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8349U - 模具自动抽芯机构 - Google Patents
模具自动抽芯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88349U CN219988349U CN202321371547.3U CN202321371547U CN219988349U CN 219988349 U CN219988349 U CN 219988349U CN 202321371547 U CN202321371547 U CN 202321371547U CN 219988349 U CN219988349 U CN 2199883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movable
- core
- rod
- supporting 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包括动模、定模、压杆、芯模杆、底座和支撑杠杆,动模和定模合模形成腔室,动模包括动压杆,用以下压压杆,芯模杆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芯模杆同轴并固定连接在支撑杠杆的一端,当动模合模时,动压杆下压压杆,在支撑杠杆的作用下,芯模杆上顶进入腔室内,弹簧上端顶在定模下表面并被压缩,完成塑膜后,向上取出动模,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芯模杆同步脱出成形腔完成脱模,可将动模脱模和抽芯脱模一步完成,避免现有技术中后续侧向抽芯时芯模对应的空心结构可能的变形,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自动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利用模具注塑成型制造塑料产品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结构需要芯模在注塑前进行占位以在产品中形成芯模对应形状的空心结构,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先将动模移开,再将芯模抽出完成脱模,操作需分两步进行,费时费力,且在后续进行侧向抽芯时此处芯模对应的空心结构容易变形,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模具自动抽芯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动模和芯模需分步脱模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包括动型腔结构、静型腔结构和芯模结构,动型腔结构包括动模和动压杆,动压杆固定连接在动模上;静型腔结构包括定模,定模上开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动模和定模合模后内部形成腔室;
芯模结构包括压杆、第一接触部、支撑杠杆、底座、第二接触部、芯模杆和弹簧,动压杆、压杆和第一限位孔的尺寸相适应,芯模杆和第二限位孔的尺寸相适应;
支撑杠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支撑杠杆一端与第一接触部一侧接触,第一接触部另一侧与压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接触部一侧与支撑杠杆另一端接触,芯模杆一端与弹簧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当芯模杆和弹簧向上移动时,芯模杆通过第二限位孔伸入至腔室内,弹簧另一端与定模的底部外壁相抵。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当向下移动动模和动压杆时,动模和定模合模形成注塑所用的腔室,动压杆沿第一限位孔下压压杆,在支撑杠杆的作用下,芯模杆和弹簧向上移动,芯模杆沿第二限位孔向上顶出并深入到腔室内,弹簧上顶定模外壁并被压缩,待腔室内液体塑料冷却凝固后,将动模向上移出,动压杆同时不再下压压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芯模杆沿第二限位孔同步脱出至腔室外,完成抽芯脱模。
过程中,可实现在完成动模脱模的同时,完成芯模部分的抽芯脱模,省去一步操作过程,操作更加简单,并可以防止后面侧向抽芯时的脱模力对此处方孔拉变形,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支撑杠杆的一端为第一球体,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为向内凹陷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球体位于第一弧形槽内。
有益效果:第一球体与第一弧形槽的接触方式,可以抵消掉支撑杠杆转动过程所带来的小幅度的横向移动距离,避免第一接触部和支撑杠杆间出现持续性滑动摩擦,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支撑杠杆的另一端为第二球体,第二接触部的一端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球体位于第二弧形槽内。
有益效果:第二球体与第二弧形槽的接触方式,可以抵消掉支撑杠杆转动过程所带来的小幅度的横向移动距离,避免支撑杠杆和第二接触部之间出现持续性滑动摩擦,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杠杆还包括销轴,销轴为两个并各自焊接在支撑杠杆的两侧,底座上开有缺口,缺口两侧开有凹槽,支撑杠杆设置于缺口内,两个销轴分别转动连接在缺口两侧的两个凹槽内。有益效果:保证支撑杠杆在反复转动过程中的活动顺畅,减小装置内阻力,节约驱动动模腔结构移动的人力和能源消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均采用自润滑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进一步减小第一接触部和压杆、第二接触部和支撑杠杆间的摩擦,减少损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芯模结构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静型腔结构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定模1、第一限位孔2、压杆3、第二限位孔4、芯模杆5、底座6、销轴7、支撑杠杆8、第一接触部9、第二接触部10、弹簧11、动模12、动压杆13。
实施例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3所示,如图3所示的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包括动型腔结构、静型腔结构和芯模结构,动型腔结构包括动模12和动压杆13,动压杆13焊接在动模12底面,还包括液压缸,动型腔结构由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的型号为HOB100;
静型腔结构包括定模1,定模1上开有贯穿定模1底部的第一限位孔2和第二限位孔4,动模12和定模1合模内部形成腔室;
芯模结构包括底座6、支撑杠杆8和销轴7,销轴7为两个,两个销轴7对应焊接在支撑杠杆8的两侧,底座6开有缺口,缺口的两侧开有凹槽,支撑杠杆8位于缺口内,且两个销轴7分别转动设置在缺口两侧的两个凹槽内;
芯模结构还包括压杆3、第一接触部9、第二接触部10、芯模杆5和弹簧11,第一接触部9和第二接触部10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压杆3下端焊接在第一接触部9上端,第一接触部9下端为第一弧形槽,支撑杠杆8左端为第一球体,第一球体位于第一弧形槽内,第二接触部10底面为第二弧形槽,支撑杠杆8右端为第二球体,第二球体位于第二弧形槽内,芯模杆5的下端与弹簧11的下端同轴且均焊接在第二接触部10上表面。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压杆3伸入第一限位孔2且上端与定模1的非型腔面的上边缘平齐,芯模杆5伸入第二限位孔4并与型腔室内下表面平齐,当液压缸驱动动模12向下靠近定模1合模时,动压杆13下压压杆3并沿第一限位孔2向下运动,第一接触部9下侧的第一弧形槽和支撑杠杆8左端的第一球体的接触,并下压支撑杠杆8左端,继而支撑杠杆8右端的球形部上移,并通过支撑杠杆8右端的第二球体和第二接触部下表面的第二弧形槽的接触,上顶芯模杆5和弹簧11,芯模杆5伸入至腔室内,弹簧11上端顶在定模1下表面并压缩;
此时向腔室内注入液体塑料并等待其充分冷却;
待腔室内塑料充分冷却定型后,驱动液压缸向上移开动模12和动压杆13,随即动压杆13不再下压压杆3,在支撑杠杆8和弹簧11的作用下,芯模杆5沿第二限位孔4向下脱出腔室外,实现动模12和芯模杆5的同时脱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包括动型腔结构、静型腔结构和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动型腔结构包括动模和动压杆,动模和动压杆固定连接;
静型腔结构包括定模,定模开有贯穿定模底部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
芯模结构包括压杆、第一接触部、支撑杠杆、底座、第二接触部、芯模杆和弹簧;
第一限位孔、动压杆和压杆的尺寸相适应,第二限位孔和芯模杆的尺寸相适应,支撑杠杆和底座转动连接,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与支撑杠杆的一端接触,压杆的一端与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动压杆能与压杆的另一端相抵,支撑杠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接触部的一端接触,弹簧的一端与芯模杆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在第二接触部的另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在压缩时与定模外表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杠杆的一端为第一球体,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为向内凹陷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球体位于第一弧形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杠杆的另一端为第二球体,第二接触部的一端为向内凹陷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球体位于第二弧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杠杆还包括销轴,销轴为两个并各自焊接在支撑杠杆的两侧,底座上开有缺口,缺口两侧开有凹槽,支撑杠杆设置于缺口内,两个销轴分别转动连接在缺口两侧的两个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自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均采用自润滑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71547.3U CN219988349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模具自动抽芯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371547.3U CN219988349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模具自动抽芯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88349U true CN219988349U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2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371547.3U Active CN219988349U (zh) | 2023-05-31 | 2023-05-31 | 模具自动抽芯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88349U (zh) |
-
2023
- 2023-05-31 CN CN202321371547.3U patent/CN2199883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988349U (zh) | 模具自动抽芯机构 | |
CN116423764A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 | |
CN211031091U (zh) | 一种可自动脱模汽车凹类零件的注塑模具 | |
CN115502338A (zh) | 一种用于铸造业的上下模具开合装置 | |
CN114210948A (zh) | 一种前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 | |
CN218928490U (zh) | 一种前模斜抽芯内出斜顶模具 | |
CN221022095U (zh) | 一种注塑密封模具 | |
CN112109286A (zh) | 一种可高效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2602973U (zh) | 一种注塑机成型机构 | |
CN220973189U (zh) | 一种快速斜抽芯模具 | |
CN221022185U (zh) | 一种塑料瓶坯注塑模具 | |
CN222094514U (zh) | 一种易脱模五金模具 | |
CN114378930B (zh) | 一种用于l型混凝土预制件的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 |
CN116511467B (zh) | 一种隧道抽芯结构 | |
CN220946478U (zh) | 一种电视机外壳生产用模具 | |
CN215703726U (zh) | 一种塑料弯管模具 | |
CN213382754U (zh) | 一种顶出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 |
CN218948310U (zh) | 一种塑料制品压注成型模具 | |
CN222135840U (zh) | 一种便于带螺纹产品倒扣强出模的脱模结构 | |
CN218928511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带预埋销轴嵌件的顶出机构 | |
CN216579044U (zh) | 一种便于注塑脱模的注塑机 | |
CN221339426U (zh) | 一种改善顶针印痕的模具结构 | |
CN21900682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橡胶垫片生产模具 | |
CN219820482U (zh) | 一种气缸带动齿轮旋转抽芯塑料注射模具 | |
CN217169595U (zh) | 一种家电用的滤座组件连续注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