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3364U -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3364U
CN212183364U CN202020670971.8U CN202020670971U CN212183364U CN 212183364 U CN212183364 U CN 212183364U CN 202020670971 U CN202020670971 U CN 202020670971U CN 212183364 U CN212183364 U CN 212183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earing
hole
magnetic shoe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097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士芳
林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i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anjiang Weili Micro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anjiang Weili Micro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anjiang Weili Micro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7097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3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3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3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外壳运输轨道、沿着运输方向依次安装在外壳运输轨道旁侧的外壳送料震动盘、轴承装配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和磁瓦弹弓组装机构;所述外壳运输轨道上安装有外壳推料装置;所述外壳推料装置驱动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逐个往后输送;所述外壳运输轨道上对应轴承装配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装置、对应旋转调节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装置、对应磁瓦弹弓组装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三定位装置,分别对外壳进行定位以配合轴承装配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和磁瓦弹弓组装机构的工作,可自动化地将轴承、磁瓦以及弹弓装配在外壳内,工作效率高,装配精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含油轴承压配进电机外壳的轴孔内,然后将两块磁瓦装入外壳内壁,再将弹弓压进两块磁瓦之间,该加工工艺以往通常是借助安装治具进行人工装配,但是该方式会导致浪费劳动力,装配精度低以及装配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款自动化设备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外壳运输轨道、沿着运输方向依次安装在外壳运输轨道旁侧的外壳送料震动盘、轴承装配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和磁瓦弹弓组装机构;
所述外壳运输轨道上安装有外壳推料装置;所述外壳推料装置驱动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逐个往后输送;所述外壳运输轨道上对应轴承装配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装置、对应旋转调节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装置、对应磁瓦弹弓组装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三定位装置;
所述外壳送料震动盘将外壳送入外壳运输轨道上;
所述轴承装配机构包括轴承送料震动盘、轴承推料装置和轴承顶料装置;所述轴承送料震动盘将轴承送入轴承推料装置;所述轴承推料装置将轴承逐个运送到轴承顶料装置;所述轴承顶料装置将轴承装配在外壳运输轨道的外壳内;
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对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进行旋转调节角度;
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包括磁瓦顶料装置、弹弓顶料装置、磁瓦输送轨道和弹弓送料震动盘;所述磁瓦输送轨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磁瓦顶料装置包括顶料管以及驱动顶料管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顶料管位于外壳运输轨道下方且设置在磁瓦输送轨道中部;所述顶料管上端的左右两侧具有与磁瓦配合的弧面;所述顶料管后侧设有长条形的开口;所述弹弓顶料装置包括第一顶料针和驱动第一顶料针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顶料针安装在顶料管内;所述第一顶料针的后侧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从开口中伸出顶料管外;所述弹弓送料震动盘安装在机架上将弹弓输送至第一顶料针的凸条上方。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运输轨道包括第一横向轨道、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二横向轨道;所述第一纵向轨道与第二纵向轨道为左右分布;所述第一纵向轨道连接在第一横向轨道左端以及第二纵向轨道前端;所述第二横向轨道连接在第二纵向轨道后端;所述外壳送料震动盘设置在第一横向轨道右端;所述轴承装配机构位于第一横向轨道旁侧;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对应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前侧;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设置在旋转调节机构后侧;所述外壳推料装置包括外壳拨料组件、第一外壳推动气缸、第二外壳推动气缸、第三外壳推动气缸和第四外壳推动气缸;所述外壳拨料组件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旁侧且位于外壳送料震动盘与轴承装配机构之间用于将外壳逐个往左推送;所述第一外壳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左前方;所述第二外壳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一纵向轨道右后方;所述第三外壳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二纵向轨道前方;所述第四外壳推动装置安装在第二横向轨道右侧。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对应轴承装配机构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侧方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通孔供轴承顶料装置的顶料端穿设;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一侧;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座体、连接件、第一导柱、第一弹簧、限位柱、滚轮座和两组滚轮;所述座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一横向轨道一侧;所述第一导柱固定在座体上;所述滚轮座套设在第一导柱上且设置在第一滑孔中;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导柱上且两端分别顶压座体与滚轮座;两组所述滚轮呈左右分布安装在滚轮座上;所述限位柱固定在座体上对滚轮座进行限位;所述滚轮用于压紧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轴承推料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滑动座、第一滑动块、两个夹板、两个压轮、第一轴承推料气缸和第二轴承推料气缸;所述底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方;所述滑动座内具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座前端设有与轴承送料震动盘对接的接料槽;所述接料槽为“U”型;所述接料槽靠内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轴承推料气缸固定在底板上且动力输出端穿设过圆孔并与接料槽底面相平;两个压轮分别安装在第一滑槽前端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夹板对称安装在第一滑动块前端的底部且位于接料槽上方;两个所述夹板的前部设有用于夹持轴承的半圆孔,中部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滑动块上,后部的内侧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外侧与压轮接触;所述第二轴承推料气缸安装在滑动座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滑动块连接推动第一滑动块前后运动。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轴承顶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支撑柱、第一轴承顶料气缸、第二轴承顶料气缸、顶压件、第二顶料针、第二导柱、活动座、顶板、第一上限位块、上限位块连接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二支撑柱固定在机架下方;所述顶板通过第二导柱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方;所述第一上限位块通过上限位块连接座安装在顶板下方且对应在第一通孔上方;所述第一上限位块的底面与外壳运输轨道上端接触;所述第三弹簧安装在第一上限位块与上限位块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轴承顶料气缸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下方;所述活动座滑动连接在第二导柱上且与第一轴承顶料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压件固定在活动座上方且对应在第一通孔下方;所述顶压件内部设有供第二顶料针穿设的导孔;所述第二轴承顶料气缸安装在活动座下方;所述第二顶料针安装在导孔内并安装在第二轴承顶料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纵向轨道对应旋转调节机构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推压气缸、电机、旋转头、旋转板、滚珠轴承和支撑板;所述安装架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旁侧;所述推压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方;所述电机通过第三导柱活动连接在安装架下方且与推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头安装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且位于第二通孔上方;所述旋转头底部具有凸柱;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第二纵向轨道上且对应在第二通孔下方;所述滚珠轴承放置在支撑板上且对应在第二通孔内;所述旋转板底部设有转轴;所述旋转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滚珠轴承上;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纵向轨道内的底面相平。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外壳推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右推压块、安装在右推压块后侧的后挡板、安装在第三外壳推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前推压块、以及安装在前推压块内的弹性压紧组件;所述前推压块的前端固定在第三外壳推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后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前推压块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的中部位置处设有纵向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压紧组件包括插片、连接块和第四弹簧;所述插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插片的后端面为弧形面;所述插片的后端面上设有两个左右分布且呈“V”型的定位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安装孔内且固定在插片上;所述第四弹簧顶压在连接块后侧与安装孔之间。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纵向轨道对应磁瓦弹弓组装机构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以及侧方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包括侧方顶压组件和顶部顶压组件;所述侧方顶压组件的结构与第一定位装置相同且安装在第二纵向轨道上;所述顶部顶压组件包括第二上限位块、限位螺钉和第五弹簧;所述第二上限位块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上端且对应在第三通孔上方;所述限位螺钉穿设过第二上限位块并与第二纵向轨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套设在限位螺钉上且两端分别顶压限位螺钉的头部以及第二上限位块。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还包括第四导柱、第二安装板和活动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采用气缸;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四导柱安装在机架下方、所述活动板活动安装在第四导柱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板连接;所述顶料管固定在活动板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顶料针连接;所述磁瓦输送轨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料架;所述料架的下端与磁瓦输送轨道连通。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对应外壳拨料组件一侧设有条形孔;所述外壳拨料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二滑动块、顶料柱、拨片、第一销钉、第二销钉、外壳拨料气缸和两个限位导向块;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机架上;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呈左右分布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限位导向块底部具有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两端分别穿设过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的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中部具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顶料柱的插孔,以及对应在所述插孔上方开设有与之连通的第一条形限位孔;所述顶料柱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插孔内且穿设过第一横向轨道的条形孔;所述顶料柱的头部左右两侧分别为弧形面;所述拨片上设有第一轴孔、位于第一轴孔左侧的第二条形限位孔、以及位于第一轴孔后侧的第二轴孔;所述拨片设置在凸台上方;所述第一销钉穿设过第一轴孔并与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钉穿设过第二条形限位孔与第一条形限位孔并与顶料柱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拨料气缸安装在安装座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拨片的第二轴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送料震动盘为外壳运输轨道上送入外壳,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通过外壳推料装置逐个往输送方向运送,外壳先经过轴承装配机构,轴承装配机构将轴承装配在外壳上,外壳再经过旋转调节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对外壳进行旋转调节位置后,外壳再经过磁瓦弹弓组装机构,磁瓦弹弓组装机构将磁瓦与弹弓装配在外壳内,装配好后最后从外壳运输轨道的末端送出,体现出本设计可以自动化地完成将轴承、磁瓦以及弹弓组装在外壳内,节省劳动力,提高装配精度以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壳拨料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滑动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拨片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顶料柱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轴承装配机构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轴承推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滑动座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轴承推料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轴承顶料装置第二顶料针推出状态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调节机构、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二外壳推动气缸、第三外壳推动气缸以及第二定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前推压块与弹性压紧组件的结构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板、滚珠轴承和支撑板的爆炸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磁瓦弹弓组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顶料管与第一顶料针的结构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顶部顶压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18所示,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外壳运输轨道2、沿着运输方向依次安装在外壳运输轨道2旁侧的外壳送料震动盘3、轴承装配机构4、旋转调节机构5和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
所述外壳运输轨道2上安装有外壳推料装置;所述外壳推料装置驱动外壳运输轨道2上的外壳逐个往后输送;所述外壳运输轨道2上对应轴承装配机构4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装置7、对应旋转调节机构5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装置8、对应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位置处设有第三定位装置9;第一定位装置7、第二定位装置8与第三定位装置9分别用于对外壳进行定位,以配合轴承装配机构4、旋转调节机构5以及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的工作;
所述外壳运输轨道2包括第一横向轨道201、第一纵向轨道202、第二纵向轨道203、第二横向轨道204;所述第一纵向轨道202与第二纵向轨道203为左右分布;所述第一纵向轨道202连接在第一横向轨道201左端以及第二纵向轨道203前端;所述第二横向轨道204连接在第二纵向轨道203后端;所述外壳送料震动盘3设置在第一横向轨道201右端,将外壳持续送入到第一横向轨道201的右端;所述轴承装配机构4位于第一横向轨道201旁侧;所述旋转调节机构5对应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203前侧;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设置在旋转调节机构5后侧;所述外壳推料装置包括外壳拨料组件10、第一外壳推动气缸11、第二外壳推动气缸12、第三外壳推动气缸13和第四外壳推动气缸14;所述外壳拨料组件10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201旁侧且位于外壳送料震动盘3与轴承装配机构4之间用于将外壳逐个往左推送;所述第一外壳推动气缸11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201左前方,第一外壳推动气缸11将第一横向轨道201左端的外壳往后推动至第一纵向轨道202上;所述第二外壳推动气缸12安装在第一纵向轨道202右后方,第二外壳推动气缸12将第一纵向轨道202后端的外壳往左推动至第二纵向轨道203前端;所述第三外壳推动气缸13安装在第二纵向轨道203前方,第三外壳推动气缸13将第二纵向轨道203上的外壳往后推动,使得第二纵向轨道203后端的产品进入到第二横向轨道204右端;所述第四外壳推动装置安装在第二横向轨道204右侧,第四外壳推动装置将第二横向轨道204上的外壳往左推动,外壳从第二横向轨道204左端流出。
所述第一横向轨道201对应外壳拨料组件10一侧设有条形孔2004,该条形孔2004横向水平设置;所述外壳拨料组件10包括安装座101、第二滑动块102、顶料柱103、拨片104、第一销钉105、第二销钉106、外壳拨料气缸107和两个限位导向块108;所述安装座101固定在机架1上;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108呈左右分布安装在安装座101上;所述限位导向块108底部具有导向孔1081;所述第二滑动块102的两端分别穿设过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108的导向孔1081;所述第二滑动块102的中部具有凸台1021;所述凸台1021上设有用于安装顶料柱103的插孔1021-1,以及对应在所述插孔1021-1上方开设有与之连通的第一条形限位孔1021-2;所述顶料柱103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插孔1021-1内且穿设过第一横向轨道201的条形孔2004;所述顶料柱103的头部左右两侧分别为弧形面;所述拨片104上设有第一轴孔1041、位于第一轴孔1041左侧的第二条形限位孔1042、以及位于第一轴孔1041后侧的第二轴孔1043;所述拨片104设置在凸台1021上方;所述第一销钉105穿设过第一轴孔1041并与凸台10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钉106穿设过第二条形限位孔1042与第一条形限位孔1021-2并与顶料柱103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拨料气缸107安装在安装座101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拨片104的第二轴孔1043连接;顶料柱103的两个弧形面配合外壳的外壁,方便推动外壳,外壳拨料气缸107推动拨片104的第二轴孔1043往左运动,带动第二滑动块102往左运动,同时拨片104绕着第一销钉105转动从而第二条形限位块这带动第二销钉106往前运动,从而带动顶料柱103往前运动,因此在外壳拨料气缸107推出过程中,顶料柱103往左前方运动,推动外壳往左运动,外壳拨料气缸107复位,复位过程中,顶料柱103则往右后方运动复位,准备下一次拨料。
所述轴承装配机构4包括轴承送料震动盘41、轴承推料装置42和轴承顶料装置43;所述轴承送料震动盘41将轴承送入轴承推料装置42;所述轴承推料装置42将轴承逐个运送到轴承顶料装置43;所述轴承顶料装置43将轴承装配在外壳运输轨道2的外壳内;
所述第一横向轨道201对应轴承装配机构4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2001,侧方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通孔2001供轴承顶料装置43的顶料端穿设;所述第一定位装置7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201一侧;所述第一定位装置7包括座体701、连接件702、第一导柱703、第一弹簧704、限位柱705、滚轮座706和两组滚轮707;所述座体701通过连接件702固定在第一横向轨道201一侧;所述第一导柱703固定在座体701上;所述滚轮座706套设在第一导柱703上且设置在第一滑孔中;所述第一弹簧704套设在第一导柱703上且两端分别顶压座体701与滚轮座706;两组所述滚轮707呈左右分布安装在滚轮座706上;所述限位柱705固定在座体701上对滚轮座706进行限位;所述滚轮707用于压紧外壳运输轨道2上的外壳,由于需要将轴承从外壳底部装配进外壳内,因此需要在第一横向轨道201上设置第一通孔2001供轴承顶料装置43穿设,第一定位装置7上的第一弹簧704为压缩状态,顶压滚轮座706,滚轮座706上的两组滚轮707则将外壳压紧在第一横向轨道201的内壁上,从而对外壳进行定位,提高装配的稳定性与精度,限位柱705对滚轮座706往后运动的行程进行限位,防止滚轮座706脱离第一滑孔。
所述轴承推料装置42包括底板421、第一支撑柱422、滑动座423、第一滑动块424、两个夹板425、两个压轮426、第一轴承推料气缸427和第二轴承推料气缸428;所述底板421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滑动座423通过第一支撑柱422固定在底板421上方;所述滑动座423内具有第一滑槽4231;所述滑动座423前端设有与轴承送料震动盘41对接的接料槽4232;所述接料槽4232为“U”型;所述接料槽4232靠内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圆孔4232-1;所述第一轴承推料气缸427固定在底板421上且动力输出端穿设过圆孔4232-1并与接料槽4232底面相平;两个压轮426分别安装在第一滑槽4231前端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块424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4231内;两个所述夹板425对称安装在第一滑动块424前端的底部且位于接料槽4232上方;两个所述夹板425的前部设有用于夹持轴承的半圆孔4251,中部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滑动块424上,后部的内侧通过第二弹簧4252连接,外侧与压轮426接触;所述第二轴承推料气缸428安装在滑动座423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滑动块424连接推动第一滑动块424前后运动;轴承送料震动盘41对轴承送入滑动座423的接料槽4232内,轴承从接料槽4232的“U”型开口端进入,位于接料槽4232最内侧的轴承则通过第一轴承推料气缸427的动力输出端支撑,在第一滑动块424未推出的状态下,夹板425的前部位于第一轴承推料气缸427动力输出端的上方,夹板425的后部与压轮426接触,第二弹簧4252处于压缩状态,工作时,第一轴承推料气缸427推动轴承往上运动,轴承顶压在第一滑动块424下方,第二轴承推料气缸428工作,带动第一滑动块424往后推动,第一滑动块424往后运动后,两个夹板425脱离压轮426,第二弹簧4252复位两块夹板425通过前端的半圆孔4251夹持该轴承,第一轴承推料气缸427复位,第二轴承推料气缸428完全推出后,夹板425上夹持的轴承位于轴承装配机构4上方。
所述轴承顶料装置43包括第一安装板4301、第二支撑柱4302、第一轴承顶料气缸4303、第二轴承顶料气缸4304、顶压件4305、第二顶料针4306、第二导柱4307、活动座4308、顶板4309、第一上限位块4310、上限位块连接座4311和第三弹簧4312;所述第一安装板4301通过第二支撑柱4302固定在机架1下方;所述顶板4309通过第二导柱4307固定在第一安装板4301上方;所述第一上限位块4310通过上限位块连接座4311安装在顶板4309下方且对应在第一通孔2001上方;所述第一上限位块4310的底面与外壳运输轨道2上端接触;所述第三弹簧4312安装在第一上限位块4310与上限位块连接座4311之间;所述第一轴承顶料气缸4303固定在第一安装板4301下方;所述活动座4308滑动连接在第二导柱4307上且与第一轴承顶料气缸430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压件4305固定在活动座4308上方且对应在第一通孔2001下方;所述顶压件4305内部设有供第二顶料针4306穿设的导孔;所述第二轴承顶料气缸4304安装在活动座4308下方;所述第二顶料针4306安装在导孔内并安装在第二轴承顶料气缸4304的动力输出端;轴承推料装置42将轴承送至顶压件4305上方,第二轴承顶料气缸4304推动第二顶料针4306往上运动,第二顶料针4306从顶压件4305中穿出并插入到轴承的孔内,对轴承起到定位作用,轴承推料装置42复位,第一轴承装配机构4再驱动活动座4308往上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活动座4308上的所有部件往上运动,顶压件4305与第二顶料针4306带动轴承从第一横向轨道201的第一通孔2001中穿过进入外壳内,将轴承压配进外壳内的轴承安装位上,压配过程中第一上限位块4310对外壳起到上限位作用,顶压在外壳上端。
所述旋转调节机构5对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进行旋转调节角度;
所述第二纵向轨道203对应旋转调节机构5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2002;所述旋转调节机构5包括安装架51、推压气缸52、电机53、旋转头54、旋转板55、滚珠轴承56和支撑板57;所述安装架51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203旁侧;所述推压气缸52安装在安装架51上方;所述电机53通过第三导柱活动连接在安装架51下方且与推压气缸5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头54安装在电机53的动力输出端且位于第二通孔2002上方;所述旋转头54底部具有凸柱;所述支撑板57固定在第二纵向轨道203上且对应在第二通孔2002下方;所述滚珠轴承56放置在支撑板57上且对应在第二通孔2002内;所述旋转板55底部设有转轴;所述旋转板55通过转轴安装在滚珠轴承56上;所述旋转板55的上表面与第二纵向轨道203内的底面相平。
所述第二定位装置8包括安装在第二外壳推动气缸12动力输出端的右推压块81、安装在右推压块81后侧的后挡板82、安装在第三外壳推动气缸13动力输出端的前推压块83、以及安装在前推压块83内的弹性压紧组件84;所述前推压块83的前端固定在第三外壳推动气缸13的动力输出端,后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前推压块83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滑槽831,以及第二滑槽831的中部位置处设有纵向设置的安装孔832;所述弹性压紧组件84包括插片841、连接块842和第四弹簧843;所述插片841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831内;所述插片841的后端面为弧形面;所述插片841的后端面上设有两个左右分布且呈“V”型的定位块8411;所述连接块842设置在安装孔832内且固定在插片841上;所述第四弹簧843顶压在连接块842后侧与安装孔832之间。
本设计的外壳的上端具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孔;旋转调节机构5的位置位于外壳运输轨道2的一个转角位置处,第二外壳推动气缸12将外壳往左推动到该旋转调节机构5的工作位置处,此时外壳通过旋转板55支撑,第二纵向轨道203的侧壁对外壳进行左限位,后挡板82对外壳进行后限位,右推压块81对外壳进行右限位,插片841上的两个定位块8411顶压在外壳前侧的外侧壁上,推压气缸52驱动电机53往下运动,使得安装在电机53动力输出端的旋转头54上的凸柱压在外壳上端或插入第一定位孔内,若凸柱插入定位孔内,则电机53带动旋转头54转动时直接带动外壳转动,若凸柱压在外壳上端,则电机53带动旋转头54转动后,使得第一凸柱进入到定位孔内之后再带动外壳转动,外壳转动后外壳侧壁上的两个第二定位孔运动至与定位块8411相对应位置处时,压缩状态下的第四弹簧843将插片841往后推动,使得两个定位块8411插入到第二定位孔内,从而对外壳进行固定以及完成外壳的定位,电机53停止工作,推压气缸52复位后,第三外壳推动气缸13工作,将位置调整好的外壳往后输送,准备进行磁瓦与弹弓的装配。
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包括磁瓦顶料装置61、弹弓顶料装置62、磁瓦输送轨道63和弹弓送料震动盘64;所述磁瓦输送轨道63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磁瓦顶料装置61包括顶料管611以及驱动顶料管611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612;所述顶料管611位于外壳运输轨道下方且设置在磁瓦输送轨道63中部;所述顶料管611上端的左右两侧具有与磁瓦配合的弧面6111;所述顶料管611后侧设有长条形的开口6112;所述弹弓顶料装置62包括第一顶料针621和驱动第一顶料针621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22;所述第一顶料针621安装在顶料管611内;所述第一顶料针621的后侧设有凸条6211;所述凸条6211从开口6112中伸出顶料管611外;所述弹弓送料震动盘64安装在机架1上将弹弓输送至第一顶料针621的凸条6211上方;磁瓦放置在磁瓦输送轨道63上,磁瓦位于顶料管611的两个弧面6111的左右两侧,通过磁性使得靠近顶料管611的左右两个磁瓦自动固定在顶料管611的弧面6111上,弹弓通过弹弓送料震动盘64自动输送到第一顶料针621的凸条6211上方,弹弓为“V”型,挂在凸条6211上,装配时,第一驱动装置612驱动顶料管611往上运动,将两个磁瓦送入外壳内部,第二驱动装置622再驱动第一顶料针621上升,将弹弓压配在两个磁瓦之间对磁瓦进行固定,第一驱动装置612与第二驱动装置622即可复位,完成磁瓦与弹弓的装配。
所述第二纵向轨道203对应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2003,以及侧方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三定位装置9包括侧方顶压组件91和顶部顶压组件92;所述侧方顶压组件91的结构与第一定位装置7相同且安装在第二纵向轨道203上,第二滑孔供侧方顶压组件91穿设,作用与第一滑孔相同;所述顶部顶压组件92包括第二上限位块921、限位螺钉922和第五弹簧923;所述第二上限位块921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203上端且对应在第三通孔2003上方;所述限位螺钉922穿设过第二上限位块921并与第二纵向轨道203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923套设在限位螺钉922上且两端分别顶压限位螺钉922的头部以及第二上限位块921;磁瓦与弹弓需要从外壳底部装配进外壳内,第三通孔2003的设计则是为了供顶料管611穿过进行装配,侧方顶压组件91与第一定位装置7结构相同,从侧方压紧外壳,顶部顶压组件92则在装配过程中对外壳进行上限位。
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还包括第四导柱65、第二安装板66和活动板67;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2与第二驱动装置622分别采用气缸;所述第二安装板66通过第四导柱65安装在机架1下方、所述活动板67活动安装在第四导柱65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12固定在第二安装板66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板67连接;所述顶料管611固定在活动板67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22固定在第二安装板66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顶料针621连接;第一驱动装置612驱动活动板67往上运动,带动顶料管611往上运动进行磁瓦装配,随后第二驱动装置622直接驱动顶针往上运动进行弹弓装配。
所述磁瓦输送轨道6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料架631;所述料架631的下端与磁瓦输送轨道63连通;通过设置倾斜的料架631,方便磁瓦的输送。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外壳通过外壳送料震动盘3上料,从外壳运输轨道2的第一横向轨道201左端送入,外壳紧密排列在外壳运输轨道2上,拨料装置驱动第一横向轨道201上的外壳逐个往左拨动,位于第一通孔2001上方的外壳通过第一定位装置7将其顶压在第一横向轨道201的内壁上,然后通过轴承装配机构4对第一通孔2001上方的外壳进行轴承装配工作,将轴承装配进外壳内后,外壳继续输送,运送至第一横向轨道201左端时,第一外壳推动气缸11将外壳往后推动,将其推入第一纵向轨道202,直至外壳输送至第一纵向轨道202后端,则通过第二外壳推动气缸12推动该外壳往左运动,将其推入至第二纵向轨道203前端,此时外壳位于旋转板55上方并且通过第二定位装置8进行限位,旋转调节机构5工作驱动外壳转动,直至第二定位装置8上的插片841上的定位块8411插入到外壳的第二定位孔内时停止,完成外壳的位置调节,位置调节完成后第二外壳推动气缸12复位,右推压块81与后挡板82脱离该外壳,然后第三外壳推动气缸13再驱动前推压块83往后运动,外壳进入到第三通孔2003上方并通过侧方顶压组件91将其顶压在第二纵向轨道203的内壁上,外壳上方则通过顶部顶压组件92进行限位,然后通过磁瓦弹弓组装机构6将磁瓦与弹弓装配在外壳内,完成装配后继续往第二纵向轨道203后侧输送,直至进入第二横向轨道204的右端,第四外壳推动气缸14再驱动外壳往右运动,直至从第二横向轨道204左端送出。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外壳运输轨道、沿着运输方向依次安装在外壳运输轨道旁侧的外壳送料震动盘、轴承装配机构、旋转调节机构和磁瓦弹弓组装机构;
所述外壳运输轨道上安装有外壳推料装置;所述外壳推料装置驱动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逐个往后输送;所述外壳运输轨道上对应轴承装配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一定位装置、对应旋转调节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装置、对应磁瓦弹弓组装机构位置处设有第三定位装置;
所述外壳送料震动盘将外壳送入外壳运输轨道上;
所述轴承装配机构包括轴承送料震动盘、轴承推料装置和轴承顶料装置;所述轴承送料震动盘将轴承送入轴承推料装置;所述轴承推料装置将轴承逐个运送到轴承顶料装置;所述轴承顶料装置将轴承装配在外壳运输轨道的外壳内;
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对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进行旋转调节角度;
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包括磁瓦顶料装置、弹弓顶料装置、磁瓦输送轨道和弹弓送料震动盘;所述磁瓦输送轨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磁瓦顶料装置包括顶料管以及驱动顶料管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顶料管位于外壳运输轨道下方且设置在磁瓦输送轨道中部;所述顶料管上端的左右两侧具有与磁瓦配合的弧面;所述顶料管后侧设有长条形的开口;所述弹弓顶料装置包括第一顶料针和驱动第一顶料针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顶料针安装在顶料管内;所述第一顶料针的后侧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从开口中伸出顶料管外;所述弹弓送料震动盘安装在机架上将弹弓输送至第一顶料针的凸条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运输轨道包括第一横向轨道、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第二横向轨道;所述第一纵向轨道与第二纵向轨道为左右分布;所述第一纵向轨道连接在第一横向轨道左端以及第二纵向轨道前端;所述第二横向轨道连接在第二纵向轨道后端;所述外壳送料震动盘设置在第一横向轨道右端;所述轴承装配机构位于第一横向轨道旁侧;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对应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前侧;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设置在旋转调节机构后侧;所述外壳推料装置包括外壳拨料组件、第一外壳推动气缸、第二外壳推动气缸、第三外壳推动气缸和第四外壳推动气缸;所述外壳拨料组件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旁侧且位于外壳送料震动盘与轴承装配机构之间用于将外壳逐个往左推送;所述第一外壳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左前方;所述第二外壳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一纵向轨道右后方;所述第三外壳推动气缸安装在第二纵向轨道前方;所述第四外壳推动装置安装在第二横向轨道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对应轴承装配机构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一通孔,侧方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通孔供轴承顶料装置的顶料端穿设;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安装在第一横向轨道一侧;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座体、连接件、第一导柱、第一弹簧、限位柱、滚轮座和两组滚轮;所述座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一横向轨道一侧;所述第一导柱固定在座体上;所述滚轮座套设在第一导柱上且设置在第一滑孔中;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导柱上且两端分别顶压座体与滚轮座;两组所述滚轮呈左右分布安装在滚轮座上;所述限位柱固定在座体上对滚轮座进行限位;所述滚轮用于压紧外壳运输轨道上的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推料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柱、滑动座、第一滑动块、两个夹板、两个压轮、第一轴承推料气缸和第二轴承推料气缸;所述底板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方;所述滑动座内具有第一滑槽;
所述滑动座前端设有与轴承送料震动盘对接的接料槽;所述接料槽为“U”型;所述接料槽靠内一侧的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轴承推料气缸固定在底板上且动力输出端穿设过圆孔并与接料槽底面相平;两个压轮分别安装在第一滑槽前端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两个所述夹板对称安装在第一滑动块前端的底部且位于接料槽上方;两个所述夹板的前部设有用于夹持轴承的半圆孔,中部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滑动块上,后部的内侧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外侧与压轮接触;所述第二轴承推料气缸安装在滑动座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滑动块连接推动第一滑动块前后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顶料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支撑柱、第一轴承顶料气缸、第二轴承顶料气缸、顶压件、第二顶料针、第二导柱、活动座、顶板、第一上限位块、上限位块连接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二支撑柱固定在机架下方;所述顶板通过第二导柱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方;所述第一上限位块通过上限位块连接座安装在顶板下方且对应在第一通孔上方;所述第一上限位块的底面与外壳运输轨道上端接触;所述第三弹簧安装在第一上限位块与上限位块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一轴承顶料气缸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下方;所述活动座滑动连接在第二导柱上且与第一轴承顶料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压件固定在活动座上方且对应在第一通孔下方;所述顶压件内部设有供第二顶料针穿设的导孔;所述第二轴承顶料气缸安装在活动座下方;所述第二顶料针安装在导孔内并安装在第二轴承顶料气缸的动力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轨道对应旋转调节机构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旋转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推压气缸、电机、旋转头、旋转板、滚珠轴承和支撑板;所述安装架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旁侧;所述推压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方;所述电机通过第三导柱活动连接在安装架下方且与推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头安装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且位于第二通孔上方;所述旋转头底部具有凸柱;所述支撑板固定在第二纵向轨道上且对应在第二通孔下方;所述滚珠轴承放置在支撑板上且对应在第二通孔内;所述旋转板底部设有转轴;所述旋转板通过转轴安装在滚珠轴承上;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纵向轨道内的底面相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二外壳推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右推压块、安装在右推压块后侧的后挡板、安装在第三外壳推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前推压块、以及安装在前推压块内的弹性压紧组件;所述前推压块的前端固定在第三外壳推动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后端面为弧形面;所述前推压块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的中部位置处设有纵向设置的安装孔;所述弹性压紧组件包括插片、连接块和第四弹簧;所述插片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插片的后端面为弧形面;所述插片的后端面上设有两个左右分布且呈“V”型的定位块;所述连接块设置在安装孔内且固定在插片上;所述第四弹簧顶压在连接块后侧与安装孔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轨道对应磁瓦弹弓组装机构位置处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以及侧方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三定位装置包括侧方顶压组件和顶部顶压组件;所述侧方顶压组件的结构与第一定位装置相同且安装在第二纵向轨道上;所述顶部顶压组件包括第二上限位块、限位螺钉和第五弹簧;所述第二上限位块放置在第二纵向轨道上端且对应在第三通孔上方;所述限位螺钉穿设过第二上限位块并与第二纵向轨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套设在限位螺钉上且两端分别顶压限位螺钉的头部以及第二上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瓦弹弓组装机构还包括第四导柱、第二安装板和活动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分别采用气缸;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第四导柱安装在机架下方、所述活动板活动安装在第四导柱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板连接;所述顶料管固定在活动板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二安装板上且动力输出端与第一顶料针连接;所述磁瓦输送轨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倾斜设置的料架;所述料架的下端与磁瓦输送轨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对应外壳拨料组件一侧设有条形孔;所述外壳拨料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二滑动块、顶料柱、拨片、第一销钉、第二销钉、外壳拨料气缸和两个限位导向块;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机架上;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呈左右分布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限位导向块底部具有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两端分别穿设过两个所述限位导向块的导向孔;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中部具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用于安装顶料柱的插孔,以及对应在所述插孔上方开设有与之连通的第一条形限位孔;所述顶料柱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插孔内且穿设过第一横向轨道的条形孔;所述顶料柱的头部左右两侧分别为弧形面;所述拨片上设有第一轴孔、位于第一轴孔左侧的第二条形限位孔、以及位于第一轴孔后侧的第二轴孔;所述拨片设置在凸台上方;所述第一销钉穿设过第一轴孔并与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钉穿设过第二条形限位孔与第一条形限位孔并与顶料柱固定连接;所述外壳拨料气缸安装在安装座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拨片的第二轴孔连接。
CN202020670971.8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Active CN212183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0971.8U CN21218336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0971.8U CN21218336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3364U true CN212183364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4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0971.8U Active CN212183364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3364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186A (zh) * 2020-12-31 2021-04-16 温岭市新纪元微电机厂(普通合伙) 一种微电机壳磁瓦压装输送装置
CN112846710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温岭市新纪元微电机厂(普通合伙) 一种微电机壳轴承压装装置
CN112846711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温岭市新纪元微电机厂(普通合伙) 一种微电机壳磁瓦压装装置
CN112865454A (zh) * 2021-01-26 2021-05-28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和转子的自动组装装置
CN113059333A (zh) * 2021-02-26 2021-07-02 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继电器上盖安装装置
CN113098213A (zh) * 2021-04-09 2021-07-09 陈健 一种磁瓦装配用电机壳高速套接机
CN113783370A (zh) * 2021-09-08 2021-12-10 常州锝莱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微型电机组装系统
CN113941845A (zh) * 2021-10-29 2022-01-1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一种堵帽安装机构及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186A (zh) * 2020-12-31 2021-04-16 温岭市新纪元微电机厂(普通合伙) 一种微电机壳磁瓦压装输送装置
CN112846710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温岭市新纪元微电机厂(普通合伙) 一种微电机壳轴承压装装置
CN112846711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温岭市新纪元微电机厂(普通合伙) 一种微电机壳磁瓦压装装置
CN112865454A (zh) * 2021-01-26 2021-05-28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和转子的自动组装装置
CN112865454B (zh) * 2021-01-26 2022-08-30 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定子和转子的自动组装装置
CN113059333A (zh) * 2021-02-26 2021-07-02 旺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继电器上盖安装装置
CN113098213A (zh) * 2021-04-09 2021-07-09 陈健 一种磁瓦装配用电机壳高速套接机
CN113098213B (zh) * 2021-04-09 2022-04-12 山东聊城鲁岳汽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磁瓦装配用电机壳高速套接机
CN113783370A (zh) * 2021-09-08 2021-12-10 常州锝莱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微型电机组装系统
CN113783370B (zh) * 2021-09-08 2022-12-06 常州锝莱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微型电机组装系统
CN113941845A (zh) * 2021-10-29 2022-01-1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一种堵帽安装机构及系统
CN113941845B (zh) * 2021-10-29 2023-12-26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一种堵帽安装机构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83364U (zh) 一种电机壳组装磁瓦的自动生产设备
CN108213928B (zh) 一种电子水泵的卡簧安装装置
CN110586516B (zh) 一种光纤接线端子及其生产方法
CN113300548A (zh) 马达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212183363U (zh) 一种电机轴承装配机构
CN110539172A (zh) 一种抛光棒自动组装设备
CN108723747B (zh) 一种用于指尖陀螺的自动装配机构
CN108994578B (zh) 转子轴两端压轴承装置
CN113206329A (zh) 电池盖帽组装装置
CN112059102A (zh) 一种链条装配机构
CN114619228B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穿管装置
CN216576531U (zh) 齿轮组装机
CN111509924B (zh) 一种直流电机的铁芯装配机和装配方法
CN212183354U (zh) 一种电机外壳与磁瓦弹弓的组装机构
CN111646162B (zh) 一种用于钢片粘贴的钢片定向机构及直流电机的铁芯装配机
CN115441293A (zh) 一种Nano卡座连接器的自动组装机
CN212044470U (zh) 100g光模块中的光器件to压接机的取料装置
CN113305568A (zh) 一种传感器外壳高效组装设备
CN213879577U (zh) 一种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换向器设备
CN112743329A (zh) 壳体上销钉自动装配设备
CN110948446A (zh) 100g光模块中的光器件to压接机的取料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9351474U (zh) 定子插装端子机
CN118106718A (zh) 一种开口卡簧自动压装设备
CN212183365U (zh) 一种电机外壳旋转调节机构
CN111661596B (zh) 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铁芯装配的钢片粘贴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217, Nanhuang Road, Zhongt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Weili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workshop of Shimei group, Youyi Road, Shimei village, Wanjia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WANJIANG WEILI MICRO MOTO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