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2034U - 前副车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副车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2034U
CN218662034U CN202222919674.4U CN202222919674U CN218662034U CN 218662034 U CN218662034 U CN 218662034U CN 202222919674 U CN202222919674 U CN 202222919674U CN 218662034 U CN218662034 U CN 218662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mounting
longitudinal beam
plate
longe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96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海龙
方骏
王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96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62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2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2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该前副车架包括纵梁和横梁,纵梁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左纵梁与右纵梁沿Y向间隔布置。横梁连接在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并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与后横梁沿X向间隔布置。其中,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用于与车身连接。该前副车架取消了中间吊臂,规避掉现有前副车架的中间吊臂与车身装拆不便的问题,如此拆装方便,降低了装配和维修难度,同时也减少了零件数量,保证机舱其它部件的布置空间。另外,更易实现车型平台Y向尺寸拓展,降低了车体平台化结构的难度。

Description

前副车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承受发动机悬置的振动载荷和来自路面的各种冲击,并能够减弱路面和发动机带来的震动和噪音,保证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副车架能提高汽车悬挂系统的连接刚度,装有副车架的汽车能够明显感觉到底盘更扎实紧凑。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前副车架中,在纵梁上设有中间吊臂5,中间吊臂5上设有吊臂套筒51,吊臂套筒51为连接车身的安装点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在前副车架上设有用于安装摆臂4的安装点位,摆臂4上设有摆臂过孔41,需要将安装工具穿过摆臂过孔41以将吊臂套筒51与车身连接,装配过程复杂,另外,中间吊臂5也会影响机舱其它部件的布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该前副车架包括纵梁和横梁,纵梁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左纵梁与右纵梁沿Y向间隔布置。横梁连接在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并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与后横梁沿X向间隔布置。其中,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用于与车身连接。
可选地,后横梁设有沿Y向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动力悬置安装套管,动力悬置安装套管用于与动力悬置支架连接。
可选地,后横梁包括上后横梁板和下后横梁板,上后横梁板设有悬置安装支架,悬置安装支架与动力悬置安装套管间隔布置、并用于与动力悬置支架连接。
可选地,前副车架还包括转向机安装支架,转向机安装支架设置于上后横梁板与纵梁的连接处,转向机安装支架用于与转向机总成连接。
可选地,纵梁包括上纵梁板和下纵梁板,上后横梁板连接于上纵梁板,下后横梁板连接于下纵梁板。
可选地,上纵梁板与下纵梁板之间夹设有摆臂安装轴套,摆臂安装轴套用于与摆臂连接。
可选地,纵梁靠近后横梁的一端设有摆臂安装耳座,摆臂安装耳座用于与摆臂连接。
可选地,摆臂安装耳座包括上摆臂安装耳板以及下摆臂安装耳板,上摆臂安装耳板连接于上纵梁板,下摆臂安装耳板连接于下纵梁板。
可选地,纵梁靠近前横梁的一端设有前防撞梁安装板,前防撞梁安装板用于与前防撞梁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和上述的前副车架,前副车架的安装套筒连接于车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副车架为由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以及后横梁围合连接的框架结构,左纵梁与右纵梁沿Y向间隔布置,前横梁和后横梁位于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套筒,通过安装套筒实现与车身相连。特别地,该前副车架取消了中间吊臂,采用4个安装套筒即可实现与车身连接,规避掉现有前副车架的中间吊臂与车身装拆不便的问题,如此拆装方便,降低了装配和维修难度,减少了零件数量,保证机舱其它部件的布置空间。另外,在需要进行Y向平台尺寸拓展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摆臂过孔与吊臂套筒无法对齐的情况,更易实现车型平台Y向尺寸拓展,降低了车体平台化结构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前副车架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前副车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前副车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前副车架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的前副车架与摆臂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纵梁;11、左纵梁;12、右纵梁;1a、上纵梁板;1b、下纵梁板;13、摆臂前安装点;14、摆臂后安装点;15、安装套筒;16、摆臂安装耳座;161、左摆臂安装耳座;162、右摆臂安装耳座;16a、上摆臂安装耳板;16b、下摆臂安装耳板;17、前防撞梁安装板;171、左前防撞梁安装板;172、右前防撞梁安装板;18、摆臂安装轴套;
2、横梁;21、前横梁;22、后横梁;221、上后横梁板;222、下后横梁板;223、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4、悬置安装支架;
3、转向机安装支架;31、左转向机安装支架;32、右转向机安装支架;
4、摆臂;41、摆臂过孔;5、中间吊臂;51、吊臂套筒;
6、摆臂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本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释的目的,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该前副车架包括纵梁1和横梁2,纵梁1包括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沿Y向间隔布置。横梁2连接在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之间并包括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前横梁21与后横梁22沿X向间隔布置。其中,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套筒15,安装套筒15用于与车身连接。
具体地,该前副车架为由左纵梁11、右纵梁12、前横梁21以及后横梁22围合连接的框架结构,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沿Y向间隔布置,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位于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之间。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套筒15,通过安装套筒15实现与车身相连。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取消了中间吊臂5,采用4个安装套筒15即可实现与车身连接,规避掉现有前副车架的中间吊臂5与车身装拆不便的问题,如此拆装方便,降低了装配难度,减少了零件数量,保证机舱其它部件的布置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前副车架上进行Y向平台尺寸拓展时,一般具有两种方案,其一,改变(延长或缩短)摆臂4的Y向尺寸,其二,改变前副车架上的摆臂安装点的位置(例如沿Y向外移或内移)。然而,由于装配尺寸的改变,这两种方案均会导致摆臂过孔41无法在Z向对齐吊臂套筒51,如此无法实现中间吊臂5与车身连接,无法满足平台化架构设计需求。然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副车架中,取消了中间吊臂5,在需要进行Y向尺寸拓展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摆臂过孔41与吊臂套筒51无法对齐的情况,很显然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副车架更易实现Y向平台尺寸拓展,降低了车体平台化结构的难度。
可以理解地,由于取消了中间吊臂5与车身的连接,为了保证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强度,可通过增加前副车架的结构强度以保证性能要求,例如,增加纵梁1与横梁2的厚度,或在纵梁1与横梁2内设置加强筋,或采用高强度钢材等方式。
进一步地,后横梁22设有沿Y向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用于与动力悬置支架连接。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后横梁22包括上后横梁板221以及下后横梁板222,上后横梁板221设有悬置安装支架224,悬置安装支架224与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间隔布置、并用于与动力悬置支架连接。
具体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仅通过多个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实现安装动力悬置支架。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需要通过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与悬置安装支架224的组合方式实现安装动力悬置支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后横梁22由上后横梁板221与下后横梁板222拼装而成,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穿过上后横梁板221与下后横梁板222,悬置安装支架224设置于上后横梁板221上。
如图2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后横梁22设有2个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和1个悬置安装支架224,通过前2后1的布置悬置安装点以用于安装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
进一步地,前副车架还包括转向机安装支架3,转向机安装支架3设置于上后横梁板221与纵梁1的连接处,转向机安装支架3用于与转向机总成连接。
具体地,转向机安装支架3用于安装转向机总成,转向机安装支架3位于后横梁22与纵梁1的连接处,以提高后横梁22与纵梁1的连接强度。
如图2与图4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转向机安装支架3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位于上后横梁板221与左纵梁11以及右纵梁12的连接处。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纵梁1包括上纵梁板1a和下纵梁板1b,上后横梁板221连接于上纵梁板1a,下后横梁板222连接于下纵梁板1b。
具体地,纵梁1也由上纵梁板1a和下纵梁板1b拼装而成,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纵梁1以及横梁2均由两块大钣金板件拼装而成。例如,钣金板件可通过冲压成型,然后再通过焊接从而拼装形成纵梁1和横梁2。通过钣金板件拼装形成梁,更易在梁中夹设套筒、套管等零部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在结构上对称布置。具体地,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的结构相同,且对称布置在前横梁21的中垂线的左右两侧,如此,结构紧凑、美观。
如图5与图6所示,进一步地,上纵梁板1a与下纵梁板1b之间夹设有摆臂安装轴套18,摆臂安装轴套18用于与摆臂连接。
具体地,摆臂安装轴套18位于上纵梁板1a与下纵梁板1b之间,在上纵梁板1a与下纵梁板1b上设有连通摆臂安装轴套18的安装孔,如此以形成摆臂前安装点13。通过在摆臂前安装点13中穿设紧固连接件(包括例如销轴、螺栓等)以实现与摆臂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前副车架中,纵梁上形成有摆臂安装槽6,摆臂4伸入于摆臂安装槽6内并通过紧固连接件实现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安装工具在摆臂安装槽6内进行操作,安装过程极其不便。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前副车架更便于安装摆臂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纵梁1靠近后横梁22的一端设有摆臂安装耳座16,摆臂安装耳座16用于与摆臂连接。
如图6所示,具体地,在纵梁1上形成有摆臂前安装点13,在摆臂安装耳座16上形成有摆臂后安装点14,通过摆臂前安装点13与摆臂后安装点14实现连接摆臂4。
需要说明的是,在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的端部均设有摆臂安装耳座16、且分别为左摆臂安装耳座161以及右摆臂安装耳座162。承前所述,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左纵梁11与右纵梁12在结构上对称布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左摆臂安装耳座161与右摆臂安装耳座162也在结构上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摆臂安装耳座16包括上摆臂安装耳板16a以及下摆臂安装耳板16b,上摆臂安装耳板16a连接于上纵梁板1a,下摆臂安装耳板16b连接于下纵梁板1b。
具体地,摆臂安装耳座16由上摆臂安装耳板16a与下摆臂安装耳板16b构成,摆臂4的端部能够伸入于上摆臂安装耳板16a与下摆臂安装耳板16b之间,并通过紧固连接件进行固定。如图6所示,在图示实施例中,上摆臂安装耳板16a与下摆臂安装耳板16b上均设有安装孔,如此形成摆臂后安装点14,通过摆臂后安装点14上穿设紧固连接件实现与摆臂4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纵梁1靠近前横梁21的一端设有前防撞梁安装板17,前防撞梁安装板17用于与前防撞梁总成连接。具体地,前防撞梁安装板17用于安装前防撞梁总成,前防撞梁安装板17包括左前防撞梁安装板171与右前防撞梁安装板172,左前防撞梁安装板171安装于左纵梁11的端部,右前防撞梁安装板172安装于右纵梁12。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实施例中,前横梁21为成型管材,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Y向为横向,X向为纵向,前副车架中各构件的“内”、“外”关系是基于前副车架的中心进行判断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以及上述的前副车架,前副车架的安装套筒15连接于车身。由于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前副车架,因此显然具备由上述车架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做重复赘述。
进一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如果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产品所涉及到的全部或部分子模块通过稠合、简单变化、互相变换等方式进行组合、替换,如各组件摆放移动位置;或者将其所构成的产品一体设置;或者可拆卸设计;凡组合后的组件可以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设备/装置/系统,用这样的设备/装置/系统代替本实用新型相应组件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包括:
纵梁(1),包括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所述左纵梁(11)与所述右纵梁(12)沿Y向间隔布置;和
横梁(2),连接在所述左纵梁(11)与所述右纵梁(12)之间并包括前横梁(21)和后横梁(22),所述前横梁(21)与所述后横梁(22)沿X向间隔布置;
其中,所述左纵梁(11)和所述右纵梁(12)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套筒(15),所述安装套筒(15)用于与车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22)设有沿Y向平行间隔布置的多个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所述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用于与动力悬置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22)包括上后横梁板(221)和下后横梁板(222),所述上后横梁板(221)设有悬置安装支架(224),所述悬置安装支架(224)与所述动力悬置安装套管(223)间隔布置、并用于与动力悬置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还包括转向机安装支架(3),所述转向机安装支架(3)设置于所述上后横梁板(221)与所述纵梁(1)的连接处,所述转向机安装支架(3)用于与转向机总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包括上纵梁板(1a)和下纵梁板(1b),所述上后横梁板(221)连接于所述上纵梁板(1a),所述下后横梁板(222)连接于所述下纵梁板(1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板(1a)与所述下纵梁板(1b)之间夹设有摆臂安装轴套(18),所述摆臂安装轴套(18)用于与摆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靠近所述后横梁(22)的一端设有摆臂安装耳座(16),所述摆臂安装耳座(16)用于与摆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安装耳座(16)包括上摆臂安装耳板(16a)以及下摆臂安装耳板(16b),所述上摆臂安装耳板(16a)连接于所述上纵梁板(1a),所述下摆臂安装耳板(16b)连接于所述下纵梁板(1b)。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靠近所述前横梁(21)的一端设有前防撞梁安装板(17),所述前防撞梁安装板(17)用于与前防撞梁总成连接。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的安装套筒(15)连接于所述车身。
CN202222919674.4U 2022-11-02 2022-11-02 前副车架及车辆 Active CN218662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9674.4U CN218662034U (zh) 2022-11-02 2022-11-02 前副车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9674.4U CN218662034U (zh) 2022-11-02 2022-11-02 前副车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2034U true CN218662034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9674.4U Active CN218662034U (zh) 2022-11-02 2022-11-02 前副车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62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98262B1 (en) Modular subfram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EP1731409B1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US6869136B2 (en) Rea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AU675117B2 (en) Modular cab and sleeper structural assembly for a truck-tractor vehicle
CN108349536B (zh) 后副车架结构
WO2008029559A1 (fr) Structure pour la partie arrière de carrosserie de véhicule
KR20050085946A (ko) 다용도 차량을 위한 전방프레임부품
JPH0476826B2 (zh)
CN218662034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JP4044803B2 (ja) 車両のスタビライザ取付構造
JP4069605B2 (ja)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CN215097819U (zh) 后副车架
CN112441126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7327432B2 (ja) フレーム、フレーム取付構造、および、車両
CN217994552U (zh) 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8858090U (zh) 气囊连接板及配置气囊连接板的空气悬架
CN218489750U (zh)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卡车
CN218786026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0555115U (zh) 一种用于载货车的管状横梁总成
CN214729108U (zh) 副车架结构及汽车
CN220430284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4396954U (zh) 一种兼顾消音器和挡泥板的安装支架及矿用自卸车
CN218806112U (zh) 一种元宝梁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9989330U (zh) 抗扭杆支架及车辆
CN210309802U (zh) 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