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3910U - 砂锅及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砂锅及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33910U
CN211833910U CN202020145383.2U CN202020145383U CN211833910U CN 211833910 U CN211833910 U CN 211833910U CN 202020145383 U CN202020145383 U CN 202020145383U CN 211833910 U CN211833910 U CN 211833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serole
marmite
steaming
pot
annula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53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1453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33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33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33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砂锅及加热装置,其中该砂锅包括锅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锅体内部的蒸格,所述锅体内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凸部,所述凸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蒸格的边沿设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有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凹部,所述蒸格连接所述锅体时,所述凸部容置于对应的凹部内。本实用新型的砂锅的蒸格放置更稳固,整体清洗及使用更方便。

Description

砂锅及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厨具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砂锅及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煮饭电能化后,柴火饭香的大铁锅饭即成了一种回忆;通过对电饭煲煮饭理论进行研究,我们把过去农家煮饭熄火后让炉灶内柴炭熄烤收汁收水汽的原理,称之为余火焖香;但是,电饭煲本身的胶圈密封防噗产生的异味,加上铝胆传温快,反之又散热快,极难做到余火焖香或者是余热焖香的禾稻饭香;更难实现农家灶炉内的柴炭余热煨罐炖鸡的外婆家味道。速冻食品如饺子、馒头、包子等,在水蒸锅内复蒸时,与餐馆现做的味道总有差别。速冻食品的复味率是阻碍行业发展的屏障。日式砂锅捞饭及广东砂锅煲饭一般在30分钟出锅巴饭,时间太长,不适合快餐业,另外有一种加快的煲仔饭机是在锅内底部加重油实行米饭煎炸出锅吧,并不科学和健康。而砂锅经过 1300℃左右的烧制,具备无铝、无胶膜、无毒环保性等优点;由泥土烧制与禾稻五谷共焖即有的原滋美味。泥制成器的产品易得性,使用简单方便,是作为传承几千年烹饪极佳的用具之一,市场认可度更高。目前市场上的砂锅仅用于煲汤、煮汤粉、做煲仔饭,但是不能满足蒸、烘、烤的需求,尤其是对于炒制的食物吃多了易上火,蒸的食物则不易上火,如广东人吃的现炒米粉,需要回水去热防止上火。目前可通过蒸锅进行回水去热,但对于小分量的食物进行回水去热时,由于普通蒸锅防干烧储水量一般较大,蒸完后还需将蒸的食物进行取出,不能直接将蒸锅当碗盘使用,造成使用不便,还易造成浪费电能或燃气。不锈钢蒸锅也还不易保温,一旦干烧,则会产生异味使食物无法食用;并且目前的蒸锅内的蒸格使用时,由于食物放置的不均衡,使蒸格易左右移动或倾斜,使用也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砂锅,旨在使蒸格放置更稳固,整体清洗及使用更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砂锅,包括锅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锅体内部的蒸格,所述锅体内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凸部,所述凸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蒸格的边沿设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有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凹部,所述蒸格连接所述锅体时,所述凸部容置于对应的凹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远离锅体内部底壁的一侧的高度范围为大于0.1cm,小于或等于锅体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远离锅体内部底壁的一侧的高度范围为大于等于 0.5cm,小于或等于锅体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为凸点结构、凸块结构、或柱状结构,所述凸部为柱状结构时,所述凸部延伸至锅体内部的底壁,所述凸部为凸块结构时,凸块的宽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5cm。
进一步地,所述蒸格为平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所述环形圈设于蒸格的背底面,所述环形圈的外边沿与蒸格的外边沿平齐或所述环形圈的外边沿小于蒸格的外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凹部由环形圈远离蒸格的一面延伸至蒸格,所述环形圈远离蒸格的一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凸部远离锅体内部的一侧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蒸格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直径大于1mm,小于5mm,所述通气孔呈阵列排序,所述的砂锅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设于所述蒸格远离环形圈的一面。
进一步地,该砂锅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锅体的隔热套筒,所述锅体外部的底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隔热套筒的至少一端相适配,所述隔热套筒连接锅体时,隔热套筒对应的一端至少部分置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套筒为圆柱体结构的通管、棱柱体或锥形体结构的通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板、温度传感器及砂锅,所述发热板的中部设有孔位,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由孔位显露于发热板,所述砂锅置于发热板,所述砂锅为上述所述的砂锅,隔热套筒远离砂锅的一端置于孔位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显露于发热板的部分置于隔热套筒内并抵接于凹槽的底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锅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锅体内部的蒸格,所述锅体内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凸部,所述凸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蒸格的边沿设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有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凹部,所述蒸格连接所述锅体时,所述凸部容置于对应的凹部内,以此使蒸格放置更稳固,并且整体清洗及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砂锅的锅体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砂锅的蒸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砂锅的锅体和蒸格的装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砂锅的使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砂锅的锅体和蒸格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砂锅的锅体和蒸格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砂锅的锅体和蒸格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砂锅 40 环形圈
10 锅体 41 凹部
11 凹槽 50 发热板
20 蒸格 51 孔位
21 通气孔 60 温度传感器
22 拉手 70 隔热套筒
30 凸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砂锅。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砂锅100包括锅体10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锅体10内部的蒸格20,所述锅体10内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凸部30,所述凸部30呈间隔设置,所述蒸格20的边沿设有环形圈40,所述环形圈40上设有与所述凸部30相对应的凹部41,所述蒸格20连接所述锅体10时,所述凸部30容置于对应的凹部41内。
该砂锅100还可用铸铁锅、石锅等明显具有蓄热功能的锅代替。其中的蒸格20可为金属、陶瓷或竹木材料,所述蒸格20设有多个通气孔21,通气孔21的直径大于1mm,小于5mm,所述通气孔21呈阵列排序,并且蒸格20 可为平面结构,蒸格20的直径为3cm至15.8cm,进一步地可为平面圆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其中的凸部30与锅体10一体成型,通过凸部30相对于环形凸缘来说,锅体内部的空间相对更大,清洁更方便。进一步地,凸部30与锅体10内壁的连接边沿为弧形平滑过渡,以便于清洁。其中的环形圈40可与蒸格20焊接或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蒸格20连接所述锅体10时,所述凸部30容置于对应的凹部41内,使蒸格20放置时卡合更稳固,不会左右偏移,使用更方便。
参照图6至图8,更进一步地,所述凸部30为凸点结构、凸块结构、或柱状结构,所述凸部30可为两个、三个、四个等,并呈均匀分布于锅体内壁,所述凸部30为柱状结构时,所述凸部30延伸至锅体10内部的底壁,所述凸部30为凸块结构时,凸块的宽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5cm,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陶瓷的蓄热储温功能,并通过凸部30和蒸格20,在砂锅的锅盖厚重压力产生的锅内微高压下、500克速冻水饺仅用200克极少量水蒸透食物的同时,用砂锅蓄热储温的泥炭壁,即陶壁,在锅内微量水分被全部汽化完后,断火断电,实行余热烘焖(盖子上温度也很高,可以反烘米饭表面),靠近底部蒸格及顶部的米饭可以很好的收水收汁,靠近砂锅侧壁的米饭粒,因表面被蒸汽水回滴湿透成淀粉浆,在烘焖中被泥炭壁烙制成锅巴,而底部有蒸格的隔空,并不像普通砂锅煮饭底部因加温过快、传温延迟而糊底。因为底部的隔空及壁、盖全方位烘焖,加上锅内干水后的快速升温至电饭煲约140℃极限的两倍以上,米饭及包子馒头,能在30秒内快速的完成淀粉类食物的表皮收汁收浆,比电饭煲跳闸后米饭的自然收水更快,使用更方便。在蒸干水后烘烤时产生隔空底层传热,使砂锅内的食物受热更均衡,实现捞饭及速冻水饺、包子馒头的蒸、烘、烤一体化。而通过砂锅的余热焖香中的干焖、炕烤,味道更香醇,可以完全复味禾稻、面粉原有的植物香味,复味率百分百及更劲道、炕烤后的饺子皮咀嚼味更好,因为馅料油香溢出后的烘烤、禾稻香味更完美,达到速冻食品极高的复味率,使用更方便。鉴于对捞饭的复蒸、对速冻食品的复味率提高,适用于对餐饮业的剩饭、家庭的剩饭,统统可以变成刚出锅热腾腾的锅巴香米饭,众人爱吃,避免浪费可节约巨大的社会资源。鉴于英国广播公司在《碳水化合物的真相》栏目上倡导的淀粉类食物,熟制或制半熟后进行速冻,产生变异生出抗性淀粉、便于肥胖和超重人群防阻糖尿病的发生几率,联系速冻食品的逐渐普及,叠加砂锅提供的高复味率,及砂锅少水透蒸的5分钟快速出餐的进步,将奠定中式快餐的标准化基础。结合几千年的陶器使用历史及砂锅产品的易得性,大力促进中华餐饮文化的进步,促进中式快餐SV西式快餐的同业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30远离锅体10内部底壁的一侧的高度范围为大于 0.1cm,小于或等于锅体10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更进一步地,所述凸部30 远离锅体10内部底壁的一侧的高度范围为大于等于0.5cm,小于等于5cm。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圈40设于蒸格20的背底面,所述环形圈40的外边沿与蒸格20的外边沿平齐或所述环形圈40的外边沿小于蒸格20的外边沿。以便于蒸格20水平放置,并且通过环形圈40上的凹部41可便于蒸格20进行定位,蒸格20放置更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凹部41由环形圈40远离蒸格20的一面延伸至蒸格20,所述环形圈40远离蒸格20的一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凸部30远离锅体10内部的一侧为平面结构。使蒸格20可与凸部30连接更紧密,两者的连接结构更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的砂锅100还包括拉手22,所述拉手22设于所述蒸格 20远离环形圈40的一面。通过拉手22可便于取出蒸格20,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进一步地,拉手22可为防烫设计,使其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进一步地,该砂锅100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锅体10的隔热套筒70,所述锅体10外部的底壁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所述隔热套筒70的至少一端相适配,所述隔热套筒70连接锅体10时,隔热套筒70对应的一端至少部分置于凹槽11内。其中的所述隔热套筒70为圆柱体结构的通管、棱柱体或锥形体结构的通管。以此在使用时,将该锅体10置于外部带有温度传感器60 的发热板50上时,通过在锅体10外部的底壁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底壁相对于锅体10的外部底壁更靠近于锅体10的内部底壁,并且通过隔热套筒70 置于凹槽11内,可隔绝外部的发热板50的干扰,使外部的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端通过隔热套筒70置于凹槽11的底壁进行检测温度时更精准,该砂锅 100使用也更方便。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板50、温度传感器60及砂锅100,所述发热板50的中部设有孔位51,所述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端由孔位显露于发热板50,所述砂锅100置于发热板50,所述砂锅为上述所述的砂锅100,隔热套筒70远离砂锅100的一端置于孔位51内,温度传感器60的检测端显露于发热板50的部分置于隔热套筒70内并抵接于凹槽11 的底壁。上述的发热板50优选为电陶炉或电磁炉等,通过该加热装置可更好的使用砂锅100进行蒸饭或炒菜,使用更方便,并且由于该加热装置采用的砂锅100为上述所述的砂锅100,因此该加热装置还具有上述砂锅100所带来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砂锅,包括锅体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锅体内部的蒸格,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部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凸部,所述凸部呈间隔设置,所述蒸格的边沿设有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有与所述凸部相对应的凹部,所述蒸格连接所述锅体时,所述凸部容置于对应的凹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远离锅体内部底壁的一侧的高度范围为大于0.1cm,小于或等于锅体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远离锅体内部底壁的一侧的高度范围为大于等于0.5cm,小于或等于锅体内部高度的二分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凸点结构、凸块结构、或柱状结构,所述凸部为柱状结构时,所述凸部延伸至锅体内部的底壁,所述凸部为凸块结构时,凸块的宽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为平面结构或圆弧形结构,所述环形圈设于蒸格的背底面,所述环形圈的外边沿与蒸格的外边沿平齐或所述环形圈的外边沿小于蒸格的外边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由环形圈远离蒸格的一面延伸至蒸格,所述环形圈远离蒸格的一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凸部远离锅体内部的一侧为平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格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的直径大于1mm,小于5mm,所述通气孔呈阵列排序,所述的砂锅还包括拉手,所述拉手设于所述蒸格远离环形圈的一面。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该砂锅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于锅体的隔热套筒,所述锅体外部的底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隔热套筒的至少一端相适配,所述隔热套筒连接锅体时,隔热套筒对应的一端至少部分置于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筒为圆柱体结构的通管、棱柱体或锥形体结构的通管。
10.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板、温度传感器及砂锅,所述发热板的中部设有孔位,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由孔位显露于发热板,所述砂锅置于发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砂锅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砂锅,隔热套筒远离砂锅的一端置于孔位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显露于发热板的部分置于隔热套筒内并抵接于凹槽的底壁。
CN202020145383.2U 2020-01-22 2020-01-22 砂锅及加热装置 Active CN211833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383.2U CN211833910U (zh) 2020-01-22 2020-01-22 砂锅及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5383.2U CN211833910U (zh) 2020-01-22 2020-01-22 砂锅及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33910U true CN211833910U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3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5383.2U Active CN211833910U (zh) 2020-01-22 2020-01-22 砂锅及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33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33910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CN211833911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CN211833912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CN211833907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KR20070099729A (ko) 구이와 부(附)요리의 복합 요리가 가능한 구이판
KR101350636B1 (ko) 다용도 조리기구
CN213146639U (zh) 一种户外多功能柴火炉
CN204292907U (zh) 分体式双层内胆
CN213588021U (zh) 砂锅
CN211833908U (zh) 一种陶瓷锅巴饭碗
CN210185361U (zh) 分离组件及电饭煲
JP3081841B1 (ja) 多機能鍋
CN214072871U (zh) 砂锅
CN213588022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CN201519045U (zh) 多功能蒸屉
CN213909687U (zh) 砂锅
CN215190881U (zh) 一种多功能火锅器具
JP2887309B2 (ja) 調理器
CN215127453U (zh) 蒸碟和砂锅
CN213588023U (zh) 砂锅及加热装置
CN215127544U (zh) 用于无水烘烤烹饪的砂锅
CN212234105U (zh) 一种双层蒸烤锅
CN211833909U (zh) 一种具有蒸架的锅巴饭碗
CN215127140U (zh) 烹饪器具
KR200323687Y1 (ko) 이중뚜껑을 갖는 도자기 또는 돌 밥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