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03440U -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03440U
CN218303440U CN202221290905.3U CN202221290905U CN218303440U CN 218303440 U CN218303440 U CN 218303440U CN 202221290905 U CN202221290905 U CN 202221290905U CN 218303440 U CN218303440 U CN 218303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sectional shape
cross
generating component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09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正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09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03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03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03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发热组件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丝;多孔基体包括雾化部和位于雾化部两侧的非雾化部;发热丝设置于多孔基体的雾化部;其中,沿着垂直于多孔基体轴线的方向,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大于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避免气流流过雾化部时,在雾化部的背风面形成涡流,利于提升气溶胶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由发热组件、电池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发热组件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元件,其特性决定了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效果和使用体验。
现有的发热组件一种是棉芯发热丝组件。具体地,单丝、双丝或多丝的发热丝绕成圆柱形弹簧丝,将圆柱形弹簧丝绕设于圆柱形的棉芯表面形成棉芯发热丝组件。但是,目前采用棉芯发热丝组件的雾化器的气溶胶传输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溶胶传输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发热组件,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丝;所述多孔基体包括雾化部和位于所述雾化部两侧的非雾化部;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多孔基体的雾化部;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多孔基体轴线的方向,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至最大宽度随后再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多次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是通过将圆柱形的所述多孔基体的某一段捏扁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最大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包括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两个侧边,所述侧边为直线或曲线或折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两个所述侧边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或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或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与最大长度的比值为1:3~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所述多孔基体轴线的方向,所述非雾化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基体为棉芯或多孔陶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气流通道和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至少所述发热组件的雾化部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发热组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垂直,且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从所述第二端所在的一侧流向所述第一端所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仅所述发热组件的雾化部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雾化部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侧壁的开口以及所述气流通道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主机;所述雾化器用于存储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雾化器为上述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用于给所述雾化器提供能量和控制所述雾化器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发热组件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丝;多孔基体包括雾化部和位于雾化部两侧的非雾化部;发热丝设置于多孔基体的雾化部;其中,沿着垂直于多孔基体轴线的方向,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大于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避免气流流过雾化部时,在雾化部的背风面形成涡流,利于提升气溶胶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上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下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八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申请人研究发现,由于气流方向与棉芯发热丝组件的轴线垂直,气流经过棉芯发热丝组件的背面时易形成涡流,使部分气溶胶滞留在气流通道内形成冷凝液,造成抽吸漏液;同时由于部分气溶胶滞留在气流通道内,降低了气溶胶传输效率。另外,气流在棉芯发热丝组件的背面形成涡流还会使气溶胶分布比较散,影响口感。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热组件14、雾化器1及电子雾化装置100。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可用于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100具体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美容、休闲吸食等。在本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100用于休闲吸食。
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雾化器1和主机2。其中,雾化器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雾化器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器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主机2包括电池(图未示)和控制器(图未示)。电池用于为雾化器1的工作提供能量,以使得雾化器1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控制器用于控制雾化器1工作以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主机2还包括电池支架、气流传感器等其他元件。
雾化器1与主机2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2至图5,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上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下座的结构示意图。
雾化器1包括外壳11、上座12、下座13和发热组件14。外壳11的一端形成抽吸口111,外壳11的另一端为敞口端(图未标)。上座12、下座13、发热组件14设于外壳11内,且下座13对外壳11的敞口端进行封堵。发热组件14设置于上座12和/或下座13。具体地,上座12和/或下座13上设有安装结构(图未标),发热组件14通过该安装结构固定于上座12和/或下座13上;上座12和下座13配合形成雾化腔15,发热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雾化腔15内。
外壳11与上座12配合形成储液腔16,储液腔16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例如添加香气成分的油类、药液等。上座12设有下液口120,发热组件14通过下液口120与储液腔16流体连通,即,储液腔16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口120进入发热组件14,发热组件14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生成气溶胶。可以理解,发热组件14将下液口120完全遮挡,以使从下液口120流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均进入发热组件14,防止从下液口120流出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流至其他地方而造成漏液。
具体地,外壳11形成有出气通道110,出气通道110的端口为抽吸口111。参见图4,上座12包括第一本体部121和设于第一本体部121上的凸台122;第一本体部121包括顶壁1211和环形侧壁1212,凸台122设于顶壁1211远离环形侧壁1212的表面。凸台122上设有出气孔1221,出气孔1221与出气通道110连通;顶壁1211对应于出气孔1221处设有出气口(图未标)。顶壁1211作为储液腔16的底壁;顶壁1211上设有两个下液口120,分别位于凸台122的两侧。环形侧壁1212的外表面与外壳11的内表面抵接,环形侧壁1212的内表面的部分与发热组件14抵接,以使发热组件14将顶壁1211上的下液口120完全遮挡。可选的,上座12的材质为硅胶或氟橡胶等具有密封性能的材料,还作为密封件使用,利于减少元件数量。
参见图5,下座13包括第二本体部131。第二本体部131靠近上座12的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312,第一凹槽1312的底壁上设有第二凹槽1313,第二凹槽1313的底壁上设有进气孔1314,进气孔1314将外界气体与第二凹槽1313的内部空间连通。第一凹槽1312的底壁上还设有环形凸起1315,环形凸起1315围设形成的内部空间将出气孔1221与第二凹槽1313的内部空间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1315的侧壁内表面与第二凹槽1313的侧壁内表面平齐。为了保证气密性,将环形凸起1315延伸至出气孔1221内,此时,第一凹槽1312的侧壁的端面与上座12的顶壁1211抵接。
环形凸起1315的侧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开口1316,两个开口1316形成上述的安装结构;发热组件14搭设于开口1316,且发热组件14的中间部分悬空设置,发热组件14的两端位于环形凸起1315围设形成的空间之外。
也就是说,下座13的第二凹槽1313的内壁面、环形凸起1315的内壁面与上座12的顶壁1211配合形成雾化腔15。雾化腔15通过顶壁1211的出气口、凸台122的出气孔1221与出气通道110连通。雾化腔15通过第二凹槽1313底壁的进气孔1314与外界气体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4的中间部分位于雾化腔15内。可以理解,进气孔1314、雾化腔15、出气孔1221、出气通道110、抽吸口111配合形成气流通道(图未标);外界气体从进气孔1314进入雾化腔15,携带发热组件14加热雾化好的气溶胶从出气孔1221、出气通道110、抽吸口111流出,被使用者吸食。
请参阅图6至图9,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的多孔基体第八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发热组件14包括多孔基体141和发热丝142;多孔基体141包括雾化部1411和位于雾化部1411两侧的非雾化部1412,发热丝142设置于多孔基体141的雾化部1411。其中,多孔基体141可以是棉芯、多孔陶瓷等,具体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多孔基体141的雾化部1411和非雾化部1412均具有导液功能。由于发热丝142设置于雾化部1411,雾化部1411的温度高于非雾化部1412的温度,雾化部1411的温度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且气溶胶生成基质主要在雾化部1411雾化。发热丝142可以通过缠绕的方式设于雾化部1411,也可以通过印刷的方式设于雾化部1411,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请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4的轴线方向与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垂直,仅雾化部1411位于雾化腔15内,即,仅雾化部1411位于气流通道内。非雾化部1412设置于开口1316及环形凸起1315围设形成的空间之外,其中,开口1316位于雾化腔15的侧壁;即,非雾化部1412设置于气流通道的侧壁的开口以及气流通道外。非雾化部1412将下液口120完全遮挡,非雾化部1412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引至雾化部1411,被设置于雾化部1411表面的发热丝加热雾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多孔基体141的雾化部1411和部分非雾化部1412位于雾化腔15内,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指的是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且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大于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其中,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与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方向垂直。其中,定义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中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尺寸为宽度。
可以理解,气流的流向与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平行;沿着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长度方向,雾化部1411包括迎风面和背风面,迎风面与背风面相对设置。气流贴着多孔基体141的表面从迎风面流至背风面,通过将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设置为在其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且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大于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使得气流在流动至背风面的过程中,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411的背风面之间形成低速且低压的区域,避免气流与雾化部1411的背风面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形成涡流,利于提高气溶胶传输效率,减少抽吸漏液,并使气溶胶分布比较集中,保持较好的口感。
可选的,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至最大宽度再逐渐减小(如图7、图8、图10、图13和图14所示)。
可选的,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多次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如图9所示)。
可选的,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至最大,然后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如图11和图12所示)。
可选的,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型(如图7、图8、图9、图11、图13所示)。通过使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型,使得气流从雾化部1411的迎风面流至背风面过程中,降低气流与雾化部1411表面流动分离的可能性,进一步避免了在背风面形成涡流。
可选的,雾化部1411是通过将圆柱形的多孔基体141的某一段捏扁形成。采用该方式形成雾化部1411,操作简单。
下面对多孔基体141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7,沿着垂直于多孔基体141轴线的方向,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包括第一端a和第二端b。结合图3,沿着垂直于多孔基体141的轴线方向,定义多孔基体141的截面靠近进气孔1314的一端为第二端b,多孔基体141的截面背离进气孔1314的一端为第一端a;即,将多孔基体141的迎风面定义为第二端b所在的一侧的表面,将多孔基体141的背风面定义为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的表面,气流通道中气流从第二端b所在的一侧流向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其中,定义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中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尺寸为宽度。
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还包括从第二端b向第一端a延伸的两个侧边C,以及连接两个侧边C的第一端边A和第二端边B。
可选的,第一端a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二端b的最大宽度(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第二端b所在的一侧的表面作为迎风面,气流贴着多孔基体141的表面从第二端b所在的一侧流至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通过使第一端a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二端b的最大宽度,使得气流在流动至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的过程中减速,避免气流与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的表面之间形成低速且低压的区域,避免气流与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的表面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在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形成涡流,利于提高气溶胶传输效率,减少抽吸漏液,并使气溶胶分布比较集中,保持较好的口感。
本申请通过将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设置为在其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相当于将雾化部1411的迎风面和背风面都设置成尖端形状。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端a的最大宽度设置为小于第二端b的最大宽度,相当于使雾化部1411的迎风面的尖端比背风面的尖端要钝。
可选的,第一端a的最大宽度与第二端b的最大宽度相同(如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
可选的,第一端边A和第二端边B均为外凸的曲线(如图7、图8、图9、图11和图13所示)。
可选的,第一端边A和第二端边B均为外凸的折线(如图10、图12、图14所示)。
可选的,侧边C为直线(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
可选的,侧边C可以为曲线(如图7、图9和图13所示)。
可选的,侧边C可以为折线(如图10和图14所示)。
可选的,沿着从第二端b至第一端a的方向,两个侧边C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如图8所示)。
可选的,沿着从第二端b至第一端a的方向,两个侧边C之间的距离逐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如图7、图9、图10、图13和图14所示)。可以理解,侧边C的形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波浪形,也可以为折线形。
可选的,沿着从第二端b至第一端a的方向,两个侧边C之间的距离相同(如图11和图12所示)。
可以理解,侧边C的形状、两个侧边C之间的距离、第一端边A的形状、第二端边B的形状、第一端a的最大宽度与第二端b的最大宽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避免在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形成涡流即可。
可选的,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如图7至图14所示)。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气流从雾化部1411的两侧流过,通过将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轴对称图形,在避免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形成涡流的同时,使得雾化部1411两侧的气溶胶传输效率基本一致,避免在雾化部1411两侧中的某一侧形成抽吸漏液,且利于气溶胶分布的集中。
可选的,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与最大长度的比值为1:3~1:5。其中,定义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中沿平行于气流方向的尺寸为长度,定义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中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尺寸为宽度。通过该设置,气流从第二端b所在的一侧流动至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的过程中缓慢减速,避免气流与第一端a所在的一侧的表面流动分离。
可选的,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的中心宽度与最大长度的比值为1:3~1:4。其中,定义雾化部1411的截面形状中经过其几何中心的宽度为中心宽度。
通过将雾化部1411做如上设置,使得设置于雾化部1411表面的发热丝142的匝数更少,发热丝142产生的热量更集中,优化了温度场分布,利于提高雾化效率。其中,相比于圆柱形的多孔基体,本申请中多孔基体141的雾化部1411在同样的截面积下,周长更长;当绕设于圆柱形多孔基体表面的发热丝与本申请中发热丝142的材料相同、阻值相同、截面积相同,发热丝142的长度必然形同,在本申请的雾化部1411的周长更长的前提下,发热丝142的匝数更少。
沿着垂直于多孔基体141轴线的方向,非雾化部14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以使非雾化部1412能够将下液口120完全遮挡,增大非雾化部1412的储液能力,保证雾化部1411对发热丝142的充足供液。
继续参见图6,多孔基体141还包括连接雾化部1411与非雾化部1412的过渡部1413。过渡部1413的外表面为斜面,沿着平行于气流的方向,其截面形状一端为圆形,与非雾化部1412连接;另一端为扁平状,与雾化部1411连接。
发热组件14还包括设于发热丝142端部的正极引线143和负极引线144,发热丝142通过正极引线143和负极引线144与主机2实现电连接。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孔基体,包括雾化部和位于所述雾化部两侧的非雾化部;
发热丝,设置于所述多孔基体的雾化部;
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多孔基体轴线的方向,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先逐渐增大至最大宽度随后再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多次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为流线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是通过将圆柱形的所述多孔基体的某一段捏扁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最大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包括从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的两个侧边,所述侧边为直线或曲线或折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两个所述侧边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或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或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的最大宽度与最大长度的比值为1:3~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多孔基体轴线的方向,所述非雾化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为棉芯或多孔陶瓷。
13.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通道;
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为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组件;至少所述发热组件的雾化部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发热组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向垂直,沿着垂直于所述发热组件轴线的方向,所述雾化部的截面形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流从所述第二端所在的一侧流向所述第一端所在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仅所述发热组件的雾化部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雾化部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侧壁的开口以及所述气流通道外。
16.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器,用于存储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雾化器为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主机,用于给所述雾化器提供能量和控制所述雾化器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CN202221290905.3U 2022-05-25 2022-05-25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303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0905.3U CN218303440U (zh) 2022-05-25 2022-05-25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0905.3U CN218303440U (zh) 2022-05-25 2022-05-25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03440U true CN218303440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67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0905.3U Active CN218303440U (zh) 2022-05-25 2022-05-25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034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1608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31756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0492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459416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51344U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03440U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04924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112021672A (zh) 一种电子雾化组件及其装置
CN112656036A (zh) 主机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2674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5119975A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728792U (zh) 一种电子雾化组件及其装置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58769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21701U (zh) 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3518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84861U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8822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74490U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343665U (zh) 一种雾化器及应用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0694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059231U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1927014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245688U (zh)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