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44898U - 一种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44898U
CN211944898U CN201922314293.1U CN201922314293U CN211944898U CN 211944898 U CN211944898 U CN 211944898U CN 201922314293 U CN201922314293 U CN 201922314293U CN 211944898 U CN211944898 U CN 211944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device
linear track
transfer
casting machin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42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王德飞
王小雨
牛海滨
闫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gao Toshiba Henan Switch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gao Toshiba Henan Switch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gao Toshiba Henan Switch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gao Toshiba Henan Switch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142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44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44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44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装置,该转运装置包含上部设有直线轨道的转运托架和可沿直线轨道移动的移动小车,该移动小车上设有可承托砂芯的承载平台,该转运托架底部还设置有用于被地面和低压铸造机的底板所支撑的不同高度的支撑结构,当转运托架一端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时,直线轨道保持水平。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可实现移动小车从侧面进入和移出低压铸造机,使用时避开低压铸造机机架将砂芯转运入低压铸造机内,利用移动小车在直线轨道上的平稳移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搬运时间从而提高铸造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低压铸造机进行零件铸造,低压铸造机包括主机框架,主机框架包括处于四角位置的立柱,主机框架上安装有可上下动作的上模,主机框架内在上模下侧布置有保温炉和底板,底板处于保温炉上方。低压铸造机还包括处于底板上方左右两侧位置的左右半模。
在具体操作时,往往是将砂芯放入到低压铸造机上模下方的底板上,然后左、右半模及上模合模围成成型腔,通过保温炉向成型腔内浇注熔液。在浇注完成工件成型之后,开模并通过上模吊起工件,最后取出工件即可。基于低压铸造机主机框架的结构,砂芯无法从上下方向上放到底板上,只能从侧向放入或移出,那么在低压铸造的某些零件所用砂芯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时,通过人工在低压铸造机外部和低压铸造机底板之间移动砂芯将十分费力,不仅工人的劳动量较大,而且铸造效率也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装置,用于解决传统低压铸造过程中,大型砂芯放置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运装置,包括:转运托架,其上设有直线轨道;转运托架的底部在对应于直线轨道两端的位置处分别具有用于被地面和低压铸造机的底板所支撑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具有不同的高度而在转运托架的一端放置到所述底板上时,直线轨道保持水平;移动小车,安装在转运托架上,且可沿直线轨道移动,其上具有用于承托砂芯的承载平台;在转运托架的一端置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上时,沿直线轨道移动所述移动小车,能够使移动小车从侧向进入和移出低压铸造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使承托砂芯的承载平台随移动小车一起沿直线轨道从侧向平稳进入和移出低压铸造机,使用时可避开低压铸造机机架将砂芯运入低压铸造机内,与人工搬运相比,可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节省了物料的搬运时间从而提高了铸造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轨道为双轨轨道。双轨轨道可使移动小车移动过程更加平稳,有效防止移动小车在转运砂芯的过程中发生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托架包括主平面框架,主平面框架包括两平行间隔的纵梁以及连接在两纵梁之间的连接梁,直线轨道的两导轨分别处于两纵梁上。由两平行间隔的纵梁以及连接在两纵梁之间的连接梁组成的主平面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直线轨道的两导轨分别位于两纵梁上,一方面,两导轨相距较远可使移动小车运行时保持较好的平衡性,不易发生翻车,另一方面,纵梁处的主平面框架结构强度较好,对两导轨的承载能力较高,可提高主平面框架结构耐用性。
进一步的,纵梁为开口朝上的槽钢,槽钢构成所述直线轨道。槽钢因为其开口朝上的形状特性既充当主平面框架的纵梁又构成了所述直线轨道,上述设计避免在纵梁上另外设置导轨,简化转运托架结构,节省结构用料。
进一步的,纵梁为开口朝上的槽钢,槽钢形纵梁的开口内固定有沿纵向延伸的导条,移动小车的底部安装有V型轮,导条构成所述直线轨道。移动小车底部的V型轮与导条构成的直线轨道配合,准确限定移动小车的运动路径,槽钢侧壁可保护移动小车与导条意外脱轨时仍在一定路线范围内移动,起额外保障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托架包括主平面框架,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为支腿结构,对应于直线轨道另一端的支撑结构为主平面框架的下侧面。支腿结构作为结构简单、能稳定支撑、结构体积较小的支撑结构,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可避免叉车叉齿对转运托架托起时支撑结构与叉齿干涉;另外,通过设置转运托架对应于直线轨道两端的支撑结构为不同高度,直接用主平面框架的下侧面作为转运托架对应直线轨道另一端的支撑结构,不额外设置其他支撑件,可简化结构,降低转运托架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移动小车与转运托架之间通过滚动方式实现相对移动。通过滚动方式实现移动小车的移动,操作人员更省力,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移动小车在其移动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推拉的拉手。拉手方便操作人员对移动小车进行推拉操作,提高操作人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的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的转运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平台;2-车轮;3-纵梁;4-连接梁;5-导条;7-拉手;8-移动小车;9-限位板;10-支腿结构;11-主平面框架;12-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转运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如图1和图2、图3所示,包含:上部设置有直线轨道的转运托架和与直线轨道配合的可沿所述直线轨道移动的移动小车8,转运托架底部有便于转运装置支撑于地面和低压铸造机底板的支撑结构。
为实现转运托架结构稳定,转运托架包含由两个平行纵梁3和连接所述两纵梁3的若干连接梁4构成的主平面框架11。连接梁4在本实施例中为与纵梁3垂直连接的若干根平行横梁,两个平行纵梁3为开口朝上的槽钢,移动小车8可在两开口朝上的槽钢内移动以起到转运砂芯的作用。另外,为防止移动小车8沿槽钢移动时掉落,纵梁3两端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板9。
移动小车8包含上部用于放置砂芯的承载平台8和下部的车轮2,为适应下部主平面框架11的结构,承载平台8形状为长方形,且长方形的四个角边缘处向下垂直伸出固定支架12,固定支架12处装配有车轮2,车轮2可带动承载平台1移动。在本实施例1中,车轮2为V型轮,相应的,在主平台框架11的槽钢开口内底部设置有与V型轮配合的导条5,V型轮与导条5的配合形式可更准确的限定移动小车8的移动路线,导条5构成了所述直线轨道,槽钢侧壁在此处可起到额外保护作用,当V型轮与导条5产生意外脱轨后移动小车仍能按照一定路线范围移动。另外,为方便操作人员控制移动小车8的位置,承载平台1在移动小车移动方向的前后两侧设有拉手7,操作人员可通过拉手7实现对移动小车的推拉动作。
转运托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被地面和低压铸造机底板所支撑的支撑结构。为实现转运托架在使用时一端放置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上能使所述直线轨道保持水平以免移动小车8意外滚动,转运托架的底部设置的用于被地面和低压铸造机底板所支撑的支撑结构高度不同。转运托架用于支撑于地面一端的支撑结构为支腿结构10,支腿结构10分别分布于主平面框架11两侧直线轨道下方的位置以便支撑效果牢固,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转运托架在地面上支撑平稳,在其底部设置有六个支腿结构10,在其他实施例中,支腿的间距、数量、位置可随转运托架的平面尺寸和实际形状而改变,支腿的高度可随低压铸造机底板的高度和转运托架用于支撑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一端的支撑结构的高度改变。为了尽可能的简化转运托架的结构,转运托架用于支撑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一端的支撑结构为主平面框架11的下侧面,即转运托架在使用时主平面框架11下侧面直接支撑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叉车从转运托架支撑于地面一端避开转运托架底部两侧的支腿结构10伸入主平面框架11底部将转运托架托起,转运托架随叉车移动至转运托架的另一端被放置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上,直线轨道保持水平状态,此时,转运托架从低压铸造机侧向伸入低压铸造机底板上,转运托架靠近叉车一端位于低压铸造机外、低压铸造机底板上一端位于低压铸造机内。确认移动小车8位于转运托架距叉车近的一端即低压铸造机外后,操作人员控制行车将砂芯吊运至承载平台1上,推动移动小车8上的拉手7,使移动小车8沿直线轨道即导条5移动至转运托架被放置于低压铸造机的底板上的一端,至此,砂芯已被转运至低压铸造机内,低压铸造机上模将砂芯吊起,叉车将转运托架托起使其离开低压铸造机的作业区域以免转运托架影响浇注。
浇注时,低压铸造机上模将砂芯放置在底板上,左、右半模与上模合模进行浇注,浇注完成后工件成型,开模并使用上模将工件吊起,叉车将转运托架托起使其一端放置于低压铸造机的底板上,上模将工件放置于承载平台1上,操作人员拉动拉手7将移动小车8从低压铸造机内移动至靠近叉车一端即低压铸造机外,随后可控制行车将工件吊运走,并给承载平台1换上新的砂芯物料,同上述步骤一样开展新的一轮转运砂芯、浇注、开模取件工作。
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转运托架下部未设置可以使其自身产生位移的移动机构,故转运托架的移动方式优选为借助叉车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如:转运托架的底部用于支撑于地面一端的支撑结构为支腿和支腿下方的行走轮,操作人员可通过推动转运托架将本转运装置移动至低压铸造机内,而不需要再借助叉车。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其转运托架上设置有直线轨道及与其配合的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有用来承托砂芯的承载平台,转运托架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两端的位置分别具有用于被地面和低压铸造机的底板所支撑的高度不同的支撑结构,转运托架的一端放置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上时,所述直线轨道保持水平且移动小车可沿直线轨道从侧向进入和移出低压铸造机。利用移动小车承载砂芯在直线轨道上平稳移动,使砂芯从侧向进入和移出低压铸造机工作区域,避开低压铸造机机架给砂芯放料带来的不便,同时移动小车可降低人工搬运的劳动量、节省搬运时间从而提高铸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不使用支腿结构,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采用斜撑结构,斜撑结构可为转运托架对应直线轨道一端放置于地面上时起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不使用支腿结构,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采用型钢并焊结构,在转运托架的底部并行焊接两根平行的型钢,型钢的朝向与直线轨道延伸方向平行,两根型钢作为支撑结构可实现对转运托架对应直线轨道一端放置于地面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另一端的支撑结构不是主平面框架的下侧面,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的高度增加或低压铸造机底板的高度下降时,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另一端的支撑结构可采用支腿结构来增加该支撑结构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另一端的支撑结构不是主平面框架的下侧面,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的高度增加或低压铸造机底板的高度下降时,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另一端的支撑结构可采用斜撑结构来增加该支撑结构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不使用支腿结构,使用支腿与支腿下部的滚轮配合的方式构成可移动的支撑机构,此时,本转运装置的移动不需借助外界装置如叉车,只需通过操作人员推动即可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直线轨道采用单轨轨道,主平面框架的两槽钢内只有一个槽钢内固定有沿纵向延伸的导条,另外一侧槽钢内未固定导条,单根导条与移动小车的V型轮配合就可以实现移动小车沿单轨轨道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8,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移动小车和转运托架通过滑动方式实现相对移动,在转运托架上设置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直线导轨轨道,移动小车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直线导轨轨道配合的带有凹槽的滑块,移动小车可在转运托架上沿所述直线导轨轨道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移动小车在其移动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推拉的拉手,以便砂芯重量较大时,操作人员可在两侧同时配合用力对移动小车进行推拉。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1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移动小车不设置拉手,操作人员可直接推拉移动小车边缘使其进行移动,此设计简化结构,可降低本转运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1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连接两纵梁的连接梁为倾斜连接于纵梁之间的倾斜梁,该结构也能构成有较好稳定性的主平面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1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转运托架的主平面框架不是由纵梁和连接梁构成,将导条设置在具有一定厚度的钢板上,由钢板构成主平面框架,可有效防止移动小车移动时砂芯从支撑梁之间的空档落入地面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1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纵梁使用型钢代替槽钢作为纵梁,在纵梁上沿纵梁延伸方向并行焊接槽钢,槽钢开口内部分别设置沿纵向延伸的导条,该结构可以有效增强本转运装置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1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垂直于纵梁的支撑梁上于两纵梁之间设置两根平行槽钢,两槽钢方向与纵梁延伸方向平行,在槽钢开口底部分别设置沿纵向延伸的导条,该导条构成的直线轨道位于两纵梁之间而不在纵梁上,移动小车在两纵梁之间的直线轨道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的实施例1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槽钢开口内部未设置沿纵向延伸的导条,移动小车的底部安装有普通轮,移动小车在槽钢构成的直线轨道区域内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转运托架,其上设有直线轨道;
转运托架的底部在对应于直线轨道两端的位置处分别具有用于被地面和低压铸造机的底板所支撑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具有不同的高度而在转运托架的一端放置到所述底板上时,直线轨道保持水平;
移动小车,安装在转运托架上,且可沿直线轨道移动,其上具有用于承托砂芯的承载平台;
在转运托架的一端置于低压铸造机底板上时,沿直线轨道移动所述移动小车,能够使移动小车从侧向进入和移出低压铸造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直线轨道为双轨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运托架包括主平面框架,主平面框架包括两平行间隔的纵梁以及连接在两纵梁之间的连接梁,直线轨道的两导轨分别处于两纵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是,纵梁为开口朝上的槽钢,槽钢构成所述直线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是,纵梁为开口朝上的槽钢,槽钢形纵梁的开口内固定有沿纵向延伸的导条,移动小车的底部安装有V型轮,导条构成所述直线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运托架包括主平面框架,转运托架的底部对应于直线轨道一端的支撑结构为支腿结构,对应于直线轨道另一端的支撑结构为主平面框架的下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是,移动小车与转运托架之间通过滚动方式实现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是,移动小车在其移动方向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便于推拉的拉手。
CN201922314293.1U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转运装置 Active CN211944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4293.1U CN211944898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4293.1U CN211944898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44898U true CN211944898U (zh) 2020-11-17

Family

ID=73186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4293.1U Active CN211944898U (zh) 2019-12-20 2019-12-20 一种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448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7138A (zh) * 2021-06-30 2021-09-14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预留坑的运送装置
CN11448264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浙江久泰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pcr核酸检测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7138A (zh) * 2021-06-30 2021-09-14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预留坑的运送装置
CN113387138B (zh) * 2021-06-30 2022-05-20 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预留坑的运送装置
CN114482641A (zh) * 2022-01-27 2022-05-13 浙江久泰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pcr核酸检测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44898U (zh) 一种转运装置
SK273587A3 (en) Travelling device for taking off or laying, and also for transport of track panels
CN105817821B (zh) 一种货叉的快速组焊装置
CN206812871U (zh) 一种轨道板运输装置
JP2013237511A (ja) カゴ台車用移載装置
JP2683925B2 (ja) 四方操縦システムを有する運搬車両
JP5616660B2 (ja) 台車および重量物の設置方法
CN114506666A (zh) 一种车架自动上件设备
JP2013035637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の荷役方法および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US3592348A (en) Load carrier-load support mechanism in automatic warehousing system
CN218703276U (zh) 一种铸造砂芯转运小车
CN212475038U (zh) 轨道式转运装置
CN221070655U (zh) 一种转料轨道小车及其轨道
CN217756545U (zh) 一种矿井维修车间移动起吊装置
CN215042920U (zh) 一种板材运输小车
CN212832418U (zh) 一种施工过程中快速输送或移动的设备
JP3229267U (ja) 枕木運搬用台車
JP2603372Y2 (ja) 仮設構造物の移動台車及びその移動装置
CN211101588U (zh) 一种移动调整式浇铸车
CN217458695U (zh) 一种轻便式自提托盘车
CN202704813U (zh) 一种运送铁路货车转向架侧架的专用料架
CN210762748U (zh) 一种重型夹具转运小车
CN217498048U (zh) 一种装卸货装置及自动化装卸搬运系统
CN214987888U (zh) 一种基于立体式仓库的货盘存储系统
CN211365839U (zh) 一种实现仓储笼快速上下高位货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