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27763U - 拖车杆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拖车杆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27763U
CN219727763U CN202321071215.3U CN202321071215U CN219727763U CN 219727763 U CN219727763 U CN 219727763U CN 202321071215 U CN202321071215 U CN 202321071215U CN 219727763 U CN219727763 U CN 219727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ler
rod
supporting rod
opening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12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晓
刘辉
陈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12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27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27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27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车杆和车辆,拖车杆包括: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拖车杆体;连接部件;其中,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一个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之间形成置放空间,且连接部件远离杆体的一端形成开口,开口连通置放空间;紧固螺栓,紧固螺栓在靠近开口的部位穿设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本实用新型所述拖车杆,在保证拖车杆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拖车杆的重量,从而降低整车重量,实现整车轻量化。

Description

拖车杆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拖车杆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汽车轻量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汽车轻量化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汽车的重量,达到提升汽车部分性能,减少汽车消耗的目的,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拖车杆是汽车的必备物品,当汽车在路面因障故障不能及时移开时,拖车杆可以将受困车与驱动车连接在一起,将受困车拖动并移走。但是现有的拖车杆重量太大,从而导致整车重量过大,影响车辆部分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拖车杆和车辆,以解决拖车杆重量太大,从而导致整车重量过大,影响车辆部分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拖车杆,包括:
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拖车杆体;
连接部件;其中,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一个所述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形成置放空间,且所述连接部件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置放空间;
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在靠近所述开口的部位穿设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杆体连接的一端为圆柱体。
可选地,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杆体的内直径。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杆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杆在靠近所述开口的部位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杆在靠近所述开口的部位设置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拖车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拖车杆,在保证拖车杆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拖车杆的重量,从而降低整车重量,实现整车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车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杆体;
2:连接部件;
3:紧固螺栓;
4:第一支杆;
5:第二支杆;
6:置放空间;
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拖车杆,包括:
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拖车杆体1;
连接部件2;其中,所述杆体1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一个所述连接部件2,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5,所述第一支杆4与所述第二支杆5之间形成置放空间6,且所述连接部件2远离所述杆体1的一端形成开口7,所述开口7连通所述置放空间6;
紧固螺栓3,所述紧固螺栓3在靠近所述开口7的部位穿设所述第一支杆4和所述第二支杆5。
可选地,所述杆体1的圆管直径、厚度和长度在轻量化及强度的计算下确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杆体1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降低了拖车杆的重量;杆体1的圆管直径、厚度和长度符合牵拉强度要求;连接部件2成型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在使用所述拖车杆时,车辆的拖车钩挂连在紧固螺栓3上,置放空间6容置所述拖车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保证拖车杆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拖车杆的重量,从而降低整车重量,实现整车轻量化。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2与所述杆体1连接的一端为圆柱体。
可选地,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杆体1的内直径。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件2与所述杆体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所述连接部件2圆柱体的一端插入所述杆体1中,对所述连接部件2和所述杆体1进行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杆4在靠近所述开口7的部位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杆5在靠近所述开口7的部位设置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3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螺栓3紧固连接第一支杆4和第二支杆5。在进行拖车时,将车辆的拖车钩直接挂连在所述紧固螺栓3上,将前后两辆车连接在一起,进行拖车。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拖车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的拖车杆安装方便,整车重量轻,可以实现整车轻量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拖车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为空心结构的拖车杆体;
连接部件;其中,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一个所述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相对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形成置放空间,且所述连接部件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形成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置放空间;
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在靠近所述开口的部位穿设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杆体连接的一端为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杆体的内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杆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在靠近所述开口的部位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杆在靠近所述开口的部位设置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径相等。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拖车杆。
CN202321071215.3U 2023-05-06 2023-05-06 拖车杆和车辆 Active CN219727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1215.3U CN219727763U (zh) 2023-05-06 2023-05-06 拖车杆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1215.3U CN219727763U (zh) 2023-05-06 2023-05-06 拖车杆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27763U true CN219727763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9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1215.3U Active CN219727763U (zh) 2023-05-06 2023-05-06 拖车杆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27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27763U (zh) 拖车杆和车辆
CN201970956U (zh) 前排安全带锁扣安装支架
CN201472102U (zh) 一种汽车用悬架扭力梁后桥装置
CN209987708U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总成
CN201646995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109334770B (zh) 一种混合式轻型纯电动客车车架
CN212022874U (zh) 一种两轮摩托车主车架
CN103625231B (zh) 一种摆臂安装结构
CN216034864U (zh) 摩托车车架
CN113071562B (zh) 一种双纵梁钢管车架
CN215097819U (zh) 后副车架
CN201329774Y (zh) 汽车用前拖钩装置
CN201305087Y (zh) 骑式摩托车车架发动机悬挂结构
CN220662745U (zh) 一种摇篮式摩托车车架
CN219467838U (zh) 一种轻质侧夹腔结构的新能源车前副车架
CN218343672U (zh) 一种车架和电动车
CN212500657U (zh) 副车架及汽车
CN218140907U (zh) 一种拖挂式房车连接装置
CN214565844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转向灯加长杆
CN218948866U (zh) 一种客车悬架上推力杆座组件
CN211766069U (zh) 电动车一体式焊接联接板
CN216240902U (zh) 一种消声器吊耳结构及汽车
CN112896395B (zh) 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
CN213501687U (zh) 一种驱动桥结构及车辆
CN217835777U (zh) 跑车发动机舱x形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