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6395B - 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96395B CN112896395B CN202110401808.0A CN202110401808A CN112896395B CN 112896395 B CN112896395 B CN 112896395B CN 202110401808 A CN202110401808 A CN 202110401808A CN 112896395 B CN112896395 B CN 1128963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tailstock
- welded
- frame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包括第一管件组合、第二管件组合和中部连接管,其中,所述第一管件组合与所述第二管件组合相对布置,并通过所述中部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管件组合和所述第二管件组合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本发明的车架结构中第一管件组合和第二管件组合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而三角形结构具有受力强度好,从而可以提高后悬架的承受冲击的能力,提高车架尾部承受载荷冲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202011604315.9,申请日为2020年12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是指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车,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电气仪表和车架结构等部分。现有技术中的车架结构,受力强度低,容易影响驾驶人员的安全。
因此,如何提高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函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以提高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架结构,包括第一管件组合、第二管件组合和中部连接管,其中,所述第一管件组合与所述第二管件组合相对布置,并通过所述中部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管件组合和所述第二管件组合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件组合包括第一前主管、第一中部支撑管、第一尾架上管和第一尾架下管,其中,所述第一前主管是一个整体管件,从车架前端一直到车架的底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第一中部支撑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第一中部支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上,所述第一前主管、所述第一中部支撑管和所述第一尾架上管形成第一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尾架下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
所述第二管件组合包括第二前主管、第二中部支撑管、第二尾架上管和第二尾架下管,其中,所述第二前主管是一个整体的管件,从车架前端一直到车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所述第二中部支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所述第二中部支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上,所述第二前主管、所述第二中部支撑管和所述第二尾架上管形成第二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尾架下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件组合还包括第一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一尾架下管通过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上,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一前主管和所述第一尾架上管形成第三三角形结构;
所述第二管件组合还包括第二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二尾架下管通过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二前主管和所述第二尾架上管形成第四三角形结构。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件组合还包括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位于车架的底部的一端的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和发动机上悬挂板;
所述第二管件组合还包括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位于车架的底部的一端的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所述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发动机上悬挂板和所述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用于安装发动机。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主管和所述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焊接后形成闭合的盒子状空间;所述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和所述第二前主管焊接后形成闭合的盒子状空间。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主管和所述第一尾架上管均焊接有第一尾架连接组件;
所述第二前主管和所述第二尾架上管均焊接有第二尾架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尾架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尾架连接组件用于安装后减震。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部连接管包括尾架上横管、尾架下横管和平叉轴管,所述尾架上横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所述尾架上横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所述尾架下横管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尾架斜撑管,所述尾架下横管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尾架斜撑管,所述平叉轴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平叉轴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架上横管通过所述第一尾架连接组件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所述尾架上横管通过所述第二尾架连接组件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叉轴管的第一端通过焊接在所述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尾架下横管的第二端通过焊接在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上设置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结构。
本发明的车架结构中第一管件组合和第二管件组合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而三角形结构具有受力强度好,从而可以提高后悬架的承受冲击的能力,提高车架尾部承受载荷冲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架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为第一管件组合、200为第二管件组合、300为中部连接管;
101为第一前主管、102为第一中部支撑管、103为第一尾架上管、104为第一尾架下管、105为第一尾架斜撑管、201为第二前主管、202为第二中部支撑管、203为第二尾架上管、204为第二尾架下管、205为第二尾架斜撑管、301为尾架上横管、302为尾架下横管、303为平叉轴管、401为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2为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3为发动机上悬挂板、501为第一尾架连接组件、502为所述第二尾架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以提高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发明的车架结构包括第一管件组合100、第二管件组合200和中部连接管300,其中,第一管件组合100与第二管件组合200相对布置,并通过中部连接管300连接;第一管件组合100和第二管件组合200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
本发明的车架结构中第一管件组合100和第二管件组合200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而三角形结构具有受力强度好,从而可以提高后悬架的承受冲击的能力,提高车架尾部承受载荷冲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驾驶人员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一管件组合100位于车架结构的第一侧,为车架提供一侧的支撑,该第一管件组合100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以提高车架的强度,提高车架的承受冲击和载荷的能力,具体的,该第一管件组合100包括第一前主管101、第一中部支撑管102、第一尾架上管103和第一位架下管104,其中,第一前主管101是一个整体管件,从车架前端一直到车架的底部;第一尾架上管103的一端焊接在第一前主管101上,第一中部支撑管102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前主管101上,第一中部支撑管102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一尾架上管103上,第一前主管101、第一中部支撑管102和第一尾架上管103形成第一三角形结构;第一位架下管104的一端焊接在前主管上。
第二管件组合200位于车架结构的第二侧,为车架提供一侧的支撑,该第二管件组合200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以提高车架的强度,提高车架的承受冲击和载荷的能力,具体的,第二管件组合200包括第二前主管201、第二中部支撑管202、第二尾架上管203和第二位架下管204,其中,第二前主管201是一个整体的管件,从车架前端一直到车架的底部;第二尾架上管203的一端焊接在第二前主管201上,第二中部支撑管202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前主管201上,第二中部支撑管202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尾架上管203上,第二前主管201、第二中部支撑管202和第二尾架上管203形成第二三角形结构;第二位架下管204的一端焊接在前主管上。
本发明中通过将第一管件组合100和第二管件组合200设计为具有三角形结构的结构能够提高车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连接强度,中间再通过中部连接管300进行连接为一体式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车架结构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该车架结构的连接强度,第一管件组合100还包括第一尾架斜撑管105,第一位架下管104通过第一尾架斜撑管105焊接在前主管上,第一尾架斜撑管105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前主管101上,第一尾架斜撑管105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一尾架上管103上,第一尾架斜撑管105、第一前主管101和第一尾架上管103形成第三三角形结构。将第一位架下管104与第一前主管101连接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一尾架斜撑管105,且第一尾架斜撑管105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前主管101上,第一尾架斜撑管105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一尾架上管103上,形成的第三三角形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位架下管104的连接强度,从整体而言,由于增加了三角形结构的数量,且三角形结构本身具备连接更加稳定的特性,使得第一管件组合100的连接更加可靠,抗冲击性以及承载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该车架结构的连接强度,第二管件组合200还包括第二尾架斜撑管205,第二位架下管204通过第二尾架斜撑管205焊接在前主管上,第二尾架斜撑管205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二前主管201上,第二尾架斜撑管205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尾架上管203,第二尾架斜撑管205、第二前主管201和第二尾架上管203形成第四三角形结构。将第二位架下管204与第二前主管201连接的位置通过设置第二尾架斜撑管205,且第二尾架斜撑管205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前主管201上,第二尾架斜撑管205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尾架上管203上,形成的第四三角形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位架下管204的连接强度,从整体而言,由于增加了三角形结构的数量,且三角形结构本身具备连接更加稳定的特性,使得第二管件组合200的连接更加可靠,抗冲击性以及承载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
上述车架结构通过第一管件组合100、第二管件组合200和中间连接管使得车架形成一个整体。其中,为了提高抗冲击能力,第一管件组合100还包括焊接在第一前主管101位于车架的底部的一端的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1和发动机上悬挂板403; 第二管件组合200还包括焊接在第二前主管201位于车架的底部的一端的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2;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1、发动机上悬挂板403和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2用于安装发动机。
进一步的,第一前主管101和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1焊接后形成闭合的盒子状空间;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2和第二前主管201焊接后形成闭合的盒子状空间。通过形成盒子状空间,能够提高发动机安装结构的连接强度高,同时,盒子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而发动机为摩托车的动力原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通过采用盒子形结构可以提高减震效果。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前主管101和第一尾架上管103均焊接有第一尾架连接组件501;第二前主管201和第二尾架上管203均焊接有第二尾架连接组件502,第一尾架连接组件501和第二尾架连接组件502用于安装后减震。本发明中将连接后减震的结构焊接在车架结构上,并成为一个整体能够进一步提高车架结构的连接强度。
中部连接管300的作用是连接第一管件组合100和第二管件组合200,只要能够连接第一管件组合100和第二管件组合200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具体的,本发明的中部连接管300包括尾架上横管301、尾架下横管302和平叉轴管303,尾架上横管301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尾架上管103,尾架上横管301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尾架上管203;尾架下横管302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尾架斜撑管105,尾架下横管302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尾架斜撑管205,平叉轴管303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前主管101上,平叉轴管303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前主管201上。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连接强度,增加尾架上横管301的支撑面积,尾架上横管301通过第一尾架连接组件501焊接在第一尾架上管103,尾架上横管301通过第二尾架连接组件502焊接在第二尾架上管203。
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强度,增加平叉轴管303的支撑面积,平叉轴管303的第一端通过焊接在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1设置在第一前主管101上;尾架下横管302的第二端通过焊接在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402上设置在第二前主管201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的车架结构。由于上述车架结构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包括该车架结构的摩托车也具有相应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件组合、第二管件组合和中部连接管,其中,所述第一管件组合与所述第二管件组合相对布置,并通过所述中部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管件组合和所述第二管件组合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
所述第一管件组合包括第一前主管、第一中部支撑管、第一尾架上管和第一尾架下管,其中,所述第一前主管是一个整体管件,从车架前端一直到车架的底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第一中部支撑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第一中部支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上,所述第一前主管、所述第一中部支撑管和所述第一尾架上管形成第一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尾架下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
所述第二管件组合包括第二前主管、第二中部支撑管、第二尾架上管和第二尾架下管,其中,所述第二前主管是一个整体的管件,从车架前端一直到车架的底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所述第二中部支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所述第二中部支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上,所述第二前主管、所述第二中部支撑管和所述第二尾架上管形成第二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尾架下管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
所述第一管件组合还包括第一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一尾架下管通过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上,所述第一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一前主管和所述第一尾架上管形成第三三角形结构;
所述第二管件组合还包括第二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二尾架下管通过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焊接在所述前主管上,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所述第二尾架斜撑管、所述第二前主管和所述第二尾架上管形成第四三角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组合还包括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位于车架的底部的一端的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和发动机上悬挂板;
所述第二管件组合还包括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位于车架的底部的一端的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所述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发动机上悬挂板和所述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用于安装发动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主管和所述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焊接后形成闭合的盒子状空间;所述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和所述第二前主管焊接后形成闭合的盒子状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主管和所述第一尾架上管均焊接有第一尾架连接组件;
所述第二前主管和所述第二尾架上管均焊接有第二尾架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尾架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尾架连接组件用于安装后减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管包括尾架上横管、尾架下横管和平叉轴管,所述尾架上横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所述尾架上横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所述尾架下横管的第一端焊接在第一尾架斜撑管,所述尾架下横管的第二端焊接在第二尾架斜撑管,所述平叉轴管的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平叉轴管的第二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架上横管通过所述第一尾架连接组件焊接在所述第一尾架上管,所述尾架上横管通过所述第二尾架连接组件焊接在所述第二尾架上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叉轴管的第一端通过焊接在所述第一发动机悬挂板组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前主管上;所述尾架下横管的第二端通过焊接在第二发动机悬挂板组合上设置在所述第二前主管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组合和所述第二管件组合对称设置。
9.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604315 | 2020-12-30 | ||
CN2020116043159 | 2020-12-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96395A CN112896395A (zh) | 2021-06-04 |
CN112896395B true CN112896395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7611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01808.0A Active CN112896395B (zh) | 2020-12-30 | 2021-04-14 | 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96395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65800A1 (en) * | 1995-09-29 | 1997-04-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ody frame for motorcycle |
JPH09207857A (ja) * | 1996-02-09 | 1997-08-12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CN207496856U (zh) * | 2017-11-08 | 2018-06-15 | 重庆颢晨机械有限公司 | 组合式摩托车车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66383B2 (ja) * | 1996-07-05 | 2003-11-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CN200995748Y (zh) * | 2006-11-10 | 2007-12-26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跨骑式摩托车车架 |
CN101032991A (zh) * | 2007-04-19 | 2007-09-12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摩托车减振车架 |
CN101314377B (zh) * | 2007-06-01 | 2011-01-05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大架 |
CN101708751B (zh) * | 2009-12-03 | 2011-04-13 | 重庆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减振型车架 |
CN101708752A (zh) * | 2009-12-04 | 2010-05-19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车架 |
CN103171706A (zh) * | 2011-12-21 | 2013-06-26 | 万李 | 摩托车车架支撑结构 |
CN102837778B (zh) * | 2012-10-10 | 2016-06-08 |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 两轮摩托车车架结构 |
CN203581252U (zh) * | 2013-11-13 | 2014-05-07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椭圆管车架 |
CN205010398U (zh) * | 2015-09-07 | 2016-02-03 | 重庆广本万强摩托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骑士摩托车车架 |
CN207843172U (zh) * | 2018-01-31 | 2018-09-11 | 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 车架结构 |
CN109398561A (zh) * | 2018-11-23 | 2019-03-01 | 鹤山国机南联摩托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
CN210912732U (zh) * | 2019-11-15 | 2020-07-03 | 济南卓舒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车架的加强组件 |
-
2021
- 2021-04-14 CN CN202110401808.0A patent/CN1128963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765800A1 (en) * | 1995-09-29 | 1997-04-02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Body frame for motorcycle |
JPH09207857A (ja) * | 1996-02-09 | 1997-08-12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CN207496856U (zh) * | 2017-11-08 | 2018-06-15 | 重庆颢晨机械有限公司 | 组合式摩托车车架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黄锐 ; .摩托车车架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96395A (zh) | 2021-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869122B2 (ja) | 4輪バギー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US4463964A (en) |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 |
US20060283650A1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 |
CN102039937A (zh) | 一种汽车转向支撑总成与车体前围的连接构件 | |
CN106394219A (zh) | 多用途车辆的动力单元的安装结构和采用其的多用途车辆 | |
JP5675413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 | |
CN101708751B (zh) | 摩托车减振型车架 | |
CN112896395B (zh) | 一种车架结构以及摩托车 | |
CN101708752A (zh) | 摩托车车架 | |
CN201646995U (zh) | 一种摩托车车架 | |
CN114889697B (zh) | 一种越野底盘 | |
CN218536217U (zh) | 一种多连杆后桥 | |
CN102390468A (zh) | 机动车踏板的减震结构 | |
CN201325558Y (zh) |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 |
CN201587486U (zh) | 摩托车车架 | |
JP2006347450A (ja)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 |
CN222247500U (zh) | 全地形车 | |
CN217260495U (zh) |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 |
CN220996631U (zh) | 一种三轮车双减震悬挂机构 | |
CN111688861B (zh) | 用于车辆的框架组件 | |
JPH06107264A (ja) | 自転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 |
CN102717857A (zh) |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 |
CN202754085U (zh) | 四轮全地形摩托车的前独立悬挂 | |
CN217260491U (zh) | 一种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 |
CN211996002U (zh) | 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