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0043U -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0043U
CN212290043U CN202020827209.6U CN202020827209U CN212290043U CN 212290043 U CN212290043 U CN 212290043U CN 202020827209 U CN202020827209 U CN 202020827209U CN 212290043 U CN212290043 U CN 212290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wheel
wheel cover
ribs
rib
reinforc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72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斌
寇世宏
咸秋磊
严婷
田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72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0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0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0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包括与后轮罩内侧板面贴合设置的轮罩加强板,轮罩加强板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第一、二冲压筋,上端交汇的第一、二冲压筋的整体呈“人”字形,第一、二冲压筋的上端与C柱加强板连接,第一冲压筋的下端连接至底板横梁与车身纵梁的交接处,第二冲压筋的下端连接至车身纵梁上。上述方案中,通过“人”字形冲压筋的设置,获得了两条完整的载荷传递路径,其结构强度更高,抗扭及抗弯能力更强,能够应用在质量更大的车身上,且该车身具有更大的载重能力。

Description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就是一种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新款车型越来越追求空间、轴距的最大化,再加上电动化的趋势,整车的整备质量越来越大,车身后轮罩区域所承载的载荷也越来越恶劣。
现有技术中,在后轮罩区域往往采用单载荷传递路径的加强件设计,这样会比较节省设计空间,但随着现在车身整车质量越来越重,加之车身扭转刚度性能要求和局部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单路径的加强方案只能通过增大加强件截面面积和增加料厚来提高相应性能,但加大单路径截面面积又会对车身内部布置空间造成较大影响,造成后备箱的使用空间降低,整车的空间布置性能目标又很难满足,同时后轮罩本体也存在较大的开裂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后轮罩区域结构强度的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包括与后轮罩内侧板面贴合设置的轮罩加强板,轮罩加强板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第一、二冲压筋,上端交汇的第一、二冲压筋的整体呈“人”字形,第一、二冲压筋的上端与C柱加强板连接,第一冲压筋的下端连接至底板横梁与车身纵梁的交接处,第二冲压筋的下端连接至车身纵梁上。
上述方案中,通过“人”字形冲压筋的设置,获得了两条完整的载荷传递路径,其结构强度更高,抗扭及抗弯能力更强,能够应用在质量更大的车身上,且该车身具有更大的载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2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后轮罩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轮罩加强板与纵梁和横梁的配合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包括与后轮罩10内侧板面贴合设置的轮罩加强板20,轮罩加强板20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第一、二冲压筋21、22,上端交汇的第一、二冲压筋21、22的整体呈“人”字形,第一、二冲压筋21、22的上端与C柱加强板1连接,第一冲压筋21的下端连接至底板横梁2与车身纵梁3的交接处,第二冲压筋22的下端连接至车身纵梁3上。
上述方案中,通过“人”字形冲压筋的设置,获得了两条完整的载荷传递路径,实现了加强路径的有效连接,其结构强度更高,抗扭及抗弯能力更强,能够应用在质量更大的车身上,且该车身具有更大的载重能力。再加上冲压筋连接了车身C住、纵梁、底板横梁这些高强度部件便组成了具有较高刚度的后轮罩结构,能更有效地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并保护后轮罩本体,防止开裂。
轮罩加强板20由分体式的轮罩加强上板23和设有冲压筋的第一、二轮罩加强下板24、25构成,第一、二冲压筋21、22分别通过第一、二轮罩加强下板24、25与车身纵梁3连接。分体式设计能够减少冲压带来的材料母材浪费,同时降低单个冲压件的结构复杂程度,使其便于冲压。
所述后轮罩10外侧设置有筋板状的减震器支架30,减震器支架30沿上下方向布置有前、后冲压筋31、32,前、后冲压筋31、32上端连接至C柱加强板1上,其下端与车身纵梁3的侧方连接。
所述后冲压筋32与第二冲压筋22在后轮罩10上的位置内外相对。由于第二冲压筋22未与底板横梁2连接,该处结构强度低于第一冲压筋处21,因此在第二冲压筋22相对侧设置后冲压筋32以提升该处结构强度,组成了具有较高刚度的后轮罩10结构,能更有效地提升整车扭转刚度,并保护后轮罩10,防止开裂。
所述减震器支架30的焊接翻边与轮罩加强板20的焊接翻边具有部分相对的焊接区域。轮罩加强板20的翻边在后轮罩10上与减震器支架30的翻边相对焊接,充分利用冲压件的翻边,形成四条焊接线,能够有效实现减震器载荷通过减震器支架30、轮罩加强板20、车身C柱加强板1向车身上部传递,提高白车身扭转刚度。
所述轮罩加强板20位于后轮罩10在车长方向上的中部。这样轮罩加强板20能够有效包裹薄弱的后轮罩10,避免后轮罩10承受较大的载荷,从而规避开裂风险。

Claims (6)

1.一种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包括与后轮罩(10)内侧板面贴合设置的轮罩加强板(20),其特征在于:轮罩加强板(20)沿上下方向设置有第一、二冲压筋(21、22),上端交汇的第一、二冲压筋(21、22)的整体呈“人”字形,第一、二冲压筋(21、22)的上端与C柱加强板(1)连接,第一冲压筋(21)的下端连接至底板横梁(2)与车身纵梁(3)的交接处,第二冲压筋(22)的下端连接至车身纵梁(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轮罩加强板(20)由分体式的轮罩加强上板(23)和设有冲压筋的第一、二轮罩加强下板(24、25)构成,第一、二冲压筋(21、22)分别通过第一、二轮罩加强下板(24、25)与车身纵梁(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10)外侧设置有筋板状的减震器支架(30),减震器支架(30)沿上下方向布置有前、后冲压筋(31、32),前、后冲压筋(31、32)上端连接至C柱加强板(1)上,其下端与车身纵梁(3)的侧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冲压筋(32)与第二冲压筋(22)在后轮罩(10)上的位置内外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支架(30)的焊接翻边与轮罩加强板(20)的焊接翻边具有部分相对的焊接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加强板(20)位于后轮罩(10)在车长方向上的中部。
CN202020827209.6U 2020-05-18 2020-05-18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Active CN212290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7209.6U CN212290043U (zh) 2020-05-18 2020-05-18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7209.6U CN212290043U (zh) 2020-05-18 2020-05-18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0043U true CN212290043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68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7209.6U Active CN212290043U (zh) 2020-05-18 2020-05-18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00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2379A (zh) * 2021-09-10 2021-11-23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后部骨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2379A (zh) * 2021-09-10 2021-11-23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后部骨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102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铝合金车身结构
CN204998609U (zh) 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CN110304152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030414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030415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03359174A (zh) 一种铝合金全承载式车身
CN111017034B (zh) 一种车架结构
WO2018161699A1 (zh) 车身框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290043U (zh) 汽车后轮罩加强结构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US6983982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4956648U (zh) 车用铰链加强板、立柱总成及汽车
CN213799900U (zh) 一种侧围总成及车辆
CN215883812U (zh) 机舱前纵梁及汽车
CN104477240A (zh) 前纵梁加强板、右前纵梁以及汽车
CN212667500U (zh) 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
CN101708737B (zh) 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CN210191615U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组件及具有该顶盖后横梁组件的汽车
CN211223612U (zh) 一种新型车身后围结构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03637942U (zh) 汽车纵梁加强件以及使用该加强件的汽车纵梁
CN217477410U (zh) Cd柱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4729124U (zh) 一种车身加强件、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2579984U (zh)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CN215553569U (zh) 一种车身前端框架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