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1811U - 后背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背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1811U
CN213861811U CN202023016101.8U CN202023016101U CN213861811U CN 213861811 U CN213861811 U CN 213861811U CN 202023016101 U CN202023016101 U CN 202023016101U CN 213861811 U CN213861811 U CN 213861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ck door
support
door accord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161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秀雷
王鹏飞
王维松
王德雨
范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161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1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1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1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提供一种后背门及车辆,其中,所述后背门包括内板、外板以及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外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开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能够支撑备胎的弹性缓冲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背门,多个支撑件可以提高后背门的刚度,提高后背门的模态,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并且支撑件通过弹性地支撑备胎,可以衰减备胎与后背门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了车内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后背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背门,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该后背门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鼓噪的水平是车内噪声水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路面和发动机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激励源。
车辆的后背门安装有备胎,当车辆行驶于颠簸的路面时,备胎发生振动并且,由于备胎与后背门之间的隔振性能较差,也导致后背门也振动,从而在车内产生噪音,影响乘车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后背门,以解决后背门与备胎之间的振动传递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背门,其中,所述后背门包括内板、外板以及位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外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开孔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能够支撑备胎的弹性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中部支撑板和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横向一侧的支撑架,所述中部支撑板贴合于所述内板的外表面并部分地向外凸出以支撑所述外板的部分内表面,所述支撑架贴合于所述内板的外表面并支撑所述外板的部分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支撑板和所述支撑架设置有非共线排列的三个所述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支撑板设置有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三个支撑于所述内板的支腿。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的横向另一侧的侧部支撑板,所述侧部支撑板从所述内板向所述外板延伸,并且所述侧部支撑板包括贴合于所述内板的第一翻边和贴合粘接于所述外板的第二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的横向另一侧的几字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点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横向两侧的门锁加强板和铰链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加强板与所述中部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背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背门,多个支撑件可以提高后背门的刚度,提高后背门的模态,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振动传递,并且支撑件通过弹性地支撑备胎,可以衰减备胎与后背门之间的振动传递,从而降低了车内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后背门与备胎之间的振动传递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后背门。
所述车辆与上述后背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后背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后背门的主视图,其中外板未显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后背门的立体图,其中外板未显示。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外,2-外板,3-凸台,4-中部支撑板,5-支撑架,6-侧部支撑板,7-加强板,8-门锁加强板,9-铰链加强板,10-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内、外”,是指后背门为参照的内、外,“横向”是指车辆的左右方向。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背门,其中,所述后背门包括内板1、外板2以及位于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之间的支撑件,所述外板2上设置有开孔,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开孔的凸台3,所述凸台3上设置有能够支撑备胎的弹性缓冲件。
后背门包括内侧的内板1和外侧的外板2,外板2的外表面上可以设置备胎,其中,内板1和外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件,以加强对内板1和外板2的支撑,提高后背门的刚度,提高后背门的模态,有效地衰减发动机产生的振动。
本方案中,如图1所示,在外板2上设置开孔,以允许所述支撑件上的凸台3能够容纳开孔伸出,凸台3上设置有弹性缓冲件,通过弹性缓冲件可以支撑备胎,可以降低由备胎进后背门的振动传递,降低车内的噪音,提升乘坐体验。
所述弹性缓冲件可以为弹性胶体、弹性橡胶等,或者可以为弹簧等。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中部支撑板4和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横向一侧的支撑架5,所述中部支撑板4贴合于所述内板1的外表面并部分地向外凸出以支撑所述外板2的部分内表面,所述支撑架5贴合于所述内板1的外表面并支撑所述外板2的部分内表面。如图2和图3所示,中部支撑板4大致位于后背门的横向方向的中部位置,其边缘部分可以贴合于内板1上,中间部分向外凸出以贴合并支撑外板2,中部支撑板4支撑在内板1和外板2之间,提高了后背门的刚度;支撑架5支撑在内板1的外表面上,并且支撑外板2的内表面上,以与中部支撑板4共同支撑外板2。在此实施方式中,通过多个支撑件来支撑外板2,这样的支撑件的尺寸比外板2更小,因此支撑件可以具有更好的刚度,可以通过凸台3和弹性缓冲件来支撑备胎。
其中,所述支撑架5包括三个支撑于所述内板1的支腿。如图2所示,支撑架5包括中间的支撑板部以及从支撑板部伸出的三个支腿板,通过三个支腿板可以使得支撑架5稳定地支撑在内板1上。其中,两个支腿支撑在内板1的上侧部分,另一个支腿可以支撑在内板1的下侧部分。
另外,所述中部支撑板4设置有减重孔。中部支撑板4上形成有多个减重孔,以实现轻量化。
其中,所述中部支撑板4和所述支撑架5设置有非共线排列的三个所述凸台3。如图1-图3所示,三个凸台3以三角形的形式排列,以三角形排列的支撑点来支撑备胎,提高对备胎支撑的稳定性。其中,中部支撑板4上设置有两个凸台3,支撑架5上设置有一个凸台3。
另外,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的横向另一侧的侧部支撑板6,所述侧部支撑板6从所述内板1向所述外板2延伸,并且所述侧部支撑板6包括贴合于所述内板1的第一翻边和贴合粘接于所述外板2的第二翻边。侧部支撑板6大致包括三段,中间的主体段从内板1朝向外板2延伸,主体段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第一翻边贴合于内板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翻边与内板1、中部支撑板4通过三层焊连接;第二翻边贴合于外板2的内表面,第二翻边上形成有条形的凹槽,其中可以设置粘合剂,以将第二翻边粘接于外板2。侧部支撑板6与支撑架5分别位于中部支撑板4的横向两侧,以在多个位置支撑外板2。
此外,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的横向另一侧的几字形的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分别与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点焊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加强板7位于侧部支撑板6的下侧,加强板7大致包括五段,中间段可以贴合于外板2的内表面,两端的两段翻边可以贴合于内板1,翻边与中间段的部分从内板1朝向外板2延伸。
另外,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横向两侧的门锁加强板8和铰链加强板9。所述后背门为侧开的形式,即横向一侧通过铰链铰接于车身,另一侧设置有门锁,以将后背门锁定于车身。门锁加强板8和铰链加强板9均贴合连接于内板1的外表面,可以分别支撑加强门锁安装位置和铰链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加强板9与所述中部支撑板4通过连接板10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板10贴合于内板1的外表面,其分别与铰链加强板9和中部支撑板4连接,一端以三层焊的方式与铰链加强板9和内板1焊接,另一端以三层焊的方式与中部支撑板4和内板1焊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后背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包括内板(1)、外板(2)以及位于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之间的支撑件,所述外板(2)上设置有开孔,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开孔的凸台(3),所述凸台(3)上设置有能够支撑备胎的弹性缓冲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中部支撑板(4)和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横向一侧的支撑架(5),所述中部支撑板(4)贴合于所述内板(1)的外表面并部分地向外凸出以支撑所述外板(2)的部分内表面,所述支撑架(5)贴合于所述内板(1)的外表面并支撑所述外板(2)的部分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和所述支撑架(5)设置有非共线排列的三个所述凸台(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设置有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包括三个支撑于所述内板(1)的支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的横向另一侧的侧部支撑板(6),所述侧部支撑板(6)从所述内板(1)向所述外板(2)延伸,并且所述侧部支撑板(6)包括贴合于所述内板(1)的第一翻边和贴合粘接于所述外板(2)的第二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的横向另一侧的几字形的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分别与所述内板(1)和所述外板(2)点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门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支撑板(4)横向两侧的门锁加强板(8)和铰链加强板(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加强板(9)与所述中部支撑板(4)通过连接板(10)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背门。
CN202023016101.8U 2020-12-14 2020-12-14 后背门及车辆 Active CN213861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6101.8U CN213861811U (zh) 2020-12-14 2020-12-14 后背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6101.8U CN213861811U (zh) 2020-12-14 2020-12-14 后背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1811U true CN213861811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16101.8U Active CN213861811U (zh) 2020-12-14 2020-12-14 后背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1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80714B1 (ko) 차량용 휠하우스 기구
JP2000229581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JPWO2013054565A1 (ja) 車体後部のフロア構造
US7104595B2 (en) Automotive floor panel structure
WO2019244792A1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213861811U (zh) 后背门及车辆
CN214001840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112441126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215205084U (zh) 仪表板加强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23150071A (ja) 車体の後部構造
CN212685728U (zh) 一种车辆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JP4019422B2 (ja) 自動車の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CN215097848U (zh) 后地板架体结构及车辆
KR20090062295A (ko) 자동차용 머플러의 행거브라켓의 결합구조
CN220535770U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15205060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218141767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853686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JP2016150702A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CN216734482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7396660U (zh) 汽车后背门的内板及汽车后背门
CN217835789U (zh) 后轮罩内板总成及车辆
CN216994536U (zh) 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汽车
CN215205073U (zh) 一种悬置安装总成、地板总成及汽车
CN219007932U (zh) 副车架与电池包连接组件及新能源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