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4152B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04152B CN110304152B CN201910175813.7A CN201910175813A CN110304152B CN 110304152 B CN110304152 B CN 110304152B CN 201910175813 A CN201910175813 A CN 201910175813A CN 110304152 B CN110304152 B CN 1103041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cowl
- width direction
- vehicle width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01—Arrang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dampers
- B60G13/003—Arrang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damp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of the damper uni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1—Cow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4—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145—Dashboards as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having a crossbeam incorporated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是具备:前围板;左右一对铰链柱;以及悬挂塔架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连结悬挂塔架和前围板的左右一对隔热内上部;前围板具备:前围板主体;连结铰链柱的下部的隔板横梁;以及与比隔板横梁靠近车辆上方的地方接合的前围板加强构件;隔热内上部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而与前围板主体连结;前围板加强构件由连结隔热内上部和隔板横梁的脚部、和连结隔热内上部的后端的桥架部构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例如连结车辆前部的悬挂塔架(suspension tower)和前围板的连结构件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例如根据路面的凹凸进行伸缩,由此抑制车身的上下动作,对乘客的乘坐体验进行确保的前悬架减振器(以下称为“前悬减振器”)经由悬挂塔架而与车身的骨骼构件连结。
一般而言,由于悬挂塔架上易经由前悬减振器而作用有相对较大的载荷能量,所以悬挂塔架有时会因经由前悬减振器进行作用的载荷能量而挠曲变形。若这样的挠曲变形在悬挂塔架产生,则恐会成为操作稳定性的下降或向车室内传递的振动噪音的增加的要因。
因此,已知利用一端与悬挂塔架连结的连结构件来改善悬挂塔架的刚性的车辆的车身结构;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车辆的前部车身具备将支持前悬减振器(缓冲器(shock absorber))的左右一对悬挂塔架(7)和设置于前围板(6)的前表面的隔板横梁(dash crossmember)(11)进行连结的左右一对加强构件(16)。
由此,专利文献1能改善悬挂塔架(7)的刚性,并能使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经由加强构件(16)而向前部车身分散传递,从而确保左右的悬挂塔架(7)间的刚性。
但是,引用文献1由于使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主要向前部车身分散传递,所以作用于前部车身的载荷能量与作用于后部车身的载荷能量的差变大,恐会给乘客带来例如车身扭曲般的违和感。因此,引用文献1那样的车身结构在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的传递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7-1711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特征在于,是具备:作为车辆的车室部中的车辆前方的间隔壁的前围板;与该前围板的两端连结并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铰链柱;以及在与所述前围板在车辆前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配设并对前悬减振器的上端进行支持的悬挂塔架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连结所述悬挂塔架和所述前围板的左右一对连结构件;所述前围板具备:作为所述车室部中的车辆前方的间隔壁的前围(dash)主体;与该前围主体的下部前表面接合并使左右的所述铰链柱的下部在车宽方向连结的隔板横梁;以及与比该隔板横梁靠近车辆上方的所述前围主体接合的前围板加强构件;所述连结构件经由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而与所述前围主体连结;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由使所述连结构件的后端和所述隔板横梁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连结的侧部、和在车宽方向连结所述连结构件的后端彼此的上部构成。
根据本发明,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
具体而言,由于连结构件的后端和隔板横梁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侧部连结,所以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在前围板的前表面构成从连结构件的后端通过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侧部直接向隔板横梁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此外,由于连结构件的后端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上部连结,所以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在前围板的前表面构成从连结构件的后端通过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上部、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侧部而向隔板横梁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即,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使从连结构件向前围板加强构件传递的载荷能量分散向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侧部直接向隔板横梁传递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以及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上部向隔板横梁传递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从而向隔板横梁传递。
由此,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直接将连结构件连结于前围主体的情况,能抑制前围主体的挠曲变形,并能经由载荷能量传递效率优于前围主体的隔板横梁,将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传递向左右铰链柱。
而且,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使经由隔板横梁向左右铰链柱传递的载荷能量经由与铰链柱连结的前柱及纵梁而向后部车身传递;
从而,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利用前围板加强构件,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的后端在比所述悬挂塔架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地方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连结;
根据本发明,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连结构件来连结悬挂塔架和前围板的情况,能将作用于一方的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积极地传递向位于另一方的悬挂塔架侧的铰链柱。
同样地,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连结构件来连结悬挂塔架和前围板的情况,能将作用于另一方的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积极地传递向位于一方的悬挂塔架侧的铰链柱;
由此,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分别将作用于左右的悬挂塔架上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与悬挂塔架在车辆的对角方向上相向的后部车身。
从而,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利用与比悬挂塔架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前围板连结的连结构件,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更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
又,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也可以是,具备与所述前围板的上端连结,并在车宽方向连结左右的所述铰链柱的车颈盒(cowl box);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的所述上部与所述车颈盒连结;
上述车颈盒包含使闭合截面在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形状或使闭合截面局部开口的开放截面在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形状等。
根据本发明,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利用车颈盒确保前围板的刚性,并能构成从悬挂塔架通过连结构件、前围板加强构件及车颈盒而向左右铰链柱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因此,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使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分散传递向通过隔板横梁而向铰链柱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和通过车颈盒而向铰链柱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由此,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使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从左右铰链柱经由与铰链柱连结的前柱及纵梁向后部车身进一步高效地进行分散传递。
从而,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通过使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上部与车颈盒连结,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进一步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
又,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形态,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是在所述悬挂塔架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形成隔热空间的构件;
上述隔热空间是指,在比前围板靠近车辆前方的空间内,为了保温、隔热而设置的空间,且是可配设车载部件、辅机类的大小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将隔热功能、和向前围板传递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的功能统合在连结构件;
因此,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使形成隔热空间的构件与连结构件分开设置的情况,能抑制前部车身的部件件数的增加,并能防止例如配置发动机的空间因分开设置的形成隔热空间的构件而受到压迫。
从而,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能使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同时能抑制重量增加并容易地形成隔热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能够使作用于悬挂塔架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的车身整体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车辆的前部车身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车辆的前部车身的从车辆前方上方观察的外观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A-A向视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中的B-B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是示出A-A向视的车辆左侧主要部分的截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是示出车辆的前部车身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6中的C-C向视的主要部分的截面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车辆;
2 车室部;
5 悬挂塔架;
6 隔热构件;
9 铰链柱;
12 前围板;
13 车颈盒;
15 前围板主体;
17 隔板横梁;
18 前围板加强构件;
181a 脚部;
181b 桥架部;
621 隔热内上部;
S 隔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附图一同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另,图1示出车辆1的前部车身的外观的俯视图,图2示出车辆1的前部车身的从车辆前上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图3示出图1中的A-A向视剖视图,图4示出图1中的B-B向视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示出A-A向视的车辆左侧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示出车辆1的前部车身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7示出图6中的C-C向视的主要部分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又,为了明确图示,在图2中省略车辆左侧的纵梁7的纵梁外板及铰链柱9的铰链柱外板的图示,并省略车辆左侧的前柱8、悬挂塔架5、挡板加强件(apron reinforcement)4及隔热构件外板61的图示;
此外,为了明确图示,在图6中省略车颈盒13的车颈上板132的图示。
又,在图中,箭头Fr及Rr表示前后方向,箭头Fr表示前方,箭头Rr表示后方;
此外,箭头Rh及Lh表示宽度方向,箭头Rh表示右方向,箭头Lh表示左方向。而且,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
本实施形态中的车辆1的车身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由乘客所乘入的车室部2、配设于比车室部2靠近车辆前方处的左右一对前纵梁3、左右一对挡板加强件4、左右一对悬挂塔架5及左右一对隔热构件6构成。
车室部2如图1及图2所示,由在车宽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7、配设于比纵梁7靠近车辆上方处的左右一对前柱8、在车辆上下方向连结纵梁7的前端及前柱8的前端的铰链柱9、在左右的纵梁7之间作为车室部2的地面的底板10、在底板10的下表面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底架11、作为车室部2的前壁的前围板12及车颈盒13、以及连结左右铰链柱9的仪表板构件14构成。
左右的纵梁7省略详细图示,藉由配设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纵梁内板7a和相对于纵梁内板7a配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纵梁外板,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例如,纵梁7如图2所示,藉由使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呈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纵梁内板7a、与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呈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纵梁外板在车宽方向上抵接,并相互接合,由此,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又,左右的前柱8省略详细图示,藉由配设在车宽方向内侧的前柱内板和相对于前柱内板配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前柱外板,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为闭合截面的结构。该前柱8如图1及图2所示,配设为后端相对于前端位于车辆后上方。
例如,前柱8藉由使沿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呈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前柱内板、与沿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呈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前柱外板在车宽方向上抵接,并相互接合,由此,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又,左右铰链柱9省略详细图示,藉由配设在车宽方向内侧的铰链柱内板9a和相对于铰链柱内板9a配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铰链柱外板,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水平截面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例如,铰链柱9如图2所示,藉由使大致平板状的铰链柱内板9a与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呈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铰链柱外板在车宽方向上抵接,并相互接合,由此,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另,铰链柱内板9a如图2所示,以前缘位于比纵梁7的前端及后述的前围板12靠近车辆前方的位置的大小形成。
又,底板10如图1及图2所示,是连结左右的纵梁7且作为车室部2的地面的板构件,在其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形成有向车辆上方鼓出,并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底板通道10a。该底板10的前端缘与前围板12(后述的前围板主体15)接合。
又,左右的底架11如图2所示,分别配设于纵梁7与底板通道10a之间。该底架11的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是向车辆下方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且该底架11藉由与底板10的下表面接合,由此,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又,前围板12如图2到图4所示,由作为车室部2的前壁的前围板主体15、与前围板主体15的前表面接合的左右一对抗扭翼盒(torque box)16、隔板横梁17及前围板加强构件18构成。
前围板主体15如图2到图4所示,是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构件,车宽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左右铰链柱9接合。此外,前围板12的向车辆后方折返的下端与底板10的前端下表面接合。
另,前围板主体15的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附近的下端如图3所示,正面来看,以沿着底板10的底板通道10a的形式形成为向车辆上方呈大致倒U字状突出的形状。将该形成为沿着底板通道10a的形状的部分作为通道对应部分15a。
抗扭翼盒16如图3所示,与前围板主体15的下部前表面接合,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纵梁7的前端和底架11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
更详细而言,抗扭翼盒16如图3及图5所示,藉由纵梁7的前端、与纵梁7在车宽方向内侧邻接的前围板12的下部前表面、以及底架11的前端附近的侧面,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的水平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大致盒状。
隔板横梁17如图2到图4所示,与比抗扭翼盒16靠近车辆上方的前围板主体15的下部前表面接合,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铰链柱9的铰链柱内板9a。
该隔板横梁17如图2到图4所示,形成为使在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上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开放截面沿着前围板主体15的下部前表面延伸设置的形状。因此,隔板横梁17藉由前围板主体15的下部前表面,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更详细而言,隔板横梁17如图3所示,正面来看,由以沿着前围板主体15的通道对应部分15a的形式向车辆上方突出的大致倒U字状的正视大致门型形状的构件门型形状部17a、和从构件门型形状部17a的下端分别向左右铰链柱内板9a并在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构件水平部17b一体形成。
前围板加强构件18如图2及图3所示,配设在比隔板横梁17的构件门型形状部17a靠近车辆上方的前围板主体15的前表面,且下端与隔板横梁17接合,上端与后述的车颈盒13接合。
该前围板加强构件18如图2及图3所示,由车辆下方开口的正视大致门型形状的加强构件主体181、和对被加强构件主体181包围的部分进行覆盖的大致平板状的平板部182一体形成;
加强构件主体181如图3及图4所示,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是向车辆前方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且该加强构件主体181形成为使截面大致帽状的开放截面呈正视大致门型状地延伸设置的形状。
更详细而言,加强构件主体181如图3所示,正面来看,以隔着隔板横梁17的构件门型形状部17a的顶部的形式,由在车宽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脚部181a、和在车宽方向上连结脚部181a的上端的桥架部181b形成为正视大致门型形状。
而且,加强构件主体181的脚部181a如图3所示,其下端与隔板横梁17的构件门型形状部17a的比顶部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接合,从脚部181a的下端至上端的范围与前围板12的前表面接合。另一方面,加强构件主体181的桥架部181b如图3及图4所示,其下端与前围板12的前表面接合,上端与后述的车颈盒13的下板前壁部131b接合。
平板部182如图3及图4所示,是对被加强构件主体181的左右的脚部181a及桥架部181b包围的部分进行覆盖的大致平板状构件,与前围板12的前表面接合。另,在平板部182的下部前表面接合有隔板横梁17的构件门型形状部17a的上端。
此外,平板部182上,如图3及图4所示,在车辆上下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形成有向车辆前方突出并在车宽方向延伸的两个筋(bead)182a。另,两个筋182a形成为车宽方向的两端与左右的脚部181a连结的结构;
换言之,前围板加强构件18在车辆上下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形成有两个筋182a,作为连结加强构件主体181的左右的脚部181a的连结部分。
又,车颈盒13如图1及图2所示,俯视呈车宽方向大致中央向车辆前方突出的俯视大致圆弧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铰链柱9,并与前围板12的上端接合。
该车颈盒13如图4所示,藉由与前围板12的上端接合的车颈下板131和从车辆上方覆盖车颈下板131的车颈上板132,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更详细而言,车颈下板131如图4所示,由在车辆上下方向具有规定的厚度的下板前缘部131a、从下板前缘部131a向车辆后下方延伸设置的下板前壁部131b、从下板前壁部131b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车颈底部131c、和从车颈底部131c稍向车辆后上方延伸设置后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下板后缘部131d一体形成。
另一方面,车颈上板132如图4所示,由在车辆上下方向具有厚度的大致平板状的上板前缘部132a、从上板前缘部132a的后端稍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后向车辆后上方延伸设置的上板前壁部132b、从上板前壁部132b的上端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车颈顶板部132c、从车颈顶板部132c的后端向车辆后下方延伸设置的上板后壁部132d、和从上板后壁部132d的下端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的上板后缘部132e一体形成。
而且,车颈盒13如图4所示,藉由使下板前缘部131a和上板前缘部132a接合,并使下板后缘部131d和上板后缘部132e接合,由此,形成为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又,仪表板构件14如图1、图2及图7所示,是具有规定的内外径的大致圆筒状,在与车颈盒13在车辆后方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在车宽方向上连结铰链柱9的上部。该仪表板构件14省略详细图示,例如作为对转向轴、车辆1的车载机器、或电气连接车载机器彼此的线束进行支持的支持构件而配设。
又,左右的前纵梁3如图1及图2所示,俯视来看,配设在比铰链柱9靠近车宽方向内侧且比底板通道10a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上,且其后端与底架11的前端接合。
更详细而言,前纵梁3省略详细图示,藉由配设在车宽方向内侧的前纵梁内板、和相对于前纵梁内板配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前纵梁外板,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例如,前纵梁3藉由使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纵截面形状呈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前纵梁内板、与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纵截面形状呈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截面大致帽状的前纵梁外板在车宽方向上抵接,并相互接合,由此,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闭合截面的结构。
而且,前纵梁3的后端如图2所示,与底架11的前端及隔板横梁17的构件水平部17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附近接合。另,在前纵梁3的前端连结有省略图示的溃缩盒(crashcan)。
又,左右的挡板加强件4如图1及图2所示,配设在比前纵梁3靠近车宽方向外侧且车辆上方的位置上。更详细而言,挡板加强件4形成为从铰链柱9的上端向车辆前方并稍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形状。
又,左右的悬挂塔架5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与前围板12在车辆前方隔着规定间隔的所希望位置上,形成为可对前悬架的前悬减振器(省略图示)的上端进行支持的形状。
更详细而言,悬挂塔架5如图2所示,由设置有供悬架减振器上端插入的插入开口的塔架上表面部5a、从塔架上表面部5a的车宽方向内侧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塔架侧壁部5b、和从塔架上表面部5a的后端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塔架后表面部分一体形成;
而且,悬挂塔架5的塔架侧壁部5b的下端与前纵梁3接合,塔架上表面部5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与挡板加强件4接合。
又,左右的隔热构件6如图1及图3所示,是在前围板12与悬挂塔架5之间形成用于保温或隔热的隔热空间S的结构体。该隔热构件6如图3所示,由配设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左右一对隔热构件外板61、和相对于隔热构件外板61配设在车宽方向内侧并连结悬挂塔架5和前围板12的左右一对隔热构件内板62构成。
左右的隔热构件外板61如图1及图3所示,例如是载置固定有车载电池等的构件,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成为截面大致L字状的结构。
更详细而言,隔热构件外板61如图3所示,由在车辆上下方向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大致平板状的与前纵梁3的上表面接合的外板底部61a、和从外板底部61a的车宽方向外侧向车辆上方延伸设置并与铰链柱9的铰链柱内板9a接合的外板侧壁部61b一体形成。
左右的隔热构件内板62如图1到图3所示,由构成隔热构件内板62的上部的隔热内上部621和构成隔热构件内板62的下部的隔热内下部622构成。
左右的隔热内上部621如图1及图2所示,俯视来看,连结悬挂塔架5的上部和比悬挂塔架5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前围板12的前表面(前围板加强构件18)。该隔热内上部621如图3及图5所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形成为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截面大致コ字状的开放截面形状。
更详细而言,隔热内上部621如图3及图5所示,在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上,由在车辆上下方向具有规定的厚度并作为隔热内上部621的上表面部分的上表面部621a、从上表面部621a的车宽方向内侧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侧壁部621b、和从侧壁部621b的下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下表面部621c一体形成。
另,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附近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并形成为沿着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加强构件主体181的外形的形状;
该隔热内上部621如图6所示,俯视来看,侧壁部621b的后端配设为相对于侧壁部621b的前端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即,隔热内上部621配设为:俯视来看,车宽方向内侧的边缘以越向车辆后方越是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形式倾斜;
而且,隔热内上部621如图3及图7所示,前端与悬挂塔架5接合,后端附近的弯曲部分与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脚部181a的上部接合。换言之,隔热内上部621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18而与前围板主体15连结。
另一方面,左右的隔热内下部622如图1及图2所示,俯视来看,连结悬挂塔架5的下部和比前围板加强构件18靠近车宽方向外侧的前围板主体15,并连结悬挂塔架5的下部和前纵梁3的后端。
另,图3中,车辆右侧的隔热内下部622和车辆左侧的隔热内下部622形成为不同的形状,但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大致同一形状而利用车辆左侧的隔热内下部622进行说明。
更详细而言,隔热内下部622如图3及图5所示,在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上,由在车辆上下方向具有厚度并作为隔热内下部622的上表面部分的上表面部622a、从上表面部622a的车宽方向外侧向前纵梁3的上表面延伸设置的侧壁部622b、和以沿着前纵梁3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的形式从侧壁部622b的下端进一步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下端部622c一体形成。
在该隔热内下部622,如图2所示,形成有从上表面部622a的后端及侧壁部622b的后端向车辆上方及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凸缘状部分。而且,隔热内下部622的凸缘状部分与前围板主体15的前表面接合。
此外,隔热内下部622的下端部622c如图3及图5所示,形成为从隔板横梁17的构件水平部17b的前表面到前纵梁3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面的范围进行弯曲的形状。而且,该隔热内下部622的下端部622c如图2及图3所示,与隔板横梁17及前纵梁3双方接合。
加之,在隔热内下部622的下端部622c,如图2、图3及图5所示,以跨越隔板横梁17与前纵梁3的接合处的形式,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呈俯视大致三角形状鼓出的鼓出部分622d。因此,隔热内下部622的鼓出部分622d在沿车宽方向的水平截面及纵截面上,藉由隔板横梁17和前纵梁3成为闭合截面。
这样的车辆1的前部车身中,如图6及图7所示,具备连结车颈盒13和仪表板构件14的左右一对仪表板连结构件19、及配设在车颈盒13的内部的左右一对连结辅助构件20。
左右的仪表板连结构件19如图6及图7所示,藉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俯视大致矩形的作为仪表板连结构件19的上表面部分的连结上表面部19a、和分别从连结上表面部19a的车宽方向两端向车辆下方延伸设置的左右的连结侧面部19b,形成为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成为截面大致门型形状的结构。另,仪表板连结构件19的连结上表面部19a的前端附近形成为可与车颈盒13的下表面抵接,后端形成为可与仪表板构件14的上部抵接。
另一方面,仪表板连结构件19的连结侧面部19b如图7所示,侧视来看,形成为使侧视大致三角形的大致平板的前端上部向车辆前方延伸设置的形状。此外,仪表板连结构件19的连结侧面部19b如图7所示,侧视来看,其后端形成为沿着仪表板构件14的周面的形状。
该仪表板连结构件19如图6及图7所示,配设为前端位于与隔热构件内板62的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宽方向位置,且位于与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辆上下方向位置。换言之,仪表板连结构件19的前端与隔热构件内板62的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隔着前围板12而在车辆前后方向隔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相向配置。
而且,仪表板连结构件19其后部与仪表板构件14的外周面接合,连结上表面部19a的梢端附近从车辆下方与车颈盒13的车颈底部131c及下板后缘部131d接合。即,仪表板连结构件19经由车颈盒13而与前围板12连结。
另一方面,左右的连结辅助构件20如图6及图7所示,是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体,与在车颈盒13的内部在车辆前后方向相向的内表面、即车颈下板131的下板前壁部131b和车颈上板132的上板后壁部132d接合。
更详细而言,连结辅助构件20如图6及图7所示,其前端在与隔热构件内板62的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大致相同的车宽方向位置处,与车颈下板131的下板前壁部131b接合,后端在与仪表板连结构件19的前端大致相同的车宽方向位置处,与车颈上板132的上板后壁部132d接合。
如以上,具备作为车辆1的车室部2中的车辆前方的间隔壁的前围板12、与前围板12的两端连结并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铰链柱9、和在与前围板12在车辆前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配设并对前悬减振器的上端进行支持的悬挂塔架5的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连结悬挂塔架5和前围板12的左右一对隔热内上部621,前围板12具备作为车室部2中的车辆前方的间隔壁的前围板主体15、与前围板主体15的下部前表面接合并在车宽方向连结左右铰链柱9的下部的隔板横梁17、和与比隔板横梁17靠近车辆上方的前围板主体15接合的前围板加强构件18,隔热内上部621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18而与前围板主体15连结,前围板加强构件18由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连结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和隔板横梁17的脚部181a、和在车宽方向连结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彼此的桥架部181b构成,由此,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1的车身整体。
具体而言,由于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和隔板横梁17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脚部181a连结,所以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在前围板12的前表面构成从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通过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脚部181a直接向隔板横梁17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此外,由于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桥架部181b连结,所以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在前围板12的前表面构成从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通过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桥架部181b、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脚部181a而向隔板横梁17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即,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将从隔热内上部621向前围板加强构件18传递的载荷能量分散向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脚部181a直接向隔板横梁17传递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以及经由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桥架部181b向隔板横梁17传递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从而向隔板横梁17传递。
由此,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直接将隔热内上部621连结于前围板主体15的情况,能抑制前围板主体15的挠曲变形,并能经由载荷能量传递效率优于前围板主体15的隔板横梁17,将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向左右铰链柱9传递。
而且,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使经由隔板横梁17向左右铰链柱9传递的载荷能量经由与铰链柱9连结的前柱8及纵梁7而向后部车身传递;
从而,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利用前围板加强构件18,将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1的车身整体。
又,隔热内上部621的后端在比悬挂塔架5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地方与前围板加强构件18连结,由此,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隔热内上部连结悬挂塔架5和前围板12的情况,能将作用于车辆右侧的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积极地传递向车辆左侧的铰链柱9。
同样地,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使悬挂塔架5和前围板12藉由沿车辆前后方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隔热内上部连结的情况,能将作用于车辆左侧的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积极地传递向车辆右侧的铰链柱9。
由此,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分别将作用于左右的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与悬挂塔架5在车辆1的对角方向上相向的后部车身;
从而,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利用与比悬挂塔架5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前围板12连结的隔热内上部621,将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更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1的车身整体。
又,具备与前围板12的上端连结并在车宽方向连结左右铰链柱9的车颈盒13,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桥架部181b与车颈盒13连结,由此,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利用车颈盒13确保前围板12的刚性,并能构成从悬挂塔架5通过隔热内上部621、前围板加强构件18及车颈盒13向左右铰链柱9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因此,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分散传递向通过隔板横梁17而向铰链柱9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和通过车颈盒13而向铰链柱9的载荷能量传递路径。
由此,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使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从左右铰链柱9经由与铰链柱9连结的前柱8及纵梁7而向后部车身进一步高效地进行分散传递。
从而,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通过使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桥架部181b与车颈盒13连结,将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进一步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1的车身整体。
又,由于隔热内上部621是在悬挂塔架5与前围板12之间形成隔热空间S的隔热构件6,所以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将隔热功能、和向前围板12传递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的功能统合于隔热内上部621。
因此,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相比于使形成隔热空间S的隔热构件与隔热内上部621分开设置的情况,能抑制前部车身的部件件数的增加,并能防止例如配置发动机的空间因分开设置的形成隔热空间S的隔热构件而受到压迫。
从而,车辆1的前部车身结构能将作用于悬挂塔架5的载荷能量高效地分散传递向车辆1的车身整体的同时,能抑制重量增加并容易地形成隔热空间S。
在本发明的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的对应中,
本发明的连结构件与实施形态的隔热构件6的隔热内上部621对应,
以下同样地,
前围主体与前围板主体15对应,
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侧部与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脚部181a对应,
前围板加强构件的上部与前围板加强构件18的桥架部181b对应,
形成隔热空间的构件与隔热构件6对应,
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的结构,可得出多个实施形态。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具有通道对应部分15a的前围板主体15,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应于不具备底板通道10a的底板10的前端,是不具备通道对应部分15a的前围板主体。这种情况下,隔板横梁17也不具备构件门型形状部17a。
又,是藉由车颈下板131和车颈上板132而使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成为闭合截面的车颈盒13,但不限于此,若为具有连结辅助构件20的前端及后端所接合的内表面的形状,则例如也可以是沿车辆前后方向的纵截面的截面形状为车辆上方开口的开放截面形状。
又,是正视大致门型形状的前围板加强构件18,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正视大致倒U字状、正视大致倒V字状或正视大致M字状的前围板加强构件;
又,是隔热内上部621和隔热内下部622分开构成的隔热构件6的隔热构件内板62,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隔热内上部621和隔热内下部622一体形成的隔热构件内板。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是具备:作为车辆的车室部中的车辆前方的间隔壁的前围板;
与该前围板的两端连结并在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铰链柱;以及
在与所述前围板在车辆前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上配设并对前悬减振器的上端进行支持的悬挂塔架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具备具有在沿车宽方向的纵截面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且连结所述悬挂塔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后方上部和所述前围板的左右一对连结构件;
所述前围板具备:
作为所述车室部中的车辆前方的间隔壁的前围主体;
与该前围主体的下部前表面接合并使左右的所述铰链柱的下部在车宽方向连结的隔板横梁;以及
与比该隔板横梁靠近车辆上方的所述前围主体的一部分接合的前围板加强构件;
所述连结构件经由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而与所述前围主体连结;
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由使所述连结构件的后端和所述隔板横梁在大致车辆上下方向连结的侧部、和在车宽方向连结所述连结构件的后端彼此的上部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构件的后端在比所述悬挂塔架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地方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前围板的上端连结,并在车宽方向连结左右的所述铰链柱的车颈盒;
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的所述上部与所述车颈盒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前围板的上端连结,并在车宽方向连结左右的所述铰链柱的车颈盒;
所述前围板加强构件的所述上部与所述车颈盒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构件是在所述悬挂塔架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形成隔热空间的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59478A JP7028017B2 (ja) | 2018-03-27 | 2018-03-27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2018-059478 | 2018-03-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04152A CN110304152A (zh) | 2019-10-08 |
CN110304152B true CN110304152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67909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75813.7A Active CN110304152B (zh) | 2018-03-27 | 2019-03-08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30558B2 (zh) |
JP (1) | JP7028017B2 (zh) |
CN (1) | CN110304152B (zh) |
DE (1) | DE1020190016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56115B2 (ja) * | 2017-12-08 | 2022-04-19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JP7056302B2 (ja) * | 2018-03-27 | 2022-04-19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7067365B2 (ja) * | 2018-08-22 | 2022-05-1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7419937B2 (ja) * | 2020-04-01 | 2024-01-23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KR20220055294A (ko) * | 2020-10-26 | 2022-05-03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 전방구조 |
JP2022134827A (ja) * | 2021-03-04 | 2022-09-15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カウルグリル構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0079A (zh) * | 2006-05-12 | 2007-11-14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01450685A (zh) * | 2007-12-05 | 2009-06-10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07074297A (zh) * | 2015-10-16 | 2017-08-18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
JP2017171102A (ja) * | 2016-03-23 | 2017-09-28 |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の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56645B2 (ja) | 2001-05-18 | 2007-08-08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エンジンルーム構造 |
JP2007050774A (ja) | 2005-08-18 | 2007-03-01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バッテリ支持構造 |
JP5292245B2 (ja) | 2009-09-29 | 2013-09-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の前突荷重支持体 |
JP5494942B2 (ja) | 2009-12-24 | 2014-05-2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JP5585480B2 (ja) * | 2011-02-10 | 2014-09-1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
2018
- 2018-03-27 JP JP2018059478A patent/JP7028017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3-07 US US16/296,040 patent/US10730558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3-08 CN CN201910175813.7A patent/CN110304152B/zh active Active
- 2019-03-08 DE DE102019001685.8A patent/DE102019001685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0079A (zh) * | 2006-05-12 | 2007-11-14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01450685A (zh) * | 2007-12-05 | 2009-06-10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
CN107074297A (zh) * | 2015-10-16 | 2017-08-18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
JP2017171102A (ja) * | 2016-03-23 | 2017-09-28 |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の構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9001685A1 (de) | 2019-10-02 |
JP7028017B2 (ja) | 2022-03-02 |
CN110304152A (zh) | 2019-10-08 |
JP2019171932A (ja) | 2019-10-10 |
US20190300055A1 (en) | 2019-10-03 |
US10730558B2 (en) | 2020-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04152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110304151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CN110304149B (zh)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
JP5352682B2 (ja) | 車体フロア構造 | |
JP7013995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US20130049405A1 (en) |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US10086881B2 (en)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US20100026051A1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US20100109370A1 (en)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10901362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CN210734286U (zh) | 车辆侧部构造 | |
CN105882759A (zh) | 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 |
JP2020029162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KR20130125815A (ko) | 앞 차체 구조 | |
KR20170068326A (ko) | 전기 자동차용 배터리 조립 구조 | |
JP2020029161A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6973329B2 (ja)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
US20240166272A1 (en) | Low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 |
KR20220086891A (ko) | 차체 결합 구조 | |
WO2019198751A1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WO2019198752A1 (ja) |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JP7022841B2 (ja) |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CN115214789B (zh) | 下车身前部总成和汽车 | |
CN115214790B (zh) | 汽车前机舱及汽车 | |
JP2011235754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