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64138U -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64138U
CN217864138U CN202222355460.9U CN202222355460U CN217864138U CN 217864138 U CN217864138 U CN 217864138U CN 202222355460 U CN202222355460 U CN 202222355460U CN 217864138 U CN217864138 U CN 217864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frame
interlayer
sandwich
venti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554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要文峰
段小磊
李小庆
王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554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64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64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64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包括:装配机构和风机机构;所述装配机构用于安装在夹层框架或车体边梁滑槽;多个所述风机机构通过所述装配机构安装于电气机箱的横向侧面,且多个所述风机机构沿纵向排布;所述风机机构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气机箱。本方案采用模块化的风机,实现了散乱风机的模块化,可以多个设备共用一个风机组件,快速安装,拆卸方便,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设备安装的集成度。可以加快夹层机箱空气流动,并排出到车体外部,有利于夹层设备散热,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既有车轨道交通辆多采用整体电气设备安装方式,散热风机集成到各箱体内,满足单个设备使用,如牵引逆变器箱、辅助逆变器箱、蓄电池箱等。
如此一来,每个设备箱体中均配备散热风机,设备安装位置较分散,散热风机也相对分散,集成化程度不高,热空气需避免排放到相邻设备空间内,造成相邻设备故障;风机在箱体内部集成,如发生故障,需整体拆卸箱体维修更换,日常检修维护也需要打开箱体侧门,工作量大,拆卸不方便。
某型高速磁浮列车车下配置有悬浮控制器32个、导向控制器32个、制动控制器8个、车载控制单元、24V蓄电池箱、440V蓄电池箱、DC/DC变换器等设备,相对其他轨道交通车辆车下设备数量多,分布比较分散,如使用单个风机组件对应单个设备散热方案,则会造成重量增加以及线路过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采用模块化的风机,实现了散乱风机的模块化,可以多个设备共用一个风机组件,快速安装,拆卸方便,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设备安装的集成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包括:装配机构和风机机构;
所述装配机构用于安装在夹层框架或车体边梁滑槽;
多个所述风机机构通过所述装配机构安装于电气机箱的横向侧面,且多个所述风机机构沿纵向排布;所述风机机构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气机箱。
优选地,所述风机机构包括:风机本体、风机控制器和风道防护罩;
所述风机本体为离心风机,所述风道防护罩设置于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一支架;
所述风机机构包括:第一风机;
多个所述第一风机沿纵向排布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车体边梁滑槽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第一胶条;
所述第一框架位于所述夹层框架和所述第一风机之间,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一侧形状与所述夹层框架开口匹配,所述第一胶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第一侧和所述夹层框架开口之间;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二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第一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沿垂向向下。
优选地,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第三框架和第三支架;
所述风机机构包括:第三风机;
多个所述第三风机沿纵向排布安装于所述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通过所述第三支架安装于所述夹层框架的横向侧面,所述电气机箱为车载控制单元机箱。
优选地,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三支架可运动配合,所述第三风机可通过所述第三框架运动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第三风机位于所述电气机箱的横向侧面,所述第三风机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气机箱;在所述开启状态,暴露所述电气机箱的横向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三框架铰接于所述第三支架,且铰轴位于所述夹层框架相邻上下两层之间;
所述第三风机可通过所述第三框架上下翻转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风机机构还包括:排风风道;
所述第三框架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三支架,所述排风风道安装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另一侧;
所述排风风道的进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三风机的出风口,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排风风道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电气机箱的侧面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第四框架和安装板;
所述风机机构包括:第四风机;
多个所述第四风机沿纵向排布安装于所述第四框架,所述第四框架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夹层框架的横向侧面,所述电气机箱为车辆电池组机箱。
一种轨道车辆,包括:电气机箱、夹层框架、车体边梁滑槽和如上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
所述电气机箱安装于所述夹层框架,所述夹层框架安装于所述车体边梁滑槽。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可以加快夹层机箱空气流动,并排出到车体外部,有利于夹层设备散热,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模组风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模组风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模组风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两模组风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ST风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ST风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ST风机的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ST风机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风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风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方案涉及到的技术名词解释如下:
BST:车载控制单元。
三模组风机:由三个离心风机组成的风机模块。
两模组风机:由两个离心风机组成的风机模块。
BST风机:为BST机箱设计的风机模块。
电池风机:为蓄电池设计的风机模块。
电气机箱:图示序号01,电气设备模块化后箱体。
夹层框架:图示序号02,安装机箱的框架结构。
车体边梁滑槽:用以安装机箱框架、风机等。
本方案由模块化的三模组风机、两模组风机、BST风机以及电池风机四类风机组成。不同类型的风机组成基本相同,由离心风机、密封胶条、防尘网、安装板等构成,安装方式和离心风机的数量差异而区分为三模组、两模组、BST、电池风机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包括:装配机构和风机机构,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
装配机构用于安装在夹层框架02或车体边梁滑槽03;
多个风机机构通过装配机构安装于电气机箱01的横向侧面,且多个风机机构沿纵向排布;风机机构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朝向电气机箱01。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采用模块化的风机,实现了散乱风机的模块化,可以多个设备共用一个风机组件,快速安装,拆卸方便,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空间,提高设备安装的集成度。
具体的,风机机构包括:风机本体、风机控制器和风道防护罩;
风机本体为离心风机,风道防护罩设置于风机本体的出风口。既有车辆风机电流、功率以及外形结构相对较大,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易发生故障。本实用新型风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功率和电流小,风量满足需求,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本方案提供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框架12和第一支架14;
风机机构包括:第一风机13;
多个第一风机13沿纵向排布安装于第一框架12,第一框架12通过第一支架14安装于车体边梁滑槽03的下方。
进一步的,装配机构还包括:第一胶条11;
第一框架12位于夹层框架02和第一风机13之间,第一框架12的第一侧(作为其进风口)形状与夹层框架02开口匹配,第一胶条11设置于第一框架12第一侧和夹层框架02开口之间,以提高气密性;第一框架12的第二侧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第一风机13的进风口连通,第一风机13的出风口沿垂向向下。
本方案提供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两模组风机组成与三模组结构基本相同,排风原理也相同,仅风机数量不同。
本方案提供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装配机构包括:第三框架35和第三支架32;
风机机构包括:第三风机34;
多个第三风机34沿纵向排布安装于第三框架35,第三框架35通过第三支架32安装于夹层框架02的横向侧面,电气机箱01为车载控制单元机箱。
作为优选,第三框架35与第三支架32可运动配合,第三风机34可通过第三框架35运动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在关闭状态,第三风机34位于电气机箱01的横向侧面,如图8所示,第三风机34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朝向电气机箱01;在开启状态,暴露电气机箱01的横向侧面,在此状态下电气机箱01可以拆卸下来,方便维护检修设备,如图9所示已由上层的夹层框架02中取出。
进一步的,第三框架35铰接于第三支架32,且铰轴位于夹层框架02相邻上下两层之间,其结构可以参照图8和图9所示;
第三风机34可通过第三框架35上下翻转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作为优选,风机机构还包括:排风风道31,其结构可以参照图7所示;
第三框架35的一侧铰接于第三支架32,排风风道31安装于第三框架35的另一侧;
排风风道31的进风口连通于第三风机34的出风口,在关闭状态排风风道31的出风口连通于电气机箱01的侧面进风口。
本方案提供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如图10和图11所示,装配机构包括:第四框架42和安装板41;
风机机构包括:第四风机43;
多个第四风机43沿纵向排布安装于第四框架42,第四框架42通过安装板41安装于夹层框架02的横向侧面,电气机箱01为车辆电池组机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电气机箱01、夹层框架02、车体边梁滑槽03和如上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
电气机箱01安装于夹层框架02,夹层框架02安装于车体边梁滑槽03。
下面结合各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本实用新型由三模组风机、两模组风机、BST风机以及电池风机四类风机组成。四类风机外形不同但功能一样,均为机箱设备散热。因为设备的不同而适应性的设计成不同的结构,四类风机均安装在车辆夹层和裙板之间,固定在抽拉式机箱框架上,风机通过从外部吸收空气加快夹层机箱空气流动,并延排风通道排除到车体外,起到机箱降温作用。两模组风机和三模组风机通过异型螺母安装于车体滑槽内,电池风机和BST风机安装于夹层框架上。以下为四种风机的外形和安装位置:
三模组风机由第一框架12、第一风机13、第一支架14、第一风机控制器15、第一风道防护罩16、第一胶条11组成,如图2和图3所示,热空气通过风机风道向下排出。
两模组风机组成与三模组结构基本相同,排风原理也相同,仅风机数量不同。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第二胶条21、第二框架22、第二风机23、第二支架24、第二风机控制器25和第二风道防护罩26。
BST风机由排风风道31、第三支架32、第三风机控制器33、第三风机34、第三框架35组成,此类风机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见附图6-9所示。关闭状态为风机正常工作状态,能通过风机和风道给机箱设备散热,开启状态时,风机沿着支架32的方向,向下旋转。在此状态下机箱可以拆卸下来,方便维护检修设备。
电池风机由安装板41、第四框架42、第四风机43、第四风机控制器44、第四风机防护罩5组成,专为车辆电池组散热,通过第四框架42上螺栓固定于夹层上。
以上四类风机防护等级满足车辆需求,符合GB4208-2017的防护等级,振动应力和冲击应力符合EN 12663标准,电线电缆选择满足欧标EN50306标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实现了风机的模块化、快速安装,解决了既有车辆散热风机的一些缺点:
1.既有车辆风机跟随设备,位置分散,集成化程度不高,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模块化。
2.既有车辆风机在箱体内部集成,如发生故障,需整体拆卸箱体维修更换。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如发生故障,可直接拆卸,操作简单。
3.既有车辆风机日常检修维护需要打开箱体侧门,工作量大,拆卸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可轻松维护保养,安装于设备外部,平时可目视化检查,不需额外拆卸操作。
4.既有车辆风机电流、功率以及外形结构相对较大,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易发生故障。本实用新型风机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功率和电流小,风量满足需求,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5.既有车辆风机外形结构较大,整体重量大,本实用新型单体风机结构小巧,重量轻。
6.既有车辆风机噪声相对较大,本实用新型风机功率较小,噪声更低。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机构和风机机构;
所述装配机构用于安装在夹层框架(02)或车体边梁滑槽(03);
多个所述风机机构通过所述装配机构安装于电气机箱(01)的横向侧面,且多个所述风机机构沿纵向排布;所述风机机构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气机箱(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构包括:风机本体、风机控制器和风道防护罩;
所述风机本体为离心风机,所述风道防护罩设置于所述风机本体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框架(12)和第一支架(14);
所述风机机构包括:第一风机(13);
多个所述第一风机(13)沿纵向排布安装于所述第一框架(12),所述第一框架(12)通过所述第一支架(14)安装于所述车体边梁滑槽(03)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还包括:第一胶条(11);
所述第一框架(12)位于所述夹层框架(02)和所述第一风机(13)之间,所述第一框架(12)的第一侧形状与所述夹层框架(02)开口匹配,所述第一胶条(11)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2)第一侧和所述夹层框架(02)开口之间;所述第一框架(12)的第二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第一风机(1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13)的出风口沿垂向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第三框架(35)和第三支架(32);
所述风机机构包括:第三风机(34);
多个所述第三风机(34)沿纵向排布安装于所述第三框架(35),所述第三框架(35)通过所述第三支架(32)安装于所述夹层框架(02)的横向侧面,所述电气机箱(01)为车载控制单元机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35)与所述第三支架(32)可运动配合,所述第三风机(34)可通过所述第三框架(35)运动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第三风机(34)位于所述电气机箱(01)的横向侧面,所述第三风机(34)的进风口或者出风口朝向所述电气机箱(01);在所述开启状态,暴露所述电气机箱(01)的横向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35)铰接于所述第三支架(32),且铰轴位于所述夹层框架(02)相邻上下两层之间;
所述第三风机(34)可通过所述第三框架(35)上下翻转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构还包括:排风风道(31);
所述第三框架(35)的一侧铰接于所述第三支架(32),所述排风风道(31)安装于所述第三框架(35)的另一侧;
所述排风风道(31)的进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三风机(34)的出风口,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排风风道(31)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电气机箱(01)的侧面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包括:第四框架(42)和安装板(41);
所述风机机构包括:第四风机(43);
多个所述第四风机(43)沿纵向排布安装于所述第四框架(42),所述第四框架(42)通过所述安装板(41)安装于所述夹层框架(02)的横向侧面,所述电气机箱(01)为车辆电池组机箱。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气机箱(01)、夹层框架(02)、车体边梁滑槽(03)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
所述电气机箱(01)安装于所述夹层框架(02),所述夹层框架(02)安装于所述车体边梁滑槽(03)。
CN202222355460.9U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Active CN217864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5460.9U CN217864138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55460.9U CN217864138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64138U true CN21786413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55460.9U Active CN217864138U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64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9518B (zh) 动力电池箱换热结构
CN202071897U (zh) 电动汽车前舱布置结构
RU2750765C2 (ru) Тяговый модуль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поезда
WO2011083980A2 (ko) 전기자동차 및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 냉각 방법
WO2009011162A1 (ja) 軌道系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CN107275543B (zh) 应急牵引蓄电池箱总成
CN212412507U (zh) 集成式牵引高压箱
KR101934835B1 (ko) 풍력발전 장치가 구비된 자동차
KR20170019390A (ko) 풍력발전 전기 자동차 또는 하이브리드 자동차
CN103010224A (zh) 一种列车直供电客运内燃机车
JP3325625B2 (ja) 電気自動車
WO2022257387A1 (zh) 一种具有模块化车下设备集成结构的车辆
CN217864138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夹层通风机和轨道车辆
JP5328124B2 (ja) 蓄電装置を搭載する鉄道車両
CN210591892U (zh) 一种轨道车辆应急通风系统及轨道车辆
WO2022143945A1 (zh) 全功能仓、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以及换电站
CN216761499U (zh) 换电仓以及换电站
CN208931274U (zh) 一种电动车辅助驱动系统
CN205149864U (zh) 一种新型的米轨交流传动内燃机车
JP2023010129A (ja) 移動体用の蓄電装置及びその冷却方法
CN218948915U (zh) 一种客梯车底盘
CN208623553U (zh) 永磁牵引逆变器
CN111017025A (zh) 电动客车
CN114683921A (zh) 换电站
CN112331936A (zh) 一种电池系统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