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6937U -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6937U
CN218316937U CN202222651155.4U CN202222651155U CN218316937U CN 218316937 U CN218316937 U CN 218316937U CN 202222651155 U CN202222651155 U CN 202222651155U CN 218316937 U CN218316937 U CN 218316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rail
roof side
cavity
reinforcing
reinforc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115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海东
汤健
王娟
赵军
王洪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115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6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6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6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旨在解决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使车身的整体性能得到加强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空腔加强结构包括上边梁、上边梁加强块、B柱和B柱加强块。上边梁加强块与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上边梁加强块可以提升偏置碰变形和顶压性能,B柱加强块可以提升侧碰变形和顶压性能。而且,上边梁加强块与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增强结构的强度。此外,B柱能够顺畅地承受来自上边梁传递下来的顶压压力,进一步提升顶压性能。如此,在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同时,可以使车身的整体性能得到加强。

Description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安全性能作为保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关键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身的结构和性能。安全的车身结构,可以利用车身的结构件自身的强度抵抗冲击和变形,有效地吸收撞击等产生的能量。
为了达到车身安全对应的刚度和碰撞性能,可以增加车身结构件的厚度、在车身局部增加加强板,也可以在车身的主要承载部件诸如B柱的空腔中有针对性的增加加强件。
但是,加厚结构件和局部增加加强板不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在B柱的空腔中针对性的设置加强件只能进行车身的局部增强。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使车身的整体性能得到加强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腔加强结构,该空腔加强结构包括:
上边梁;
上边梁加强块,所述上边梁加强块设置在所述上边梁的空腔内;
B柱;
B柱加强块,所述B柱加强块设置在所述B柱的空腔内;以及
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边梁加强块可以提升偏置碰变形和顶压性能,B柱加强块可以提升侧碰变形和顶压性能。而且,上边梁加强块与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增强结构强度,使得B柱能够顺畅地承受来自上边梁传递下来的顶压压力,进一步提升顶压性能。如此,在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使车身的整体性能得到加强。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B柱的空腔与所述上边梁的空腔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同时与所述B柱加强板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B柱加强板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侧碰变形和顶压性能。同时,B柱加强块与上边梁加强块通过B柱加强板间接地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增强结构的同时,上边梁传递下来的顶压压力通过B柱加强板顺畅地传递至B柱,可以进一步提升顶压性能。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与所述B柱加强板粘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与B柱加强板粘接,进一步增加了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的上端与B柱加强板的连接面积,进一步使B柱加强块与上边梁加强块通过B柱加强板与发泡胶间接地连接为一体,使上边梁传递下来的顶压压力通过B柱加强板更加顺畅地传递至B柱,可以进一步提升顶压性能。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边梁加强块包括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
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上边梁加强块包括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便于上边梁加强块的成型加工,提高成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可以提升顶压和偏置碰性能并抵抗偏置碰过程中的折弯,第二上边梁加强块可以提升顶压和侧碰性能。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为卯榫连接、L形搭接、凹凸卡接、弓凸卡接或锯齿形卡接;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发泡胶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的连接部位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弥补上边梁加强块分段设置对结构强度的削弱,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的连接部位可以相互加强,而且二者的连接更加可靠牢固。此外,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的连接部位的发泡胶也可以起到加强或者进一步加强二者连接并提升整体强度的作用。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边梁包括前上边梁和后上边梁,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中后段,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和所述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可以对前上边梁的中后段起到加强支撑作用,并且在偏置碰时可以起到抵抗折弯的作用,同时相较于在前上边梁中部单独增加加强块,还能节省零件数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性能,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第二上边梁加强块可以对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和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起到加强支撑作用,而且,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可以将顶压压力顺畅地传递至B柱,提升顶压性能。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边梁加强块还包括第三上边梁加强块,所述第三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前侧,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后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三上边梁加强块位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前侧,可以在偏置碰过程中抵抗折弯。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边梁包括前上边梁和后上边梁,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前部,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后部和所述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所述第三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可以对前上边梁的后段前部起到加强支撑作用,第二上边梁加强块可以对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后部和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起到加强支撑作用。而且,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可以将顶压压力顺畅地传递至B柱,提升顶压性能。同时,位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前侧第三上边梁加强块的可以在偏置碰过程中抵抗折弯。如此,可以对车身的多个部位同时增强,而且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加强块之间可以相互增强,进一步提升车身的整体安全性能。此外,在增强强度的同时,可以缩短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的总体长度,更利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的一体成型。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上边梁加强块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的铆钉安装在所述上边梁上。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铆钉将上边梁加强块安装在上边梁上。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B柱加强块上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B柱加强块通过所述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弹性卡扣将B柱加强块安装在B柱上。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通过全弹性卡扣卡安装在所述B柱上,所述B柱加强块的下端通过半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B柱加强块上端的全弹性卡扣和下端的半弹性卡扣将B柱加强块安装在B柱上,而且半弹性卡扣可以在承受压力时避免被压坏。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上边梁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并且/或者,
所述B柱加强块与所述B柱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加强上边梁加强块、B柱加强块与车体结构的结合,进一步加强车体。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加强结构还包括:
前横梁;
前横梁加强块,所述前横梁加强块设置在所述前横梁的空腔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前横梁加强块可以提升顶压以及前横梁的抗变形能力。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横梁加强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前横梁加强块分别位于左侧的前横梁空腔内和右侧的前横梁空腔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左侧的前横梁加强块用于提升顶压性能,右侧的前横梁加强块用于提升顶压和抵抗顶棚式乘员气囊(HPAB)爆破时横梁变形的能力。而且,在提升顶压以及前横梁的抗变形能力的同时,便于分段成型,同时可以避让其他结构。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横梁加强块上设置有金属片,所述前横梁加强块通过所述金属片焊接在所述前横梁上。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金属片将前横梁加强块安装在前横梁上。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横梁的空腔与所述上边梁的空腔连通。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避让其他结构,便于安装。
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横梁加强块与所述前横梁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加强前横梁加强块与车体结构的结合,进一步加强车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身骨架,包括上述的空腔加强结构。
本申请的车身骨架,设置有多个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空腔加强块,可以提升车身骨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抵抗变形。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上述的空腔加强结构或上述的车身骨架。
本申请的车辆,设置有近似一体的多个空腔加强块,可以提升车辆多个部位的强度和刚度,车辆抗变形能力强,且车辆的整体安全性能提高。
方案1.一种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边梁;
上边梁加强块,所述上边梁加强块设置在所述上边梁的空腔内;
B柱;
B柱加强块,所述B柱加强块设置在所述B柱的空腔内;以及
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的空腔与所述上边梁的空腔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同时与所述B柱加强板连接。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与所述B柱加强板粘接。
方案4.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包括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
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连接。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为卯榫连接、L形搭接、凹凸卡接、弓凸卡接或锯齿形卡接;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发泡胶连接。
方案6.根据方案4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包括前上边梁和后上边梁,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中后段,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和所述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
方案7.根据方案4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还包括第三上边梁加强块,所述第三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前侧,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后侧。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包括前上边梁和后上边梁,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前部,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后部和所述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所述第三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
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上边梁加强块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的铆钉安装在所述上边梁上。
方案10.根据方案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块上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B柱加强块通过所述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
方案11.根据方案10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通过全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所述B柱加强块的下端通过半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
方案12.根据方案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上边梁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并且/或者
所述B柱加强块与所述B柱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
方案13.根据方案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加强结构还包括:
前横梁;
前横梁加强块,所述前横梁加强块设置在所述前横梁的空腔内。
方案14.根据方案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加强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前横梁加强块分别位于左侧的前横梁空腔内和右侧的前横梁空腔内。
方案15.根据方案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加强块上设置有金属片,所述前横梁加强块通过所述金属片焊接在所述前横梁上。
方案16.根据方案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的空腔与所述上边梁的空腔连通。
方案17.根据方案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加强块与所述前横梁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
方案18.一种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方案1-17任一项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
方案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设置有根据方案1-17任一项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或方案18所述的车身骨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腔加强结构的装配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边梁加强块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上边梁加强的块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上边梁加强块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B柱的垂直于X方向的横剖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上边梁加强块的安装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B柱加强块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B柱加强块的上端的安装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B柱加强块的下端的安装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一替换实施例提供的空腔加强结构的装配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各加强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前横梁的垂直于X方向的横剖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前横梁加强块的结构图。
图1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前横梁加强块的结构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前横梁加强块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空腔加强结构;
11、上边梁加强块,111、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1、第一连接部,112、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1、第二连接部,113、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4、安装孔;
12、B柱加强块,121、全弹性卡扣,122、半弹性卡扣;
13、前横梁加强块,131、金属片;
14、上边梁,141、前上边梁,142、后上边梁;
15、B柱,151、B柱加强板;
16、前横梁;
2、铆钉;
3、发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的B柱加强块的安装结构是结合与B柱加强块一体成型的弹性卡扣来描述的,但是,本申请显然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结构,如金属片和安装孔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下侧”、“上端”、“前段”、“后段”、“左侧”、“右侧”、“前侧”、“后侧”、“下端”等指示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关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其他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X方向”指沿车辆长度的方向、“Y方向”指沿车辆宽度的方向、“Z方向”指沿车辆高度的方向。此外,本申请中“全弹性卡扣”和“半弹性卡扣”,是指弹性卡扣的结构为全部还是部分的,而非指弹性的大小。
为了解决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使车身的整体性能得到加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腔加强结构,该空腔加强结构包括上边梁、上边梁加强块、B柱和B柱加强块。上边梁加强块设置在上边梁的空腔内。B柱加强块设置在B柱的空腔内。上边梁加强块与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上边梁加强块可以提升偏置碰变形和顶压性能,B柱加强块可以提升侧碰变形和顶压性能。而且,上边梁加强块与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增强结构,使得B柱能够顺畅地承受来自上边梁传递下来的顶压压力,进一步提升顶压性能。如此,在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使车身的整体性能得到加强。
下面结合图1至图15对本申请的空腔加强结构进行描述。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腔加强结构1,该空腔加强结构1包括上边梁14、上边梁加强块11、B柱15和B柱加强块12。上边梁加强块11设置在上边梁14的空腔内。B柱加强块12设置在B柱15的空腔内。上边梁加强块11与B柱加强块1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
如此,上边梁加强块11可以提升偏置碰变形和顶压性能,B柱加强块12可以提升侧碰变形和顶压性能。而且,上边梁加强块11与B柱加强块1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增强结构的强度,使得B柱15能够顺畅地承受来自上边梁14传递下来的顶压压力,进一步提升顶压性能。如此,在满足车辆轻量化设计的同时,可以使车身的整体性能得到加强。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1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边梁加强块11包括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11,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21,第一连接部1111与第二连接部1121相互配合连接。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111与第二连接部1121之间为L形搭接,且第一连接部1111与第二连接部1121之间通过发泡胶3连接。
如此,上边梁加强块11包括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便于上边梁加强块11的成型加工。并且,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和第二上边梁14的连接部位的L型结构设置有利于弥补上边梁加强块11分段设置对结构强度的削弱,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和第二上边梁14的连接部位可以相互加强,而且二者的连接更加可靠牢固。此外,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和第二上边梁14的连接部位的发泡胶3也可以起到加强或者进一步加强二者连接并提升整体强度的作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性能,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然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可以提升顶压和偏置碰性能并抵抗偏置碰过程中的折弯,第二上边梁加强块可以提升顶压和侧碰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111与第二连接部1121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卯榫连接、凹凸卡接、弓凸卡接或锯齿形卡接等。当然,上边梁加强块11也可以一体成型,或者设置为大于2段的多段,例如3段、4段等。此外,第一连接部1111与第二连接部1121也可以为平面连接。另外,第一连接部1111与第二连接部1121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发泡胶。
如图5所示,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1的优选实施方式中,B柱15的空腔与上边梁14的空腔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板151,上边梁加强块11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同时与B柱加强板151连接。优选地,上边梁加强块11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3与B柱加强板151粘接。更优选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3与B柱加强板151粘接。
进一步地,上边梁加强块11与上边梁14的壁体之间、B柱加强块12与B柱15的壁体之间均设置有发泡胶3。
如此,B柱加强板151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侧碰变形和顶压性能。而且,上边梁加强块11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3与B柱加强板151粘接,增加上边梁加强块11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与B柱加强板151的连接面积,使B柱加强块12与上边梁加强块11通过B柱加强板151与发泡胶3间接地连接为一体,更进一步增强结构的同时,使上边梁14传递下来的顶压压力通过B柱加强板151更加顺畅地传递至B柱15,可以更进一步提升顶压性能。然后,上边梁加强块11与上边梁14的壁体之间、B柱加强块12与B柱15的壁体之间均设置有发泡胶3,可以加强上边梁加强块11和B柱加强块12与车体结构的结合,进一步加强车体。
显然,也可以是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3与B柱加强板151粘接。此外,上边梁加强块11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也可以不同时与B柱加强板151连接或仅其中一个与B柱加强板151连接。当然,也可以不设置B柱加强板151。再者,上边梁加强块11与上边梁14的壁体之间、B柱加强块12与B柱15的壁体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发泡胶3或局部设置发泡胶3。
继续参见图2至图4、及图6,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1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边梁加强块11上设置有安装孔114,上边梁加强块11通过穿设在安装孔114内的铆钉16件安装在上边梁14上。优选地,铆钉16为树形铆钉。
然后,参见图7至图9,B柱加强块12上设置有弹性卡扣,B柱加强块12通过弹性卡扣安装在B柱15上。优选地,B柱加强块12的上端通过全弹性卡扣121安装在B柱15上,B柱加强块12的下端通过半弹性卡扣122安装在B柱15上。
如此,加强块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待安装结构上。具体地,上边梁加强块11可以通过树形铆钉安装在上边梁14上。B柱加强块12可以通过B柱加强块12上端的全弹性卡扣121和下端的半弹性卡扣122将B柱加强块12卡装在B柱15上,而且下端半卡122可以在承受压力时避免被压坏。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中上边梁加强块11的安装结构是结合图中的安装孔114和铆钉16,B柱加强块12的安装结构是结合图中的弹性卡扣进行描述的,但显然,它们的安装结构可以互换,而且安装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设置为其他方式,比如胶接、金属片焊接。此外,树形铆钉也可以用其他连接件替代,例如膨胀螺钉。
返回参见图1和图5,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1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边梁14包括前上边梁141(图1中上边梁14与B柱15交接位置之前的部分)和后上边梁142(图1中上边梁14与B柱15交接位置之后的部分),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中后段(图1中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中部及后部的约三分之二的部分),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段(图1中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部的约三分之一的部分)和后上边梁142的空腔的前段(图1中位于后上边梁142的空腔的前部约三分之一的部分)。B柱加强块12位于B柱15的上半段且B柱加强块12的长度约占B柱15的一半。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与B柱加强块12直接或间接的连接,优选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与B柱加强块12通过B柱151间接连接,且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3与B柱加强板151粘接。
如此,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可以对前上边梁141的中后段起到加强支撑作用,并且在偏置碰时可以起到抵抗折弯的作用。同时,相较于在前上边梁中部单独增加加强块,还能节省零件数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性能,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可以对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段和后上边梁142的空腔的前段起到加强支撑作用。而且,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与B柱加强块12通过B柱加强块12间接连接,可以将顶压压力顺畅地传递至B柱15,提升顶压性能。
当然,在保持上述上边梁加强块111的设置位置和长度等不变的前提下,上边梁加强块11还可以包括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位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的前侧并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具备一定间隔,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位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的后侧并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连接。此时,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可以在偏置碰过程中抵抗折弯。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和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的位置是结合图1进行描述的,但显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要调整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第三上边梁113和B柱加强块12的位置及长度。
参见图10,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1的一种可替换实施方式中,上边梁14包括前上边梁141(图10中上边梁14与B柱15交接位置之前的部分)和后上边梁142(图10中上边梁14与B柱15交接位置之后的部分),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段前部(图10中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段前部约二分之一的部分),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段后部(图10中位于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段后部约二分之一的部分)和后上边梁142的空腔的前段(图10中位于后上边梁142的空腔的前段约三分之一的部分),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位于前上边梁141的中部且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间隔设置,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与B柱加强块12直接或间接的连接。优选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与B柱加强块12通过B柱151间接连接,且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的下侧和B柱加强块12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3与B柱加强板151粘接。
如此,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可以对前上边梁141的后段前部起到加强支撑作用,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可以对前上边梁141的空腔的后段后部和后上边梁142的空腔的前段起到加强支撑作用。而且,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与B柱加强块12通过B柱加强板151间接的连接,可以将顶压压力顺畅地传递至B柱15,提升顶压性能。同时,位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的前侧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的可以在偏置碰过程中抵抗折弯。如此,可以对车身的多个部位同时增强,而且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加强块之间可以相互增强进而,进一步提升车身的整体安全性能。此外,在增强强度的同时,可以缩短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的总体长度,更便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的一体成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和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的位置是结合图10进行描述的,但显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要调整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第二上边梁加强块112和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的位置。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三上边梁加强块113,第三上边梁14也可以与第一上边梁加强块111不间隔设置。
返回参见图1和图10并参见图11至图15,在上述空腔加强结构1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空腔加强结构1还包括前横梁16和前横梁加强块13,前横梁加强块13设置在前横梁16的空腔内,前横梁16的空腔与上边梁14的空腔连通。前横梁加强块13设置有两个,两个前横梁加强块13分别位于左侧的前横梁16空腔内和右侧的前横梁16空腔内。
进一步地,前横梁加强块13与前横梁16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3。
如图13至图15所示,前横梁加强块13上设置有金属片131,前横梁加强块13通过金属片131焊接在前横梁16上。
如此,前横梁加强块13可以提升顶压以及前横梁16的抗变形能力,具体地,左侧的前横梁加强块13用于提升顶压性能,右侧的前横梁加强块13用于提升顶压和抵抗顶棚式乘员气囊(HPAB)爆破时横梁变形的能力。而且,前横梁加强块13与前横梁16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3,可以加前横梁加强块13与车体结构的结合,进一步加强车体。
再者,前横梁加强块13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待安装结构上。具体地,前横梁加强块13通过金属片131焊接在前横梁16上。
此外,前横梁16的空腔与上边梁14的空腔连通,可以避让其他结构,便于安装。并且,前横梁加强块13设置为两段,在提升顶压以及前横梁16的抗变形能力的同时,便于分段成型降低成型难度,同时可以避让其他结构。
虽然,本申请的空腔加强结构1是结合设置前横梁加强块13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空腔加强结构1也可以不设置前横梁加强块13。然后,前横梁16的空腔与上边梁14的空腔也可以不连通,二者之间也可以通过发泡胶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将前横梁加强块13一体设置为一个,或者设置为大于2个的多个,例如3个或4个等。
再者,前横梁加强块13与前横梁16的壁体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发泡胶3或局部设置发泡胶3。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本申请中前横梁加强块13的安装结构是结合图中的金属片131进行描述的,但显然,安装结构也可以为安装孔或者弹性卡扣,而且安装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设置为其他方式,比如胶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身骨架,包括上述的空腔加强结构1。
本申请的车身骨架,设置有多个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空腔加强块,可以提升车身骨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有利于抵抗变形。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上述的空腔加强结构1或上述的车身骨架。
本申请的车辆,设置有近似一体的多个空腔加强块,所有空腔加强结构通过内卡接或外卡或焊接方式装配到空腔内,且两两空腔增强块有效连接一体化作用,给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空腔提供了全方面的支撑和强化,同时也增强了车身的刚度和强度和耐久性能,从而达成全面提升整车安全性能的目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边梁;
上边梁加强块,所述上边梁加强块设置在所述上边梁的空腔内;
B柱;
B柱加强块,所述B柱加强块设置在所述B柱的空腔内;以及
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的空腔与所述上边梁的空腔之间设置有B柱加强板,所述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同时与所述B柱加强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的下侧和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均通过发泡胶与所述B柱加强板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包括第一上边梁加强块和第二上边梁加强块;
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为卯榫连接、L形搭接、凹凸卡接、弓凸卡接或锯齿形卡接;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发泡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包括前上边梁和后上边梁,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中后段,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和所述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还包括第三上边梁加强块,所述第三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前侧,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包括前上边梁和后上边梁,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前部,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空腔的后段后部和所述后上边梁的空腔的前段,所述第三上边梁加强块位于所述前上边梁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一上边梁加强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B柱加强块直接或间接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上边梁加强块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的铆钉安装在所述上边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块上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B柱加强块通过所述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块的上端通过全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所述B柱加强块的下端通过半弹性卡扣安装在所述B柱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加强块与所述上边梁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并且/或者
所述B柱加强块与所述B柱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加强结构还包括:
前横梁;
前横梁加强块,所述前横梁加强块设置在所述前横梁的空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加强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前横梁加强块分别位于左侧的前横梁空腔内和右侧的前横梁空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加强块上设置有金属片,所述前横梁加强块通过所述金属片焊接在所述前横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的空腔与所述上边梁的空腔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加强块与所述前横梁的壁体之间设置有发泡胶。
18.一种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空腔加强结构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身骨架。
CN202222651155.4U 2022-10-08 2022-10-08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Active CN218316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155.4U CN218316937U (zh) 2022-10-08 2022-10-08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1155.4U CN218316937U (zh) 2022-10-08 2022-10-08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6937U true CN218316937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1155.4U Active CN218316937U (zh) 2022-10-08 2022-10-08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6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4488B (zh) 汽车后侧围加强结构以及汽车
CN202728361U (zh) 仪表板横梁转向柱固定支架总成
CN104349971A (zh) 汽车的frp制舱室
CN111017034A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218316937U (zh) 空腔加强结构、车身骨架及车辆
CN107933696B (zh) 前车身框式结构及汽车
JP4647805B2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ステップ
CN215706661U (zh) 一种汽车a柱与门槛连接结构
KR20110058181A (ko) 차량 엔진룸 대쉬 패널의 보강구조
CN212637669U (zh) 汽车b柱及汽车
CN209776577U (zh) 一种汽车门槛加强板结构
CN201961383U (zh) 汽车中立柱总成
CN109895864B (zh) 仪表板组件以及车辆
CN217554024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骨架
CN217778762U (zh) 一种新型b柱下加强板补丁板
CN2841457Y (zh) 一种“h”形汽车前部支撑结构
CN219728335U (zh) A柱下端加强结构及设有其的车辆
CN219277646U (zh) A柱与门槛梁的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17227258U (zh) 车门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51294U (zh) 前地板及车辆
CN217649527U (zh) 一种b柱结构加强件
CN219237175U (zh) A柱结构及车辆
CN219295518U (zh) 机舱纵梁和车辆
CN111762265A (zh)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CN215553598U (zh) 一种汽车门槛结构加强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