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9344U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9344U
CN213649344U CN202022078014.9U CN202022078014U CN213649344U CN 213649344 U CN213649344 U CN 213649344U CN 202022078014 U CN202022078014 U CN 202022078014U CN 213649344 U CN213649344 U CN 213649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pring
new energy
shel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780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enc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enc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enc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enc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780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9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9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9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蓄电池组,所述壳体与所述蓄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以及紧固部,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上,本实用新型对蓄电池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避免了蓄电池因受到震动而损坏,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稳固的将蓄电池组保护在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现有技术蓄电池的固定架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对蓄电池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在一些崎岖的路面上,车辆的颠簸较大,使蓄电池容易损坏,而且蓄电池的安装与拆卸较为麻烦,不便于工作人员对蓄电池的维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蓄电池组,所述壳体与所述蓄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
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以及紧固部;
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上。
优选的,所述托底部,主要包括:第一套管、插杆、第一弹簧、侧板、滑槽、插板、凹槽、弹簧杆以及托架;
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表面,所述插杆插装在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插杆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插杆一端,所述滑槽开在所述侧板侧表面,所述插板插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凹槽开在所述插板侧表面,所述弹簧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弹簧杆一端。
优选的,所述紧固部,主要包括:插槽、插块、顶板、网孔、散热风扇、螺纹槽、螺栓、第二套管、连接杆、第二弹簧、沉头孔以及旋拧块;
所述插槽开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插块固定在所述插槽内,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插块上端面,所述网孔开在所述顶板表面,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在所述顶板底面,所述螺纹槽开在所述固定块上端面,所述螺栓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第二套管设置在所述螺栓上端,所述连接杆活动插装在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套管之间,所述沉头孔开在所述顶板上表面,所述旋拧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端且位于所述沉头孔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套管截面呈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所述插板截面呈T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对蓄电池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避免了蓄电池因受到震动而损坏,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可以稳固的将蓄电池组保护在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弹簧杆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的第二弹簧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各图中,1、壳体;2、蓄电池组;3、固定块;4、第一套管;5、插杆;6、第一弹簧;7、侧板;8、滑槽;9、插板;10、凹槽;11、弹簧杆;12、托架;13、插槽;14、插块;15、顶板;16、网孔;17、散热风扇;18、螺纹槽;19、螺栓;20、第二套管;21、连接杆;22、第二弹簧;23、沉头孔;24、旋拧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3可知,本方案包括壳体1以及蓄电池组2,
所述壳体1与所述蓄电池组2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
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3以及紧固部;
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固定块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3上;
所述托底部,主要包括:第一套管4、插杆5、第一弹簧6、侧板7、滑槽8、插板9、凹槽10、弹簧杆11以及托架12;
所述第一套管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表面,所述插杆5插装在所述第一套管4内,所述第一弹簧6连接在所述插杆5与所述第一套管4之间,所述侧板7设置在所述插杆5一端,所述滑槽8开在所述侧板7侧表面,所述插板9插装在所述滑槽8内,所述凹槽10开在所述插板9侧表面,所述弹簧杆11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所述托架12设置在所述弹簧杆11一端;
所述紧固部,主要包括:插槽13、插块14、顶板15、网孔16、散热风扇17、螺纹槽18、螺栓19、第二套管20、连接杆21、第二弹簧22、沉头孔23以及旋拧块24;
所述插槽13开在所述壳体上表面,所述插块14固定在所述插槽13内,所述顶板15设置在所述插块14上端面,所述网孔16开在所述顶板15表面,所述散热风扇17固定在所述顶板15底面,所述螺纹槽18开在所述固定块3上端面,所述螺栓19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18内,所述第二套管20设置在所述螺栓19上端,所述连接杆21活动插装在所述第二套管20内,所述第二弹簧22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第二套管20之间,所述沉头孔23开在所述顶板15上表面,所述旋拧块24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1上端且位于所述沉头孔23内;
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第二套管20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滑槽8与所述插板9截面呈T形结构。
具体使用时:将蓄电池组2放入到托架12内,然后将托架12通过插板9插入到滑槽8内,然后将顶板15的插块14插入到插槽13内,进行固定,在移动过程中,上下缓冲通过插杆5和第一弹簧6,两侧缓冲通过弹簧杆11来缓冲,顶盖在安装时,需要将螺栓19旋拧进入到固定块3的螺纹槽18内,上下缓冲时,连接杆21在第二套管20内也起到缓冲作用,散热风扇17进行散热,旋拧块24在沉头孔23内只能旋转,不能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蓄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蓄电池组(2)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
所述缓冲结构,主要包括:托底部、固定块(3)以及紧固部;
所述托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固定块(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表面,所述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底部,主要包括:第一套管(4)、插杆(5)、第一弹簧(6)、侧板(7)、滑槽(8)、插板(9)、凹槽(10)、弹簧杆(11)以及托架(12);
所述第一套管(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侧表面,所述插杆(5)插装在所述第一套管(4)内,所述第一弹簧(6)连接在所述插杆(5)与所述第一套管(4)之间,所述侧板(7)设置在所述插杆(5)一端,所述滑槽(8)开在所述侧板(7)侧表面,所述插板(9)插装在所述滑槽(8)内,所述凹槽(10)开在所述插板(9)侧表面,所述弹簧杆(11)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所述托架(12)设置在所述弹簧杆(11)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主要包括:插槽(13)、插块(14)、顶板(15)、网孔(16)、散热风扇(17)、螺纹槽(18)、螺栓(19)、第二套管(20)、连接杆(21)、第二弹簧(22)、沉头孔(23)以及旋拧块(24);
所述插槽(13)开在所述壳体(1)上表面,所述插块(14)固定在所述插槽(13)内,所述顶板(15)设置在所述插块(14)上端面,所述网孔(16)开在所述顶板(15)表面,所述散热风扇(17)固定在所述顶板(15)底面,所述螺纹槽(18)开在所述固定块(3)上端面,所述螺栓(19)旋拧连接在所述螺纹槽(18)内,所述第二套管(20)设置在所述螺栓(19)上端,所述连接杆(21)活动插装在所述第二套管(20)内,所述第二弹簧(22)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第二套管(20)之间,所述沉头孔(23)开在所述顶板(15)上表面,所述旋拧块(24)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1)上端且位于所述沉头孔(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1)与所述第二套管(20)截面呈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与所述插板(9)截面呈T形结构。
CN202022078014.9U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Active CN213649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8014.9U CN213649344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78014.9U CN213649344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9344U true CN213649344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78014.9U Active CN213649344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9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60455U (zh) 一种带有弹簧减振和液体散热功能的电池箱体结构
CN21364934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CN21304298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防撞减震装置
CN10888260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主板防护盖
CN2145645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
CN2116418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装置
CN219856775U (zh) 一种设置在新能源大巴车内的电机固定座
CN21269525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安装箱
CN21153001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装置
CN21591151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
CN219393571U (zh) 一种新型电池本体安装结构
CN211865375U (zh) 一种支架带有减震机构的氧化镁破碎机
CN21721496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装结构
CN213138600U (zh) 一种氢能源发电车
CN208189656U (zh) 一种汽车启动用蓄电池箱
CN210837879U (zh) 用于汽车上的电池箱体
CN220710502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8021854U (zh) 一种防撞型高强度汽车仪表台总成
CN219554922U (zh) 一种便携式光伏储能充电装置
CN216153529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安装支架
CN216424113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
CN210350848U (zh) 一种应急通信电源装置
CN220121989U (zh) 一种抽拉式通用型电池盒
CN219969614U (zh) 一种警用小型电动车用的后保险杠
CN213616631U (zh) 一种半挂车配件收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4000 room 701, building 1, phase 2, Jiada Chuangzhi logistics park, Suma Park,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Senc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4000 room 701, building 1, phase 2, Jiada Chuangzhi logistics park, Suma Park,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SENCH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