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6010U -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6010U
CN217126010U CN202220216163.3U CN202220216163U CN217126010U CN 217126010 U CN217126010 U CN 217126010U CN 202220216163 U CN202220216163 U CN 202220216163U CN 217126010 U CN217126010 U CN 217126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conveying
line body
lin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161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鑫业
王龙江
张永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d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Mod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Mod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Mod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161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6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6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6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包括线体型材,输送辊轮模块,驱动辊轮模块及传动组件,两侧的线体框架型材对称设有若干输送辊轮模块,驱动辊轮模块设置在一侧的线体型材上,并通过传动介质带动输送辊轮模块,传动组件设置在一组相对的输送辊轮模块之间,输送辊轮模块和驱动辊轮模块均通过其各自包含的轴承座与线体型材连接,隔板设置在相邻的轴承座之间,线体型材扣盖与线体型材上端和轴承座上端扣合连接,将输送单元和驱动单元模块化,方便集中备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调整模块单元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隔板以及在线体型材上方设置线体型材扣盖,防止由于输送线运行产生的粉尘杂物等进入外部工作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输送装配领域,具体的涉及了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自动化输送系统的输送线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带类输送线:以齿形带、皮带或片基带为输送介质,以塑料或碳钢材质摩擦条作为载体的输送线。这种输送技术存在的缺陷是输送速度低、输送机掉粉严重、能耗大,皮带更换需整线停机,影响生产效率。
2、链条类输送线:以倍速链条、覆板链条或短节距滚子链条为输送介质,以塑料或碳钢材质摩擦条作为载体的输送线。这种输送技术存在的缺陷是输送速度低、输送平稳性差、噪音大、链条需润滑、无法用在洁净领域。
3、辊筒类输送线:以辊筒为输送介质,以链条或多楔带为传动介质的输送线。这种输送技术存在的缺陷是辊筒精度差、输送平稳性差、无法满足高速输送下的平稳运输。
4、积放辊轮类输送线:以机加工辊轮为输送介质,以链条或伞齿轮为传动介质的输送线。这种输送技术存在的缺陷是输送速度低、加工装配周期长、价格昂贵。
上述的四类输送线均无法很好的满足洁净领域的高速输送环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包括线体型材,输送辊轮模块,驱动辊轮模块及传动组件,线体型材设置在两侧,两侧的线体框架型材对称设有若干输送辊轮模块,驱动辊轮模块设置在一侧的线体型材上,并通过传动介质带动输送辊轮模块,传动组件设置在一组相对的输送辊轮模块之间,用于将动力从一侧传动到另一侧,还包括线体型材扣盖和隔板,线体型材上沿着输送方向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输送辊轮模块和驱动辊轮模块均通过其各自包含的轴承座与线体型材连接,隔板设置在相邻的轴承座之间,并隔板的下端插设在第一凹槽上,线体型材扣盖与线体型材上端和轴承座上端扣合连接,将输送单元和驱动单元模块化,方便集中备货,同时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调整模块单元之间的距离,在各模块之间,通过设置隔板以及在线体型材上方设置线体型材扣盖,防止由于输送线运行产生的粉尘杂物等进入外部工作环境,将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相对隔离,防止环境交互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输送辊轮模块包括:输送辊、输送辊轴、轴承座、轴承和传动带轮,轴承套设在轴承座内,输送辊轴穿过轴承,输送辊轴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带轮,另一端与输送辊固定连接。
优选的,电机通过电机法兰固定在轴承座上,电机的轴端通过连接组件与驱动辊轴连接,驱动辊轴上固定设有输送辊轮,驱动辊轴穿过嵌设在轴承座内的轴承,驱动辊轴的另一端与传动带轮连接。
优选的,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和轴套,传动轴通过轴套与两侧的输送辊轴的相对端连接。
优选的,输送辊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环状的辊轮胶套套设在第二凹槽内,辊轮胶套的外圆周面突出于输送辊轮的外圆周面,通过在输送辊外周设置辊轮胶套,起到缓冲减震、降噪、增大摩擦力作用。
优选的,传动介质为多楔带,传动带轮为多楔带轮,多楔带交替套装在相邻的传动带轮上,应用此多楔带来替代传统的皮带,可以更好的实现传动和导向功能,并且避免了皮带下方粘贴的导向条掉落导致的导向条卡住设备或者皮带断裂而引发的设备故障。
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电机转接套和连接套,电机的轴端与电机转接套固定插接,连接套设有与电机转接套外截面尺寸一致的孔,电机转接套插接在连接套的一端内,连接套的另一端与驱动辊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电机带轮、驱动带、驱动带轮和间接驱动辊轴,电机带轮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轴端,驱动带套设在间接驱动辊轴上,驱动带套设在电机带轮和驱动带轮上,把动力从电机传送到两侧的输送辊轮模块。
优选的,轴承座的沿输送线方向的两侧设有垂直于地面的第三凹槽,隔板侧方两端插设在第三凹槽中,加强了隔板对输送线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阻隔。
优选的,线体型材的沿输送线方向的前后两端设有线体型材端盖,线体型材端盖将线体型材两端密封,加强了输送线体内部的密封程度。
优选的,轴承座的上端设有突出的第一卡合部,线体型材的上端设有突出的第二卡合部,线体型材扣盖的两侧向下设有呈相对向内的钩状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第一卡合部和第一扣合部完成紧密卡合,第二卡合部和第二扣合部完成紧密卡合,采用此种卡合方式保证了线体内部的密闭性,加强了输送线体内部的密封程度。
优选的,线体型材上设有向上开口的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四凹槽,轴承座可拆卸的通过连接固定件与第四凹槽连接,轴承座的下端设有条状限位凸台,限位凸台至少部分置于第四凹槽内,将轴承座的沿垂直于输送方向限位,增强输送线体输送过程中的平稳度,保证输送辊轮模块和驱动辊轮模块不会发生垂直于输送线方向的偏移,同时在安装过程中预定位,方便快捷。
优选的,线体型材扣盖上设有第五凹槽,第五凹槽用于设置摩擦条。
优选的,轴承座、输送辊轮及传动带轮均为模具成型,提高了关键部件的精密度,保证输送过程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优势在于,将输送辊轮单元和驱动辊轮单元模块化,加工装配简单,成本低,安装维护便捷,同时采用在各模块之间通过隔板来阻隔输送线体的内外部环境,同时配合线体型材扣盖和线体型材端盖,将输送线内部完全封闭,保证输送线运行中无法避免的产生的粉尘等进入外部环境,通过在辊轮上套装胶套,缓冲减震,并有效的降低了输送线体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并将关键部件模具成型,保证部件精度,提高了高速运行状态下的平稳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输送辊轮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辊轮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传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辊轮模块部分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线体型材;101、第二卡合部;2、轴承座;201、凸台;202、通孔;203、第一卡合部;3、隔板;4、线体型材扣盖;401、第一扣合部;402、第二扣合部;5、线体型材端盖;6、轴承;7、输送辊轴;8、输送辊轮;9、第二凹槽;10、辊轮胶套;11、传动带轮;12、螺栓;13、垫片;14、第四凹槽;15、电机;16、电机法兰;17、电机防护罩;18、长螺栓;19、驱动辊轴;20、连接套;21、传动轴;22、轴套;23、第三凹槽;24、第五凹槽;25、摩擦条;26、电机带轮;27、驱动带轮;28、间接驱动辊轴;29、驱动多楔带;30、第一凹槽;31、电机转接套;32、多楔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线体型材1设置在输送线的两侧,线体型材1为规定尺寸内任意长度切割的,以挤压方法由铝合金材质制成,内部设有镂空结构,两侧的线体型材1对称设有若干输送辊轮模块,还包括驱动辊轮模块和传动组件,轴承座2之间设有隔板3,隔板3为长方形平板结构,优选以挤出方法由塑料或铝合金制作切割使用,线体型材1上端设有线体型材扣盖4,线体型材扣盖优选以挤压方法由铝合金材质制作,线体型材1的两端设有线体型材端盖5,线体型材端盖5以注塑方法由塑料材质支撑,线体型材端盖5上设有若干凸起,通过凸起与线体型材1的内部截面镂空处扣合。
如图1至3及图7所示,轴承座2优选以注塑方法由塑料制作,也可以由铝合金制作,轴承座2内嵌套设有一组轴承6,输送辊轴7的一端与输送辊轮8优选以注塑的方式固定连接,同样也可以采用设置平键的方式固定连接,输送辊轮8上设有环状的第二凹槽9,环状的辊轮胶套10套设在第二凹槽9内,并且辊轮胶套10的外圆周面突出于输送辊轮8的外圆周面,即由辊轮胶套的外圆周面与实际载物接触,辊轮胶套10优选由聚氨酯制作,辊轮胶套10可以起到缓冲减震,降噪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输送辊轴7的另一端加工有半圆形的第一平台,传动带轮11中心的孔设有与第一平台配合的第二平台,传动带轮11设置在相对于输送辊轮8的轴承座2的另一侧,输送辊轴7的另一端穿过轴承6与传动带轮11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12和垫片13紧固,
轴承座2下方设有长条状的凸台201(图7中有标识),线体型材1上设有开口向上的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第四凹槽14,凸台201置于第四凹槽14内部,保证轴承座2只能沿着输送方向移动,轴承座2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02,通过长螺栓18穿过通孔202,将轴承座2与线体型材1紧固固定。
传动介质采多楔带32,传动带轮11为上设有多个环状的沟槽的多楔带轮,沟槽与多楔带32平面基体下附有的若干纵向楔形条啮合,多个多楔带32依次设在相邻的传动带轮11上,利用多楔带32的性质,实现传动和导向功能,并且避免了皮带下方粘贴的导向条掉落导致的导向条卡住设备或者皮带断裂而引发的设备故障,同时也减少了皮带粉屑的产生,适用于高净度的无尘环境。
另外传动介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常用传动皮带,同时传动带轮11可以进行相应的结构设置,为本领域的常规替换手段,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做赘述。
如图4所示,电机15通过电机法兰16固定在轴承座上,电机15外部设有电机防护罩17,电机法兰16模具成型,电机法兰16由铝合金制成,轴承座2通过长螺栓18沿着第四凹槽14固定在线体型材1上,轴承座2内嵌设有一组轴承6,驱动辊轴19的一端穿过轴承6,通过洗扁加工的平台与传动带轮11配合连接,并通过螺栓12和垫片13紧固,驱动辊轴19的另一端与输送辊轮8固定连接并穿过输送辊轮8,固定连接的方式为注塑连接,或者采用平键进行连接,驱动辊轴19穿过输送辊轮8的部分为六方形,通过连接套20和电机转接套31与电机15的轴端连接,电机15的轴端为圆端,电机转接套31的中心孔为与电机15轴端配合的圆孔,电机转接套31外形为六方形,驱动辊轴19穿过输送辊轮的部分也为尺寸同样的六方形,两者通过中心孔为六方形的连接套20连接。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包含传动组件的示意图,传动轴21通过轴套将两侧的驱动辊轴19连接在一起,驱动辊轴19部分突出于输送辊轮8,并在端部加工了半圆形平台,其中传动轴21与驱动辊轴19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在端部加工配合的平台配合安装,并通过轴套22固定,通过驱动辊轴19带动输送辊轮8,目的是防止传动轴21与两侧的输送辊轮8发生相对转动,通过传动轴21将动力从输送线的一侧传到另一侧。
如图6所示的轴承座2的俯视图,轴承座2的两侧设有向内凹陷的第三凹槽23,第三凹槽23用于容纳隔板3的侧边,保证隔板3的安装稳定性,同时还能保证密封的强度。
如图7和图8所示,线体型材扣盖4的两侧向下设有突出的并呈对向的钩状的第一扣合部401和第二扣合部402,轴承座2上端设有突出的第一卡合部203,线体型材的上端设有突出的第二卡合部101,第一卡合部203和第一扣合部401完成紧密卡合,第二卡合部101和第二扣合部402完成紧密卡合,通过本种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密封的同时,易于拆卸维护。
需要说明的是,线体型材扣盖4与轴承座2及线体型材1的连接方式不只限于卡合一种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还可以通过增加密封圈的形式保证密封连接,还可以通过胶来完成密封连接,还可以通过焊接或铆接完成密封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均为较为常规连接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通过阅读上述内容后容易想到并实现,故在此不做赘述。
线体型材扣盖4上还设有向输送线体中心方向开口的第五凹槽24,第五凹槽24内可以用于设置摩擦条25,
隔板3顶端的安装高度高于第一扣合部401底端的高度,保证了输送线体的内部密封,线体型材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30,隔板3插合在第一凹槽30内。
如图9与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电机15通过电机法兰16设置在了传动轴21的下方,电机15的轴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带轮26,电机带轮26以机加工的方式由铝合金制作,也可以由钢来制作,电机带轮26的齿形为多楔带齿形,电机带轮26的内孔为带键槽的圆孔,与电机15的轴端连接固定,驱动带轮27为多楔带轮,驱动带轮27通过平键与间接驱动辊轴28固定连接,通过间接驱动辊轴28将传动轴21与驱动辊轴19连接,连接方式为通过端部加工的半圆形平台配合连接,驱动多楔带29绕过电机带轮26和驱动带轮27,完成将动力传送给两侧的输送辊轮8,两侧的的部分在之前有详细的表述,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体型材,输送辊轮模块,驱动辊轮模块及传动组件,所述线体型材设置在两侧,两侧的所述线体框架型材对称设有若干所述输送辊轮模块,所述驱动辊轮模块设置在一侧的所述线体型材上,并通过传动介质带动所述输送辊轮模块,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一组相对的所述输送辊轮模块之间,用于将动力从一侧传动到另一侧,还包括线体型材扣盖和隔板,所述线体型材上沿着输送方向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输送辊轮模块和所述驱动辊轮模块均通过其各自包含的轴承座与所述线体型材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轴承座之间,并所述隔板的下端插设在第一凹槽上,所述线体型材扣盖与所述线体型材上端和所述轴承座上端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轮模块包括:输送辊轮、输送辊轴、所述轴承座、轴承和传动带轮,所述轴承嵌设在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输送辊轴穿过轴承,所述输送辊轴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传动带轮,另一端与所述输送辊轮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轮模块包括:电机、电机法兰、连接组件、输送辊轮、所述轴承座、轴承、传动带轮和驱动辊轴,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法兰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电机的轴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驱动辊轴的一端或所述传动带轮连接,所述驱动辊轴上固定设有所述输送辊轮,所述驱动辊轴穿过嵌设在所述轴承座内的所述轴承,所述驱动辊轴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带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和轴套,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轴套与两侧的所述输送辊轴的相对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轮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环状的辊轮胶套套设在第二凹槽内,所述辊轮胶套的外圆周面突出于所述输送辊轮的外圆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介质为多楔带,所述传动带轮为多楔带轮,所述多楔带交替套装在相邻的所述传动带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机转接套和连接套,所述电机的轴端与所述电机转接套固定插接,所述连接套设有与所述电机转接套外截面尺寸一致的孔,所述电机转接套插接在所述连接套的一端内,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辊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机带轮和驱动带,所述电机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轴端,所述驱动带套设在所述电机带轮和所述传动带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沿输送线方向的两侧设有垂直于地面方向的第三凹槽,所述隔板侧方两端插设在所述第三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型材的沿输送线方向的前后两端设有线体型材端盖,所述线体型材端盖将线体型材两端密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的上端设有突出的第一卡合部,所述线体型材的上端设有突出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线体型材扣盖的两侧向下设有呈相对向内的钩状的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一扣合部完成紧密卡合,所述第二卡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完成紧密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型材上设有向上开口的沿输送方向设置的第四凹槽,所述轴承座可拆卸的通过连接固定件与所述第四凹槽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下端设有条状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至少部分置于所述第四凹槽内,将所述轴承座的沿垂直于输送方向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型材扣盖上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用于设置摩擦条。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所述输送辊轮及所述传动带轮均为模具成型。
CN202220216163.3U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Active CN217126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6163.3U CN217126010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16163.3U CN217126010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6010U true CN217126010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16163.3U Active CN217126010U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60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3729A (zh) * 2023-07-12 2023-10-10 苏州博斯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线
CN117485835A (zh) * 2023-11-16 2024-02-02 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输送装置和工件托盘运输方法
CN117485834A (zh) * 2023-10-19 2024-02-02 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楔带传动输送线及输送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3729A (zh) * 2023-07-12 2023-10-10 苏州博斯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线
CN117485834A (zh) * 2023-10-19 2024-02-02 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楔带传动输送线及输送方法
CN117485835A (zh) * 2023-11-16 2024-02-02 广州载德自动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循环输送装置和工件托盘运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26010U (zh) 一种适用于洁净领域的模块化高速辊轮输送线
US20060084542A1 (en) Conveyance system
CN106628918B (zh) 一种长距离重载拖动装置
CN202098805U (zh) 分拣机的传动链条
CN210365939U (zh) 自动上料机
US6273241B1 (en) Powered conveyor turn having improved repair features
CN214166326U (zh) 一种平顶链螺旋冷却塔
CN216806890U (zh) 刮板线同步回转机构
CN217101754U (zh) 一种转弯输送装置
CN213058764U (zh) 一种新型同步输送装置
CN216735924U (zh) 一种v型滚筒线
CN116177100A (zh) 单轴跑道自动纠偏装置
CN211768155U (zh) 一种新型皮带式输送机
CN218753027U (zh) Abs电池外壳回收用的输送装置
CN210434874U (zh) 分拣系统及其整位装置
CN209112985U (zh) 一种电芯盘循环输送机构
CN215973394U (zh) 一种门板输送机
CN217866778U (zh) 一种车辆对中机构
CN109967385B (zh) 一种汽车前挡玻璃isra检测传输线
CN220033337U (zh) 一种加强玻璃输送装置
CN212768075U (zh) 运送工单闭环平台
CN217171952U (zh) 一种传送装置
CN215923459U (zh) 一种凹槽同步带输送机
CN217457384U (zh) 斜向滚筒输送装置
CN220765576U (zh) 一种倒梯形水转印刷循环输送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16200 Dalian Meile industrial assembly technology Co., Ltd., Gulf Industrial Zone, Puland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od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200 Dalian Meile industrial assembly technology Co., Ltd., Gulf Industrial Zone, Puland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ALIAN MOD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