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5967U - 卡针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针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5967U
CN216525967U CN202220064503.5U CN202220064503U CN216525967U CN 216525967 U CN216525967 U CN 216525967U CN 202220064503 U CN202220064503 U CN 202220064503U CN 216525967 U CN216525967 U CN 216525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ntroller
sensor
target position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45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豪
王东亮
苏福彪
陈思远
骆才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45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5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5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5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针检测装置,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卡针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卡针探测器和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装盒处于第一目标位置,并在有包装盒处于第一目标位置时,向控制器反馈第一信号;控制器与卡针探测器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信号控制卡针探测器启动,检测包装盒是否有卡针。本实用新型的卡针检测装置,通过卡针探测器和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包装盒位于第一目标位置后,卡针探测器能够用于检测该包装盒内是否装入卡针,避免卡针错漏混装,能够实现卡针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漏检率低,能够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Description

卡针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类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加工制造产业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类电子产品出厂包装工序,需要向包装盒内装入卡针(或称顶针)类取卡工具,便于用户打开SIM卡(或SD卡、TF卡)槽。但是由于卡针体积较小,在包装工序中极易漏装,造成错漏混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针检测装置,能够解决卡针错漏混装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卡针检测装置,所述卡针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卡针探测器和第一传感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装盒处于第一目标位置,并在有所述包装盒处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第一信号;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卡针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卡针探测器启动,检测所述包装盒是否有卡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针探测器采用金属探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将所述卡针探测器支撑在所述包装流水线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卡针探测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动作,带动所述卡针探测器靠近所述包装盒;
当所述卡针探测器靠近所述包装盒时,所述卡针探测器检测所述包装盒是否有卡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和阻挡组件;
所述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包装盒处于第二目标位置,并在有所述包装盒处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第二信号;
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挡板件;所述挡板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动作,带动所述挡板件运动至所述包装盒的下游一侧,将所述包装盒阻挡在所述第一目标位置;
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沿包装流水线的输送方向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件位于所述卡针探测器沿包装流水线的输送方向的下游;
所述挡板件将所述包装盒阻挡在所述第一目标位置时,所述包装盒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卡针探测器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
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包装盒处于第三目标位置,并在有所述包装盒处于所述第三目标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反馈第三信号;
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三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停止动作;
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位于所述阻挡组件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四传感器;
所述第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包装盒位于第四目标位置,并在有所述包装盒处于所述第四目标位置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第四信号;
所述控制器与包装流水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四信号控制所述包装流水线的输送速度;
所述第四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沿所述包装流水线的上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五传感器;
所述第五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五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卡针探测器检测到所述包装盒内具有卡针后,扫描所述包装盒的识别码,并将所述包装盒的识别码反馈至包装流水线的控制中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装置本体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内;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但不限于触控屏、急停开关、复位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设备本体和纸托件;
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并列放置在包装流水线,且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的开口朝上;所述设备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纸托件位于所述第二盒体内,所述卡针探测器能够检测所述纸托件内是否具有卡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卡针检测装置,通过卡针探测器和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包装盒位于第一目标位置后,卡针探测器能够用于检测该包装盒内是否装入卡针,避免卡针错漏混装,能够实现卡针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漏检率低,能够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传感器与第一至第四目标位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卡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控制器;2、卡针探测器;3、第一传感器;4、包装盒;41、第一盒体;42、第二盒体;43、设备本体;44、纸托件;45、卡针;5、第一支撑结构;51、第一安装板;52、第一驱动件;6、包装流水线;7、第二传感器;8、阻挡组件;81、第二驱动件;82、挡板件;9、第三传感器;10、第四传感器;11、第五传感器;12、装置本体;13、控制面板;
100、第一目标位置;200、第二目标位置;300、第三目标位置;400、第四目标位置;
箭头a、包装流水线的输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顶”、“底”、“前”、“后”、“侧”等,以包装流水线的布置方位为基准,其中,以包装流水线输送带上表面所在方位为顶或上,与上相反方向为底或下,顶和底之间的部分为侧,包装流水线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为前,上游为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类电子产品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加工制造产业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类电子产品出厂包装工序,需要向包装盒内装入卡针(或称顶针)类取卡工具,便于用户打开SIM卡(或SD卡、TF卡)槽。但是由于卡针体积较小,在包装工序中极易漏装,造成错漏混事件。
此外,由于卡针通常由上道包装工序进行预包装,例如预先放入包装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卡片的承托件(或称承托盒)内,肉眼无法进行卡针的错漏检测。
相关技术中,多采用人工检测方案,例如操作者手持探测器对包装流水线上的包装盒进行逐一检测,但是由于没有设备防呆及系统防呆,很容易出现漏检,或漏处理,导致包装盒内无卡针,造成错漏混事件,影响产品包装质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卡针检测装置,通过卡针探测器和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有包装盒位于第一目标位置后,卡针探测器能够用于检测该包装盒内是否装入卡针,避免卡针错漏混装,能够实现卡针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漏检率低,能够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图中仅以框图形式,主要作用是说明本方案中各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不构成对本方案卡针检测装置的各零部件的具体结构、空间位置关系等的限制。
一方面,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卡针检测装置,卡针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1、卡针探测器2和第一传感器3;第一传感器3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第一传感器3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装盒4处于第一目标位置100,并在有包装盒4处于第一目标位置100时,向控制器1反馈第一信号;控制器1与卡针探测器2电性连接;控制器1用于根据第一信号控制卡针探测器2启动,检测包装盒4是否有卡针45。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通过卡针探测器2和第一传感器3,第一传感器3检测到有包装盒4位于第一目标位置100后,卡针探测器2能够用于检测该包装盒4内是否装入卡针45,避免卡针45错漏混装,能够实现卡针45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漏检率低,能够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针探测器2的电源开关为常闭设置,当控制器1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卡针探测器2的电源接通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针探测器2采用金属探测器。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考虑到卡针45通常为金属材质,因此采用金属探测器作为卡针探测器2,借助电磁感应原理检测包装盒4内是否有卡针45,能够实现非接触检测,可靠性高,无需破坏已有包装,检测效率高。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结构5;第一支撑结构5将卡针探测器2支撑在包装流水线6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采用第一支撑结构5将卡针探测器2支撑在包装流水线6的上方,使得卡针探测器2能够从上方靠近包装盒4,从而能够适用于对包装流水线6上的包装盒4进行在线检测,有利于提高卡针45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结构5还包括第一安装板51,第一驱动件52连接于第一安装板51,该第一安装板51连接于包装流水线6一侧的固定结构上,该固定结构例如支架等。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5包括第一驱动件52;卡针探测器2连接于第一驱动件52;第一驱动件52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控制器1能够在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控制第一驱动件52动作,带动卡针探测器2靠近包装盒4;当卡针探测器2靠近包装盒4时,卡针探测器2对包装盒4进行卡针45检测。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考虑到金属探测器的探测通常具有定向性,且检测距离较短,因此将卡针探测器2连接在第一驱动件52上,利用第一驱动件52带动卡针探测器2靠近包装盒4动作,对包装盒4进行抵近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此外还能够排除周围其它结构对卡针探测器2的干扰。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件52包括但不限于气缸、液压缸、蜗轮蜗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直线电机等。优选的,第一驱动件52采用气缸,通过控制进气方向带动卡针探测器2的移动。
结合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7和阻挡组件8;第二传感器7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第二传感器7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装盒4处于第二目标位置200,并在有包装盒4处于第二目标位置200时,向控制器1反馈第二信号;阻挡组件8包括第二驱动件81和挡板件82;挡板件82连接于第二驱动件81;第二驱动件81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控制器1能够在接收到第二信号后控制第二驱动件81动作,带动挡板件82运动至包装盒4的下游一侧,将包装盒4阻挡在第一目标位置100;第一目标位置100位于第二目标位置200沿包装流水线6输送方向的下游,其中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方向如箭头a所示。
本实施例卡针检测装置,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卡针45的检测精度,利用第二传感器7检测处于第二目标位置200,但还没到达第一目标位置100的包装盒4,并在控制器1的控制下,阻挡组件8中的第二驱动件81带动挡板件82动作,挡板件82下降到包装流水线6上,将包装盒4阻挡在第一目标位置100,从而使得包装盒4在第一目标位置100与卡针探测器2处于暂时的相对静止状态,能够提高卡针45的检测精度,而包装流水线6仍然以正常速度运行(此时,相当于该包装盒4在包装流水线6上滑动),不影响该包装流水线6上其它的包装盒4的输送。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件82位于卡针探测器2沿包装流水线6输送方向a的下游;挡板件82将包装盒4阻挡在第一目标位置100时,包装盒4的至少部分位于卡针探测器2的下方。从而,挡板件82能够通过抵住包装盒4朝向下游的端面,将包装盒4阻挡在第一目标位置100,不影响卡针探测器2从上方对包装盒4进行卡针45有无的检测。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9;第三传感器9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第三传感器9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装盒4处于第三目标位置300,并在有包装盒4处于第三目标位置300时,向控制器1反馈第三信号;控制器1能够在接收到第三信号后控制第二驱动件81停止动作;第三目标位置300位于阻挡组件8的下方。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由于需要阻挡组件8下降到包装盒4的侧面起到阻挡作用,因此阻挡组件8的下行止点要低于包装盒4的高度,因此存在压坏包装盒4的风险,为了防止压坏包装盒4,利用第三传感器9检测第三目标位置300是否有包装盒4,如果有包装盒4则控制器1控制第二驱动件81停止动作,从而起到防止阻挡组件8压坏包装盒4的问题。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四传感器10;第四传感器10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第四传感器10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装盒4位于第四目标位置400,并在有包装盒4处于第四目标位置400时,向控制器1发出第四信号;控制器1与包装流水线6电性连接,控制器1能够根据第四信号控制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速度;第四目标位置400位于第一目标位置100沿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考虑到包装流水线6上包装盒4可能出现间距不匀等问题,为了防止卡针检测装置输送方向a上游的包装盒4积聚,防止发生包装盒4挤落、压坏等现象,在卡针检测装置的上游的第四目标位置400设置第四传感器10,第四传感器10检测该目标位置是否有包装盒4,当该位置有包装盒4出现时说明包装流水线6上存在积聚现象,需要采取放缓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速度等措施。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传感器10、第二传感器7、第一传感器3、第三传感器9沿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方向a依次布置,第四目标位置400、第二目标位置200、第一目标位置100、第三目标位置300沿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方向a。示例性地,任意相邻的两个目标位置(例如第四目标位置400和第二目标位置200)沿输送方向a相互衔接,或存在部分重合。
另一实施例性地,传感器的位置可以根据目标位置的空间需求进行移动,或移动方向。
结合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五传感器11;第五传感器11与控制器1连接,第五传感器11用于在卡针探测器2检测到包装盒4内具有卡针45后,扫描包装盒4的识别码,并将包装盒4的识别码反馈至包装流水线6的控制中枢。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需要将卡针检测装置与包装流水线6的控制中枢实现自动、智能联控,因此利用第五传感器11对检测合格或不合格的包装盒4进行识别、标记,便于控制中枢对包装流水线6上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有效识别。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五传感器11为扫码枪,能够扫描识别包装盒4外壁或设备本体43上的识别码,反馈到控制中枢,在进入下一工序时,如果没有对应识别码,说明该包装盒4内没有卡针45,属于不良品,不可进入下一工序。
结合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装置本体12和控制面板13;装置本体12位于包装流水线6的一侧,控制面板13位于装置本体12的外表面,控制器1位于装置本体12内;控制面板13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控制面板13包括但不限于触控屏、急停开关、复位开关。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通过控制面板13实现人机交互,可以通过控制面板13调节第一驱动件52、第二驱动件81的动作范围等,提高卡针检测装置的检测使用范围,能够用于检测不同尺寸、高度的包装盒4。
结合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装盒4包括第一盒体41、第二盒体42、设备本体43和纸托件44;第一盒体41和第二盒体42并列放置在包装流水线6,且第一盒体41和第二盒体42的开口朝上;设备本体43位于第一盒体41内,纸托件44位于第二盒体42内,卡针探测器2能够检测纸托件44内是否具有卡针45。
本实施例的卡针检测装置,能够对包括两部分盒体的包装盒4进行卡针45有无检测,检测精度高,能够实现包装流水线6上的包装盒4的在线检测,不影响包装流水线6的正常速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感器3、第二传感器7、第三传感器9、第四传感器10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等。其中,光电传感器优选为红外光电传感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备本体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以下结合图5,就该卡针检测装置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该卡针检测装置设于包装流水线6一侧,采用四个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作为第一传感器3、第二传感器7、第三传感器9、第四传感器10,四个传感器沿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方向a依次布置在包装流水线6的上方。采用金属探测器作为卡针探测器2,气缸作为第一驱动件52、第二驱动件81。此外,第一传感器3可以设置在挡板件82上。
该卡针检测装置工作时,首先第二传感器7检测到有包装盒4处于第二目标位置200后,第二驱动件81带动挡板件82下降,将包装盒4阻挡在第一目标位置100。第一传感器3检测到第一目标位置100的包装盒4后,卡针探测器2被第一驱动件52带动靠近包装盒4,进行卡针检测。
如检测到卡针45,则启动第五传感器11对包装盒4进行扫码,将包装盒4标记为良品。若未检测到卡针45,则不会启动第五传感器11,该包装盒4不予标记,或标记为不良品。
第四传感器10起到控制包装盒4的间距作用,用于包装流水线6的速度平衡,第三传感器9防止挡板件82、卡针探测器2下降时压到包装盒4。
本实用新型的卡针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包装盒内是否装入卡针,避免卡针错漏混装,能够实现卡针的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漏检率低,能够提高产品包装质量。
在本文中提及的“若干个”、“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1)、卡针探测器(2)和第一传感器(3);
所述第一传感器(3)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3)用于检测是否有包装盒(4)处于第一目标位置(100),并在有所述包装盒(4)处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100)时,向所述控制器(1)反馈第一信号;
所述控制器(1)与所述卡针探测器(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卡针探测器(2)启动,检测所述包装盒(4)内是否有卡针(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探测器(2)采用金属探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结构(5);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将所述卡针探测器(2)支撑在包装流水线(6)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5)包括第一驱动件(52);所述卡针探测器(2)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52);
所述第一驱动件(52)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52)动作,带动所述卡针探测器(2)靠近所述包装盒(4);
当所述卡针探测器(2)靠近所述包装盒(4)时,所述卡针探测器(2)检测所述包装盒(4)内是否有卡针(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传感器(7)和阻挡组件(8);
所述第二传感器(7)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7)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包装盒(4)处于第二目标位置(200),并在有所述包装盒(4)处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200)时,向所述控制器(1)反馈第二信号;
所述阻挡组件(8)包括第二驱动件(81)和挡板件(82);所述挡板件(82)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81);所述第二驱动件(81)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81)动作,带动所述挡板件(82)运动至所述包装盒(4)的下游一侧,将所述包装盒(4)阻挡在所述第一目标位置(100);
所述第一目标位置(100)位于所述第二目标位置(200)沿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方向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件(82)位于所述卡针探测器(2)沿所述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方向的下游;
所述挡板件(82)将所述包装盒(4)阻挡在所述第一目标位置(100)时,所述包装盒(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卡针探测器(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传感器(9);
所述第三传感器(9)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传感器(9)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包装盒(4)处于第三目标位置(300),并在有所述包装盒(4)处于所述第三目标位置(300)时,向所述控制器(1)反馈第三信号;
所述控制器(1)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三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件(81)停止动作;
所述第三目标位置(300)位于所述阻挡组件(8)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四传感器(10);
所述第四传感器(10)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第四传感器(10)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包装盒(4)位于第四目标位置(400),并在有所述包装盒(4)处于所述第四目标位置(400)时,向所述控制器(1)发出第四信号;
所述控制器(1)与包装流水线(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能够根据所述第四信号控制所述包装流水线(6)的输送速度;
所述第四目标位置(400)位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100)沿所述包装流水线(6)的上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五传感器(11);
所述第五传感器(11)与所述控制器(1)连接,所述第五传感器(11)用于在所述卡针探测器(2)检测到所述包装盒(4)内有卡针(45)后,扫描所述包装盒(4)的识别码,并将所述包装盒(4)的识别码反馈至包装流水线(6)的控制中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针检测装置还包括装置本体(12)和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2)的外表面,所述控制器(1)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2)内;所述控制面板(13)与所述控制器(1)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13)至少包括触控屏、急停开关、复位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卡针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盒(4)包括第一盒体(41)、第二盒体(42)、设备本体(43)和纸托件(44);
所述第一盒体(41)和所述第二盒体(42)并列放置在包装流水线(6)上,且所述第一盒体(41)和所述第二盒体(42)的开口朝上;所述设备本体(43)位于所述第一盒体(41)内,所述纸托件(44)位于所述第二盒体(42)内,所述卡针探测器(2)能够检测所述纸托件(44)内是否具有卡针(45)。
CN202220064503.5U 2022-01-11 2022-01-11 卡针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525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4503.5U CN216525967U (zh) 2022-01-11 2022-01-11 卡针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4503.5U CN216525967U (zh) 2022-01-11 2022-01-11 卡针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5967U true CN216525967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7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4503.5U Active CN216525967U (zh) 2022-01-11 2022-01-11 卡针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5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2194A (zh) 一种电池片的弯片检测装置
CN114939694B (zh) 辊类检测输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661158B (zh) 一种小插针间距的针座连接器自动组装机
CN108147118A (zh) 取件检测机构及工件转运机构
CN216525967U (zh) 卡针检测装置
CN112974284B (zh) 一种集成ic检测系统
CN208377625U (zh) 一种物料智能料仓系统
CN208166531U (zh) 一种封盖机
CN213558530U (zh) 环形器耐压测试机
CN110329777A (zh) 一种片材上料机及上料方法
CN212100828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7516770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机床控制系统
CN108439296A (zh) 一种封盖机
CN110342258B (zh) 玻璃板取放装置
CN213934073U (zh) 环形器矢网测试机
CN115258234A (zh) 一种谐振器测试打标封装一体机
CN212525021U (zh) 保险丝转接镍片厚度检测和阻值检测机
CN210803326U (zh) 一种冲压卡托多料检测机
CN110560580B (zh) 一种自动化螺丝柱冲压设备
CN101567327B (zh) 裸晶测试机台用缓冲分类装置及该机台
CN208853295U (zh) 物料检测装置及止动圈加工系统
CN112247539A (zh) 一种块状电池的装壳机构
CN218380867U (zh) 一种金属接头不合格品自动检测机构
CN220596184U (zh) 一种新型理瓶机
CN220997037U (zh) 包体装箱控制装置与包体装箱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