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9429U - 一种旋转工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工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9429U
CN216829429U CN202122589773.6U CN202122589773U CN216829429U CN 216829429 U CN216829429 U CN 216829429U CN 202122589773 U CN202122589773 U CN 202122589773U CN 216829429 U CN216829429 U CN 216829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cross beam
positioning plate
hand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97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振球
龙曾
刘仕业
钟文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ndun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ndun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ndun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ndun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97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9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9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9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工作台,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座以及旋转件;两个旋转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夹具组,第一夹具组包括两个分置于第一横梁两侧的第一夹具;第二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垫板;第一夹具适于将工件压紧在垫板上;一个旋转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靠近另一个旋转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具组;第二夹具组包括两个第二夹具,位于第二横梁上的第二夹具组的两个第二夹具分置于第二横梁的两侧;第二夹具适于将工件压紧在第一定位板上。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工作台,其无需取下类框架组件便能对其进行翻转,从而避免破坏焊接面,保证工件的拼接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工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工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结构类框架组件在焊接时通常采用固定夹具夹紧零部件进行操作。然而在焊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工件的正反面都需要焊接的情况,此时往往是在正面焊接完成后,将工件从固定夹具上取下,翻转工件后再用通用夹具夹紧工件进行焊接,由于将工件取下和重新装夹的过程中有人工的参与,容易破坏刚刚焊接过后的焊接面,由此造成加工速度慢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这种类型框架组件受固定夹具的限制,生产工序增多,设备利用率低,不仅操作过程繁琐,而且在一个人的操作装夹下时间长,不仅增大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也大大增加工作场地周转空间的压力,综上所述导致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工作台,其无需取下类框架组件便能对其进行翻转,从而避免破坏焊接面,保证工件的拼接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旋转工作台,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上分别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两个所述旋转件相对且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座内部设置有驱动所述旋转件转动的驱动机构;两个所述旋转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且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分别位于所述旋转件的两端;
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夹具组,所述第一夹具组包括两个分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两侧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两端分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所述第一夹具适于将工件压紧在所述垫板上;
一个旋转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第一横梁以及第二横梁靠近另一个旋转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具组;所述第二夹具组包括两个第二夹具,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二夹具组的两个第二夹具分置于第一横梁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夹具组的两个第二夹具分置于第二横梁的两侧;所述第二夹具适于将工件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夹具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夹具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第二连接板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上,位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连接板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夹具,所述第三夹具适于将工件抵紧在第一限位挡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夹具,所述第四夹具适于将工件抵紧在第二限位挡块上;所述第一限位挡块以及第二限位挡块位于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梁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厚度与所述垫板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两端分置于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档块,所述第三限位挡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块位于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五夹具,所述第五夹具适于将工件抵紧在第二定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六夹具,所述第六夹具适于将工件抵紧在第三限位挡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具以及第二夹具均包括底板、支座、手柄以及弧形连杆;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手柄与支座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支座的第二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设有推杆;所述弧形连杆的第一端与手柄的中部铰接,所述弧形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推杆铰接;所述手柄转动时适于带动所述推杆沿套筒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具、第四夹具、第五夹具以及第六夹具均包括底台、伸出臂、螺栓以及把手;所述伸出臂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台上,所述伸出臂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滑槽且通过位于滑槽两侧的螺母锁紧在所述伸出臂上;所述把手适于控制所述伸出臂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位于把手第一端的手持部以及位于把手第二端的两个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底台铰接,两个支撑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滑槽位于两个旋转臂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之间可转动连接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抵接块适于与所述伸出臂抵接以限制所述伸出臂的转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夹具、垫板、第二夹具以及第一定位板的配合可使工件沿其高度以及长度方向固定在旋转工作上,并且固定后的工件可跟随旋转件转动,这样一来,当焊接完工件一面时,可以直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件转动,从而将工件的另一面转到焊接工位进行焊接,整个过程无需从夹具上拆卸下工件,从而也就避免了破坏焊接面,保证了工件的拼接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工作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工作台夹持工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具与第一连接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具、第四夹具与第二连接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夹具、第一限位挡块与第一定位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夹具、第六夹具、第三限位挡块与第二定位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夹具、第四夹具、第五夹具、第六夹具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去除抵接块后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座;3、第一横梁;31、第一夹具;32、第一连接板;41、第二夹具;42、第二连接板;421、第二限位挡块;422、第四夹具;5、第二横梁;51、垫板;52、第二定位板;521、第三限位挡块;522、第五夹具;523、第六夹具;6、工件;71、旋转件;72、第一定位板;721、第一限位挡块;722、第三夹具;81、底台;82、伸出臂;821、滑槽;83、螺栓;84、把手;841、手持部;842、支撑臂;85、螺母;86、第一转轴;87、第二转轴;88、抵接块;91、底板;92、支座;921、套筒;93、手柄;94、弧形连杆;95、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工作台,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两个支撑座2,两个支撑座2上分别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71,两个旋转件71相对且对称设置,支撑座2内部设置有驱动旋转件71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一般选用电机;两个旋转件71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3以及第二横梁5,且第一横梁3与第二横梁5分别位于旋转件71的两端。第一横梁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夹具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三个;第一夹具组包括两个分置于第一横梁3两侧的第一夹具31;第二横梁5的两端设置有垫板51,垫板51的两端分置于第二横梁5的两侧;第一夹具31适于将工件6压紧在垫板51上。一个旋转件7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72,第一横梁3以及第二横梁5靠近另一个旋转件7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具组;第二夹具组包括两个第二夹具41,位于第一横梁3上的第二夹具组的两个第二夹具41分置于第一横梁3的两侧,位于第二横梁5上的第二夹具组的两个第二夹具41分置于第二横梁5的两侧;第二夹具41适于将工件6压紧在第一定位板72上。
使用时,参照图2,通过第一横梁3上的第一夹具31将工件6压紧在垫板51上,通过第二夹具41将工件6压紧在第一定位板72上;而垫板5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垫板51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梁5的两端,即第一夹具31可使工件6沿其高度方向固定在第一夹具31以及垫板51之间;同样,第二夹具41则可使工件6沿其长度方向固定在第二夹具41以及第一定位板72之间;即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具31、垫板51、第二夹具41以及第一定位板72的配合可使工件6沿其高度以及长度方向固定在旋转工作上,并且固定后的工件6可跟随旋转件71转动。这样一来,当焊接完工件6一面时,可以直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旋转件71转动,从而将工件6的另一面转到焊接工位进行焊接,整个过程无需从夹具上拆卸下工件6,从而也就避免了破坏焊接面,保证了工件6的拼接尺寸。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工作台对需要打磨的工件6同样适用。
作为优选地实施方式,参照图1-3,两个第一夹具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32连接,且第一连接板32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第一横梁3上。即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一夹具31之间具体是通过第一连接板32连接,且第一连接板32可在第一横梁3上滑动以调整位置,可以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工件6进行夹持,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优选地,参照图1-2以及图4,两个第二夹具4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42连接,位于第一横梁3上的第二连接板42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第一横梁3上,位于第二横梁5上的第二连接板42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第二横梁5上。即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二夹具41之间具体是通过第二连接板42连接;同样,第二连接板42可在第一横梁3上滑动以调整位置,可以方便不同尺寸的工件6进行夹持,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优选地,参照图1-2以及图5,第一定位板7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721,第一定位板7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夹具722,第三夹具722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一限位挡块721上;第二连接板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421,第二连接板4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夹具422,第四夹具422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二限位挡块421上;第一限位挡块721以及第二限位挡块421位于同一侧。通过增设第一限位挡块721以及第三夹具722,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工件6的固定可靠性。同样,增设的第二限位挡块421以及第四夹具422同样可以起到提升固定可靠性的作用。具体而言,第一限位挡块721与第三夹具722、第二限位挡块421以及第四夹具422可以使工件6其沿宽度方向固定。而第一限位挡块721以及第二限位挡块421位于同一侧,可以避免第三夹具722以及第四夹具422在夹紧时使工件6产生扭矩。
优选地,参照图1-2以及图6,第二横梁5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板52,第二定位板52的厚度与垫板51的厚度相等,第二定位板52的两端分置于第二横梁5的两侧,第二定位板5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档块,第三限位挡块521与第一限位挡块721位于同一侧。通过增设第二定位板52,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件6高度方向固定的可靠性。而第二定位板52上的第三限位挡块521则可以提升工件6宽度方向固定的可靠性。
优选地,参照图1-2以及图6,第二定位板52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五夹具522,第五夹具522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二定位板52上。第五夹具522与第二定位板52的配合可以提升工件6高度方向固定的可靠性。
优选地,参照图1-2以及图6,第二定位板52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六夹具523,第六夹具523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三限位挡块521上。第六夹具523与第三限位挡块521的配合可以提升工件6宽度方向固定的可靠性。
优选地,参照图7,第一夹具31以及第二夹具41均包括底板91、支座92、手柄93以及弧形连杆94;支座92设置在底板91上,手柄93与支座92的第一端铰接,支座92的第二端设置有套筒921;套筒921内套设有推杆95;弧形连杆94的第一端与手柄93的中部铰接,弧形连杆94的第二端与推杆95铰接;手柄93转动时适于带动推杆95沿套筒921运动。即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具31以及第二夹具41的具体结构如上,第一夹具31与第二夹具41在实际应用中朝向不同,以提供不同方向的夹持力。
使用时,转动手柄93即可带动弧形连杆94运动,弧形连杆94的运动将带动推杆95沿套筒921运动,从而可以将工件6进行抵接夹紧。需要说明的是,手柄93可设置成当手柄93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能自锁,原理与快拆件类似,当手柄93越过死点时将形成自锁。
优选地,参照图8-9,第三夹具722、第四夹具422、第五夹具522以及第六夹具523均包括底台81、伸出臂82、螺栓83以及把手84;伸出臂82一端铰接在底台81上,伸出臂82上开设有滑槽821,螺栓83穿过滑槽821且通过位于滑槽821两侧的螺母85锁紧在伸出臂82上;把手84适于控制伸出臂82的转动。把手84包括位于把手84第一端的手持部841以及位于把手84第二端的两个支撑臂842,支撑臂842与底台81铰接,两个支撑臂84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86,滑槽821位于两个旋转臂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转轴87,第一转轴86以及第二转轴87之间可转动连接有抵接块88,抵接块88的一端与第一转轴86;抵接块88适于与伸出臂82抵接以限制伸出臂82的转动。上述的设置方式中,螺栓83可以沿滑槽821运动,从而可以方便调整夹持点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件6。并且螺栓83可以沿滑槽821的深度方向运动,并通过螺母85锁定,以将工件6抵接实现夹具功能。把手84则可以锁定伸出臂82,避免伸出臂82随意转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两个支撑座(2),两个所述支撑座(2)上分别可转动连接有旋转件(71),两个所述旋转件(71)相对且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座(2)内部设置有驱动所述旋转件(71)转动的驱动机构;两个所述旋转件(71)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梁(3)以及第二横梁(5),且所述第一横梁(3)与第二横梁(5)分别位于所述旋转件(71)的两端;
所述第一横梁(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夹具组,所述第一夹具组包括两个分置于所述第一横梁(3)两侧的第一夹具(31);所述第二横梁(5)的两端设置有垫板(51),所述垫板(51)的两端分置于所述第二横梁(5)的两侧;所述第一夹具(31)适于将工件(6)压紧在所述垫板(51)上;
一个旋转件(7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板(72),第一横梁(3)以及第二横梁(5)靠近另一个旋转件(7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夹具组;所述第二夹具组包括两个第二夹具(41),位于所述第一横梁(3)上的第二夹具组的两个第二夹具(41)分置于第一横梁(3)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二横梁(5)上的第二夹具组的两个第二夹具(41)分置于第二横梁(5)的两侧;所述第二夹具(41)适于将工件(6)压紧在所述第一定位板(7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夹具(3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32)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2)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3)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夹具(4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42)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横梁(3)上的第二连接板(42)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3)上,位于所述第二横梁(5)上的第二连接板(42)以可锁定的方式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5)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7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挡块(721),所述第一定位板(7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夹具(722),所述第三夹具(722)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一限位挡块(721)上;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挡块(421),所述第二连接板(4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夹具(422),所述第四夹具(422)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二限位挡块(421)上;所述第一限位挡块(721)以及第二限位挡块(421)位于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5)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板(52),所述第二定位板(52)的厚度与所述垫板(51)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定位板(52)的两端分置于所述第二横梁(5)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板(5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限位挡块(521),所述第三限位挡块(521)与所述第一限位挡块(721)位于同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52)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五夹具(522),所述第五夹具(522)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二定位板(52)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52)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六夹具(523),所述第六夹具(523)适于将工件(6)抵紧在第三限位挡块(521)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31)以及第二夹具(41)均包括底板(91)、支座(92)、手柄(93)以及弧形连杆(94);所述支座(92)设置在所述底板(91)上,所述手柄(93)与支座(9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支座(92)的第二端设置有套筒(921);所述套筒(921)内套设有推杆(95);所述弧形连杆(94)的第一端与手柄(93)的中部铰接,所述弧形连杆(94)的第二端与所述推杆(95)铰接;所述手柄(93)转动时适于带动所述推杆(95)沿套筒(921)运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具(722)、第四夹具(422)、第五夹具(522)以及第六夹具(523)均包括底台(81)、伸出臂(82)、螺栓(83)以及把手(84);所述伸出臂(82)一端铰接在所述底台(81)上,所述伸出臂(82)上开设有滑槽(821),所述螺栓(83)穿过所述滑槽(821)且通过位于滑槽(821)两侧的螺母(85)锁紧在所述伸出臂(82)上;所述把手(84)适于控制所述伸出臂(82)的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84)包括位于把手(84)第一端的手持部(841)以及位于把手(84)第二端的两个支撑臂(842),所述支撑臂(842)与所述底台(81)铰接,两个支撑臂(842)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86),所述滑槽(821)位于两个旋转臂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转轴(87),所述第一转轴(86)以及第二转轴(87)之间可转动连接有抵接块(88),所述抵接块(8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86);所述抵接块(88)适于与所述伸出臂(82)抵接以限制所述伸出臂(82)的转动。
CN202122589773.6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旋转工作台 Active CN216829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9773.6U CN216829429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旋转工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9773.6U CN216829429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旋转工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9429U true CN21682942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9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9773.6U Active CN216829429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旋转工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9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81981U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翻转装置
CN205271248U (zh) 卡车底盘尾灯支架焊接工装
CN111375967A (zh) 一种可调式焊接工装
CN216829429U (zh) 一种旋转工作台
CN22005067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焊接工装夹具
CN210334890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导轨的焊接夹具
CN105798517B (zh) 焊接夹具
CN213971270U (zh) 一种桁架机械手的手爪组件
CN211192722U (zh) 两次焊接工艺共用且具有旋转功能车身件焊接夹具
CN21107241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挂钩的焊接定位系统
CN210132243U (zh) 一种锁螺丝机构的可五面翻转工装夹具
CN112605576A (zh) 一种用于多点焊接的自动化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213003789U (zh) 一种机床工装夹具
CN206747749U (zh) 一种快速定位夹持多组工件的气动钎焊夹具
CN218114777U (zh) 一种机械式吊具
CN216882498U (zh) 一种可移动式钢板焊接工作台
CN218476272U (zh) 一种焊接工作台
CN220127908U (zh) 一种凳子骨架焊接装置
CN220240544U (zh) 一种试鞋镜加工工装
CN221019326U (zh) 一种具有位置固定功能的穿孔焊接机
CN213969735U (zh) 一种型材焊接用固定装置及焊接平台
CN212831233U (zh) 90度翻转机构
CN219074752U (zh) 一种钣金件加工工作台
CN211467517U (zh) 一种摩托车零部件焊接用夹紧装置
CN213257845U (zh) 一种稳定的焊接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