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48754U -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48754U
CN212148754U CN202020159967.5U CN202020159967U CN212148754U CN 212148754 U CN212148754 U CN 212148754U CN 202020159967 U CN202020159967 U CN 202020159967U CN 212148754 U CN212148754 U CN 2121487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plate
plate
lower leg
protection
ben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599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杰
喻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599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487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487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487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小腿保护梁组件包括第一梁板,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一梁板在第一弯折部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一连接翼;第二梁板,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二弯折部,第二梁板在第二弯折部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二连接翼;其中,第一梁板与第二梁板扣合,且第一连接翼与第二连接翼连接形成整体,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之间形成中空的内腔。汽车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采用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扣合式横梁本体具有刚度高的优点,且容易调整其内腔高度及宽度以改变截面系数,为行人小腿提供更好的防护;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双板扣合式横梁本体能显著提高其刚度及固有频率,模态较高,不容易受路面激励而发生振动,耐久性能较好。

Description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车身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对行人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造型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小腿保护梁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防止行人小腿卷入车底、降低小腿伤害的作用。
传统的小腿保护梁主要为圆形截面管梁或单片式钣金,这种小腿保护梁存在以下不足:
1.刚度较低,固有频率较低,容易受路面激励而发生振动,耐久性能较差,且与前保险杠分离,起不到为前保险杠提供支撑的作用;
2.目前圆形截面小腿保护梁因没有平面,难以为保险杠提供安装点;
3.圆形截面不能改变其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以提升其抗弯等截面系数,难以有效提升其刚度以提升小腿保护性能和耐久性能;
4.圆形管梁在连接部处难以焊接,容易出现焊接质量及应力集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其能显著提高其刚度及固有频率,从而提升耐久性能,碰撞时更显著地降低行人小腿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小腿保护梁组件,包括
第一梁板,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梁板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一连接翼;
第二梁板,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梁板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二连接翼;
其中,所述第一梁板与所述第二梁板扣合,且所述第一连接翼与所述第二连接翼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形成中空的内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梁板位于所述第二梁板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翼和所述第二连接翼沿前后方向延展。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车身连接件,所述车身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或所述第二梁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身连接件包括斜撑件,所述第一梁板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梁板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具有第一连接平面,所述斜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平面连接的倾斜端面。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梁板两端,并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身连接件包括底部支撑件,所述第一梁板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梁板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置具有第二连接平面,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平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梁板后侧的第一连接翼上。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截面呈折线状或曲线状。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梁板和/或所述第二梁板上设有保险杠安装平面。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梁板前侧的第一连接翼边缘卷曲。
第二方面,汽车,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采用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扣合式横梁本体具有刚度高的优点,且容易调整其内腔高度及宽度以改变截面系数,为行人小腿提供更好的防护;同时,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双板扣合式横梁本体能显著提高其刚度及固有频率,模态较高,不容易受路面激励而发生振动,耐久性能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梁板和第二梁板扣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斜撑件和第一梁板连接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描述小腿保护梁组件的形状,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1所示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腿保护梁组件,包括第一梁板1和第二梁板2,第一梁板1和第二梁板2可采用钢、铝合金、复合材料等材料成型,第一梁板1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一弯折部11,第一梁板1在第一弯折部11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一连接翼12,用于与第二梁板2连接。第二梁板2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二弯折部21,第二梁板2在第二弯折部21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二连接翼22,用于与第一梁板1连接。
参见图2,第一梁板1与第二梁板2扣合,且第一连接翼12与第二连接翼22连接形成整体,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弯折部21之间形成中空的内腔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第一梁板1和第二梁板2扣合式横梁本体具有刚度高的优点,且容易调整其内腔3高度及宽度以改变截面系数,为行人小腿提供更好的防护;同时,第一梁板1和第二梁板2双板扣合式横梁本体能显著提高其刚度及固有频率,模态较高,不容易受路面激励而发生振动,耐久性能较好。
第一梁板1和第二梁板2可以沿上下方向分布或者沿前后方向分布,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梁板1位于第二梁板2上方,第一连接翼12和第二连接翼22沿前后方向延展,第一连接翼12和第二连接翼22可采用点焊、烧焊、铆接等方式连接。其中,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的截面呈折线状或曲线状,第一弯折部11和第二弯折部21通过折弯形成类似Z字形,第一梁板1和第二梁板2在折弯处彼此分离,形成内腔,通过调节第一连接翼12和第二连接翼22的连接位置,可以改变内腔3高度及宽度以改变截面系数,从而为行人小腿提供更好的防护。
以下以图2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小腿保护梁组件还包括车身连接件,车身连接件与第一梁板1和/或第二梁板2连接,车身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车本本体结构连接,用于将小腿保护梁组件连接于车本本体结构上。
参见图1,车身连接件包括斜撑件3和底部支撑件4,斜撑件3和底部支撑件4可以单独设置或同时设置。第一梁板1具有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部13位于第一连接翼12或第一弯折部11上,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位于第一梁板1两端,并设于第一弯折部11上。其中,第一梁板1在第一连接部13位置具有第一连接平面,斜撑件3对应设置两个,斜撑件3的一端具有倾斜端面,斜撑件3的倾斜端面与第一连接平面连接,斜撑件3的另一端与车本本体结构连接。斜撑件3和第一连接平面可采用点焊、烧焊、铆接等方式连接。第一梁板1具有第二连接部14,第二梁板2在第二连接部14位置具有第二连接平面,底部支撑件4与第二连接平面连接,第二连接部14位于第一梁板1后侧的第一连接翼12上。耐久开裂一般为连接部连接区域,因此对此区域可靠性要求较高。而本实施例第一梁板1提供平面与车身连接件连接,容易保证焊接质量可靠性。且平面焊接能有效避免应力集中,提高疲劳耐久性能。
当造型需求前保险杠下方与车身本体距离较大时,前险杠下方缺乏支撑而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且容易造成振动、疲劳耐久等问题。这时需要小腿保护梁作为支撑机构为前保险杠提供安装点。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梁板1和/或第二梁板2上设有保险杠安装平面,方便为保险杠提供安装点。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梁板1前侧的第一连接翼12边缘卷曲,以提升横梁本体模态和刚度,同时,为行人小腿提供更好的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以上中任一实施例中的小腿保护梁组件,以上实施例已对小腿保护梁组件进行了详细说明,不再赘述。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梁板,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梁板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一连接翼;
第二梁板,沿宽度方向具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梁板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前后两端形成第二连接翼;
其中,所述第一梁板与所述第二梁板扣合,且所述第一连接翼与所述第二连接翼连接形成整体,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形成中空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板位于所述第二梁板上方,所述第一连接翼和所述第二连接翼沿前后方向延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连接件,所述车身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梁板和/或所述第二梁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件包括斜撑件,所述第一梁板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梁板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置具有第一连接平面,所述斜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平面连接的倾斜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梁板两端,并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件包括底部支撑件,所述第一梁板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梁板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置具有第二连接平面,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平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梁板后侧的第一连接翼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截面呈折线状或曲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板和/或所述第二梁板上设有保险杠安装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板前侧的第一连接翼边缘卷曲。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腿保护梁组件。
CN202020159967.5U 2020-02-10 2020-02-10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Active CN2121487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9967.5U CN212148754U (zh) 2020-02-10 2020-02-10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59967.5U CN212148754U (zh) 2020-02-10 2020-02-10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48754U true CN212148754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2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59967.5U Active CN212148754U (zh) 2020-02-10 2020-02-10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487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1991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ブラケット
JP2002120765A (ja) 車体構造
CN110861715B (zh) 一种轻量化的汽车后侧围加强板总成及后侧围加强结构
CN215883810U (zh) 汽车后地板结构及汽车
CN206544545U (zh) 发动机舱框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2476656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212148754U (zh) 小腿保护梁组件和汽车
CN210653310U (zh) 一种副车架前束杆支架结构和一种汽车
CN216508618U (zh)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结构
JP2002029342A (ja) 車両のリヤバンパ構造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CN211731563U (zh) 一种车架的连接结构
CN211731552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和一种汽车
CN210116383U (zh) 仪表板管梁支架总成和车辆
CN218662040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5851095U (zh) 一种前防撞梁总成结构
CN216232561U (zh) 后副车架结构、横拉杆安装部及车辆
CN219192050U (zh) 汽车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435835U (zh) 副车架加强板、副车架和车辆
CN218662041U (zh) 汽车后副车架及汽车
CN217456112U (zh) 副车架以及车辆
CN218021847U (zh) 敞篷车前机舱总成及敞篷汽车
CN217730572U (zh) 前围加强梁构造
CN213768733U (zh) 机舱上层支架总成的安装架、车辆机舱前围和车辆
CN216331619U (zh)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