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2798U -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2798U
CN219312798U CN202320141737.XU CN202320141737U CN219312798U CN 219312798 U CN219312798 U CN 219312798U CN 202320141737 U CN202320141737 U CN 202320141737U CN 219312798 U CN219312798 U CN 219312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rod
assembly
transf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17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yric Robot Bol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17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2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2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2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板材转运装置,涉及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设有支撑架;支撑组件,形成有适于容置物料的容置位,所述支撑组件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其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顶升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动力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动力件适于通过所述支撑杆驱使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第一铰接点转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搬运小车无法满足基准板在不同高度的工作台之间进行转运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领域,一些板材由于具有较好的平面度,常会被用到设备组装中,如作为基准板进行使用;以基准板为例,作为基准板的板材一般为大理石材质,在进行设备组装时,需要将其运送至指定的工作台面进行组装,在不同高度的工作台面进行装配作业时,需将基准板在不同高度的工作台之间进行转运,对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基准板,通过人力搬抬的方式容易掉落,导致装配人员受伤,存在安全风险;然而传统的用于转移基准板的搬运小车也无法实现基准板的升降,无法满足基准板在不同高度的工作台之间进行转运的需求,因此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板材转运装置,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上设有支撑架;
支撑组件,形成有适于容置物料的容置位,所述支撑组件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其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
顶升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动力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
其中,所述动力件适于通过所述支撑杆驱使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第一铰接点转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对物料进行转运时,若需移送的物料相较于支撑组件而言处于高点,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动力件绕着其与支撑架的铰接点转动,以带动支撑杆上移进而实现对支撑组件的顶升,令支撑组件的开口端可达到与需移送物料的工作平台相同的高度或是较小的高度落差,进而可将物料从工作平台中移送至支撑组件上;同理,在将支撑组件上的物料移送至指定的工作平台上时,也同样可通过调节动力件以达到对支撑组件开口端高度的调节;在本方案中,通过动力件和支撑杆配合实现支撑组件绕着第一铰接点转动,以使支撑组件的开口端可以达到指定的高度实现物料的转运,在调节过程中,仅需要调节支撑组件开口端的高度,而无需对支撑组件整体进行升降,动力件转动带动支撑杆顶起支撑组件也利用了杠杆原理,进而令调节过程更加省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适于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杆的定位销,在所述支撑杆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若干卡接结构,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卡接结构间隙配合以限位所述支撑杆;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动力件将支撑杆调节至合适高度后,通过定位销与卡接结构的配合可实现对支撑杆的支撑限位,进而令工作人员即使放开动力件,支撑杆在失去动力件的支撑作用也能够依靠定位销实现位置固定,进而保持其当前的状态;定位销在靠近卡接结构时可实现对支撑杆的支撑,而当定位销远离卡接结构时,此时失去定位销的支撑作用,支撑组件和支撑杆在重力作用下可实现下移复位。
具体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驱使所述定位销抵接于所述卡接结构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弹性件可驱使定位销始终抵接于卡接结构上,实现其自适应抵接;如在工作人员控制动力件撑起支撑杆时,支撑杆从当前卡接位切换至下一卡接位时对弹性件进行压缩,直至切换至下一卡接位后定位销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支撑杆移动继续撑起支撑杆,如此在调节支撑组件时无需工作人员不断抽拉定位销,而是通过弹性件自动完成伸缩过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及使用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设有多个;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支撑部和斜坡部;
所述斜坡部和所述支撑部自上而下连接形成齿牙,所述齿牙适于通过所述支撑部卡接于所述定位销的外周面上,所述定位销的端面与所述斜坡部斜坡面滑动配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定位销端面与齿牙斜坡配合;可理解的是,当工作人员通过动力件调整支撑杆时,当前卡接于定位销上的齿牙向上移动,与此同时作用在定位销上令定位销远离支撑杆,在该过程中弹性件压缩直至下一齿牙进入定位销的限位行程中,弹性件驱使定位销复位朝向支撑杆移动进而继续卡接于齿牙上实现支撑限位,后续可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切换支撑的齿牙以实现支撑组件开口端高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动力件包括摇臂部及联动部,所述联动部连接所述支撑杆并与所述支撑杆滑动配合;
于所述摇臂部及所述联动部的衔接处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下压摇臂令联动部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而支撑杆与联动部滑动配合,令摇臂可实现往返移动,通过多次上下摆臂实现支撑组件开口端的高度调整。
优选的,所述联动部呈U形,所述支撑杆限位于所述联动部的U形槽内;
在所述联动部的两相对侧壁上开设有腰型槽,在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限位柱;
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腰型槽滑动配合;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限位柱限位于联动部的腰型槽内,呈U形的联动部恰可抵接于支撑杆的两相对侧壁上,实现对支撑杆的限位保证二者滑动连接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容置位包括一端形成出口端的腔体,在所述支撑组件的开口端可拆卸设有挡板;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容置位的出口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将支撑组件上的物料进行转移前,挡板可遮挡支撑组件的开口端,进而避免转移过程中物料从开口端滑落,提升移送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所述支撑组件的支撑面上设有若干辊件,若干所述辊件沿所述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排布;若干所述辊件的辊面位于所述容置位中。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支撑组件上设置若干辊件,在将支撑组件上的物料移出时,辊件可发生滚动,进而避免了物料于支撑组件支撑面发生硬性摩擦,对物料造成损坏,以此降低物料转移过程中的磨损,有效保护物料。
具体的,所述容置位包括一端形成出口端的腔体,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偏向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控制第一铰接点的位置,可避免支撑组件整体的重心过度后移,避免在撑起过程中因重心过度后移造成翻转,影响正常的上料。
优选的,还包括可拆卸设于所述物料上的拉杆,所述拉杆包括基准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拉杆为工作人员提供较好的施力点,进而可更便捷的将物料从承载组件中抽出,提升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通过动力件和支撑杆配合实现支撑组件绕着第一铰接点转动,以使支撑组件的开口端可以达到指定的高度实现板材的转运,在调节过程中,仅需要调节支撑组件开口端的高度,而无需对支撑组件整体进行升降,动力件转动带动支撑杆顶起支撑组件也利用了杠杆原理,进而令调节过程更加省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支撑组件抬升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支撑组件抬升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拉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车体;11、支撑架;12、滚轮;20、支撑组件;21、辊件;22、挡板;23、拉杆;30、顶升组件;31、支撑杆;311、限位柱;312、U型槽;313、支撑部;314、斜坡部;32、动力件;321、摇臂部;322、联动部;3221、腰型槽;40、限位组件;41、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板材搬运装置,包括车体10、支撑组件20及顶升组件30;
具体的,请参见图1-5,车体10上设有支撑架11;可理解的是,车体10还包括滚轮12,通过滚轮12可实现车体10的自由移动。
具体的,支撑组件20形成有适于容置物料的容置位,支撑组件20铰接于支撑架11上,其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20包括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底板,及环绕承载底板设置的限位框,限位框留存有一出口,即为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物料可由开口端拉出或进入支撑组件20。
具体的,顶升组件30包括支撑杆31和动力件32,动力件32可转动设于支撑架11上,支撑杆31远离所述动力件32的一端连接支撑组件20,且支撑杆31与支撑组件20的连接点靠近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在支撑杆31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卡接结构;
其中,动力件32适于通过支撑杆31驱使支撑组件20绕第一铰接点转动;
在上述方案中,工作人员在对板材进行转运时,若需移送的板材相较于支撑组件20而言处于高点,此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动力件32绕着其与支撑架11的铰接点转动,以带动支撑杆31上移进而实现对支撑组件20的顶升,令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可达到与需移送板材的工作平台相同的高度或是较小的高度落差,进而可将板材从工作平台中移送至支撑组件20上;同理,在将支撑组件20上的板材移送至指定的工作平台上时,也同样可通过调节动力件32以达到对支撑组件20开口端高度的调节;在本方案中,通过动力件32和支撑杆31配合实现支撑组件20绕着第一铰接点转动,以使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可以达到指定的高度实现板材的转运,在调节过程中,仅需要调节支撑组件20开口端的高度,而无需对支撑组件20整体进行升降,动力件32转动带动支撑杆31顶起支撑组件20也利用了杠杆原理,进而令调节过程更加省力,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所述的物料可理解为板材,进一步可理解为基准板。
具体的,请参见图2-3,在支撑杆31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若干卡接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支撑架11上的限位组件40,限位组件40包括适于靠近或远离支撑杆31的定位销41,定位销41与卡接结构间隙配合以限位所述支撑杆31;
在上述方案中,在动力件32将支撑杆31调节至合适高度后,通过定位销41与卡接结构的配合可实现对支撑杆31的支撑限位,进而令工作人员即使放开动力件32,支撑杆31在失去动力件32的支撑作用也能够依靠定位销41实现位置固定,进而保持其当前的状态;定位销41在靠近卡接结构时可实现对支撑杆31的支撑,而当定位销41远离卡接结构时,此时失去定位销41的支撑作用,支撑组件20和支撑杆31在重力作用下可实现下移复位。
具体的,限位组件40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驱使定位销41抵接于卡接结构上;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件可驱使定位销41始终抵接于卡接结构上,实现其自适应抵接;如在工作人员控制动力件32撑起支撑杆31时,支撑杆31从当前卡接位切换至下一卡接位时对弹性件进行压缩,直至切换至下一卡接位后定位销41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朝向支撑杆31移动继续撑起支撑杆31,如此在调节支撑组件20时无需工作人员不断抽拉定位销41,而是通过弹性件自动完成伸缩过程,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及使用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包括但不限于压缩弹簧。
具体的,请参见图4-5,卡接结构设有多个,其包括支撑部313和斜坡部314;
进一步的,斜坡部314和支撑部313自上而下连接形成齿牙,齿牙适于通过支撑部313卡接于定位销41的外周面上,定位销41的端面与斜坡部314斜坡面滑动配合;
在上述方案中,定位销41端面与齿牙斜坡配合;可理解的是,当工作人员通过动力件32调整支撑杆31上升时,当前卡接于定位销41上的齿牙其端面与斜坡部314斜坡配合,进而令该齿牙可实现向上移动,与此同时作用在定位销41上令定位销41远离支撑杆31,在该过程中弹性件压缩直至下一齿牙进入定位销41的限位行程中,弹性件驱使定位销41复位朝向支撑杆31移动进而继续卡接于下一齿牙上的支撑部实现支撑,后续可重复上述过程,不断切换支撑的齿牙以实现支撑组件20开口端高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当需要对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高度进行向下调节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定位销41远离支撑杆31,进一步可理解为远离支撑杆31方向抽出定位销41,当齿牙失去定位销41的支撑后,在重力作用下,支撑组件20下降;其中,可理解为当支撑组件20下降至最低点时,此时车体10上的支撑架11对支撑组件20进行支撑,随后可将定位销41朝向支撑杆31方向推动,或者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复位,令定位销41继续卡接于齿牙上。
具体的,动力件32包括摇臂部321及联动部322,联动部322连接支撑杆31并与支撑杆31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于摇臂部321及联动部322的衔接处铰接于支撑架11上;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下压摇臂令联动部322带动支撑杆31向上移动,而支撑杆31与联动部322滑动配合,令摇臂可实现往返移动,如在摇臂的一次下压动作下,定位销41可能切换了一个或多个卡齿,随后摇臂又可继续向上复位再次下压,而支撑杆31不断上升,通过多次上下摆动摇臂实现支撑组件20开口端的高度调整。
具体的,请参见图4,联动部322呈U形,支撑杆31限位于联动部322的U形槽312内;
进一步的,在联动部322的两相对侧壁上开设有腰型槽3221,在支撑杆31上设有限位柱311;限位柱311与腰型槽3221滑动配合;
在上述方案中,限位柱311限位于联动部322的腰型槽3221内,呈U形的联动部322恰可抵接于支撑杆31的两相对侧壁上,实现对支撑杆31的限位保证二者滑动连接的稳定。
具体的,容置位包括一端形成出口端的腔体,在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可拆卸设有挡板22;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容置位的出口端;
在上述方案中,在将支撑组件20上的物料进行转移前,挡板22可遮挡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进而避免转移过程中物料从开口端滑落,提升移送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腔体可为设置于支撑组件内部的腔体,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置位也可以为支撑组件上表面内凹形成的腔体。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挡板22可设置为插置式,与出口端两侧设有插槽,工作人员可通过快速抽拉实现挡板22的撤离,在装配时也仅需将插板插置与插槽内即可实现出口端的关闭,避免物料从出口端滑出。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挡板22也可直接采用螺丝锁附的方式实现固定。
在物料抽出支撑组件20的过程中,物料与支撑组件20的支撑面会产生相对滑动,进而可能会对物料造成磨损,同时,在相对摩擦力较大的前提下,也不利于物料的顺利抽出;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1,在支撑组件20的支撑面上设有若干辊件21,若干辊件21沿支撑组件20的长度方向排布;若干辊件21的辊面位于容置位中;
在上述方案中,在支撑组件20上设置若干辊件21,在将支撑组件20上的物料移出时,辊件21可发生滚动,进而避免了物料于支撑组件20支撑面发生硬性摩擦,对物料造成损坏,以此降低物料转移过程中的磨损,有效保护物料。
可理解的是,辊件21的轴向垂直于板材的长度方向。
当第一铰接点的位置靠近出口端时,支撑组件20容易因尾端下层造成支撑组件20的自动翻转,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所第一铰接点位于支撑组件的中部偏向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控制第一铰接点的位置,可避免支撑组件20整体的重心过度后移,避免在撑起过程中因重心过度后移造成翻转,影响正常的上料。
可理解的是,其中第一铰接点优选为支撑组件20的尾端。
具体的,还包括可拆卸设于物料上的拉杆23;拉杆23包括基准板。
在上述方案中,拉杆23为工作人员提供较好的施力点,进而可更便捷的将物料从承载组件中抽出,提升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6,板材上形成有安装孔,而拉杆23可通过安装孔进行装配进而拉动板材;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拉杆23上形成有吸附盘或其他吸附机构可吸附固定于板材上,最终通过拉动拉杆23拉动板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0),在所述车体(10)上设有支撑架(11);
支撑组件(20),形成有适于容置物料的容置位,所述支撑组件(20)铰接于所述支撑架(11)上,其铰接处为第一铰接点;
顶升组件(30),包括支撑杆(31)和动力件(32),所述动力件(32)可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架(11)上,所述支撑杆(31)远离所述动力件(32)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20);
其中,所述动力件(32)适于通过所述支撑杆(31)驱使所述支撑组件(20)绕所述第一铰接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11)上的限位组件(40),所述限位组件(40)包括适于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杆(31)的定位销(41),在所述支撑杆(31)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若干卡接结构,所述定位销(41)与所述卡接结构间隙配合以限位所述支撑杆(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0)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驱使所述定位销(41)抵接于所述卡接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设有多个;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支撑部(313)和斜坡部(314);
所述斜坡部(314)和所述支撑部(313)自上而下连接形成齿牙,所述齿牙适于通过所述支撑部(313)卡接于所述定位销(41)的外周面上,所述定位销(41)的端面与所述斜坡部(314)斜坡面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32)包括摇臂部(321)及联动部(322),所述联动部(322)连接所述支撑杆(31)并与所述支撑杆(31)滑动配合;
于所述摇臂部(321)及所述联动部(322)的衔接处铰接于所述支撑架(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322)呈U形,所述支撑杆(31)限位于所述联动部(322)的U形槽(312)内;
在所述联动部(322)的两相对侧壁上开设有腰型槽(3221),在所述支撑杆(31)上设有限位柱(311);
所述限位柱(311)与所述腰型槽(3221)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位包括一端形成出口端的腔体,在所述支撑组件(20)的开口端可拆卸设有挡板(22);所述开口端位于所述容置位的出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20)的支撑面上设有若干辊件(21),若干所述辊件(21)沿所述支撑组件(20)的长度方向排布,若干所述辊件(21)的辊面位于所述容置位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位包括一端形成出口端的腔体,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偏向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设于所述物料上的拉杆(23),所述拉杆包括基准板。
CN202320141737.XU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Active CN219312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1737.XU CN21931279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1737.XU CN21931279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2798U true CN219312798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03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1737.XU Active CN219312798U (zh) 2023-01-31 2023-01-31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2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6812B (zh) 电器开关柜用装卸滑车
CN201086728Y (zh) 货物推车
CN219312798U (zh) 一种板材转运装置
CN116281740A (zh) 一种整体推入式物资快速装载平台
JPS5817118B2 (ja) クレ−ンの昇降装置
CN212374140U (zh) 一种物流存放用货物托举装置
CN112065067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施工脚踏架
CN111573558B (zh) 一种自平衡式大作业空间升降装置
CN110745706B (zh) 一种物流供应链用的可吊安全转运装置
CN210559130U (zh) 一种摩托车上机便捷的举升机
CN209434716U (zh) 一种新型可调式通用手车平台
CN218431289U (zh) 电动可升降式电控柜转运装置
CN220919262U (zh) 样本架托盘
CN216105822U (zh) 一种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辅助搬运装置
CN218720342U (zh) 一种移动式工作台及物料分选设备
CN219382519U (zh) 一种转运托车
CN218640875U (zh) 服务器搬运装置
CN213046225U (zh) 一种分体推拉床架
CN216467918U (zh) 一种便于装卸pcb箱的运输车
CN218057115U (zh) 用于穿梭车换向升降装置
CN219823533U (zh) 一种升降式卸货平台
CN21911546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钢筋运输用手推车
CN215182235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尺寸可调货物摆放架
CN219469473U (zh) 一种受限空间内小型设备转运及定位装置
CN219751806U (zh) 一种整体推入式物资快速装载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7

Address after: No.8 Jinhu Industrial Zone, Shihu Village, Baitang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6148

Patentee after: Lyric Robot (Boluo) Intelligent Machine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57 No.4, Xinpeng Road, Ma'an Town, Huicheng District,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