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1695U -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1695U
CN219141695U CN202320067931.8U CN202320067931U CN219141695U CN 219141695 U CN219141695 U CN 219141695U CN 202320067931 U CN202320067931 U CN 202320067931U CN 219141695 U CN219141695 U CN 219141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width
auxiliary fixture
measuring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79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戈方宇
王海强
孙光忠
刘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79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1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1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1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生产中检测涂布后极片削薄区宽度时,由于人工需先后使用两种测量工具而造成的测量误差较大和用时较长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工装底座、水平滑动机构、极片夹紧装置、万分尺夹紧装置、刻度线标记和指针;水平滑动机构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上;极片夹紧装置由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构成,安装固定在的工装底座两端;刻度线标记沿水平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设置在工装底座上;指针设置在水平滑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化检测流程,降低测量误差和减少测量用时的特点,主要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极片涂布后料区削薄区宽度的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锂离子电池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正负极极片,其中极片边缘削薄在涂布后是必然存在的,而削薄区的宽度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基本容量性能及安全性能,因此削薄区的管控及测量就至关重要。
目前对极片削薄区厚度及宽度的检测一般采取机械测量的方法,先采用万分尺从涂层边缘开始,由外向内往涂层中心进行测量,当测量厚度小于极片厚度标准时停止测量并在此测量位置进行标记处理,然后用直尺测量涂层边缘到标记位置的距离,此距离即是极片削薄区的宽度。此方法由于工具之间的切换会对测量结果造成极大的误差,并且测量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减小因更换测量工具过程带来的测量误差并同时节约测量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水平滑动机构、极片夹紧装置、万分尺夹紧装置、刻度线标记和指针;其中,所述水平滑动机构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上;所述极片夹紧装置由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构成,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的两端;所述刻度线标记沿水平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设置在工装底座上;所述指针设置在水平滑动机构上,并与刻度线标记对应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水平滑动机构由滑轨、滑轨固定板和方形滑块构成;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通过两侧的滑轨固定板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上;所述方形滑块滑动安装在两根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万分尺夹紧装置设置在方形滑块的一侧,指针设置在方形滑块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极片夹紧装置设置在万分尺夹紧装置的同一侧,并与万分尺夹紧装置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夹持机构由上、下夹板和螺丝构成;所述下夹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滑轨固定板上;所述螺丝安装在上、下夹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位于夹板外侧的螺丝上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万分尺夹紧装置由上、下两组由两侧固定臂和其之间的旋紧螺丝构成;所述两侧固定臂中的一侧固定臂固定连接在方形滑块上,另一侧固定臂滑动连接在方形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指针有两根,分别垂直固定在两个竖直连接杆的底端;所述两个竖直连接杆对称固定在方形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指针指示端位于刻度线标记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滑轨圆柱形滑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滑轨固定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工装底座上;所述滑轨通过插入凹槽的方式固定在滑轨固定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夹紧装置,能最大的减小万分尺及极片移动带来的测量误差,并且可以在测量厚度的同时读出滑块的位置,避免了更换检测工具过程带来的误差,同时大大缩短检测的时间,简化测量的流程。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对锂离子电池极片削薄区厚度及宽度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的立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的立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中:1-滑轨固定板,2-滑轨,3-工装底座,4-方形滑块,5-夹板,6-弹簧及螺丝,7-万分尺夹紧装置,8-刻度线标记,9-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工装底座3、水平滑动机构、极片夹紧装置、万分尺夹紧装置7、刻度线标记8和指针9。其中,水平滑动机构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3上。极片夹紧装置由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构成,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3的两端。
工装底座3为长方体金属板。
水平滑动机构由两根滑轨2、两个滑轨固定板1和方形滑块4构成。两个滑轨固定板1呈平行设置,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在工装底座3的两端,并与其中的一个新端角对齐。两根滑轨2平行设置,通过插入凹槽的方式固定在滑轨固定板1上。滑轨2圆柱形滑轨。方形滑块4滑动安装在两根滑轨2上,可在滑轨2上左右滑动。
夹持机构由上、下夹板5和弹簧及螺丝6组成,构成弹簧压紧式固定板。下夹板5通过连接板焊接固定在滑轨固定板1上,下夹板5相对工装底座3横向伸出。上、下夹板5结构相同,呈水平设置。弹簧及螺丝6安装在上、下夹板5上,弹簧位于夹板5的外侧螺丝上。两个弹簧压紧式固定板对称并在同一水平面上。
万分尺夹紧装置7设置在方形滑块4的一侧,与极片夹紧装置设置相邻,并与夹紧装置设置相配合。万分尺夹紧装置7由上、下两组由两侧固定臂和其之间的旋紧螺丝构成。两侧固定臂中的一侧固定臂固定连接在方形滑块4上,另一侧固定臂滑动连接在方形滑块4上。万分尺夹紧装置7用来固定测量厚度的万分尺,通过螺丝旋转减小两固定臂的距离来夹紧手持式万分尺的手握部分。方形滑块4移动距离用来测量滑块水平的移动距离大小。
指针9有两根,分别垂直固定在两个竖直连接杆的底端。两个竖直连接杆的上部对称固定在方形滑块4上相对万分尺夹紧装置7的另一侧。
刻度线标记8沿水平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设置在工装底座3上,与指针9同侧。指针9指示端位于刻度线标记8的上方,并与刻度线标记8对应配合。方形滑块4移动距离用来测量滑块水平的移动距离大小。
距离刻度线8和左右两个刻度指针9构成滑块移动距离测量装置,能够兼顾极片涂层左边缘和右边缘的削薄区宽度测量,滑块移动距离测量装置能通过固定防止量具旋转带来的厚度测量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过程为:
步骤一:将手持式万分尺(图中未示出)放入万分尺夹紧装置7中间,万分尺的旋钮朝上方便操作,调节万分尺的高度以使测量位置正好与极片夹紧装置水平,将万分尺夹紧装置7的螺丝拧紧以固定住万分尺;
步骤二:将裁切合适尺寸的极片极耳分别夹持在极片夹紧装置的左右两端,夹紧后确保极片都处于水平状态;
步骤三:将方形滑块4移动至最左或最右端,读取距离测量装置指针对应的刻度值;
步骤四:使用万分尺测量极片厚度,参照指针9和刻度线标记8将方形滑块4向极片中心移动1mm,再次测量极片厚度。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极片厚度在标准范围内,读取此时的刻度值;
步骤五:将两次读取的刻度值相减即可得到削薄区宽度值。
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化检测流程,降低测量误差和减少测量用时的特点,主要用于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极片涂布后料区削薄区宽度的测量。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座(3)、水平滑动机构、极片夹紧装置、万分尺夹紧装置(7)、刻度线标记(8)和指针(9);其中,所述水平滑动机构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3)上;所述极片夹紧装置由左、右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构成,安装固定在的工装底座(3)两端;所述刻度线标记(8)沿水平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设置在工装底座(3)上;所述指针(9)设置在水平滑动机构上,并与刻度线标记(8)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滑动机构由滑轨(2)、滑轨固定板(1)和方形滑块(4)构成;两根平行设置的滑轨(2)通过两侧的滑轨固定板(1)安装固定在工装底座(3)上;所述方形滑块(4)滑动安装在两根滑轨(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分尺夹紧装置(7)设置在方形滑块(4)的一侧,指针(9)设置在方形滑块(4)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极片夹紧装置设置在万分尺夹紧装置(7)的同一侧,并与万分尺夹紧装置(7)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由上、下夹板(5)和螺丝构成;所述下夹板(5)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滑轨固定板(1)上;所述螺丝安装在上、下夹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夹板(5)外侧的螺丝上设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分尺夹紧装置(7)由上、下两组由两侧固定臂和其之间的旋紧螺丝构成;所述两侧固定臂中的一侧固定臂固定连接在方形滑块(4)上,另一侧固定臂滑动连接在方形滑块(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针(9)有两根,分别垂直固定在两个竖直连接杆的底端;所述两个竖直连接杆对称固定在方形滑块(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针(9)指示端位于刻度线标记(8)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2-3、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2)圆柱形滑轨。
10.根据权利要求2-3、5-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固定板(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工装底座(3)上;所述滑轨(2)通过插入凹槽的方式固定在滑轨固定板(1)上。
CN202320067931.8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Active CN219141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7931.8U CN219141695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7931.8U CN219141695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1695U true CN219141695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7931.8U Active CN219141695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1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9315A (zh) 快速检测大锥孔检具
CN215217474U (zh) 一种电池盖板平面度检测用治具
CN219141695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削薄区宽度测量辅助工装
CN201069428Y (zh) 焊管焊缝区沟槽腐蚀深度测量装置
CN87200753U (zh) 轴键槽对称度测量仪器
CN202748268U (zh) 压缩量可精确测量的压缩夹具
CN221006160U (zh) 一种适合不同规格电芯的测试夹具
CN203231728U (zh) 多向直角快速测量装置
CN212482341U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厚度测量装置
CN212695188U (zh) 一种锂电池封装工序用安装定位工装
CN213304205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卷绕的送料夹板安装对射光纤检测装置
CN215575359U (zh) 一种隔膜用电阻测试装置
CN217541736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耳距离快速检测工装
CN207263816U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电压内阻测试工具
CN217007616U (zh) 一种电池电芯工装的调节对准装置
CN217604860U (zh) 一种快速检测电池芯包尺寸的结构
CN210775781U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二封成型生产线的测试机构
CN217156755U (zh) 一种模组电压快速测量装置
CN21721062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孔位置度测量工装
CN212779058U (zh) 一种风电轴承沟道对端面平行误差检测装置
CN213657707U (zh) 一种软包电池宽度测量装置
CN217425616U (zh) 用于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高精度电压和内阻测试设备
CN212778943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叠片检测对齐度的定位装置
CN216117938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短路测试装置
CN220818983U (zh) 一种电杆端面倾斜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