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5723U - 车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5723U
CN218085723U CN202222555622.3U CN202222555622U CN218085723U CN 218085723 U CN218085723 U CN 218085723U CN 202222555622 U CN202222555622 U CN 202222555622U CN 218085723 U CN218085723 U CN 218085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spine
intermediate member
fron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56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苏涛
路宝来
汤亚洲
张�浩
李克鹏
赵远博
王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56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5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5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5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架和车辆,其中,该车架包括脊管梁、前架机构以及中间件,脊管梁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货舱下方;前架机构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下方,所述前架机构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布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若干横梁;中间件分别连接所述脊管梁和所述前架机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脊管梁代替传统车架货舱部分的衍梁结构,从而增大底盘附件布置空间,降低车架重量。

Description

车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车辆的车架均采用衍梁结构,即车架包括两个纵梁和布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若干横梁,车架用于承载货物和布置动力、传动等零部件,但由于衍梁结构的车架布置空间的限制,从而限制了新能源车辆中动力电池、氢燃料气瓶、甲醇油箱等附件集成,从而限制了新能源车辆的续航,如果既能保证新能源承载货物能力,又能提高新能源车辆的动力、传动等零部件的布置空间,从而增大新能源车辆的续航,会大大促进新能源车辆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旨在通过脊管梁代替传统车架货舱部分的衍梁结构,从而增大底盘附件布置空间,并可降低车架重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架,包括:
脊管梁,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货舱下方;
前架机构,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下方,所述前架机构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布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若干横梁;以及
中间件,分别连接所述脊管梁和所述前架机构。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与两个所述纵梁为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与两个纵梁焊接为一体;或者所述中间件与两个所述纵梁为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与两个所述纵梁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为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焊接为一体;或者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为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与两个纵梁焊接为一体或者所述中间件与两个所述纵梁为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中间件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脊管梁的轴线两侧的左连接梁和右连接梁。
可选地,所述左连接梁的一端和所述右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脊管梁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连接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纵梁相连接。
可选地,两个所述纵梁的高度范围为130mm-320mm,且所述脊管梁的内管径范围为118mm-310mm。
可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尾横梁,所述尾横梁相对所述前架机构连接在所述脊管梁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其中,所述脊管梁位于车辆的货舱下方,并承载所述货舱;前架机构位于车辆的驾驶舱下方,并承载所述驾驶舱。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脊管梁、前架机构以及中间件,脊管梁位于货舱下方;前架机构位于驾驶舱下方,所述前架机构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布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横梁;中间件分别连接脊管梁和前架机构,通过脊管梁代替传统车架货舱部分的衍梁结构,从而增大底盘附件布置空间,降低车架重量,并且脊管梁相比纵梁、横梁构成的衍梁结构,抗拉性、抗扭性和抗弯曲更好,承载的强度高,可提高车辆的重载可靠性,布置空间的增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脊管梁通过中间件与纵梁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车架 31 左连接梁
10 脊管梁 32 右连接梁
20 前架机构 40 尾横梁
21 纵梁 50 缓冲装置
30 中间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新能源车辆的车架均采用衍梁结构,即车架包括两个纵梁和布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横梁,车架用于承载货物和布置动力、传动等零部件,但由于衍梁结构的布置空间的限制,从而限制了新能源车辆中动力电池、氢燃料气瓶、甲醇油箱等附件集成,从而限制了新能源车辆的续航,如果既能保证新能源承载货物能力,又能提高新能源车辆的动力、传动等零部件的布置空间,增大新能源车辆的续航,会大大促进新能源车辆的发展。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2,该车架100,包括:脊管梁10、前架机构20以及中间件30,脊管梁10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货舱下方;前架机构20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下方,所述前架机构20包括两个纵梁21以及布置在两个纵梁21之间的横梁(图中未示出);中间件30分别连接脊管梁10和前架机构20。
为了便于理解对本申请的方案,首先介绍一些背景资料,中央脊梁管式车架英文名为BackBone,是著名设计师汉斯雷德温卡在1923年专门为太拖拉T11轿车所开发的。与传统的衍架结构的车架不同,传统桁架结构通过两个纵梁和布置在中间横梁,太拖拉的车架是贯通全车中心的脊骨管式大梁,脊骨管式大梁集成了分动箱将三个不同位置的车桥并联在一起并且将传动系统紧紧地包裹起来。太拖拉设计出了它独特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脊骨管式大梁。其圆形的结构拥有抗拉性、抗扭性和抗弯曲等特点,强度大于普通的车架,大大提高了在车辆重载越野行驶下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驾驶舱下方的前架机构20保留现有的车架100的桁架结构,即前架机构20包括两个纵梁21以及布置在两个纵梁21之间的横梁;而货舱下方的桁架结构通过脊管梁10取代,前架机构20和脊管梁10之间通过中间件30连接在一起。
脊管梁10为圆管梁,布置在货舱下方,取代传统车架100的桁架结构,从而增大底盘附件布置空间,降低车架100重量,从而应用该车架100的甲醇车辆中可以加大甲醇油箱的容量,电动车中可以增加电池容量,氢燃料车辆的可提高储氢量;并且采用脊管梁10还可提高抗扭系数,承载的强度,提高车辆的重载可靠性。综上,通过取消传统车架100的后半部分衍梁结构,从而降低车架100自重、增大外围布置空间,管梁结构的抗扭性能大于衍梁结构,提高了载质量利用系数、提高了整车的抗扭性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脊管梁10、前架机构20以及中间件30,脊管梁10位于货舱下方;前架机构20位于驾驶舱下方,所述前架机构20包括两个纵梁21以及布置在两个纵梁21之间的横梁;中间件30分别连接脊管梁10和前架机构20,通过脊管梁10代替传统车架100货舱部分的衍梁结构,从而增大底盘附件布置空间,降低车架100重量,并且脊管梁10相比纵梁21、横梁构成的衍梁结构,抗拉性、抗扭性和抗弯曲更好,承载的强度高,可提高车辆的重载可靠性,布置空间的增大,从而使得应用该车架100的甲醇车辆中可以加大甲醇油箱的容量,电动车辆中可以增加电池容量,氢燃料车辆的可提高储氢量。
前架机构20和脊管梁10通过中间件30相连接,下面对此进行介绍:
在一实施例中,中间件30与前架机构20为一体设置。
中间件30与前架机构20的两个纵梁21可以焊接为一体,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如铸造或冲压等。中间件30与脊管梁1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件30与脊管梁10为一体设置。
中间件30与脊管梁10通过焊接为一体。
中间件30与前架机构20的两个纵梁21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间件30为独立部件,中间件30与前架机构20中的两个纵梁21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连接,中间件30与脊骨梁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
不失一般性,在螺栓连接方式中,螺栓也可是其他紧固件,如紧固件通过铆接等方式连接。
为了保证脊管梁10和前架机构20之间的扭转强度,中间件30包括对称布置在脊管梁10的轴线两侧的左连接梁31和右连接梁32。
具体地,所述左连接梁31的一端和所述右连接梁32的一端与所述脊管梁10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梁31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连接梁3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纵梁21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中间件30包括呈“V”形连接的左连接梁31和右连接梁32,左连接梁31的自由端与前架机构20的左纵梁21相连接,右连接梁32的自由端与前架机构20的右纵梁21相连接,左连接梁31和右连接梁32的连接端与脊管梁10相连接。
左连接梁31和右连接梁32可以为一体成型,如在与脊管梁10为一体设置的方案中,左连接梁31和右连接梁32也可以是分体设置,如在于前架机构20的两纵梁21为一体设置的方案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件30也可以是其他对称形状如梯形、三角形等。
对称布置的左连接梁31和右连接梁32相比直接在前架机构20的纵梁21和脊管梁10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可提高转弯等工况中的扭转强度,并且左连接梁31和右连接梁32的设置便于后续布置如变速箱等附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架100通过不同尺寸的前架机构20的纵梁21和脊管梁10,可适配不同类型的车辆上,如轻型、中量型、重型,具体如下:
前架机构20中的两纵梁21的高度范围在130mm-320mm,脊管梁10的内管径范围在118mm-310mm。
如轻型车辆中,两个纵梁21的高度为130mm,脊管梁10的内管径为118mm到120mm左右,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不超过3mm即可。
重型车辆中,两个纵梁21的高度为320mm,脊管梁10的内管径为310mm。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储气筒、后尾灯及号牌板等部件,车架100还包括尾横梁40,尾横梁40相对所述前架机构20布置在脊管梁10的后端。
在一实施例中,尾横梁40与脊管梁10通过螺栓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尾横梁40与脊管梁10通过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架100,该车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前架机构20可满足前桥、转向、冷却、驾驶室悬置等成熟状态具体应用;车辆的货舱布置在脊管梁10上,脊管梁10承载货舱,且脊管梁10还可承载车架附件、驱动桥等。尾横梁40可承载储气筒、后尾灯及号牌板等部件。前架机构20中两个纵梁21的前端还设置有缓冲装置50,在车辆发生撞击时,缓冲装置50能够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以保护驾驶人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脊管梁,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货舱下方;
前架机构,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驾驶舱下方,所述前架机构包括两个纵梁以及布置在两个纵梁之间的若干横梁;以及
中间件,分别连接所述脊管梁和所述前架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与两个所述纵梁为一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与两个纵梁焊接为一体;或者所述中间件与两个所述纵梁为一体成型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与两个所述纵梁为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为一体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焊接为一体;或者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为一体成型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与所述脊管梁为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包括对称布置在所述脊管梁的轴线两侧的左连接梁和右连接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梁的一端和所述右连接梁的一端与所述脊管梁相连接,所述左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连接梁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纵梁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纵梁的高度范围为130mm-320mm,且所述脊管梁的内管径范围为118mm-310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尾横梁,所述尾横梁相对所述前架机构连接在所述脊管梁的后方。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其中,所述脊管梁位于车辆的货舱下方,并承载所述货舱;前架机构位于车辆的驾驶舱下方,并承载所述驾驶舱。
CN202222555622.3U 2022-09-22 2022-09-22 车架和车辆 Active CN218085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5622.3U CN218085723U (zh) 2022-09-22 2022-09-22 车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5622.3U CN218085723U (zh) 2022-09-22 2022-09-22 车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5723U true CN21808572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5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5622.3U Active CN218085723U (zh) 2022-09-22 2022-09-22 车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5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68076U (zh) 一种多段式轻型越野车车架
CN112477999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后地板碳纤维骨架结构
CN214930131U (zh) 一种下车身框架结构
CN210941955U (zh) 一种氢能汽车用氢瓶横梁后框架结构
CN218085723U (zh) 车架和车辆
CN112550461A (zh) 一种重卡牵引车型车架及重卡牵引车
CN111661153B (zh) 一种整体框式h型轻载货汽车车架总成
CN210063139U (zh) 一种后置后驱动氢能源汽车的铝合金车架后舱框架结构
CN217778786U (zh) 一种匹配多种动力电池的地板结构
CN211731562U (zh)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物流车车架
CN214729110U (zh) 一种轻量化的混合动力底盘车架结构
CN111688810B (zh) 电动车扭力梁的两端与左右两根后纵梁的连接结构
CN112278073A (zh) 一种后纵梁结构及氢燃料电池汽车
CN201211897Y (zh) 扩缩厢式半挂车的底盘与车身骨架结构
CN215361548U (zh) 一种双侧置气瓶的lng牵引车底盘布置结构
CN214001819U (zh) 一种重卡牵引车型车架及重卡牵引车
CN220947524U (zh) 一种矿车用动力电池箱底盘连接结构及底盘、车辆
CN112429097B (zh) 一种用于越野车的后端多功能承载架
CN221316360U (zh) 车身底盘结构及车辆
CN210555115U (zh) 一种用于载货车的管状横梁总成
CN21539891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分段式半承载车架
CN210941971U (zh) 一种半承载封闭式新能源货车车架
CN219544891U (zh) 一种公共汽车底盘框架结构
CN216660034U (zh) 一种货车车架前段防撞结构及汽车
CN216468080U (zh) 一种整体冷弯纵梁的前部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