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3423U -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3423U
CN208813423U CN201821323626.6U CN201821323626U CN208813423U CN 208813423 U CN208813423 U CN 208813423U CN 201821323626 U CN201821323626 U CN 201821323626U CN 208813423 U CN208813423 U CN 208813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or
motor
built
connecting tube
horizontal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36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爱华
周小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36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3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3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34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包括间隔且相对的两个平叉主管,两个平叉主管通过主管连接结构相连,且在两平叉主管间设有用于与中央减震器对接的减震器连接结构;在平叉主管前段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包括沿平叉主管轴线方向呈间隔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端固定在平叉主管上,且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的下端相连使得两平叉主管各自与对应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在竖向上形成一对正对的三角形安装区域,在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设有电机安装结构且固定安装有中置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得电动摩托车运行更加平稳,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结构更加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并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目前,电动车通常采用轮毂电机驱动,轮毂电机集成在电动车驱动轮内,占用车身空间小,便于安装, 同时成本低,传动直接;但是,由于轮毂电机自身重量导致驱动轮质量过大,影响减震效果 和骑行舒适度;轮毂直接与地面接触,工作环境恶劣,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并且电动车由轮毂电机直接驱动,没有减速机构,不利于大转矩的实现。
中置电机是将电机固定安装于摩托车后平叉上的,可以可避免轮毂电机的缺陷。这种结构形式的摩托车后平叉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个平叉主管,在两平叉主管前段各自在竖直方向上向下形成一个竖向的三角形区域并对应的用于与电机轴向的两端固定连接。然后再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将两个平叉主管连接呈在一起;再相应的在两个平叉主管之间设置用于与中央减震器相连的连接结构。
现有中置电机结构形式的平叉存在稳定性不够好,在摩托车压弯时,左、右平叉的扭转太大,以至于电机外壳受到的扭力增大。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电动摩托车运行更加平稳,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结构更加简单的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电动摩托车运行更加平稳,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结构更加简单的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方位基于该安装结构在使用状态下进行描述,其中以采用该安装结构在电动车的车头一侧为前侧。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包括间隔且相对的两个平叉主管,两个平叉主管通过主管连接结构相连,且在两平叉主管间设有用于与中央减震器对接的减震器连接结构;在平叉主管前段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包括沿平叉主管轴线方向呈间隔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端固定在平叉主管上,且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的下端相连使得两平叉主管各自与对应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在竖向上形成一对正对的三角形安装区域,在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设有电机安装结构且固定安装有中置电机;其特点在于,主管连接结构包括整体呈U形的且开口倾斜向上的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位于平叉主管下方且两端各自固定在两平叉主管上;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各自具有成对设置的倾斜段且依次对应的形成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且前连接管上的水平段和后连接管上的水平段相贴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在形成用于安装中置电机的三角形安装区域的同时,又能够将两个平叉主管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不用额外的专门的设置主管连接结构,能够达到节省构件的目的;且同时整个后平叉更加的立体,使得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并且两个平叉主管是通过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分别连接的,这样能够使得两个平叉主管之间的传递力的效果更好,使得摩托车在压弯时,两个平叉主管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扭转更小,使得中置电机受到的扭转更小,从而能够使得摩托车运行更加的平稳,也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
作为优化,所述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的且呈水平设置的安装板,中置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
这样,中置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再将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这样能够使得中置电机不直接受到两个平叉主管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扭转力,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板的沿平叉主管轴线方向的两端各自向上弯折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内侧相贴包覆于中置电机的周向表面;并且安装板的沿中置电机轴线方向的两端面至少具有部分区域向外延伸且在安装板弧线方向形成呈间隔设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中置电机轴线弯折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中置电机对应的端面。
这样,使得安装板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同时,中置电机安装于安装板上更加的稳定,能够更好的限制中置电机各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以使得中置电机的安装位置更加的稳定,输出的功率更加的稳定,达到更好的驱动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抵接固定于所述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上方。
这样,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作为支撑安装板的部件,并承载中置电机的重量,中置电机的重量分别通过前连接管倾斜段和后连接管倾斜段传递到平叉主管,因前连接管倾斜段、后连接管倾斜段以及平叉主管之间围成三角形,能够使得对电机的支承更加稳定。
作为优化,所述电机安装结构还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中置电机后侧上方位置且两端各自搭接于两平叉主管上,在支撑杆上的对应中置电机的两端各自向下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中置电机对应的端面;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至少具有部分向下弯折且位于后连接管水平段周向外侧的固定块,在固定块的内侧固定有呈水平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上表面相贴支承于安装板的下表面;且卡板的两端各自向下弯折延伸以使得卡板整体呈开口向下设置的U形结构,并对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形成半包围结构,并且固定块、卡板、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之间通过呈水平设置的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这样,将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连接固定,同时又将安装板与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连接,能够达到节省构件的目的;并且还设置有支撑杆,同时能够承受中置电机的重力,能够使得中置电机安装更加的稳定。
作为优化,在安装板上设有减重孔。
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摩托车的轻量化要求。
作为优化,所述主管连接结构还包括整体呈U形结构的且开口倾斜向下设置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位于平叉主管上方且两端各自固定在两平叉主管上,并且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相贴固定。
这样,整个后平叉形成一个空间构架,两个平叉主管之间的力能够更好的进行传递,即能够通过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以及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进行传递,使得摩托车压弯时,两个平叉主管的扭转更小,使得电动摩托车运行更加平稳,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
作为优化,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呈层叠设置且位于中置电机周向后侧的上方位置;所述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置电机周向后侧的连接座,连接座包括斜向上向后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个安装吊耳,两个安装吊耳分别开设有安装插孔,两个安装插孔轴线共线且平行中置电机轴线;在两个安装插孔之间铰接有斜向上向前设置的减震器安装座,减震器安装座的底面抵接支撑于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的周向前侧;且减震器安装座的前端设有用于与中央减震器对接的连接部。
这样,能够方便对中央减震器进行安装,并且中央减震器受力进行减震后,能够将部分未被缓冲的力传递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之后再传递到平叉主管;另一部分未被缓冲的力通过中置电机传递到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后,再传递到平叉主管。能够使得未被缓冲的力更加分散,减少冲击。
作为优化,中置电机的输出轴凸出中置电机左端面,其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位于两个平叉主管之间。
这样,主动路位于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设置,避免传动时,高速转动的主动轮外露,造成安全事故,更加安全,且内置的布置也更加美观。
作为优化,主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
这样,对应的在使用该结构时可以更好工况,选用链传动或皮带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轴侧示意图,(图中未显示中央减震器)。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包括间隔且相对的两个平叉主管1,两个平叉主管通过主管连接结构相连,且在两平叉主管间设有用于与中央减震器对接的减震器连接结构;在平叉主管前段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包括沿平叉主管轴线方向呈间隔的前支撑管2和后支撑管3,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端固定在平叉主管上,且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的下端相连使得两平叉主管各自与对应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在竖向上形成一对正对的三角形安装区域,在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设有电机安装结构且固定安装有中置电机;主管连接结构包括整体呈U形的且开口倾斜向上的前连接管4和后连接管5,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位于平叉主管下方且两端各自固定在两平叉主管上;前连接管4和后连接管各自具有成对设置的倾斜段且依次对应的形成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且前连接管上的水平段和后连接管上的水平段相贴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在形成用于安装中置电机的三角形安装区域的同时,又能够将两个平叉主管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不用额外的专门的设置主管连接结构,能够达到节省构件的目的;且同时整个后平叉更加的立体,使得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并且两个平叉主管是通过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分别连接的,这样能够使得两个平叉主管之间的传递力的效果更好,使得摩托车在压弯时,两个平叉主管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扭转更小,使得中置电机受到的扭转更小,从而能够使得摩托车运行更加的平稳,也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的且呈水平设置的安装板6,中置电机7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
这样,中置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再将安装板固定安装在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这样能够使得中置电机不直接受到两个平叉主管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扭转力,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6的沿平叉主管轴线方向的两端各自向上弯折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内侧相贴包覆于中置电机的周向表面;并且安装板的沿中置电机轴线方向的两端面至少具有部分区域向外延伸且在安装板弧线方向形成呈间隔设置的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朝向中置电机轴线弯折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中置电机对应的端面。
这样,使得安装板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同时,中置电机安装于安装板上更加的稳定,能够更好的限制中置电机各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以使得中置电机的安装位置更加的稳定,输出的功率更加的稳定,达到更好的驱动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6的下表面抵接固定于所述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上方。
这样,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作为支撑安装板的部件,并承载中置电机的重量,中置电机的重量分别通过前连接管倾斜段和后连接管倾斜段传递到平叉主管,因前连接管倾斜段、后连接管倾斜段以及平叉主管之间围成三角形,能够使得对电机的支承更加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安装结构还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位于中置电机后侧上方位置且两端各自搭接于两平叉主管上,在支撑杆上的对应中置电机的两端各自向下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中置电机对应的端面;安装板6的下表面上至少具有部分向下弯折且位于后连接管水平段周向外侧的固定块10,在固定块的内侧固定有呈水平的卡板,所述卡板11的上表面相贴支承于安装板的下表面;且卡板的两端各自向下弯折延伸以使得卡板整体呈开口向下设置的U形结构,并对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形成半包围结构,并且固定块、卡板、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之间通过呈水平设置的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这样,将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连接固定,同时又将安装板与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连接,能够达到节省构件的目的;并且还设置有支撑杆,同时能够承受中置电机的重力,能够使得中置电机安装更加的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安装板6上设有减重孔。
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摩托车的轻量化要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连接结构还包括整体呈U形结构的且开口倾斜向下设置前连接杆12和后连接杆13,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位于平叉主管上方且两端各自固定在两平叉主管上,并且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相贴固定。
这样,整个后平叉形成一个空间构架,两个平叉主管之间的力能够更好的进行传递,即能够通过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以及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进行传递,使得摩托车压弯时,两个平叉主管的扭转更小,使得电动摩托车运行更加平稳,能够更好的对中置电机进行保护。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呈层叠设置且位于中置电机周向后侧的上方位置;所述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置电机周向后侧的连接座14,连接座包括斜向上向后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个安装吊耳,两个安装吊耳分别开设有安装插孔,两个安装插孔轴线共线且平行中置电机轴线;在两个安装插孔之间铰接有斜向上向前设置的减震器安装座15,减震器安装座的底面抵接支撑于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的周向前侧;且减震器安装座的前端设有用于与中央减震器对接的连接部。
这样,能够方便对中央减震器进行安装,并且中央减震器受力进行减震后,能够将部分未被缓冲的力传递到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之后再传递到平叉主管;另一部分未被缓冲的力通过中置电机传递到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后,再传递到平叉主管。能够使得未被缓冲的力更加分散,减少冲击。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中置电机的输出轴凸出中置电机左端面,其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位于两个平叉主管之间。
这样,主动路位于左半后叉和右半后叉之间设置,避免传动时,高速转动的主动轮外露,造成安全事故,更加安全,且内置的布置也更加美观。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主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
这样,对应的在使用该结构时可以更好工况,选用链传动或皮带传动。

Claims (10)

1.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包括间隔且相对的两个平叉主管(1),两个平叉主管通过主管连接结构相连,且在两平叉主管间设有用于与中央减震器对接的减震器连接结构;在平叉主管前段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包括沿平叉主管轴线方向呈间隔的前支撑管(2)和后支撑管(3),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端固定在平叉主管上,且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的下端相连使得两平叉主管各自与对应的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在竖向上形成一对正对的三角形安装区域,在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设有电机安装结构且固定安装有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主管连接结构包括整体呈U形的且开口倾斜向上的前连接管(4)和后连接管(5),前连接管和后连接管位于平叉主管下方且两端各自固定在两平叉主管上;前连接管(4)和后连接管各自具有成对设置的倾斜段且依次对应的形成前支撑管和后支撑管,且前连接管上的水平段和后连接管上的水平段相贴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两三角形安装区域之间的且呈水平设置的安装板(6),中置电机(7)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的沿平叉主管轴线方向的两端各自向上弯折呈弧形结构且弧形结构的内侧相贴包覆于中置电机的周向表面;并且安装板的沿中置电机轴线方向的两端面至少具有部分区域向外延伸且在安装板弧线方向形成呈间隔设置的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朝向中置电机轴线弯折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中置电机对应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的下表面抵接固定于所述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结构还包括呈水平设置的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位于中置电机后侧上方位置且两端各自搭接于两平叉主管上,在支撑杆上的对应中置电机的两端各自向下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中置电机对应的端面;
安装板(6)的下表面上至少具有部分向下弯折且位于后连接管水平段周向外侧的固定块(10),在固定块的内侧固定有呈水平的卡板,所述卡板(11)的上表面相贴支承于安装板的下表面;且卡板的两端各自向下弯折延伸以使得卡板整体呈开口向下设置的U形结构,并对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形成半包围结构,并且固定块、卡板、前连接管水平段和后连接管水平段之间通过呈水平设置的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板(6)上设有减重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连接结构还包括整体呈U形结构的且开口倾斜向下设置前连接杆(12)和后连接杆(13),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位于平叉主管上方且两端各自固定在两平叉主管上,并且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相贴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呈层叠设置且位于中置电机周向后侧的上方位置;所述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置电机周向后侧的连接座(14),连接座包括斜向上向后设置且左右对称的两个安装吊耳,两个安装吊耳分别开设有安装插孔,两个安装插孔轴线共线且平行中置电机轴线;在两个安装插孔之间铰接有斜向上向前设置的减震器安装座(15),减震器安装座的底面抵接支撑于前连接杆水平段和后连接杆水平段的周向前侧;且减震器安装座的前端设有用于与中央减震器对接的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中置电机的输出轴凸出中置电机左端面,其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位于两个平叉主管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
CN201821323626.6U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13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3626.6U CN208813423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3626.6U CN208813423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3423U true CN208813423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3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362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13423U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34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754A (zh) * 2020-03-31 2020-07-14 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碳纤维便捷式电动摩托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9754A (zh) * 2020-03-31 2020-07-14 重庆安第斯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碳纤维便捷式电动摩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13423U (zh) 一种摩托车后平叉组合结构
CN21207431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动车前叉
CN104476996B (zh) 电动汽车后桥缓冲防撞结构
CN211869587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
CN109693526A (zh) 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112960055A (zh) 一种新型电动摩托车
CN211810062U (zh) 一种分体式平叉的中置电机结构
CN211893524U (zh) 碳纤维式电动摩托车
CN202867595U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曲轴前端连接结构
CN205469534U (zh) 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211869569U (zh) 便捷式电动摩托车
CN209274822U (zh) 一种中置电机和后叉安装结构
CN106005184A (zh) 电动两轮车中置电机安装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电动两轮车
CN205891107U (zh) 电动两轮车中置电机安装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电动两轮车
CN209192133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
CN209904980U (zh) 一种新型多驱动式电动自行车
CN212172431U (zh) 轻便式摩托车电源安装装置
CN209037761U (zh) 一种复合式避震电动车车架
CN111409754A (zh) 碳纤维便捷式电动摩托车
CN210396987U (zh) 一种利用电动车减震往复运动的发电装置
CN206871300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或电动摩托车用中置电机组件
CN202063229U (zh)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装置
CN208819933U (zh) 一种弯梁摩托车的蓄电池安装结构
CN219969897U (zh) 一种新型电动摩托车车体
CN206456484U (zh) 一种中置电机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