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4834U -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4834U
CN215474834U CN202121941108.2U CN202121941108U CN215474834U CN 215474834 U CN215474834 U CN 215474834U CN 202121941108 U CN202121941108 U CN 202121941108U CN 215474834 U CN215474834 U CN 215474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connecting rod
fixing seat
pedal bod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11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佘云涛
周剑雄
李宇豪
杨洋
张凯旋
张爱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uanxiao Fire Truck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uanxiao Fire Truck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uanxiao Fire Truck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uanxiao Fire Truck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411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4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4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4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一种踏板机构,包括踏板本体和踏板固定座,所述踏板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架相连;所述踏板固定座上固设有转向限位件,且所述转向限位件能够限制所述踏板本体的旋转角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背景技术
目前,底盘较高的车辆一般会在车身的两侧分别安装多个翻转踏板,以便于驾乘人员顺利地上车或下车。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翻转踏板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例如,现有的翻转踏板多有以气缸驱动的方式来实现翻转功能的结构形式。然而,采用气缸驱动的方式,会相应地增加翻转踏板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翻转踏板的结构较为复杂,从而导致翻转踏板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踏板机构,包括踏板本体和踏板固定座,所述踏板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架相连;所述踏板固定座上固设有转向限位件,且所述转向限位件能够限制所述踏板本体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使用时,先使踏板固定座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在驾乘人员需要上下车时,使踏板本体旋转,并通过转向限位件限制踏板本体的位置;此时,踏板本体可以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从而便于驾乘人员上车或下车。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踏板本体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是指:踏板本体的板面利于驾乘人员踩踏的位置状态,例如踏板本体板面处于水平状态,或者踏板本体板面接近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制作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固定座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踏板本体相连;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相连,所述踏板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向限位件固设在所述踏板固定座上,且所述转向限位件能够限制所述连接杆的旋转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包括踏板本体和踏板固定座,踏板固定座通过连接杆与踏板本体相连,且踏板固定座与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从而连接杆可以与踏板固定座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还在踏板固定座上设置有转向限位件,从而在连接杆相对与踏板固定座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向限位件限制连接杆的转动角度。另外,连接杆的一端与踏板本体相连,从而在连接杆转动时,踏板本体也会发生转动。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踏板本体旋转后的角度状态与连接杆旋转后的角度状态有关,而连接杆的旋转角度是通过踏板固定座上的转向限位件来决定的。从而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转向限位件的位置,使连接杆在旋转后,踏板本体能够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使用时,先使踏板固定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在驾乘人员需要上下车时,使连接杆旋转,并通过转向限位件限制连接杆的位置;此时,踏板本体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从而便于驾乘人员上车或下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踏板本体固定连接;将所述踏板固定座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点定义为A点,将所述转向限位件的位置定义为B点,且在所述踏板本体的板面为竖直状态时,所述A点与所述B点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相互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使用时,踏板固定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所以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使用过程中,踏板固定座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使得A点与B点之间的连线相对固定。同时,连接杆与踏板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所以踏板本体与连接杆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而且,在踏板本体板面为竖直状态时,连接杆的轴线与AB点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进而,在连接杆旋转后,可以使踏板本体板面成水平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AB点之间的连线以及连接杆的轴线均可以包含有误差,例如,设计误差、加工误差和测量误差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踏板固定座包括车架外伸件和相对设置的两块安装板,两块所述安装板均与所述车架外伸件固定连接,且所述车架外伸件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限位件固定安装在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连接杆转动安装在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
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实现连接杆与踏板固定座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便于通过转向限位件限制连接杆转动。同时,将连接杆和转向限位件均设置在两块安装板之间,还能够防止连接杆或转向限位件与踏板固定座之间发生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为矩管,且所述连接杆通过销轴组件安装在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
所述销轴组件包括销轴、铜套和轴套,所述矩管和两块所述安装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铜套安装在所述矩管的通孔内;所述轴套为两个,两个所述轴套分别位于所述铜套的两端,且两个所述轴套均安装在所述铜套的内孔中;所述销轴贯穿两块所述安装板上的通孔和两个所述轴套的内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连接杆为矩管,相比于实心结构的连接杆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可以减轻连接杆的重量,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重量。同时,在连接杆为矩管的基础上,通过铜套和轴套的配合使用能够尽量保证销轴组件稳定地安装在两块安装板之间,且能够尽量减少销轴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踏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锁紧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关闭锁紧装置可以固定踏板本体与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到达目的地后,通过打开锁紧装置便于使踏板本体翻转至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以便驾乘人员上车或下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阻尼件,且所述阻尼件的一端与所述踏板固定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当踏板本体需要向车身外侧翻转时,通过阻尼件可以减缓连接杆的转动速率,进而可以防止踏板本体因翻转过快而导致的碰撞或震动等不利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阻尼件应当理解为:当踏板本体向车身外侧翻转时,可以给连接杆提供一个阻尼力的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阻尼件为弹性件,且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拉座,所述踏板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拉座。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将阻尼件选择为弹性件,既可以防止踏板本体因翻转过快而导致的碰撞或震动等不利影响;又可以使踏板本体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向车身的方向翻转。
应当注意,阻尼件选择为弹性件时,弹性件应当被配置为:当踏板本体向车身外侧翻转时,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弹性力阻碍连接杆转动;当踏板本体向车身内侧翻转时,弹性件逐渐恢复形变,并在弹性力的作用力下,有利于连接杆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拉座包括螺杆安装座和设置在所述螺杆安装座上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能够在所述螺杆安装座上、沿自身的轴向上下移动;
且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弹性件的端部设置有卡钩,且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接孔适配。
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驾乘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弹性件在踏板本体翻转过程中发生的形变量,进而便于控制踏板本体的翻转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踏板固定座至少为两个,且所有所述踏板固定座在所述踏板本体的横向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便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与车架之间稳定连接。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在车身两侧安装多块翻转踏板后,当驾乘人员需要上下车时,还需将两侧的翻转踏板逐一进行翻转,进而会影响驾乘人员上下车的效率。而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机构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踏板固定座,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机构能够稳定地连接在车架上,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机构可以根据车架尺寸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制作。也即,在车身的侧面可以只需设置一个踏板机构,相对于在车身的侧面安装多块翻转踏板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驾乘人员上下车的效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车架,至少在所述车架的一侧设置有上述的踏板机构,所述踏板固定座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防车包括有上述的踏板机构,所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防车也具有上述踏板机构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也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防车上的踏板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制作成本。
现有技术中,在消防车两侧安装多块翻转踏板后,当消防员要进行灭火时,还需将两侧的翻转踏板逐一进行翻转,进而会影响消防作战人员的灭火效率。而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机构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踏板固定座,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机构能够稳定地连接在消防车上的车架,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踏板机构可以根据消防车中的车架尺寸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制作。也即,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防车的侧面可以只需设置一个踏板机构,相对于在消防车的侧面安装多块翻转踏板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消防车能够有效地提高消防人员的灭火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使用时,先使踏板固定座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在驾乘人员需要上下车时,使连接杆旋转,并通过转向限位件限制连接杆的位置;此时,踏板本体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从而便于驾乘人员上车或下车。
2、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使用时,踏板固定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所以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使用过程中,踏板固定座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使得A点与B点之间的连线相对固定。同时,连接杆与踏板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所以踏板本体与连接杆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而且,在踏板本体板面为竖直状态时,连接杆的轴线与AB点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进而,在连接杆旋转后,可以使踏板本体板面成水平状态。
3、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连接杆为矩管,相比于实心结构的连接杆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可以减轻连接杆的重量,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重量。同时,在连接杆为矩管的基础上,通过铜套和轴套的配合使用能够尽量保证销轴组件稳定地安装在两块安装板之间,且能够尽量减少销轴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
4、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中,将阻尼件选择为弹性件,既可以防止踏板本体因翻转过快而导致的碰撞或震动等不利影响;又可以使踏板本体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向车身的方向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踏板机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示意图(连接杆与踏板本体固定连接)。
图3为图1的左侧示意图(连接杆与踏板本体转动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踏板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7为图3中的C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防车中,车架和踏板机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踏板机构,11-踏板本体,111-密封条,112-标志灯,12-踏板固定座,121-车架外伸件,122-安装板,13-连接杆,14-转向限位件,15-销轴组件,151-销轴,152-铜套,153-轴套,16-锁紧装置,17-阻尼件,171-卡钩,18-第一拉座,19-第二拉座,191-螺杆安装座,192-调节螺杆,193-卡接孔,2-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踏板机构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1包括踏板本体11和踏板固定座12,踏板固定座12通过连接杆13与踏板本体11相连。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的踏板本体11可以选择为矩形结构,并且踏板本体11上开设有避让车轮的开口。在图1所示的视图中,踏板本体11的右侧开始有避让车轮的半圆形开口。
如图1所示,踏板本体11的侧边设置有用于与车身上的帘子门配合的密封条111,从而在将本实施例1安装在车身上后,可以通过密封胶条与帘子门上的胶条配合,进而可以避免外部水渍进入车厢内部。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在踏板本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标志灯112,从而便于驾乘人员辨识出踏板本体11的位置,防止驾乘人员或其他人员与踏板本体11的侧边发生碰撞。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1的踏板固定座12通过连接杆13与踏板本体11相连,连接杆13的一端与踏板本体11相连,踏板固定座12的一端与连接杆13转动连接,踏板固定座12上固设有转向限位件14,且转向限位件14能够限制连接杆13的旋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1中,踏板固定座12通过连接杆13与踏板本体11相连,且踏板固定座12与连接杆13之间转动连接,从而连接杆13可以与踏板固定座1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同时,本实施例1的踏板固定座12上设置有转向限位件14,从而在连接杆13相对与踏板固定座12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向限位件14限制连接杆13的转动角度。另外,连接杆13的一端与踏板本体11相连,从而在连接杆13转动时,踏板本体11也会发生转动。在本实施例1中,踏板本体11旋转后的角度状态与连接杆13旋转后的角度状态有关,而连接杆13的旋转角度是通过踏板固定座12上的转向限位件14来决定的。从而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转向限位件14的位置,使连接杆13在旋转后,踏板本体11能够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
在本实施例1使用时,先使踏板固定座12远离连接杆13的一端与车架2固定连接;在驾乘人员需要上下车时,使连接杆13旋转,并通过转向限位件14限制连接杆13的位置;此时,踏板本体11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从而便于驾乘人员上车或下车。
在本实施例1中,踏板本体11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是指:踏板本体11的板面利于驾乘人员踩踏的位置状态,例如踏板本体11板面处于水平状态,或者踏板本体11板面接近水平状态。
本实施例1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制作成本。
在本实施例1中,连接杆13与踏板本体11之间可以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踏板本体11可以相对于连接杆13在踏板本体11的横向转动,并使连接杆13与踏板本体11的连接部位处于踏板本体11的中部位置。从而,在踏板本体11相对于连接杆13转动后,踏板本体11上至少有一部分会与连接杆13接触,从而可以通过连接杆13限制踏板本体11继续转动,进而在连接杆13通过转向限位件14限位后,踏板本体11也可以相对连接杆13转动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
踏板本体11的横向是指踏板本体11的长度方向,也即在图1所示的视图中,踏板本体11的横向为图示位置的左右方向。
当然,在本实施例1中,连接杆13与踏板本体11之间可以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将踏板固定座12与连接杆13的连接点定义为A点,将转向限位件14的位置定义为B点,且在踏板本体11的板面为竖直状态时,A点与B点的连线与连接杆13的轴线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例1使用时,踏板固定座12与车架2固定连接,所以在本实施例1使用过程中,踏板固定座12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使得A点与B点之间的连线相对固定。同时,连接杆13与踏板本体11之间固定连接,所以踏板本体11与连接杆1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而且,在踏板本体11板面为竖直状态时,连接杆13的轴线与AB点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进而,在连接杆13旋转后,可以使踏板本体11板面成水平状态。
在本实施例1中,AB点之间的连线以及连接杆13的轴线均可以包含有误差,例如,设计误差、加工误差和测量误差等。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1中,踏板固定座12包括车架外伸件121和相对设置的两块安装板122,两块安装板122均与车架外伸件121固定连接,且车架外伸件121用于与车架2固定连接;转向限位件14固定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22之间,连接杆13转动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22之间。
从而,便于实现连接杆13与踏板固定座1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及便于通过转向限位件14限制连接杆13转动。同时,将连接杆13和转向限位件14均设置在两块安装板122之间,还能够防止连接杆13或转向限位件14与踏板固定座12之间发生分离。
优选地,连接杆13的具体结构不限,为便于试试,连接杆13可以选择为实心杆件。如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1的连接杆13可以设置为矩管,且连接杆13通过销轴组件15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22之间;
如图2和图5所示,销轴组件15包括销轴151、铜套152和轴套153,矩管和两块安装板122上均开设有通孔,铜套152安装在矩管的通孔内;轴套153为两个,两个轴套153分别位于铜套152的两端,且两个轴套153均安装在铜套152的内孔中;销轴151贯穿两块安装板122上的通孔和两个轴套153的内孔。
在本实施例1中,连接杆13为矩管,相比于实心结构的连接杆13而言,本实施例1可以减轻连接杆13的重量,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本实施例1整体的重量。同时,在连接杆13为矩管的基础上,通过铜套152和轴套153的配合使用能够尽量保证销轴组件15稳定地安装在两块安装板122之间,且能够尽量减少销轴151与连接杆13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1中,踏板本体11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锁紧装置16。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通过关闭锁紧装置16可以固定踏板本体11与车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在到达目的地后,通过打开锁紧装置16便于使踏板本体11翻转至一个合适的位置状态,以便驾乘人员上车或下车。具体地,锁紧装置16可以为搭扣、门锁和门栓等。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1还包括阻尼件17,且阻尼件17的一端与踏板固定座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13固定连接。
当踏板本体11需要向车身外侧翻转时,通过阻尼件17可以减缓连接杆13的转动速率,进而可以防止踏板本体11因翻转过快而导致的碰撞或震动等不利影响。
在本实施例1中,阻尼件17应当理解为:当踏板本体11向车身外侧翻转时,可以给连接杆13提供一个阻尼力的元件。
进一步的,阻尼件17可以优选为弹性件,且连接杆13上设置有与弹性件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拉座18,踏板固定座12上设置有与弹性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拉座19。
在本实施例1中,将阻尼件17选择为弹性件,既可以防止踏板本体11因翻转过快而导致的碰撞或震动等不利影响;又可以使踏板本体11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更容易向车身的方向翻转。
应当注意,阻尼件17选择为弹性件时,弹性件应当被配置为:当踏板本体11向车身外侧翻转时,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弹性力阻碍连接杆13转动;当踏板本体11向车身内侧翻转时,弹性件逐渐恢复形变,并在弹性力的作用力下,有利于连接杆13的转动。具体地,弹性件可以选择为弹簧或弹性皮筋等。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第二拉座19包括螺杆安装座191和设置在螺杆安装座191上的调节螺杆192,调节螺杆192能够在螺杆安装座191上、沿自身的轴向上下移动。具体地,可以在螺杆固定座191上开设一个轴向竖直的通孔,并将调节螺杆192安装在该通孔中;同时在螺杆固定座191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螺母,使螺母与调节螺杆192螺纹配合。从而,可以通过改变调节螺杆192上螺母的位置,使调节螺杆192相对于螺杆调节座191发生相对位移。
且调节螺杆192的下端开设有卡接孔193,弹性件的端部设置有卡钩171,且卡钩171与卡接孔193适配。从而,便于驾乘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弹性件在踏板本体11翻转过程中发生的形变量,进而便于控制踏板本体11的翻转速率。
如图7所示,第一拉座18可以选择为L型结构件,L型结构件上也可以开设卡接孔193,L型结构件可以与连接杆13焊接固定。
为便于本实施例1车架2之间稳定连接,本实施例1的踏板固定座12至少为两个,且所有踏板固定座12在踏板本体11的横向间隔设置。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在车身两侧安装多块翻转踏板后,当驾乘人员需要上下车时,还需将两侧的翻转踏板逐一进行翻转,进而会影响驾乘人员上下车的效率。而本实施例1中的踏板机构1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踏板固定座12,从而使得本实施例1中的踏板机构1能够稳定地连接在车架2上,进而使得本实施例1中的踏板机构1可以根据车架2尺寸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制作。也即,在车身的侧面可以只需设置一个踏板机构1,相对于在车身的侧面安装多块翻转踏板的方式,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踏板机构1能够有效地提高驾乘人员上下车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消防车。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2包括车架2,并且至少在车架2的一侧设置有实施例1的踏板机构1,使踏板固定座12远离连接杆13的一端与车架2固定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2包括有实施例1中的踏板机构1,所以本实施例2也具有实施例1中踏板机构1的有益效果。也即,本实施例2的踏板机构1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制作成本。
现有技术中,在消防车两侧安装多块翻转踏板后,当消防员要进行灭火时,还需将两侧的翻转踏板逐一进行翻转,进而会影响消防作战人员的灭火效率。而本实施例2中的踏板机构1上可以设置至少两个踏板固定座12,从而使得本实施例2中的踏板机构1能够稳定地连接在消防车上的车架2,进而使得本实施例2中的踏板机构1可以根据消防车中的车架2尺寸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制作。也即,在本实施例2所提供的消防车的侧面可以只需设置一个踏板机构1,相对于在消防车的侧面安装多块翻转踏板的方式,本实施例2所提供的消防车能够有效地提高消防人员的灭火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本体(11)和踏板固定座(12),所述踏板固定座(12)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11)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架相连;所述踏板固定座(12)上固设有转向限位件(14),且所述转向限位件(14)能够限制所述踏板本体(11)的旋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固定座(12)通过连接杆(13)与所述踏板本体(11)相连;
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11)相连,所述踏板固定座(1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3)转动连接,所述转向限位件(14)固设在所述踏板固定座(12)上,且所述转向限位件(14)能够限制所述连接杆(13)的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与所述踏板本体(11)固定连接;
将所述踏板固定座(12)与所述连接杆(13)的连接点定义为A点,将所述转向限位件(14)的位置定义为B点,且在所述踏板本体(11)的板面为竖直状态时,所述A点与所述B点的连线与所述连接杆(13)的轴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固定座(12)包括车架外伸件(121)和相对设置的两块安装板(122),两块所述安装板(122)均与所述车架外伸件(121)固定连接,且所述车架外伸件(121)用于与车架(2)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限位件(14)固定安装在两块所述安装板(122)之间,所述连接杆(13)转动安装在两块所述安装板(1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为矩管,且所述连接杆(13)通过销轴组件(15)安装在两块所述安装板(122)之间;
所述销轴组件(15)包括销轴(151)、铜套(152)和轴套(153),所述矩管和两块所述安装板(122)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铜套(152)安装在所述矩管的通孔内;所述轴套(153)为两个,两个所述轴套(153)分别位于所述铜套(152)的两端,且两个所述轴套(153)均安装在所述铜套(152)的内孔中;所述销轴(151)贯穿两块所述安装板(122)上的通孔和两个所述轴套(153)的内孔。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11)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的锁紧装置(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件(17),且所述阻尼件(17)的一端与所述踏板固定座(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17)为弹性件,且所述连接杆(13)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拉座(18),所述踏板固定座(12)上设置有与所述弹性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拉座(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踏板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座(19)包括螺杆安装座(191)和设置在所述螺杆安装座(191)上的调节螺杆(192),所述调节螺杆(192)能够在所述螺杆安装座(191)上、沿自身的轴向上下移动;
且所述调节螺杆(192)的下端开设有卡接孔(193),所述弹性件的端部设置有卡钩(171),且所述卡钩(171)与所述卡接孔(193)适配。
10.一种消防车,包括车架(2),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车架(2)的一侧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踏板机构(1),所述踏板固定座(12)远离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与所述车架(2)固定连接。
CN202121941108.2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Active CN215474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1108.2U CN215474834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1108.2U CN215474834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4834U true CN215474834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1108.2U Active CN215474834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4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20106A (en) Structure of a front body of a motor vehicle
CN100400364C (zh) 摩托车的扶手杆安装结构
KR20100108833A (ko) 자동차 차체
JPS62289415A (ja) 車体懸架装置のロアア−ム支持構造
CN105416405A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US6213245B1 (en) Cross member structure for transmission
CN101716921B (zh) 一种制动踏板总成
CN215474834U (zh) 一种踏板机构和一种消防车
CN112693403A (zh) 一种军车显示屏多角度固定装置及调整方法
CN209336847U (zh) 一种高强度的仪表板横梁总成
CN115107893A (zh) 车辆驾驶室以及汽车
CN209336849U (zh) 一种改良型仪表板横梁总成
JP3119612U (ja)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CN217705405U (zh) 汽车悬架组件
CN216424238U (zh) 一种特种车型用活动踏步
JPH0519267Y2 (zh)
CN218558663U (zh) 全地形车
CN216374384U (zh) 客车翻转踏板结构
CN217198325U (zh) 一种电动调节式电动助力转向管柱
CN210852641U (zh) 副车架后悬置安装结构、汽车车架以及汽车
CN210852685U (zh) 驾驶室机械前翻装置
JP3651076B2 (ja) 自動車の後部構造
JPH0519266Y2 (zh)
CN219524015U (zh) 一种具有塔台结构的副车架
CN114312501B (zh) 便于安装的可变行程汽车座椅滑轨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