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6858U -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6858U
CN218536858U CN202222537067.1U CN202222537067U CN218536858U CN 218536858 U CN218536858 U CN 218536858U CN 202222537067 U CN202222537067 U CN 202222537067U CN 218536858 U CN218536858 U CN 218536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ost
side wall
wall structur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70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红伟
蒋伯松
雷雨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c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c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c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c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70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6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6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6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所述A柱左侧固定连接有前板,所述A柱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B柱,所述B柱内壁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上部安全带箱,所述上部安全带箱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B柱内壁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下部安全带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强板和第二连接板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且加强板与第二连接板采用一体式,减少其焊接位置,且A柱上留有预留孔,减少A柱的焊接处,使用螺纹连接,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其安全性。A柱与B柱采用一体式设计且采用碳纤维材料,减少其焊接处,减轻车身侧围重量,同时增强车辆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侧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背景技术
纯电动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是完全由动力蓄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的电动车,且车身侧围是车的前杠和后杠组成的车裙部。
现在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现有的技术车身的侧围大多采用分体式且采用高厚度值的钢材料,同时车身侧围有很多的装饰板,使其结构复杂,焊接麻烦,重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所述A柱左侧固定连接有前板,所述A柱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B柱,所述B柱内壁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上部安全带箱,所述上部安全带箱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B柱内壁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下部安全带箱,所述B柱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边框且边框与A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边框上均设置有密封条,所述A柱右侧固定连接有C柱且C柱与边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C柱右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所述C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尾板,所述尾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板且加强板与边框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A柱内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预留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A柱上设置有内置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边框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A柱左侧外侧中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前门连接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B柱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前门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B柱右侧中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后门连接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连接板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后门卡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加强板和第二连接板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且加强板与第二连接板采用一体式,减少其焊接位置,且A柱上留有预留孔,减少A柱的焊接处,使用螺纹连接,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其安全性。A柱与 B柱采用一体式设计且采用碳纤维材料,减少其焊接处,减轻车身侧围重量,同时增强车辆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强板和第二连接板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且加强板与第二连接板采用一体式,减少其焊接位置,且A柱上留有预留孔,减少A 柱的焊接处,使用螺纹连接,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其安全性,且固定板与门槛一体式且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减少焊接,减少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图例说明:
1、A柱;2、预留孔;3、内置把手;4、安装孔;5、上部安全带箱;6、下部安全带箱;7、边框;8、固定板;9、前板;10、B柱;11、C柱;12、尾板;13、加强板;14、第一连接板;15、装饰板;16、前门连接位;17、前门卡扣;18、密封条;19、第二连接板;20、后门连接位;21、后门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1,A柱1左侧固定连接有前板9,A柱1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B柱10,B柱10内壁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上部安全带箱5,上部安全带箱5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4,B柱10内壁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下部安全带箱6,B柱1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边框7且边框7与A柱1之间固定连接,边框7上均设置有密封条18,A柱1右侧固定连接有C柱11且C柱11 与边框7之间固定连接,C柱11右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15,C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尾板12,尾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第一连接板1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3且加强板13与边框7之间固定连接,首先通过加强板13和第二连接板19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且加强板13与第二连接板19采用一体式,减少其焊接位置,且A柱1上留有预留孔2,减少A柱1的焊接处,使用螺纹连接,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其安全性。A柱1与B柱10采用一体式设计且采用碳纤维材料,减少其焊接处,减轻车身侧围重量,同时增强车辆的安全性。
A柱1内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预留孔2,A柱1上设置有内置把手3,前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与边框7之间固定连接,A柱1左侧外侧中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前门连接位16,B柱10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前门卡扣17,B柱10右侧中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后门连接位20,第二连接板19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后门卡扣21,通过C柱11与装饰板15之间采用一体式且C柱11和装饰板15由热成型钢板制成,使装饰板15与C柱 11一体化,C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尾板12且尾板12与第一连接板14之间固定连接,减少装饰板15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过多的焊接,使装饰板15直接与C柱11相连,减少其焊接处,减轻车身重量,增加车身的安全性,通过加强板13和第二连接板19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且加强板13与第二连接板19 采用一体式,减少其焊接位置,且A柱1上留有预留孔2,减少A柱1的焊接处,使用螺纹连接,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其安全性,且固定板8与门槛一体式且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减少焊接,减少重量。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加强板13和第二连接板19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且加强板13与第二连接板19采用一体式,减少其焊接位置,且A柱1上留有预留孔2,减少A柱1的焊接处,使用螺纹连接,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其安全性。A柱1与B柱10采用一体式设计且采用碳纤维材料,减少其焊接处,减轻车身侧围重量,同时增强车辆的安全性,通过C柱11与装饰板15之间采用一体式且C柱11和装饰板15由热成型钢板制成,使装饰板15与C柱11 一体化,C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尾板12且尾板12与第一连接板14之间固定连接,减少装饰板15与其他结构之间的过多的焊接,使装饰板15直接与C 柱11相连,减少其焊接处,减轻车身重量,增加车身的安全性,通过加强板 13和第二连接板19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且加强板13与第二连接板19采用一体式,减少其焊接位置,且A柱1上留有预留孔2,减少A柱1的焊接处,使用螺纹连接,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其安全性,且固定板8与门槛一体式且采用热成型钢板制成,减少焊接,减少重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包括A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1)左侧固定连接有前板(9),所述A柱(1)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B柱(10),所述B柱(10)内壁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上部安全带箱(5),所述上部安全带箱(5)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孔(4),所述B柱(10)内壁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下部安全带箱(6),所述B柱(10)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边框(7)且边框(7)与A柱(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边框(7)上均设置有密封条(18),所述A柱(1)右侧固定连接有C柱(11)且C柱(11)与边框(7)之间固定连接,所述C柱(11)右侧固定连接有装饰板(15),所述C柱(11)底部固定连接有尾板(12),所述尾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4),所述第一连接板(1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所述第二连接板(19)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板(13)且加强板(13)与边框(7)之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1)内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预留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1)上设置有内置把手(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9)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且固定板(8)与边框(7)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1)左侧外侧中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前门连接位(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10)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前门卡扣(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10)右侧中间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后门连接位(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9)左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后门卡扣(21)。
CN202222537067.1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Active CN218536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7067.1U CN21853685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7067.1U CN21853685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6858U true CN218536858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7067.1U Active CN21853685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6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6408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CN218536858U (zh) 一种纯电动车轻量化车身侧围结构
CN102390325A (zh)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三厢轿车的置物板总成结构
CN106335354A (zh)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包安装装置
CN215285016U (zh) 后轮罩加强结构、车身及车辆
CN217022691U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211731597U (zh) 氢燃料汽车用后地板总成结构
CN210454434U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包括其的电动汽车
CN210554624U (zh) 一种加强型蓄电池安装结构
CN112744063A (zh) 一种集成电池包壳体的一体化车身结构
CN207860280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边梁结构总成
CN218519526U (zh) 一种动力电池总成与后地板总成连接结构
CN219601170U (zh) 一种车辆
CN213799921U (zh) 一种应用于侧碰的门槛加强结构
CN212401065U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车门总成
CN218887381U (zh) 一种电池箱及新能源电动汽车
CN219487572U (zh) 车辆前机舱结构和车辆
CN213442812U (zh) 一种新型微型货车驾驶室
CN213323369U (zh) 翼子板与车身连接结构
CN217496257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7124959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3007573U (zh) 车辆电池包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09566980U (zh) 一种车身结构
CN219277643U (zh) 车身后部结构及新能源车辆
CN218258399U (zh) 一种纯电动车中地板加强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