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7395U -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7395U
CN218757395U CN202123119211.1U CN202123119211U CN218757395U CN 218757395 U CN218757395 U CN 218757395U CN 202123119211 U CN202123119211 U CN 202123119211U CN 218757395 U CN218757395 U CN 218757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balanced
mass
rotation
mass part
mas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92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诺伊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m AG
Original Assignee
Hamm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m AG filed Critical Hamm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7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7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2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laid-down unset materials
    • E01C19/23Rollers therefor; Such rollers usable also for compacting soil
    • E01C19/28Vibrated rollers or rollers subjected to impacts, e.g. hammering blows
    • E01C19/286Vibration or impact-imparting means; Arrangement, mounting or adjustment thereof; 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the rolling elements, transmission or drive thereto, e.g. to vibrator mounted inside the rol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 B06B1/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systems involv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surface soil stabilisation for road building or like purposes, e.g. mixing local aggregate with bind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46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tamping or vibrating, e.g. with auxiliary watering of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46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tamping or vibrating, e.g. with auxiliary watering of the soil
    • E02D3/074Vibrating apparatus operating with systems involv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其包括可围绕辊转动轴线(W)转动的并包围辊内部空间(23)的辊套(24)、设置在辊内部空间中的摆动/振动装置(28),其中摆动/振动装置(28)包括:第一摆动/振动单元(30),其具有至少一个可被驱动以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转动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以及,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其具有至少一个可被驱动以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转动的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和/或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在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82)围绕所属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移动时以小于180°的角度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包括可围绕辊转动轴线转动的且包围辊内部空间的辊套以及设置在辊内部空间中的摆动/振动装置(Oszillation/Vibration-Anordnung)。
背景技术
从JP2004-223313A已知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该已知的压实辊的摆动/振动装置的两个摆动/振动单元分别包括相应的不平衡质量的、固定地承载在可围绕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转动的摆动/振动轴处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并且包括以可围绕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可枢转地在摆动/振动轴的外环周面处承载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
根据两个不平衡质量部件的、围绕各相关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转动方向,在两个摆动/振动单元的每一个中,两个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相对于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以彼此间180°的相位偏移进行设置,使得对于每个摆动/振动单元而言可根据两个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的差得到不平衡合力矩,或者在相对于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相同侧处设置(即以彼此件没有相位偏移的方式设置),使得可根据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之合得到不平衡合力矩。此外,根据转动方向,两个摆动/振动单元的、分别包括两个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质量的质心彼此间具有180°的角度偏移或者彼此间不具有相位偏移,使得可以在振动工作和摆动工作之间根据方向进行切换,在所述振动工作的情况下对于两个摆动/振动单元而言分别作用在质心处的离心力彼此等大并且相同地定向,进而形成基本上正交于辊转动轴线的总离心力,在所述摆动工作的情况下两个在摆动/振动单元处形成的离心力彼此等大但彼此相反地定向,使得形成切向或沿环周方向作用的合转矩,并且压实辊围绕辊转动轴线周期性地来回加速。
通过在两个摆动/振动单元中以180°的角度围绕相关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枢转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方式来实现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使得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两个端部位置的每一个中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位于与各相关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共同的径向线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具有摆动/振动装置的、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其中,可以借助摆动/振动单元的紧凑构型实现在摆动工作和振动工作之间切换时出现的不平衡力矩的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实现,其包括可围绕辊转动轴线转动的且包围辊内部空间的辊套、设置在辊内部空间中的摆动/振动装置,其中摆动/振动装置包括:
-第一摆动/振动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可被驱动以围绕第一摆动 /振动转动轴线转动的第一不平衡质量,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包括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和相对于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可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围绕第一摆动/ 振动转动轴线沿相反于第一转动方向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以预设的第一角度移动,
-第二摆动/振动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可被驱动以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转动的第二不平衡质量,其中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包括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和相对于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可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沿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以预设的第二角度移动,
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质心和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质心彼此间基本上没有相位偏移,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一离心力和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二离心力彼此基本上相同地定向并且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第一离心力绝对值,其中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质心和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质心彼此间具有180°的相位偏移,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一离心力和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二离心力彼此基本上相反地定向并且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第二离心力绝对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预设的第一角度小于180°或大于180°,和/或预设的第二角度小于180°或大于180°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实辊结构中,通过不同于180°的转移角(Umschlagwinkel)、特别是小于180°的转移角实现相应不平衡质量的紧凑构型。
为了借助相应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这种相对短的移动轨道确保沿不同的转动方向实现具有彼此间180°相位偏移或无相位偏移的两个不平衡质量的质心的限定的定位,而提出的是,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和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不位于共同的、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相交的径向线上,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和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不位于共同的、与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相交的径向线上。
在此,可特别提出的是,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和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和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在环周方向上位于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相交的径向线的两侧,和/或,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和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和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在环周方向上位于与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相交的径向线的两侧。
为了在转移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时确保不平衡力矩的适当的变化,还提出的是,当预设的第一角度和预设的第二角度小于180°时,预设的第一角度大于预设的第二角度,并且,当预设的第一角度和预设的第二角度大于180°时,预设的第一角度小于预设的第二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上述紧凑构型在也作为独立的实用新型方面的设计方案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处设有具有径向向内取向的引导轨道的面法线的第一引导轨道,所述第一引导轨道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向径向外部支撑在第一引导轨道处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处设有具有径向向内取向的引导轨道的面法线的第二引导轨道,所述第二引导轨道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向径向外部支撑在第二引导轨道处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通过将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向径向外部支撑在相应向径向内部取向的引导轨道处变得可行的是,可以将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或它们的质心相对远地向径向外部移位,使得具有相对小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由于距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较大的径向间距而获得相对大的不平衡力矩,并因此能够以期望的程度对于切换性能产生不平衡质量部件的各个不平衡力矩的所需的补偿或相加。
由于为了在摆动工作和振动工作之间切换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只需围绕分别相关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在大约180°的受限的角度范围内移动,所以对于紧凑的构型还提出的是,第一引导轨道仅在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部分环周区域上延伸,并且第二引导轨道仅在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部分环周区域上延伸。
为了在两个摆动/振动单元中能够通过简单的方式和方法以相同的程度实现不同的总不平衡力矩之间的切换,还提出的是,第一引导轨道距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径向间距基本上对应于第二引导轨道距第二摆动/ 振动转动轴线的径向间距。
为了在不同的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尽可能切断离心力引起的摩擦的影响,还提出的是,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沿着第一引导轨道滚动的第一滚动体,并且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在第一端部位置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沿着第二引导轨道滚动的第二滚动体。
在此,为了提供不同的不平衡力矩,在两个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中,第一滚动体的数量可以不同于第二滚动体的数量。
为了将不同设计的构件的数量保持得尽可能少,所有第一滚动体和所有第二滚动体彼此相同地构造。
在切换表现方面有较大自由度的有利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体可以不同于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体。
为了可以实现两个摆动/振动单元的对称作用提出的是,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和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基本上彼此平行且基本上平行于辊转动轴线设置,和/或,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和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相对于辊转动轴线具有大约180°的角间距。
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能够承载在可被驱动以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转动的第一摆动/振动轴处,和/或第一摆动/ 振动轴可以提供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能够承载在可被驱动以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转动的第二摆动/振动轴处,和/或第二摆动/振动轴可以提供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为了可以使各种摆动/振动单元投入运行而提出的是,摆动/振动装置包括摆动/振动驱动器,并且第一摆动/振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和第二摆动/振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可以通过摆动/振动驱动器驱动以沿相同的转动方向和以相同的转速转动。
为了可以在摆动/振动单元中提供足够大的质量而提出的是,第一摆动 /振动单元包括两个沿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方向彼此以一定间距设置的、优选彼此相同构成的第一不平衡质量,和/或,第二摆动/振动单元包括两个沿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方向彼此以一定间距设置的、优选彼此相同构成的第二不平衡质量。
为了在摆动工作和振动工作之间切换时——即在不平衡质量的转动方向切换时——也可以实现分别作用于压实辊上的力的大小的变化而提出的是,第二离心力绝对值大于第一离心力绝对值。
这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基本上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并且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基本上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其中相应的不平衡力矩定义为:
U=m×r,
其中:
U是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
m是不平衡质量部件的、在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中作用的惯性质量,并且
r是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距相关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的径向间距。
此外,尤其在考虑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端部位置之间的相对短的移动轨道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要相应地在两个不平衡质量处设置的总的不平衡力矩可提出的是,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具有比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更大的不平衡力矩,并且至少一个第一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具有比至少一个第二不平衡质量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更小的不平衡力矩。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地面压实机,该地面压实机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的压实辊。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所附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压实辊的地面压实机的侧视图;
图2示出具有摆动/振动装置的、在纵截面中示出的压实辊,所述摆动 /振动装置具有两个摆动/振动单元;
图3示出两个摆动/振动单元中的第一摆动/振动单元的不平衡质量的轴向视图;
图4示出摆动/振动单元中的第二摆动/振动单元的不平衡质量的轴向视图;
图5示出在摆动/振动装置的摆动工作中的、图2的压实辊的原理表达的轴向视图;
图6示出在摆动/振动装置的振动工作中的、对应于图5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地面压实机整体用10表示。例如可用于压实沥青材料、泥土、碎石或其他结合的或未结合的土壤材料的地面压实机10包括后车12 与在其上承载的、操作人员的舱室14。驱动机组设置在后车12上,通过所述驱动机组可驱动被设置在后车12上的驱动轮15以沿前向方向或后向方向移动地面压实机10。
在后车12处可枢转地承载借助框架16构造的前车18。通过围绕近似竖直的轴线相对于后车12枢转前车18可以使地面压实机10转向。在前车 18的框架16处以可围绕图2所示的辊转动轴线W转动的方式承载压实辊 20。压实辊20本身能够被驱动以围绕辊转动轴线W转动,替代性地在前车18的框架16处能够以围绕辊转动轴线B基本上自由转动的方式承载压实辊。在执行压实过程时,压实辊20以辊套24(其包围辊内部空间23) 的外表面22在要压实的表土26上滚动。
在图2中的纵截面中示出的压实辊20的辊内部23中设有整体用28表示的摆动/振动装置。如下文详细描述的那样,通过摆动/振动装置28可以将力施加到压实辊20或其辊套24上,以便由此影响压实表现。在下面描述的振动工作中,力基本上正交于辊转动轴线W定向并且力的方向围绕辊转动轴线W转动,使得压实辊20在振动工作下运行,在所述振动工作中由于围绕辊转动轴线W旋转的方向使作用于压实辊20上的力将压实辊20 周期性地向上和向下加速,进而相应地周期性地冲击要压实的表土22或挤压所述表土。在摆动/振动装置的摆动工作中,施加到压实辊20上的力切向地或沿环周方向作用,使得辊套24围绕辊转动轴线W沿环周方向周期性地来回加速,进而在压实工作中形成推捏效应(Walkeffekt)。
摆动/振动装置28包括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每个摆动/振动单元 30、32可以通过摆动/驱动器34驱动以围绕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或D2转动。摆动/振动驱动器34可例如具有液压马达36,该液压马达经由皮带传动机构38驱动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以按相同的转动方向和以相同的转数围绕分别相关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或D2转动。
第一摆动/振动装置30包括第一摆动/振动轴40,该第一摆动/振动轴例如在其两个轴向的端部区域处可转动地承载在结合到辊套24的内环周面处的承载盘42、44处。相应地,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包括可转动地承载在两个承载盘42、44处的第二摆动/振动轴46。
在第一摆动/振动单元30的第一摆动/振动轴40处,以彼此间一定轴向间距承载两个彼此优选基本上相同构成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同样地,在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的第二摆动/振动轴46处,以彼此间一定轴向间距承载两个彼此优选基本上相同的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在此,例如该设置使得,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中的每一个在相同的轴向区域中分别具有不平衡质量50、50'或52、52',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中的另一个也是如此。此外,图2清楚地示出,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设置成,使得其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基本上平行于辊转动轴线W延伸,并且距所述辊转动轴向也具有相同的间距。此外,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 或其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相对于辊转动轴线W彼此间具有大约180°的角间距,使得两个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彼此相对于辊转动轴线W 正相对地对置。
参考图3和图4,下面详细描述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或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其中由于相应的不平衡质量50、 50'或52、52'的设计方案如已经提到的那样彼此相同,分别仅参考第一摆动 /振动单元30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或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的第二不平衡质量52。
在图3的轴向视图中示出的、承载在第一摆动/振动轴40处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包括例如通过旋接和/或通过材料配合与第一摆动/振动轴40抗转动连接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该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具有固定在第一摆动/振动轴40处的不平衡质量元件56和与不平衡质量元件56固定连接的引导轨道元件58。不平衡质量元件56和引导轨道元件58对用于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可相对于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移动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容纳空间60进行限界。
在所示的设计方案示例中,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包括基本上圆柱形的、即辊状地构成的第一滚动体64,该第一滚动体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转动状态下通过离心力被向径向外部加载,并且压向设置在引导轨道元件58 处的、向径向内部取向的第一引导轨道66。径向向内取向的第一引导轨道 66在环周方向上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具有距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基本上恒定的间距,使得第一引导轨道66的向径向内部取向的引导轨道面法线N1基本上径向向内相对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取向。在轴向方向上,容纳空间60例如可以通过盘状的覆盖元件封闭,以防止滚动体轴向从容纳空间60中脱落。因此,所述覆盖元件提供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的一部分并且对其质量或不平衡力矩有贡献。
基本提供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滚动体64可以沿着第一引导轨道 66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在容纳空间60中移动。在图3中,第一滚动体64 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在该第二端部位置中所述第一滚动体在环周方向上支撑在不平衡质量元件56处,并且靠近不平衡质量元件56的不平衡质量部段68定位。不平衡质量元件56的大部分质量设置在所述不平衡质量部段68中,使得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如图3所示的那样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的情况下,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质心基本上定位在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之上,进而在该状态下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旋转时作用的离心力基本上向上定向。
在沿着第一引导轨道66移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之后,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进入其在图3中用虚线所示的第一端部位置中,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中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第一滚动体64沿环周方向支撑在不平衡质量元件56的支撑部段70处。在该状态下,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图3中所示的转动定位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的质心基本上设置在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上。然而,由于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总质量的大部分现在定位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下部区域中的情况,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质心具有距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的较小的径向间距,使得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所述状态下或在所述转动定位中存在的不平衡力矩要小于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处于其在图1中上方示出的第二端部位置中时第一不平衡质量50所具有的不平衡力矩。由于这一点,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出现的离心力要小于以下状态下的离心力,在所述状态中,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处于其在环周方向上通过不平衡质量部段68支撑的第一端部位置中。
在图3中可见的是,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第一不平衡质量50或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质心M12和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的质心M11在环周方向上彼此偏移,进而不位于共同的且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相交的径向线上。这种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相交的径向线根据图3中可见的且在所述转动状态下近似对应于竖直线的径向线R说明。质心M11和M12在环周方向上位于所述径向线 R的两侧。
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移动到其第一端部位置中之后,质心M11和M12也在环周方向上位于径向线R的两侧,因为在第二端部位置和第一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其质心M12沿相关联的引导轨道 66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以小于180°的角度W1移动。因此,在图3所示的转动状态下,在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两个端部位置的每个端部位置中,不平衡质量50或50'的质心位于径向线R上和位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上方,然而具有与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不同的径向间距,使得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与在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相比,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或50'的不平衡力矩更大。
图4示出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结构,其原则上与第一不平衡质量50 的结构相应。第二不平衡质量52具有抗转动地保持在第二摆动/振动轴46 处的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该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又构成有不平衡质量元件74和与所述不平衡质量元件一起对容纳空间76限界的引导轨道元件 78。在引导轨道元件78处形成向径向内部取向的第二引导轨道80,该第二引导轨道的引导轨道面法线N2基本上向径向内部定向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上。
在容纳空间76中,以可相对于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沿环周方向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移动的方式容纳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包括两个例如彼此相同构成且也与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第一滚动体64相同构成的第二滚动体84、86。第二滚动体84、86能够以滚动的方式在容纳空间76中沿着第二引导轨道80在所述图4中下方示出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的端部位置和图4中上方示出的第一端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中第二滚动体84、 86支撑在不平衡质量元件74的不平衡质量部段88处,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中第二滚动体84、86沿环周方向支撑在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的不平衡质量元件74的支撑部段90处。在轴向方向上,容纳空间76例如可以通过盘状的覆盖元件封闭,以防止滚动体从容纳空间76 中轴向脱落。所述覆盖元件因此提供相应的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的一部分并且对其质量或其不平衡力矩有贡献。
在将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的第二滚动体84、 86定位在图4下方示出的第二端部位置中的情况下,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质心在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图4中所示的转动状态下基本位于第二摆动 /振动转动轴线D2下方。由于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52的大部分质量设置在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下方并且近似设置在相同的环周区域中,在所述状态下,第二不平衡质量52具有相对大的不平衡力矩,因为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质心由于该质量分布具有距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的相对大的径向间距。
如果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处于其在图4上方示出的第一端部位置中,则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较大部分的质量向上移动。这引起的是,在所述状态下,第二不平衡质量52或52'的质心在图4中所示的转动定位中基本上位于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上方,然而与在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定位在第二端部位置中时相比,距其具有更小的径向间距。这意味着,在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定位在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在质心中作用的离心力小于在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定位在第二端部位置中的离心力。
在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52或52'中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所述切换表现,即在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的两个端部位置中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 的质心M22和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的质心M21彼此沿环周方向偏移,进而不必位于共同的且与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相交的径向线上,而是位于在所述转动状态下基本上对应于竖直方向的径向线R的两侧。这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不平衡质量52或52' 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或其质心M22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以小于180°的角度W2移动。特别地,为了获得所寻求的转移表现,角度W2小于角度W1
从两个不平衡质量50、52的上述的构造性的结构中也得出的是,当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中,第一不平衡质量 50的质心尽管径向移位,但相对于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沿环周方向不发生任何移动,而在第二不平衡质量52中,其质心一方面径向移位并且另一方面沿环周方向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以180°的角度移位。这引起的是,当两个不平衡质量50、52相对于彼此如图3和4所示的那样定位,并且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处于其相应的第二端部位置中时,即分别在环周方向上支撑在不平衡质量部段68 或88处时,这在图3和4的视图中在不平衡质量50、52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是这种情况,则两个不平衡质量50、52的质心彼此间具有180°的角度偏移,因为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中,质心基本上位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上方,而在第二不平衡质量52中,质心基本上位于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下方。
为了在此确保两个不平衡质量50、52的分别作用的不平衡力矩相同,即作用在相应的质心处或通过其代表的离心力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则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中,不平衡质量部段68以比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的不平衡质量部段88更大的体积进而更大的质量构成。因此,补偿如下情况,即第二不平衡质量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具有第一不平衡质量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双倍的质量。
如果在两个不平衡质量50、52中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分别支撑在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或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 72的支撑部段70或90处,这在不平衡质量50、52在图4的视图中逆时针旋转时是这种情况,则在两个不平衡质量50、52中的每个中,质心位于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上方。由于在所述状态下存在的质量分布,在每个不平衡质量50、52中,质心具有距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的较小的径向间距,使得作用在相应的质心处的或通过其代表的离心力在旋转工作中变小,然而其中两个作用在不平衡质量50、52处的离心力相同地定向。
在下文中,参考图5和图6描述在压实辊20或地面压实机10运行中的、从摆动/振动装置28的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的不平衡质量50、 50'或52、52'的先前描述的切换表现中得出的作用。
图5示出处于摆动/振动装置28的摆动工作中的压实辊20。两个摆动/ 振动单元30、32围绕图5的视图中的分别相关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或D2顺时针并且以相同的转速旋转。不平衡质量50、50'、52、52'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处于其相应的第二端部位置中,使得滚动体64或84、86沿环周方向支撑在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段68 或88处,或者通过所述不平衡部段带动以沿环周方向移动。滚动体64或 84、86向径向外部支撑在第一引导轨道66或第二引导轨道80处。在图5 所示的转动状态下,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质心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上方,使得在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处出现的离心力F1基本上竖直向上定向。在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中,质心竖直地或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下方,使得在第二不平衡质量 52、52'处形成的离心力F2基本上竖直向下定向。由于一方面为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或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并且另一方面为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预设的质量进而还有在相应的第一、第三、第二和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54、72、62、82中存在的不平衡力矩,彼此相反定向的F1、F2具有相同的离心力绝对值。因此,形成围绕辊转动轴线W作用的转矩,该转矩在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的旋转过程中周期性地改变其方向,使得压实辊20或其辊套24在环周方向上周期性地围绕辊转动轴线W来回加速。压实辊20或摆动/振动装置28因此在摆动工作中运行。
在图6中示出处于转动状态下的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在所述转动状态下,与图5的转动状态相比,转动方向反转。摆动/振动单元30、32 以相同的转速逆时针旋转。
在从图5的转动状态到图6的转动状态的过渡中,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在相应的容纳空间60或76中通过滚动体64或84、86沿着第一引导轨道66或第二引导轨道80的滚动移动从而沿环周方向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或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 移动,使得它们到达相应的第一端部位置。在所述状态下,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或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在环周方向上支撑在相应的支撑部段 70或90处,并且通过所述支撑部段带动以沿环周方向移动。
在两个不平衡质量50、50'、52、52'的每一个中,在图6所示的转动状态下,质心位于相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上方,然而与图5中所示的摆动工作中相比,具有距所述摆动/振动转动轴线更小的径向间距。这引起的是,作用在不平衡质量50、50'、52、52'的质心处的离心力F1'和F2'现在相同地定向,即彼此间不具有相位偏移,然而具有比在图5中所示的摆动工作中更小的离心力绝对值。
在摆动/振动单元30、32的图6中所示的转动状态下,两个离心力F1'、 F2'相加成总离心力,该总离心力相对于辊转动轴线W径向定向。压实辊20 或摆动/振动装置28因此在振动工作中运行,在所述振动工作中在摆动/振动单元30、32旋转时,由于在每个转动定位中相加的离心力F1'、F2',如此形成的总离心力围绕辊转动轴线W旋转,进而压实辊20周期性地向上和向下加速,并且相应周期性地向要压实的表土26施加力。
当如上所述那样在摆动工作和振动工作之间切换时,由于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32或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和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中的质量分布而确保的是,在相应的质心处作用的离心力F1、F2或F1'、F2'分别具有相同的离心力绝对值,然而在振荡工作中,离心力彼此相反地定向,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不平衡质量50、50'或其相应的质心相对于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或其相应的质心具有大约180°的相位偏移,而在图6所示的振动工作中,作用在摆动/振动单元30、32处的离心力F1'、F2'具有更小的离心力绝对值,然而彼此相同定向,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由于在相应的不平衡质量50、50'、52、52'中的质量分布,两个摆动/振动单元30、 32的质心彼此间没有相位偏移。
为了实现这一点,不仅两个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相对彼此在其质量方面不同,并由此相应提供的不平衡力矩也不同,而且还有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彼此间在其质量方面不同,并由此相应提供的不平衡力矩方面也不同。此外,每个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关于由此提供的不平衡力矩基本上对应于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相应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的不平衡力矩。同样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关于由此提供的不平衡力矩基本上对应于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不平衡力矩。
通过在分别具有不同大的离心力绝对值的摆动工作和振动工作之间切换还特别实现的是,在振动工作中与在摆动工作中的情况相比会形成具有更小的离心力绝对值的压实辊20的周期移动。这提供如下可行性,在负载没有过强上升的情况下,支承摆动/振动轴40、46的轴承在振动工作中与在摆动工作中相比以更大的转速运行,并进而以更高的频率运行。因为通过相应地选择不平衡质量部件54、62或72、82的质量或质量分布以及引导轨道66、80的径向位置,在从摆动工作过渡至振动工作时可以在大的数值范围中预设离心力绝对值的变化程度,因此也可以相应地在大的数值范围中自由地预设通过所述切换表现实现的转速进而频率的变化,其中压实辊 20以所述转速和频率周期性地被施加力。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结构当然可以在不偏离功能原理和结构原理的情况下在各种方面进行变化。因此,例如,可以在摆动/振动单元中分别仅设有一个不平衡质量或多于两个不平衡质量。然而应规定的是,在每个摆动/振动单元中分别存在相同的不平衡扭矩。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也可以被不同地设计。因此,在第二不平衡质量中设置的第二滚动体可以具有与在相应的第一不平衡质量中设置的第一滚动体不同的尺寸或不同的造型。例如,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同的质量,即基本上相同设计尺寸的滚动体具有不同的质量。例如,可以在第一不平衡质量中,将要提供低的质量的第一滚动体构成为空心体,将可在相应的第二不平衡质量中设置的第二滚动体可以构成为实心的,并进而构造提供更大的质量的滚动体。
与图中所示的和上述的设计方案相比,只要在第一摆动/振动单元30或其不平衡质量50、50'中,两个不平衡质量部件54、62的质心M11、M12与图3中所示的设置相比在其位置中相对于径向线R交换,使得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54的质心M11在所示的转动状态下位于基本上竖直延伸的径向线 R的右侧,并且在两个端部位置中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质心M12位于径向线R的左侧,就可以改变不同的不平衡质量的结构或质量分布。在该情况下,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62的质心M12以大于180°的角度W1移动。
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可以提出的是,在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或其不平衡质量52、52'中,两个不平衡质量部件72、82的质心M21、M22与图4中所示的设置相比在其相对于径向线R的位置方面进行互换,使得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72的质心M21在所示的转动状态下位于基本上竖直延伸的径向线R的左侧,并且在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的质心M22的两个端部位置中位于径向线R的右侧。在这种情况下,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82的质心M22以大于180°的角度W2移动。
如果两个角度W1、W2都大于180°,则角度W2大于角度W1,以实现在要设置的不平衡扭矩方面适合的转换表现。
原则上,还可以考虑如下设计方案,其中角度W1、W2之一小于180°而另一角度大于180°,或者角度W1、W2之一刚好是180°。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所述压实辊包括:可围绕辊转动轴线(W)转动的并且包围辊内部空间(23)的辊套(24)、设置在所述辊内部空间(23)中的摆动/振动装置(28),其中所述摆动/振动装置(28)包括:
-第一摆动/振动单元(30),其具有至少一个能够被驱动以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转动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包括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能够围绕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围绕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围绕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沿相反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12)围绕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以预设的第一角度(W1)移动,
-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其具有至少一个能够被驱动以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转动的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包括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和相对于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能够围绕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移动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围绕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沿所述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围绕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沿所述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处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22)围绕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以预设的第二角度(W2)移动,
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质心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质心彼此间没有相位偏移,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一离心力(F1')和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二离心力(F2')彼此相同地定向并且具有相同的第一离心力绝对值,
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位于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质心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质心彼此间具有180°的相位偏移,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一离心力(F1)和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质心中作用的第二离心力(F2)彼此相反地定向并且具有相同的第二离心力绝对值,
其特征在于,预设的所述第一角度(W1)小于180°或大于180°,和/或预设的所述第二角度(W2)小于180°或大于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12)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11)不位于共同的、与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相交的径向线上,和/或,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22)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21)不位于共同的、与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相交的径向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和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12)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11)在环周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相交的径向线(R)的两侧,和/或,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一端部位置中时和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定位在其第二端部位置中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22)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21)在环周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相交的径向线(R)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当预设的所述第一角度(W1)和预设的所述第二角度(W2)小于180°时,预设的所述第一角度(W1)大于预设的所述第二角度(W2),并且,当预设的所述第一角度(W1)和预设的所述第二角度(W2)大于180°时,预设的所述第一角度(W1)小于预设的所述第二角度(W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处设有具有径向向内取向的引导轨道的面法线(N1)的第一引导轨道(66),所述第一引导轨道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向径向外部支撑在所述第一引导轨道(66)处的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处设有具有径向向内取向的引导轨道的面法线(N2)的第二引导轨道(80),所述第二引导轨道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向径向外部支撑在所述第二引导轨道(80)处的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在其第一端部位置和其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轨道(66)仅在围绕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的部分环周区域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引导轨道(80)仅在围绕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的部分环周区域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轨道(66)距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的径向间距基本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导轨道(80)距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的径向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沿着所述第一引导轨道(66)滚动的第一滚动体(64),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一端部位置和所述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移动时沿着所述第二引导轨道(80)滚动的第二滚动体(84,8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第一滚动体(64)的数量不同于第二滚动体(84,86)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第一滚动体(64)和所有的第二滚动体(84,86)彼此相同地构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滚动体(64)不同于至少一个第二滚动体(84,86)。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和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彼此平行且基本上平行于所述辊转动轴线(W)设置,和/或,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和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相对于所述辊转动轴线(W)具有大约180°的角间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承载在能够被驱动以围绕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转动的第一摆动/振动轴(40)处,和/或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轴(40)提供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承载在能够被驱动以围绕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转动的第二摆动/振动轴(46)处,和/或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轴(46)提供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振动装置(28)包括摆动/振动驱动器(34),并且所述第一摆动/振动单元(30)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和所述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能够通过所述摆动/振动驱动器(34)驱动以沿相同的转动方向和以相同的转速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振动单元(30)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的方向彼此以一定间距设置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和/或,所述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的方向彼此以一定间距设置的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振动单元(30)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一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的方向彼此以一定间距设置的、彼此相同构成的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和/或,所述第二摆动/振动单元(32)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2)的方向彼此以一定间距设置的、彼此相同构成的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力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离心力绝对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的不平衡力矩,其中相应的不平衡力矩定义为:
U=m×r,
其中:
U是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件(54,62,72,82)的不平衡力矩,
m是所述不平衡质量部件(54,62,72,82)的、在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件的质心(M11,M12,M21,M22)中作用的惯性质量,并且
r是相应的不平衡质量部件(54,62,72,82)的质心(M11,M12,M21,M22)距相关联的摆动/振动转动轴线(D1,D2)的径向间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实辊,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部件具有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三不平衡质量部件更大的不平衡力矩,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不平衡质量(50,50')的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部件具有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不平衡质量(52,52')的所述第四不平衡质量部件更小的不平衡力矩。
20.一种地面压实机,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实辊(20)。
CN202123119211.1U 2020-12-10 2021-12-10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Active CN21875739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32973.3A DE102020132973A1 (de) 2020-12-10 2020-12-10 Verdichterwalze für einen Bodenverdichter
DE102020132973.3 2020-1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7395U true CN218757395U (zh) 2023-03-28

Family

ID=785287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5398.0A Pending CN114622536A (zh) 2020-12-10 2021-12-10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CN202123119211.1U Active CN218757395U (zh) 2020-12-10 2021-12-10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5398.0A Pending CN114622536A (zh) 2020-12-10 2021-12-10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86445A1 (zh)
EP (2) EP4230796A3 (zh)
JP (1) JP7297857B2 (zh)
CN (2) CN114622536A (zh)
DE (1) DE1020201329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40006B1 (de) * 1971-08-10 1972-05-25 Maschinenfabrik Buckau R Wolf Ag Schwingungserreger
US3909147A (en) * 1974-11-07 1975-09-30 Raygo Inc Variable amplitude vibration generator
JPS58500290A (ja) * 1980-12-03 1983-02-24 ゲオデイナミツク エイチ ツルナ− エ−ビ− 地盤の圧密化方法および圧密化装置
JPH0136967Y2 (zh) * 1984-12-26 1989-11-09
JPH0769521B2 (ja) 1988-07-13 1995-07-3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走査装置及び走査レンズ
FR2639376A1 (fr) 1988-11-24 1990-05-25 Albaret Travaux Publics Sa Engin compacteur vibrant a amplitude modifiable
JPH0554607U (ja) * 1991-12-18 1993-07-23 株式会社小松エスト 起振装置の振幅切換装置
JP4555444B2 (ja) * 2000-08-17 2010-09-29 酒井重工業株式会社 マカダム型振動ローラの油圧装置
JP4746209B2 (ja) * 2001-07-09 2011-08-10 酒井重工業株式会社 振動機構及び振動ローラ
JP2003096713A (ja) * 2001-09-26 2003-04-03 Sakai Heavy Ind Ltd 振動ローラ
JP2004223313A (ja) 2003-01-20 2004-08-12 Sakai Heavy Ind Ltd 振動機構及び振動ローラ
DE102012201443A1 (de) 2012-02-01 2013-08-01 Hamm Ag Verdichterwalze für einen Bodenverdichter
DE102013020690A1 (de) 2013-12-03 2015-06-03 Bomag Gmbh Schwingungserreger für einen Vibrationsverdichter sowie Baumaschine mit einem solchen Schwingungserreger
JP6401649B2 (ja) * 2015-03-31 2018-10-10 酒井重工業株式会社 起振軸
US20170016184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Caterpillar Paving Products Inc. Vibratory Compactor Having Conventional and Oscillatory Vibrating Capabil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92610A (ja) 2022-06-22
EP4012099A3 (de) 2022-07-06
CN114622536A (zh) 2022-06-14
EP4012099B1 (de) 2023-08-16
EP4230796A3 (de) 2023-10-25
DE102020132973A1 (de) 2022-06-15
EP4230796A2 (de) 2023-08-23
JP7297857B2 (ja) 2023-06-26
US20220186445A1 (en) 2022-06-16
EP4012099A2 (de) 2022-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34613B2 (en) Vibration exciter for a vibration compactor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having such a vibration exciter
CN109555102B (zh) 碾压滚轮
CN102985616B (zh) 用于压实地面的压实设备和方法
US8393825B2 (en) Vibratory compactor
JP3799022B2 (ja) 振動機構及び振動ローラ
JP7238073B2 (ja) アスファルト材料を締固めるための方法
US11286625B2 (en) Surface compactor machine having concentrically arranged eccentric masses
US7117758B2 (en) Vibration generator for a soil compacting device
CN218757395U (zh) 用于地面压实机的压实辊
CN110325685B (zh) 用于地面压实的压路机和产生地面压实的压路机的振型的方法
JPH10165893A (ja) 振動機構およびその振動機構を用いた振動ローラ
JPH09206683A (ja) 方向付けられた振動を生ぜしめるための励振器
JP3962344B2 (ja) 振動機構及び振動ローラ
CN100348339C (zh) 用于夯土机中的振动器
JP2005535802A (ja) 走行装置を備えた地盤突固め装置
JP2003509192A (ja) 地面突固め機のための振動発生器
JPH04146303A (ja) 振動ローラ
JP2812816B2 (ja) 地盤の締固め方法
JPH0754322Y2 (ja) 振動ローラの起振力発生装置
JP2004223313A (ja) 振動機構及び振動ローラ
SU1738888A1 (ru)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каток
JPH01290801A (ja) 振動ローラ
JPH0240084Y2 (zh)
CN116791439A (zh) 用于操作地面压实机的方法和地面压实机
JPH0830326B2 (ja) 振動ロ−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