面和辊子机构的直线部分之间与喂入的面团完全接触,而不管供给拉面机面团厚度的变化。
澳大利亚专利第545,313号公开了一种由两个串列布置的传送带和一个环形辊子机构组成的拉面机。
这一拉面机能调节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与辊子机构的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以适应面团厚度的变化。并且,两个传送带间的进料速度比可改变以便控制入侧传送带的进料速度。
尽管这一属于已有技术的拉面机运转相当好,但因拉面仅在两个传送带之间进行,当需要以高的厚度减小率拉面时就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通常,当一种粘弹性物质,如制面包的面团或制点心的面团,在外力作用下通常只有很小的阻力,并且其性质也不均匀,拉制出精确的体积时,用尽可能多的传送带平缓的拉制能获得满意效果。
为了获得满意效果,已研究了一种具有三个传送带的设备。在这种设备中,中间传送带的进料速度相对于入侧和出侧传送带的进料速度,对每一种面团必须实验测定,这是因为没有单一的公式可以应用于所有粘弹性物质,而该种物质的性质有宽的变化范围。
进一步说,甚至对于同一面团当拉伸率变化时,确定中间传送带的进料速度这一附加条件也必须予以考虑。于是,根据几乎可以与任意的数据表相比较的数据制出了这样一种设备,因而导致设备需有一个很复杂的离合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拉制面团的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三条传送带将相对厚的面团逐渐拉制成薄面片的设备。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拉伸面团的设备,其入侧传送带和中间传送带的上表面的斜度是可调的。
本发明再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简易控制三个传送带进料速度的拉面团的设备。
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提供一种连续拉制面团的设备;它包括:
机座,由多条串列布置的传送带组成的传送机构,包括入侧传送带,中间传送带,出侧传送带,各条传送带的速度均可改变,各传送带中任一后面的传送带的速度高于距其最近的前面的传送带的速度。
面团挤压装置,包括由多个可绕其轴线转动可沿一轨迹移动的辊子组成的,辊子机构包括一个直线部分,其位置高于各传送带,其速度高于传送带的速度,辊子轨迹的直线部分位于各传送带的上方,从而挤压喂入在辊子机构与多条传送带之间的面团,以便生产面片,其特征在于:
摆动入侧传送带和中间传送带上表面的装置,包括:支撑两个上表面的第一个框架,为摆动第一个框架而安装于基座上并配置于或靠近于中间传送带的后面端部的第一枢轴,为垂直移动第一个框架的第一升降装置,从而调节入侧传送带和中间传送带的上表面到辊子机构的直线部分的角度。
本发明的设备由包括一入侧传送带,一中间传送带,一出侧传送带的传送机构和一个辊子机构所组成。这些传送带串列布置以不同的速度传送面团,任一后面的传送带的进料速度高于距其最近的前面的传送带的速度。入侧传送带由第一个可变速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二个可变速驱动装置以特定的速比驱动中间传送带及出侧传送带。控制装置调节进料速度和两个驱动装置的速率,以适应喂入到入侧传送带的面团厚度或性质的改变以及产量的变化。产量之变化起因于制出面片所需速度的变化。
入侧传送带和中间传送带的上表面对辊子机构的下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可改变,这一改变量是通过两个传送带的上表面围绕一个枢轴的摆动而实现,该枢轴装在中间传送带的后面端部或者是相邻处。
具有上面提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设备有下列性能:
首先,固定输入传送带的上表面和辊子机构的直线部分,使其间有一规定的距离,而不管进料面团的种类或厚度使之充分接触喂入其间的面团。这是由于改变上表面和下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而实现的,因而能稳固的夹持并拉制放在入侧和中间传送带上的面团。
其次,因为轴销定位于中间传送带后面的端部或相邻的位置上,甚至在除了轴销的轴所在的位置之外的一些位置,即使上表面移动时,中间传送带的上表面至辊子机构的下直线部分的垂直距离的变化也保持相对很小。因此,中间传送带对出侧传送带的进料速度比能够在规定值范围内调整、入侧传送带与其他两个传送带的进料速度之间的关系才是唯一值得考虑的,以适应喂入到设备中的面团的厚度或性质的变化以及产量的变化。
现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在图1和图2中,一入侧传送带5,一中间传送带7,一出侧传送带9,以及一个环形辊子机构45,都安装在基座1上。第一个可变速的驱动装置35安装在基座1上,并通过传动轮36驱动入侧传送带5,从而将具有厚度为T的面团3喂入到辊子机构45与输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第二个可变速的驱动装置37安装在基座1上,并通过从动轮39和41分别以相应特定的速比驱动中间传送带7和出侧传送带9。尽管传送带7和9之间的进料速比是基于产量和所需面团的厚度而确定不变的,如必要时,经过计算速度和面团厚度,该速比可以通过改变驱动装置37及从动轮39和41上的带轮尺寸而得到变换。控制装置43安装在基座1上,它包括控制盘和嵌入式变换器。每个变换器接在电源和驱动装置35及37之间,并且变换电源线电压的频率以改变驱动装置35和37的转数,根据控制盘指示出的输入信号,因而可以改变第一个和第二个驱动装置35和37的驱动速度,而使中间传送带与出侧传送带7和9之间保持确定的进料速度比。
框架11转动地安装并绕销轴12摆动,销轴12安在轴承13中,而轴承13装在基座1上。框架11支承入侧和中间传送带5和7的上表面。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由一块板在后面区域的位置支承,在该位置滚柱10可转动地安装于框架11上。框架11有两个侧板,(图1所示其中一个侧板)在设备的每一侧一个。每个侧板上有一凸起14从主体向下方伸展。凸起14的一边有装在轴17上的齿轮19啮合的齿条15。轴17装有蜗轮20,通过其圆周上的齿21与轴25上的蜗杆23啮合,轴25上装有蜗轮27与蜗杆29啮合。这些齿轮和轴17安装于固定在基座1上的齿轮箱31中。两个传送带的上表面的角度变化是通过转动穿过齿轮箱31侧壁的连接到蜗杆29的手柄33实现的。
在传送带上方的环形辊子机构45安装在基座1上,它包括许多按照箭头b所指方向绕各自的轴线49自由转动的辊子47,在驱动装置42作用下,这些辊子按箭头c所示方向一致的移动。驱动装置42的动力通过链轮44,链条54和链条夹具52传至轴49。各个辊子47的运动按箭头a所示方向构成一有下直线部分的环形路线的轨迹。辊子47以高于各传送带的速度运动,将面团保持在对着入侧、中间和出侧传送带的环形传送带的直线部分之下,并重复地压制面团。
为了满意的完成拉面过程,入侧传送带上的面团必须在1长距离内全部接触直线部分,以及接触入侧传送带5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为了做到这一点,在下直线部分和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间构成的角度α必须变化以适应喂入拉面设备的面团厚度T的变化,以致在下直线部分和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H在下直线部分起始处变为等于厚度T。
中间传送带7的上表面与辊子机构的直线部分之间的角度β的变化,与框架11的绕枢轴转动引起的角度α的变化同时发生。由拉伸所致面团3的垂直截面积的减少,是与下直线部分和传送带的上表面间的间隙的减少相等的。由辊子47施加压延力至面团3,面团中的拉伸应力是平均的,面团被均匀拉伸而不破裂。
假定在拉面过程中面团的宽度不变,并且面团的弹性为零,得到下列近似的公式:
H1×V1=H2×V2(1)
H2×V2=H3×V3(2)
H1×V1=H3×V3(3)
其中H1,H2和H3是每个上表面至直线部分之间的间隙的代表值,该值与拉伸的面团厚度相适应,V1,V2和V3分别是入侧,中间和出侧传送带的进料速度。
通常,当有三个串列布置的传送带的拉面机拉制面团时,原则上说,面团将以从上面公式(1)、(2)、(3)导出的,并与其符合的速度喂入至每一个传送带上。
该数值计算如下:
首先,确定拉伸后的面团厚度H3,进料速度V3,入侧处的面团厚度H1。然后,由公式(3)算出进料速度V1,而进料速度V2通常在间隙H2确定后,由公式(1)或(2)算出。
喂入设备的面团厚度或产量变化时,需用这一计算方法。
因此,当拉伸条件改变时,三条传送带间的进料速比将发生变化。
在本发明的设备中,各传送带的做摆动的枢轴安装于或靠近于中间传送带7的后面端部。因此,即使为改变角β而摆动传送带7的上表面时,在该端的间隙P也几乎不变。故可认为P/H3的比率也是常量,除该处间隙为P外,其相邻处也可近似认为适用上述关系。因此,在进料速度V1、V2及V3由公式(1)、(2)和(3)首先确定后,中间传送带与出侧传送带间的速比可用给定的V2和V3来确定。甚至拉伸过程中面团的压缩比近于10∶1时,当改变角β时,规定的速比仍然适用。现在已知:如拉伸作业是在上述范围内,与公式(1)符合的和从公式(1)导出的进料速度V2和从与中间及出侧传送带的相关的确定速比导出的进料速度V2之间的差别可忽略不计,即使面团厚度或产量变化时也是如此。
因此,将入侧传送带5的进料速度V1和预定的进料速度V3作为输入信号,送入控制装置43,V1是根据喂入设备的生面团厚度的变化由公式(3)由算出的。由于中间传送带7的进料速度V2与进料速度V3成比例,故中间传送带的速度V2可自动确定。根据控制盘指示的输入信号,变换器变换电压的频率,以改变驱动装置35、37的转数。因此,传送带5、7、9分别以进料速度V1、V2、V3运转,根据给定的比例关系,V2可自动调整。
当产量提高时,V1由公式(3)导出,且V1和预定的V2的值送入控制装置43。
如果V3加倍,V2也跟着加倍。因此,入侧与中间传送带间的速比就能通过控制装置调节。
附图3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
第二个实施例中,在以1为基座的传送带5、7、9的上方,安装辊子机构40,以取代第一个实施例中采用的环状辊子机构45。许多辊子51彼此平行地安装,并能绕其轴53自由转动,该轴与滑动件55固定,而滑动件55又能在辊子支架56内侧的槽(未示)里滑动。在辊子51的每端附近,轴53被固定到一对联接臂57上。联接臂57是水平布置的板,其上有许多孔,以便安装轴53。辊子两端部的联接臂57又分别铰接于两根曲臂59的两端部,而两曲臂59的另外两端分别用销63联接于一对轮盘61靠近圆周的地方。轮盘61可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未示)带动。启动驱动装置,辊子51往复运动。由于辊子51的转动是其与生面团间的轧制摩擦产生的,所以即使它们的移动与面团的移动反向,也能给予面团以均匀的压力。
下面参照附图4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
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二个框架68安装于第一个框架66上,框架66相当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框架11。另外,框架68可绕枢轴(未示)摆动,该枢轴安装在基座1上的轴承72中,且在用于第一个框架66的枢轴12的前面。第一个框架66是一对侧板,分别装于该设备的两侧。每块侧板上均有朝向下部的延伸的凸块,在凸块一侧具有齿条67与齿轮76啮合,该齿轮安装于轴78上,蜗轮82安装于轴78上,通过圆周上的齿80与安装于轴86上的蜗杆84啮合。轴86本身又装有蜗轮88,而蜗轮88又与蜗杆90啮合、手柄92穿过齿轮箱74,与蜗杆90的轴连接,转动手柄92,即可调整入侧及中间传送带的上表面角度。第二个框架68支撑着入侧传送带5的上表面。螺纹69的一端与第二个框架铰接,并穿过第一个框架66上的孔(未示)伸出。同时,轴69与手柄65通过蜗杆机构(未示)啮合,手柄65穿过框架66连接到该蜗杆。
中间及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通过转动手柄92,便能绕轴12摆动。入侧传送带上表面也可绕在轴承72中安装的轴(未示)摆动,这样便可精确地调节角α。第三个实施例中,传送带的上表面和辊子机构的下直线部分间的角度可以改变,因此,通过调节手柄92和69,使得沿后面方向角度变小,这样面团可以更均匀、更平缓地延伸。
从以上描述可知,根据本发明,入侧及中间传送带上表面与辊子机构的下直线部分处的间隙可以改变,以便与喂入设备的面带厚度一致。从而获得良好的拉伸效果。
另外,中间传送带与出侧传送带间的速比可以调整到一确定值,且入侧与中间传送带间的速比可以通过控制驱动装置调节。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侧视图(局部剖面)。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前视图(局部剖面)。
图3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侧视图(局部剖面)。
图4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侧视图(局部剖面)。

Claims (9)

1、一台连续拉伸面团的设备,包括:
机座,由多条连续布置的传送带组成的传送机构,该传送机构包括入侧传送带,中间传送带及出侧传送带,每条传送带的速度均可改变,各传送带中任一后面的传送带速度高于距其最近的前面的传送带速度,
面团挤压装置,包括由多个可绕其轴线并可沿一轨迹移动的辊子组成的辊子机构,所说轨迹包括直线部分,辊子机构在各传送带的上面,其速度高于传送带的速度,辊子轨迹的直线部分位于传送带的上方,从而挤压在辊子机构与多条传送带间喂入的面团,以便生产面片,其特征在于:
摆动入侧传送带与中间传送带上表面的装置,包括:支撑两个上表面的第一个框架,为摆动第一个框架而安装于基座上并配置于或靠近于中间传送带的后面端部的第一枢轴,为垂直移动第一框架的第一升降装置,从而调节入侧传送带和中间传送带的上表面对辊子机构的直线部分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由铰接于第二枢轴上的第二个框架支撑,第二枢轴安装于第一个框架之上并配置于或靠近于入侧传送带后面端部,以便摆动第二个框架,此外,为垂直移动第二个框架,还有第二升降装置,以便调节入侧传送带的上表面到辊子机构直线部分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还包括第一可变速驱动装置以带动入侧传送带,第二可变速驱动装置,以便用相对于它们自己的确定比值来带动入侧传送带与出侧传送带,
还包括控制第一可变速驱动装置和第二可变速驱动装置的系统,从而调节入侧传送带相对于中间传送带的速比。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辊子机构有沿环状辊子轨迹排列的自由转动的辊子,形成封闭的运动辊子的圆周,当辊子与面团接触时,能沿轨道前进,同时自转,辊子与传送带运动的方向同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辊子机构的各辊子在直线辊子轨道上排列,并且这些辊子借助于驱动装置往复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中辊子机构有沿环状辊子轨迹排列的自由转动的辊子,形成封闭的运动辊子的圆周,当辊子与面团接触时,能沿轨道前进,同时自转,辊子与传送带运动的方向同向运动。
7、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中辊子机构的各辊子在直线辊子轨道上排列,并且这些辊子借助于驱动装置往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中辊子机构有沿环状辊子轨迹排列的自由转动的辊子,形成封闭的运动辊子的圆周,当辊子与面团接触时,能沿轨道前进,同时自转,辊子与传送带运动的方向同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3的设备,其中辊子机构的各辊子在直线辊子轨道上排列,并且这些辊子借助于驱动装置往复运动。
CN86106155A 1985-08-07 1986-08-06 一种连续拉伸生面团的设备 Expired CN86106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3745/85 1985-08-07
JP60173745A JPS6236136A (ja) 1985-08-07 1985-08-07 菓子生地等の延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86106155A true CN86106155A (zh) 1987-02-18
CN86106155B CN86106155B (zh) 1988-11-23

Family

ID=15966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6106155A Expired CN86106155B (zh) 1985-08-07 1986-08-06 一种连续拉伸生面团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4731008A (zh)
EP (1) EP0211669B1 (zh)
JP (1) JPS6236136A (zh)
KR (1) KR890003910B1 (zh)
CN (1) CN86106155B (zh)
AT (1) ATE48219T1 (zh)
AU (2) AU559527B1 (zh)
CA (1) CA1263563A (zh)
DD (1) DD248729A5 (zh)
DE (1) DE3667131D1 (zh)
ES (1) ES2001187A6 (zh)
SU (1) SU1669387A3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1859A (zh) * 2013-10-09 2016-05-25 Itab物流扫描公司 用于结账柜台的传送机系统
CN110235909A (zh) * 2019-07-15 2019-09-17 宿州国恩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油条胚自动拉伸方法
CN115462399A (zh) * 2022-09-15 2022-12-13 阳政精机(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将面带由下往上多层式输送叠接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444A (ja) * 1984-07-07 1986-01-28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可塑性素材の延展装置
DE3725383C1 (de) * 1987-07-31 1988-12-01 Siempelkamp Gmbh & Co Anlage fuer das Heisspressen von Pressgutmatten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Spanplatten,Faserplatten u.dgl.
JPH01206942A (ja) * 1988-02-15 1989-08-21 Rheon Autom Mach Co Ltd パン生地等の延展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H02231033A (ja) * 1989-03-06 1990-09-13 Rheon Autom Mach Co Ltd 生地延展方法及び装置
JPH0343036A (ja) * 1989-07-08 1991-02-25 Rheon Autom Mach Co Ltd 生地延展方法及び装置
US5284670A (en) * 1989-07-08 1994-02-08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Method for stretching dough
US5151024A (en) * 1989-07-08 1992-09-29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dough
JPH0795910B2 (ja) * 1989-07-28 1995-10-18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生地延展方法及び装置
US5154941A (en) * 1989-07-28 1992-10-13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Method for stretching dough
US5287781A (en) * 1990-01-08 1994-02-22 Amos Fehr Dough feeder/cutter
JPH0697934B2 (ja) * 1990-01-16 1994-12-07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生地延展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4152835A (ja) * 1990-02-16 1992-05-26 Rheon Autom Mach Co Ltd 生地延展ローラー
US5246363A (en) * 1990-09-20 1993-09-21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dough
US5118276A (en) * 1990-11-20 1992-06-02 Tokyo Glass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utting and sorting unit in use for synthetic resin continuous molding machine
US5292241A (en) * 1992-10-01 1994-03-08 Kraft General Foods, Inc. Apparatus for dressing of blow-molded articles in a strand
JP2917002B2 (ja) * 1995-05-02 1999-07-12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パン生地等の延展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750843B2 (ja) * 1996-01-09 1998-05-13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分割されたパン生地の連結供給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860938B2 (ja) * 1996-09-02 1999-02-24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延展装置における手粉供給機構
KR100383914B1 (ko) * 2000-12-14 2003-05-14 장인락 떡이나 만두 제조기용 이송장치
PL207993B1 (pl) * 2002-06-10 2011-02-28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Sposób ugniatania i wałkowania pasa ciasta pomiędzy dwoma członami wałkującymi i urządzenie do ugniatania i wałkowania pasa ciasta po fermentacji pomiędzy dwoma członami wałkującymi
DE10327249A1 (de) * 2003-06-17 2005-01-05 Weber Maschinenbau Gmbh & Co. Kg Schneidemaschine
US20060034988A1 (en) * 2004-08-16 2006-02-16 Bresnahan Steven A Method for sheeting and processing dough
ITTO20050031A1 (it) * 2005-01-21 2006-07-22 Minipan S R L Meccanismo di preparazione della pasta sfoglia convogliata su nastro
US8629192B2 (en) * 2009-12-30 2014-01-14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 foams using ultraviolet light
NO342084B1 (no) * 2016-05-30 2018-03-19 Dynatec Eng As Utstyr og metode for bearbeiding av deig
EP3987935B1 (de) * 2020-10-21 2023-08-16 Fritsch Bakery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von teig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3895A (en) * 1971-01-13 1976-08-10 Torahiko Hayashi Apparatus for forming dough pieces
JPS51104082A (en) * 1975-03-10 1976-09-14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Tasokijino seizosochioyobihoho
US4192636A (en) * 1975-08-22 1980-03-11 Rheon Automatic Machinery Co., Ltd.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dough material
NL8100256A (nl) * 1981-01-20 1982-08-16 Brinkers Margarinefab Inrichting voor het tot een continu vel uitwalsen van een in de vorm van een dikke laag aan te voeren deegmassa.
FR2519516A1 (fr) * 1982-01-13 1983-07-18 Comptoir Ind Alimentaire Entrainement reversible a vitesse variable des convoyeurs d'un laminoir a pate
JPS6052769B2 (ja) * 1983-06-01 1985-11-21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菓子生地等の延展方法及び装置
JPS6163231A (ja) * 1984-08-31 1986-04-01 レオン自動機株式会社 可塑性生地の延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11859A (zh) * 2013-10-09 2016-05-25 Itab物流扫描公司 用于结账柜台的传送机系统
CN105611859B (zh) * 2013-10-09 2019-08-02 Itab物流扫描公司 用于结账柜台的传送机系统
CN110235909A (zh) * 2019-07-15 2019-09-17 宿州国恩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油条胚自动拉伸方法
CN115462399A (zh) * 2022-09-15 2022-12-13 阳政精机(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将面带由下往上多层式输送叠接装置及方法
CN115462399B (zh) * 2022-09-15 2023-09-12 阳政精机(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将面带由下往上多层式输送叠接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890003910B1 (ko) 1989-10-12
SU1669387A3 (ru) 1991-08-07
JPS6354335B2 (zh) 1988-10-27
DD248729A5 (de) 1987-08-19
AU6083286A (en) 1987-03-12
JPS6236136A (ja) 1987-02-17
CN86106155B (zh) 1988-11-23
AU559527B1 (en) 1987-03-12
ATE48219T1 (de) 1989-12-15
US4731008A (en) 1988-03-15
EP0211669B1 (en) 1989-11-29
DE3667131D1 (de) 1990-01-04
CA1263563A (en) 1989-12-05
ES2001187A6 (es) 1988-05-01
KR870001772A (ko) 1987-03-28
EP0211669A1 (en) 1987-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6106155A (zh) 一种连续拉伸生面团的设备
US4692107A (en)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producing at a flow rate a strip of dough of constant dimensions
CN1023681C (zh) 拉伸面团的方法和装置
EP0128015B1 (en) Dough stretching
CN1023055C (zh) 生产连续面包面片的设备
US4631017A (en) Apparatus for rolling plastic dough
US4692110A (en)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plastic dough
CN1088331C (zh) 用于拉伸面包的生面团和类似物的设备
CN1023875C (zh) 延展生面团的方法和设备
CN212065520U (zh) 一种面片搓卷机
CN209628493U (zh) 一种三辊面团整形机
CN218143894U (zh) 一种皮带输送线的可调型张紧机构
CN219906354U (zh) 双驱型胶条牵引机
CN220595961U (zh) 可调节式皮带输送机
CN220772314U (zh) 一种高精度皮带秤
US5151024A (en)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dough
CN216686030U (zh) 一种新型的传送带跑偏调正器
CN217534336U (zh) 一种粪污输送带
CN219791422U (zh) 一种具有纠偏功能的合成云母用运输带张紧装置
CN218087288U (zh) 一种夹板输送机构
CN219362241U (zh) 一种多功能皮带式输送机
CN220244528U (zh) 输送带张紧装置
CN210538500U (zh) 面包卷制装置
CN208476554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模拟加载装置
CN216073865U (zh) 一种用于腰带生产的皮革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3 Decision
GR02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