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0077U -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0077U
CN212950077U CN202020578225.6U CN202020578225U CN212950077U CN 212950077 U CN212950077 U CN 212950077U CN 202020578225 U CN202020578225 U CN 202020578225U CN 212950077 U CN212950077 U CN 212950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ing
back door
tailgate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82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粟桂雷
薛明
刘传波
向平
张风波
郑清剑
韩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Xiaop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Xiaop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Xiaope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Xiaop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82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0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0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0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包括背门钣金总成和吸震装置,所述吸震装置设于所述背门钣金总成内侧且位于背门铰链安装部与门锁安装部之间,所述吸震装置通过连接件与背门钣金总成固定连接,所述吸震装置能降低背门钣金总成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前后震动问题,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的背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对客户的主观感受和舒适性程度通常有较为明显影响。车辆在使用时由于更换不同型号的轮胎,或者在某些颠簸路面行驶时,此时背门在40Hz±10%的前后震动模态会被激励出来,引起车内低频压耳感,敲鼓声增大,该现象将会影响整车路噪水平,引起车内乘客抱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用来改善车辆背门的震动问题,提升整车尾部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包括:背门钣金总成,所述背门钣金总成包括背门铰链安装部和门锁安装部;所述背门铰链安装部设于背门钣金总成上缘,所述门锁安装部设于背门钣金总成内侧下部;吸震装置,所述吸震装置设于所述背门钣金总成内侧且位于背门铰链安装部与门锁安装部之间,所述吸震装置通过连接件与背门钣金总成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震装置横向位置设于背门钣金总成的左右对称中心处。所述吸震装置纵向位置设于背门钣金总成应力集中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吸震装置包括:吸震装置本体、吸震装置安装部,所述吸震装置本体为铸铁材料。所述减震装置安装部包括吸震装置外管、吸震装置内管和橡胶,所述橡胶位于吸震装置外管和吸震装置内管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吸震装置的长度的198mm,宽度为60mm,高度为29mm。
结合上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将吸震装置设于车辆背门总成的应力范围区域内,且吸震装置的横向位置布置在整车的左右中心对称面位置,纵向位置布置于模态应力集中位置,能明显降低背门钣金总成在40Hz±10%的前后震动问题,提升乘客体验。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上方所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
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此通过设置该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可以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背门减震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背门减震结构的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吸震装置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吸震装置10、吸震装置本体101、吸震装置外管102、橡胶103、减震机构内管104;
背门钣金总成20、背门铰链安装部22、门锁安装部21;
连接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中所述的“内侧”是以整车为参考朝向整车内部的一侧。
请参阅图1-图2,描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包括:背门钣金总成20和吸震装置10,所述背门钣金总成20包括背门铰链安装部22和门锁安装部21,所述背门铰链安装部22设于背门钣金总成20的上缘,所述门锁安装部21设于背门钣金总成20内侧下部;所述吸震装置10设于所述背门钣金总成20内侧且位于背门铰链安装部22与门锁安装部21之间,所述吸震装置10通过连接件30与背门钣金总成20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背门铰链安装部22在背门钣金总成20上缘设置至少两处,通常情况下背门铰链安装部22与门锁安装部21会在背门总成20上会形成一个应力较大的区域范围,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门锁安装部21与背门铰链安装部22形成一个三角区域的应力范围A,所述吸震装置10设于应力范围区域A内,优选的,所述吸震装置10设于所述门锁安装部21上侧。通常情况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并非完全平坦,或者因车辆更换了不同型号的轮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传递到车辆背门总成20,由于背门铰链安装部22和门锁安装部21是连接部位,在此区域范围内会产生一定频率的震动,特别的,背门在40Hz±10%的前后震动模态会被激励出来,此频率的震动会引起车内低频压耳感,敲鼓声增大。
如此,将吸震装置10设于应力范围区域A内,且吸震装置10的横向位置布置在整车的左右中心对称面位置,纵向位置布置于模态应力集中位置,能明显降低背门钣金总成20在40Hz±10%的前后震动问题,提升乘客体验。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汽车吸震装置10包括:吸震装置本体101、吸震装置安装部,所述吸震装置本体为铸铁材料。铸铁中有游离态的石墨体或是渗碳体,微观组织相当于“多孔组织”,当震动在铸铁中传播时,有吸震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吸震装置安装部包括吸震装置外管102、吸震装置内管104和橡胶103,所述橡胶103位于吸震装置外管和吸震装置内管之间,所述设于吸震装置外管102、吸震装置内管104之间的橡胶103可以进一步的缓冲背门总成20传递给吸震装置10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吸震装置10的长度为198mm,宽度为60mm,高度为29mm。所述吸震装置10的尺寸能在吸收背门总成40Hz±10%的前后震动的同时不增加额外重量,且所述所述吸震装置10的尺寸有利于在背门总成布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用于吸收车辆背门在车辆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提升车内乘客乘坐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门钣金总成,所述背门钣金总成包括背门铰链安装部和门锁安装部;所述背门铰链安装部设于背门钣金总成上缘,所述门锁安装部设于背门钣金总成内侧下部;
吸震装置,所述吸震装置设于所述背门钣金总成内侧且位于背门铰链安装部与门锁安装部之间,所述吸震装置通过连接件与背门钣金总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装置横向位置设于背门钣金总成的左右对称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装置纵向位置设于背门钣金总成应力集中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装置包括:吸震装置本体、吸震装置安装部,所述吸震装置本体为铸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装置安装部包括吸震装置外管、吸震装置内管和橡胶,所述橡胶位于吸震装置外管和吸震装置内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装置的长度的198mm,宽度为60mm,高度为29mm。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背门减震结构。
CN202020578225.6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2950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8225.6U CN21295007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8225.6U CN21295007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0077U true CN212950077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41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8225.6U Active CN21295007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0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332A (zh) * 2022-08-30 2022-12-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及敲鼓声主动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9332A (zh) * 2022-08-30 2022-12-0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及敲鼓声主动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CN115419332B (zh) * 2022-08-30 2023-06-1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及敲鼓声主动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226255A (ja) ヘッドレスト
CN212950077U (zh) 一种汽车背门减震结构及车辆
US20110121500A1 (en) Vibration absorber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spring
JP4360468B2 (ja) タイヤ空洞共鳴抑制装置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788128B2 (ja) リアサスペンシヨンメンバ−支持構造
CN213473304U (zh) 一种汽车轮罩、车身总成及汽车
CN214492491U (zh) 后背门的限位组件以及车辆
JPH0577764A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220540204U (zh) 一种副车架悬置支座的减震结构
CN216994186U (zh) 车辆降噪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JP7095975B2 (ja) タイヤ付き懸架装置
CN21853686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4492432U (zh) 车辆悬架的下控制臂以及车辆
JP7095974B2 (ja) タイヤ付き懸架装置
CN218141767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1335481U (zh) 一种挂车空气悬架梁板
CN211567589U (zh) 一种高强度与抗震一体式汽车悬架结构
CN216994558U (zh) 前风挡下横梁和车辆
CN218640947U (zh) 通风盖板总成和车辆
CN214138145U (zh) 后减震器安装结构及车架
JP3497762B2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スペアタイヤの支持構造
CN218431445U (zh) 后纵梁总成和车辆
CN220535770U (zh)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10211941U (zh) 自卸车的舒适性座椅底座
CN216580724U (zh) 车辆的后备箱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