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83857A -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83857A
CN113183857A CN202110575198.6A CN202110575198A CN113183857A CN 113183857 A CN113183857 A CN 113183857A CN 202110575198 A CN202110575198 A CN 202110575198A CN 113183857 A CN113183857 A CN 113183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automobile body
plate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51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利兰
邵健梅
肖滔文
蔡子健
伍超敏
张庆源
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5751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838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83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8385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11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80/0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 B64U80/80Transport or storage specially adapted for UAVs by vehicles
    • B64U80/86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涉及一种智能车,包括车身,车身的内部设置有起降装置且起降装置的顶部穿过车身的顶部车壳设置在车身上,车身的尾部上设置有后箱,后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搭载台,后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一端设在车身的内部。通过此装置可以实现,设置有起降装置与搭载台,使得车载无人机可实现自行起飞降落的起落平台;设置有后箱及输送带,实现多无人机作业单位同时运输和存储,并且实现多架次的有序起飞回收作业;设置有可充电的底板,让无人机不需要额外的进行充电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车,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尖端无人控制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已经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中,例如气象检测、林区巡视或者城市道路的例行巡检,通常都是工作人员携带一架无人机设备进行上述的工作,或者是多人携带多架次设备进行协同作业,这样会造成人员支出的浪费,同时在恶劣条件下,无人机的升空以及回收时都要靠着执飞人员进行手动操作,这样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操作不当还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包括车身,车身的内部设置有起降装置且起降装置的顶部穿过车身的顶部车壳设置在车身上,车身的尾部上设置有后箱,后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搭载台,后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一端设在车身的内部。
所述的起降装置包括轨道支架、侧封板、后挡板及翻盖装置,轨道支架对称布置在车身的后端上,轨道支架之间设置有侧封板且侧封板设在车身的两侧,车身上设置有若干个翻盖装置且翻盖装置对称布置在车身的两侧上,所述的翻盖装置与轨道支架之间为滑动连接,轨道支架的一侧上设置有后挡板且后挡板位于车身上。
所述的翻盖装置包括液压缸、连接铰链、固定件、铰链装置、标识信号块及活动板,液压缸对称布置在车身的侧壁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部上设置有连接铰链,连接铰链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件且两者之间通过轴连接,固定件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活动板,活动板上的滚轮与轨道支架的轨道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板之间通过铰链装置连接,活动板上设置有标识信号板。
所述的铰链装置包括固定块及U型连接件,固定块设置在活动板上,固定块之间设置有U型连接件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的搭载台包括底板、电机装置、同步带、动力同步轮、滑块、滑轴弹簧减震器、起落板、横梁、上围盖板及丝杆,底板设在车身的内部,底板上设置电机装置,电机装置上的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同步带,同步带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力同步轮且动力同步轮位于底板上,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弹簧减震器且弹簧减震器均匀布置在底板上,弹簧减震器上设置有滑轴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滑轴之间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起落板,起落板的侧边上设置有上围盖板且上围盖板设置在弹簧减震器上,所述的上围盖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丝杆且丝杆一端的光轴段穿过动力同步轮,所述的丝杆上设置有滑块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滑块与横梁的底部连接。
所述的起落板包括安装板、压力板、触点A、触点B、弹簧A、活动块及弹簧B,安装板设在横梁的顶部,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弹簧B,弹簧B的顶部设置有压力板且压力板与安装板之间为滑动连接,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触点B,触点B的一侧上设置有触点A且触点A位于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块与触点A连接,触点A与触点B之间设置有弹簧A,所述的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和活动块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包括起降段、输入段、存储段、流动段及阻挡装置,起降段设在车身的内部,起降段的尾部设置有输入段且输入段设在后箱的内部,输入段的后侧上设置有存储段,存储段的尾部上设置有流动段,所述的输入段的内部设置有阻挡装置。
所述的起降段包括底座、主轴、同步带EA、同步轮EA、侧翼支架、电机、同步轮DA及同步带DA,底座设在车身的内部,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侧翼支架且侧翼支架对称布置在底座上,侧翼支架的两端上设置有主轴,主轴的两端上设置有同步轮EA且同步轮EA之间设置有同步带EA,所述的主轴上设置有同步轮DA,所述的主轴的一侧上设置有电机且电机设在底座上,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同步轮DA,所述的同步轮DA之间设置有同步带D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起降装置与搭载台,使得车载无人机可实现自行起飞降落的起落平台;设置有后箱及输送带,实现多无人机作业单位同时运输和存储,并且实现多架次的有序起飞回收作业;设置有可充电的底板,让无人机不需要额外的进行充电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起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翻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铰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搭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起降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8,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包括车身1,车身1的内部设置有起降装置2且起降装置2的顶部穿过车身1的顶部车壳设置在车身1上,车身1的尾部上设置有后箱3,后箱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搭载台4,后箱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5且输送带5的一端设在车身1的内部。
所述的起降装置2包括轨道支架201、侧封板202、后挡板203及翻盖装置204,轨道支架201对称布置在车身1的后端上,轨道支架201之间设置有侧封板202且侧封板202设在车身1的两侧,车身1上设置有若干个翻盖装置204且翻盖装置204对称布置在车身1的两侧上,所述的翻盖装置204与轨道支架201之间为滑动连接,轨道支架201的一侧上设置有后挡板203且后挡板203位于车身1上。
所述的翻盖装置204包括液压缸2041、连接铰链2042、固定件2043、铰链装置2044、标识信号块2045及活动板2046,液压缸2041对称布置在车身1的侧壁上,液压缸2041的活塞杆的顶部上设置有连接铰链2042,连接铰链2042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件2043且两者之间通过轴连接,固定件2043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活动板2046,活动板2046上的滚轮与轨道支架201的轨道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板2046之间通过铰链装置2044连接,活动板2046上设置有标识信号板2045。
所述的铰链装置2044包括固定块2401及U型连接件2402,固定块2401设置在活动板2046上,固定块2401之间设置有U型连接件2402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
所述的搭载台4包括底板401、电机装置402、同步带403、动力同步轮404、滑块405、滑轴406、弹簧减震器407、起落板408、横梁409、上围盖板410及丝杆411,底板401设在车身1的内部,底板401上设置电机装置402,电机装置402上的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同步带403,同步带40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力同步轮404且动力同步轮404位于底板401上,底板401上设置有若干个弹簧减震器407且弹簧减震器407均匀布置在底板401上,弹簧减震器407上设置有滑轴406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滑轴406之间设置有横梁409,横梁409上设置有起落板408,起落板408的侧边上设置有上围盖板410且上围盖板410设置在弹簧减震器407上,所述的上围盖板410与底板401之间设置有丝杆411且丝杆411一端的光轴段穿过动力同步轮404,所述的丝杆411上设置有滑块405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滑块405与横梁409的底部连接。
所述的起落板408包括安装板4801、压力板4802、触点A4803、触点B4804、弹簧A4805、活动块4806及弹簧B4807,安装板4801设在横梁409的顶部,安装板480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B4807,弹簧B4807的顶部设置有压力板4802且压力板4802与安装板4801之间为滑动连接,安装板480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触点B4804,触点B4804的一侧上设置有触点A4803且触点A4803位于安装板4801的内部,安装板480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4806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块4806与触点A4803连接,触点A4803与触点B4804之间设置有弹簧A4805,所述的弹簧A4805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4801和活动块4806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5包括起降段501、输入段502、存储段503、流动段504及阻挡装置505,起降段501设在车身1的内部,起降段501的尾部设置有输入段502且输入段502设在后箱3的内部,输入段502的后侧上设置有存储段503,存储段503的尾部上设置有流动段504,所述的输入段502的内部设置有阻挡装置505。
所述的起降段501包括底座5101、主轴5102、同步带EA5103、同步轮EA5104、侧翼支架5105、电机5106、同步轮DA5107及同步带DA5108,底座5101设在车身1的内部,底座5101上设置有若干个侧翼支架5105且侧翼支架5105对称布置在底座5101上,侧翼支架5105的两端上设置有主轴5102,主轴5102的两端上设置有同步轮EA5104且同步轮EA5104之间设置有同步带EA5104,所述的主轴5102上设置有同步轮DA5107,所述的主轴5102的一侧上设置有电机5106且电机5106设在底座5101上,电510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同步轮DA5107,所述的同步轮DA5107之间设置有同步带DA5108。
参照图1、图7及图8,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者驾驶该智能车,需要放置在车内的无人机进行作业时,按下启动按钮,此时设置在后箱3内部的输送带启动,停滞在存储段503上的搭载台4首先流入到流动段4中,此时搭载台4顺着流动段4的输送方向来到存储段503的循环处,并在此进入到存储段503中,经由存储段503的输送进入到输入段502,此时输入段502上的载物皮带向左运动,将搭载台4带动向左移动,同一时间设置在输入段502内部的阻挡装置505启动,其活塞杆顶升,将搭载台4阻停在起降段501的输入口处,此时输入段502停止,起降段501启动,电机5106启动,通过同步带DA5108的连接,设置在电机5106输出轴上的同步轮DA5107将动力输出到主轴5102上,进而使得设置在侧翼支架5105上的同步带EA5103在同步轮EA5104的转动下开始输送作业。通过上述各个装置的工作过程,搭载台4进入到起降段501中并且停留在起降装置2中。
参照图1至图5,当搭载台4位于起降装置2中时,此时的液压缸2041的活塞杆开始向缸体内部回缩,在液压缸2041的牵引下,活动板2046两侧的滚轮在轨道支架201的滑动连接作用下,开始逐渐分离,将起落通道打开。当起落通道完全打开后,此时搭载台4内部的电机装置402启动,电机装置402将动力通过同步带403传输到丝杆411中,由于丝杆411受电机装置402的动力转动,利用螺纹连接,滑块405在丝杆411上做直线升起运动,逐渐将起落板408升起直至无人机的起飞高度。在上述活动板2046的打开过程中,活动板2046之间通过铰链装置2044连接,其中U型连接件2402的U型空腔具有滑动调节的作用,避免活动板2046在起降通道打开关闭的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
参照图6,在无人机返回降落时,首先活动板2046上的标识信号块2045启动,无人机通过识别装置对降落区域进行校准,完成校准后,无人机开始缓落在起落板408上,在这一过程中,无人机的地脚会逐渐靠近底板401上的压力板4802,当地脚向压力板4802施加压力向下时,地脚也会开始嵌入到安装板4801的内部,当地脚压入到安装板4801的内部时,地脚上的充电口会在安装板4801中弹出,并且向着活动块4806的方向压入,使得触点A4803与触点B4804接触通电,然后无人机在搭载台4上处于回收充电状态。完成上述动作后,起落板408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下降回收,然后通过输送带5的输送方向,回到存储段503的位置存放。
结合上述工作过程中,该装置是搭载在智能车上的设备,在无人机工作过程中,可将采集数据或者工作数据实时的传输到智能车中,进行数据存储,同时也可使用智能车中的操作系统,对飞行中的无人机进行飞行操作以及设备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此装置可以实现,设置有起降装置2与搭载台4,使得车载无人机可实现自行起飞降落的起落平台;设置有后箱3及输送带5,实现多无人机作业单位同时运输和存储,并且实现多架次的有序起飞回收作业;设置有可充电的底板401,让无人机不需要额外的进行充电作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包括车身(1),其特征在于:车身(1)的内部设置有起降装置(2)且起降装置(2)的顶部穿过车身(1)的顶部车壳设置在车身(1)上,车身(1)的尾部上设置有后箱(3),后箱(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搭载台(4),后箱(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带(5)且输送带(5)的一端设在车身(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降装置(2)包括轨道支架(201)、侧封板(202)、后挡板(203)及翻盖装置(204),轨道支架(201)对称布置在车身(1)的后端上,轨道支架(201)之间设置有侧封板(202)且侧封板(202)设在车身(1)的两侧,车身(1)上设置有若干个翻盖装置(204)且翻盖装置(204)对称布置在车身(1)的两侧上,所述的翻盖装置(204)与轨道支架(201)之间为滑动连接,轨道支架(201)的一侧上设置有后挡板(203)且后挡板(203)位于车身(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盖装置(204)包括液压缸(2041)、连接铰链(2042)、固定件(2043)、铰链装置(2044)、标识信号块(2045)及活动板(2046),液压缸(2041)对称布置在车身(1)的侧壁上,液压缸(2041)的活塞杆的顶部上设置有连接铰链(2042),连接铰链(2042)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件(2043)且两者之间通过轴连接,固定件(2043)的另一端设有若干个活动板(2046),活动板(2046)上的滚轮与轨道支架(201)的轨道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板(2046)之间通过铰链装置(2044)连接,活动板(2046)上设置有标识信号板(2045)。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装置(2044)包括固定块(2401)及U型连接件(2402),固定块(2401)设置在活动板(2046)上,固定块(2401)之间设置有U型连接件(2402)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载台(4)包括底板(401)、电机装置(402)、同步带(403)、动力同步轮(404)、滑块(405)、滑轴(406)、弹簧减震器(407)、起落板(408)、横梁(409)、上围盖板(410)及丝杆(411),底板(401)设在车身(1)的内部,底板(401)上设置电机装置(402),电机装置(402)上的主动同步轮上设置有同步带(403),同步带(40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动力同步轮(404)且动力同步轮(404)位于底板(401)上,底板(401)上设置有若干个弹簧减震器(407)且弹簧减震器(407)均匀布置在底板(401)上,弹簧减震器(407)上设置有滑轴(406)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滑轴(406)之间设置有横梁(409),横梁(409)上设置有起落板(408),起落板(408)的侧边上设置有上围盖板(410)且上围盖板(410)设置在弹簧减震器(407)上,所述的上围盖板(410)与底板(401)之间设置有丝杆(411)且丝杆(411)一端的光轴段穿过动力同步轮(404),所述的丝杆(411)上设置有滑块(405)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滑块(405)与横梁(409)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板(408)包括安装板(4801)、压力板(4802)、触点A(4803)、触点B(4804)、弹簧A(4805)、活动块(4806)及弹簧B(4807),安装板(4801)设在横梁(409)的顶部,安装板(480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B(4807),弹簧B(4807)的顶部设置有压力板(4802)且压力板(4802)与安装板(4801)之间为滑动连接,安装板(480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触点B(4804),触点B(4804)的一侧上设置有触点A(4803)且触点A(4803)位于安装板(4801)的内部,安装板(480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4806)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的活动块(4806)与触点A(4803)连接,触点A(4803)与触点B(4804)之间设置有弹簧A(4805),所述的弹簧A(4805)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4801)和活动块(480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5)包括起降段(501)、输入段(502)、存储段(503)、流动段(504)及阻挡装置(505),起降段(501)设在车身(1)的内部,起降段(501)的尾部设置有输入段(502)且输入段(502)设在后箱(3)的内部,输入段(502)的后侧上设置有存储段(503),存储段(503)的尾部上设置有流动段(504),所述的输入段(502)的内部设置有阻挡装置(505)。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降段(501)包括底座(5101)、主轴(5102)、同步带EA(5103)、同步轮EA(5104)、侧翼支架(5105)、电机(5106)、同步轮DA(5107)及同步带DA(5108),底座(5101)设在车身(1)的内部,底座(5101)上设置有若干个侧翼支架(5105)且侧翼支架(5105)对称布置在底座(5101)上,侧翼支架(5105)的两端上设置有主轴(5102),主轴(5102)的两端上设置有同步轮EA(5104)且同步轮EA(5104)之间设置有同步带EA(5104),所述的主轴(5102)上设置有同步轮DA(5107),所述的主轴(5102)的一侧上设置有电机(5106)且电机(5106)设在底座(5101)上,电机(510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同步轮DA(5107),所述的同步轮DA(5107)之间设置有同步带DA(5108)。
CN202110575198.6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Withdrawn CN1131838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198.6A CN113183857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5198.6A CN113183857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83857A true CN113183857A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85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5198.6A Withdrawn CN113183857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838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8133A (zh) * 2021-08-14 2021-10-26 朱银焕 一种温室气体专用检测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8133A (zh) * 2021-08-14 2021-10-26 朱银焕 一种温室气体专用检测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3065B (zh) 一种极地无人机应急保障机器人
CN207747806U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的收放装置
CN210653680U (zh) 一种单机自主起降机库
CN113386970A (zh)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无人机停机库
CN113183857A (zh) 一种可回收搭载无人机的智能车
CN204896460U (zh) 一种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的翻转装置
CN109179277B (zh) 一种用于消防车的车载无人机自动举升与收纳装置
CN214062518U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机场
CN209240949U (zh) 一种车载式无人机停靠充电平台
CN208248057U (zh) 基于液压升降与机械手锁紧结构的无人机回收装置
CN205838443U (zh) 一种采用尾板剪式举升机的移动式汽车养护站
CN112849422A (zh) 一种无人值守停机舱
CN203006843U (zh) 动力电池举升机构
CN207984594U (zh) 一种无人值守式无人机工作站充电系统
CN111891025A (zh) 一种可自动收放无人机的移动航空站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108656977A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更换电池的基站及系统
CN209581266U (zh) 一种移动式无人机防御车
CN116080952A (zh) 一种车载蜂巢无人机机库
CN205971889U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续航结构
CN210706980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换电站
CN209776276U (zh) 一种车载式无人机停机库
CN220281731U (zh) 一种警用无人机起降仓
RU21732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беспилотных воздушных судов
CN219790528U (zh) 一种无人值守无人机自动机库
CN215155757U (zh) 一种移动机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