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9311U -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9311U
CN214639311U CN202120684088.9U CN202120684088U CN214639311U CN 214639311 U CN214639311 U CN 214639311U CN 202120684088 U CN202120684088 U CN 202120684088U CN 214639311 U CN214639311 U CN 214639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die
circular
rod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40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增锋
刘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ingliu Assembl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ingliu Assembl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ingliu Assembl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ingliu Assembl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40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9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9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9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推动块,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装有折弯块,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底部和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折弯块相适配的折弯槽,所述下模具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一侧滑动连接有圆杆A,所述圆杆A的一端固装有筒块,所述筒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顶端与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筒块的一侧固装有操作把手,所述圆杆A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在折弯槽内成型后,不再需要工人手动取出,避免取出过程发生工人受伤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折弯机模具是折弯机用来成型加工板料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随着生产要求的提高,出现了四面都设置有折弯槽的模具,通过在生产中调节模具的位置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常见的折弯模具在物体折弯处理之后,一般都需要人工将折弯后的物体从折弯槽内取出,因物体折弯后会有棱角,人工手动取出需要用力气,容易将手划伤,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推动块,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固装有折弯块,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底部和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折弯块相适配的折弯槽,所述下模具的一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一侧滑动连接有圆杆A,所述圆杆A的一端固装有筒块,所述筒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顶端与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筒块的一侧固装有操作把手。
优选的,所述圆杆A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筒块的一端和圆槽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杆的一侧固装有圆杆B,所述下模具的一侧开设有与圆杆B相适配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上模具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圆杆C,所述圆杆C的底端固装有与圆形槽相适配的圆挡块。
优选的,所述圆杆C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的底部和圆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两侧固装有矩形挡块。
优选的,所述圆形槽和圆杆C的数量均为九个,九个所述圆形槽等距排列在下模具的顶部,九个所述圆杆C等距排列在上模具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当物体在折弯模具中成型后,需要将其取出来时,传统的方法都是人工取出,容易划伤手,本装置向内推压操作把手,操作把手运动带动筒块运动,筒块运动带动圆杆A在圆槽的内壁滑动,圆杆A滑动压缩第一弹簧,同时筒块运动会带动矩形杆和推动块运动,使得推动块将折弯槽内的物体推出,此过程圆杆B会在圆孔内滑动,使得推动块水平运动更平稳,此时便可以将物体抽出来,此时松开操作把手或者向外拉动操作把手,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操作把手恢复原状并且因为第一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得圆杆A不会轻易发生滑动,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在折弯槽内成型后,不再需要工人手动取出,避免取出过程发生工人受伤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冲压的过程中,上模具可能会因为冲压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上模具产生轻微晃动,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影响到折弯的效果,当需要冲压时,上模具在冲压过程中,会带动圆杆C和圆挡块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圆挡块滑动进圆形槽内,当圆挡块运动到圆形槽底部时,此时下模具正好对物体进行折弯,此时上模具向下运动会使得圆杆C在上模具的内壁滑动,进而压缩第二弹簧,起到缓冲效果,同时冲压过程中两个矩形挡块可以避免物体在折弯过程中从下模具上滑动出去进而影响折弯效果,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在折弯过程中因为圆杆C、圆挡块和圆形槽的作用,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不会因为晃动发生位置的偏移,导致冲压效果不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上模具;2、下模具;3、圆槽;4、圆杆A;5、筒块;6、矩形杆;7、推动块;8、圆杆B;9、第一弹簧;10、操作把手;11、矩形挡块;12、圆形槽;13、圆杆C;14、圆挡块;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推动块7,上模具1的底部固装有折弯块,下模具2的顶部、底部和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折弯块相适配的折弯槽,下模具2的一侧开设有圆槽3,圆槽3的内壁一侧滑动连接有圆杆A4,圆杆A4的一端固装有筒块5,筒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6,矩形杆6的顶端与推动块7固定连接,筒块5的一侧固装有操作把手10。
本实施方案中,当物体在折弯模具中成型后,需要将其取出来时,传统的方法都是人工取出,容易划伤手,本装置向内推压操作把手10,操作把手10运动带动筒块5运动,筒块5运动带动圆杆A4在圆槽3的内壁滑动,圆杆A4滑动压缩第一弹簧9,同时筒块5运动会带动矩形杆6和推动块7运动,使得推动块7将折弯槽内的物体推出,此过程圆杆B8会在圆孔内滑动,使得推动块7水平运动更平稳,此时便可以将物体抽出来,此时松开操作把手10或者向外拉动操作把手10,在第一弹簧9的作用下,使得操作把手10恢复原状并且因为第一弹簧9的反作用力,使得圆杆A4不会轻易发生滑动,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在折弯槽内成型后,不再需要工人手动取出,避免取出过程发生工人受伤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具体的,圆杆A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筒块5的一端和圆槽3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圆杆A4滑动会使得第一弹簧9发生形变,使得在操作完毕后第一弹簧9可以使得圆杆A4恢复原位。
具体的,矩形杆6的一侧固装有圆杆B8,下模具2的一侧开设有与圆杆B8相适配的圆孔。
在本实施例中:圆杆B8可以卡进圆孔内使得操作把手10的操作更稳固。
具体的,下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12,上模具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圆杆C13,圆杆C13的底端固装有与圆形槽12相适配的圆挡块1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上模具1和下模具2在冲压的过程中,上模具1可能会因为冲压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上模具1产生轻微晃动,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影响到折弯的效果,当需要冲压时,上模具1在冲压过程中,会带动圆杆C13和圆挡块14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圆挡块14滑动进圆形槽12内,当圆挡块14运动到圆形槽12底部时,此时下模具2正好对物体进行折弯,此时上模具1向下运动会使得圆杆C13在上模具1的内壁滑动,进而压缩第二弹簧15,起到缓冲效果,同时冲压过程中两个矩形挡块11可以避免物体在折弯过程中从下模具2上滑动出去进而影响折弯效果,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在折弯过程中因为圆杆C13、圆挡块14和圆形槽12的作用,使得上模具1和下模具2不会因为晃动发生位置的偏移,导致冲压效果不好,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具体的,圆杆C1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1的底部和圆挡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圆杆C13滑动会压缩第二弹簧15起到缓冲作用。
具体的,上模具1的两侧固装有矩形挡块11。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挡块11可以避免物体从下模具2上抽出。
具体的,圆形槽12和圆杆C13的数量均为九个,九个圆形槽12等距排列在下模具2的顶部,九个圆杆C13等距排列在上模具1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九个圆形槽12和圆杆C13的配合使得装置冲压更稳固
工作原理:当物体在折弯模具中成型后,需要将其取出来时,传统的方法都是人工取出,容易划伤手,本装置向内推压操作把手10,操作把手10运动带动筒块5运动,筒块5运动带动圆杆A4在圆槽3的内壁滑动,圆杆A4滑动压缩第一弹簧9,同时筒块5运动会带动矩形杆6和推动块7运动,使得推动块7将折弯槽内的物体推出,此过程圆杆B8会在圆孔内滑动,使得推动块7水平运动更平稳,此时便可以将物体抽出来,此时松开操作把手10或者向外拉动操作把手10,在第一弹簧9的作用下,使得操作把手10恢复原状并且因为第一弹簧9的反作用力,使得圆杆A4不会轻易发生滑动,当需要冲压时,上模具1在冲压过程中,会带动圆杆C13和圆挡块14向下运动,进而使得圆挡块14滑动进圆形槽12内,当圆挡块14运动到圆形槽12底部时,此时下模具2正好对物体进行折弯,此时上模具1向下运动会使得圆杆C13在上模具1的内壁滑动,进而压缩第二弹簧15,起到缓冲效果,同时冲压过程中两个矩形挡块11可以避免物体在折弯过程中从下模具2上滑动出去进而影响折弯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推动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的底部固装有折弯块,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底部和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折弯块相适配的折弯槽,所述下模具(2)的一侧开设有圆槽(3),所述圆槽(3)的内壁一侧滑动连接有圆杆A(4),所述圆杆A(4)的一端固装有筒块(5),所述筒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杆(6),所述矩形杆(6)的顶端与推动块(7)固定连接,所述筒块(5)的一侧固装有操作把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A(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筒块(5)的一端和圆槽(3)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杆(6)的一侧固装有圆杆B(8),所述下模具(2)的一侧开设有与圆杆B(8)相适配的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12),所述上模具(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圆杆C(13),所述圆杆C(13)的底端固装有与圆形槽(12)相适配的圆挡块(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C(13)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上模具(1)的底部和圆挡块(14)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的两侧固装有矩形挡块(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12)和圆杆C(13)的数量均为九个,九个所述圆形槽(12)等距排列在下模具(2)的顶部,九个所述圆杆C(13)等距排列在上模具(1)的底部。
CN202120684088.9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Active CN214639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4088.9U CN21463931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4088.9U CN21463931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9311U true CN214639311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4088.9U Active CN21463931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9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61993U (zh) 一种上浮式双向斜滑快成型装置
CN202316793U (zh) 用于冰箱门壳的成型模具
CN21463931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手动弯曲机折弯模具
CN202097296U (zh) 滑块结构
CN207508092U (zh) 一种整形模具
CN201183098Y (zh) 全、半自动打包扣机
CN208305878U (zh) 一种包装前后立柱生产用模具多角度夹具
CN208408238U (zh) 一种调角器的连接件用模具
CN208643831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卸料装置
CN207982086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03370949U (zh) U形截面弯曲零件的复合压弯模具结构
CN202438641U (zh) U型钉成型模具
CN201249499Y (zh) 模具结构
CN101733875A (zh) 模具结构
CN211888562U (zh) 一种压边成型组件结构
CN210936753U (zh) 一种高强度的模具钢
CN21263396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冲压模具
CN208196976U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加工的冲压模具
CN209393842U (zh) 一种发热管多道弯位挤压成型模具
CN204018504U (zh) 三向冲孔模具
CN206028603U (zh) 一种衣架自动弯折成型机
CN208214071U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工位定料机构
CN102974693B (zh) 一种负角折弯模具
CN202893988U (zh) 负角折弯模具
CN207013567U (zh) 自动送料冲压卷材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