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3122U -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3122U
CN217893122U CN202222317710.XU CN202222317710U CN217893122U CN 217893122 U CN217893122 U CN 217893122U CN 202222317710 U CN202222317710 U CN 202222317710U CN 217893122 U CN217893122 U CN 217893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piece
high strength
main body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77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来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Zhiz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Zhiz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Zhiz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Zhiz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77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3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3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3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该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包括车梁底架、左侧横梁、右侧横梁、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或所述右侧横梁抗震性能的抗震件、左侧连接件、右侧连接件、左侧副梁、右侧副梁、第一下摇臂固定件、第二下摇臂固定件和用于对外界发动机进行固定的发动机吊点组件,所述左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所述右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所述抗震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与所述右侧横梁之间,所述左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一端,所述右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右侧横梁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呈三角形结构的结构组成,搭配各个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地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

Description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TV车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高强度的 ATV车架。
背景技术
ATV车架是一种对摩托车主体部具有支撑功能的车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用户对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变的越来越重视;
但是,现有技术中,一部分ATV车架在使用过程中抗冲击性能较差,从而易于变形,进而不利于用户在使用摩托车时的安全性。
因此迫切地需要重新设计一款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该具有高强度的ATV 车架包括车梁底架、左侧横梁、右侧横梁、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或所述右侧横梁抗震性能的抗震件、左侧连接件、右侧连接件、左侧副梁、右侧副梁、第一下摇臂固定件、第二下摇臂固定件和用于对外界发动机进行固定的发动机吊点组件,所述左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所述右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所述抗震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与所述右侧横梁之间,所述左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一端,所述右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右侧横梁一端,所述左侧副梁安装在所述左侧连接件远离所述左侧横梁的一端,所述右侧副梁安装在所述右侧连接件远离所述右侧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端部,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端部,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
可选地,所述车梁底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车梁底架稳定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保持相互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抗震件包括抗震连接主体部、第一抗震抵紧片、第二抗震抵紧片、第三抗震抵紧片和第四抗震抵紧片,抗震连接主体部设置在所述左侧横梁与所述右侧横梁之间,所述第一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一侧,所述第二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一侧,且所述第一抗震抵紧片和所述第二抗震抵紧片之间呈八字形结构,所述第三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另一侧,所述第四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另一侧,且所述第三抗震抵紧片和所述第四抗震抵紧片之间相互呈八字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上开设有对所述左侧横梁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上开设有对所述右侧横梁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呈凹陷状。
可选地,所述左侧连接件呈三角形状结构,所述右侧连接件呈三角形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车梁底架下侧安装有多个用于提高所述车梁底架安装便捷性的安装固定部,且所述安装固定部内开设有安装固定孔,且所述安装固定孔呈圆形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左侧副梁呈三角形状结构,所述右侧副梁也呈三角形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左侧横梁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抗冲击性能的第一加强杆,所述右侧横梁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右侧横梁抗冲击性能的第二加强杆。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包括吊点主体部,所述吊点主体部中部向靠近所述左侧横梁的方向凸起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吊点安装孔,所述吊点主体部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和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保持相互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包括车梁底架、左侧横梁、右侧横梁、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或所述右侧横梁抗震性能的抗震件、左侧连接件、右侧连接件、左侧副梁、右侧副梁、第一下摇臂固定件、第二下摇臂固定件和用于对外界发动机进行固定的发动机吊点组件,所述左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所述右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所述抗震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与所述右侧横梁之间,所述左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一端,所述右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右侧横梁一端,所述左侧副梁安装在所述左侧连接件远离所述左侧横梁的一端,所述右侧副梁安装在所述右侧连接件远离所述右侧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端部,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端部,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呈三角形结构的结构组成,并且,搭配各个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地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从而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包括车梁底架100、左侧横梁200、右侧横梁300、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 200或所述右侧横梁300抗震性能的抗震件、左侧连接件500、右侧连接件510、左侧副梁600、右侧副梁610、第一下摇臂固定件700、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和用于对外界发动机进行固定的发动机吊点组件;
所述左侧横梁200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上,所述右侧横梁300 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上,所述抗震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200与所述右侧横梁300之间,所述左侧连接件500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200一端,所述右侧连接件510安装在所述右侧横梁300一端,所述左侧副梁 600安装在所述左侧连接件500远离所述左侧横梁200的一端,所述右侧副梁610安装在所述右侧连接件510远离所述右侧横梁300的一侧,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700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端部,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端部,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上;
其中,车梁底架100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内的各个结构均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同时,左侧横梁200和右侧横梁300相互配合,从而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的主体支撑部分,然后,抗震件安装在左侧横梁200与右侧横梁300之间,从而将左侧横向和右侧横向连接成一体,形成更好的支撑结构,进而使得左侧横梁200和右侧横梁300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左侧连接件500和右侧连接件510形成车架的中部结构,左侧连接件500和右侧连接件510相互配合,使得车架尾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左侧副梁600和右侧副梁610形成车架的尾部结构,左侧副梁600和右侧副梁610相互配合,使得车架尾部具有更好地稳定性;
更近一步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700和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相互配合,使得车梁底架100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且第一下摇臂固定件 700和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均能安装在外界安装环境中,从而大大提高车梁底架100在使用时的稳定程度;
同时,发动机吊点组件能够对外界发动机进行更合理的容置,且发动机吊点组件也能够也能有效地提高车架的整体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梁底架100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车梁底架100稳定性的第一连接杆110和第第二连接杆120,所述第一连接杆110和所述第第二连接杆120均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杆110和所述第第二连接杆120之间保持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第一连接杆110和第二连接杆120相互配合从而对车梁底架 100起到支撑作用,且第一连接杆110和第第二连接杆120相互平行设置,以提高车梁底架100的整体强度,从而使得车梁底架100能够具有更好地抗冲击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震件包括抗震连接主体部410、第一抗震抵紧片420、第二抗震抵紧片430、第三抗震抵紧片440和第四抗震抵紧片450,抗震连接主体部410设置在所述左侧横梁200与所述右侧横梁 300之间,所述第一抗震抵紧片420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410一侧,所述第二抗震抵紧片430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410一侧,且所述第一抗震抵紧片420和所述第二抗震抵紧片430之间呈八字形结构,所述第三抗震抵紧片440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410另一侧,所述第四抗震抵紧片450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410另一侧,且所述第三抗震抵紧片440和所述第四抗震抵紧片450之间相互呈八字形结构。
其中,抗震连接主体部410对抗震件内的各个结构均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并且,第一抗震抵紧片420和第二抗震抵紧片430相互配合,从而对左侧横梁200的外部进行抵紧,第三抗震抵紧片440和第四抗震抵紧片450对右侧横梁300的外部进行抵紧,进而使得多个抗震抵紧片相互配合,能够提高抗震件对左侧横梁200和右侧横梁300的抵紧程度,进而使得左侧横梁200和右侧横梁300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410上开设有对所述左侧横梁200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411,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410上开设有对所述右侧横梁300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槽412,且所述第一限位槽 4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412均呈凹陷状。
其中,第一限位槽411对左侧横梁200起到容置作用,从而保证了对左侧横梁200进行限位,第二限位槽412对右侧横梁300起到容置作用,从而保证了对右侧横梁300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连接件500呈三角形状结构,所述右侧连接件510呈三角形状结构。
其中,三角形状的左侧连接件500具有更加优秀的抗冲击性能,且三角形状的右侧连接件510也均有更加优秀的抗冲击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梁底架100下侧安装有多个用于提高所述车梁底架100安装便捷性的安装固定部130,且所述安装固定部130内开设有安装固定孔131,且所述安装固定孔131呈圆形状结构。
其中,用户在安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时,能够通过安装固定孔131将安装固定部130更加便捷地安装至外界安装环境内,进而提高了车梁底架100的安装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副梁600呈三角形状结构,所述右侧副梁610也呈三角形状结构。
其中,三角形状的左侧副梁600具有更好地抗冲击性能,三角形状的右侧副梁610具有更好地抗冲击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横梁200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200抗冲击性能的第一加强杆210,所述右侧横梁300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右侧横梁300抗冲击性能的第二加强杆310。
其中,第一加强杆210和左侧横梁200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区域,从而使得第一加强杆210大大提高了左侧横梁200在竖直方向的抗冲击能力,第二加强杆310和右侧横梁300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区域,从而使得第二加强杆310大大提高了右侧横向在竖直方向的抗冲击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包括吊点主体部810,所述吊点主体部810中部向靠近所述左侧横梁200的方向凸起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820,且所述凸起部820上开设有吊点安装孔821,所述吊点主体部810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830。
其中,吊点主体部810一方面能够对车梁底架100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吊点主体部810能够容置外界发动机,从而使得发动机减震吊点并联,有效地提高了整体车架的强度,从而通过吊点安装孔821 能够更加便捷地将外界发动机安装在凸起部820上,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对外界发动机的安装便捷性,且多个减重孔830能够减少吊点主体部810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700和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保持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下摇臂固定件700和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具有更好地整体性,从而能够提高车梁底架100在整体稳定性。
该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包括车梁底架100、左侧横梁200、右侧横梁300、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200或所述右侧横梁300抗震性能的抗震件、左侧连接件500、右侧连接件510、左侧副梁600、右侧副梁 610、第一下摇臂固定件700、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和用于对外界发动机进行固定的发动机吊点组件,所述左侧横梁200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上,所述右侧横梁300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上,所述抗震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200与所述右侧横梁300之间,所述左侧连接件 500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200一端,所述右侧连接件510安装在所述右侧横梁300一端,所述左侧副梁600安装在所述左侧连接件500远离所述左侧横梁200的一端,所述右侧副梁610安装在所述右侧连接件510 远离所述右侧横梁300的一侧,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700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端部,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710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 100端部,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100上,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呈三角形结构的结构组成,并且,搭配各个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地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从而保证了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梁底架;
左侧横梁,所述左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
右侧横梁,所述右侧横梁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
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或所述右侧横梁抗震性能的抗震件,所述抗震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与所述右侧横梁之间;
左侧连接件,所述左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左侧横梁一端;
右侧连接件,所述右侧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右侧横梁一端;
左侧副梁,所述左侧副梁安装在所述左侧连接件远离所述左侧横梁的一端;
右侧副梁,所述右侧副梁安装在所述右侧连接件远离所述右侧横梁的一侧;
第一下摇臂固定件,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端部;
第二下摇臂固定件,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端部;
用于对外界发动机进行固定的发动机吊点组件,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底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车梁底架稳定性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安装在所述车梁底架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保持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件包括抗震连接主体部、第一抗震抵紧片、第二抗震抵紧片、第三抗震抵紧片和第四抗震抵紧片,抗震连接主体部设置在所述左侧横梁与所述右侧横梁之间,所述第一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一侧,所述第二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一侧,且所述第一抗震抵紧片和所述第二抗震抵紧片之间呈八字形结构,所述第三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另一侧,所述第四抗震抵紧片安装在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另一侧,且所述第三抗震抵紧片和所述第四抗震抵紧片之间相互呈八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上开设有对所述左侧横梁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抗震连接主体部上开设有对所述右侧横梁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均呈凹陷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连接件呈三角形状结构,所述右侧连接件呈三角形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底架下侧安装有多个用于提高所述车梁底架安装便捷性的安装固定部,且所述安装固定部内开设有安装固定孔,且所述安装固定孔呈圆形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副梁呈三角形状结构,所述右侧副梁也呈三角形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横梁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左侧横梁抗冲击性能的第一加强杆,所述右侧横梁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提高所述右侧横梁抗冲击性能的第二加强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吊点组件包括吊点主体部,所述吊点主体部中部向靠近所述左侧横梁的方向凸起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吊点安装孔,所述吊点主体部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摇臂固定件和所述第二下摇臂固定件保持相互平行设置。
CN202222317710.XU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Active CN217893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7710.XU CN217893122U (zh)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7710.XU CN217893122U (zh)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3122U true CN217893122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7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7710.XU Active CN217893122U (zh) 2022-09-01 2022-09-01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3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234880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ム
JP2002337526A (ja) 自動車の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の構造
CN217893122U (zh) 具有高强度的atv车架
CN211809848U (zh) 一种增程式汽车后副车架
CN114620135B (zh) 电动车辆
CN208149063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变速器辅助支撑装置
CN212401377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后纵梁及汽车
CN111497941A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2766609U (zh) 一种主车架和摩托车
CN111688810A (zh) 电动车扭力梁的两端与左右两根后纵梁的连接结构
CN216424001U (zh) 一种新能源车型减震器座加强结构
CN216185730U (zh) 轻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17198359U (zh) 车架结构及车辆
CN107962947A (zh) 可固定线束支架的汽车左悬置托架
CN218703473U (zh) 一种变截面车架
CN214296115U (zh) 一种具有中梁结构的新型前副车架
CN218489750U (zh)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卡车
CN214689999U (zh) 一种一体式叉车架
CN218055365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
CN220430284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20430283U (zh) 前副车架和车辆
CN214606968U (zh) 一种减震器支架及驱动桥
CN213228867U (zh) 一种悬挂横梁结构和汽车
CN210852025U (zh) 车辆的电池安装支架、车辆的电池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8978613U (zh) 车身后部动力总成的固定结构及动力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