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2344U -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2344U
CN218522344U CN202221996755.8U CN202221996755U CN218522344U CN 218522344 U CN218522344 U CN 218522344U CN 202221996755 U CN202221996755 U CN 202221996755U CN 218522344 U CN218522344 U CN 218522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lifting
lift
movable
upper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67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利华
万峻麟
王俊祥
吕路
唐晓伟
章琦
丁有永
和婷
刘石
王生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Ric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Ric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Ric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Rice Infor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67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2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2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2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升降舱,该升降舱包括下固定舱、上活动舱以及同步升降机构,上活动舱滑动连接于下固定舱的外侧,同步升降机构安装于下固定舱底部,同步升降机构带动上活动舱沿下固定舱的高度方向升降,从而实现该移动式升降舱的升展或撤收。当上活动舱为异型舱体时,采用限位导向机构保证异型舱体上升时的方向性和平稳性。该升降舱具有电动升降和手动升降两种模式;采用收拢密封组件和扩展密封组件实现升展和撤收状态下的舱内密封性;采用折叠门满足进出使用需求且不影响撤收。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度可升降和快速升展撤收的功能,上装至汽车底盘后,能够整体进行公路、铁路、水路及空中等快速转运,满足移动式升降系统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以及指挥作战系统的移动式升降舱。
背景技术
方舱是军事技术和装备发展及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在直接作战、技术支援、后勤保障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作战任务和作战样式的多样化、复杂化,要求新一代机动式装备具有公路、铁路、水路及空中战略投送能力和整装备摩托化越野机动能力,能够动态重组、快速部署的迅捷转换,适应远程运输和指挥作战等需求。
移动式升降指挥系统,作为移动应急空管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了对空监视、管制指挥、电台与电话通信、气象监测、灯光引导等功能的机动式装备,可提供应急空管服务,能够满足应急任务的各种特殊需求。方舱上装到汽车底盘后可适应岛礁、滨海环境的野战或通用机场使用,可通过公路、铁路、水路及空运快速到达目的地,现场快速展开或者撤收。适用于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临时机场等进行空管应急使用等应用场景。如何实现上装底盘后整车满足公路、铁路、水路及空中装机要求又能实现舱内大使用空间,是移动式升降舱必须解决的难题。
目前,国内外扩展方舱以传统的电动抽拉式直角扩展方舱为主,具有扩展空间大、装载能力强的特点,但横向扩展不能改变方舱高度空间。现有的可升降扩展方舱在高度方向可升降扩展,在舱车不分离的情况下实现了整体公路、铁路、水路及空中装机运输。但是,现有的可升降扩展方舱的舱体为折叠翻板式扩展结构,存在活动部件多、间隙多、密封可靠性差、展开撤收前的人员干预动作多、架设撤收时间长等缺点,不满足对移动方舱系统展开撤收时间的战术指标要求,而且常规可升降扩展方案是基于规则直角方舱,不适用于异型不规则舱体的结构特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包括下固定舱、上活动舱以及同步升降机构,下固定舱通过同步升降机构连接上活动舱,同步升降机构带动上活动舱沿下固定舱的高度方向升降,从而实现所述移动式升降舱的升展或撤收。
具体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升降机推杆以及传动机构,升降机推杆位于下固定舱的外部,升降机推杆的活动推杆与上活动舱的顶部连接,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升降机推杆同步升降,从而带动上活动舱的顶部支撑点同步升降。
优选的,驱动装置为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及报警的伺服电机。
优选的,升降机推杆为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梯形丝杆升降机。
具体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第三换向器、传动轴以及联轴器,驱动装置的驱动能经过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第三换向器、传动轴以及联轴器的传动,使升降机推杆实现同步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手摇轴,第二换向器与其中一个手摇轴传动连接,第三换向器与另一手摇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上升到位感应装置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上升到位感应装置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均与驱动装置电连接,上升到位感应装置感应到上活动舱上升至上限位置,并反馈信号至同步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推杆停止上升,所述移动式升降舱处于升展状态;下降到位感应装置感应到上活动舱下降至下限位置,并反馈信号至同步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推杆停止下降,所述移动式升降舱处于撤收状态。
进一步的,上活动舱与下固定舱之间设置有收拢密封组件和扩展密封组件,收拢密封组件安装于上活动舱的内壁底部,扩展密封组件安装于下固定舱的外壁上部,收拢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条和用于将第一密封条连接于上活动舱的第一压框;扩展密封组件包括第四密封条、第二密封条以及用于将第二密封条连接于下固定舱的第二压框。
当上活动舱的上升和下降时,第一密封条始终紧密压接于下固定舱与上活动舱的四周间隙处;当上活动舱上升至上限位置时,第四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均与下固定舱的四周内壁紧密压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折叠门,折叠门为可翻折式,所述折叠门包括下门板以及上门板;下门板与上门板可翻转地连接,上门板与上活动舱可翻转地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导向机构,所述上活动舱为开口朝下的异型舱体结构,所述下固定舱为开口朝上的直角方舱舱体结构,限位导向机构位于下固定舱与上活动舱之间的配合面处;所述异型舱体是指舱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直角方舱舱体是指舱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方形。
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活动舱滑动连接于下固定舱的外侧,通过同步升降机构带动上活动舱沿下固定舱的高度方向升降,使该升降舱具有撤收和升展两种状态;撤收状态的升降舱上装汽车底盘后,能够整体进行公路、铁路、水路及空中等快速转运,满足移动式升降系统的需求;升展状态的升降舱具有充足的舱内使用空间,满足舱内设备布置及人机工程要求。
2、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驱动装置通电时,驱动装置的驱动能经过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传动轴和联轴器的传动,使四个升降机推杆实现同步升降,带动上活动舱沿下固定舱的高度方向快速升降,从而实现该升降舱的快速升展撤收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升降机构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梯形丝杆升降机,因此,该同步升降机构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
4、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升降机构包括电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当设备断电时,通过手摇轴能够实现该升降舱的人工升降。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上升到位感应装置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通过上升到位感应装置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与伺服电机的配合,实现升降舱的电控升降。
6、在本实用新型中,上活动舱与下固定舱之间设置有收拢密封组件和扩展密封组件,保证该升降舱在升展和撤收两个状态下的密封性。
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折叠门,满足人员进出的使用要求的同时不影响整舱正常升降。
8、本实用新型中,当上活动舱为异型舱体时,通过在下固定舱与上活动舱之间的配合面拐角处对角布置限位导向机构,用于控制异型上活动舱升降的方向性和平稳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a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升展状态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升展状态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1c是图1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升展状态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1d是图1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升展状态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撤收状态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撤收状态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2c是图2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撤收状态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2d是图2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撤收状态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式升降舱密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4c是图4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传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4d是图4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传动机构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式升降舱到位感应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限位导向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7a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折叠门收叠状态的主视图;
图7b是图7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折叠门收叠状态的C-C剖视图;
图8a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折叠门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8b是图8a所示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折叠门展开状态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下固定舱1、上活动舱2、扩展密封组件3、收拢密封组件4、传动机构5、限位导向机构6、折叠门7、驱动装置8、第一换向器9、减速器10、第二换向器11、传动轴12、升降机推杆13、联轴器14、第一密封条15、手摇轴16、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第四密封条19、第二密封条20、第一压框21、下门板22、嵌入式铰链23、上门板24、门锁25、铰链26、第三密封条27、撑杆28、第二压框29、第三换向器30。
图1a至图1d给出了本发明移动式升降舱升展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d给出了本发明移动式升降舱撤收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a至图2d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包括下固定舱1、上活动舱2以及同步升降机构,上活动舱2滑动连接于下固定舱1的外侧,同步升降机构安装于下固定舱1底部,同步升降机构带动上活动舱2沿下固定舱1的高度方向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b和图1d所示,上活动舱2为开口朝下的异型舱体,下固定舱1为开口朝上的直角方舱舱体。上活动舱2的底面轮廓与下固定舱1的轮廓适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b和图1d所示,上活动舱2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下固定舱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因此,与传统的规则直角方舱的升降相比,上活动舱2与下固定舱1之间的配合面较窄,升降过程中上活动舱2易受外界振动冲击。为了保证异型的上活动舱2沿下固定舱1的高度方向升降过程的方向性和平稳性,该移动式升降舱还包括限位导向机构6。限位导向机构6位于下固定舱1与上活动舱2之间的配合面拐角处且呈对角布置。限位导向机构6控制上活动舱2运动过程的方向性和平稳性,对上活动舱2起到限制保护作用,防止外部振动冲击作用于上活动舱2从而对升降舱整体结构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至图1d所示,该同步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8、升降机推杆13a、13b、13c、13d以及传动机构5。四个升降机推杆13分别位于下固定舱1的外部四周拐角处,四个升降机推杆13的活动推杆与上活动舱2的顶部支撑点连接。四个升降机推杆13之间通过传动机构5依次传动,即一个驱动装置8驱动四个升降机推杆同时升降,从而带动上活动舱2的顶部四个支撑点同时升降。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推杆13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梯形丝杆升降机,蜗轮梯形丝杆升降机的蜗杆驱动蜗轮,蜗轮内腔螺牙与梯形丝杆啮合,因此蜗轮梯形丝杆升降机具有很好的自锁效果,从而使同步升降机构具有良好的自锁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为一个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采用市售的伺服电机产品。优选的,该驱动装置8选用带有过载自动保护及报警的伺服电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a至图4d所示,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换向器9、第二换向器11、传动轴12以及联轴器14。当驱动装置8通电时,驱动装置8的驱动能经过第一换向器9、第二换向器11、传动轴12和联轴器14的传动,使四个升降机推杆13实现同步升降。为了便于安装以及维修,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8沿升降舱高度方向设置。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减速器10,用于传动机构5的运行速度的控制和工作动力的提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第一换向器9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一换向器9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2以及联轴器14与一个升降机推杆13a传动连接。第一换向器9的第二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4与第二换向器11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二换向器1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2以及联轴器14与另一升降机推杆13b传动连接。第二换向器1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传动轴12以及联轴器14与第三换向器30的输入端传动连接。第三换向器30的两个输出端均通过传动轴12以及联轴器14与另外两个升降机推杆13c、13d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传动机构5还包括两个手摇轴16。具体的,第二换向器11与其中一个手摇轴16传动连接,第三换向器30与另一手摇轴16传动连接。在设备停电等应急情况下可以通过人工转动手摇轴16进行该升降舱的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均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且均与驱动装置8电连接,用于保证上活动舱2升降到位后停止。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安装于升降机推杆13的机体上部,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安装于升降机推杆13的机体下部。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能够感应到上活动舱2上升至上限位置,并反馈信号至同步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推杆13停止上升,此时,该移动式升降舱处于升展状态;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能够感应到上活动舱2下降至下限位置,并反馈信号至同步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推杆13停止下降,此时,该移动式升降舱处于撤收状态。整个动作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的布设位置,保证上活动舱2运动到准确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为了能够保证下固定舱1与上活动舱2在升展以及撤收两个状态下的密封性能,上活动舱2与下固定舱1之间设置有收拢密封组件4和扩展密封组件3。收拢密封组件4安装于上活动舱2的内壁底部,扩展密封组件3安装于下固定舱1的外壁上部。收拢密封组件4包括第一密封条15和用于将第一密封条15连接于上活动舱2的第一压框21。扩展密封组件3包括第四密封条19、第二密封条20以及用于将第二密封条20连接于下固定舱1的第二压框29。第四密封条19呈D字型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条15与第二密封条20均为条形密封条结构。
在上活动舱2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第一密封条15始终与下固定舱1的四周外壁弹性接触,即紧密压接于下固定舱1与上活动舱2的四周间隙处。当上活动舱2上升至上限位置时,第四密封条19与第二密封条20均与下固定舱1的四周内壁紧密压接,保证了升降舱向上升展以后的密封性。
如图1b和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还设置有折叠门7。当升降舱上扩到位后,人员通过折叠门7进入舱室内。如图7a至图8b所示,该折叠门7包括下门板22、嵌入式铰链23、上门板24以及铰链26。折叠门7的整体结构为可翻折式,下门板22与上门板24能够绕嵌入式铰链23的转轴可翻转地连接并固定为一体。上门板24的侧边通过铰链26与上活动舱2可翻转地连接。当该移动式升降舱处于撤收状态时,将下门板22朝上翻转后与上门板24的外部贴合并连接为一体,折叠门处于收叠状态,如图7a和图7b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撑杆28将下门板22固定于上门板24上。当该移动式升降舱变为升展状态时,将下门板22朝下翻转,下门板22与上门板24形成完整的舱门,即折叠门处于展开状态,如图8a和图8b所示。通过设置折叠门7,既满足了人员的进出要求,同时不影响该升降舱的升降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密封性,如图7a至图8b所示,上门板24和下门板22朝向舱室内部的侧边均设有第三密封条27。当折叠门7闭合时,所述第三密封条27覆盖上门板24和下门板22与舱体之间的间隙处。
本实施例中,如图1b和图8a所示,折叠门7还设有门锁25。如图1a至图2d所示,该上活动舱2的四周侧壁均布设采光窗,便于人员对外监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升降舱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舱(1)、上活动舱(2)以及同步升降机构,下固定舱(1)通过同步升降机构连接上活动舱(2),同步升降机构带动上活动舱(2)沿下固定舱(1)的高度方向升降,从而实现所述移动式升降舱的升展或撤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同步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装置(8)、升降机推杆(13)以及传动机构(5),升降机推杆(13)位于下固定舱(1)的外部,升降机推杆(13)的活动推杆与上活动舱(2)的顶部连接,驱动装置(8)通过传动机构(5)驱动升降机推杆(13)同步升降,从而带动上活动舱(2)的顶部支撑点同步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8)为具有过载自动保护及报警功能的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推杆(13)为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梯形丝杆升降机。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5)包括第一换向器(9)、第二换向器(11)、第三换向器(30)、传动轴(12)以及联轴器(14),驱动装置(8)的驱动能经过第一换向器(9)、第二换向器(11)、第三换向器(30)、传动轴(12)以及联轴器(14)的传动,使升降机推杆(13)实现同步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手摇轴,第二换向器(11)与其中一个手摇轴传动连接,第三换向器(30)与另一手摇轴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和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均与驱动装置(8)电连接,上升到位感应装置(17)感应到上活动舱(2)上升至上限位置,并反馈信号至同步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推杆(13)停止上升,所述移动式升降舱处于升展状态;下降到位感应装置(18)感应到上活动舱(2)下降至下限位置,并反馈信号至同步升降机构,使升降机推杆(13)停止下降,所述移动式升降舱处于撤收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上活动舱(2)与下固定舱(1)之间设置有收拢密封组件(4)和扩展密封组件(3),收拢密封组件(4)安装于上活动舱(2)的内壁底部,扩展密封组件(3)安装于下固定舱(1)的外壁上部,收拢密封组件(4)包括第一密封条(15)和用于将第一密封条(15)连接于上活动舱(2)的第一压框(21);扩展密封组件(3)包括第四密封条(19)、第二密封条(20)以及用于将第二密封条(20)连接于下固定舱(1)的第二压框(29);当上活动舱(2)的上升和下降时,第一密封条(15)始终紧密压接于下固定舱(1)与上活动舱(2)的四周间隙处;当上活动舱(2)上升至上限位置时,第四密封条(19)与第二密封条(20)均与下固定舱(1)的四周内壁紧密压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门(7),折叠门(7)为可翻折式,所述折叠门(7)包括下门板(22)以及上门板(24);下门板(22)与上门板(24)可翻转地连接,上门板(24)与上活动舱(2)可翻转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升降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导向机构(6),所述上活动舱(2)为开口朝下的异型舱体结构,所述下固定舱(1)为开口朝上的直角方舱舱体结构,限位导向机构(6)位于下固定舱(1)与上活动舱(2)之间的配合面处;所述异型舱体是指舱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直角方舱舱体是指舱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方形。
CN202221996755.8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Active CN218522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6755.8U CN218522344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6755.8U CN218522344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2344U true CN218522344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6755.8U Active CN218522344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2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2919Y (zh) 带轮式快速公交站台门
CN1821047A (zh) 移动升降平台
CN110963068B (zh) 一种系留无人机自动展开地面回收平台
CN112849422A (zh) 一种无人值守停机舱
CN218522344U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舱
CN108944635B (zh) 一种车辆运输车、卷帘门厢体及其控制方法
CN215476898U (zh) 一种无人机运输箱
CN114261325A (zh) 一种基于车载的无人机无人值守站系统
CN106240433A (zh) 一种气象雷达车电动顶盖
CN210887588U (zh) 削角扩展方舱
CN104196290A (zh) 小型遥控液压升降停车装置
CN113183857A (zh)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CN110185148B (zh) 削角扩展方舱
CN212079058U (zh) 一种自动升降车库门
CN212062659U (zh) 一种自动升降杆天线基站装置
CN210822000U (zh) 一种多方向扩展式多功能车厢结构
CN220721434U (zh) 一种用于多种无人机的自动化机场
CN215793406U (zh) 一种具有多起降平台的指挥车
CN210680357U (zh) 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指挥车
CN111781944A (zh)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和系统
CN212313385U (zh) 一种数字化指挥方舱
CN115217388A (zh) 飞行器机库及飞行器停靠系统
CN219790528U (zh) 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机库
CN215794099U (zh) 一种箱式挂车及汽车
CN217598311U (zh) 车厢天窗翻转开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