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2127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22127U
CN215922127U CN202122389836.3U CN202122389836U CN215922127U CN 215922127 U CN215922127 U CN 215922127U CN 202122389836 U CN202122389836 U CN 202122389836U CN 215922127 U CN215922127 U CN 215922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rmrest
bumper
terrain vehicle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98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伟东
林臻祯
刘宛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98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22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22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22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形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前架、后架以及设于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之间并与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连接的中架;车身,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安保单元,围绕所述车身分布;所述安保单元至少包括前保险杠以及第一转接支架,所述前保险杠围绕所述前架的周向分布,并通过所述第一转接支架转连接于所述前架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第一转接支架,即通过第一转接支架对前保险杠和车架之间的连接进行转接。而第一转接支架的在车架上的位置较为灵活,其满足前保险杠多位置、多角度的安装,连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地形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全地形车可以用于道路越野、竞技和货运。基于全地形车的使用环境,安全保障结构在全地形车上是必不可小的部件。安全保障结构包括各类保险杆、安全带、扶手等。目前,全地形车的上的前保险杠与车架之间是通过焊接直接连接。这样致使前保险杠与车架之间的连接位置是相对固定,安装的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前保险杠安装灵活、连接方便的全地形车。
为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前架、后架以及设于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之间并与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连接的中架;车身,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形成有舱体;安保单元,围绕所述车身分布;所述安保单元至少包括前保险杠以及第一转接支架,所述前保险杠围绕所述前架的周向分布,并通过所述第一转接支架转连接于所述前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与所述前保险杠、所述前架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保单元还包括后保险杠以及第二转接支架,所述后保险杠通过所述第二转接支架连接于所述后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与所述后保险杠、所述后架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架包括第一立柱,所述后架包括第二立柱;所述车架还包括顶棚支架,所述顶棚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所述安保单元还包括安全带支架,所述安全带支架与所述第二立柱或者所述顶棚支架设置为一体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还包括:扶手单元,至少包括第一扶手及第二扶手,所述第一扶手位于所述舱体内,所述后架上设有凸轴,所述第一扶手套设于所述凸轴,并通过锁紧件锁紧;所述第二扶手靠近舱体的前端设置,并安装于所述前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架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第一扶手座,所述凸轴设于第一扶手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架包括第一立柱、转接座、第二扶手座以及扶手安装管,所述转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二扶手座安装于所述转接座上,所述扶手安装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扶手座上,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立柱悬浮,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扶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扶手座与所述转接座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扶手能够相对所述扶手安装管伸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全地形车通过设置第一转接支架,即通过第一转接支架对前保险杠和车架之间的连接进行转接。而第一转接支架的在车架上的位置较为灵活,其满足前保险杠多位置、多角度的安装,连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车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车身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车身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车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车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图7的爆炸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锁紧单元的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锁紧单元的爆炸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锁紧轮的一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锁紧轮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侧保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脚踏板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100。全地形车100作为通用性工具,其可以在沙滩、山坡、沙漠诸多等地带正常行驶。为清楚阐述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本申请在图1中定义了全地形车100的前端、后端、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
请继续参考图1所示,全地形车100至少包括车架组件11、前悬架组件15、后悬架组件16、前车轮组17、后车轮组18。车架组件11作为骨架,用于承载和连接全地形车100上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至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前悬架组件15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前端设置,其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并连接前车轮组17,以传递作用在前车轮组17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作用力。并且,前悬架组件15能够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组件11等的冲击力,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后悬架组件16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后端设置,其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并连接后车轮组18,用以传递作用在后车轮组18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作用力。并且,后悬架组件16前悬架组件15能够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组件11等的冲击力,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
如图2至图4所示,车架组件11包括车架111以及车身112,车架111采用框架式结构并作为基体,以承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前悬架组件15和后悬架组件16分别安装于车架111的前端和后端。当然,前悬架组件15、后悬架组件16在车架111上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应布置,在此不作展开。车身112安装于车架111上并且将车架111的至少部分包裹,从而对车架111上的零、部件进行防护。同时,车身112也是作为驾驶员的驾驶场所、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如图4和图5所示,车架111包括前架1111、中架1112、后架1113、扶手单元1115、安保单元1116及顶棚支架1123cd。前架1111位于全地形车100的前端,以承载或布置相应位于前端的零部件,如前悬架组件15、前大灯、水箱等。后架1113位于全地形车100的后端,以承载或布置相应位于后端后悬架组件16等零部件。中架1112作为连接以及承载部件,前架1111和后架1113分别连接在中架1112。并且前架1111、中架1112以及后架1113围绕形成一个容置空间111a。车身112覆盖车架111,并且车身112上设置有舱体1121。舱体1121用作驾驶舱和/或乘客舱,以供驾驶员或者乘客使用。舱体1121可以部分嵌设于容置空间111a,并安装在车架111上,从而在全地形车100高度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可以使舱体1121获得更大使用空间。扶手单元1115位于舱体1121内,并安装于车架111或者车身112上,用于供驾、乘员握持。安保单元1116与车架111连接,并围绕车身112分布,用保护车身112、驾驶员、乘客等。
前架1111包括第一立柱1111h,后架1113还包括第二立柱1113a,第一立柱1111h和第二立柱1113a通常分别被称为A柱、B柱。第一立柱1111h和第二立柱1113a作为承载、支撑以及保护使用。第一立柱1111h的一端与中架1112的前端连接,第一立柱1111h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第二立柱1113a的一端与中架1112的后端连接,第二立柱1113a的另一端向上延伸。顶棚支架1123cd的前端安装在第一立柱1111h上,顶棚支架1123cd的后端安装在第二立柱1113a上,顶棚支架1123cd承载顶棚1123。顶棚支架1123cd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全地形车100的高度。并且,顶棚支架1123cd与前架1111、中架1112以及后架1113之间共同使容置空间111a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如图6所示,扶手单元1115至少包括第一扶手1115a以及第二扶手1115b,第一扶手1115a位于舱体1121内。第一扶手1115a靠近后架1113设置,第二立柱1113a上设有凸轴1113b。第一扶手1115a的一端套设在凸轴1113b上,并通过螺栓、螺丝、销轴等件锁止。第一扶手1115a的另一端悬浮地位于舱体1121内,以供乘客握持。如此,不仅安装空间缩小,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避免在第二立柱1113a上打孔或开槽。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立柱1113a上设有第一扶手座1115c,凸轴1113b设于第一扶手座1115c上。
如图5和图8所示,第二扶手1115b位于舱体1121靠近全地形车100前端,前架1111还包括第一转接座1111i、第二扶手座1111j以及扶手安装管1111k。第一转接座1111i安装于第一立柱1111h上。第二扶手座1111j安装于第一转接座1111i上。扶手安装管1111k的一端安装于第二扶手座1111j上,扶手安装管1111k的另一端相对第一立柱1111h悬浮,用于安装第二扶手1115b。
扶手安装管1111k上套设有锁紧单元1111n,第二扶手1115b能够相对扶手安装管1111k伸缩,以调节第二扶手1115b在全地形车100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而以是第二扶手1115b适应不同的人员进行握持。锁紧单元1111n能够将调节后的第二扶手1115b锁止在扶手安装管1111k上或者解除第二扶手1115b的锁止,以使第二扶手1115b能够相对扶手安装管1111k伸缩。
如图10至图13所示,锁紧单元1111n包括锁紧套1111o、锁紧轮1111t、操作杆1111aa以及锁紧销1111ad。扶手安装管1111k的侧壁上开有锁紧槽1111l。锁紧套1111o包括套体1111p以及两个第四连接部1111q。套体1111p套设于扶手安装管1111k上,并位于扶手安装管1111k上具有锁紧槽1111l的一端。两个第四连接部1111q分别设于套体1111p的两端,并形成与套体1111p内部连通的锁紧槽口1111s。锁紧轮1111t安装于第四连接部1111q上,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挤压第四连接部1111q,以改变锁紧槽口1111s的大小而挤压扶手安装管1111k,并使锁紧槽1111l收紧。如此实现扶手安装管1111k将第二扶手1115b夹紧安装。
如图11所示,锁紧轮1111t包括两组,两组锁紧轮1111t分别对应安装于第四连接部1111q上,操作杆1111aa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锁紧轮1111t。锁紧销1111ad的一端依次穿设操作杆1111aa、锁紧轮1111t,并作为转动轴使用。锁紧轮1111t包括第一半轮1111u以及第二半轮1111v。第一半轮1111u安装于第四连接部1111q上,且第一半轮1111u上设有第一斜面1111w。第二半轮1111v安装于操作杆1111aa上,且第二半轮1111v设有第二斜面1111x。第一斜面1111w与第二斜面1111x互相配合,以使第一半轮1111u和第二半轮1111v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当需要锁止第二扶手1115b时,转动操作杆1111aa,使得第一斜面1111w与第二斜面1111x相互挤压并远离。此时,第一半轮1111u和第二半轮1111v互相挤压并且形成间隙,故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两个第四连接部1111q相互靠近,使得锁紧槽口1111s收紧。如此,在两个第四连接部1111q的挤压下,扶手安装管1111k上的锁紧槽1111l开始收缩,以将扶手安装管1111k抱紧,实现第二扶手1115b的锁紧。当需要解锁时,反向转动操作杆1111aa,第一斜面1111w与第二斜面1111x相互靠近并贴合,以使第一半轮1111u和第二半轮1111v相互贴合,从而两个连接部失去挤压作用力而复位,即扶手安装管1111k上的锁紧槽也失去作用力,以解除锁紧套1111o对第二扶手1115b锁紧。如此即可操作第二扶手1115b相对第二扶手1115b管伸缩,实现第二扶手1115b的无极调节。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锁紧轮1111t也可知设置为一组。此时,其中一个第四连接部1111q固定设置,另一个第四连接部1111q上安装上述锁紧轮1111t,从而在锁紧轮1111t下,驱动安装有锁紧轮1111t的第四连接部1111q靠近与之对应的另一个第四连接部1111q。如此同样也可以实现锁紧和解锁动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斜面1111w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斜面1111w沿着第一半轮1111u的周向布设。第二斜面1111x的数量为多个,且与第一斜面1111w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半轮1111u远离第一斜面1111w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凸柱1111x,第四连接部1111q设有第一配合孔1111r,第一凸柱1111x插入第一配合孔1111r内,以限制第一半轮1111u相对第四连接部1111q转动。第二半轮1111v远离第二斜面1111x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凸柱1111z,操作杆1111aa上开设有第二配合孔1111ab,第二凸柱1111z插入第二配合孔1111ab内,以限制第二半轮1111v相对操作杆1111aa转动。
如图11所示,操作杆1111aa上还有限位凸起1111ac。限位凸起1111ac位于操作杆1111aa的内侧,并能够在预定位置与锁紧套1111o抵靠,以避免操作杆1111aa相对锁紧套1111o过度转动。扶手安装管1111k开设有锁紧槽1111l的一端内设有塑料衬套1111ae。第二扶手1115b的一端插入塑料衬套1111ae内。即在调节第二扶手1115b位置时,第二扶手1115b是与塑料衬套1111ae之间接触摩擦。如此,避免了第二扶手1115b与扶手安装管1111k之间的刚性接触,减小磨损的同时,降低了噪音,并且提高了调节的顺畅性。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塑料衬套1111ae的外壁设有第一弹卡1111af,扶手安装管1111k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11m,第一弹卡1111af能够卡入第一定位孔1111m。
如图1及图5所示,安保单元1116包括前保险杠1116a、侧保险杠1116b、后保险杠1116c、安全带1116d、第一转接支架1116e、第二转接支架1116f以及安全带支架1116g。前保险杠1116a设于全地形车100的前端,并围绕前架1111的周向分布。前保险杠1116a通过第一转接支架1116e连接于第一立柱1111h,即第一转接支架1116e的一端与前保险杠1116a连接,第一转接支架1116e的另一端与第一立柱1111h连接。如此,由于第一转接支架1116e的设置位置较为灵活,其满足前保险杠1116a多位置、多角度的安装,连接更加方便。在这里,第一转接支架1116e与前保险杠1116a、前架111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国,第一转接支架1116e与前保险杠1116a、前架1111之间是通过螺栓连接。
结合图14所示,图14示出了侧保险杠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侧保险杠1116b两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16h。内饰件1122包括脚踏板1122c,外饰件1123包括中侧板1123ha。脚踏板1122c安装于容置空间111a的底部,以作为承载板使用,用于承载诸如座椅1122f等各种零部件、驾驶员或者乘客乘坐时脚部放置的位置。中侧板1123ha覆盖中架1112的侧面。并且中侧板1123ha上开设有连通孔1123he。中架1112上设有与侧保险杠1116b两端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112c,侧保险杠1116b的两端分别从全地形车的外至内方向穿过连通孔1123he,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板1112c处,且安装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1112c,以实现侧保险杠1116b的安装。如此,采用反向安装(由外至内)的方式进行安装,不仅安装方便,且实现了对侧保险杠1116b与第一连接板1112c之间连接处的隐藏,美观性更好。并且,在安装过程中,只需穿设中侧板1123ha,且连接至第一连接板1112c上即可,有效地减少了侧保险杠1116b安装所需要的空间。在这里,侧保险杠1116b通过螺钉/螺栓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112c上。第一连接板1112c设置为钣金件,并通过冲压形成,以提高第一连接板1112c整体的结构强度。
如图4或图5所示,后保险杠1116c位于全地形车100的后端,并围绕后架。后保险杠1116c通过第二转接支架1116f与后架1113连接。即第二转接支架1116f的一端与后架1113连接,另一端与后保险杠1116c连接。如此,通过第二转接支架1116f的转接,当全地形车100碰撞时,第二转接支架1116f变形吸收能,以保护后架1113。在这里,第二转接支架1116f与后保险杠1116c、后架1113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安全带1116d位于舱体1121内部,用于保护人员安全。安装带1116d安装于安装支架1116g上,安全带支架1116g与第二立柱1113a一体成型设置,以提高安全带支架1116g的结构强度高。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身112包括内饰件1122、外饰件1123。内饰件1122布设在车架111上,并与车架111共同围成舱体1121。换而言之,内饰件1122围绕舱体1121分布。舱体1121的一侧至少有一个第一开口1121a,驾驶员及乘客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21a实现舱体1121的进出。外饰件1123位于车架111的前端、后端以及侧边,用以遮蔽及保护前悬架组件15、后悬架组件16以及各电器件等。
内饰件1122包括前挡板1122a、仪表板1122b、脚踏板1122c、后挡板1122d以及座椅1122f。前挡板1122a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前端设置,用以将位于全地形车100前端的零部件与舱体1121隔开,并起到阻挡石头、泥沙、以及水等作用。仪表板1122b安装于前挡板1122a远离地面的一端,用以承载车辆上的各种仪表器件,如显示屏、仪表盘等。脚踏板1122c安装于容置空间111a的底部,作为承载板使用,以承载诸如座椅1122f等各种零部件、驾驶员或者乘客乘坐时脚部放置的位置。后挡板1122d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后端设置,并将位于全地形车100后端的零部件与舱体1121隔开。且后挡板1122d与前挡板1122a间隔设置,脚踏板1122c位于后挡板1122d与前挡板1122a之间。如此,三者之间共同围绕形成上述舱体1121。
如图14和图15所示,脚踏板1122c上开设有保险杠检修口1122cc。保险杠检修口1122cc的位置对准侧保险杠1116b与第一连接板1112c的连接位置。即通过保险杠检修口1122cc可以对侧保险杠1116b的安装、拆卸进行操作。如此,不仅能够隐藏侧保险杠1116b与车架111之间的连接处,并且侧保险杠1116b的维修以及安装不再需要拆卸整个脚踏板1122c以及外饰件等其他部件,不仅维修简单、便利且隐藏式的安装,更加美观。
保险杠检修口1122cc上盖设有第三盖板1122cd,第三盖板1122cd与脚踏板1122c之间可拆卸连接。在这里,第三盖板1122cd与脚踏板1122c之间通过螺纹件、卡扣等连接。如此,以便于开启/关闭侧保险杠1116b保险杠检修口1122cc,提高侧保险杠1116b的安装以及维修的便利性。在一实施方式中,脚踏板1122c包括侧面以及底面,保险杠检修口1122cc由底面延伸至侧面。如此,以提高保险杠检修口1122cc的使用面积,以为维修人员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车架,包括前架、后架以及设于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之间并与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连接的中架;
车身,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形成有舱体;
安保单元,围绕所述车身分布;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单元至少包括前保险杠以及第一转接支架,所述前保险杠围绕所述前架的周向分布,并通过所述第一转接支架转连接于所述前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支架与所述前保险杠、所述前架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保单元还包括后保险杠以及第二转接支架,所述后保险杠通过所述第二转接支架连接于所述后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接支架与所述后保险杠、所述后架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包括第一立柱,所述后架包括第二立柱;所述车架还包括顶棚支架,所述顶棚支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及所述第二立柱;
所述安保单元还包括安全带支架,所述安全带支架与所述第二立柱或者所述顶棚支架设置为一体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
扶手单元,至少包括第一扶手及第二扶手,所述第一扶手位于所述舱体内,所述后架上设有凸轴,所述第一扶手套设于所述凸轴,并通过锁紧件锁紧;
所述第二扶手靠近舱体的前端设置,并安装于所述前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设有第一扶手座,所述凸轴设于第一扶手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包括第一立柱、转接座、第二扶手座以及扶手安装管,所述转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二扶手座安装于所述转接座上,所述扶手安装管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扶手座上,另一端相对所述第一立柱悬浮,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扶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手座与所述转接座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手能够相对所述扶手安装管伸缩。
CN202122389836.3U 2021-09-29 2021-09-29 全地形车 Active CN215922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836.3U CN215922127U (zh) 2021-09-29 2021-09-29 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836.3U CN215922127U (zh) 2021-09-29 2021-09-29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22127U true CN215922127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6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9836.3U Active CN215922127U (zh) 2021-09-29 2021-09-29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22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76477B1 (en) Component car system
JP5441044B1 (ja) 小型車両
US20030107239A1 (en) Trailer
JPH08175175A (ja) 自動車ドアーの車内側組立体
CN114620136A (zh) 车辆的车体
CN215922127U (zh) 全地形车
CN215922121U (zh) 全地形车
US20030006627A1 (en) Trailer
CN215922002U (zh) 全地形车
CN114684273A (zh) 车辆的封闭模块框架结构
US20050077327A1 (en) Tire carrier assembly
JPH0924790A (ja) 自動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CN215921838U (zh) 全地形车
CN216110204U (zh) 全地形车
CN215921956U (zh) 全地形车
CN215922036U (zh) 全地形车
CN215922052U (zh) 全地形车
JP2718300B2 (ja) 自動車の後席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CN215474834U (zh)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EP1884411B1 (en) Vehicle roof lining with attachment for air bag system
CN209159836U (zh) 客车及其备胎布置结构
CN215590458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左后门防撞杆总成
CN215096974U (zh) 电机悬置安装结构
KR0139441Y1 (ko) 자동차 트렁크 내부의 충격흡수장치
JPH04159156A (ja) 車両用バンパ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