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5517U -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5517U
CN219295517U CN202223103849.0U CN202223103849U CN219295517U CN 219295517 U CN219295517 U CN 219295517U CN 202223103849 U CN202223103849 U CN 202223103849U CN 219295517 U CN219295517 U CN 219295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box
longitudinal beam
main body
absorb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38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印
郑新杰
陈昌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38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5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5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5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该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包括吸能盒和纵梁;所述纵梁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X向突出于所述主体部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围成有开口;所述吸能盒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开口中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延伸部。安装吸能盒与纵梁时,将吸能盒直接嵌入延伸部的开口内即可实现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固定,由此可以有效简化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操作,提高吸能盒与纵梁连接效率。

Description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吸能盒通常通过多个连接件与纵梁的端板进行连接,以实现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固定。在安装吸能盒与纵梁时,需要先将吸能盒与吸能盒安装板连接,并将纵梁与纵梁安装板连接,然后再将吸能盒安装板与纵梁安装板进行连接,才能实现将吸能盒连接于纵梁。由于吸能盒与纵梁安装过程中涉及的零部件较多,则焊接层级多,工序多,安装效率较低,并且,多个零部件连接后的刚度变化大,不利于吸能盒和连接件连续变形,导致降低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吸能盒与纵梁之间的连接件较多导致安装效率较低、吸能效果降低等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包括吸能盒和纵梁;
所述纵梁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X向突出于所述主体部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围成有开口;
所述吸能盒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开口中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延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包括吸能盒和纵梁,其中,纵梁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延伸部设有用于连接吸能盒的开口。安装吸能盒与纵梁时,将吸能盒直接嵌入延伸部的开口内即可实现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固定。由此,本方案中无需在吸能盒与纵梁之间设置多个连接件,使得吸能盒与纵梁的安装操作简单,连接方便快捷,而且吸能盒与纵梁直接连接即可通过纵梁为吸能盒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利于吸能盒发生连续变形,从而提升吸能效果。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纵梁设置为由延伸部与主体部组成的一体结构,将吸能盒与位于延伸部的开口连接时,也即实现了将吸能盒连接于纵梁,使得吸能盒与纵梁连接更方便,并且,将延伸部与主体部一体成型制造纵梁,可以提高纵梁的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支撑吸能盒。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能盒包括主体段和插入段;
所述主体段用于与防撞梁连接;
所述插入段与所述主体段连接,且所述插入段收容于所述开口中并连接于所述延伸部。
在本方案中,吸能盒设置为包括主体段和插入段,其中,主体段与防撞梁连接,主体段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主要用于吸能,插入段嵌入延伸部的开口内,用于与纵梁连接,由此,通过插入段实现了连接纵梁,以便于安装吸能盒,同时通过主体段实现了吸能作用,保证了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主体段与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在Z向上的高度相同,所述插入段在Z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主体段在Z向上的高度。
在本方案中,主体段与延伸部以及主体部在Z向上的高度相同,也即主体段与延伸部以及主体部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相同,有利于通过纵梁对吸能盒提供更全面的支撑,提高纵梁对吸能盒的支撑能力,同时,插入段在Z向上的高度小于主体段在Z向上的高度,也即插入段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于主体段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有利于将插入段插入纵梁的开口内,从而将吸能盒稳固连接于纵梁。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插入段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有X向间隙。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能盒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延伸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在本方案中,将吸能盒嵌入延伸部的开口内后,吸能盒上的第一安装孔与延伸部上的第二安装孔刚好对应,此时可以利用外界连接零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实现吸能盒与延伸部的相对固定,从而将吸能盒固定于纵梁上。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嵌套设置有螺母。
在本方案中,在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安装孔内设置螺母,则当吸能盒插入延伸部内的开口时,可以利用螺栓等螺纹件同时穿过吸能盒上的第一安装孔和延伸部上的第二安装孔,实现吸能盒与纵梁的稳固连接。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能盒内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X向延伸设置。
在本方案中,吸能盒内部设有沿X向延伸的加强板,也即吸能盒内部设有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板,通过加强板可以提高吸能盒与纵梁之间的碰撞力的传递效果,并且有利于提高吸能盒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吸能效果。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加强板在数量上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板在所述吸能盒内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在本方案中,在吸能盒内部设置多个加强板,并且所有的加强板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布,可以进一步提高吸能盒的强度,从而提高吸能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由于上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包括吸能盒和纵梁,安装吸能盒与纵梁时,将吸能盒直接嵌入纵梁的开口内即可实现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固定,从而可以通过纵梁为吸能盒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且吸能盒与纵梁的安装操作简单,连接方便快捷,有利于提升车辆整车组装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包括吸能盒和纵梁,其中,纵梁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延伸部设有用于连接吸能盒的开口。安装吸能盒与纵梁时,将吸能盒直接嵌入延伸部的开口内即可实现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固定。由此,本方案中无需在吸能盒与纵梁之间设置多个连接件,可以有效简化吸能盒与纵梁的连接操作,提高吸能盒与纵梁连接效率,同时降低吸能盒与纵梁连接处的重量,从而降低车辆的重量,并且,由于吸能盒与纵梁直接连接,则可以通过纵梁为吸能盒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使得吸能盒与纵梁之间的传力更加顺畅,以利于吸能盒发生连续变形从而提升吸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能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图4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吸能盒100,主体段110,插入段120,第一安装孔121,加强板130,
纵梁200,主体部210,延伸部220,开口221,第二安装孔222。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本文中结合空间直角坐标系XYZ详细介绍所提供的车辆机舱以及车辆的具体结构,其中,在车辆正常行驶在路面的状态下,X向是指车辆的长度方向,Y向是指车辆的宽度方向,Z向是指车辆的高度方向。在本文中,表述方向时,“X向”、“Y向”、“Z向”所指代的方向均应按照上述定义,而不应理解为任何其他的方向,后续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至少包括吸能盒100和纵梁200。
其中,吸能盒100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吸收一部分冲击力,通过吸能盒100自身结构塌陷吸收能量以缓冲对车辆的冲击力,可以保护车身以及车内乘客的安全。并且,吸能盒100一般与防撞梁配合使用,从而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保护车身上的零部件,可以降低车辆的维修成本。
纵梁200包括主体部210和延伸部220,主体部210沿车辆X向布置,用于支撑车身,延伸部220与主体部210连接,且延伸部220沿X向突出于主体部210。延伸部220围成有开口221,吸能盒100的部分收容于延伸部220的开口221中并可拆卸连接于延伸部220。可选地,纵梁200整体为铸铝结构,将吸能盒100与纵梁200连接时,只需将吸能盒100嵌入延伸部220的开口221内即可。
由于传统吸能盒100与纵梁200安装过程中,会在吸能盒100与纵梁200之间设置多个连接件,该多个连接件连接后的刚度变化大,不利于通过纵梁200为吸能盒100提供稳定的支撑,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很可能导致连接件之间断裂分离而不能使得吸能盒100自身塌陷吸能,降低吸能盒100的吸能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吸能盒100插入纵梁200的开口221内即可以实现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连接固定,一方面无须在吸能盒100与纵梁200之间设置连接件,有利于吸能盒100发生连续变形,从而提升吸能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安装操作简单,连接方便快捷。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者多项的增加或组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延伸部220与主体部210一体成型,也即纵梁200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可以减少制造工序,提高制造效率。在安装吸能盒100与纵梁200时,将吸能盒100与位于延伸部220的开口221连接即可实现将吸能盒100连接于纵梁200,使得吸能盒100与纵梁200连接更方便,并且,将延伸部220与主体部210一体成型制造纵梁200,可以提高纵梁200的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支撑吸能盒100。
可以理解,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延伸部220和主体部210可以分体制造成型,其中,延伸部220被构造为具有开口221和内腔的结构。在安装吸能盒100与纵梁200时,先将延伸部220与主体部210连接固定以形成车辆的纵梁200,例如将延伸部220与主体部210进行焊接,再将吸能盒100插入延伸部220的开口221内,即可实现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连接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吸能盒100包括主体段110和插入段120;主体段110用于与防撞梁连接;插入段120与主体段110连接,且插入段120收容于开口221中并连接于延伸部220。
参照图2所示,吸能盒100沿车辆X向分为主体段110和插入段120,其中,主体段110与防撞梁连接,主体段110用于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进行变形塌陷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保护车辆和车内人员;插入段120设置于主体段110与纵梁200之间,插入段120主要用于插入纵梁200的开口221内以与纵梁200连接固定,例如插入段120可以是与纵梁200的开口221过盈连接等连接方式。同时,插入段120也可以具备一定的变形吸能能力,以尽量减少车辆发生碰撞时受到的冲击力。由此,通过插入段120和主体段110实现了连接纵梁200,以便于安装吸能盒100,同时保证了吸能盒100的吸能效果。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纵梁200可以是车辆的前纵梁或后纵梁,相应地,防撞梁可以是通过吸能盒100与前纵梁连接的前防撞梁或者是通过吸能盒100与后纵梁连接的后防撞梁。
在本实施例中,吸能盒100的插入段120的横截面与纵梁200的延伸部220的横截面均呈矩形,且延伸部220的开口221呈与插入段120相适配的矩形结构,当吸能盒100与纵梁200连接时,将矩形结构的插入段120插入矩形开口221内即可,有利于插入段120与开口221紧密贴合,从而提高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段110与延伸部220以及主体部210在Z向上的高度相同,插入段120在Z向上的高度小于主体段110在Z向上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0与延伸部220在Z向上的高度相同,也即主体部210与延伸部220在车辆高度方向的高度相同,使得纵梁200整体高度平齐,有利于一体化制造纵梁200,提高制造效率。并且,插入段120在Z向上的高度小于主体段110在Z向上的高度,也即插入段120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小于主体段110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这样有利于将插入段120插入纵梁200内,从而将吸能盒100稳固连接于纵梁200。同时,主体段110与延伸部220在Z向上的高度相同,也即主体段110与延伸部220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高度相同,由此,通过将吸能盒100高度与纵梁200高度设置为等高,这样可以保证吸能盒100内嵌入纵梁200的开口221后,吸能盒100的上、下面及棱线与纵梁200对齐,则纵梁200对吸能盒100的支撑力更高,有利于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纵梁200支撑吸能盒100,从而有效利用吸能盒100吸能以缓冲外界对车辆造成的冲击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段110与延伸部220以及主体部210在Y向上的宽度相同,也即主体段110与延伸部220以及主体部21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相同,这样将吸能盒100插入纵梁200的开口221内后,吸能盒100的左、右面及棱线可以与纵梁200对齐,有利于通过纵梁200对吸能盒100提供更全面的支撑,提高纵梁200对吸能盒100的支撑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吸能盒100的吸能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插入段120经由开口221插入延伸部220内的状态下,插入段120与延伸部220之间形成有X向间隙。本实施例中,在图5所示的视角下,吸能盒100与纵梁200连接固定后,插入段120的右端面与纵梁200的开口221的底面之间存在间隙,例如,该间隙可以为大于3mm的间隙,这样可以为吸能盒100和纵梁200的安装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便于将吸能盒100插入纵梁200后二者能连接稳固,可以确保吸能盒100能嵌入到纵梁200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吸能盒100设有第一安装孔121,延伸部220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21配合的第二安装孔222。
参照图2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孔121位于吸能盒100沿车辆Y向的侧面,第二安装孔222位于延伸部220沿车辆Y向的侧面,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222均为圆柱形孔,且第一安装孔121与第二安装孔222的深度方向平行于车辆Y向。本实施例中,吸能盒100和延伸部220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21和多个第二安装孔222,第一安装孔121的数量与第二安装孔222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当吸能盒100嵌入延伸部220的开口221内且到达安装位置时,第一安装孔121和第二安装孔222刚好对应,此时可以通过外界的连接零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21和第二安装孔222,实现吸能盒100与延伸部220的相对固定,从而将吸能盒100固定于纵梁200上。其中,“安装位置”是指满足车辆设计要求时吸能盒100与纵梁200分别在车身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也即,当吸能盒100与纵梁200处于安装位置时,说明此时应当将吸能盒100与纵梁200进行连接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21和/或第二安装孔222内嵌套设置有螺母。具体而言,可以仅在第一安装孔121内嵌套设置螺母,或者可以仅在第二安装孔222内嵌套设置螺母,或者可以在第一安装孔121和第二安装孔222内均嵌套设置螺母。当吸能盒100插入延伸部220内的开口221时,可以利用螺栓等螺纹件同时穿过吸能盒100上的第一安装孔121和延伸部220上的第二安装孔222,实现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稳固连接。
例如,当仅在吸能盒100的第一安装孔121内嵌入螺母时,若需要将吸能盒100与纵梁200连接,只需将螺栓穿过位于纵梁200侧面的第二安装孔222,并与吸能盒100的第一安装孔121处嵌入的螺母进行配合,即可实现通过螺栓和螺母将纵梁200与吸能盒100连接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吸能盒100内设有加强板130,加强板130沿X向延伸设置。通过在吸能盒100内部设有加强板130,可以提高吸能盒100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通过吸能盒100自身发生形变来缓冲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30被构造为沿X向延伸的板状结构,也即加强板130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可以提高吸能盒100与纵梁200之间的碰撞力的传递效果,有利于通过纵梁200为吸能盒1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从而提高吸能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板130在数量上为多个,多个加强板130在吸能盒100内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参照图5所示,吸能盒100内部设置有三个加强板130,并且所有的加强板130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布,加强板130的表面垂直于车辆Z向,通过三层加强板130可以进一步提高吸能盒10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吸能能力和吸能效果。
可以理解,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板130还可以被构造为弯折结构、曲面结构等形式,且加强板130的延伸方向不局限于X向,例如加强板130可以沿Y向或Z向或其他任意方向延伸设置,且加强板130的数量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例如加强板130的数量还可以为四个、五个等情况,只要能提高吸能盒100的结构强度均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该车辆至少可以将吸能盒100直接嵌入纵梁200的开口221内从而实现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连接固定,使得吸能盒100与纵梁200的安装操作简单,连接方便快捷,有利于提升车辆整车组装效率。并且,可以通过纵梁200为吸能盒100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保证吸能盒100可以通过自身的形变来缓解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更好地保护车身和车内人员安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盒和纵梁;
所述纵梁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X向突出于所述主体部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所述延伸部围成有开口;
所述吸能盒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开口中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包括主体段和插入段;
所述主体段用于与防撞梁连接;
所述插入段与所述主体段连接,且所述插入段收容于所述开口中并连接于所述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与所述延伸部以及所述主体部在Z向上的高度相同,所述插入段在Z向上的高度小于所述主体段在Z向上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与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有X向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延伸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嵌套设置有螺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内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X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在数量上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板在所述吸能盒内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
CN202223103849.0U 2022-11-22 2022-11-22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9295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3849.0U CN219295517U (zh) 2022-11-22 2022-11-22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3849.0U CN219295517U (zh) 2022-11-22 2022-11-22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5517U true CN21929551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8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3849.0U Active CN219295517U (zh) 2022-11-22 2022-11-22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5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3646A (zh) 电动汽车车身下部结构
EP4385858A1 (en) Lower vehicle body middle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110789479A (zh)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219295517U (zh) 吸能盒与纵梁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N210063139U (zh) 一种后置后驱动氢能源汽车的铝合金车架后舱框架结构
CN217100177U (zh) 门槛梁及车辆
CN216101974U (zh) 汽车后防撞梁总成及汽车
CN116101384A (zh) 车辆地板系统
CN114475497A (zh) 一种吸能盒安装结构
CN115867481A (zh) 用于制造汽车车身的方法和用于汽车的车身
CN219856796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总成、机舱总成及车辆
CN204527168U (zh) 制动踏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17100187U (zh) 前机舱结构
CN216833937U (zh) 汽车减振塔总成及汽车
CN214451320U (zh) 侧碰吸能总成及车辆
CN218806144U (zh) 前机舱体及汽车
CN219393596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体
CN220243157U (zh) 防撞梁和车辆
CN11510749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20465620U (zh) 门槛梁结构和车辆
CN217893020U (zh) 车身前部结构与具有该结构的汽车
CN221126100U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箱体
CN219584304U (zh) 纵梁前端板、机舱框架和车辆
CN216269525U (zh) 一种汽车纵梁及其应用的副车架、汽车
CN218806146U (zh) 车辆机舱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