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6430A -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6430A
CN114056430A CN202010751315.5A CN202010751315A CN114056430A CN 114056430 A CN114056430 A CN 114056430A CN 202010751315 A CN202010751315 A CN 202010751315A CN 114056430 A CN114056430 A CN 114056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ed
auxiliary frame
swing arm
front cross
rear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13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书强
申秀敏
邢阳
冯兵
李孟阳
凌扬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 Sailisi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13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64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5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9Means for mounting load bear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后副车架中部呈中空的框形结构,且由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相连而成,后副车架框形结构内设有至少两个加强件;两个加强件的一端均焊接在前横梁上,另一端分别焊接在左纵梁、右纵梁上,使得加强件在后副车架上围成两个三角状空间。采用本发明,通过加强件使得后副车架上形成两个三角状空间,三角形的结构稳固,保证了后副车架有较高的强度、NVH、操稳性能;此外加强件仅位于后副车架的两个角落,后副车架的中部位置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可满足多型号驱动电机的空间需求,增强了后副车架的通用性;电机安装支架及后横梁孔洞的多功能性,满足了不同动力配置需求,实现了后副车架的平台化。

Description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特别是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后副车架是车辆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架系统通过后副车架固定至车身上。由于后副车架具有下述优点,因而在车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带来很好的悬架连接刚度;能够减小由路面传来的振动,带来良好的舒适性;把悬架系统中的各个散件变成总成,提高了悬架系统的通用性,降低了研发成本,降低了悬架系统的装配成本。
现有的后副车架中部呈中空的框形结构,由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相连而成,但应用中后副车架存在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后副车架中空的框形结构中增加了一根中横梁,该种方式,使得后副车架中部的空间减小,减小了电机的可放置空间,即减小了电机的可选用型号;此外增加中横梁使得后副车架的增重过多,不利于轻量化设计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后副车架上增加中横梁以提高强度,导致电机放置空间减小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强度同时减小对电机放置空间影响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后副车架中部呈中空的框形结构,且由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焊接相连而成,后副车架框形结构内设有至少两个加强件;两个加强件的一端均焊接在前横梁上,另一端分别焊接在左纵梁、右纵梁上,使得加强件在后副车架上围成两个三角状空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通过加强件使得后副车架上形成两个三角状空间,三角形空间结构稳固,使得加强件、前横梁与左纵梁,加强件、前横梁与右纵梁,两个结构各自的三个工件内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增强了后副车架的稳定性,保证了后副车架有较高的强度和NVH性能,同时增强了后副车架的操稳性能;此外加强件仅位于后副车架的两个角落,后副车架的中部位置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满足更多型号驱动电机的空间需求,增强了后副车架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加强件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结构。非封闭状的加强件,起到了减重的效果,且方便加强件两端的焊接,简化了加强件连接处的结构。
进一步地,左纵梁和右纵梁均呈Y字形结构,Y字形的底部均焊接在后横梁上,Y字形的两支部均焊接在前横梁上。Y字形结构增强了左纵梁和右纵梁的强度,即增大了后副车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后副车架的端部焊接有四个安装套筒,安装套筒位于四边形的四个角处。安装套筒用于后副车架的连接。
进一步地,前横梁、后横梁和加强件上均开设有减重孔。有利于减轻后副车架的重量,利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此外后横梁上的减重孔也可作为排气过孔,当该孔作为排气过孔时,提高了排气管道的离地间隙,间接提高了车体的离地间隙,增大了车体的离去角,整车通过性大幅提高。
进一步地,前横梁由前横梁下板和前横梁上板焊接而成,前横梁下板上焊接有内加强板和安装螺纹管,前横梁上板上设有电机安装支架,电机安装支架通过螺栓与安装螺纹管固定连接。内加强板增强前横梁和电机安装后的稳定性,安装螺纹管用于安装电机安装支架;且电机安装支架在后副车架有驱动电机存在的情况进行安装,其它情况无需安装。
进一步地,后副车架沿垂直于前横梁中部的方向对称设置,前横梁两端的上侧对称焊接有第一H形摆臂支架;右纵梁和左纵梁上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前下摆臂支架、后上摆臂支架,下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二H形摆臂支架和后稳定杆安装板。对称设置的后副车架,减少了模具种类,降低了成本,增设了多个安装支架,用于后续与其余工具的安装连接。
进一步地,前横梁两端均焊接有两个第一H形摆臂支架,两端的第一H形摆臂支架同时焊接在临近的纵梁上。增强第一H形摆臂支架的稳定性,也利于后副车架的受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右纵梁和左纵梁分别焊接有两个前下摆臂支架、后上摆臂支架、第二H形摆臂支架。支架均为两个,利于对应工件安装连接后稳定性的增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强件使得后副车架上形成两个三角状空间,三角形空间结构稳固,使得加强件、前横梁与左纵梁,加强件、前横梁与右纵梁,两个结构各自的三个工件内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增强了后副车架的稳定性,保证了后副车架有较高的强度和NVH性能,同时增强了后副车架的操稳性能;此外加强件仅位于后副车架的两个角落,后副车架的中部位置留有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满足更多型号驱动电机的空间需求,增强了后副车架的通用性;电机安装支架在后副车架有驱动电机存在的情况进行安装,其它情况无需安装即可减少后悬架总质量;后横梁上的两个孔可以实现减重、充当驱动电机后安装点及排气过孔的作用,满足了多种动力配置需求,实现平台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图1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图1省略部分工件的结构图。
图4示出了图3中前横梁下板的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前横梁;11前横梁下板;12前横梁上板;13内加强板;14安装螺纹管;15电机安装支架;16前下摆臂支架;17第一H形摆臂支架;
2后横梁;3右纵梁;31后上摆臂支架;32第二H形摆臂支架;33后稳定杆安装板;
4左纵梁;5加强件;6安装套筒;7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后副车架中部呈中空的框形结构,且由前横梁1、后横梁2、右纵梁3和左纵梁4焊接相连而成,后副车架框形结构内设有至少两个加强件5;两个加强件5的一端均焊接在前横梁1上,另一端分别焊接在右纵梁3、左纵梁4上,使得加强件5在后副车架上围成两个三角状空间。
优选的,加强件5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结构。
如图2与图3,优选的,右纵梁3和左纵梁4均呈Y字形结构,Y字形的底部均焊接在后横梁2上,Y字形的两支部均焊接在前横梁1上。
如图3,优选的,后副车架的端部焊接有四个安装套筒6,安装套筒6位于四边形的四个角处。
如图1,优选的,前横梁1、后横梁2和加强件5上均开设有减重孔7。
如图4,优选的,前横梁1由前横梁下板11和前横梁上板12焊接而成,前横梁下板11上焊接有内加强板13和安装螺纹管14,前横梁上板12上设有电机安装支架15,电机安装支架15通过螺栓与安装螺纹管14固定连接。
优选的,后副车架沿垂直于前横梁1中部的方向对称设置,前横梁1两端的上侧对称焊接有第一H形摆臂支架17;右纵梁3和左纵梁4上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前下摆臂支架16、后上摆臂支架31,下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二H形摆臂支架32和后稳定杆安装板33。
优选的,前横梁1两端均焊接有两个第一H形摆臂支架17,两端的第一H形摆臂支架17同时焊接在临近的纵梁上。
优选的,右纵梁3和左纵梁4分别焊接有两个前下摆臂支架16、后上摆臂支架31、第二H形摆臂支架32。
电机安装支架呈π字形,其π字形的顶板的两端开设有通孔,电机安装支架通过使用螺栓穿过其通孔固定在前横梁1上,π字形的两竖板垂直于其顶板,两个竖板远离顶板的一端开设同轴的电机安装孔;
前下摆臂支架16、第一H形摆臂支架17、后上摆臂支架31、第二H形摆臂支架32成对焊接在后副车架上,且可由钣金弯折成槽型结构,每对支架的槽型结构间均背向设置;支架槽型的中部可设为平面,该面上开设有连接孔。
右纵梁3和左纵梁4均呈Y字形结构,Y字形的两支部长度不等,分设为长支部和短支部,短支部的端部焊接在前横梁1上,前横梁1的两端焊接长支部的中部,长支部的端部均焊接有安装套筒6;Y字形的底部均焊接在后横梁2上,后横梁2的两端部均焊接有安装套筒6;以此在后副车架的四周通过焊接固定了4个安装套筒6,且4个安装套筒6的轴向相同。
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所述后副车架中部呈中空的框形结构,且由前横梁(1)、后横梁(2)、右纵梁(3)和左纵梁(4)焊接相连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框形结构内设有至少两个加强件(5);两个所述加强件(5)的一端均焊接在所述前横梁(1)上,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右纵梁(3)、左纵梁(4)上,使得所述加强件(5)在所述后副车架上围成两个三角状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5)为截面呈U形的长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3)和所述左纵梁(4)均呈Y字形结构,Y字形的底部均焊接在所述后横梁(2)上,Y字形的两支部均焊接在所述前横梁(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的端部焊接有四个安装套筒(6),所述安装套筒(6)位于四边形的四个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所述后横梁(2)和所述加强件(5)上均开设有减重孔(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由前横梁下板(11)和前横梁上板(12)焊接而成,所述前横梁下板(11)上焊接有内加强板(13)和安装螺纹管(14),所述前横梁上板(12)上设有电机安装支架(15),所述电机安装支架(15)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螺纹管(1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副车架沿垂直于所述前横梁(1)中部的方向对称设置,所述前横梁(1)两端的上侧对称焊接有第一H形摆臂支架(17);所述右纵梁(3)和左纵梁(4)上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前下摆臂支架(16)、后上摆臂支架(31),下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二H形摆臂支架(32)和后稳定杆安装板(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两端均焊接有两个所述第一H形摆臂支架(17),两端的所述第一H形摆臂支架(17)同时焊接在临近的纵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3)和左纵梁(4)分别焊接有两个所述前下摆臂支架(16)、所述后上摆臂支架(31)、所述第二H形摆臂支架(32)。
CN202010751315.5A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Pending CN1140564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1315.5A CN114056430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1315.5A CN114056430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6430A true CN114056430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2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1315.5A Pending CN114056430A (zh) 2020-07-30 2020-07-30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5643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6011A (ja) * 1997-05-19 1998-12-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09274709U (zh) * 2018-12-28 2019-08-20 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副车架
JP2020050214A (ja) * 2018-09-27 2020-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11284561A (zh) * 2018-12-10 2020-06-16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
CN111301524A (zh) * 2018-12-11 2020-06-1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车及其后副车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16011A (ja) * 1997-05-19 1998-12-02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2020050214A (ja) * 2018-09-27 2020-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11284561A (zh) * 2018-12-10 2020-06-16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驱副车架组件
CN111301524A (zh) * 2018-12-11 2020-06-1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车及其后副车架
CN209274709U (zh) * 2018-12-28 2019-08-20 重庆菲斯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后副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9539B (zh) 前副车架结构
CN108349536B (zh) 后副车架结构
KR20050085946A (ko) 다용도 차량을 위한 전방프레임부품
US6929272B2 (en) Suspension support structure
US20020074759A1 (en) Motor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110435765B (zh) 前副车架和汽车
CN114056430A (zh) 一种平台化后副车架结构
CN116161119A (zh) 一种电车铝副车架
CN210707612U (zh) 一种高性能轻量化电动车副车架
JP2758628B2 (ja) ミッドシップ車両
CN112429089B (zh) 高度集成防爆炸冲击车架结构、集成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10941959U (zh) 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后驱副车架
CN210634636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
CN209852426U (zh) 一种框式副车架
KR20100034222A (ko) 커플드 토션 빔 액슬 타입의 리어 현가장치
CN203766973U (zh) 三轮摩托车
KR101189353B1 (ko) 리어 서스펜션 암 장착부 구조
CN218662034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220785912U (zh) 一种车身横梁及车辆
CN220430284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7864346U (zh) 具有加强结构的副车架及其车辆
US11787474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tower structure
JP3166548B2 (ja) フレーム装置
WO2023011393A1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13002623B (zh) 一种车架及应用该车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