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7453U - 蒸碟和砂锅 - Google Patents

蒸碟和砂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7453U
CN215127453U CN202120633034.XU CN202120633034U CN215127453U CN 215127453 U CN215127453 U CN 215127453U CN 202120633034 U CN202120633034 U CN 202120633034U CN 215127453 U CN215127453 U CN 215127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hole
holes
support
ste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330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330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7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7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7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碟和砂锅,其中蒸碟包括具有容置槽的碟体,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有凸部,所述碟体远离容置槽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凸部的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部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部,所述第一透气部连通所述凹槽;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碟体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通孔,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碟体时,所述碟体设有凹槽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碟体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本实用新型的蒸碟的碟体盛装食物用在砂锅内进行烘烤、快蒸时,更加稳固且受热更加均匀,更节约能源,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蒸碟和砂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碟和砂锅。
背景技术
在速冻食品逐渐流行的今天,以半成品菜如梅菜扣肉、粉蒸肉制成了网络远销爆品。但是为了便于运输必须冷藏,速冻冷藏后的食品,要想快速蒸透,是一件很麻烦的事。用微波炉打热,其味道与新鲜制作的相差甚远。加上速冻食品本身经速冻后口感度变差、味道变短,这样极大的影响了产品销售。速冻食品如饺子、馒头、包子等,在水蒸锅内复蒸时,与餐馆现做的味道总有差别。速冻食品的复味率是阻碍行业发展的屏障。目前蒸碟放在蒸锅内进行加热食物使用时,蒸碟会直接与蒸锅内的蒸架接触,蒸碟没法定位,蒸锅移动时或内部的高温蒸汽冲击时,易导致蒸碟偏移放置的位置,甚至倾倒,使其受热不均匀,使用不便。砂锅经过1300℃左右的烧制,具备无铝、无不粘膜、无塑料胶圈环保性等优点,由泥土烧制与禾稻五谷等食物共焖即有的原滋味深受人们的喜爱。泥制成器的产品易得性,使用简单方便,用砂锅制作食物是作为传承几千年烹饪极佳的用具之一,市场认可度更高。目前可通过将蒸碟直接放在砂锅内,并且还可在800摄氏度高温以下干烧进行烘烤食物,使食物不需要另外加水,烘烤的食物会更加美味,同时也可以加水蒸制,仅需微量水,进行汽化透蒸,还本身具干烧功能,但是由于现有的蒸碟直接放在砂锅内,往往会导致蒸碟内置放不稳,食物受热不均匀,影响食物的美味,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碟,旨在用在砂锅内进行烘烤、快蒸时,受热更加均匀,使用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碟,包括:
具有容置槽的碟体,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有凸部,所述碟体远离容置槽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凸部的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部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部,所述第一透气部连通所述凹槽;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碟体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通孔,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碟体时,所述碟体设有凹槽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碟体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气部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透气部设于所述凸部的端面,或所述第一透气部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透气部设于所述凸部的侧面,或所述第一透气部为至少两个,其中一部分第一透气部位于所述凸部的端面,其余的第一透气部位于所述凸部的侧面。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蒸碟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碟体的容置槽边沿。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气部,所述第二透气部为缺口和/或孔。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碟体和所述支架的抵接处设有卡合部和卡接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外侧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为缺口和/或孔,所述第一孔位为缺口时,缺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边沿,所述第一孔位为孔时,孔围绕所述通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设有通孔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孔位,所述第二孔位围绕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孔位为缺口和/或孔,所述第二孔位为缺口时,缺口位于所述支架的端面的边沿,所述第二孔位为孔时,孔围绕所述通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三孔位,所述第三孔位连通所述通孔,和/或所述支架一端的端面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架另一端的端面的直径。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砂锅,包括锅体和与所述锅体相适配的锅盖,所述砂锅还包括可选择性的置于砂锅内的蒸碟,所述蒸碟为上述所述的蒸碟。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砂锅还包括导磁片,所述导磁片设于所述锅体内的底壁,所述蒸碟置于所述锅体内时,所述蒸碟位于所述导磁片的上端,和/或所述砂锅内壁设有凸块,所述蒸碟的支架置于所述凸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具有容置槽的碟体,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有凸部,所述碟体远离容置槽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凸部的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部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部,所述第一透气部连通所述凹槽;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碟体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通孔,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碟体时,所述碟体设有凹槽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通孔内,以此实现碟体可定位,使用时更稳定,并且由于所述碟体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碟体具有凸部和凹槽结构,蒸碟放在砂锅内进行干烧、烘烤、蒸焗使用时,蒸碟整体受热面大,热气循环更流畅,使蒸碟受热更加均匀,最终烹饪出的食物也更加美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支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蒸碟放在砂锅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支架与碟体及砂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支架与碟体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又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支架与锅体的组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碟体 22 卡合部
11 容置槽 23 支撑板
12 凸部 24 第一孔位
121 第一透气部 25 第二孔位
13 凹槽 26 第三孔位
14 抵接部 30 蒸碟
141 第二透气部 40 锅体
15 卡接部 50 锅盖
20 支架 60 导磁片
21 通孔 70 凸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碟30,可用于蒸锅或砂锅内,优选用于砂锅内,可进行干烧或加水进行加热,结合图1、图3、图5及图7所示,蒸碟30包括:碟体10和支架20。
如图1所示,碟体10具有容置槽11,所述容置槽11的底壁设有凸部12,所述碟体10远离容置槽11的一面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向凸部12的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部12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部121,所述第一透气部121连通所述凹槽13;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碟体10的支架20,所述支架20设有通孔21,所述支架20连接所述碟体10时,所述碟体10设有凹槽13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通孔21内,所述碟体10盖合于所述凹槽13,所述通孔21连通所述凹槽13。
其中的支架20可为陶瓷材质制成,其中的碟体10也可为陶瓷材料不锈钢材质、铸铁材质、石材制成。其中支架20也可制成与碟体10一体成型。通过第一透气部121,可便于使用时透气,加速热循环,其中的碟体10与支架20连接时,所述碟体10设有凹槽13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通孔21内,即碟体10的尾部置于所述通孔21内,以此实现碟体10可定位,使用时更稳定,并且由于所述碟体10盖合于所述凹槽13,所述通孔21连通所述凹槽13,碟体10具有凸部12和凹槽13结构,蒸碟30放在砂锅内进行干烧使用时,蒸碟30整体受热面大,热气循环更流畅,使蒸碟30受热更加均匀,最终蒸烘出的食物也更加美味。
参照图1至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部12为锥形结构,所述凹槽13为锥形结构,以此使碟体10的受热面积更大,热气循环更流畅,蒸碟30受热更加均匀。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气部121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透气部121设于所述凸部12的端面,或所述第一透气部121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透气部121设于所述凸部12的侧面,或所述第一透气部121为至少两个,其中一部分第一透气部121位于所述凸部12的端面,其余的第一透气部121 位于所述凸部12的侧面。以此将碟体10放在砂锅内进行蒸烘食物时,进一步便于热气循环,并且使碟体10去中心化,碟体10靠近中部的食物也可快速受热,可增强热气循环的效率。
参照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该蒸碟30还包括抵接部14,所述抵接部14设于所述碟体10的容置槽边沿。以此将该蒸碟30放入砂锅内进行使用时,抵接部14可抵接于砂锅的锅口处进行定位支撑,和/或抵接于砂锅的侧壁处进行定位支撑,进一步地,砂锅的锅口处设有口沿,抵接部14抵接于口沿,使蒸碟30放置更加稳固,还可增加碟体10的使用空间,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14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气部141,所述第二透气部141为缺口和/或孔。当所述第二透气部141 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二透气部141可以为缺口或孔,当所述第二透气部 141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二透气部141可以都为缺口,可以都为孔,也可以是缺口和孔的组合,以此进一步增强热气循环,实现快速加热,使蒸碟30 放在砂锅内进行干烧使用时,受热更加均匀。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碟体10和所述支架20的抵接处设有卡合部22和卡接部15,所述卡合部22与所述卡接部15相适配。其中的碟体10 可设有卡接部15,所述卡接部15可为碟体10的碗脚结构,其中的支架20设有的卡合部22,卡合部22可为槽,便于碟体10与支架20的定位快速安装,碟体10连接支架20时更加稳固,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1至图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0的外侧壁设有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上设有多个第一孔位24,所述第一孔位24为缺口和 /或孔,所述第一孔位24为缺口时,缺口位于所述支撑板23的边沿,所述第一孔位24为孔时,孔围绕所述通孔21设置。通过支撑板23可便于支架20 放置在砂锅内,使用更加方便,具体的,第一孔位24可为多个缺口,所述缺口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板23的边沿。所述第一孔位24可为多个孔,孔围绕所述通孔21呈间隔排列设置,或所述第一孔位24可为至少一个孔和至少一个缺口,缺口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板23的边沿,孔围绕所述通孔21呈间隔排列设置,以此将该蒸碟30放在砂锅内使用时,支架20上的第一孔位24可增强热循环,使支架20上的碟体10更快的快速受热。
参照图4、图5、图9及图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0设有通孔21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孔位25,所述第二孔位25围绕于所述通孔 21设置,所述第二孔位25为缺口和/或孔,所述第二孔位25为缺口时,缺口位于所述支架20的端面的边沿,所述第二孔位25为孔时,孔围绕所述通孔 21设置。具体的,第二孔位25为缺口时,缺口呈间隔排列设置,并位于支架 20的边沿,由支架20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进一步的,缺口位于支架20的下端;当第二孔位25为孔时,孔围绕所述通孔21呈间隔排列设置,以此进一步增强热气循环,实现快速加热。
参照图6、图7、图8、图11及图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0 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三孔位26,所述第三孔位26连通所述通孔21。其中的第三孔位26优选为孔,孔间隔分布于支架20的侧面。以此更进一步增强热气循环,实现快速加热。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0一端的端面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架20另一端的端面的直径,所述支架20的竖直截面呈梯形,以便于支架20可直接放置在砂锅内使用时,更节省砂锅内使用空间,使用更加方便,并且支架放置砂锅内更加稳固。
参照图3、图5及图1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砂锅,包括锅体40和与所述锅体相适配的锅盖50,所述砂锅还包括可选择性的置于砂锅内的蒸碟30,所述蒸碟为上述所述的蒸碟30。
其中砂锅本身具有的干烧功能及支架20的隔底防焦糊作用,还增加了该砂锅对食物的烘焗功能,而且锅盖50厚实隔温,不会像其他蒸锅汽体遇盖遇冷结成水珠产生回滴,使汽体始终在内循环穿透,便于快速蒸透。由于该砂锅采用了上述的蒸碟30,因此该砂锅还具有上述蒸碟30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利用电能对新型“耐干烧800℃-20℃速热骤冷不破裂”的泥土制陶瓷砂锅器具锅壁加热制作一种仿柴炭火力的“泥炭”实行干烧烘烤,巧借“泥炭”即陶瓷砂锅器具的锅壁缓慢均匀柔和散热的特性,在电能加热可控可调情景下形成木炭火力般柔度的熄烤作用形成煨制,在电能、燃气普遍使用的当下,用以恢复和传承“煨”制美味功能和效果的这一中华传统烹饪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砂锅还包括导磁片60,所述导磁片60设于所述锅体40内的底壁,所述蒸碟30置于所述锅体40内时,所述蒸碟30位于所述导磁片60的上端。
其中的导磁片60优选为不锈钢材质,外部的电磁炉内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锅体40底部到达导磁片60时,产生涡流,令导磁片60迅速发热,使锅体40内升温,从而蒸碟30内部升温进行加热。以此使该砂锅除了在炉、灶上使用,还可在电磁炉上使用,用于烘烤食物等,增加砂锅的使用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砂锅内壁设有凸块70,所述蒸碟30的支架20置于所述凸块70,以此便于支架20定位,放置更加稳固,并且支架20与锅体40的底壁间隔设置,还便于砂锅使用时,内部的空气循环更通畅,使用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蒸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容置槽的碟体,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设有凸部,所述碟体远离容置槽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凸部的端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凸部的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部,所述第一透气部连通所述凹槽;
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碟体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通孔,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碟体时,所述碟体设有凹槽的一端部分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碟体盖合于所述凹槽,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部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透气部设于所述凸部的端面,或所述第一透气部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透气部设于所述凸部的侧面,或所述第一透气部为至少两个,其中一部分第一透气部位于所述凸部的端面,其余的第一透气部位于所述凸部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碟,其特征在于,该蒸碟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碟体的容置槽边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气部,所述第二透气部为缺口和/或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碟,其特征在于,所述碟体和所述支架的抵接处设有卡合部和卡接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蒸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为缺口和/或孔,所述第一孔位为缺口时,缺口位于所述支撑板的边沿,所述第一孔位为孔时,孔围绕所述通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通孔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孔位,所述第二孔位围绕于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第二孔位为缺口和/或孔,所述第二孔位为缺口时,缺口位于所述支架的端面的边沿,所述第二孔位为孔时,孔围绕所述通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5、7任意一项所述的蒸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多个第三孔位,所述第三孔位连通所述通孔,和/或所述支架一端的端面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架另一端的端面的直径。
9.一种砂锅,包括锅体和与所述锅体相适配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锅还包括可选择性的置于砂锅内的蒸碟,所述蒸碟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蒸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锅还包括导磁片,所述导磁片设于所述锅体内的底壁,所述蒸碟置于所述锅体内时,所述蒸碟位于所述导磁片的上端,和/或所述砂锅内壁设有凸块,所述蒸碟的支架置于所述凸块。
CN202120633034.XU 2021-03-29 2021-03-29 蒸碟和砂锅 Active CN215127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3034.XU CN215127453U (zh) 2021-03-29 2021-03-29 蒸碟和砂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33034.XU CN215127453U (zh) 2021-03-29 2021-03-29 蒸碟和砂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7453U true CN21512745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3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33034.XU Active CN215127453U (zh) 2021-03-29 2021-03-29 蒸碟和砂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7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121497A (ko) 찜 구이용 조리기
CN215127453U (zh) 蒸碟和砂锅
KR20070099729A (ko) 구이와 부(附)요리의 복합 요리가 가능한 구이판
KR101350636B1 (ko) 다용도 조리기구
KR20130113567A (ko)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다용도 조리기구
CN214048442U (zh) 蒸碟和砂锅
CN208709587U (zh) 一种炭焖烤炉
CN210961466U (zh) 一种带有炖盅的电压力锅
CN215272103U (zh) 烘烤装置
CN208709586U (zh) 一种燃气焖烤炉
CN215127544U (zh) 用于无水烘烤烹饪的砂锅
CN215127545U (zh) 电控烘烤装置
CN207745046U (zh) 一种电烧烤装置
CN214072871U (zh) 砂锅
JP2887309B2 (ja) 調理器
CN215127140U (zh) 烹饪器具
CN213588021U (zh) 砂锅
CN211833907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CN216534900U (zh) 一种组合式蒸笼
CN211833911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CN211833910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JP2006087854A (ja) オーブン機能を備えた引き出し付きバーベキュウ用コンロ
JP3222438U (ja) 加熱調理器
CN215190917U (zh) 电热养生汤炉
JP3244134U (ja) 多目的電気調理鍋と蒸し器アセンブ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