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03473U - 一种变截面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截面车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03473U CN218703473U CN202222992531.6U CN202222992531U CN218703473U CN 218703473 U CN218703473 U CN 218703473U CN 202222992531 U CN202222992531 U CN 202222992531U CN 218703473 U CN218703473 U CN 2187034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oss
- section
- auxiliary
- suspension
- main 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截面车架,涉及越野车车架技术领域,包括:横梁组件;纵梁组件,包括2组纵梁总成,2组纵梁总成之间通过所述横梁组件连接,所述纵梁总成包括主梁体、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所述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均固定于所述主梁体,所述主梁体上设有第一断面,所述主梁体与所述第一副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断面,所述主梁体与所述第二副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三断面。通过设置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在主梁体上形成第一断面,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增加车架布置空间,降低总体布置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越野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车架。
背景技术
越野车一般采用非承载式车身机构,设有独立的车架总成,左右纵梁采用对称布置并且贯通,通过若干横梁与纵梁连接成刚性很强的框架结构,但这种结构存在自重大、占用空间大、强度要求高等特点。传统车架纵梁的界面结构变化较少,大多只在前悬和后悬处为适应车辆接近角和离去角的指标要求设计成局部变截面结构,还有部分车型将车架中部设计较高,靠近两端的部位端面较低,以适应整车强度要求。但是,随着车辆承载要求增大,一般通过增加纵梁板的厚度,或者采用双层板结构方式加强车架纵梁,导致车架自重进一步增大。在现有技术中,车架和车身功能独立,需要单独进行设计开发的结构,造成整车尺寸过高、自重增加,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截面车架,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车架和车身功能独立而造成整车尺寸超高、质量超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截面车架,包括:横梁组件;纵梁组件,包括2组纵梁总成,2组纵梁总成之间通过所述横梁组件连接,所述纵梁总成包括主梁体、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所述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固定于所述主梁体,所述主梁体上设有第一断面,所述主梁体与所述第一副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断面,所述主梁体与所述第二副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三断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梁体前端焊接有加强板,所述主梁体与加强板的焊接处形成第一断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梁焊接于所述主梁体上端,所述第一副梁上固定有至少2个第一支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副梁焊接于所述主梁体上端,所述第二副梁上固定有至少2个第二支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的车首部;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第一副梁以及所述第一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第三连接单元,所述第三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的车中部;第四连接单元,所述第四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第二副梁以及所述第二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车首横梁,所述车首横梁与2个加强板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2个加强板的中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转向横梁、第二支撑梁、第一悬架上横梁和第一悬架下横梁,2块所述第一副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梁和第一悬架上横梁连接,所述第一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通过所述第一转向横梁和第一悬架下横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横梁,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横梁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的车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单元包括:第二悬架上横梁、第二转向横梁、第二悬架下横梁和尾部横梁,所述第二副梁之间通过第二悬架上横梁连接,所述第二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通过所述第二转向横梁、第二悬架下横梁和尾部横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梁体外侧设置有上装支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申请中的一种变截面车架,通过设置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在主梁体上形成第一断面,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增加车架布置空间,降低总体布置难度。
本申请中的一种变截面车架,通过设置副梁组件,形成具有较高刚度的框架结构,实现车架变截面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悬架、驾驶室、上装等各系统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一种变截面车架的侧向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一种变截面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主梁体;102、加强板;103、第一副梁;104、第一支座;105、第二副梁;106、第二支座;107、上装支座;201、车首横梁;202、第一支撑梁;203、第一转向横梁;204、第二支撑梁;205、第一悬架上横梁;206、第一悬架下横梁;207、第三支撑横梁;208、第二悬架上横梁;209、第二转向横梁;210、第二悬架下横梁;211、尾部横梁;301、第一断面;302、第二断面;303、第三断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
图1和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变截面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车架包括:横梁组件;纵梁组件,包括2组纵梁总成,2组纵梁总成之间通过所述横梁组件连接,所述纵梁总成包括主梁体101、第一副梁103和第二副梁105,所述第一副梁103和第二副梁105固定于所述主梁体101,所述主梁体101上设有第一断面301,所述主梁体101与所述第一副梁103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断面302,所述主梁体101与所述第二副梁105的连接处形成第三断面303。通过设置第一副梁103和第二副梁105,在主梁体101上形成第一断面301,第二断面302和第三断面303,增加车架布置空间,降低总体布置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体101前端焊接有加强板102,所述主梁体101与加强板102的焊接处形成第一断面3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断面301为低断面,所述第二断面302和第三断面303为高断面;所述第一断面301用于避让其他系统布置,所述第二断面302和第三断面303不仅为悬架油气缸支座提供接口,还能有效提高车架内部空间,便于各分系统和总体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梁103焊接于所述主梁体101上端,所述第一副梁103上固定有至少2个第一支座104,本实施例中设有4个第一支座1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副梁105焊接于所述主梁体101上端,所述第二副梁105上固定有至少2个第二支座106。本实施例中设有3个第二支座1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101的车首部;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第一副梁103以及所述第一副梁103下端的主梁体101区域;第三连接单元,所述第三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101的车中部;第四连接单元,所述第四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第二副梁105以及所述第二副梁105下端的主梁体101区域。通过设置横梁组件,保证车架整体或局部强度和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车首横梁201,所述车首横梁201与2个加强板102的端部连接;第一支撑梁202,所述第一支撑梁202与2个加强板102的中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转向横梁203、第二支撑梁204、第一悬架上横梁205和第一悬架下横梁206,2块所述第一副梁10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梁204和第一悬架上横梁205连接,所述第一副梁103下端的主梁体101区域通过所述第一转向横梁203和第一悬架下横梁206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悬架上横梁205和第一悬架下横梁206设有2条,提高车身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横梁207,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横梁207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101的车中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单元包括:第二悬架上横梁208、第二转向横梁209、第二悬架下横梁210和尾部横梁211,所述第二副梁105之间通过第二悬架上横梁208连接,所述第二副梁105下端的主梁体101区域通过所述第二转向横梁209、第二悬架下横梁210和尾部横梁2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体101外侧设置有上装支座107,所述上装支座107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上装支座107分别与第一支座104、第二支撑横梁共孔螺接,提高车身稳定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申请中的一种变截面车架,通过设置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在主梁体上形成第一断面,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增加车架布置空间,降低总体布置难度。
本申请中的一种变截面车架,通过设置副梁组件,形成具有较高刚度的框架结构,实现车架变截面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悬架、驾驶室、上装等各系统安装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组件;
纵梁组件,包括2组纵梁总成,2组纵梁总成之间通过所述横梁组件连接,所述纵梁总成包括主梁体、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所述第一副梁和第二副梁均固定于所述主梁体,所述主梁体上设有第一断面,所述主梁体与所述第一副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断面,所述主梁体与所述第二副梁的连接处形成第三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体前端焊接有加强板,所述主梁体与加强板的焊接处形成第一断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梁焊接于所述主梁体上端,所述第一副梁上固定有至少2个第一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副梁焊接于所述主梁体上端,所述第二副梁上固定有至少2个第二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的车首部;
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第一副梁以及所述第一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
第三连接单元,所述第三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的车中部;
第四连接单元,所述第四连接单元用于连接2个所述第二副梁以及所述第二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车首横梁,所述车首横梁与2个加强板的端部连接;
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2个加强板的中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转向横梁、第二支撑梁、第一悬架上横梁和第一悬架下横梁,2块所述第一副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梁和第一悬架上横梁连接,所述第一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通过所述第一转向横梁和第一悬架下横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包括多个第三支撑横梁,多个所述第三支撑横梁连接2个所述主梁体的车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单元包括:第二悬架上横梁、第二转向横梁、第二悬架下横梁和尾部横梁,所述第二副梁之间通过第二悬架上横梁连接,所述第二副梁下端的主梁体区域通过所述第二转向横梁、第二悬架下横梁和尾部横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截面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体外侧设置有上装支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2531.6U CN218703473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变截面车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2531.6U CN218703473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变截面车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03473U true CN218703473U (zh) | 2023-03-24 |
Family
ID=8561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92531.6U Active CN218703473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变截面车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03473U (zh) |
-
2022
- 2022-11-10 CN CN202222992531.6U patent/CN2187034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83437U (zh) | 纯电动汽车地板结构 | |
CN106143626A (zh) | 电动汽车前部下方车身结构 | |
CN213292296U (zh) | 一种铁路车辆、铁路车辆的底架及侧梁 | |
CN115503826A (zh) | 电动商用车车架 | |
CN111891156A (zh) | 一种新型内燃机车内走廊车体结构 | |
CN110712682A (zh) | 一种车架结构 | |
CN218703473U (zh) | 一种变截面车架 | |
CN112550461A (zh) | 一种重卡牵引车型车架及重卡牵引车 | |
CN214565642U (zh) | 一种重型新能源车辆及其车架 | |
CN212332647U (zh) | 新型内燃机车内走廊车体结构 | |
CN115416468A (zh) | 一种动力电池安装结构、车架总成和新能源商用车 | |
CN211167097U (zh) |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 |
CN212290043U (zh) |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 |
CN212149011U (zh) | 一种乘用车用螺接前副车架 | |
CN210912602U (zh) | 车架纵梁、后纵梁以及c柱的多功能接头及汽车 | |
CN109291996B (zh) | 电动汽车的框梁及电动汽车 | |
CN114056430A (zh) |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 |
CN205574051U (zh) | 一种客车中部加强梁总成 | |
CN216102381U (zh) | 一种电动客车的前桥段车架 | |
CN217294664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碰撞吸能铝合金副车架 | |
CN215475358U (zh) | 一种车架前悬结构以及越野车车架 | |
CN217260280U (zh) | 尾横梁、车架和客车 | |
CN221623516U (zh) |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内置电池框架 | |
CN116176700B (zh) | 车架和客车 | |
CN213168078U (zh) | 车体底架、轨道车辆车体以及轨道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