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8208U -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8208U
CN212708208U CN202021109729.XU CN202021109729U CN212708208U CN 212708208 U CN212708208 U CN 212708208U CN 202021109729 U CN202021109729 U CN 202021109729U CN 212708208 U CN212708208 U CN 212708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plate
sliding
block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97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刘志彬
和建哲
张二争
蒲耀文
安碧霞
杨娇
王硕
张文利
马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Shijiazhu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97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8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8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8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更换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内滑轨、外滑轨、滑块和夹持组件,内滑轨用于与工作台上的导向槽滑动配合;外滑轨内端连接于所述内滑轨的外端,所述外滑轨和所述内滑轨的连接处设有台阶结构;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外滑轨上;滑块与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滑动配合,且用于承托模具;夹持组件设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板、推杆和第一夹板,固定板垂直设于所述滑块一侧;推杆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且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第一夹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端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更换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安装或拆卸时费时费力,且易发生模具偏离推送轨道造成危险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的安装或拆卸时,需要将模具放入或取出设备的工作台。现有技术中安装模具时,需要由工人通过工具将模具吊起,然后平移模具至设备处,下放模具后再通过人工将模具推入工作区。在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将模具推入工作区,且在推动模具的过程中,模具常常会发生偏移,而模具本身重量较大,一旦发生偏移很难将其复位,甚至造成模具掉落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更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安装或拆卸时费时费力,且易发生模具偏离推送轨道造成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具更换装置,包括:
内滑轨,为滚轮式轨道,用于与工作台上的导向槽滑动配合;
外滑轨,为滚轮式轨道,内端连接于所述内滑轨的外端,所述外滑轨和所述内滑轨的连接处设有用于与工作台侧边抵接的台阶结构;
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外滑轨上,用于调节所述外滑轨的高度;
滑块,与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滑动配合,且用于承托模具;
夹持组件,设于所述滑块的一侧,用于与模具的端面接触;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固定板,垂直设于所述滑块一侧;
推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推杆分别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且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以及
第一夹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端部,用于与模具端面接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
滑杆,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连接筒,套装于所述滑杆外,所述连接筒与所述滑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筒用于与所述模具端面接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连接筒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夹板平行,所述第二夹板用于与所述模具端面接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块上方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滑块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板用于与所述模具底面接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块和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滑块,所述弹性块填充于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滑块之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缓冲气筒,内部通过滑板分隔为上气室和下气室,所述滑板与所述缓冲气筒内部上下滑动配合,所述缓冲气筒设于所述滑块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上气室的顶壁,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滑板连接;以及
弹性块,设于所述缓冲气筒和所述缓冲板之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板底部设有容置腔,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
连接块,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
上支座,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下支座,与所述滑块连接;以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座和所述下支座铰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
底座,与所述滑块连接;
缓冲座,套设于所述底座外,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座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缓冲腔;
固定筒,设于所述缓冲腔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
缓冲杆,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杆的顶端穿过所述缓冲座的顶部与所述缓冲板接触,所述缓冲杆底部设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缓冲杆用于承受所述缓冲板的压力;以及
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缓冲座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缓冲杆的顶端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所述缓冲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更换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模具更换装置,通过滚轮式轨道将模具移动中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能够减少模具向工作台内推入时的摩擦力,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外滑轨与升降机构连接,可根据工作台的高度调节升降机构,从而对外滑轨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内滑轨和外滑轨的连接处设置台阶结构,避免了模具滑动过程中造成外滑轨随模具发生移动,增加了外滑轨的稳定性。将内滑轨置于工作台上,通过定位销将内滑轨与工作台连接,保证内滑轨在工作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滑块上设置夹持组件,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模具在外滑轨上滑动时偏离外滑轨造成模具脱落,提高了模具更换装置使用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模具更换装置使用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模具更换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夹持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夹持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1、内滑轨;2-2、外滑轨;3、夹持组件;3-1、第一夹板;3-2、固定板;3-3推杆;3-4、第二夹板;4、滑块;4-1、凸台4-1;5、升降机构;6、缓冲件;6-1、滑杆;6-2、连接筒;6-3、第一弹性件;7、缓冲板;8、弹性块;9、第二缓冲机构;9-1、弹性垫;9-2、连接板;9-3、缓冲座;9-4、缓冲杆;9-5、第三弹性件;9-6、底座;9-7、第四弹性件;9-8、固定筒;10、连接件;11、滑板;12、缓冲气筒;13、第一缓冲机构;13-1、连接块;13-2、第二弹性件;13-3、上支座;13-4、连接杆;13-5、下支座;14、定位销;15、滚轮;16、连接销;17、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更换装置进行说明。一种模具更换装置,包括内滑轨2-1、外滑轨2-2、滑块4和夹持组件3,内滑轨2-1为滚轮式轨道,用于与工作台1上的导向槽滑动配合;外滑轨2-2为滚轮式轨道,内端连接于内滑轨2-1的外端,外滑轨2-2和内滑轨2-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与工作台1侧边抵接的台阶结构;升降机构5连接于外滑轨2-2上,用于调节外滑轨2-2的高度;滑块4与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滑动配合,且用于承托模具17;夹持组件3设于滑块4的一侧,用于与模具17的端面接触;
夹持组件3包括固定板3-2、推杆3-3和第一夹板3-1,固定板3-2垂直设于滑块4一侧;推杆3-3设有多个,多个推杆3-3分别垂直贯穿固定板3-2,且与固定板3-2螺纹连接;第一夹板3-1转动连接于推杆3-3端部,用于与模具17端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更换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模具更换装置,通过滚轮式轨道将模具17移动中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能够减少模具17向工作台1内推入时的摩擦力,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外滑轨2-2与升降机构5连接,可根据工作台1的高度调节升降机构5,从而对外滑轨2-2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的连接处设置台阶结构,避免了模具17滑动过程中造成外滑轨2-2随模具17发生移动,增加了外滑轨2-2的稳定性。将内滑轨2-1置于工作台1上,通过定位销14将内滑轨2-1与工作台1连接,保证内滑轨2-1在工作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滑块4上设置夹持组件3,对模具17进行夹持固定,避免模具17在外滑轨2-2上滑动时偏离外滑轨2-2造成模具17脱落,提高了模具更换装置使用中的安全性。
具体的,本装置设有两组,位于两侧的滑块上分别设置夹持组件3,且两组夹持组件3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
具体的,本装置设有多组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且每组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上均设有滑块和升降机构,位于两侧的两组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上设有夹持组件3,两组夹持组件3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
具体的,内滑轨2-1的内端部垂直设有限位块,用于对模具17的滑动行程进行限制。
具体的,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上均设有多个滚轮15,滚轮15通过连接销16与内滑轨2-1或外滑轨2-2转动连接。
使用时,将内滑轨2-1放置于工作台1上导向槽内,避免内滑轨2-1晃动。调节升降机构5的高度使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的高度一致,将外滑轨2-2上的台阶卡装在工作台1的侧壁,通过定位销14将内滑轨2-1与工作台1上的定位孔连接。测量所要装夹模具17的闭合高度(需要工艺垫板时需考虑垫板高度),调整压力机上滑块4位置,保证下平面与内滑轨2-1滚轮15上平面距离大于模具17闭合高度。
将模具17放置于滑块4上,通过夹持组件3对模具17的侧壁进行夹持固定,然后推动模具17沿内外滑轨2-2和内滑轨2-1滑动,节省了推动模具17时人工施加的作用力,同时夹持组件3对模具17进行夹持,避免了模具17脱离外滑轨2-2造成安全事故。当模具17进入工作台1后,通过吊链或绳索等工具将模具17与机床连接,通过机床将模具17吊起,然后拆卸内滑轨2-1和外滑轨2-2,下放模具17。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具更换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夹持组件3还包括缓冲件6,缓冲件6包括滑杆6-1和连接筒6-2,滑杆6-1与固定板3-2连接;连接筒6-2套装于滑杆6-1外,连接筒6-2与滑杆6-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6-3。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板3-1上设置缓冲件6,对模具17进行夹持时,滑杆6-1与模具17接触,然后滑杆6-1挤压第一弹性件6-3并沿连接筒6-2滑动,避免了夹持过程中损伤模具17。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7,夹持组件3还包括第二夹板3-4,第二夹板3-4与连接筒6-2连接,且与第一夹板3-1平行,第二夹板3-4用于与模具17的端面接触。
缓冲筒6-2的端面面积较小,单个缓冲筒6-2与模具17接触时产生的局部压强较大,容易损坏模具17。将缓冲筒6-2与第二夹板3-4连接,第二夹板3-4的面积覆盖多个缓冲筒6-2,增大了与模具17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能够进一步保护模具17不受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及图6,滑块4上方设有缓冲板7,缓冲板7与滑块4之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板7用于与模具17底面接触。
具体的,滑块4侧缘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4-1,缓冲板7的侧缘与凸台4-1的侧壁滑动接触,凸台4-1用于与夹持组件3连接。凸台4-1对缓冲板7在上下运动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缓冲板7偏斜。同时,由于凸台4-1设于滑块4的一侧缘,不影响模具17底面与缓冲板7的接触。
将模具17放置于缓冲板7上,缓冲板7受力下滑时压缩缓冲组件,避免了模具17与滑块4刚性接触。由于模具17自身重量较大,且在模具17移动中往往使用吊具等将模具17放置于滑块4上,在滑块4上设置缓冲组件,将模具17与滑块4的刚性接触变为弹性接触,避免了放置模具17过程中损伤模具17,提高了模具17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缓冲组件包括弹性块8和多个缓冲件6,缓冲件6的两端分别连接缓冲板7和滑块4,弹性块8填充于缓冲板7与滑块6之间。
具体的,弹性块8选用橡胶块。
当模具17下放时,与缓冲板7接触后向下压迫缓冲板7,弹性块8和缓冲件6同时受力挤压变形,缓解模具17对滑块4的压力。当模具17移出后,弹性块8和缓冲件6恢复弹力,向上顶起缓冲板7,使其复位。模具17自身重量较大,弹性块8能够很好的承载模具17的重量,同时缓冲件6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在模具17移出后能够迅速恢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气筒12、连接件10和弹性块8,缓冲气筒12内部通过滑板11分隔为上气室和下气室,滑板4与缓冲气筒12内部上下滑动配合,缓冲气筒12设于滑块4上;连接件10贯穿上气室的顶壁,且两端分别与缓冲板7和滑板11连接;弹性块8设于缓冲气筒12和缓冲板7之间。
当模具17下放时,与缓冲板7接触后向下压迫缓冲板7,连接件10下滑并带动滑板11沿缓冲气筒12下滑,同时压缩缓冲气筒12下气室内的气体。设于缓冲气筒12顶面与缓冲板7之间的弹性块8同时受力挤压变形。弹性块8和缓冲气筒12共同缓解模具17的冲击力。当模具17移除后,弹性块8恢复弹力,带动缓冲板7上移,同时连接件10和滑板11上移。模具17自身重量较大,弹性块8能够很好的承载模具17的重量,同时缓冲气筒12与弹性块8同时对模具17的压力进行缓冲,提高了缓冲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及图9,缓冲板7底部设有容置腔,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13,第一缓冲机构13包括连接块13-1、第二弹性件13-2、上支座13-3、下支座13-5和连接杆13-4,连接块13-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容置腔内;第二弹性件13-2设于连接块13-1与容置腔的侧壁之间;上支座13-3与连接块13-1连接;下支座13-5与滑块4连接;连接杆13-46-1的两端分别与上支座13-3和下支座13-5铰接。
缓冲板7下压时,连接杆13-4绕上支座13-3和下支座13-5转动并趋于水平,上支座13-3带动连接块13-1在容置腔内滑动,同时挤压第二弹性件13-2。当缓冲板7不受压力时,第二弹性件13-2恢复弹力,连接块13-1滑动复位,连接杆13-4绕上支座13-3和下支座13-5转动并向趋竖直。连接杆13-4与上支座13-3和下支座13-5铰接,此处为刚性连接,避免因模具17重力过大时压力过大,造成弹性缓冲失效;连接块13-1在容置腔内滑动,同时连接块13-1与容置腔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3-2,此处为弹性连接,能够在压力去除后迅速恢复形变。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机构9,第二缓冲机构9包括底座9-6、缓冲座9-3、固定筒9-8、缓冲杆9-4和第三缓冲件6,底座9-6与滑块4连接;缓冲座9-3套设于底座9-6外,并与底座9-6滑动连接,缓冲座9-3与底座9-6之间形成缓冲腔;固定筒9-8设于缓冲腔内,并与底座9-6连接;缓冲杆9-4与固定筒9-8滑动连接,缓冲杆9-4的顶端穿过缓冲座9-3的顶部与缓冲板7接触,缓冲杆9-4底部设有第四弹性件9-7,缓冲杆9-4用于承受缓冲板7的压力;第三弹性件9-5设于缓冲腔内,第三弹性件9-5的两端分别与底座9-6和缓冲座9-3连接。
具体的,固定筒9-8为只有侧壁的筒状结构。
缓冲板7下移时,向下挤压缓冲杆9-4,缓冲杆9-4挤压第四弹性件9-7。缓冲板7下移至与缓冲座9-3接触时,缓冲座9-3沿底座9-6滑动并挤压第三弹性件9-5。通过设置缓冲杆9-4和缓冲座9-3,缓冲杆9-4和缓冲座9-3同时作用,能够更好的缓解模具17对滑块4的冲击力,保护模具17不受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第二缓冲机构9还包括连接板9-2,连接板9-2与缓冲杆9-4的顶端连接。
缓冲杆9-4的横截面积较小,直接与缓冲板7接触时产生的局部压强较大,容易使缓冲板7损坏。在缓冲杆9-4的顶端设置连接板9-2,增大了与缓冲板7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缓冲板7受到的压强,提高了缓冲板7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8,连接板9-2上设有弹性垫9-1,弹性垫与缓冲板接触。
具体的,弹性垫9-1为橡胶垫。
在连接板9-2上设置弹性垫9-1,缓冲板7先与弹性垫9-1接触,弹性垫9-1缓冲掉一部分模具17带来的压力,然后在由缓冲杆9-4和缓冲座9-3缓解剩余的压力,提高了第二缓冲机构9的缓冲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滑轨,为滚轮式轨道,用于与工作台上的导向槽滑动配合;
外滑轨,为滚轮式轨道,内端连接于所述内滑轨的外端,所述外滑轨和所述内滑轨的连接处设有用于与工作台侧边抵接的台阶结构;
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外滑轨上,用于调节所述外滑轨的高度;
滑块,与所述内滑轨和所述外滑轨滑动配合,且用于承托模具;
夹持组件,设于所述滑块的一侧,用于与模具的端面接触;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固定板,垂直设于所述滑块一侧;
推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推杆分别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且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以及
第一夹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端部,用于与模具端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
滑杆,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连接筒,套装于所述滑杆外,所述连接筒与所述滑杆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连接筒用于与所述模具端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连接筒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夹板平行,所述第二夹板用于与所述模具端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方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滑块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板用于与所述模具底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块和多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滑块,所述弹性块填充于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滑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缓冲气筒,内部通过滑板分隔为上气室和下气室,所述滑板与所述缓冲气筒内部上下滑动配合,所述缓冲气筒设于所述滑块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上气室的顶壁,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滑板连接;以及
弹性块,设于所述缓冲气筒和所述缓冲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底部设有容置腔,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
连接块,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容置腔内;以及
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
上支座,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下支座,与所述滑块连接;以及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座和所述下支座铰接。
8.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
底座,与所述滑块连接;
缓冲座,套设于所述底座外,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座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缓冲腔;
固定筒,设于所述缓冲腔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
缓冲杆,与所述固定筒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杆的顶端穿过所述缓冲座的顶部与所述缓冲板接触,所述缓冲杆底部设有第四弹性件,所述缓冲杆用于承受所述缓冲板的压力;以及
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缓冲腔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缓冲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缓冲杆的顶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所述缓冲板接触。
CN202021109729.XU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Active CN212708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9729.XU CN212708208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9729.XU CN212708208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8208U true CN212708208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9729.XU Active CN212708208U (zh) 2020-06-16 2020-06-16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8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9145U (zh) 一种用于加工定向的定梁式铣钻一体专机
CN218363247U (zh) 一种瓦盖螺栓拧紧设备
CN212708208U (zh) 一种模具更换装置
CN213256334U (zh) 一种改进型冷挤压卡合模块
CN210790640U (zh) 一种工件夹紧固定机构
CN112605241A (zh) 一种电力金具加工用自动打孔装置
CN213857607U (zh) 一种定位夹具
CN115589191A (zh) 一种新能源补给站光伏顶板安装装置
CN210121734U (zh) 压缩机同心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压缩机焊接系统
CN212470397U (zh) 一种方钢焊接平台
CN219425470U (zh) 一种新型送料机
CN109277449B (zh) 铝型材生产线的冲压装置
CN217046130U (zh) 一种对中夹紧装置
CN217215726U (zh) 一种全自动剥线机剥线装置
CN215591931U (zh) 一种转向架橡胶金属节点用上料机构
CN220330053U (zh) 一种自定位钻孔机
CN217121526U (zh) 一种钢管装夹固定机构
CN213673032U (zh) 一种液压活塞杆加工设备
CN216632442U (zh) 一种钢筋夹紧装置
CN217832401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焊接用增稳提升装置
CN213140528U (zh) 夹取装置
CN217595809U (zh) 一种多排滚子链的装配模具
CN218333904U (zh) 一种新型电芯保护膜热熔夹具
CN212374280U (zh) 一种托举装置及工装板输送线
CN219776615U (zh) 一种横梁检测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