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67097U -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67097U
CN211167097U CN201922136670.7U CN201922136670U CN211167097U CN 211167097 U CN211167097 U CN 211167097U CN 201922136670 U CN201922136670 U CN 201922136670U CN 211167097 U CN211167097 U CN 211167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mounting point
heavy
passenger car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66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腾
鲁慧
许晓波
陈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221366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67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67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67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该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呈“口”字形框架结构,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以及后横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前副车架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采用空心结构,起到降重作用;前横梁以及后横梁采用型材,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以及后横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的内部设置多个支撑柱,能够加强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空心结构的强度,从而保证前副车架整体在具备一定承载力的同时,重量更轻。

Description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是汽车悬架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连接各控制臂总成及前稳定杆总成,连接转向机与车身以及发动机悬置;传递并承受汽车载荷,保证汽车稳定行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前副车架受力交变的冲击载荷,因此在设计时要求前副车架具有高强度及耐久性。
通常的前副车架材料一般为钢板冲压焊接件,由于工艺及材料限制结构设计较复杂、重量普遍较高,从而导致整车燃油经济性降低;此外前副车架重量全部记为簧下质量,簧下质量的增加也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及汽车技术的发展,对汽车轻量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当前传统的钢板冲压前副车架越来越难以满足汽车行业对于轻量化和环保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度高、功能性强、轻量化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呈“口”字形框架结构,包括:
左纵梁,呈“工”字形,所述左纵梁由相对设置的左前翼、左后翼以及连接在所述左前翼以及所述左后翼之间的左腹梁组成;
右纵梁,呈“工”字形,与所述左纵梁相对设置,所述右纵梁由相对设置的右前翼、右后翼以及连接在所述右前翼以及所述右后翼之间的右腹梁组成;
所述左纵梁与所述右纵梁均为空心结构,在所述左纵梁以及所述右纵梁的内部均形成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和背面连接;
前横梁,为型材结构,焊接于所述左前翼与所述右前翼之间;
后横梁,为型材结构,焊接于所述左后翼与所述右后翼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车身安装点,所述车身安装点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前翼、所述左后翼、所述左腹梁、所述右前翼、所述右腹梁以及所述右后翼上。
作为优选,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发动机悬置安装点,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点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腹梁以及所述右腹梁上,且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点位于所述车身安装点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所述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分布在所述左前翼以及所述右前翼上,且所述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设于所述支撑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背面设有发动机底护板安装点,所述发动机底护板安装点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前翼、所述左后翼、所述左腹梁、所述右前翼、所述右腹梁以及所述右后翼上。
作为优选,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背面设有稳定杆总成安装点,所述稳定杆总成安装点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稳定杆总成安装点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前翼以及所述右前翼上。
作为优选,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设有前下控制臂安装点,且所述前下控制臂安装点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前下控制臂安装点包括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以及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所述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对称设于所述左腹梁以及所述右腹梁上,所述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对称设于所述左后翼以及所述右后翼上。
作为优选,所述车身安装点处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稳定杆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稳定杆总成安装点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乘用车,相较于现有的重载乘用车,该重载乘用车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具有更轻的重量。
具体地,一种重载乘用车,包括上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前副车架的左纵梁以及右纵梁采用空心结构,起到降重作用;前横梁以及后横梁采用型材,左纵梁、右纵梁、前横梁以及后横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的内部设置多个支撑柱,增加支撑柱,能够在加强左纵梁以及右纵梁空心结构的强度的同时,从而保证前副车架整体在具备一定承载力的同时,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侧视图。
图中:
100、左纵梁;200、右纵梁;300、前横梁;400、后横梁;1、发动机悬置安装点;2、车身安装点;3、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4、发动机底护板安装点;5、稳定杆总成安装点;6、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7、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
11、左前翼;12、左后翼;13、左腹梁;14、右前翼;15、右腹梁;16、右后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该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呈“口”字形框架结构,包括左纵梁100、右纵梁200、前横梁300以及后横梁400。
其中,左纵梁100呈“工”字形,左纵梁100由相对设置的左前翼11、左后翼12以及连接在左前翼11以及左后翼12之间的左腹梁13组成。右纵梁200呈“工”字形,与左纵梁100相对设置,右纵梁200由相对设置的右前翼14、右后翼16以及连接在右前翼14以及右后翼16之间的右腹梁15组成。左纵梁100与右纵梁200均为空心结构,采用空心铸铝工艺制造而成,在左纵梁100以及右纵梁200的内部均形成中空部,中空部内设有多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和背面连接。
前横梁300和后横梁400均为铝型材结构。其中,前横梁300焊接于左前翼11与右前翼14之间,后横梁400焊接于左后翼12与右后翼16之间。
该前副车架的左纵梁100以及右纵梁200采用空心结构,前横梁300以及后横梁400采用型材,左纵梁100、右纵梁200、前横梁300以及后横梁40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左纵梁100以及右纵梁200的内部设置多个支撑柱,增加支撑柱,能够加强左纵梁100以及右纵梁200结构强度,起到降重作用,从而保证前副车架整体在具备一定承载力的同时重量更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车身安装点2,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与车身之间采用三点连接方式,连接方式为双头螺柱连接或螺栓连接。相比传统前副车架的两点连接方式,三点连接方式的承载能力更强,提升前副车架的强度与刚度性能。本实施例中,车身安装点2一共设置了六个,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了三个车身安装点2。具体地,六个车身安装点2分别分布在左前翼11的翼尖、左后翼12的翼尖、左腹梁13的中部外侧、右前翼14的翼尖、右腹梁15的中部外侧以及右后翼16的翼尖上,以能够在车身大小受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将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体积设计得更小,从而具备更轻的重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车身安装点2的位置还可以根据实际车身的形状进行调整。
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还设有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左腹梁13以及右腹梁15上,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为凸台状结构,采用凸台状结构,能够增强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在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处的结构强度。同时,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处于车身安装点2的内侧,发动机悬置落入整体呈“口”字形结构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内侧后,发动机悬置与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重叠部分小,为其他安装点的设置提供更多余度。
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三个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3,三个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3分布在左前翼11以及右前翼14上,具体地,其中两个位于左前翼11的翼根处,另一个位于右前翼14的翼根处,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3由先铸造三个凸台,然后在凸台上车出三个螺纹孔形成。且三个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3均设于支撑柱上,能够有效利用支撑柱与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连接处结构强度大的特点,省去其他附加的加强结构,起到降重的作用。
如图2所示,为了使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集成度更高,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背面还为发动机底护板设置了安装点,发动机底护板安装点4一共设置了八个,均为由车加工形成的螺纹孔状结构,且发动机底护板安装点4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左前翼11、左后翼12、左腹梁13、右前翼14、右腹梁15以及右后翼16上。
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背面还集成了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同样设置于支撑柱上,起到降重的作用。且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呈左右对称分布在左前翼11以及右前翼14上,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处设置了两个安装平面,方便前稳定杆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上。本实施例通过在前副车架前段增设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满足稳定杆总成前置的布置要求,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设有前下控制臂安装点,且前下控制臂安装点设于支撑柱上,起到降重的作用。前下控制臂安装点包括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6以及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7,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6对称设于左腹梁13以及右腹梁15上,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7对称设于左后翼12以及右后翼16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6为凹台结构,由铸造形成,且通过螺栓与对应的前下控制臂总成连接。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7为吊耳结构,由铸造后机加工形成,通过螺栓与对应的前下控制臂总成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重载乘用车,该重载乘用车采用了上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相较于现有的重载乘用车,该重载乘用车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具有更轻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左纵梁100以及右纵梁200采用空心铸铝工艺铸造而成,前横梁300和后横梁400采用铝型材,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左纵梁100以及右纵梁200连接。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与车身采用三点式连接,相比传统前副车架的两点连接方式,三点连接方式的承载能力更强,提升了前副车架的强度与刚度性能。除此之外,还为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发动机悬置、底护板设置了安装点,集成度高、功能性更强。该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相对于现有的乘用车前副车架,结构更加复杂、集成度更高,但通过采用空心铸铝工艺以及设置支撑柱等方式,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重量,实现底盘轻量化目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呈“口”字形框架结构,包括:
左纵梁(100),呈“工”字形,所述左纵梁(100)由相对设置的左前翼(11)、左后翼(12)以及连接在所述左前翼(11)以及所述左后翼(12)之间的左腹梁(13)组成;
右纵梁(200),呈“工”字形,与所述左纵梁(100)相对设置,所述右纵梁(200)由相对设置的右前翼(14)、右后翼(16)以及连接在所述右前翼(14)以及所述右后翼(16)之间的右腹梁(15)组成;
所述左纵梁(100)与所述右纵梁(200)均为空心结构,在所述左纵梁(100)以及所述右纵梁(200)的内部均形成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内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和背面连接;
前横梁(300),为型材结构,焊接于所述左前翼(11)与所述右前翼(14)之间;
后横梁(400),为型材结构,焊接于所述左后翼(12)与所述右后翼(1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车身安装点(2),所述车身安装点(2)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前翼(11)、所述左后翼(12)、所述左腹梁(13)、所述右前翼(14)、所述右腹梁(15)以及所述右后翼(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腹梁(13)以及所述右腹梁(15)上,且所述发动机悬置安装点(1)位于所述车身安装点(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正面设有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3),所述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3)分布在所述左前翼(11)以及所述右前翼(14)上,且所述液压转向器带拉杆安装点(3)设于所述支撑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背面设有发动机底护板安装点(4),所述发动机底护板安装点(4)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前翼(11)、所述左后翼(12)、所述左腹梁(13)、所述右前翼(14)、所述右腹梁(15)以及所述右后翼(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背面设有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所述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所述左前翼(11)以及所述右前翼(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均设有前下控制臂安装点,且所述前下控制臂安装点设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前下控制臂安装点包括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6)以及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7),所述第一前下控制臂安装点(6)对称设于所述左腹梁(13)以及所述右腹梁(15)上,所述第二前下控制臂安装点(7)对称设于所述左后翼(12)以及所述右后翼(16)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安装点(2)处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稳定杆总成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稳定杆总成安装点(5)上。
10.一种重载乘用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
CN201922136670.7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Active CN211167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6670.7U CN211167097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6670.7U CN211167097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67097U true CN211167097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8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6670.7U Active CN211167097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67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022A (zh) * 2022-02-24 2022-10-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碰撞吸能结构的空心前副车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022A (zh) * 2022-02-24 2022-10-1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碰撞吸能结构的空心前副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1659B (zh) 空气悬架系统
CN108382470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625499A (zh) 一种窄轨客车转向架构架
CN211167097U (zh)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CN208021549U (zh) 一种轿车组合式车架
CN207535990U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115593517A (zh) 一种集成副车架功能的前纵梁结构及前机舱总成
CN213108989U (zh) 一种lng汽车气瓶框架
CN213921219U (zh) 螺旋弹簧支撑结构、车架及车辆
CN213057209U (zh) 一种车辆底盘纵臂安装结构
CN211943496U (zh) 一种新型铝制全框式前副车架
CN210309809U (zh) 一种载重车用板簧固定装置
CN208646964U (zh) 一种双人电动车铝底盘结构
CN2341855Y (zh) 低重心大容积铁路罐车
CN112278076A (zh) 一种集成化后横梁总成
CN206968338U (zh) 一种与车架幅翼连接的平衡悬架轴一体式结构
CN211494222U (zh) 一种3d打印后转向节、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06520451U (zh) 断开式平衡轴
CN218703473U (zh) 一种变截面车架
CN209757296U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的翻转机构支座
CN211442481U (zh) 一种燕尾梁车架结构
CN221023854U (zh) 一种平衡悬挂横梁及车架
CN220742611U (zh) 一种前桥前轴
CN218661158U (zh) 汽车轻量化前轴锻件结构
CN218198501U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轻量化组合横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