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79984U -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79984U
CN212579984U CN202021462739.1U CN202021462739U CN212579984U CN 212579984 U CN212579984 U CN 212579984U CN 202021462739 U CN202021462739 U CN 202021462739U CN 212579984 U CN212579984 U CN 212579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fixed
subassembly
automob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27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福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rno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rn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rno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rn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27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79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79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799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涉及白车身骨架技术领域,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包括车架组件、顶盖组件、尾舱组件、前舱组件,所述车架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所述车架组件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后立柱,所述车架组件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立柱,所述前舱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固定铝板。本实用新型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代替了传统的钢板拼焊,钢管相比较钢板而言骨架较轻,从而降低了车身本体的整体重量,满足了轻量化要求,使得车身本体具备优秀的溃缩吸能性能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抵抗变形性能,从而使车身本体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骨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日益重视和碰撞安全法规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厂家对汽车的安全性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车身作为汽车碰撞的主要承载结构,应当具备通过合理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和耗散碰撞力的功能,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目的,因此车身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成为影响汽车碰撞安全的重要因素。
目前白车身由于重量较大急需轻量化,传统钢制白车身成本较低,刚度强度高,但重量较高,无法满足轻量化要求,且目前市面上采用的钢管结构骨架或全铝车身,虽然具有轻量化,但是强度较低,成本较高。
因此,发明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白车身骨架重量较高和强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包括车身本体,所述车身本体包括车架组件、顶盖组件、尾舱组件、前舱组件,所述车架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所述车架组件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后立柱,所述车架组件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立柱,所述前舱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固定铝板,所述前固定铝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加强筋,所述顶盖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弯梁,所述顶盖组件的内部远离顶部弯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加强梁,所述顶盖组件的内部远离顶部弯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加强梁,所述尾舱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固定铝板,所述后固定铝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加强筋,所述车架组件包括防撞梁、前横梁、后横梁,所述防撞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中横梁。
可选的,所述顶盖组件通过中立柱、后立柱、前立柱与车架组件相固定,所述尾舱组件通过后立柱与车架组件相固定,所述前舱组件通过前立柱与车架组件相固定,所述中立柱、后立柱、前立柱均采用热成型钢制成。
可选的,所述前加强筋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前加强筋呈对称排列,所述前加强筋的一端与后加强梁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后加强筋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后加强筋呈对称排列,所述后加强筋的一端与顶盖组件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前横梁与防撞梁的一侧相固定,所述后横梁与防撞梁的另一侧相固定,所述防撞梁、固定管、中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均由钢管制成。
可选的,所述尾舱组件与前舱组件均由弯折钢管制成,所述前固定铝板与后固定铝板均为铝合金型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车架组件、尾舱组件、前舱组件均通过钢管制成,代替了传统的钢板拼焊,钢管相比较钢板而言骨架较轻,从而降低了车身本体的整体重量,满足了轻量化要求,解决了重量较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固定铝板、前加强筋、前加强梁、后加强梁、后固定铝板、后加强筋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车身本体具备优秀的溃缩吸能性能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抵抗变形性能,从而使车身本体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解决了强度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身本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身本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组件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车身本体;2、车架组件;3、中立柱;4、后立柱;5、前立柱;6、顶盖组件;7、尾舱组件;8、前舱组件;9、前固定铝板;10、前加强筋;11、顶部弯梁;12、前加强梁;13、后加强梁;14、后固定铝板;15、后加强筋;16、防撞梁;17、固定管;18、中横梁;19、前横梁;20、后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包括车身本体1,车身本体1包括车架组件2、顶盖组件6、尾舱组件7、前舱组件8,车架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3,车架组件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后立柱4,车架组件2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立柱5,顶盖组件6通过中立柱3、后立柱4、前立柱5与车架组件2相固定,前舱组件8通过前立柱5与车架组件2相固定,中立柱3、后立柱4、前立柱5均采用热成型钢制成,前舱组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固定铝板9,前固定铝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加强筋10,前加强筋1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前加强筋10呈对称排列,前加强筋10的一端与后加强梁13相固定,通过车架组件2、尾舱组件7、前舱组件8均通过钢管制成,代替了传统的钢板拼焊,钢管相比较钢板而言骨架较轻,从而降低了车身本体1的整体重量,满足了轻量化要求,解决了重量较高的问题,顶盖组件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弯梁11,顶盖组件6的内部远离顶部弯梁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加强梁12,顶盖组件6的内部远离顶部弯梁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加强梁13,尾舱组件7通过后立柱4与车架组件2相固定,尾舱组件7与前舱组件8均由弯折钢管制成,尾舱组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固定铝板14,前固定铝板9与后固定铝板14均为铝合金型材,后固定铝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加强筋15,后加强筋1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后加强筋15呈对称排列,后加强筋15的一端与顶盖组件6相固定,通过前固定铝板9、前加强筋10、前加强梁12、后加强梁13、后固定铝板14、后加强筋15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车身本体1具备优秀的溃缩吸能性能同时还具备较强的抵抗变形性能,从而使车身本体1的整体强度得到提高,解决了强度较低的问题,车架组件2包括防撞梁16、前横梁19、后横梁20,防撞梁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7,固定管1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中横梁18,前横梁19与防撞梁16的一侧相固定,后横梁20与防撞梁16的另一侧相固定,防撞梁16、固定管17、中横梁18、前横梁19、后横梁20均由钢管制成。
本实用工作原理:车架组件2、尾舱组件7、前舱组件8有纵横交错的钢管制成,整体骨架的重量较轻,同时能承受较高的强度及载荷,前固定铝板9与后固定铝板14均由铝合金型材制成,具备优秀的溃缩吸能性能,在发生碰撞时,铝合金型材进行溃缩吸能,车架组件2、尾舱组件7、前舱组件8等刚性材料抵抗形变,从而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包括车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1)包括车架组件(2)、顶盖组件(6)、尾舱组件(7)、前舱组件(8),所述车架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立柱(3),所述车架组件(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后立柱(4),所述车架组件(2)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前立柱(5),所述前舱组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固定铝板(9),所述前固定铝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加强筋(10),所述顶盖组件(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弯梁(11),所述顶盖组件(6)的内部远离顶部弯梁(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前加强梁(12),所述顶盖组件(6)的内部远离顶部弯梁(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加强梁(13),所述尾舱组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固定铝板(14),所述后固定铝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后加强筋(15),所述车架组件(2)包括防撞梁(16)、前横梁(19)、后横梁(20),所述防撞梁(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7),所述固定管(1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中横梁(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组件(6)通过中立柱(3)、后立柱(4)、前立柱(5)与车架组件(2)相固定,所述尾舱组件(7)通过后立柱(4)与车架组件(2)相固定,所述前舱组件(8)通过前立柱(5)与车架组件(2)相固定,所述中立柱(3)、后立柱(4)、前立柱(5)均采用热成型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加强筋(1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前加强筋(10)呈对称排列,所述前加强筋(10)的一端与后加强梁(13)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加强筋(1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后加强筋(15)呈对称排列,所述后加强筋(15)的一端与顶盖组件(6)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横梁(19)与防撞梁(16)的一侧相固定,所述后横梁(20)与防撞梁(16)的另一侧相固定,所述防撞梁(16)、固定管(17)、中横梁(18)、前横梁(19)、后横梁(20)均由钢管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尾舱组件(7)与前舱组件(8)均由弯折钢管制成,所述前固定铝板(9)与后固定铝板(14)均为铝合金型材。
CN202021462739.1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79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2739.1U CN212579984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2739.1U CN212579984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79984U true CN212579984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27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79984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799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1021B (zh) 一种电动汽车铝合金车身结构
CN214930131U (zh) 一种下车身框架结构
CN110816455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前舱结构
CN110920550A (zh) 发动机舱骨架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108556919A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架
CN212267638U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CN212579984U (zh) 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
CN113968285B (zh) 一种越野车车身前机舱结构
CN114987627B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结构及包括该前地板结构的电动汽车
CN215883812U (zh) 机舱前纵梁及汽车
CN110588785A (zh) 一种下弯纵梁及车辆
CN216424562U (zh) 一种汽车前板簧悬架的碰撞车架结构
CN210882325U (zh) 汽车纵梁前段的溃缩吸能连接装置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10852681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侧围
CN109204495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9565267U (zh) 轻量化车体结构
CN205524082U (zh) 一种可拆卸的电动汽车防撞梁
CN205836946U (zh) 一种泡沫铝非均一填充式吸能结构
CN218085754U (zh) 包括后地板纵梁的汽车
CN221852043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CN221316373U (zh) 前减震塔的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19312875U (zh) 一种车身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
CN221214287U (zh) 一种重卡白车身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