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8494U -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8494U
CN219838494U CN202321134918.6U CN202321134918U CN219838494U CN 219838494 U CN219838494 U CN 219838494U CN 202321134918 U CN202321134918 U CN 202321134918U CN 219838494 U CN219838494 U CN 219838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vehicle body
storage device
mounting frame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49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强垚
南文雷
陈永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derstand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49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8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8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84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储物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储物盒,安装架用于设置于汽车的后排座椅朝向车尾的一侧,安装架在后排座椅的靠背上的投影位于靠背朝向后排座椅的头枕的一端,安装架上安装有可拆卸储物盒。本实用新型不仅优化了乘员舱内储物空间,而且便于后排乘客拿放物品。

Description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当下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驾旅行、带娃出行等已成为一种常态。在乘车期间,一些即食即用物品不便放置于后备箱,乘客通常会将其放置于乘员舱内储物空间,例如车门储物腔,一些车型还能放置于后排座椅后方设置的搁物板或者遮物帘上。
但上述乘员舱内储物空间为了不占用乘员舱内过多空间,其设计空间有限,导致乘员舱内储物空间仍然不足,给出行带来不便。例如,对于有小孩的家庭,后排乘客不仅无法有效在乘员舱内收纳玩具、零食以及水杯等物品,而且不便拿放上述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优化乘员舱内储物空间,以便后排乘客拿放物品。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物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储物盒,所述安装架用于设置于汽车的后排座椅朝向车尾的一侧,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后排座椅的靠背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靠背朝向所述后排座椅的头枕的一端,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所述可拆卸储物盒。
可选地,所述安装架设有贯穿的安装口,所述可拆卸储物盒的周向侧壁设有挡边,位于所述挡边下方的所述可拆卸储物盒穿过所述安装口,所述挡边支撑于所述安装口周围的所述安装架。
可选地,所述可拆卸储物盒设有至少一个把手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安装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挂钩滑动式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体结构,包括车本体和如上所述的储物装置,所述车本体与所述储物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本体在宽度方向的两内壁分别设有侧饰板,每个所述侧饰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安装架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侧饰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储物装置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为卡槽和卡块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为卡槽和卡块中的另一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结构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的数量,沿所述车本体的长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结构间隔设置,以使所述侧饰板在至少两个位置上拆卸式连接所述安装架。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储物装置,和/或,如上所述的车体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储物装置的安装架上安装有可拆卸储物盒,在储物装置安装于汽车后,安装架位于汽车的后排座椅朝向车尾的一侧,且安装架在后排座椅的靠背上的投影位于靠背朝向后排座椅的头枕的一端,例如储物装置位于靠背的顶端后方,这样,后排乘客越过后排座椅能够直接接触储物装置的可拆卸储物盒,以便存放或者拿取物品,同时由于可拆卸储物盒能够拆卸,在拿放物品时,既可以在不分离安装架与可拆卸储物盒时,直接在可拆卸储物盒中拿放物品,也可以将可拆卸储物盒整个从安装架上卸下,然后再从可拆卸储物盒中拿放物品,例如可方便有孩子的家庭成员取放零食、玩具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不仅优化了乘员舱内储物空间,而且便于后排乘客拿放物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储物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卸储物盒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体结构的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与侧饰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与侧饰板的另一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物装置;101、安装架;1011、安装口;1012、第二安装结构;102、可拆卸储物盒;1021、挡边;1022、把手结构;103、挂钩;200、后排座椅;201、靠背;202、头枕;300、车本体;301、侧饰板;3011、第一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纵向,也就是前后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附图中Y轴表示横向,也就是左右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X轴和Y轴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物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01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储物盒102,安装架101用于设置于汽车的后排座椅200朝向车尾的一侧,安装架101在后排座椅200的靠背201上的投影位于靠背201朝向后排座椅200的头枕202的一端,安装架101上安装有可拆卸储物盒102。
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01可以取代原本后排座椅200后方的搁物板或者遮物帘的位置,也就是说,现有车型取消后排座椅200后方的搁物板或者遮物帘,在原本设置搁物板或者遮物帘的位置安装储物装置100。对于部分车型没有搁物板或者遮物帘的结构,直接在合适位置设置储物装置100即可。
如图3所示,安装架101整体呈矩形,其水平设置于汽车的后排座椅200朝向车尾的一侧,且安装架101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车体固定连接,且安装架101在后排座椅200的靠背201上的投影位于靠背201朝向后排座椅200的头枕202的一端;可拆卸储物盒102设有三个,三个可拆卸储物盒102沿着汽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于间隔设置安装架101上。这样,在储物装置100安装于汽车后,后排乘客越过后排座椅200能够直接接触储物装置100的可拆卸储物盒102,以便存放或者拿取物品,同时由于可拆卸储物盒102能够拆卸,在拿放物品时,既可以在不分离安装架101与可拆卸储物盒102时,直接在可拆卸储物盒102中拿放物品,也可以将可拆卸储物盒102整个从安装架101上卸下,然后再从可拆卸储物盒102中拿放物品,例如可方便有孩子的家庭成员取放零食、玩具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100不仅优化了乘员舱内储物空间,而且便于后排乘客拿放物品。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拆卸储物盒102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四个等,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可选地,安装架101设有贯穿的安装口1011,可拆卸储物盒102的周向侧壁设有挡边1021,位于挡边1021下方的可拆卸储物盒102穿过安装口1011,挡边1021支撑于安装口1011周围的安装架101。
如图3所示,在安装架101的厚度方向上,安装架101设有贯穿的安装口1011;可拆卸储物盒102上端开口,并在开口处的周向侧壁设有挡边1021,在装配安装架101与可拆卸储物盒102时,位于挡边1021下方的可拆卸储物盒102穿过安装口1011,直至挡边1021支撑于安装口1011周围的安装架101。这样,安装架101不用设计复杂的结构与储物盒进行配合,便于生产加工。
本实施例中,安装口1011和可拆卸储物盒102一一对应设置,两者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二个或者三个等,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如图1所示,安装口1011和可拆卸储物盒102分别设有三个。
本实施例中,挡边1021在其边缘以及拐角处设有圆角结构。这样,挡边1021的边缘以及拐角处圆滑过渡,能够在乘客拿放可拆卸储物盒102时避免划伤手掌。
本实施例中,安装口1011和可拆卸储物盒102的周向侧壁的轮廓形状相配合,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如图1、2、3所示,安装口1011和可拆卸储物盒102的周向侧壁的轮廓形状为匹配的方形。
进一步地,安装口1011的内壁与可拆卸储物盒102的周向侧壁相接触,这样,在汽车行驶的过程,安装口1011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可拆卸储物盒102在水平方向上晃动,进而产生异响的问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安装架101的上端面下凹形成有凹腔结构,凹腔结构用于容纳可拆卸储物盒102。这样,储物盒不用设置与安装架101配合的结构,便于生产制造。
可选地,可拆卸储物盒102设有至少一个把手结构1022。
如图2所示,可拆卸储物盒102的上端凸出设置有把手结构1022,把手结构1022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手持板,第一连接板凸出设置于可拆卸储物盒102的顶部,手持板设置于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并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设置。这样,当乘客需要拿放可拆卸储物盒102时,手指在手持板处着力,从而便于抬起或者下放可拆卸储物盒102。
进一步地,把手结构1022还包括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手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连接板与挡边1021连接,且第二连接板分别与手持板和挡边1021倾斜设置,这样,手持板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挡板形成为一体,不仅增强了把手结构1022的强度,而且造型更加美观。
本实施例中,把手结构1022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等,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如图2所示,把手结构1022设有两个,两个把手结构1022对称设置于可拆卸储物盒102的左右两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把手结构1022的造型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U型或者口字型。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挂钩103,挂钩103与安装架101连接。
如图1所示,安装架101的底端设有三个挂钩103,三个挂钩103沿着安装架101的长端方向间隔设置于安装架101上。这样,挂钩103拓展了储物装置100的功能,使其具有悬挂物品的功能,更加的实用。
本实施例中,挂钩103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二个或者四个等。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挂钩103与安装架101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两者粘接或者通过螺钉连接。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挂钩103滑动式设置于安装架101上。具体地,安装架101的底部设有T型槽,挂钩103的顶端设有与T型槽配合的T型块。这样,挂钩103通过T型块和T型槽滑动设置于安装架101的底部,便于调节每个挂钩103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车体结构,包括车本体300和如上所述的储物装置100,车本体300与储物装置100连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车本体300在宽度方向的两内壁分别设有侧饰板301,每个侧饰板301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结构3011,安装架10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结构1012,侧饰板301通过第一安装结构3011和第二安装结构1012与储物装置10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结构3011为卡槽和卡块中的一个,第二安装结构1012为卡槽和卡块中的另一个。
如图5、6所示,每个侧饰板301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安装架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卡块。这样,在固定安装架101时,将安装架101的左右两端的卡块分别卡接于对应侧饰板301上的卡槽中即可。卡槽和卡块的设计,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而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结构3011的数量多于第二安装结构1012的数量,沿车本体300的长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多个第一安装结构3011间隔设置,以使侧饰板301在至少两个位置上拆卸式连接安装架101。
如图5、6所示,每个侧饰板301上分别设有三个卡槽,三个卡槽沿车本体30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安装架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卡块,相邻两卡槽的间距等于两个卡块的间距,这样,储物装置100前后位置可调,可前后两个位置卡接,保证从后排乘员舱内取物及后备箱后端取物均便利。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多个第一安装结构3011沿着车本体30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时,储物装置100上下位置可调,以适配不同人群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储物装置,和/或,如上所述的车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汽车与上述储物装置10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读者应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01)和至少一个可拆卸储物盒(102),所述安装架(101)用于设置于汽车的后排座椅(200)朝向车尾的一侧,所述安装架(101)在所述后排座椅(200)的靠背(201)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靠背(201)朝向所述后排座椅(200)的头枕(202)的一端,所述安装架(101)上安装有所述可拆卸储物盒(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1)设有贯穿的安装口(1011),所述可拆卸储物盒(102)的周向侧壁设有挡边(1021),位于所述挡边(1021)下方的所述可拆卸储物盒(102)穿过所述安装口(1011),所述挡边(1021)支撑于所述安装口(1011)周围的所述安装架(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储物盒(102)设有至少一个把手结构(10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挂钩(103),所述挂钩(10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01)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03)滑动式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01)上。
6.一种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300)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所述车本体(300)与所述储物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本体(300)在宽度方向的两内壁分别设有侧饰板(301),每个所述侧饰板(301)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结构(3011),所述安装架(10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安装结构(1012),所述侧饰板(30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结构(3011)和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012)与所述储物装置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3011)为卡槽和卡块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012)为卡槽和卡块中的另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3011)的数量多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1012)的数量,沿所述车本体(300)的长度方向或者高度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安装结构(3011)间隔设置,以使所述侧饰板(301)在至少两个位置上拆卸式连接所述安装架(101)。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物装置,和/或,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体结构。
CN202321134918.6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9838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4918.6U CN219838494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4918.6U CN219838494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8494U true CN219838494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4918.6U Active CN219838494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84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5757B2 (ja) 自動車用荷物室
US4580832A (en) Auxiliary seat assembly for use in vehicles
CN219838494U (zh) 一种储物装置、车体结构及汽车
US10946806B2 (en) Mesh pocket for vehicle
JP5971013B2 (ja) 自動車の荷室構造
CN207942990U (zh) 汽车中央通道扶手箱
CN104340130A (zh) 一种物品固定吊钩总成
JP5929595B2 (ja) 自動車の荷室構造
JP2020019444A (ja) 車両の荷室
JP4521952B2 (ja) 自動車のパッケージトレイ
CN217892593U (zh) 车载多功能性前中扶手
JP2019199188A (ja) 支持部材の固定構造
JP4202341B2 (ja) タイヤリッド構造
CN220742882U (zh) 一种车辆后排座椅扶手箱
CN217892594U (zh) 快速搭建实用空间的车载后扶手
CN220243062U (zh) 车载冰箱、车辆中控结构及车辆
CN220535542U (zh) 行李箱绳钩总成及车辆
CN204172799U (zh) 一种物品固定吊钩总成
CN211196123U (zh) 前保险杠和车辆
CN211809365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和副仪表板连接处的储物结构
CN209853585U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及扶手箱
JPH067990Y2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荷室仕切り構造
JP2005331112A (ja) 合成樹脂成形品における母材へのパネル取付構造
CN117382549A (zh) 一种车载露营用层叠组合式货箱装置及车辆
JP2017128145A (ja) 車両用収納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2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7, No. 113 Tongtao North Road, Taojia Tow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401328

Patentee after: Understand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hongq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