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9596U -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9596U
CN218839596U CN202320268222.6U CN202320268222U CN218839596U CN 218839596 U CN218839596 U CN 218839596U CN 202320268222 U CN202320268222 U CN 202320268222U CN 218839596 U CN218839596 U CN 218839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extending
extension
white
moun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682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铂文
张双进
孟向伟
杨鸣晗
吕新华
张孟楠
杜贤贵
李雪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682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9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9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9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包括翼子板、翼子板加强板以及下安装架,翼子板加强板衬设于翼子板的内侧壁上;下安装架连接于翼子板加强板的内侧下方,下安装架具有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外侧的贴合部以及向车身后侧延伸的第一延伸条和第二延伸条,第一延伸条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安装部,第二延伸条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与翼子板相连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总成,下安装架通过第二延伸条与翼子板相连,连接部的板面垂直于车身前后方向,可充分利用车身前后方向的空间进行连接,实现对翼子板下部的有效限位,消除了因翼子板下部变形造成与前轮眉之间的面差,避免翼子板与白车身之间出现间隙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翼子板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中,为保证翼子板装配至白车身后末端不发生晃动,除了在翼子板上中下三处设计安装点,上述安装点通过沿车身X向延伸的螺栓进行固定。于此同时,还需在翼子板的最底部设计一处安装点,以保证翼子板安装的稳定性,翼子板最底部安装点通过沿车身Z向延伸的螺栓进行固定。
在打紧翼子板的最底部螺栓的过程中,因操作空间受限,电动螺栓枪无法与安装点保持垂直状态,因此容易发生螺栓打偏的现象,进而导致翼子板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能够方便地进行翼子板的安装,防止因操作空间受限造成翼子板的变形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总成,包括:
翼子板;
翼子板加强板,衬设于翼子板的内侧壁上;
下安装架,连接于翼子板加强板的内侧下方,下安装架具有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外侧的贴合部以及向车身后侧延伸的第一延伸条和第二延伸条,第二延伸条位于第一延伸条靠近翼子板的一侧,第一延伸条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用于安装防溅垫的安装部,第二延伸条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与翼子板相连的连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下安装架上设有下凹设置的加强凹筋,加强凹筋延伸至第一延伸条上、并延伸至与贴合部相接。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延伸条上设有凸起设置的加强凸筋,加强凸筋向靠近第一延伸条的方向延伸至与加强凹筋相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延伸条的后端逐渐向下方倾斜延伸以使安装部低于连接部设置,安装部的板面平行于连接部的板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翼子板加强板的前侧缘具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连接板,下安装架的前侧缘具有向上延伸至连接板前侧的上延部,上延部与连接板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件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翼子板的后侧缘具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连接耳,连接部与连接耳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件相连,连接部位于连接耳的前侧,第二连接件低于第一连接件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下安装架还具有自后至前向下弯折延伸的加强折弯部,加强折弯部与上延部相邻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贴合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贴合部分别为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侧壁上的侧贴合部以及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侧底壁上的底贴合部,侧贴合部连接于上延部的内侧缘、并沿白车身的侧壁向前延伸,底贴合部的外端向靠近白车身一侧下方倾斜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翼子板加强板上设有向翼子板一侧凸起、并与翼子板焊接连接的焊接凸台,翼子板加强板上还设有向远离翼子板一侧凸起设置的加强凸台。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利用翼子板加强板增强了翼子板下部位置的结构强度,下安装架在与翼子板加强板相连的基础上,通过贴合部与白车身的侧壁相连、通过第二延伸条与翼子板相连,连接部的板面垂直于车身前后方向,可充分利用车身前后方向的空间进行连接,实现对翼子板下部的有效限位,避免了翼子板下部产生的晃动,消除了因翼子板下部变形造成与前轮眉之间的面差,避免翼子板与白车身之间出现间隙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翼子板安装总成。上述车辆通过翼子板安装总成对翼子板的下部位置进行有效限位,避免了翼子板下部产生的晃动,消除了因翼子板下部变形造成与前轮眉之间的面差,避免翼子板与白车身之间出现间隙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省略翼子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下安装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下安装架再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翼子板加强板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5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翼子板加强板;11、连接板;12、第一连接件;13、加强凸台;14、焊接凸台;2、下安装架;21、加强凹筋;22、上延部;23、加强折弯部;3、第一延伸条;31、安装部;32、第二连接件;4、第二延伸条;41、加强凸筋;42、连接部;5、贴合部;51、侧贴合部;52、底贴合部;6、翼子板;61、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白车身是指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焊接总成,并包括前翼板、车门、发动机罩及行李箱盖,但不包括附件及装饰件的未涂漆的车身。涂装后的白车身加上内外饰(包括仪表板、座椅、风挡玻璃、地毯、内饰护板等)和电子电器系统(音响、线束、开关等),再加上底盘系统(包括制动、悬架系统等)以及上动力总成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就组成了整车。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进行说明。翼子板安装总成,包括翼子板6、翼子板加强板1以及下安装架2,翼子板加强板1衬设于翼子板6的内侧壁上;下安装架2连接于翼子板加强板1的内侧下方,下安装架2具有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外侧的贴合部5以及向车身后侧延伸的第一延伸条3和第二延伸条4,第二延伸条4位于第一延伸条3靠近翼子板6的一侧,第一延伸条3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用于安装防溅垫的安装部31,第二延伸条4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与翼子板6相连的连接部42。
本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利用翼子板加强板1增强了翼子板6下部位置的结构强度,下安装架2在与翼子板加强板1相连的基础上,通过贴合部5与白车身的侧壁相连、通过第二延伸条4与翼子板6相连,连接部42的板面垂直于车身前后方向,可充分利用车身前后方向的空间进行连接,实现对翼子板6下部的有效限位,避免了翼子板6下部产生的晃动,消除了因翼子板6下部变形造成与前轮眉之间的面差,避免翼子板6与白车身之间出现间隙不均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翼子板加强板1贴合连接在翼子板6的内侧壁上,二者可采用焊接连接的形式,能够对翼子板6的下部进行可靠加固,提高翼子板6的整体结构强度。下安装架2上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延伸条3,第一延伸条3上设有安装部31,安装部31上预设有用于安装防溅垫的安装孔。第二延伸条4位于第一延伸条3的外侧,也就是靠近翼子板6的一侧,第二延伸条4上设置了向下延伸、且用于和翼子板6的连接耳61相连的连接部42,可对翼子板6与白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保证二者之间间隙的均匀性,便于为后续前轮眉的装配提供可靠的支撑,避免翼子板6的变形。
连接部42一体成型于第二延伸条4的下方,连接部42与翼子板6相连接的位置低于下安装架2与翼子板加强板1相连的部位,使上述两个连接点位的高度在上下方向上错开,有助于增大操作空间,提高安装操作的便利性,避免操作空间受限造成的安装偏差。
在此基础上,第一延伸条3向后凸出于第二延伸条4,具有用于安装防溅垫的安装部31。第二延伸条4上的连接部42相对安装部31位置靠前设置,便于和翼子板6后侧缘的连接耳61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应,进而将连接部42与连接耳61有效连接。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下安装架2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下安装架2上设有下凹设置的加强凹筋21,加强凹筋21延伸至第一延伸条3上、并延伸至与贴合部5相接。
本实施例中,下安装架2为板状构件,上述结构可有效减少下安装架2的重量,有助于实现轻量化设计。设置在下安装架2上的加强凹筋21采用一体成型、且向下凹陷的结构,可增强下安装架2的结构强度,提高下安装架2对翼子板6的支撑能力。
具体的,加强凹筋21呈条状延伸,向后延伸至第一延伸条3的板面上,向白车身一侧延伸至与贴合部5相接,且向靠近翼子板6一侧延伸有平行设置的多条,在不增加下安装架2自身重量的前提下,可有效增强下安装架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第二延伸条4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第二延伸条4上设有凸起设置的加强凸筋41,加强凸筋41向靠近第一延伸条3的方向延伸至与加强凹筋21相接。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延伸条4的结构增强采用加强凸筋41的形式,加强凸筋41沿第二延伸条4的走向延伸、且向上凸起设置。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加强凸筋41的前端向靠近第一延伸条3的一侧直角弯折,形成与加强凹筋21相接的状态,对第一延伸条3和第二延伸条4之间的区域进行了结构增强。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第一延伸条3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第一延伸条3的后端逐渐向下方倾斜延伸以使安装部31低于连接部42设置,安装部31的板面平行于连接部42的板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条3的后端向下倾斜,使得安装部31低于连接部42的高度,便于二者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错开,为后续的安装以及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保证连接的精准度以及稳定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翼子板加强板1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翼子板加强板1的前侧缘具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连接板11,下安装架2的前侧缘具有向上延伸至连接板11前侧的上延部22,上延部22与连接板11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2相连。
本实施例中,翼子板加强板1通过上延部22与翼子板加强板1的连接板11相互对应,二者通过第一连接件12相连。上延部22和连接板11的板面均垂直于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第一连接件12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方式,为第一连接件12的安装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避免了传统的采用沿上下方向连接的方式造成的空间不足的问题。第一连接件12可采用螺钉或螺栓等构件。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翼子板加强板1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翼子板6的后侧缘具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连接耳61,连接部42与连接耳61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件32相连,连接部42位于连接耳61的前侧,第二连接件32低于第一连接件12设置。
本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二延伸条4上的连接部42,翼子板6的后侧缘上设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连接耳61,连接耳61和连接部42前后对应,且通过第二连接件32进行连接,将下安装架2和翼子板6进行可靠连接,使下安装架2与白车身、翼子板加强板1以及翼子板6均具有连接关系,保证了白车身与翼子板6相对位置的稳定,对翼子板6的下部具有可靠地限位作用。
具体的,安装时,先将侧贴合部51和底贴合部52焊接在白车身上,之后进行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32的安装。连接部42设置在第二延伸条4上,且位置靠近翼子板6的外侧壁,能够对前轮眉的装配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防止翼子板6的变形。
下安装架2的上延部22位于连接板11的前侧,二者通过第一连接件12相连;下安装架2的连接部42位于连接耳61的前侧,二者通过第二连接件32相连;由于上延部22和连接部42分别向上下两个不同的方向延伸,所以使得第一连接件12和第二连接件32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互错开,在进行第一连接件12或第二连接件32的安装时,均具有充足的操作空间,便于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下安装架2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下安装架2还具有自后至前向下弯折延伸的加强折弯部23,加强折弯部23与上延部22相邻设置。
本实施例中,加强折弯部23能够对上延部22和下安装架2之间的部位进行结构增强,保证下安装架2前侧的上延部22能够与翼子板加强板1之间可靠连接。下安装架2上的加强凹筋21延伸至加强折弯部23上、并向上延伸至上延部22上,进一步增强了上延部22与下安装架2之间的结构强度,保证可靠的连接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贴合部5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贴合部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贴合部5分别为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侧壁上的侧贴合部51以及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侧底壁上的底贴合部52,侧贴合部51连接于上延部22的内侧缘、并沿白车身的侧壁向前延伸,底贴合部52的外端向靠近白车身一侧下方倾斜延伸。
本实施例中,下安装架2通过侧贴合部51和底贴合部52分别焊接连接在白车身的侧部或底部,使下安装架2固定于白车身的外侧,为后续下安装支架和翼子板6以及翼子板加强板1之间的连接提供基础。
底贴合部52具有与白车身侧底壁相同的弧度,自上而下向靠近白车身的一侧倾斜延伸,便于增大焊接面积,提高焊接连接的可靠性。侧贴合部51连接于白车身的侧壁上,呈现向前侧延伸的趋势,能够有效贴合于白车身的侧壁上,实现与白车身的可靠连接。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翼子板加强板1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翼子板加强板1上设有向翼子板6一侧凸起、并与翼子板6焊接连接的焊接凸台14,翼子板加强板1上还设有向远离翼子板6一侧凸起设置的加强凸台13。
本实施例中,翼子板加强板1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翼子板6的内侧壁相连,翼子板加强板1上的焊接凸台14向翼子板6一侧凸起至与翼子板6的内侧壁贴合并焊接连接,使翼子板加强板1可靠地衬设于翼子板6的内侧,便于通过第一连接件12将翼子板加强板1和下安装架2有效固定,进而达到固定翼子板6下部位置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翼子板加强板1上还设置有加强凸台13,加强凸台13可采用长圆形结构或条形结构,能够增强翼子板加强板1的自身结构强度,保证翼子板加强板1对翼子板6的结构增强效果,进而保证翼子板6安装的稳定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翼子板安装总成。上述车辆通过翼子板安装总成对翼子板6的下部位置进行有效限位,避免了翼子板6下部产生的晃动,消除了因翼子板6下部变形造成与前轮眉之间的面差,避免翼子板6与白车身之间出现间隙不均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子板(6);
翼子板加强板(1),衬设于翼子板(6)的内侧壁上;
下安装架(2),连接于所述翼子板加强板(1)的内侧下方,所述下安装架(2)具有贴合并连接于白车身外侧的贴合部(5)以及向车身后侧延伸的第一延伸条(3)和第二延伸条(4),所述第二延伸条(4)位于所述第一延伸条(3)靠近所述翼子板(6)的一侧,所述第一延伸条(3)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用于安装防溅垫的安装部(31),所述第二延伸条(4)的后端向下延伸并形成与所述翼子板(6)相连的连接部(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架(2)上设有下凹设置的加强凹筋(21),所述加强凹筋(21)延伸至所述第一延伸条(3)上、并延伸至与所述贴合部(5)相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条(4)上设有凸起设置的加强凸筋(41),所述加强凸筋(41)向靠近所述第一延伸条(3)的方向延伸至与所述加强凹筋(21)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条(3)的后端逐渐向下方倾斜延伸以使所述安装部(31)低于所述连接部(42)设置,所述安装部(31)的板面平行于所述连接部(42)的板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加强板(1)的前侧缘具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连接板(11),所述下安装架(2)的前侧缘具有向上延伸至所述连接板(11)前侧的上延部(22),所述上延部(22)与所述连接板(11)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2)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6)的后侧缘具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连接耳(61),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连接耳(61)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件(32)相连,所述连接部(42)位于所述连接耳(61)的前侧,所述第二连接件(32)低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架(2)还具有自后至前向下弯折延伸的加强折弯部(23),所述加强折弯部(23)与所述上延部(22)相邻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贴合部(5)分别为贴合并连接于所述白车身侧壁上的侧贴合部(51)以及贴合并连接于所述白车身侧底壁上的底贴合部(52),所述侧贴合部(51)连接于所述上延部(22)的内侧缘、并沿所述白车身的侧壁向前延伸,所述底贴合部(52)的外端向靠近所述白车身一侧下方倾斜延伸。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加强板(1)上设有向所述翼子板(6)一侧凸起、并与所述翼子板(6)焊接连接的焊接凸台(14),所述翼子板加强板(1)上还设有向远离所述翼子板(6)一侧凸起设置的加强凸台(13)。
10.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总成。
CN202320268222.6U 2023-02-21 2023-02-21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8839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8222.6U CN218839596U (zh) 2023-02-21 2023-02-21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68222.6U CN218839596U (zh) 2023-02-21 2023-02-21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9596U true CN218839596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68222.6U Active CN218839596U (zh) 2023-02-21 2023-02-21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9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42025U (zh) 用于车门的铰链加强板和车门
CN218839596U (zh)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车辆
CN110748247A (zh) 一种多功能背门锁加强件、背门及汽车
CN216994496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451362U (zh) 翼子板安装支架、翼子板安装总成及汽车
CN215205086U (zh) 挡泥板支架及货车
CN211223327U (zh) 蓄电池安装装置
CN210555165U (zh) 一种车身结构及其翼子板
CN221233889U (zh) 翼子板前支架安装总成及车辆
CN211844638U (zh) 水箱上横梁总成
CN219707123U (zh) 一种散热器框架结构及车辆
CN217439759U (zh) 发动机罩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7835574U (zh) 前雨刮器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714565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支架结构
CN218662042U (zh) 集成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H106887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ー構造
CN217439760U (zh) 发动机罩锁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6916054U (zh) 一种后保险杠与后底护板集成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192050U (zh)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456112U (zh) 副车架以及车辆
CN212242926U (zh) 汽车背门锁安装支架
CN217260317U (zh) 转向支撑构件总成
CN219749965U (zh) 后围裙与后地板的连接构造
CN220349803U (zh) 侧围尾灯安装板、侧围流水槽总成、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17804334U (zh) 一种副仪表板支架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