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5296U -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5296U
CN215245296U CN202120639735.4U CN202120639735U CN215245296U CN 215245296 U CN215245296 U CN 215245296U CN 202120639735 U CN202120639735 U CN 202120639735U CN 215245296 U CN215245296 U CN 215245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frame
support
main beam
suppor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97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中山
黎健伟
陆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Changhu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Changhu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Changhu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Changhu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397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5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5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5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龙骨、发动机托架、风扇支架、车厢支撑架和备胎支架,所述主梁用于支撑;所述龙骨的前端与所述主梁的前端连接,所述龙骨包括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两侧;所述发动机托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之间;所述风扇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上;所述车厢支撑架用于支撑车厢,所述车厢支撑架的前端与所述主梁的后端连接;所述备胎支架设置于所述车厢支撑架且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由于其适应性强,转向灵活,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三轮摩托车车架是三轮摩托车的骨架,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车辆的质量、性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三轮摩托车的使用需求,一般针对不同的功能设计特定的结构,需占用过多的结构空间,使得车架的结构过于复杂,同时使得装配三轮摩托车零件时造成装配困难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龙骨、发动机托架、风扇支架、车厢支撑架和备胎支架,所述主梁用于支撑;所述龙骨的前端与所述主梁的前端连接,所述龙骨包括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两侧;所述发动机托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之间;所述风扇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上;所述车厢支撑架用于支撑车厢,所述车厢支撑架的前端与所述主梁的后端连接;所述备胎支架设置于所述车厢支撑架且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轮摩托车车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三轮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龙骨、发动机托架、风扇支架、车厢支撑架和备胎支架,通过将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对称设置于主梁的两侧,可以增加车架的强度,第一龙骨、第二龙骨与主梁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放置发动机,通过在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之间设置发动机托架,发动机托架用于固定支撑发动机,有利于减少主梁的承重,通过设置风扇支架,能够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确保发动机冷却良好,通过将备胎支架设置于车厢支撑架,不占据车厢的放置空间,便于备用胎安装和拆卸,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发动机托架、风扇支架和备胎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利用空间位置,简化了车架的结构,使得零件装配更加方便,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装配不同结构的组件,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厢支撑架包括横梁、支撑管和设置于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撑管两侧的边梁,所述横梁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所述前横梁与所述主梁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和所述后横梁通过所述备胎支架连接。龙骨的前端与主梁的前端连接,龙骨的末端连接至第一支撑管,前横梁与主梁的后端连接,车架各部件受力合理,增强车架的强度,提高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二支撑管和后横梁之间设置备胎支架,能够将备用胎装于车厢支撑架的底部,有效地利用设计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均设置有撑杆支架。通过在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设置撑杆支架,可以用于安装撑杆,便于车厢的装卸使用,车厢通过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固定支撑,更加安全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梁的前端设置有车头立管,所述主梁还设置有油箱支架和座包支架。通过在主梁上设置车头立管、油箱支架和座包支架,有效利用空间位置设置不同的结构组件,降低车架的制作难度,同时使得装配零件时更加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龙骨的外侧和所述第二龙骨的外侧设置有脚踏板支架。通过在龙骨的外侧设置脚踏板支架,使得踏板的装配更加便捷,将踏板安装在龙骨的外侧,方便驾驶人员搁置脚部,实用性良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边梁设置有弹簧限位块,所述弹簧限位块用于固定减震弹簧。通过在边梁的下侧设置弹簧限位块,通过弹簧限位块固定安装减震弹簧,缓震效果良好,当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受到冲击或者颠簸时,能够有效地减缓冲击,保证驾驶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管还设置有多个阻尼器支架。通过在第二支撑管设置阻尼器支架,可以用于安装阻尼器,同时将阻尼器连接至后桥,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还设置有保险杠。通过安装保险杠,保险杆平行设置在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两侧,当驾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效地提高三轮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边梁设有至少两个钢板主吊耳和至少两个钢板副吊耳,所述钢板副吊耳位于所述钢板主吊耳之间。通过在边梁的下侧设置钢板主吊耳,钢板主吊耳用于悬挂钢板弹簧,可以有效减缓车架行驶到颠簸路面的震动,同时还设置钢板副吊耳,钢板副吊耳位于钢板主吊耳之间,通过增设钢板弹簧并由钢板副吊耳固定,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龙骨和所述第一支撑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通过在第一龙骨与第一支撑管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龙骨与第一支撑管的连接处设置加强板,有效提高龙骨的支撑强度,使得连接更加安全可靠,提高车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架100;主梁110;第一龙骨120;第二龙骨130;第一弯曲部131;第二弯曲部132;水平部133;第三弯曲部134;发动机托架140;风扇支架150;车厢支撑架160;备胎支架170;固定螺栓171;前横梁180;后横梁190;第一支撑管200;第二支撑管210;撑杆支架220;车头立管230;油箱支架240;座包支架250;脚踏板支架260;弹簧限位块270;阻尼器支架280;保险杠290;钢板主吊耳300;钢板副吊耳310;加强板320;连接板330;竖直支撑管340;刹车转换轴350;边梁3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实施方式”或“一些实施例/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两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示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100,包括主梁110、龙骨、发动机托架140、风扇支架150、车厢支撑架160和备胎支架170,主梁110用于支撑;龙骨的前端与主梁110的前端连接,龙骨包括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对称设置于主梁110的两侧;发动机托架140设置于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之间;风扇支架150对称设置于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上;车厢支撑架160用于支撑车厢,车厢支撑架160的前端与主梁110的后端连接;备胎支架170设置于车厢支撑架160且远离主梁110的一端。
如图1所示,三轮摩托车车架100包括主梁110、龙骨、发动机托架140、风扇支架150、车厢支撑架160和备胎支架170,通过将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对称设置于主梁110的两侧,可以增加车架100的强度,第一龙骨120、第二龙骨130与主梁110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放置发动机,通过在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之间设置发动机托架140,发动机托架140用于固定支撑发动机,有利于减少主梁110的承重,通过设置风扇支架150,能够起到很好的散热效果,确保发动机冷却良好,通过将备胎支架170设置于车厢支撑架160,不占据车厢的放置空间,便于备用胎安装和拆卸,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发动机托架140、风扇支架150和备胎支架170,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利用空间位置,简化了车架100的结构,车架100各个连接结构均为方便安装且通用的结构,使得零件装配更加方便,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装配不同结构的组件,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分别从主梁110的两侧逐渐过渡延伸到第一支撑管200,龙骨的具体结构可以分为第一弯曲部131,第二弯曲部132,水平部133和第三弯曲部134,通过第一弯曲部131与主梁110的前端连接,并依次与第二弯曲部132、水平部133和第三弯曲部134连接,使得龙骨能够与主梁110和第一支撑管200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增加有效受力点,在颠簸路面行驶过程中若受到前轮传导较大的冲击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抗击能力,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车架100的整体强度。
具体地,通过在第一弯曲部131、车头立管230、主梁110之间设置连接板330,能够使得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有效地避免了车架100受到较大冲击力时造成零件散架的情况,同时备胎支架170设置有固定螺栓171,可以将备用胎固定于备胎支架170上,结实耐用,且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日常使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厢支撑架160包括横梁、支撑管和设置于横梁和支撑管两侧的边梁360,横梁包括前横梁180和后横梁190,支撑管包括第一支撑管200和第二支撑管210,前横梁180与主梁110的后端连接,第一支撑管200分别与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连接,第二支撑管210和后横梁190通过备胎支架170连接。龙骨的前端与主梁110的前端连接,龙骨的末端连接至第一支撑管200,前横梁180与主梁110的后端连接,车架100各部件受力合理,增强车架100的强度,提高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二支撑管210和后横梁190之间设置备胎支架170,能够将备用胎装于车厢支撑架160的底部,有效地利用设计空间,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支撑管200和第二支撑管210均设置有撑杆支架220。通过在第一支撑管200和第二支撑管210设置撑杆支架220,可以用于安装撑杆,便于车厢的装卸使用,车厢通过第一支撑管200和第二支撑管210的固定支撑,更加安全稳定。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主梁110的前端设置有车头立管230,主梁110还设置有油箱支架240和座包支架250。通过在主梁110上设置车头立管230、油箱支架240和座包支架250,有效利用空间位置设置不同的结构组件,降低车架100的制作难度,装配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车头、油箱、座垫直接安装于对应的安装位置上,装配简单便捷,同时不会对车厢支撑架160承载的车厢造成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龙骨120的外侧和第二龙骨130的外侧设置有脚踏板支架260。通过在龙骨的外侧设置脚踏板支架260,使得踏板的装配更加便捷,将踏板安装在龙骨的外侧,方便驾驶人员搁置脚部,实用性良好。
通过在车架100设置多处安装不同组件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不同的组件,便于装配各个功能零件,同时各个组件结构为可拆卸的结构,能够灵活拆卸,使用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边梁360设置有弹簧限位块270,弹簧限位块270用于固定减震弹簧。通过在边梁360的下侧设置弹簧限位块270,通过弹簧限位块270固定安装减震弹簧,缓震效果良好,当三轮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受到冲击或者颠簸时,能够有效地减缓冲击,保证驾驶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支撑管210还设置有多个阻尼器支架280。通过在第二支撑管210设置阻尼器支架280,可以用于安装阻尼器,同时将阻尼器连接至后桥,有利于提高三轮摩托车车架100的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还设置有保险杠290。通过安装保险杠290,保险杆平行设置在第一龙骨120和第二龙骨130的两侧,当驾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事故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有效地提高三轮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边梁360设有至少两个钢板主吊耳300和至少两个钢板副吊耳310,钢板副吊耳310位于钢板主吊耳300之间。通过在边梁360的下侧设置钢板主吊耳300,钢板主吊耳300用于悬挂钢板弹簧,可以有效减缓车架100行驶到颠簸路面的震动,同时还设置钢板副吊耳310,钢板副吊耳310位于钢板主吊耳300之间,通过增设钢板弹簧并由钢板副吊耳310固定,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龙骨和第一支撑管200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320。通过在第一龙骨120与第一支撑管200的连接处以及第二龙骨130与第一支撑管200的连接处设置加强板320,有效提高龙骨的支撑强度,使得连接更加安全可靠,提高车架100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车架100的底部还设置有竖直支撑管340,竖直支撑管340通过连接结构分别与龙骨和边梁360紧密连接,竖直支撑管340还设置有刹车转换轴350,通过设置刹车转换轴350能够实现三轮摩托车的刹车制动,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主梁110、龙骨、车厢支撑架160均为中空方管结构,在保证车架100有效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减轻车架100的重量,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所述主梁用于支撑;
龙骨,所述龙骨的前端与所述主梁的前端连接,所述龙骨包括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两侧;
发动机托架,所述发动机托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之间;
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上;
车厢支撑架,所述车厢支撑架用于支撑车厢,所述车厢支撑架的前端与所述主梁的后端连接;
备胎支架,所述备胎支架设置于所述车厢支撑架且远离所述主梁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支撑架包括横梁、支撑管和设置于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撑管两侧的边梁,所述横梁包括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所述前横梁与所述主梁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管分别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和所述后横梁通过所述备胎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均设置有撑杆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前端设置有车头立管,所述主梁还设置有油箱支架和座包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的外侧和所述第二龙骨的外侧设置有脚踏板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设置有弹簧限位块,所述弹簧限位块用于固定减震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还设置有多个阻尼器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和所述第二龙骨还设置有保险杠。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设有至少两个钢板主吊耳和至少两个钢板副吊耳,所述钢板副吊耳位于所述钢板主吊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和所述第一支撑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板。
CN202120639735.4U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Active CN215245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9735.4U CN215245296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9735.4U CN215245296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5296U true CN21524529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6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9735.4U Active CN215245296U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5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63964A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KR101315489B1 (ko)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CN201900955U (zh) 一种用于轻型客车的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
CN215245296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CN104442255A (zh) 车辆
CN206968333U (zh) 一种汽车用前空气悬架结构
CN109305003B (zh)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CN201931955U (zh) 变截面板簧作为导向臂的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
CN111873736A (zh) 一种空气悬架
CN201176114Y (zh) 客车空气悬挂系统
CN201254060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前悬架
CN201061990Y (zh) 客车后桥安装缓速器、全空气悬架的布置结构
CN101138999A (zh) 越野沙滩车车架
CN201442502U (zh) 双后桥空气悬架
CN208198032U (zh) 用于车辆的后悬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256977U (zh) 悬架总成以及车辆
CN216185730U (zh) 轻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20701274U (zh) 一种带下悬挂的摩托车车架
CN216943267U (zh) 底盘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7863613U (zh) 车辆
CN220594619U (zh) 一种新能源客车盘式车桥总成
CN219857476U (zh) 一种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17146150U (zh) 前副车架组件及车辆
CN111071369B (zh) 倒三轮电动卡丁车
CN218316091U (zh) 一种驱动桥桥壳总成与车架总成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