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53950U -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53950U
CN216153950U CN202122141674.1U CN202122141674U CN216153950U CN 216153950 U CN216153950 U CN 216153950U CN 202122141674 U CN202122141674 U CN 202122141674U CN 216153950 U CN216153950 U CN 216153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rm
upright post
assembly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16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杭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osidi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osid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osidi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osidi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416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53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53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53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总成、电源总成和驱动总成;承重总成包括车头立管、承重梁、支承管、立柱、承重臂和上横杆,承重梁、支承管、立柱和承重臂分别设有左右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设置,电源总成设置于左、右承重梁和左、右支承管之间,电源总成包括电池架和电池,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后轮驱动臂和下横杆,后轮驱动臂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左、右后轮驱动臂的一端分别与左、右立柱通过铰链转轴连接,电机设置于左、右立柱下端的中间,电机的转轴与铰链转轴同心。该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改善了传动性能,降低了传动故障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通常带有存储电力的电池和电机,电池向电机提供电力,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后轮转动,从而实现电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电动车,尤其是电动摩托车,传动装置通常通过皮带轮或链轮传动,电机轴上的主动轮带动与后轮转动轴连接的从动轮转动,而从动轮一般固定在车架的后驱动臂的后端,后驱动臂的前端设置在电机轴的位置,但不能与电机轴完全同轴,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后驱动臂的两端会上下摆动,这样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经常会呈现过紧或过松的状态,电动车经过长时间的行驶后,传动装置必定会出现传动效率降低的现象,甚至可能引起传动故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解决了电动车的传动装置中两个传动轮在行驶过程中距离会产生变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包括:承重总成、电源总成和驱动总成;所述承重总成包括车头立管、承重梁、支承管、立柱、承重臂和上横杆,车头立管分别与承重梁和支承管的一端连接,立柱上下两端分别与承重梁和支承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重梁、支承管、立柱和承重臂分别设有左右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设置,左、右立柱的上端由上横杆连接,所述承重臂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电源总成设置于所述左、右承重梁和左、右支承管之间,电源总成包括电池架和电池;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后轮驱动臂和下横杆,所述后轮驱动臂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左、右后轮驱动臂与下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右后轮驱动臂的一端分别与左、右立柱通过铰链转轴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左、右立柱下端的中间,电机的转轴与铰链转轴同心。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承重梁和左、右支承管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电源腔,电池架设在电源腔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支承管之间设有电源固定横杆,立柱上设有电源固定支架,上横杆上设有电源减震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总成还包括与电池架上端连接的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承重梁和承重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立柱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电机上设置的固定孔对应,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侧设有方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侧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臂,且同一端的两个连接臂一个设在电机轴上方,另一个连接臂设在电机轴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杆为圆管形,所述承重臂设有与上横杆的圆截面配合的U形缺口,U形缺口的两端设有承重臂安装孔,所述立柱设有立柱安装孔,承重臂安装孔与立柱安装孔配合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架上连接有充电装置和散热装置,充电装置和散热装置设置于电池架和车头立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杆设有两个上缓冲固定耳,下横杆设有两个下缓冲固定耳,上缓冲固定耳和下缓冲固定耳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承重总成、电源总成和驱动总成;承重总成包括车头立管、承重梁、支承管、立柱、承重臂和上横杆,承重梁、支承管、立柱和承重臂分别设有左右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设置,电源总成设置于左、右承重梁和左、右支承管之间,电源总成包括电池架和电池,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后轮驱动臂和下横杆,后轮驱动臂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左、右后轮驱动臂的一端分别与左、右立柱通过铰链转轴连接,电机设置于左、右立柱下端的中间,电机的转轴与铰链转轴同心。该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改善了传动性能,降低了传动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承重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承重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连接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立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承重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结构如图1-图7 所示,包括:承重总成10、电源总成20和驱动总成30。
所述承重总成10包括车头立管11、承重梁12、支承管13、立柱14、承重臂15和上横杆16,车头立管11分别与承重梁12和支承管13的一端连接,立柱14上下两端分别与承重梁12和支承管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重梁12、支承管13、立柱14和承重臂15分别设有左右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10的中心面对称设置,左立柱141、右立柱142的上端由上横杆16连接,所述承重臂15一端与立柱14 固定连接。
所述电源总成20设置于所述左承重梁121、右承重梁122和左支承管131、右支承管132之间,电源总成20包括电池架21和电池 22。
所述驱动总成30包括电机31、后轮驱动臂32和下横杆33,所述后轮驱动臂32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10的中心面对称,左后轮驱动臂321、右后轮驱动臂322与下横杆3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后轮驱动臂321、右后轮驱动臂322的一端分别与左立柱141、右立柱142通过铰链转轴34连接,所述电机31设置于左立柱141、右立柱142下端的中间,电机的转轴311与铰链转轴34同心,可以是电机的转轴311与铰链转轴34通过联轴器连接。
电机的转轴311上一般固定有主动传动轮,左后轮驱动臂321、右后轮驱动臂322的另一端与后轮的旋转轴连接,且后轮的旋转轴上还固定有从动传动轮。在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即使左后轮驱动臂 321、右后轮驱动臂322的两端上下摆动,由于电机的转轴311与铰链转轴34同心,主动传动轮与从动传动轮的距离不会变化,也不会发生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经常会呈现过紧或过松的状况而影响传动性能。
具体的,所述左承重梁121、右承重梁122和左支承管131、右支承管132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电源腔17,电池架21设在电源腔17 的底部。这样在安装及维修电池22时,可以方便的取放电池22。
具体的,所述左支承管131、右支承管132之间设有电源固定横杆133,立柱14上设有电源固定支架143,上横杆16上设有电源减震托板161。大多电动摩托车的电池较重,电源固定横杆133和电源固定支架143、电源减震托板161对电源总成20有固定、支承和减震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电源总成20还包括与电池架21上端连接的电池盖板23,所述电池盖板23的两端分别与承重梁12和承重臂15连接。电池盖板23不仅可以阻止电池22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往上跳动,还将承重梁12和承重臂15连接而增加了整个承重总成10的强度,使得整个承重结构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具体的,所述电机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立柱14连接的连接臂 35,所述连接臂35的一侧设有安装孔351,且安装孔342与电机31 上设置的固定孔312对应,所述连接臂35的另一侧设有方形凹槽352。连接臂35的一侧通过安装孔351与电机连接,另一侧与立柱14连接。
具体的,所述立柱14内侧设有与凹槽352配合的凸部144。通过连接臂35的凹槽352与立柱14的凸部144配合连接,安装简单,而且连接牢固。
具体的,所述电机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臂351,且同一端的两个连接臂351中,一个连接臂351a设在电机的转轴311上方,另一个连接臂351b设在电机的转轴311的下方。立柱14与连接臂 351、电机31组成的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的,所述上横杆16为圆管形,所述承重臂15设有与上横杆 16的圆截面配合的U形缺口151,U形缺口151的两端设有承重臂安装孔152,所述立柱14设有立柱安装孔145,承重臂安装孔152与立柱安装孔145配合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上横杆16通过承重臂15的 U形缺口151对承重臂15起支承作用,同时立柱14与承重臂15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增加了承重臂15可承受的载荷。
具体的,所述电池架21上连接有充电装置和散热装置24,充电装置和散热装置24设置于电池架21和车头立管11之间,使得电路和整个承重结构更紧凑,同时对电池22散热,延长了电池22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上横杆16设有两个上缓冲固定耳161,下横杆33 设有两个下缓冲固定耳331,上缓冲固定耳161和下缓冲固定耳331 对应设置。将缓冲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缓冲固定耳161和下缓冲固定耳331处,缓冲装置对整个电动车减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承重总成10、电源总成20和驱动总成30;承重总成10包括车头立管11、承重梁12、支承管13、立柱 14、承重臂15和上横杆16,承重梁12、支承管13、立柱14和承重臂15分别设有左右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10的中心面对称设置,电源总成20设置于左、右承重梁12和左、右支承管13之间,电源总成20包括电池架21和电池22,驱动总成30包括电机31、后轮驱动臂32和下横杆33,后轮驱动臂32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10的中心面对称,左、右后轮驱动臂32的一端分别与左、右立柱14 通过铰链转轴34连接,电机31设置于左、右立柱14下端的中间,电机的转轴311与铰链转轴34同心。该电动车的承重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改善了传动性能,降低了传动故障率。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总成、电源总成和驱动总成;
所诉承重总成包括车头立管、承重梁、支承管、立柱、承重臂和上横杆,车头立管分别与承重梁和支承管的一端连接,立柱上下两端分别与承重梁和支承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承重梁、支承管、立柱和承重臂分别设有左右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设置,左、右立柱的上端由上横杆连接,所述承重臂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电源总成设置于所述左、右承重梁和左、右支承管之间,电源总成包括电池架和电池;
所诉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后轮驱动臂和下横杆,所述后轮驱动臂设有两个,且相对于承重总成的中心面对称,左、右后轮驱动臂与下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左、右后轮驱动臂的一端分别与左、右立柱通过铰链转轴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左、右立柱下端的中间,电机的转轴与铰链转轴同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承重梁和左、右支承管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电源腔,电池架设在电源腔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承管之间设有电源固定横杆,立柱上设有电源固定支架,上横杆上设有电源减震托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成还包括与电池架上端连接的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承重梁和承重臂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立柱连接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与电机上设置的固定孔对应,所述连接臂的另一侧设有方形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侧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连接臂,且同一端的两个连接臂一个设在电机轴上方,另一个连接臂设在电机轴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为圆管形,所述承重臂设有与上横杆的圆截面配合的U形缺口,U形缺口的两端设有承重臂安装孔,所述立柱设有立柱安装孔,承重臂安装孔与立柱安装孔配合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上连接有充电装置和散热装置,充电装置和散热装置设置于电池架和车头立管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设有两个上缓冲固定耳,下横杆设有两个下缓冲固定耳,上缓冲固定耳和下缓冲固定耳对应设置。
CN202122141674.1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Active CN216153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674.1U CN216153950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674.1U CN216153950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53950U true CN216153950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1674.1U Active CN216153950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53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95065U (zh) 一种悬挂式电动车后桥总成
CN216153950U (zh) 一种电动车的承重结构
CN21207431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动车前叉
CN215663779U (zh) 一种底盘稳定的电动三轮车
CN208813423U (zh)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CN210310747U (zh) 一种侧置式电动车驱动装置
CN113060234A (zh) 一种助力车后轮减震机构及助力车
CN113922441A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车厢供电的多重保护电源模块
CN219969897U (zh) 一种新型电动摩托车车体
CN111409754A (zh) 碳纤维便捷式电动摩托车
CN21883965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摇摆器
CN209904980U (zh) 一种新型多驱动式电动自行车
CN220809690U (zh) 一种模块化滑板车摆臂
CN220996532U (zh) 一种挡泥板支架
CN221073694U (zh) 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车台板着地稳定装置
CN209888986U (zh) 一种砌块运输旋转母车
CN217969769U (zh) 一种减震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7575504U (zh) 一种电机中置的电动车支撑架总成
CN210653505U (zh) 一种老年代步车车身转向结构
CN219115634U (zh) 一种越野电摩减震车架
CN216242039U (zh) 电动车减震弹簧总成
CN220221035U (zh) 一种车架增强减震机构
CN217074522U (zh) 一种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N220535324U (zh) 一种电动叉车整体桥结构
CN216184308U (zh) 一种车轮组件及电动汽车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