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7633U - 一种机身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身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7633U
CN218807633U CN202223182711.4U CN202223182711U CN218807633U CN 218807633 U CN218807633 U CN 218807633U CN 202223182711 U CN202223182711 U CN 202223182711U CN 218807633 U CN218807633 U CN 218807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box
frame
lower box
box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27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志磊
黄娟
张书侨
刘天天
刘正华
罗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Qi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quipment Repairing Factory Chengdu Aviation Station No4 Air Forc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Qi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quipment Repairing Factory Chengdu Aviation Station No4 Air Fo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Qi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quipment Repairing Factory Chengdu Aviation Station No4 Air Forc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Qixin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827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7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7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7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包装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机身运输的机身包装箱,其包括下箱体和上箱盖,所述上箱盖位于下箱体上方,两者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在上箱盖的顶部设置有吊梁,所述上箱盖和下箱体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吊点;所述下箱体结构呈中空凹槽状,所述机身托架与下箱体之间设置有钢丝隔振器,所述机身托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安装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的两侧设置有机体约束点,多个支撑肋构成机身固定位置,所述下箱体的箱壁高度低于机身固定位置的高度,本申请的包装箱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对机身部件进行更好的约束和限位,在储存和运输时能有效稳定固定住机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机身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包装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机身运输的机身包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机包装箱大多是采用标准集装箱进行改装而成,但是改装后的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往往无法很好的对无人机的机身在航向、侧向或者垂向等方向进行限位或约束,容易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对无人机造成严重破坏。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201920368451.9,名称为“上下分离式机体包装箱”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上下分离式机体包装箱,整体呈长方体型,包括底部敞口的上箱盖和顶部敞口下箱体,两者长宽一致,所述上箱盖放置在下箱体顶部上并在结合处一周设置若干用于锁定上箱盖和下箱体的锁扣。所述上箱盖包括由矩管相互焊接形成的第一骨架以及与第一骨架焊接连接的第一波纹板,所述下箱体包括由矩管相互焊接形成的第二骨架以及与第二骨架焊接连接的第一波纹板。上述包装箱虽然能够实现上下箱体分离,但是其内部仍然是缺乏对机身部件各个方位的约束和限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特别提出一种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对机身部件进行更好的约束和限位的机身包装箱,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机身包装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盖,所述上箱盖位于下箱体上方,两者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在上箱盖的顶部设置有吊梁,所述上箱盖和下箱体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吊点;所述下箱体结构呈中空凹槽状,下箱体内设机身托架和工具配件箱,所述机身托架与下箱体之间设置有钢丝隔振器,所述机身托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安装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的两侧设置有机体约束点,多个支撑肋构成机身固定位置,所述下箱体的箱壁高度低于机身固定位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上箱盖和下箱体通过布置在接触面周围的一圈锁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组件,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箱体连接耳,所述箱体连接耳下方设置有坦克轮连接耳,所述坦克轮连接耳与坦克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箱盖的侧面设置有工具配件箱门和支撑肋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分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两部分,所述机体约束点包括第一框架的支撑框架外侧设置的起约束作用的翼身连接耳片,所述翼身连接耳片上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两侧分别设置有双螺杆组件,双螺杆组件一端与夹具相连,一端与第一框架相连。
再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约束点还包括第二框架的支撑框架外侧直接连接的拉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约束点还包括上箱盖的内侧嵌入可调球头螺杆,所述可调球头螺杆与所述夹具位置对应,所述可调球头螺杆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内设置有顶紧螺杆,所述顶紧螺杆下方设置有推力球轴承。
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的包装箱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对机身部件进行更好的约束和限位,在储存和运输时能有效稳定固定住机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机身支撑框和托架设计;对机身采取合理的约束形式,并对机身的航向、侧向和垂向进行有效的约束。本申请的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可修复性,便于维修。
本申请的箱体改为上下打开模式,方便机体吊装与紧固;并且增加带减震功能的机体支撑框架和支撑肋,方便机身放置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机身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增加吊点能够方便在不同场景下对起吊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正面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俯视结构水平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侧面纵向剖视图。
图4为下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框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框架俯视图。
图8为行走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可调球头螺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下箱体,2-上箱盖,3-吊梁,4-吊点,5-机身托架,6-工具配件箱,7-钢丝隔振器,8-支撑框架,9-支撑肋,10-机体约束点,11-箱体连接耳,12-坦克轮连接耳,13-坦克轮,14-工具配件箱门,15-支撑肋门,16-第一框架,17-第二框架,18-翼身连接耳片,19-双螺杆组件,20-拉杆,21-可调球头螺杆,22-套筒,23-螺母,24-顶紧螺杆,25-推力球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机身包装箱包括下箱体1和上箱盖2,所述上箱盖2位于下箱体1上方,两者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在上箱盖2的顶部设置有吊梁3,所述上箱盖2和下箱体1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吊点4;下箱体1主要用于固定机身、承载与起吊,上箱盖2主要用于防护和空载起吊。上箱盖2能在空载时起吊箱体承受载荷,满载时通过下箱体1的角件起吊,由下箱体1承担载荷。所述下箱体1结构呈中空凹槽状,下箱体1内设机身托架5和工具配件箱6,所述机身托架5与下箱体1之间设置有钢丝隔振器7,所述机身托架5包括支撑框架8,所述支撑框架8上安装有支撑肋9,所述支撑肋9的两侧设置有机体约束点10,多个支撑肋9构成机身固定位置,所述下箱体1的箱壁高度低于机身固定位置的高度,箱壁高度低于固定机身结构方便机体的吊装下落以及固定安装,在储存和运输时能有效稳定固定住机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下箱体1对机身航向、侧向和垂向的位移进行有效地约束,能保证飞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本申请的包装箱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对机身部件进行更好的约束和限位,在储存和运输时能有效稳定固定住机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机身支撑框和托架设计;对机身采取合理的约束形式,并对机身的航向、侧向和垂向进行有效的约束。本申请的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可修复性,便于维修。箱体改为上下打开模式,方便机体吊装与紧固;并且增加带减震功能的机体支撑框架8和支撑肋9,方便机身放置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机身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增加吊点4能够方便在不同场景下对起吊的要求。
实施例2
一种机身包装箱包括下箱体1和上箱盖2,所述上箱盖2位于下箱体1上方,两者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在上箱盖2的顶部设置有吊梁3,所述上箱盖2和下箱体1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吊点4;下箱体1主要用于固定机身、承载与起吊,上箱盖2主要用于防护和空载起吊。上箱盖2能在空载时起吊箱体承受载荷,满载时通过下箱体1的角件起吊,由下箱体1承担载荷。所述下箱体1结构呈中空凹槽状,下箱体1内设机身托架5和工具配件箱6,所述机身托架5与下箱体1之间设置有钢丝隔振器7,所述机身托架5包括支撑框架8,所述支撑框架8上安装有支撑肋9,所述支撑肋9的两侧设置有机体约束点10,多个支撑肋9构成机身固定位置,所述下箱体1的箱壁高度低于机身固定位置的高度,箱壁高度低于固定机身结构方便机体的吊装下落以及固定安装,在储存和运输时能有效稳定固定住机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下箱体1对机身航向、侧向和垂向的位移进行有效地约束,能保证飞机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上箱盖2和下箱体1通过布置在接触面周围的一圈锁扣连接。
下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组件,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箱体连接耳11,所述箱体连接耳11下方设置有坦克轮连接耳12,所述坦克轮连接耳12与坦克轮13相连。
上箱盖2的侧面设置有工具配件箱门14和支撑肋门15。
支撑框架8分为第一框架16和第二框架17两部分,所述机体约束点10包括第一框架16的支撑框架8外侧设置的起约束作用的翼身连接耳片18,所述翼身连接耳片18上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两侧分别设置有双螺杆组件19,双螺杆组件19一端与夹具相连,一端与第一框架16相连。这里的夹具和双螺杆组件19对机身航向前后向的位移进行了约束,同时也对垂向向上的位移起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机体约束点10还包括第二框架17的支撑框架8外侧直接连接的拉杆20。
机体约束点10还包括上箱盖2的内侧嵌入可调球头螺杆21,所述可调球头螺杆21与所述夹具位置对应,所述可调球头螺杆21包括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固定有螺母23,所述螺母23内设置有顶紧螺杆24,所述顶紧螺杆24下方设置有推力球轴承25。侧向约束同样利用翼身连接耳片18,利用与翼身连接耳片18的夹具,在上箱盖2内嵌入一个可调球头螺杆21,用来消除夹具与上箱盖2内壁之间的间隙,增加机体的侧向约束。
垂向约束主要利用托架进行向下的位移约束,向上的位移约束依靠双螺杆组件19,配合支撑框架8上的拉绑带和拉杆20起到辅助向下约束的功能。
利用箱体与机头两侧的空间放置两个异形的箱体,主要用于存放机身箱体所包含的一些工具箱、吊具(机翼机身共用一套)、辅助轮以及机翼包装箱无法放置的机翼托架辅助支撑轮、主起落架随动护板等货物,在上箱盖2上设置开门,能够很轻松的取放物品。
上箱体为集装箱结构改制,由矩管、波纹板、角件焊接而成,主要为运输的防护作用,以及在空载情况下可以起吊箱体。上盖在机体固定耳片位置以及工具配件箱6操作位置设置开门方便操作,顶部放置一根用于箱体满载吊底使用的吊梁3,上箱盖2在支撑框架8一端固定位置处预埋球头螺杆用于消除间隙,增加机体侧向约束。
下箱体1结构呈中空凹槽状,内设支撑肋9和工具附件箱,箱壁高度低于固定机身结构,方便机体的吊装下落以及固定安装,主要框架由矩管和型材、波纹板、角件焊接制成,采用集装箱标准工艺,是包装箱运输和存储时的主承力部件,在储存和运输时能有效稳定固定住机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
本箱体设计空重4.5吨左右,满载时重量为6.8吨左右,空载重心基本位于箱体中轴线偏机头方向74mm位置,满载时重心位于箱体中轴线偏机尾方向246mm位置,箱体采用集装箱改制,其吊装点采用集装箱角件形式,吊装点间距7米,可采用集装箱起吊的相关形式、方法及吊具,空载时可以直接吊箱顶吊点4,满载时必须采用配备的吊梁3起吊底部角件。
本申请的包装箱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对机身部件进行更好的约束和限位,在储存和运输时能有效稳定固定住机体,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对机体造成损伤。机身支撑框和托架设计;对机身采取合理的约束形式,并对机身的航向、侧向和垂向进行有效的约束。本申请的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可修复性,便于维修。箱体改为上下打开模式,方便机体吊装与紧固;并且增加带减震功能的机体支撑框架8和支撑肋9,方便机身放置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机身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增加吊点4能够方便在不同场景下对起吊的要求。

Claims (7)

1.一种机身包装箱,包括下箱体(1)和上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盖(2)位于下箱体(1)上方,两者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在上箱盖(2)的顶部设置有吊梁(3),所述上箱盖(2)和下箱体(1)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吊点(4);所述下箱体(1)结构呈中空凹槽状,下箱体(1)内设机身托架(5)和工具配件箱(6),所述机身托架(5)与下箱体(1)之间设置有钢丝隔振器(7),所述机身托架(5)包括支撑框架(8),所述支撑框架(8)上安装有支撑肋(9),所述支撑肋(9)的两侧设置有机体约束点(10),多个支撑肋(9)构成机身固定位置,所述下箱体(1)的箱壁高度低于机身固定位置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包装箱,其特征在于:上箱盖(2)和下箱体(1)通过布置在接触面周围的一圈锁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组件,所述行走轮组件包括箱体连接耳(11),所述箱体连接耳(11)下方设置有坦克轮连接耳(12),所述坦克轮连接耳(12)与坦克轮(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盖(2)的侧面设置有工具配件箱门(14)和支撑肋门(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8)分为第一框架(16)和第二框架(17)两部分,所述机体约束点(10)包括第一框架(16)的支撑框架(8)外侧设置的起约束作用的翼身连接耳片(18),所述翼身连接耳片(18)上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两侧分别设置有双螺杆组件(19),双螺杆组件(19)一端与夹具相连,一端与第一框架(16)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身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约束点(10)还包括第二框架(17)的支撑框架(8)外侧直接连接的拉杆(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身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约束点(10)还包括上箱盖(2)的内侧嵌入可调球头螺杆(21),所述可调球头螺杆(21)与所述夹具位置对应,所述可调球头螺杆(21)包括套筒(22),所述套筒(22)内固定有螺母(23),所述螺母(23)内设置有顶紧螺杆(24),所述顶紧螺杆(24)下方设置有推力球轴承(25)。
CN202223182711.4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机身包装箱 Active CN218807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711.4U CN218807633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机身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711.4U CN218807633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机身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7633U true CN218807633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2711.4U Active CN218807633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机身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7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97228B (zh)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地板总成结构
CN103140375A (zh) 折叠式联运平台
US11897564B2 (en) Spatial integration module
CN205931947U (zh) 集装箱用汽车运输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18807633U (zh) 一种机身包装箱
CN115108103B (zh) 一种中大型双发无人机集成式包装运输方法
CN108437770B (zh) 动力电池箱体的吊挂连接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JP6955805B1 (ja) トラック
CN107720012B (zh) 集装箱用汽车运输架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JPH08324453A (ja) 車両の重量物搭載構造
CN112277723B (zh) 一种车辆的换电总成及车辆
CN211252644U (zh) 一种白车身试制多车型通用转运地车
CN209833801U (zh) 一种物流车货箱快换结构
CN211198344U (zh) 一种轨道车辆整车吊具
CN219029544U (zh) 一种下沉式车架
CN218892609U (zh) 一种物流运输车架
CN201092343Y (zh) 北美厢式半挂车箱体的运输装置
CN216660705U (zh) 一种大型汽车零部件智能运输取件通用料箱底座
CN217415929U (zh) 用于物流车的壳体结构和物流车
CN216185658U (zh) 一种两轮车的载重结构
CN211685317U (zh) 一种吊装式方舱厢体底盘结构
CN218705711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运输集装箱
CN220555311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安装支架
CN114477017B (zh) 一体化载具
CN217397421U (zh) 运输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