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1085A -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1085A
CN111361085A CN202010270555.3A CN202010270555A CN111361085A CN 111361085 A CN111361085 A CN 111361085A CN 202010270555 A CN202010270555 A CN 202010270555A CN 111361085 A CN111361085 A CN 111361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gear
synchronous belt
double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05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钰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Yuem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Yuem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Yuem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Yueming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05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1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1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108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3Injection mould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207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ed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底壁上侧固设有用于双层模具加工的模具加工设备,所述工作腔下侧的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双层模具,所述双层模具下侧设有用于模具塑型的下模腔,所述双层模具上侧设有用于模具塑型的上模腔,所述双层模具上侧设有用于成型塑料脱离的脱离块,所述第工作腔左侧设有驱动切换装置,所述工作腔左右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双层模具向上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下模腔向上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所述机身下侧设有散热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生活中一般使用的模具都是单层模具,一次只能加工一种塑料成型件,加工效率比较低,而相对于单层模具而言,双层模具却能够对两种不同的模型进行加工制造,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对不同模具进行同时加工,而一般的双层模具不能够进行两次塑型件的分离和散热功能,从而造成使加工时间大大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侧壁体上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工作腔底壁上侧固设有用于双层模具加工的模具加工设备,所述模具加工设备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腔下侧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用于加热塑料注射的注射块,所述注射块内设有注射腔,所述左侧固设有用于注射塑料溶液的注塑管,所述注塑管左侧固设有注塑箱,所述注射腔左右侧固设有用于模具对准的对准杆,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双层模具,所述双层模具下侧底壁内设有用于模具塑型的下模腔,所述双层模具上的所述下模腔左右侧设有对称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底座上壁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底座上侧模具抬起的第二伸缩弹簧,所述双层模具上侧壁体内设有上模腔,所述双层模具上侧设有用于成型塑料脱离的脱离块,所述脱离块上侧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侧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侧设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脱离块内设有对准孔,所述脱离块上侧设有上压模块,所述上压模块上侧设有第一空腔,所述上压模块下侧壁体上固设有下压块,所述上压模块下侧壁体内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顶壁与所述脱离块之间安装有能够向上拉动所述脱离块的第三伸缩弹簧,所述机身左侧设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左侧设有驱动切换装置,所述工作腔左右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双层模具向上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下模腔向上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所述机身下侧设有用于塑料模具过程中的散热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腔左侧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推杆,所述第一滑动推杆右侧底壁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滑动推杆上侧固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滑动腔上侧顶壁固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一电磁铁之间设有拉绳。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腔右侧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后侧设有第一同步带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腔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同步带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侧固设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腔右侧转动设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一转轴下侧底端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腔内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上侧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靠近所述工作腔一侧与所述双层模具左右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远离所述工作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左侧的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设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后侧设有第三同步带腔,所述第一齿轮腔与所述第二齿轮腔之间设有连通的第二同步带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后侧壁体上转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侧固设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后侧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设有第四同步带轮,所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齿轮腔与所述第三同步带腔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齿轮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前侧固设有第三转轴,所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四同步带轮后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前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第二转轴后侧固设有第五同步带轮,所述第三同步带腔右侧转动设有第六同步带轮,所述第五同步带轮与所述第六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靠近所述工作腔一侧与所述上压模块左右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所述工作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所述设置于所述机身下侧的风扇腔,所述风扇腔下侧设有第三齿轮腔,所述第三齿轮腔下侧设有推杆腔,所述推杆腔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推杆,所述第二滑动推杆右侧底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电磁铁上侧连接拉绳,所述第二滑动推杆与所述推杆腔右侧底壁之间设有第四伸缩弹簧,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滑动推杆上侧壁体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侧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风扇腔内转动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下侧固设有第四齿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设有双层模具,能够实现两种不同的模具进行同时加工成型,大大提高了塑型件的加工效率;本发明设有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分别实现了下模腔内塑型件的脱离和上模腔内塑型件的脱离,使塑形件的取出更加方便快捷;本发明设有散热装置,能够注射后的塑型件更快的进行降温冷却,大大缩短了塑型件的成型时间。
附图说明[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的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的局部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的“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的“B-B”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的“C-C”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包括机身10,所述机身10内设有工作腔12,所述工作腔12上侧壁体上固设有固定块13,所述工作腔12底壁上侧固设有用于双层模具加工的模具加工设备901,所述模具加工设备901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腔12下侧的底座63,所述底座63上固设有用于加热塑料注射的注射块60,所述注射块60内设有注射腔59,所述59左侧固设有用于注射塑料溶液的注塑管79,所述注塑管79左侧固设有注塑箱78,所述注射腔59左右侧固设有用于模具对准的对准杆52,所述底座63上侧安装有双层模具55,所述双层模具55下侧底壁内设有用于模具塑型的下模腔58,所述双层模具55上的所述下模腔58左右侧设有对称的第二空腔53,所述第二空腔53与所述底座63上壁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底座63上侧模具抬起的第二伸缩弹簧54,所述双层模具55上侧壁体内设有上模腔62,所述双层模具55上侧设有用于成型塑料脱离的脱离块51,所述脱离块51上侧固设有固定杆44,所述固定杆44上侧固设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下侧设有第一伸缩弹簧46,所述脱离块51内设有对准孔56,所述脱离块51上侧设有上压模块48,所述上压模块48上侧设有第一空腔29,所述上压模块48下侧壁体上固设有下压块61,所述上压模块48下侧壁体内设有弹簧腔50,所述弹簧腔50顶壁与所述脱离块51之间安装有能够向上拉动所述脱离块51的第三伸缩弹簧49,所述机身10左侧设有第二齿轮腔26,所述第二齿轮腔26左侧设有驱动切换装置902,所述工作腔12左右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双层模具55向上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903,所述第一移动装置903上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下模腔58向上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904,所述机身10下侧设有用于塑料模具过程中的散热装置905。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切换装置90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腔26左侧的第一滑动腔20,所述第一滑动腔20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推杆23,所述第一滑动推杆23右侧底壁固设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右侧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24,所述第一滑动推杆23上侧固设有第一电磁铁22,所述第一滑动腔20上侧顶壁固设有第二电磁铁19,所述第二电磁铁19与所述第一电磁铁22之间设有拉绳21,当第二电磁铁19与第一电磁铁22通电时,第二电磁铁19与第一电磁铁22相互吸引带动第一滑动推杆23向上移动到最上侧,第一滑动推杆23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向上移动,第二电磁铁19与第一电磁铁22没有通电时,第一滑动推杆23处于第一滑动腔20的最下侧。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装置90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腔26右侧的第二滑动腔30,所述第二齿轮腔26后侧设有第一同步带腔68,所述第二齿轮腔26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腔68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转轴64,所述第一同步带腔68内的所述第一转轴64上侧固设有第一同步带轮67,所述第一同步带腔68右侧转动设有第二同步带轮70,所述第一同步带轮67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70之间设有第三同步带69,所述第一转轴64下侧底端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66,所述第二齿轮腔26内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6上侧固设有第一齿轮65,所述所述第二滑动腔30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32,所述第一滑杆32靠近所述工作腔12一侧与所述双层模具55左右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2远离所述工作腔12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65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31,当第一滑动推杆23处于第一滑动腔20内的最下侧时,第一锥形齿轮24与第二锥形齿轮66啮合连接,启动第一电机25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66转动,第二锥形齿轮6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同步带轮67转动,第一同步带轮67转动带动第三同步带69转动,第三同步带69转动带动第二同步带轮7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第一齿轮65转动带动第一滑杆32向上移动,第一滑杆32向上移动带动双层模具55向上移动使下模腔58内成型的塑型件脱离。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装置904,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腔12左侧的设有第三滑动腔11,所述第三滑动腔11左侧设有第一齿轮腔14,所述第一齿轮腔14后侧设有第三同步带腔74,所述第一齿轮腔14与所述第二齿轮腔26之间设有连通的第二同步带腔18,所述第二齿轮腔26后侧壁体上转动设有第三转轴76,所述第三转轴76前侧固设有第三锥形齿轮75,所述第三锥形齿轮75后侧的所述第三转轴76上固设有第四同步带轮71,所第三转轴76与所述第四同步带轮71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17,所述第一齿轮腔14与所述第三同步带腔74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72,所述第一齿轮腔14内的所述第二转轴72前侧固设有第三转轴76,所第三转轴76与所述第四同步带轮71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17,所述第四同步带轮71后侧的所述第二转轴72上固设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前侧的所述第二转轴72上固设有第三同步带轮16,所述第二转轴72后侧固设有第五同步带轮73,所述第三同步带腔74右侧转动设有第六同步带轮77,所述第五同步带轮73与所述第六同步带轮77之间设有第二同步带78,所述第三滑动腔11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杆28,所述第二滑杆28靠近所述工作腔12一侧与所述上压模块48左右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8远离所述工作腔12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腔14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27,当第一滑动推杆23处于第一滑动腔20内的最上侧时,第一锥形齿轮24与第三锥形齿轮75啮合连接,启动第一电机25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75转动,第三锥形齿轮75转动带动第三转轴76,第三转轴76转动带动第四同步带轮71转动,第四同步带轮71转动带动第一同步带17转动,第一同步带17转动带动第三同步带轮16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轴7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腔14转动,第一齿轮腔14转动带动第二滑杆28向上移动,第二滑杆28向上移动带动上压模块48向上移动,第一空腔29对第二滑动推杆43下压使上模腔62内成型的塑型件与双层模具55脱离。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905包括所述设置于所述机身10下侧的风扇腔35,所述风扇腔35下侧设有第三齿轮腔41,所述第三齿轮腔41下侧设有推杆腔40,所述推杆腔40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推杆43,所述第二滑动推杆43右侧底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电磁铁22上侧连接拉绳21,所述第二滑动推杆43与所述推杆腔40右侧底壁之间设有第四伸缩弹簧42,所述第一电磁铁22所述第二滑动推杆43上侧壁体内固设有第二电机38,所述第二电机38上侧固设有第三齿轮39,所述风扇腔35内转动设有风扇36,所述风扇36下侧固设有第四齿轮37,当第一电磁铁22与第二电磁铁19没有通电,第四齿轮37与第三齿轮39啮合连接,第二电机38启动带动第三齿轮39转动,第三齿轮39转动带动第四齿轮37转动,第四齿轮37转动带动风扇36转动,从而对塑型件进行降温冷却。
初始状态时,第二电磁铁19和第一电磁铁22有通电,第一滑动推杆23处于第一滑动腔20的最下侧,第一锥形齿轮24与第二锥形齿轮66啮合连接,第二滑动推杆43处于第三齿轮腔41最右侧,第四齿轮37与第三齿轮39啮合连接。
当模具塑型成塑型件时,当注塑箱78打开时对注射腔59内注射塑型原料,原料通过注射块60进入到下模腔58中,再流入到上模腔62中,进行上下两侧的塑型件塑型,当注射完成时,启动第一电机25转动带动风扇36转动,从而对塑型件进行降温冷却。
当模具塑型完成的下侧塑型件分离时,先启动第一电机25,第一电机25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66转动,第二锥形齿轮6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同步带轮67转动,第一同步带轮67转动带动第三同步带69转动,第三同步带69转动带动第二同步带轮7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第一齿轮65转动带动第一滑杆32向上移动,第一滑杆32向上移动带动双层模具55向上移动使下模腔58内成型的塑型件脱离。
当模具塑型完成的上侧塑型件分离时,先对第二电磁铁19与第一电磁铁22通电,第二电磁铁19与第一电磁铁22相互吸引带动第一滑动推杆23向上移动到最上侧,第一滑动推杆23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向上移动与第三锥形齿轮75啮合连接,再启动第一电机25,第一电机25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带动第三锥形齿轮75转动,第三锥形齿轮75转动带动第三转轴76,第三转轴76转动带动第四同步带轮71转动,第四同步带轮71转动带动第一同步带17转动,第一同步带17转动带动第三同步带轮16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转轴7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腔14转动,第一齿轮腔14转动带动第二滑杆28向上移动,第二滑杆28向上移动带动上压模块48向上移动使上模腔62内成型的塑型件与双层模具55脱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设有双层模具,能够实现两种不同的模具进行同时加工成型,大大提高了塑型件的加工效率;本发明设有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分别实现了下模腔内塑型件的脱离和上模腔内塑型件的脱离,使塑形件的取出更加方便快捷;本发明设有散热装置,能够注射后的塑型件更快的进行降温冷却,大大缩短了塑型件的成型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上侧壁体上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工作腔底壁上侧固设有用于双层模具加工的模具加工设备,所述模具加工设备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工作腔下侧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用于加热塑料注射的注射块,所述注射块内设有注射腔,所述左侧固设有用于注射塑料溶液的注塑管,所述注塑管左侧固设有注塑箱,所述注射腔左右侧固设有用于模具对准的对准杆,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双层模具,所述双层模具下侧底壁内设有用于模具塑型的下模腔,所述双层模具上的所述下模腔左右侧设有对称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底座上壁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所述底座上侧模具抬起的第二伸缩弹簧,所述双层模具上侧壁体内设有上模腔,所述双层模具上侧设有用于成型塑料脱离的脱离块,所述脱离块上侧固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侧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侧设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脱离块内设有对准孔,所述脱离块上侧设有上压模块,所述上压模块上侧设有第一空腔,所述上压模块下侧壁体上固设有下压块,所述上压模块下侧壁体内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顶壁与所述脱离块之间安装有能够向上拉动所述脱离块的第三伸缩弹簧,所述机身左侧设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左侧设有驱动切换装置,所述工作腔左右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双层模具向上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上侧设有用于带动所述下模腔向上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所述机身下侧设有用于塑料模具过程中的散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切换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腔左侧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推杆,所述第一滑动推杆右侧底壁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固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滑动推杆上侧固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滑动腔上侧顶壁固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一电磁铁之间设有拉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齿轮腔右侧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后侧设有第一同步带腔,所述第二齿轮腔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腔之间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同步带腔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侧固设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腔右侧转动设有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一转轴下侧底端固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腔内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上侧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所述第二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靠近所述工作腔一侧与所述双层模具左右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杆远离所述工作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左侧的设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设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后侧设有第三同步带腔,所述第一齿轮腔与所述第二齿轮腔之间设有连通的第二同步带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后侧壁体上转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前侧固设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后侧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设有第四同步带轮,所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齿轮腔与所述第三同步带腔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齿轮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前侧固设有第三转轴,所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一同步带,所述第四同步带轮后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前侧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第二转轴后侧固设有第五同步带轮,所述第三同步带腔右侧转动设有第六同步带轮,所述第五同步带轮与所述第六同步带轮之间设有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三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靠近所述工作腔一侧与所述上压模块左右侧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远离所述工作腔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所述设置于所述机身下侧的风扇腔,所述风扇腔下侧设有第三齿轮腔,所述第三齿轮腔下侧设有推杆腔,所述推杆腔内滑动设有第二滑动推杆,所述第二滑动推杆右侧底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电磁铁上侧连接拉绳,所述第二滑动推杆与所述推杆腔右侧底壁之间设有第四伸缩弹簧,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滑动推杆上侧壁体内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侧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风扇腔内转动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下侧固设有第四齿轮。
CN202010270555.3A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Withdrawn CN111361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0555.3A CN111361085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0555.3A CN111361085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1085A true CN111361085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03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0555.3A Withdrawn CN111361085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10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0083A (zh) * 2020-03-13 2020-06-05 张安堂 一种高效的铸造机械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0083A (zh) * 2020-03-13 2020-06-05 张安堂 一种高效的铸造机械设备
CN111230083B (zh) * 2020-03-13 2021-08-20 日照铸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铸造机械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41345U (zh) 便于脱模的外墙瓷砖成型模具
CN112895286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配件注塑模具的注塑工艺生产装置
CN111361085A (zh) 一种双层模具加工设备
CN112223659A (zh) 一种便于开模的齿轮件用注塑模具
CN214353991U (zh) 一种具有快速降温功能的塑胶模具
CN212045725U (zh) 一种长寿命的注塑模具
CN212097321U (zh) 一种新型储能插头注塑模具
CN108015994B (zh) 基于型腔取件的汽车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216635204U (zh) 一种管道用密封件生产模具
CN22021947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部件注塑模具
CN219520300U (zh) 一种联动斜顶机构
CN214214640U (zh) 一种生物降解餐盒的注塑模具快速脱模机构
CN217144711U (zh) 一种用于标准件的成型模具
CN111070595A (zh) 一种塑件脱螺纹用注塑模具
CN210851175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装置
CN212072837U (zh) 一种便于深腔产品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5039809U (zh) 适用于内高压模具的分体式推头结构
CN219968682U (zh) 一种一体化阀芯分水器成型模具
CN215965981U (zh) 一种方便模具生产用顶出装置
CN211763201U (zh) 一种自动脱螺纹模具
CN220261745U (zh) 一种汽车外饰件注塑模具
CN216860500U (zh) 一种方便注料的注塑模具
CN220261864U (zh) 一种化妆品粉底盒生产用外壳成型模具
CN219650481U (zh) 一种汽车结构件脱模顶出装置
CN221048972U (zh) 汽车前门开关面板模具脱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