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1455U - 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91455U CN215791455U CN202122077725.9U CN202122077725U CN215791455U CN 215791455 U CN215791455 U CN 215791455U CN 202122077725 U CN202122077725 U CN 202122077725U CN 215791455 U CN215791455 U CN 2157914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nnel
- bottom plate
- injection molding
- injection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顶板和注塑隧道锁死机构;底板的上表面中部的开口内设有下模座,下模座的内部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拉簧,拉簧的上端均与下模座内部滑动连接有的动模板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对称设有支杆,支杆的上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顶板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的安装口内均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下端均与上模盖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注塑隧道的自动锁死功能,以免注塑管内残留的注塑原料继续下落而导致注塑产品的用料超标,确保注塑质量,还可将成型后的注塑产品向上顶出,为脱模工作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而现有的注塑模具,通常不具备注塑隧道的自动锁死功能,在注料完成后,注塑管内残留的注塑原料会继续下落进入模腔内,进而导致注塑产品的用料超标,无法保证注塑产品的质量。为此,提出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可以实现注塑隧道的自动锁死功能,以免注塑管内残留的注塑原料继续下落而导致注塑产品的用料超标,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将成型后的注塑产品向上顶出,为人员的脱模工作提供便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顶板和注塑隧道锁死机构;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的开口内设有下模座,下模座的内部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拉簧,拉簧的上端均与下模座内部滑动连接有的动模板固定连接,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对称设有支杆,支杆的上端均与顶板固定连接,顶板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的安装口内均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下端均与上模盖固定连接,上模盖上表面的入料口处设有注塑管,上模盖的内部顶壁中心处设有出料孔,上模盖的顶壁夹层内设有同时与注塑管和出料孔连通的锁死腔,上模盖前侧面设置的导向滑口与锁死腔相连通;
注塑隧道锁死机构设置于锁死腔的内部;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电连接至外部电源的控制开关组,电动推杆电连接至控制开关组。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隧道锁死机构包括框槽型滑块、接通管和升降滑片,所述框槽型滑块横向滑动连接于锁死腔的内部,框槽型滑块内部底面右侧的开口处设有接通管,框槽型滑块的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滑片。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隧道锁死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对称设置于框槽型滑块的内部底面四角与升降滑片的底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隧道锁死机构还包括导向杆、齿条板、第一电机和齿轮,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框槽型滑块的前侧面并与导向滑口横向滑动连接,导向杆的前端设有齿条板,上模盖的上表面前侧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板啮合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盖的左右侧面均设有T形板,T形板前后两端的滑孔分别与竖向对应的支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外弧面固定套设有左右对称的凸轮,底板底面左侧凹槽内设置的第二电机输出轴与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四角对称设有安装孔,可以实现对底板的固定,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螺栓通过安装孔将底板与安装部位连接,实现对底板的固定,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通过电动推杆向下伸展,推动上模盖向下移动将下模座闭合,在此过程中T形板可以为上模盖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然后在接通管处于与注塑管相连通的初始状态时,将外部注塑原料自上而下依次通过注塑管、接通管和出料孔注入到下模座的内部即可快速完成注料工作;
2、待注料完成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齿轮旋转,受齿轮与齿条板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可以使齿条板带动导向杆和框槽型滑块一同右移,使得注塑原料无法再进入下模座的内部,从而实现注塑隧道的锁死功能,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受弹簧的影响,升降滑片会向上顶起与注塑管的下端紧密接触,可以防止注塑原料进入锁死腔的内部对注塑隧道的锁死工作造成影响;
3、待下模座内部的注塑原料冷却成型后,电动推杆收缩使上模盖打开,通过控制开关组的调控,第二电机运转带动转杆旋转,在克服拉簧的拉力后使凸轮的远心弧面与动模板的底面接触,从而使动模板带动成型后的注塑产品一同上升,为人员的脱模工作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平面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平面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下模座、3.拉簧、4.动模板、5.支杆、6.顶板、7.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1.框槽型滑块、72.接通管、73.升降滑片、74.弹簧、75.导向杆、76.齿条板、77.第一电机、78.齿轮、8.电动推杆、9.上模盖、10.注塑管、11.出料孔、12.锁死腔、13.导向滑口、14.T形板、15.转杆、16.凸轮、17.第二电机、18.安装孔、19.控制开关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底板1、顶板6和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组19,控制开关组19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的开口内设有下模座2,下模座2的内部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拉簧3,拉簧3的上端均与下模座2内部滑动连接有的动模板4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对称设有支杆5,支杆5的上端均与顶板6固定连接;顶板6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的安装口内均设有输入端电连接至控制开关组19输出端的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的伸缩端下端均与上模盖9固定连接,上模盖9上表面的入料口处设有注塑管10,上模盖9的内部顶壁中心处设有出料孔11,上模盖9的顶壁夹层内设有同时与注塑管10和出料孔11连通的锁死腔12,上模盖9前侧面设置的导向滑口13与锁死腔12相连通。
其中: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设置于锁死腔12的内部,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包括框槽型滑块71、接通管72和升降滑片73,框槽型滑块71横向滑动连接于锁死腔12的内部,框槽型滑块71内部底面右侧的开口处设有接通管72,框槽型滑块71的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滑片73,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还包括弹簧74,弹簧74对称设置于框槽型滑块71的内部底面四角与升降滑片73的底面之间;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还包括导向杆75、齿条板76、第一电机77和齿轮78,导向杆75设置于框槽型滑块71的前侧面并与导向滑口13横向滑动连接,导向杆75的前端设有齿条板76,上模盖9的上表面前侧设有第一电机77,第一电机77的输出轴前端设有齿轮78,齿轮78与齿条板76啮合连接,第一电机77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19的输出端。
其中:上模盖9的左右侧面均设有T形板14,T形板14前后两端的滑孔分别与竖向对应的支杆5滑动连接,T形板14可以为上模盖9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下模座2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杆15,转杆15的外弧面固定套设有左右对称的凸轮16,底板1底面左侧凹槽内设置的电连接至控制开关组19的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与转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底板1的四角对称设有安装孔18,使用螺栓通过安装孔18将底板1与安装部位连接,实现对底板1的固定,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螺栓通过安装孔18将底板1与安装部位连接,实现对底板1的固定,确保工作环境的稳定性;通过控制开关组19的调控,电动推杆8向下伸展,推动上模盖9向下移动将下模座2闭合,在此过程中T形板14可以为上模盖9提供进一步的导向支撑作用;然后在接通管72处于与注塑管10相连通的初始状态时,将外部注塑原料自上而下依次通过注塑管10、接通管72和出料孔11注入到下模座2的内部即可快速完成注料工作;
待注料完成后,通过控制开关组19的调控,第一电机77运转,带动齿轮78旋转,受齿轮78与齿条板76的啮合连接关系影响,可以使齿条板76带动导向杆75和框槽型滑块71一同右移,使得注塑原料无法再进入下模座2的内部,从而实现注塑隧道的锁死功能,确保注塑产品的质量;
受弹簧74的影响,升降滑片73会向上顶起与注塑管10的下端紧密接触,可以防止注塑原料进入锁死腔12的内部对注塑隧道的锁死工作造成影响,待下模座2内部的注塑原料冷却成型后,电动推杆8收缩使上模盖9打开,通过控制开关组19的调控,第二电机17运转带动转杆15旋转,在克服拉簧3的拉力后使凸轮16的远心弧面与动模板4的底面接触,从而使动模板4带动成型后的注塑产品一同上升,为人员的脱模工作提供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板(6)和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的开口内设有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内部底面四角对称设有拉簧(3),所述拉簧(3)的上端均与下模座(2)内部滑动连接有的动模板(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对称设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板(6)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上表面左右对称设置的安装口内均设有电动推杆(8),所述电动推杆(8)的伸缩端下端均与上模盖(9)固定连接;所述上模盖(9)上表面的入料口处设有注塑管(10)且所述上模盖(9)的内部顶壁中心处设有出料孔(11),所述上模盖(9)的顶壁夹层内设有同时与注塑管(10)和出料孔(11)连通的锁死腔(12),所述上模盖(9)前侧面设置的导向滑口(13)与锁死腔(12)相连通;
所述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设置于所述锁死腔(12)的内部;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电连接至外部电源的控制开关组(19),所述电动推杆(8)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开关组(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包括框槽型滑块(71)、接通管(72)和升降滑片(73),所述框槽型滑块(71)横向滑动连接于锁死腔(12)的内部,所述框槽型滑块(71)内部底面右侧的开口处设有接通管(72),所述框槽型滑块(71)的内部竖向滑动连接有升降滑片(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还包括弹簧(74),所述弹簧(74)对称设置于框槽型滑块(71)的内部底面四角与升降滑片(73)的底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隧道锁死机构(7)还包括导向杆(75)、齿条板(76)、第一电机(77)和齿轮(78),所述导向杆(75)设置于框槽型滑块(71)的前侧面并与导向滑口(13)横向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75)的前端设有齿条板(76),所述上模盖(9)的上表面前侧设有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开关组(19)的所述第一电机(77),所述第一电机(77)的输出轴前端设有齿轮(78),所述齿轮(78)与齿条板(76)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盖(9)的左右侧面均设有T形板(14),所述T形板(14)前后两端的滑孔分别与竖向对应的支杆(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的外弧面固定套设有左右对称的凸轮(16),所述底板(1)底面左侧凹槽内设置的第二电机(17)输出轴与转杆(1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7)电连接至所述控制开关组(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四角对称设有安装孔(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7725.9U CN215791455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77725.9U CN215791455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91455U true CN215791455U (zh) | 2022-02-11 |
Family
ID=8015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77725.9U Active CN215791455U (zh) | 2021-08-31 | 2021-08-31 | 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91455U (zh) |
-
2021
- 2021-08-31 CN CN202122077725.9U patent/CN2157914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791455U (zh) | 一种具有隧道滑块锁死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07448964U (zh) | 一种气压传感器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2707596U (zh) | 一种装配效率高的环保设备生产模具 | |
CN111231250A (zh) | 一种旋转脱模式注塑模具 | |
CN214720348U (zh) | 一种金属铸件铸造模具 | |
CN210257085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 | |
CN219522890U (zh) | 一种汽车前灯罩注塑模具 | |
CN113715274A (zh) | 一种基于3d打印的pin接插件注塑模具 | |
CN216001278U (zh) | 一种耐高温耳机外壳的成型模具 | |
CN207448992U (zh) | 一种压差传感器塑胶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3440863U (zh) | 一种汽车输出端面板外框注塑模具 | |
CN220841218U (zh) | 一种易脱模注塑模具 | |
CN221562083U (zh) | 一种用于制造运输筐的模具 | |
CN111361085A (zh) |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 |
CN218366116U (zh) | 一种便于更换注塑模板的注塑机 | |
CN220782216U (zh) | 一种井盖生产用成型模具 | |
CN221233037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 | |
CN220373785U (zh) | 小克重塑料叉注塑结构 | |
CN219686381U (zh) | 一种模块式组合塑胶边框的精密注塑模具 | |
CN219820500U (zh) | 大型汽车背门装饰板注塑成型模具 | |
CN219213956U (zh) | 一种机盖注塑用多向倒扣脱模机构 | |
CN219988321U (zh) | 大型组合式川字塑料托盘模具 | |
CN219947132U (zh) | 一种注塑模脱模装置 | |
CN210851113U (zh) | 一种单模多仁新型塑压模具 | |
CN220995343U (zh) | 一种快速脱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1 Address after: East side of Building 1, No. 1688 Zhuanx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00 Patentee after: Luotai Plast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113, building 5, No. 218, Danfeng Road, Mud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Fuyun Mould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