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49723U - 一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49723U
CN214149723U CN202120463004.9U CN202120463004U CN214149723U CN 214149723 U CN214149723 U CN 214149723U CN 202120463004 U CN202120463004 U CN 202120463004U CN 214149723 U CN214149723 U CN 214149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ealing ring
mounting surface
outer fram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30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杰
张荣兵
王珊珊
叶伟
张军
管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Jabil Circuit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30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49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49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49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装,包括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基座,凸设于第一安装面的第一密封环,凸设于第一安装面且被第一密封环进行围绕的第二密封环,被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和第一安装面围绕形成的测试空间和测试通道,测试通道的第一端设于第一安装面并位于测试空间中,测试通道的第二端设于第二安装面,测试通道通过第一端与测试空间互通,这样在进行密封性能检测时,可使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对零件的指定检测面的内外边缘进行压合,以使测试空间扣置并紧贴在指定检测面上,随后通过测试通道进行密封性能检测,即可知晓指定检测面的密封性能是否达标。

Description

一种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需要对某些高精度零件进行密封性能试验,比如手机外壳等,对其密封性能、防水性等性能进行密封检测,这样就涉及到使用密封检测工装,但是如何能对零件的指定区域进行准确的密封性能检测,需要一种专门的工装。
申请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工装,以解决对精密零件指定区域进行有效密封性能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工装,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密封环,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第二密封环,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被所述第一密封环进行围绕,所述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和第一安装面围绕形成测试空间,测试通道,所述测试通道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并位于所述测试空间中,所述测试通道的第二端设于第二安装面,所述测试通道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测试空间互通。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压头,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容纳孔,所述压头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孔中,所述测试通道成型于所述压头与所述第一容纳孔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压头的周部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槽面和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面衔接并形成所述测试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压头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并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容纳孔。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堵盖,所述堵盖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堵盖上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测试通道互通。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堵盖与所述基座之间,并对所述测试通道进行围绕。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外框,所述外框套设于所述基座外周,所述基座滑动配合于所述外框,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外框。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外框之间,所述基座通过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外框上,所述基座上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处于所述外框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基于本方案,相关人员在进行密封性能检测时,可操作本申请工装对零件的指定检测面进行压合,并使测试空间扣置并紧贴在该检测面上,以及使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对检测面的内外边缘进行压合,随后通过对测试通道进行诸如抽真空等操作,即可知晓零件的检测面密封性能是否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工装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工装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外框与基座的配合关系图;
图4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工装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图4的B向视图;
图7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图6的I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导管、200-第一弹性件、300-第一密封环、400-第二密封环、500-限位件、600-堵盖、700-外框、800-基座、810-限位部、820-止挡部、900-密封圈、1000-第二弹性件、1100-压头、1110-通气槽、1200-零件壳体、130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本申请公开一种工装,用于对待测零件进行密封性能检测,待测零件通常包括零件壳体1200和连接件1300,以手机为例,待测零件为手机壳组件,零件壳体1200通常为手机壳,连接件1300通常镜头,这样在对零件壳体1200的表面进行密封性能检测时,就需要绕开零件壳体1200上预设的孔洞、缝隙等以避免干涉,即对零件壳体1200上的特定区域进行检测,本申请的工装正是为达到此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工装包括基座800,基座800作为工装的载体使用,以连接其他零部件,传递密封性能检测时需要的压力,以及在密封性能检测时进行检测介质(比如压缩空气、水等)的流通,可选用S136等模具钢进行制作。
基座800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可以互为相背设置,也可以互为相邻设置,以安装不同的零部件。其中第一密封环300凸设于第一安装面上,第一密封环300用于密封性能检测时对待测零件的密封。第二密封环400也凸设于第一安装面上,且被第一密封环300进行围绕,第二密封环400也用于密封性能检测时对待测零件的密封。第二密封环400和第一密封环300均应具有一定弹性,可均选用丁晴橡胶进行制作。
使用时工装和待测零件相对设置,并且工装的第一安装面靠近待测零件设置。第一密封环300于零件壳体1200上形成第一投影,第一投影沿零件壳体1200的外边缘设置,第二密封环400于零件壳体1200上形成第二投影,第二投影能够将零件壳体1200上预留的孔洞、缝隙等进行围绕,这样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围成的环形区域就是零件壳体1200上需要检测密封性能的区域,该区域能够零件壳体1200上预留的孔洞对零件壳体1200气密检测的干涉。
如图4~图6所示,对于工装来说,第一密封环300、第二密封环400和第一安装面可以围绕形成测试空间,该测试空间正好与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围成的环形区域位置对应。
在基座800内还设置测试通道,测试通道可以是贯通的通气孔。具体来说,测试通道的第一端设于第一安装面,并位于测试空间中,测试通道的第二端设于第二安装面,测试通道通过第一端与测试空间互通。
在进行密封性能检测时,基座80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外接的密封检测设备。密封检测设备可驱动基座800移动,使其第一端向待检测零件进行趋近,并使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贴合在零件壳体1200的表面,形成对待测零件的压合,进而使测试空间扣置并紧贴在零件壳体1200上,具体在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围成的环形区域上,即零件壳体1200上需要进行密封性能检测的区域。
在密封检测设备施加的外力作用下,使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于零件壳体1200上产生一定的挤压形变。随后密封检测设备通入气密检测介质,比如通入压缩空气,如果出现漏气现象,则说明零件壳体1200上指定的检测区域(即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围成的环形区域)存在裂缝、空隙或者形状不规则等缺陷,如果没有出现漏气现象,则说明该指定检测区域密封性能达标;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也可采取抽出气体的方式,对指定区域进行气密性检测,比如在经过持续抽气以后,如果待检测的区域能够达到真空状态,则说明该指定检测区域密封性能达标,如果该区域始终无法达到真空状态,则说明该检测区域存在漏气,即可判定零件壳体1200上指定的检测区域(即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围成的环形区域)存在裂缝、空隙或者形状不规则等缺陷。
如上文所述,零件壳体1200还设有连接件1300,比如手机壳上设计的镜头等,连接件1300通常通过焊接或者点胶等方式插接在零件壳体1200上,由于本申请的工装主要用于检测零件壳体1200的密封性能,故应当避免连接件1300的设置干扰零件壳体1200的检测结果,连接件1300对零件壳体1200的干扰具体可以是由于因为焊接或者粘接不牢靠而出现位于两者之间的缝隙,也可以是由于连接件1300自带的工艺结构(比如连接件1300上存在的工艺凹槽)而造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缝隙,该缝隙的产生将会造成气密性检测结果的失真,故工装还可以设置包括压头1100。
如图2和图5所示,压头1100的设置位置与连接件1300相对应。基座800上设有第一容纳孔,压头1100穿设于第一容纳孔中,测试通道成型于压头1100与第一容纳孔之间。比如压头1100间隙配合于第一容纳孔中,测试通道即为压头1100与第一容纳孔之间的间隙。在进行密封性能检测时,当密封检测设备通过基座800对零件壳体1200施加压力的同时,压头1100也将对连接件1300施加压力,使其压紧在零件壳体1200上,以排除连接件1300与零件壳体1200之间可能存在的间隙,进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压头1100的数量应当与连接件1300的数量一致并且位置对应,比如连接件1300的具有两个时,压头1100也具有两个,基座800需要设置两个第一容纳孔来分别设置压头1100,相应的,测试通道也应具有两个。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如图6和图7所示,压头1100的周部可以设置通气槽1110。压头1100与第一容纳孔之间可以进行过盈配合,而通气槽1110的槽面和第一容纳孔的孔面衔接并形成测试通道,以保证气体的均匀通入,进一步的,通气槽1110可以设置多个,比如设置8个并且均布在压头1100上,以保证通入检测介质(比如压缩空气)的均匀。
更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5所示,工装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1000。第一容纳孔可以是一个盲孔,第二弹性件1000一端连接于第一容纳孔的底面,第二弹性件1000另一端连接于压头1100。第二弹性件1000可以进行压缩形变,并且形变方向与工装的压合方向一致,这样压头1100可以通过第二弹性件1000活动连接于基座800,并滑动配合于第一容纳孔。
这样在工装对待测零件的压合过程中,基座800逐渐靠近待测零件时,压头1100将由于连接件1300的反作用力向第二弹性件1000一侧移动,第二弹性件1000在此过程中逐渐压缩,其压缩形变产生的弹力又通过压头1100进行传递,使压头1100给予连接件1300的压力逐渐增大。综上,设置第二弹性件1000使压头1100相对于基座800进行浮动,压头1100与连接件1300之间为压力逐渐增大的柔性接触过程,利于对压头1100和连接件1300进行受压保护,也利于控制压头1100和连接件1300之间的压力大小。
更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5所示,工装还包括堵盖600。第一容纳孔可以为贯通孔,堵盖600设于第二安装面上,第一弹性件200一端可以连接在堵盖600上,第一弹性件200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在压头1100,以便于工装的拆卸更换。同时堵盖600上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一贯通孔与测试通道的第二端互通,密封检测设备可将用于密封检测介质(比如压缩空气等)经第一贯通孔通入压头1100所在位置,再经测试通道通入测试空间,以完成对零件壳体1200的密封性能检测。
更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5所示,工装还可以包括密封圈900。密封圈900设于堵盖600与基座800之间,并对测试通道进行围绕,以增强堵盖600与基座800之间的密封性,保证气密测试的结果准确。这里密封圈900可以采用丁晴橡胶进行制作。
在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工装还包括导管100,导管100的两端分别连接工装和外界密封检测设备,具体来说,导管100的两相对端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导管100的输入端连接密封检测设备,导管100的输出端连接于测试通道的第二端,这样密封检测设备可将检测介质(压缩空气等)通过导管100灌入工装的测试通道中,以进行密封性能检测。
更进一步的,堵盖600和压头1100之间形成间隔腔,导管100输出端插接在堵盖600的第一贯通孔中,并且导管100通过输出端与间隔腔互通,压缩空气可以先经导管100通入间隔腔中,随后再经测试通道通往测试空间,以完成对件壳体1200的密封性能检测。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如图1~图3所示,工装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200和外框700,外框700套设于基座800外周。基座800滑动配合于外框700,并通过第一弹性件200活动连接于外框700。
这样基座800可相对于外框700进行浮动,在对待测零件进行密封性能检测,并且外界密封检测设备在对工装施加压力的过程中,可以对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施加于零件壳体1200上的压力进行调整,以保证每次施加压力大小的一致性,比如同一批次零件进行密封性能检测时,工装下压处于的检测位置是不变的,但是待测零件由于制造误差等原因,每个待测零件的高低位置各有不同,这样可以利用基座800相对于外框700的浮动,来调整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施加在零件壳体1200上的压力,具体为当待测零件具有较高的零件厚度时,基座800的下压位置将适当上移,以通过增大第一弹性件200的形变量,来缓解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的受挤压程度,而当待测零件具有较低的零件厚度时,基座800的下压位置将适当下移,以通过第一弹性件200的形变量,来保证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充分的形变以贴合零件壳体1200,综上第一弹性件200形变所释放的弹力可对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进行补偿,从而使第一密封环300和第二密封环400施加于零件壳体1200上的而压力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避免压力过大或者过小。这里第一弹性件200具体可以选用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弹性件。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基座800上设有限位部810,限位部810可以是由基座800周部伸出的支板。第一弹性件200设置于限位部810与外框700之间,并且第一弹性件200两端分别固接在限位部810与外框700上。这样基座800可以通过限位部810连接第一弹性件200,进而使基座800活动连接在外框700中。
更为具体的,如图3所示,工装还包括限位件500,限位件500设于外框700上。比如限位件500为一限位板,并且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外框700上。
基座800上设有止挡部820,止挡部820可以是由基座800周部伸出的止挡板,并且止挡部820处于外框700和限位件500之间,这样可以限制基座800相对外框700的行程,防止过度运动。
更为具体的,基座800可沿自身厚度方向进行相对于外框700的移动,而限位件500和止挡部820均共计两个,并沿基座800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限位部810也共计俩个,并沿基座800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布局更加合理。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800),所述基座(800)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第一密封环(300),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
第二密封环(400),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被所述第一密封环(300)进行围绕,所述第一密封环(300)、所述第二密封环(400)和第一安装面围绕形成测试空间,
测试通道,设于所述基座(800)内,所述测试通道的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并位于所述测试空间中,所述测试通道的第二端设于第二安装面,所述测试通道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测试空间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压头(1100),所述基座(800)上设有第一容纳孔,所述压头(1100)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孔中,所述测试通道成型于所述压头(1100)与所述第一容纳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100)的周部设有通气槽(1110),所述通气槽(1110)的槽面和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面衔接并形成所述测试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000),
所述压头(1100)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1000)活动连接于所述基座(800),并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一容纳孔。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堵盖(600),
所述堵盖(600)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堵盖(600)上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与所述测试通道互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密封圈(900),
所述密封圈(900)设于所述堵盖(600)与所述基座(800)之间,并对所述测试通道进行围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导管(100),所述导管(100)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00)和外框(700),所述外框(700)套设于所述基座(800)外周,
所述基座(800)滑动配合于所述外框(700),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200)活动连接于所述外框(7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00)上设有限位部(810),所述第一弹性件(200)设置于所述限位部(810)与所述外框(700)之间,
所述基座(800)通过所述限位部(81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还包括限位件(500),所述限位件(500)设于所述外框(700)上,
所述基座(800)上设有止挡部(820),所述止挡部(820)处于所述外框(700)和所述限位件(500)之间。
CN202120463004.9U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工装 Active CN214149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3004.9U CN214149723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3004.9U CN214149723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49723U true CN214149723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5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3004.9U Active CN214149723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49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28324U (zh) 一种气测治具的密闭性检测结构
CN110849545B (zh) 变速箱壳体试漏封堵机构
CN214149723U (zh) 一种工装
CN208847428U (zh) 一种手机屏密封测试治具
KR20160008853A (ko) 연료전지 스택용 분리판 검사 장치
CN109489959B (zh) 一种人防超压排气活门检测设备
CN208467709U (zh) 一种多工位变速箱离合器总成装配装置
CN207263376U (zh) 抱紧密封装置及气密性测试装置
CN105823612A (zh) 一种阀门检测设备
CN212082723U (zh) 一种汽车湿式高压双离合器执行机构气密测试装置
CN210863045U (zh) 下缸体测漏用封堵装置
CN204881998U (zh) 多方位阶梯面孔压紧密封式曲轴箱体气密性检具
CN112964434A (zh) 发动机油封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13447211A (zh) 一种电子产品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9013602U (zh) 一种大压力测试治具的密封结构
KR101836321B1 (ko) 조립밀착면의 일부가 개방된 중공상 자동차 부품의 기밀검사장치
CN214407937U (zh) 离合器壳体检漏设备
CN206593813U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2400055U (zh) 一种橡胶环的密封装置及抽真空轮胎模具
CN219495593U (zh) 一种双腔体变级压力泄漏测试机构
CN219145616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定位工装
CN220120331U (zh) 一种氦检治具
CN219777000U (zh) 一种飞轮壳全型腔气密检测工装
KR101784888B1 (ko) 진동 검출장치
CN215178438U (zh) 发动机油封密封性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